论文--解读测试设备的精度指标
测量精度指标

测量精度指标一、引言在各个领域中,测量精度是评估一个系统或设备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无论是科学研究、工业应用还是日常生活中,准确的测量结果都是确保可靠决策和高效操作的基础。
测量精度指标作为评估测量结果准确度的量化指标,对于判断测量系统的可靠性非常重要。
本文将探讨测量精度指标的定义、计算及影响因素,以及提高测量精度的方法。
二、测量精度指标的定义测量精度指标是用于描述测量结果与真实值之间差异大小的指标。
通常,测量结果的精确度是通过与已知或被认为是准确的标准进行比较来评估的。
测量精度指标可以以绝对误差、相对误差、标准偏差等形式呈现。
1. 绝对误差绝对误差是指测量结果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
它表示实际测量值与标准值之间的偏差大小,可以通过下式计算:[ = - ]2. 相对误差相对误差是指测量结果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与真实值的比值。
相对误差可以消除单位的影响,更加客观地表示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相对误差的计算公式如下:[ = % ]3. 标准偏差标准偏差是对测量结果的离散程度进行度量的指标。
它表示一组测量结果与其平均值之间的离散程度。
标准偏差越小,表示测量结果越稳定,精度越高。
标准偏差的计算公式如下:[ = ]其中,N表示测量结果的个数,(x_i) 表示第i个测量结果,() 表示所有测量结果的平均值。
三、测量精度指标的计算计算测量精度指标的过程通常需要有一组测量结果。
以下是计算不同指标的示例:1.绝对误差的计算:测得数据:(X = [3.1, 3.3, 3.2, 3.1, 3.4]) 真实值:(x_{} = 3.2)绝对误差 = (X - x_{} = [0.1, 0.1, 0, -0.1, 0.2])2.相对误差的计算:相对误差 = ( % = [3.125%, 3.125%, 0%, -3.125%, 6.25%])3.标准偏差的计算:平均值:( = _{i=1}^{N} x_i = 3.22)标准偏差 = ( = 0.0909)四、影响测量精度的因素测量精度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如仪器设备的质量、环境条件、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等。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仪器设备性能指标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仪器设备性能指标在农产品产业链中,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仪器设备的性能指标至关重要。
这些设备的准确性、可靠性和高效性直接关系到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影响着消费者权益和产业发展。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仪器设备的性能指标。
1. 准确性准确性是检验仪器设备的基本性能指标之一。
农产品的检测结果直接影响到产品的质量认定以及后续的市场流通和消费者健康。
因此,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仪器设备必须具有高度的准确性,确保检测结果与真实情况相符。
2. 灵敏度灵敏度是评价检验仪器设备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对于一些微量成分或有毒有害物质,需要仪器设备具有足够的灵敏度,能够检测到极小的含量。
提高灵敏度,可以有效降低农产品中有害成分的残留,保障食品安全。
3. 稳定性稳定性是农产品检验仪器设备的另一个关键性能指标。
设备在长时间稳定运行的过程中,保持准确性和灵敏度,不受外界环境变化的干扰。
只有在保持稳定的情况下,仪器设备的检测结果才是可靠的。
4. 可靠性可靠性是评价检验仪器设备是否可以长期使用的关键指标。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仪器设备的可靠性体现在设备运行稳定、维修保养方便、寿命长等方面。
只有具有高可靠性的检测设备,才能有效地保障农产品的质量安全。
5. 自动化程度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仪器设备的自动化程度逐渐提高。
自动化仪器设备能够提高检测效率、降低人力成本,减少人为误差的发生。
因此,提高检测仪器设备的自动化程度,是提升检测效率和准确性的有效途径。
结语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仪器设备的性能指标直接关系着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和消费者的健康。
通过不断提高设备的准确性、灵敏度、稳定性、可靠性和自动化程度,可以有效提升农产品检测的效率和准确性,为农产品产业提供有力支持。
希望未来农产品检测仪器设备可以不断创新发展,更好地保障农产品的质量安全。
如何理解电子测量仪器的精度指标

如何理解电子测量仪器的精度指标精确度是衡量电子测量仪器性能最重要的指标,通常由读数精度、量程精度两部分组成。
本文结合几个具体案例,讲述误差的产生、计算以及标定方法,正确理解精度指标能够帮助您选择合适的仪器仪表。
一、测量误差的定义误差常见的表示方法有:绝对误差、相对误差、引用误差。
1)绝对误差:测量值x*与其被测真值x之差称为近似值x*的绝对误差,简称ε。
计算公式:绝对误差 = 测量值 - 真实值;2)相对误差:测量所造成的绝对误差与被测量(约定)真值之比乘以100%所得的数值,以百分数表示。
计算公式:相对误差 =(测量值 - 真实值)/真实值×100%(即绝对误差占真实值的百分比);3)测量的绝对误差与仪表的满量程值之比,称为仪表的引用误差,它常以百分数表示。
引用误差=(绝对误差的最大值/仪表量程)×100%引用误差越小,仪表的准确度越高,而引用误差与仪表的量程范围有关,所以在使用同一准确度的仪表时,往往采取压缩量程范围,以减小测量误差举个例子,使用万用表测得电压1.005V,假定电压真实值为1V,万用表量程10V,精度(引用误差)0.1%F.S,此时万用表测试误差是否在允许范围内?分析过程如下:绝对误差:E = 1.005V - 1V = +0.005V;相对误差:δ=0.005V/1V×100%=0.5%;万用表引用误差:10V×0.1%F.S=0.1V;因为绝对误差0.005V<0.1V,所以10V量程引用误差0.1%F.S的万用表,测量1V相对误差为0.5%,仍在误差允许范围内。
二、测量误差的产生绝对误差客观存在但人们无法确定得到,且绝对误差不可避免,相对误差可以尽量减少。
误差组成成分可分为随机误差与系统误差,即:误差=测量结果-真值=随机误差+系统误差因此任意一个误差均可分解为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的代数和系统误差:1)系统误差(Systematic error)定义:在重复性条件下,对同一被测量进行无限多次测量所得结果的平均值与被测量的真值之差。
测量仪器中的灵敏度与精确度研究

测量仪器中的灵敏度与精确度研究在现代科学和工程领域,测量仪器是不可或缺的工具。
无论是在科学研究中还是在工业生产中,准确的测量数据都是取得可靠结果和有效决策的基础。
而测量仪器的灵敏度和精确度则是评估其性能优劣的关键指标。
一、灵敏度的定义与重要性灵敏度是指测量仪器对待测量对象的小变化所能做出的反应程度。
换句话说,灵敏度越高,仪器能够检测到更微小的变化。
因此,在某些实验和检测中,要求仪器具有高灵敏度是非常必要的。
在实际应用中,灵敏度对于科学研究和工程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比如,在医学领域,临床试验需要监测患者的生理指标,如心率、血压等。
如果使用低灵敏度的仪器,很可能会导致无法发现患者的健康问题,进而影响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同样,在工业领域,高灵敏度仪器可以帮助工程师及时发现设备运行中的异常情况,从而采取及时的维修和保养措施,避免重大事故的发生。
二、提高测量仪器灵敏度的方法1. 优化传感器设计:传感器是测量仪器的核心部件,其设计对仪器灵敏度起着决定性作用。
通过优化传感器的结构和材料,可以提高其对待测量对象的感知能力。
例如,将压力传感器的敏感元件采用微纳技术制备,可以大幅度提高其灵敏度。
2. 增大信号传输增益:在传感器中使用放大器或信号放大电路可以增大信号的幅值,从而提高测量仪器的灵敏度。
3. 降低环境噪声:环境噪声是灵敏度降低的主要原因之一。
因此,在实验室或工业现场中,需要采取措施降低环境噪声的干扰,如隔离设备、屏蔽电磁辐射等。
三、精确度的概念与要素精确度是指测量结果与真实值之间的接近程度。
测量仪器的精确度是对测量数据误差范围进行评估的指标。
与灵敏度相比,精确度更关注仪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在测量仪器的精确度研究中,有三个重要要素需要考虑:1. 准确度:准确度是指测量结果的偏离真实值的程度。
要提高仪器的精确度,需要对仪器的刻度进行修正,并进行定期校准。
2. 重复性:重复性是指在相同条件下进行多次测量所得结果之间的一致性。
精度和分度值-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精度和分度值-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精度和分度值是在测量、制造、科学研究等领域中常常涉及到的重要概念。
精度指的是一个测量结果与真实值的接近程度,它反映了测量过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分度值是指测量仪器或设备能够测量的最小刻度值,它影响着测量结果的精细程度。
本文旨在探讨精度和分度值之间的关系,分析它们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和影响。
在正文部分,将具体阐述精度的概念、分度值的定义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在结论部分,将总结精度对于测量的重要性,评估分度值对精度的影响,并展望未来在提高测量精度方面的工作和挑战。
通过本文的阐述,读者将对精度和分度值有更深入的理解,从而在实际应用中做出更可靠和准确的测量与判断。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首先介绍精度和分度值的概念,包括它们的定义和原理。
随后将探讨精度和分度值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在结论部分,将总结精度的重要性,并分析分度值对精度的影响。
最后,对文章进行总结,并展望未来在精度和分度值方面的研究方向。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讨论,读者将更全面地了解精度和分度值在工程和科学领域中的作用,并对相关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1.3 目的本文的目的主要在于探讨精度和分度值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和关系。
通过深入分析精度的概念以及分度值的定义,我们将探讨它们之间如何相互影响,以及在实际测量中如何协同作用。
通过对精度和分度值的关系进行深入的研究,我们旨在使读者更加全面地了解测量领域中这两个重要概念的含义和应用,从而提高实际工作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通过本文的阐述,读者将能够更好地理解精度和分度值对于测量结果的影响,从而更好地应用于工程和科学领域的实际工作中。
2.正文2.1 精度的概念精度是衡量一个测量结果与其真实值之间的接近程度的指标。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经常需要对物理量进行测量,并希望得到准确的结果。
然而,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测量结果往往与真实值之间存在一定的偏差,而精度就是用来衡量这种偏差程度的指标。
设备功能精度检测设备功能精度检测

设备功能精度检测摘要设备功能精度检测是指对某一设备的功能进行精度评估的过程。
在现代科技发展的背景下,各类设备的功能日趋复杂化,因此需要对设备的功能进行准确性和精度的检测以确保其正常工作和数据可靠性。
本文将介绍设备功能精度检测的背景和意义,并探讨一些常用的设备功能精度检测方法。
背景和意义在许多应用领域中,设备的功能精度是其性能评估的关键指标之一。
无论是科学研究、医学诊断、工程测量还是生产工艺控制,设备的功能精度都直接影响到最终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设备功能精度检测的意义在于: - 确保设备正常工作:设备的功能精度检测可以帮助发现设备是否存在故障或偏差。
通过对设备进行定期的功能精度检测,可以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保证设备的正常工作。
- 确保数据准确性:对于需要对输出数据进行分析和判断的应用,设备的功能精度就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检测设备的功能精度,可以评估设备在实际使用中产生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保证数据分析的准确性。
- 产品质量控制:对于生产设备而言,功能精度检测是保证产品质量的重要环节。
通过检测设备的功能精度,可以及时发现并调整设备存在的问题,提高产品的一致性和质量。
设备功能精度检测方法设备功能精度检测的方法多种多样,根据不同的设备类型和具体应用场景,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可以有效提高检测效率和准确性。
下面介绍一些常用的设备功能精度检测方法。
1. 标准样品比较法标准样品比较法是最常见的设备功能精度检测方法之一。
该方法通过与已知标准样品进行比较,评估设备的测量结果是否准确。
标准样品可以是已知浓度的溶液、已知尺寸的标准件等。
通过与标准样品进行比对,可以计算设备的测量误差,从而评估设备的精度。
2. 内部校准法内部校准法是指使用设备自身的内部校准功能来进行功能精度检测的方法。
设备在工作过程中会自带一些内部校准装置或标定装置,通过使用这些装置对设备进行内部校准,可以评估设备的测量准确性和一致性。
3. 不确定度评估法不确定度评估法是一种基于统计学原理的设备功能精度检测方法。
仪器技术参数范文

仪器技术参数范文仪器是科学研究和实验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各种仪器的性能参数直接影响着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以下是一些常见仪器的技术参数介绍。
1.化学分析仪器:化学分析仪器主要用于分析样品的组成和性质,其中一种常见的仪器是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
其主要技术参数包括分辨率、灵敏度、线性范围、准确度和稳定性等。
分辨率是指能够分离出两个相邻峰的能力,常用的分辨率为3000以上。
灵敏度是指仪器能够检测到的最低浓度,一般以信噪比来衡量,常要求超过500:1、线性范围是指仪器在其中一条件下能够测量的有效浓度范围,常用的线性范围为几个数量级。
准确度是指测得结果与真实值之间的偏差,一般用百分比表示,常要求在5%以内。
稳定性是指仪器在一定时间内保持测量结果的一致性,常要求在0.5%以内。
2.物理实验仪器:物理实验仪器包括测量长度、质量、电流、电压等物理量的仪器。
例如,一台数字示波器的技术参数包括带宽、垂直灵敏度、水平分辨率和采样速率等。
带宽是指示波器能够正确显示的频率范围,常用的带宽有100 MHz、300 MHz等。
垂直灵敏度是指示波器能够测量的最小电压变化,通常以毫伏或微伏为单位,常用的垂直灵敏度有1 mV/div、10 uV/div等。
水平分辨率是指示波器在水平方向上能够显示的最小时间间隔,常用的水平分辨率有1 ns/div、100 ps/div等。
采样速率是指示波器每秒钟可以进行的采样次数,常用的采样速率有1 GSa/s、10 GSa/s等。
3.生物医学仪器:生物医学仪器主要用于医学诊断和治疗,其中一种常见的仪器是核磁共振成像仪(MRI)。
其主要技术参数包括磁场强度、空间分辨率、时间分辨率和对比度分辨率等。
磁场强度是指MRI系统的磁场强度,常用的磁场强度有1.5 T、3 T等。
空间分辨率是指仪器能够分辨出的最小结构大小,常用的空间分辨率有1 mm、0.5 mm等。
时间分辨率是指仪器能够捕捉到的物理过程的最小时间间隔,常用的时间分辨率有 1 ms、100 us等。
提高测试精确度的重要指标解析

提高测试精确度的重要指标解析测试精确度是衡量测试质量的关键指标之一。
它反映了测试结果与实际情况之间的一致性和准确性。
在软件开发过程中,提高测试精确度对于保证软件质量和用户满意度至关重要。
本文将解析提高测试精确度的重要指标,并阐述如何有效地提高测试精确度。
一、测试用例设计的全面性测试用例是衡量测试精确度的重要指标之一。
测试用例的设计需要全面考虑不同的场景和条件,以覆盖软件系统的各个方面和功能。
测试用例的全面性可以有效地发现潜在的问题和缺陷,并提高测试精确度。
在设计测试用例时,应该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 边界情况的覆盖:边界情况常常是软件系统出现问题的热点区域。
通过设计能够覆盖各种边界情况的测试用例,可以有效地发现潜在的问题和缺陷。
2. 功能模块的覆盖:不同的功能模块可能存在不同的问题和缺陷。
通过设计针对不同功能模块的测试用例,可以全面发现各个模块的问题,并提高测试精确度。
3. 用户角度的覆盖:测试用例应该从用户的角度出发,考虑用户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情况。
通过设计用户能够接触到的各个环节的测试用例,可以提高测试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二、测试数据的准确性和多样性测试数据是测试的重要输入。
准确性和多样性的测试数据可以帮助我们有效地模拟实际情况,并提高测试的准确性和全面性。
在设计测试数据时,应该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 正常数据的覆盖:正常数据是系统正常运行时的数据。
通过设计覆盖正常数据的测试用例,可以验证系统在正常情况下的表现,提高测试的准确性。
2. 异常数据的覆盖:异常数据是系统运行时可能出现的非正常数据。
通过设计覆盖异常数据的测试用例,可以验证系统在面对异常情况时的处理能力,提高测试的准确性。
3. 边界数据的覆盖:边界数据是数据取值的极端情况。
通过设计覆盖边界数据的测试用例,可以验证系统在边界情况下的表现,提高测试的准确性。
三、测试环境的稳定性和可重复性测试环境的稳定性和可重复性对于提高测试精确度也非常重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读测试设备的精度指标金惟伟徐伟专钱岑(上海电器科学研究所,上海,20063,国防科学技术大学,长沙,410073,湖南银河电气有限公司,410073)摘要:电机试验为电机设计、质量检验等提供必要的数据支撑,其测试数据的正确性和准确性是验证电机设计及保证电机质量的重要手段。
针对部分试验站的测试准确性和可重复性较差的问题,本文从量程、频率、相位、测试方法、现场干扰等不同角度,对测试设备的精度指标进行简要分析,结合电机试验测试技术现状及相关国家标准要求,提出用户选择测试设备尤其是变频测试设备时应该注意的若干事项。
关键词:电机试验、功率测试、变频测试Analysis on Accuracy Performance of Motor Test EquipmentWei Wei-jin Wei Zhuan-Xu Ceng-Qian(Shanghai Electrical Apparatus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Shanghai,20063,National Unive rsity of Defense Technology,Changsha,410073,HuNan YinHe Electric Co.,Ltd,Changsha,41007 3)Abstract:Motor test is an necessary process for motor design and production quality validation. Thus, the correction and accuracy of measurement data are of extremely importance. With the problem of measurement un-accuracy and poor repeatability in some motor test station, the accuracy performance has been briefly analyzed in this paper from different points of view such as measuring scope, frequency, phase, test methods and field interference. Moreover, several suggestions about selection of test equipment, especially the frequency converter test equipment, has been proposed according to currently measuring technique on motor test and relative national standards.Keywords: motor test, power test, frequency converter test引言您遇到过这样的问题吗?两个测试设备准确度都满足国家标准要求的试验站,对同一台电机的合格判定出现截然不同的结论?这个问题在电机试验检测中较为普遍,在分析原因之前,让我们对测试设备的精度指标做一下解读。
1. 量程对精度的影响首先看一下常见的几种关于测试设备精度的表示方法:A.准确度:0.2级B.量程的0.2%C.读数的0.1%+量程的0.2%D.读数的0.2%+量程的0.1%按照电工测量仪表的准确度定义,A与B等效。
C的精度低于A或B,由于读数一般小于量程,故C的精度低于D。
四种表示方法的精度均与量程相关,也就是说,对于同一被测信号,采用相同精度不同的量程仪表,测试结果精度不同,举例来说,同样是100V的信号,采用两款准确度均为0.2级,量程分别为200V和2000V的仪表进行测试,测量结果分别为100±0.4V和100±4V,两者的绝对误差分别为0.4V和4V,相对误差分别为0.4%和4%,即后者的误差是前者的10倍。
事实上,对于采用量程表示精度的仪表而言,在量程范围内,被测值(真值)越小,读数越小,相对误差越大,相对误差与真值的关系如下图,图中,仪表准确度为0.2级,真值在量程的1/128~1(0.78125%~100%)之间,为表示方便,Y轴采用对数刻度,由图可知,当真值在量程附近,最大相对误差接近0.2%,真值在量程的1/128倍时,最大相对误差为25.6%。
《GB1032-2005三相异步电动机试验方法》中指出,“因为大多数仪器的准确度等级通常以满量程的百分数表示,因此,应尽量按实际读数的需要,选择低量程仪表”。
显然,量程越低,即读数越接近量程,读数误差越小。
但是,对于电机试验而言,一个试验站的测试设备即要满足不同电压等级,不同功率等级的电机的测试需要,还要满足每台电机的过载试验,额定负载试验,空载试验,堵转试验等不同试验的测试需要,电压、电流的变化范围教大,为了在宽范围内保证较高的测量精度,我们可以采用不同的量程来测量不同的幅值的信号,通常,采用多传感器,多量程结合量程转换的方式满足实际测量需要。
由于传感器的数学模型教复杂,我们还是以采用准确度评价的仪表为例,我们将准确度为0.2级的仪表的按量程的1/2、1/4、1/8、1/16、1/32、1/64等分为7个小量程,其相对误差与真值的关系如下图,图中,X轴采用对数刻度,由图可知,采取量程划分后,在0.78125 %(1/128)~100%量程范围内,最大相对误差为0.4%。
则该系统的测量精度可以表述如下:E:读数的0.4%(0.78125%~100%量程范围内)实际应用中,仪表的量程转换较易实现,传感器的量程转换成本高,体积大,但是,在较宽范围内,仅仅转换仪表的量程并不能确保测试系统的精度。
例如,按照互感器鉴定规程,0.2级的电流互感器,当被测电流小于互感器额定值的20%时,比差值为±0.35%。
且当互感器的输出信号太小时,电磁干扰的影响不容忽视。
最有效的方式是,兼顾互感器与传感器的量程,采用多组电压、电流互感器通过开关换挡以提高测试精度。
如每两组邻近档位的互感器的量程比值按1/2取值,以电流互感器为例,量程换挡后的二次侧电流均在2.5A~5A以内,二次仪表采用准确度等级为0.2级,量程为5A的电流表,二次侧无需更换量程,其读数误差曲线与上图类似,其读数误差小于0.6%,其读数的均方根误差小于0.447%。
2. 频率对精度的影响《变频器供电三相笼型感应电动机试验方法》指出:对常用的指示仪表,其准确度是对标称频率规定的(如对50 Hz~60 Hz),而在其规定的上限频率,其准确度等级容许有附加误差(如在1 000 Hz时为0.4%)。
电子式测量仪表通常均给出频率范围,指规定的上限频率,所规定的准确度既适用于50 Hz或60 Hz,也适用于规定的上限频率。
举例说明,下表是某款进口高精度功率分析仪(日本YOKOGAWA的WT3000)的精度指标及对应的条件。
表中rdg表示读数,f.s表示量程。
由下表可知,该仪器在频率为45~66Hz时精度较高,电压、电流最高精度为0.04%,功率最高精度为0.06%;在0.1~30Hz时精度较低,电压、电流最高精度为0.3%,功率最高精度为0.5% ;另外,线路滤波器开启时,所有精度都会随之降低。
显然,该仪表在0.1~30Hz频段的精度已经不满足0.2级的准确度要求。
但是,目前国内不少用户却简单的认为,该功率分析仪的功率测量精度是0.02级(截取45Hz~66Hz频段的误差前半部分0.02%rdg)。
这就有可能在电机试验中对电机合格评定进行误判。
1/64 量程0.2%0.4% 0.2%25.6%1/32 量程1/16量程1/8量程1/4量程1/2量程3. 相位对精度的影响相位是影响功率测量的重要指标,同样的相位误差,功率因数越低,功率测量误差越大。
相位误差主要包括:1)仪器仪表相位误差2)电压传感器相位误差3)电流传感器相位误差。
仪器仪表的相位误差因不同厂家不同设计而异,目前数字式高精度功率计可以做到较高的精度。
电压、电流传感器造成的相位误差与传感器类型及原理有关。
对于互感器而言,通常用于50Hz测量,测量用互感器检定规程对相位指标(角差)作了明确规定,如,0.2级互感器的角差不大于10′,准确度等级越高的互感器,其比差和角差越小。
目前,除互感器外,霍尔传感器等一般的电压、电流传感器不将相位列入考核指标。
对于采用互感器的工频电机试验,由于互感器检定规程已对相位进行严格规定,用户即便不考虑相位指标,在功率因数较高的境况下,相位的影响可以忽略,当功率因数较低时,可采用低功率因数表提高仪表的相位精度,并采用更高准确度等级的互感器,提高传感器相位精度。
《GB/T 1032-2005 三相异步电动机试验方法》附录A中明确指出,功率测量的相角误差包括:1)功率表电压线圈回路的相角误差;2)电流互感器的相角误差;3)电压互感器的相角误差。
附录A还对相角误差的提出了有效的修正方法。
对于变频测试而言,互感器不再适用,选用其它传感器时,必须考虑相位误差对功率测试的影响。
以霍尔电压传感器为例,其相位误差一般不在技术文档中出现,但是,可以由上升时间t r 或上限频率f H通过时域或频域分析进行粗略估算。
以LEM公司的LV200-AW 2 6400霍尔电压传感器为例,其技术资料中标称的上升时间t r为500uS,由上述公式可知,其上限频率约为700Hz,50Hz时,相位误差约为245′(4.08°)。
简单运算可知,在功率因数为0.1和0.02时,由于相位误差带来的附加功率误差可达±70%和±355%左右;反之,若要求附加功率误差小于0.5%,其功率因数的绝对值必须大于0.985,也就是说,若无任何补偿措施,该传感器只适合纯电阻负载的功率测试。
4. 测试方法对精度的影响通常,我们用真有效值(RMS)来表征电压、电流信号的大小。
变频器的输出的PWM电压波形含有大量的高次谐波,而电动机转矩主要依赖于基波电压有效值(H01,即一次谐波)。
因此,电机试验需要测量的电压值,以及变频器上指示的电压值都是指基波电压有效值。
目前,关于变频器供电的电机试验的标准较少,报批稿《电力牵引轨道机车Hffarctan-=ϕHr f35.0t≈车辆和公路车辆用旋转电机-第2部分:电子变流器供电的交流电动机》中已明确指出:电压测量采用基波有效值。
由于校准平均值(MEAN)在理论上等于正弦波的真有效值,且等于正弦调制PWM波形的基波有效值,且实现简单;因此,MEAN在许多仪器仪表中用于替代正谐波的真有效值(RMS)或PWM的基波有效值(H01)的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