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福建泉州市中考语文试卷(word版)

合集下载

完整word版,2018泉州市质检语文卷.docx

完整word版,2018泉州市质检语文卷.docx

2018 年泉州市初中学业质量检查语文试试题(本卷共 23 题 ;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友情提示 :所有答必须填写到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一、积累与运用(21 分)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2 分)( 1)兼葭苍苍,。

(《诗经?蒹葭》)( 2),飞鸟相与还。

(陶渊明《饮酒? 其五》)( 3),天海若比邻。

(王勃《送材杜少府之任蜀州》)( 4)塞下秋来风景异,。

(范仲流《渔家做? 秋思》)( 5)箫鼓追随春社近,。

(陆游(游山西村》( 6)伤心秦汉经行处,。

(张养浩《潼关怀古》( 7)浩荡离愁白日斜,。

(龚自珍《己亥杂诗》)( 8)夕日欲類,。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9)受命以来,,,以伤先帝之明。

(诸葛亮《出师表》)(10)柳宗元的《小石潭记》中借写鱼儿数目清晰可见及在水中悠游的情景来间接表现潭水清激的句子是,。

2.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法国的莎土比亚、英国的雨果、印度的泰戈尔都是著名剧作家。

B.中国古代人口稀少,所以古人常称呼自己“孤、算人”,表示谦康。

C.《呐喊》《骆驼祥子》《女神》都是我国近代作家老舍先生的小说。

D.“四书五经”是儒家经典,《道德经》《庄子》《列子》是道家经典。

3.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 6 分)港珠澳大桥是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是“一国两制”框① _ (A. kuāng B. kuàng)架下粤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建设的世界级超大型跨海交通工程。

中国科研人员,最終保证了大桥的顺利施工。

大桥预计今年底全线通车,届时香港至珠海的陆路通行时间将由 3 小时变成半小时,三地经济② _( A.融合B.溶合)将不断加深,珠三角将形成③( A.举世瞩目 B.无人不晓)的超级城市群。

(1)为文中①②③处分别选择正确的选项。

( 3 分)①处②处处3.(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①选择了集“桥一岛一隧”于一体的设计施工方方案②并结合伶仃洋实际③创造性地采取一整套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海洋防腐抗震技术措施④依据 1986 年以来湛江地区累积形成的海洋水文数据攻克了大量技术难题A.②④①③B.①④② 3③C.③①②④D.③①②①二、阅读( 69 分)(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4-5 题。

福建省泉州市永春县第二中学2018年秋九年级上期中考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福建省泉州市永春县第二中学2018年秋九年级上期中考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九年级上期中考语文试题参考答案一、积累与运用(20分)1.(12分)(1)隔江犹唱《后庭花》(2)长河落日圆(3)蜡炬成灰泪始干(4)雄关漫道真如铁(5)似曾相识燕归来(6)惟余莽莽顿失滔滔(7)像刀、像剑;也像戟(8)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9)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2.(2分)c3.(6分)(1) B A (2) B B(3)示例:摒弃一切狭隘的私心(或思想)和萎靡的情绪,向着理想奋勇前进。

二、阅读(70分)(一)(5分)4.(3分)B5.(2分)乐观的心态和豁达的情怀。

说明:意思答时即可。

(二)(16分)6.(4分)(1)制止 (2)通(3)跑(4)不久7.(3分)C8.(6分)(1)子子孙孙无穷无尽,可是山却不会增高加大,还怕挖不平吗?(2) 老虎仔细地盯着他们看了很久,甚至用头来触碰他们,希望让其中一个能够感到害怕。

9.(3分)第一问:对比衬托的手法。

(1分)分析略(2分)(译文参考:有个妇人白天将两个小孩安置在沙滩上,而自己去河边洗衣服。

老虎从山上跑了下来,妇人慌忙地潜入水里来躲避老虎,两个小孩还是像刚才一样在沙滩上玩耍。

老虎仔细地盯着他们看了很久,甚至用头来触碰他们,希望让其中一个能够感到害怕,可是小孩很天真,最终还是不知道害怕,一会儿,老虎终于离开了。

估计老虎吃人,总是先用其威风施加在别人身上;可是对于不害怕的人,它的威风也就没有施展的地方!)(三)(22分)10.(3分) C 11.(4分)引起下文,为下文情节发展作铺垫,(2分)为自己后来的变化形成鲜明对比.(2分)说明:应扣住文章内容做点分析。

12.(6分)(1)示例:“嗫嚅” 的意思是“想说而又吞吞吐吐不敢说出来”,属于“神态描写”,生动形象的写了“我”当时的“恐慌、愧疚”。

(2)示例:景物描写,形象的写出了天气的闷热,表现了他内心的烦躁不安,为下文写父亲在恶劣环境中劳作这一情节做铺垫,同时也为“我”能够感受到父亲的不易以及“我”的转变等做铺垫说明:意思答对即可。

最新-福建省泉州市2018年中考语文试卷(课改区)(附答案) 精品

最新-福建省泉州市2018年中考语文试卷(课改区)(附答案) 精品

福建省泉州市2018年中考语文试卷(课改实验区)(本卷共23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28分)1、按拼音写出汉字。

(5分)寂寞的瓦片风(zhēng),没有风轮,又放得很低,(língdīng)地显出(qiáo cuì))可怜模样。

2、古诗文默写。

(6分)①感时花溅泪,。

②,天涯若比邻。

③后值倾覆,,,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④登斯楼也,则有,,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3、写出与“月”相关的两组诗句,并简要说明诗人所抒发的情怀。

(6分)例: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抒发情怀:对人生的美好祝愿①,抒发情怀:②,抒发情怀:4、初中三年来,同学们读过一些文学名著。

在此,请你简述其中一个精彩情节或简介一位令你印象深刻f6人物形象,并写下读后的点滴收获。

(7分)①书名作者②精彩情节或人物衫象简介:(不少于40字)③阅读收获:5、“学生该不该做家务?”请你就这一问题,简要谈谈看法。

(不少于40字)(4分)二、阅读(62分)(一)阅读《爱莲说》,完成6—10题(16分)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子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6、下列各组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2分)陶渊明独.爱菊.清.有闻.乎众矣.有偶.求精..7、解释加点词的意思。

(4分)①水陆草木之.花( ) ②可远观而.不可亵玩( )③可爱者甚蕃.( ) ④濯.清涟而不妖( )8、翻译句子。

(4分/①莲,花之君子者也。

译: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译:9、理解填空。

(3分)陶渊明独爱菊,表明他的生活态度;世人甚爱牡丹,表明世人的生活态度;周敦颐独爱莲,表明他的生活态度。

中考语文-2018年福建省泉州市中考语文试题 最新

中考语文-2018年福建省泉州市中考语文试题 最新

2018年福建省泉州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语文试卷根据扫描版,手工录入,严格校订。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30分)1、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答。

(6分)2018年上海世博会,不仅是举国盛事,更是世界瞩目。

世博将成为一座交流的桥梁..,让世界更了解中国。

“有朋自远方来”,作为东道主...的我们,_________不是礼仪大使,也没有入选世博礼仪小姐,但言谈举止仍然时刻代表着国人形象。

讲究礼仪直接反映一个国家的社会风气和一个民族的精神文明!身为礼仪之邦的国民,完美礼仪,义不容辞。

(1)下列加点字读音不同..的一项是()。

A、世博.——搏.击风浪B、作为.——为.富不仁C、仍.然——忍.辱负重D、词.章——义不容辞.(2)填入文中横线处的关联词,最恰当的一项是()。

A、无论B、虽C、因为D、如果(3)对文中“桥梁”、“东道主”词义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架在水面上接通两岸请客的义务B、比喻起沟通作用请客的主人C、比喻起沟通作用请客的义务D、架在水面上接通两岸请客的主人2、古诗文默写。

(10分)①采菊东篱下,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恨别鸟惊心。

③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去年天气旧亭台。

⑤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___________ ⑥___________________,赢得生前身后名。

⑦自三峡七百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3、问题探究。

(6分)中国传统文化的起名学是一门趣味性与知识性兼有的学问,这学问中蕴含着丰富的语文元素。

现在,让我们运用语文知识对名字进行探究,从中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1)你从日常生活中观察到名字的字面现象....有哪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揣摩名字所含意义的类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从以下名字中,任选一个探究其由来及意义。

2018福建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

2018福建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

2018福建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2018年福建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倔强(jué)B. 恣意(zì)C. 蹒跚(pán)D. 箴言(zhēn)2. 根据题目所给的语境,下列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总是不拘小节,常常不修边幅。

B. 他总是不拘小节,常常不修边幅。

(注:此题为示例,实际题目应有不同选项)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受益匪浅。

B. 这次活动使我们受益匪浅。

C. 这次活动,使我们受益匪浅。

D. 这次活动,让我们受益匪浅。

4.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像一只猛虎一样勇猛。

B. 他像一只猛虎一样勇猛。

(注:此题为示例,实际题目应有不同选项)5.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春天来了,花儿开了,草儿绿了,鸟儿叫了。

B. 春天来了,花儿开了,草儿绿了,鸟儿叫了。

(注:此题为示例,实际题目应有不同选项)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王维的《》。

2.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

3.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句诗出自宋代词人苏轼的《》。

4.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这句诗出自《诗经》中的《》。

5.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

三、阅读理解(共30分)(注:此部分应包含若干篇现代文阅读和文言文阅读,每篇阅读后附有若干问题,考生需根据文章内容回答。

)四、作文(50分)题目:《我的梦想》要求:1. 紧扣主题,表达真情实感。

2. 文章结构清晰,语言流畅。

3. 字数不少于600字。

答案部分:一、选择题1. B2. 根据具体题目选项确定3. B4. A5. A二、填空题1.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2. 《春晓》3.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4. 《青青子衿》5. 《春望》三、阅读理解(注:答案根据具体文章内容和问题确定)四、作文(注:作文部分不提供标准答案,考生需根据题目要求自行创作。

福建省泉州市2018年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版)

福建省泉州市2018年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版)

1、考试前一天下午到所在的考点看考场:①计算从居住地到考点骑车或步行所需要的时间(按一般速度),要把”红灯“考虑进去;②到考点后要看好考场位置、厕所位置、洗手池位置、交通工具存放处和学校集合地点;③带少量钱以备急用,检查交通工具有无隐患。

2、考试前一天晚上:①准备好第二天考试用的物品:铅笔盒(不要杂物、去掉有字的纸片等)、钢笔(要灌好蓝黑钢笔水)、圆珠笔(0.5mm黑色笔芯)、铅笔(两头削好)、圆规、三角尺、手绢或纸巾、清凉油等。

②准考证要放在铅笔盒中,不要放在衣服口袋里或夹在课本中(每场考完后都要放到铅笔盒中)。

③晚饭后可将知识要点再温习一下。

3、考前生理准备:考试前一天晚上适当早点睡,考试当天不起特别早。

早晨一定要吃丰盛的早饭,但不能过于油腻。

饮食以清爽、可口、易消化吸收为原则。

4、考前心理准备:成绩优秀的考生应记住:”没有常胜将军“、”不以一次成败论英雄“;成绩不太好的考生要有”破釜沉舟“的决心。

5、中考当天早晨,应有良好的心理暗示:如”我很放松,今天一定能正常发挥“、”今天我很冷静,会考好的“等。

6、浏览笔记、公式、定理和知识结构:主要是浏览一下重要的概念、公式和定理,或记一些必须强记的数据。

7、自信地前往考点,要暗示自己有信心:如,全部科目我已做好复习;今天考试,我一定能正常发挥;对此我充满自信…8、进考场前10分钟:在考室外最好是一人平静地度过,可就近找个地方坐一会儿,或看一下笔记,再次浏览知识结构。

设法避开聊天。

9、入场前提醒自己作到”四心“:一是保持”静心“,二是增强”信心“,三是做题”专心“,四是考试”细心“。

10、见老师,问声好:以消除对监考老师的敬畏感,获得一种和谐的亲近感。

11、不要一心想得满分:特别是对平时成绩中等上下的同学来说,一心想得满分是大忌。

当然,应该得的分一定要得,该放弃的敢于放弃。

如果有时间再攻暂时放弃的题。

泉州市2018年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20分)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2018届福建省泉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查语文试题

2018届福建省泉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查语文试题

泉州市2018届普通中学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查语文本试卷分五大题,共12页。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3.答题使用0.5毫米的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做选考题时,考生按照题目要求作答,并在答题卡上填写所选题目的序号。

5.保持答题卡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古代诗文阅读(27分)(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6分)(1)总角之宴,。

(《诗经·氓》)(2)所以动心忍性,。

(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3),愿乞终养。

(李密《陈情表》)(4)烟笼寒水月笼沙,。

(杜牧《泊秦淮》)(5),似曾相识燕归来。

(晏殊《浣溪沙》)(6)薄暮冥冥,。

(范仲淹《岳阳楼记》)(二)文言文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题。

胡玉吕传[清]黄宗羲距余居数里,有双瀑之胜。

荒山穷谷,鲜游人之迹。

余幼时见有《游双瀑诗》题于古庙者,其姓氏“胡廷试”,初不知为何许人也。

长而习场屋之文①,累.见先生《易义》,始知其为名士。

丙午岁,陆冰修泛论里中人物,言张元岵有老友胡玉吕者,奇士也,殁时曾以其集授之元岵。

因诵其集中一、二奇崛语。

问其名,则先生也。

丙辰,过海昌,元岵之孙张讱来见,余问先生之集,乱中失去。

别出数卷,则自张天生传写之者。

讱因请为其传。

先生名廷试,字玉吕,别号敬所。

世家余姚,迁.而之武林。

父贞,字云龙,以《易》名家。

先生传其学,为《易》大师。

经其指授者,制义即有师法,往往登第去。

而先生九入贡院,犹为诸生。

一日,学使者第其文,置二等。

故事:一等至二等,赏格有差。

给赏及先生,先生掷之于地。

使者大怒,郡之士大夫为解之,乃已。

(完整版)2018年福建省泉州市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推荐文档

(完整版)2018年福建省泉州市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推荐文档

2018年福建省泉州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语文试题<本卷共20小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友情提示:所有答案必须填写到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

毕业学校姓名考生号一、积累与运用(29分>1.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后面问题。

<7分)泉州的服饰文化中最具特色的当属惠安女服饰。

黄斗笠、花头巾、齐肚装、银腰带、大折裤,被人戏称为“封建头,民主肚,节约衫,浪费裤□那的色彩,的造型,与惠东沿海蔚蓝的海水、金黄的沙滩相印成趣,倾倒了不少慕名而来的艺术家与采风者。

还有东海浔埔女,春夏秋冬都喜欢在头上簪花插钗,使之成为头上的花园、发髻中的彩虹。

⑴根据要求答题。

<3分)①在拼音格中写出“泉州”中“泉”字的拼音。

②正确填写文段□处的标点符号。

□③找出并改正“相印成趣”中的错别字。

改为⑵文段中两横线处应该填写的词语是< )。

<2分)A.丰富浓烈B.浓烈奇特C.奇特丰富⑶文段划线句浔埔女头上的“簪花插钗”与“花园、彩虹”的相似点是什么?<2分)2.古诗文默写。

<12分)①人有悲欢离合,<《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②伤心秦汉经行处,<《ft坡羊•潼关怀古》)③,病树前头万木春<《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④苟全性命于乱世,<《出师表》)⑤,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鱼我所欲也》)⑥曾子曰:“,任重而道远。

”<《论语》)⑦月下飞天镜,<《渡荆门送别》)⑧,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

<《诗经·关雎》)⑨,往来无白丁。

<《陋室铭》)⑩庭下如积水空明,,。

<《记承天寺夜游》)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2分)《孔乙己》中写道:“掌柜是一副凶脸孔,主顾也没有好声气,教人活泼不得;只有孔乙己到店,才可以笑几声,所以至今还记得。

”孔乙己的可笑之处有:;别人取笑他被打断腿时,他辩解说是“跌断”的;等等。

<写出一个可笑之处即可)4.综合性学习:新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福建泉州市中考语文试卷一、语言积累与运用(30分)1、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答。

(6分)2018年上海世博会,不仅是举国盛事,更是世界瞩目。

世博将成为一座交流的桥梁..,让世界更了解中国。

“有朋自远方来”,作为东道主...的我们,_________不是礼仪大使,也没有入选世博礼仪小姐,但言谈举止仍然时刻代表着国人形象。

讲究礼仪直接反映一个国家的社会风气和一个民族的精神文明!身为礼仪之邦的国民,完美礼仪,义不容辞。

(1)下列加点字读音不同..的一项是()。

A、世博.——搏.击风浪B、作为.——为.富不仁C、仍.然——忍.辱负重D、词.章——义不容辞.(2)填入文中横线处的关联词,最恰当的一项是()。

A、无论B、虽C、因为D、如果(3)对文中“桥梁”、“东道主”词义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架在水面上接通两岸请客的义务B、比喻起沟通作用请客的主人C、比喻起沟通作用请客的义务D、架在水面上接通两岸请客的主人2、古诗文默写。

(10分)①采菊东篱下,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恨别鸟惊心。

③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去年天气旧亭台。

⑤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___________ ⑥___________________,赢得生前身后名。

⑦自三峡七百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3、问题探究。

(6分)中国传统文化的起名学是一门趣味性与知识性兼有的学问,这学问中蕴含着丰富的语文元素。

现在,让我们运用语文知识对名字进行探究,从中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1)你从日常生活中观察到名字的字面现象....有哪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揣摩名字所含意义的类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从以下名字中,任选一个探究其由来及意义。

冰心思惠弘毅招娣金火示例:名,思惠,因母亲是惠安人,名字中有思念惠安的意思,同时也蕴含着父母对女儿能成长为一个聪明贤惠之人的期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话说文学名著人物。

(8分)(1)根据提示填写下表。

(要求:概括相关人物的共有特征,为人物归类)(4分)人物:保尔沙僧鲁滨逊祥子(2)请从表格中任选义项,根据名著内容具体说明人物归类的理由(不少于60字)。

(4分)选项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60分)(一)阅读《曹刿论战》一文,完成5—8题。

(15分)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5、下列加点词词义相同..的一组是()。

(3分)A、何以.战河曲智叟亡以.应B、公问其故.故.虽有名马C、肉食者谋.之陛下亦宜自谋.D、又何.间焉此为何.若人6、翻译句子。

(6分)①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曹刿与“其乡人”的对话是否多余?请说说你的见解。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试从齐、鲁双方分析长勺之战“齐师败绩”的原因。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蔡资深古民居群》一文,完成9—11题。

(9分)蔡氏古民居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它地处南安官桥镇,始建于清同治四年,完工于宣统三年,历时近50年。

现存汉式古建筑16座,有序地分布在15300平方米的长方形地块中。

东西通长200米,南北通宽100多米。

轴线取南偏西五度,夏季南面日晒不入室内,冬季北风被后墙挡住,实为最佳朝向。

整个建筑设计独特,布局严整,精工巧饰,气势恢宏。

远远望去,就像整齐精致的城郭,红墙碧瓦,蕴秀其中,那屋顶连成一片,似海浪汹涌起伏。

古民居的主体建筑为硬山及卷棚屋顶,穿斗式木构架,上铺红瓦及瓦筒,燕尾形屋脊。

座座雕梁画栋,装饰着精美的木雕、泥灰雕、砖雕、石雕,细腻逼真,富有立体感。

门墙厅堂书画点缀,施色有墨、彩、金、素,色彩斑斓,富丽堂皇;篆、隶、行、楷各具韵味;雕琢的图案中,飞禽走兽、花鸟虫鱼、戏剧故事、山水人物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匾额如书卷、扇、菱,别具一格。

门窗圆、拱、菱、方,形式多样,窗棂镌花刻鸟,千姿百态,装饰巧妙。

建筑群体中的12座主体民居,面积适中,布局规整。

东部七座成一排两列组合,由南向北纵深,前后平行;之间留有约两米宽的防火通道,笔直贯穿,透视感极强。

西部四座成两排组合。

其中一座在整个建筑群体中布局完整,功能齐全:东西两侧各设院门,入内是一宽大石庭,庭北正屋两进,东西护厝,大门居中,额书“莆阳世胄”;庭南有倒一列,为佣仆所居。

整座建筑占地1250平方米,规模不算最大,但轴线完全对称,等级分明,十分庄严。

蔡氏古民居建筑群举世罕见,它既突出闽南建筑工艺特色,又融入西方建筑风格,极具艺术观赏性和社会研究价值。

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开发,蔡氏古民居迎来了一批又一批游客。

1977年年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一行六人专程到此考察,迪安博士说:“如此壮观的古民居建筑群,在世界上独一无二。

”中国著名的古建筑家郑孝燮对此直呼“真是相见恨晚啊!”(摘自《泉州古厝》有删改)9、蔡氏古民居群的总体特征是什么?(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文末引用两位专家的赞语有何作用?(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下面对文章写法的分析,不够准确的一项是()。

(3分)A、以“总—分—总”的方式结构文章,分说部分先介绍古民居群主体建筑的装饰特色,再介绍12座主体民居的规整布局。

B、将空间顺序与逻辑顺序有机结合,是说明的内容既全面又重点突出。

C.说明方法灵活多样,如文中划线句,分别采用列数字、打比方、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D、语言非常平实,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为文章增色不少。

(三)阅读《应有格物致知精神》选段,完成12—14题。

(14分)我是研究科学的人,所以先让我谈谈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

科学进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不可能由自我探讨或哲理的清谈而求得。

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有计划的探测的过程。

比如,我们要知道竹子的性质,就要特别栽种竹子,以研究它生长的过程,要把叶子切下来拿到显微镜下去观察,绝不是袖手旁观就可以得到知识的。

实验的过程不是毫无选择的测量,它需要有具体细致的计划。

特别重要的,是要有一个适当的目标,以作为整个探索过程的向导。

至于这一目标怎样选定,就要靠实验者的判断力和灵感。

一个成功的实验需要的是眼光、勇气和毅力。

由此我们可以了解,为什么基本知识上的突破是不常有的事情。

我们也可以了解,为什么历史上学术的进展只靠很少数的人关键性的发现。

在今天,王阳明的思想还在继续地支配着一些中国读书人的头脑。

因为这个文化背景,中国学生大部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

中国学生往往念功课成绩很好,考试都得近一百分,但是在研究工作中需要拿主意时,就常常不知所措了。

在这方面,我有个人的经验为证。

我是受传统教育长大的。

到美国大学念物理的时候,起先以为只要很“用功”,什么都遵照老师的指导,就可以一帆风顺了,但是事实并不是这样。

一开始做研究就马上发现不能光靠教师,需要自己做主张、出主意。

当时因为事先没有准备,不知吃了多少苦。

最使我彷徨惊慌的,是当时的惟一办法——以埋头读书应付一切,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

12、作者所阐述的主要观点是什么?(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在科学实验过程中,需要怎么做?在求知过程中,又该摒弃哪些不良的学习习惯?为什么?(8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从初中学过的课文中选取一位科学家的事例做事实论据,以支持作者所阐述的观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