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水乡六大古镇之南浔旅游攻略(住宿+景区介绍)

合集下载

南浔古镇主要景点

南浔古镇主要景点

南浔古镇主要景点
南浔古镇是浙江省嘉兴市的一个历史文化名镇,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和历史建筑。

以下是南浔古镇的主要景点:
1. 周文重故居:周文重是南浔的著名人物,他的故居保存完好,展示了明清时期的文化和生活。

2. 沈园:沈园是一个典型的江南园林,有精美的建筑和园林景观,是南浔古镇的代表性景点之一。

3. 钱家宅邸:钱家宅邸是南浔一处传统的大型民居,它的建筑风格独特,被誉为“江南第一大院”。

4. 周庄画馆:周庄画馆是南浔一个非常特别的景点,它是一个以绘画和书法为主要展示内容的文化中心。

5. 范蠡祠:范蠡是南浔的传说人物,他是越国的大臣,被称为“天下第一忠臣”,范蠡祠是纪念他的场所,也是南浔重要的历史遗迹之一。

6. 南浔古街:南浔古街是南浔古镇的主要商业街道,拥有大量的古建筑和传统手工艺品,是游客旅游购物的热门场所。

以上是南浔古镇的主要景点,每一个景点都有其独特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值得游客深入了解和欣赏。

- 1 -。

湖州南浔古镇旅游景点

湖州南浔古镇旅游景点

湖州南浔古镇是一个人文资源充足、中西建筑合璧的江南古镇,位于湖州市南浔区,地处江浙两省交界处。

以下是一些南浔古镇的旅游景点详细介绍:
小莲庄。

小莲庄是南浔古镇最著名的园林之一,其内部的布局非常别致,分为内外两园。

内园是一座园中园,外园则是一大片的荷花池,荷花池四周点缀有亭台楼阁。

这里的景色尤以夏季最佳,此时荷花盛放,满园飘香。

张石铭故居。

张石铭故居是南浔古镇的重要景点之一,是明清时期江南蚕丝名镇的代表之一。

这里保存了大量的历史文物和文献,是研究南浔古镇历史文化的重要场所。

刘氏梯号。

刘氏梯号是南浔古镇最著名的建筑之一,是红房子的大户人家,主体建筑中部是传统的中式建筑,建筑格外精致,尤其是砖雕、木雕、石雕,随处可见,彰显传统古建筑的风采。

刘氏梯号的南、北部建筑为融入了西式罗马式的中西合璧式建筑,建筑整体为红砖砌成,上覆灰瓦,整体和谐而统一,内部亦是如此,西式与中式装修完美融合在了一起。

嘉业堂藏书楼。

嘉业堂藏书楼是南浔古镇的又一著名景点,是刘承干先生纪念室所在地,藏书丰富,尤以珍稀古籍善本为世人所重。

辑里湖丝馆。

辑里湖丝馆是一座展示湖州地区特产的博物馆,展示了湖丝的生产和贸易历史,以及各种与湖丝相关的文物和工艺品。

此外,南浔古镇还有许多其他的景点和特色,比如百间楼、张静江故居、熏豆茶等。

游客可以在这里感受到江南水乡的独特风情和历史文化氛围。

南浔古镇旅游攻略

南浔古镇旅游攻略

南浔古镇的旅游攻略南浔古镇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江南水乡古镇,距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是首个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江南古镇,但相对于西塘乌镇这里要低调许多。

下面我们来看看南浔古镇的旅游攻略,仅供大家参考!刘氏梯号(俗称红房子)刘氏梯号也就是大家经常说起的红房子,基本上来南浔游玩的人都会来这里走一走,不仅仅是因为其文化历史氛围,更是因其独具特色的中西合璧式建筑而成为了一处南浔网红打卡地。

走进刘氏梯号最先看到的是一幢幢中式风格的建筑,白墙灰瓦、木门木窗,小而精致,显得格外的古色古香。

随之往里面走,在高耸的马头墙建筑内还隐藏了一座融合了西欧罗马风格建筑,整幢房屋为清一色的红砖垒砌而成,这种中西合璧式创新建筑也是南浔的一大特色,在其他古镇基本上很难看到,而且数量之多也是其他古镇所不能比拟的,这也间接体现了当地的南浔古镇思想前卫、紧跟潮流的特点。

张氏私家别院:张氏旧宅建筑群南浔古镇内的建筑群大多为私家别院,其中比较大的一处就是张氏旧宅建筑群,这处宅院始建于1899年,历时七年时间完成,是当时的南浔四象之一中的张静江堂兄弟的私家住宅。

张氏旧宅建筑群为木质结构建筑,木门木窗及其木拱上有精美的木雕。

与刘氏梯号一样,张氏旧宅建筑群也是一座中西合璧式建筑,且风格也比较相同,皆隐于白墙灰瓦马头墙之中。

只有走入其中才可一览其整体建筑风貌,后院是一座西式风格的二层小洋楼建筑,也是清一色的红砖垒砌而成,相对于红房子这座建筑给人的感觉更为大气,就是门前院落比较狭窄而已。

小莲庄:南浔首富刘镛的私家园林来过南浔古镇的人一般都去过小莲庄,这是一座始建于清光绪年间的江南园林,其主人为晚清时期南浔四象之首的富商刘墉!小莲庄的面积之大是无法想象的,单单是其建造时间就历时40年之久,整个私家园林区域划分明确,外围亭台楼阁长廊曲桥环绕,内部有义庄、家庙、园林组成,感觉整个小莲庄的建筑布局及其精美程度完全不输任何一家园林。

小莲庄内最核心的建筑是刘氏家庙,这里主要是刘氏家族用来祭祖的地方,始建于1888年,整座建筑群坐北朝南,内部依次有照壁、石牌坊、门厅、过厅、正厅和馨德堂等组成,由于去时无法进入内部,只能在门前远远的观望一眼,据说其正厅悬挂有宣统皇帝的九龙金匾一块,代表了刘氏家族的荣耀。

南浔区旅游景点

南浔区旅游景点

南浔区旅游景点
南浔区是浙江省湖州市下辖的一个区,素有“水乡名胜”之称。

这里有着独特的自然风光和历史文化底蕴,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游览。

以下是南浔区的旅游景点介绍:
1. 南浔古镇:南浔古镇是南浔区最具代表性的景点之一,是中
国历史文化名镇之一,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这里的建筑充满了江南古典建筑的特色,古街道、石桥、水巷、园林和庙宇等都是值得一游的。

2. 越王城遗址:越王城遗址是南浔区的一个历史文化名胜,被
誉为“东方巨城”。

这里是越国首都,在古代是一个繁华的城市。


址内有城墙、城门、宫殿、祭祀祠堂等建筑物,是学习和了解越国历史的好地方。

3. 南浔湾景区:南浔湾景区是南浔区的一个自然景点,是一个
风景如画的地方。

这里有山、水、林、田园风光,还有各种农家乐和采摘园,是亲近大自然的好去处。

4. 南浔米兰村:南浔米兰村是南浔区的一个乡村旅游景点,村
庄以种植水稻、桑蚕、柚子等农作物为主,是一个典型的江南水乡村落。

这里的风景宜人,环境清幽,可以体验一下悠闲的江南生活。

5. 泰和山风景区:泰和山风景区位于南浔区和德清县交界处,
是一个集自然风光、文化古迹和旅游娱乐为一体的景区。

这里山水相连,风景秀丽,还有泰和佛寺、胡雪岩故居等历史文化景点,是一个值得一去的地方。

以上是南浔区的几个旅游景点,每个景点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和特色,希望大家可以到南浔区来一趟,体验一下江南水乡的风情和魅力。

南浔古镇一日游攻略_南浔古镇1天游全攻略

南浔古镇一日游攻略_南浔古镇1天游全攻略

南浔古镇一日游攻略_南浔古镇1天游全攻略南浔古镇是江南六大古镇之一、国家4A级旅游景区、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

想要去南浔古镇玩一天的朋友,千万不要错过以下由为大家整理的南浔古镇一日游攻略,供大家参考!南浔镇是江南水乡名镇之一,也是驰名中外的“辑里湖丝”的故乡,文化悠久,人才辈出,风景优美。

没有周庄人多,比西塘近,最适合假日里一日游。

伴随着清晨的阵阵凉风,在小莲庄欣赏一池的莲花盛开,荷叶上的露水还未散去,体验一日的江南古镇从一早的清新绿意开始。

在东升阁感受西洋建筑的精华。

趁着清早的阴凉还未散去,到嘉业堂藏书楼这座古老的古镇藏书阁回忆当年清亮的晨读声,随手翻阅一本古代的书籍,化身古人品味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在张石铭旧宅中体会十九世纪未中国与西方在经济、文化、艺术中的联系与沟通。

到了求恕里,感受一下淡泊名利,宁静致远的心境,观看刘旭沧摄影作品展,二楼打开窗户可远观到整个院子的景色。

南浔产河鲜,午饭可在当地人家品尝美味的河鲜,使你欲罢不能。

午后,漫步刘氏梯号,欣赏中式建筑与西欧罗马建筑的融合,在中式厅堂感受刘氏家族的传统风范与品位。

在广惠宫,求支签,听听里面的道士为你讲解道家文化,深深地融入到中国最传统的文化之中。

南浔史馆寻见南浔的蚕丝历史,体会当时的富甲天下,感受不一样的江南文化。

接着,我们前往张静江故居,这是一座典型清代传统三进五间式古建筑。

有一种古朴,大气,华丽的风范,游走在其中,感受着当年的恢弘与精致。

最后一站,就是著名的百间楼,傍河而建的百间楼建筑群,在夕阳的余晖下更添一份古朴的画意,游荡在其中,看着炊烟袅袅,听着船家吆喝,望着白墙黑瓦,结束了一天的南浔之旅。

南浔古镇主要旅游景点百间楼百间楼位镇东北侧,沿老运河东、西两岸建造。

相传是明代礼部尚书董份为他家的保姆仆人居家而建。

始建时约有楼房百间,故称”百间楼”,这一名称一直保存至今。

百间楼的特色是依河立楼,顿河道蜿蜒逶迤,有石桥相连。

楼房为传统的乌瓦粉墙,形成由轻巧通透的卷洞门组成的骑楼式长街。

江南水乡六大古镇之南浔旅游攻略(住宿+景区介绍)

江南水乡六大古镇之南浔旅游攻略(住宿+景区介绍)

江南水乡六大古镇之南浔旅游攻略(住宿+景区介绍)百间楼是至今为止储存得最为完整,并留有传统风貌的沿河居民群落,全长400余米,以门面百五十四,距今已有400多年历史。

嘉业藏书楼藏书楼的主人刘承干是小莲庄的主人刘镛的孙子,于1920至1924年建造了嘉业藏书楼,因清帝溥仪所赠“钦若嘉业”九龙金匾而得名,原藏书楼主人刘承干是个酷爱藏书的世家子弟,辛亥革命后,刘乘大批古籍流散之机,大量购书,他自称历时二十年,费银三十万,得书六十万卷,在藏书楼全盛时期的 1925年至1932年间,藏有宋元刊本155种,地方志书一千余种,及很多明刊本、明抄本,大量的是清人文集与各类史集。

藏书楼不仅以收藏古籍闻名,而且以雕版印书蜚声海内。

刻印书中,有很多是清政府禁书,刊刻甚精。

1933年以后,刘氏家道中落,大量古籍“自我得之,自我失之”,直至1951年浙江省图书馆接管时,藏书只有十一万册左右,宋元刊本荡然无存,明刊本只剩下几种,藏书残缺严重。

1949年解放军解放江南时,周总理指示陈毅派部队保护藏书楼。

1951年11月,刘承干将书楼及庭园全部捐献给浙江图书馆。

广惠宫广惠宫是南浔镇知名的道观,俗称张王庙,始建于北宋英宗治平年间,距今已有900多年历史,建观历史长于建镇历史。

历史上的广惠宫经历过数度衰败鼎盛之变。

在重修重建中,广惠宫的规模也不断扩大。

广惠宫也曾称三清殿。

本为祠山神庙。

据镇志载,广惠宫“宋时止一殿,奉祠山神像”,“为道流香火之所”。

尽管数百年来其构建布局几经“调整”,但主体仍是祠山大帝行宫,至少人们总是以张王庙称之。

于2003年上半年重建。

广惠宫是南浔古镇一处源远流长富有地域文化色彩的道教建筑遗存。

首期工程后的广惠宫重建重修工程,部分展现了历史上广惠宫的原貌。

刘氏梯号(红房子)崇德堂(又称刘氏梯号,俗称红房子),是南浔“四象”之首刘镛的三子刘安(字渊叔,号梯青)的居处。

刘梯青于光绪三十一年(1905)从钱氏购地筑宅,于同年冬破土,光绪三十四年(1908)竣工。

南浔古镇旅游攻略

南浔古镇旅游攻略

南浔古镇旅游攻略南浔古镇旅游攻略南浔古镇是江南唯一的中西合璧的水乡古镇,镇内洋楼古宅古树园林众多,大气磅礴。

下面为大家搜集整理了南浔古镇旅游攻略,一起来看看吧!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最全南浔古镇旅游攻略南浔古镇简介:南浔,建镇至今己有750多年历史,历史积淀浓郁,文化底蕴深厚,是国家AAAA级旅游区。

凭借独特的历史地位和人文景观,荣膺“中国十大魅力名镇”、“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等称号。

南浔人杰地灵,物华天宝,拥有名甲天下的辑里湖丝、“文房四宝”之一的善琏湖笔、“轻如朝雾、薄似蝉羽”的东方工艺之花双林绫绢、全国著名的菱湖淡水鱼养殖和最大的木地极生产基地,汇聚了中西文化、儒商文化、湖笔文化、园林文化、古桥文化、灯谜文化。

并享有“中国湖笔之都”、“中国古桥保存最集中的地区”、“江南六大古镇之首”之美誉。

南浔镇是历史悠久的'文化重镇。

南浔素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之美誉。

南宋时起,南浔镇就商贾云集,经济繁荣。

1851年的伦敦世博会上,原产地南浔的湖丝作为代表中国参展的唯一产品一举摘得金银奖牌各一枚。

1915年,南浔的辑里丝曾与贵州的茅台酒同获巴拿马国际博览会金奖。

近代,镇上出现了一大批靠经营蚕丝发迹的丝商巨富,俗称“四象八牛七十二金黄狗”,是中国近代最大的丝商群体,南浔镇因此成为“耕桑之富,甲于浙右”的江浙雄镇。

南浔镇历来名人辈出,从明代时就有“九里三阁老,十里两尚书”之谚,宋、明、清三代,南浔籍进士41人。

现在全国有影响的南浔籍专家、学者有80余人。

南浔镇是独具魅力的旅游胜地。

南浔镇名胜古迹众多,与自然风光和谐统一,既充满着浓郁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灵气,又洋溢着江南水乡诗画一般的神韵,而欧陆情调与江南古风的意外并处、相得益彰,使古镇魅力更加引人入胜。

保护老镇区,开拓新镇区,修复小莲庄、嘉业堂……,十多年来的悉心呵护,使南浔古镇在经济建设的大潮中仍得以保有它那份原汁原味。

南浔古镇景区现为国家4A级景区,内有闻名遐迩的江南园林——小莲庄,著名私家藏书楼——嘉业堂,明清水乡建筑——百间楼,江南第一巨宅——张石铭故居等等。

南浔古镇旅游攻略

南浔古镇旅游攻略

南浔古镇旅游攻略简介南浔古镇位于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是中国四大古镇之一,也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

南浔古镇座落在太湖之滨,古街古巷、古桥古井、古宅古祠、古塔古碑,无不彰显着岁月的沉淀和历史的厚重。

镇内保存了许多明清时期的古建筑,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

近年来,南浔古镇吸引了大量的游客,成为一个备受推崇的旅游胜地。

如何到达从湖州市中心出发:•自驾车:从湖州市区沿苕溪大道向南行驶,经过5.5公里即可到达南浔古镇。

•公交车:乘坐市内公交车369路,在南浔古镇站下车即可。

从杭州市出发:•自驾车:从杭州市区出发,经过杭州湾跨海大桥进入杭州湾大道,然后转乘杭州湾绕城高速公路,最后转乘S2杭宁高速,经过紧水港隧道后即可到达南浔古镇。

•高铁:乘坐杭州至湖州的高铁,到达湖州站后,在湖州火车站旁的汽车站乘坐K101、K102或K105等班车,约30分钟即可到达南浔古镇。

游览时间南浔古镇是一个拥有丰富旅游资源的地方,游览时间至少需要一天。

如果您想更深入地了解南浔古镇的历史文化和当地人民的生活,建议您安排两天的时间来游览。

主要景点南浔古街南浔古街是南浔古镇的核心景区,全长1.5公里,沿街两侧保存了大量明清时期的建筑。

古街上有许多古色古香的建筑,如石库门、店铺、酒楼、民居等,给人一种穿越时空的感觉。

在街上漫步,可以欣赏到传统的中式建筑风格,品味古老的街道氛围。

茅家埠茅家埠是南浔的一个古村落,距南浔古镇仅4公里,是一个尚未被商业化开发的地方。

在这里,您可以领略到更加原生态的南浔风情。

茅家埠有许多古朴的民居,沿着村道漫步,可以欣赏到稻田、小桥流水、青石板路等田园风光。

西栅西栅是南浔古镇的又一个古村落,距南浔古镇约3公里。

与茅家埠相比,西栅更受游客的青睐。

这里有古朴典雅的民居、小桥流水、老树垂荫,处处透露着农耕文明的气息。

您可以在西栅体验传统的农耕生活,还可以品尝到地道的南浔美食。

南浔水乡博物馆南浔水乡博物馆是一座以南浔地区传统文化为主题的博物馆,展示了南浔的历史、人文、民俗以及传统工艺等方面的内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浔为江南水乡六大古镇之一。

南浔的建镇时间要上溯到745年前,在中国近代史上,南浔还是一座少有的巨富之镇,所谓“耕桑之富,甲于浙右”。

ﻫ南浔虽与同里、周庄这些江苏古镇相差不远,但建筑风格上却有着不小的差异。

嘉业堂、小莲庄都是南浔古镇中最有代表性的,它们与古镇中那些数量不小的水乡民居一道,为南浔赢得了极高的声誉。

百间楼是至今为止保存得最为完整,并留有传统风貌的沿河居民群落,全长400余米,以门面百五十四,距今已有400多年历史。

嘉业藏书楼藏书楼的主人刘承干是小莲庄的主人刘镛的孙子,于1920至1924年建造了嘉业藏书楼,因清帝溥仪所赠“钦若嘉业”九龙金匾而得名,原藏书楼主人刘承干是个酷爱藏书的世家子弟,辛亥革命后,刘乘大批古籍流散之机,大量购书,他自称历时二十年,费银三十万,得书六十万卷,在藏书楼全盛时期的 1925年至1932年间,藏有宋元刊本155种,地方志书一千余种,及不少明刊本、明抄本,大量的是清人文集和各种史集。

藏书楼不仅以收藏古籍闻名,而且以雕版印书蜚声海内。

刻印书中,有不少是清政府禁书,刊刻甚精。

1933年以后,刘氏家道中落,大量古籍“自我得之,自我失之”,直至1951年浙江省图书馆接管时,藏书只有十一万册左右,宋元刊本荡然无存,明刊本只剩下几种,藏书残缺严重。

1949年解放军解放江南时,周总理指示陈毅派部队保护藏书楼。

1951年11月,刘承干将书楼及庭园全部捐献给浙江图书馆。

广惠宫广惠宫是南浔镇知名的道观,俗称张王庙,始建于北宋英宗治平年间,距今已有900多年历史,建观历史长于建镇历史。

历史上的广惠宫经历过数度衰败鼎盛之变。

在重修重建中,广惠宫的规模也不断扩大。

广惠宫也曾称三清殿。

本为祠山神庙。

据镇志载,广惠宫“宋时止一殿,奉祠山神像”,“为道流香火之所”。

尽管数百年来其构建布局几经“调整”,但主体仍是祠山大帝行宫,至少人们总是以张王庙称之。

于2003年上半年重建。

广惠宫是南浔古镇一处源远流长富有地域文化色彩的道教建筑遗存。

首期工程后的广惠宫重建重修工程,部分展现了历史上广惠宫的原貌。

刘氏梯号(红房子)崇德堂(又称刘氏梯号,俗称红房子),是南浔“四象”之首刘镛的三子刘安(字渊叔,号梯青)的居处。

刘梯青于光绪三十一年(1905)从钱氏购地筑宅,于同年冬破土,光绪三十四年(1908)竣工。

刘梯青(1876-1950),禀贡生,直隶省候补道员,钦加三品衔,因劝办山西赈捐,奏保二品顶戴,赏戴花翎,特赏头品顶戴,正一品封典。

他不仅是文物收藏家,也是实业家,在上海、杭州等地拥有不少房地产,据民国17年(1928)4月出版的《上海总商会会员录》排列的当时最具规模的16家房地产大户,其中他与刘承干、刘湖涵皆榜上有名,且名列前茅。

他还与庞赞臣等人集资28万两,于民国16年(1927)在余杭塘栖创办崇裕丝厂,当时有职工 1340人,引进意大利式5绪坐缫丝机492台及日本先进技术设备,年产白厂丝40余吨,产品销往欧美及东南亚等地区,为当时浙江乃至全国一流的大型缫丝厂(解放后,该厂更名杭州新华丝厂,属国有大型缫丝企业)。

崇德堂整座建筑由南、中、北三部分组成。

中部建筑以传统儒家文化思想理念的厅、堂、楼、厢为主体;南、北部中式建筑融入西欧罗马式建筑,其中北部欧式建筑立面尤为壮观。

大宅高敞恢宏,以精美的砖雕、木雕、石雕见胜。

宅后曾辟一草地为网球场,边上一角饲养奶牛,东西潭边钟楼上曾有一口巨大的自呜钟,远近都能听见它的钟声。

徽派的马头墙和石库门内却有欧洲洛可可风格之券顶。

南浔对外来文化的包容和气度可见一斑。

崇德堂宅后义仓河对岸拓地二十亩,种树栽花,叠石为山,坡植白皮松,蓄水栽荷,且有楼、亭、阁、榭和欧式小洋房。

因刘梯青“有述袭为园之志,抱守存故迹之心”,沿承三百年前“小桃源”之意,故取名“留园”,也取“留”与“刘”同音。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刘园一部分赠予外甥徐氏,故称“徐家花园”,毁于抗日战争期间,仅荷池犹存。

南浔史馆南浔史馆原为南浔商会旧址,始建于1926年,为三进中西合壁建筑风格的建筑物。

占地面积约1000平方米左右,现为市级文保单位。

前进为五开间门厅、二进为会议大厅,柱高屋陡,气势恢宏。

三进为中式木结构二层楼房、木质廊柱花窗、古朴典雅。

在会议大厅前的庭院中,栽有百年广玉兰两枝、枝繁叶茂,生机盎然。

镇史馆全景馆综合概括了南浔从南宋淳佑末年(1252年),建镇以来747年中江南名镇南浔的历史变迁,从历史角度来叙述南浔地理位置、区域划分的变化,名人、文人荟萃,以及清朝末年辑里湖丝行销世界时的盛极一时,到抗日战争时遭受的重创。

一直到解放后, 南浔人民在中国party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为重振江南名镇雄风而作出的不懈努力,特别是在改革开放后, 南浔所产生的巨大变化,全方位、多层次地向人们展示了江南名镇南浔在漫长历史中的地位,以及政治、经济的发展轨迹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它是南浔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之一,是人们了解南浔的窗口。

求恕里求恕里是嘉业堂藏书楼主人刘承干于1930年所建别墅。

刘承干一生淡泊名利,不求仕进,即使到了晚年家道没落也坦然自得,故以“求恕居士”自居。

他在上海储书之所名“求恕斋”,南浔别墅称“求恕里”。

1920年刘承干建嘉业堂藏书楼,同时为了适应藏书楼管理的需要,因此扩建求恕里,作为他和家属回浔小住和藏书楼管理处的地方。

求恕里属于典型中西合璧的建筑,整个结构是以门房、甬道、西洋门楼、卷门、庭院和独立的楼厅相结合。

求恕里现今陈列着刘旭沧作品摄影展。

刘旭沧原名刘承东,中国近代著名摄影艺术家,曾担任上海摄影协会主席,他是刘承干的九弟,两人相差32岁。

一长衫马凳子,以收藏古董成名;一个西装革履,钻研摄影成名。

兄弟俩各有所成,被人戏称是刘家的“中西合壁”。

求恕里的甬道尽头有一花园别墅。

园内有花草树木及太湖石作为点缀,别墅的主建筑是一幢中西合璧的堂楼。

二楼是卧室,打开朝南的窗,既可观园内的景色,又可以远望刘家的小莲庄和藏书楼,在上面还有一个不被人发现的密室阁楼。

张石铭旧居张石铭旧居(又称懿德堂),位于南浔镇南西街,占地4792平方米,有五落四进和中、西各式楼房150间,其风格奇特、结构恢宏,工艺精湛,尤其是众多精美生动的木雕、砖雕、石雕以及从法国进口的玻璃刻花等,都具有很高的艺术欣赏、民俗建筑和文物价值,号称江南第一巨宅。

现为省文物保护单位。

旧居北侧原为顾氏旧宅,正大厅腰门上有吴昌硕手书的匾额“世德作求”和吴淦题写的匾额“竹苞松茂”。

北侧建筑的主要特点是装饰雅致,花窗、门廊和砖雕、石雕古朴逼真。

南侧原为董说旧宅,后经张氏扩建而成。

进门即为内厅(轿厅),厅后两侧有小天井,有腰门与后进相通。

二进正面为大厅,厅后为堂楼(女厅)。

后进天井中有一形似苍鹰的英德石,名“鹰石” ,用乃江南罕见之珍品。

旧居以前后划分,从第三进开始,内厅两侧的漏明廊窗为木刻芭蕉叶,玲珑剔透,栩栩如生,故亦称“芭蕉厅”。

楼窗镶嵌菱形蓝色玻璃刻花,花式为四时花卉果品,晶莹高雅,属当时中西文化结合的贵重装饰品。

第四、第五进有不少外来的建筑风格和建筑材料。

从壁炉、玻璃刻花,到克林斯铁柱头等,体现了欧洲十八世纪的风格。

第四进的大厅是一个设有化妆间、更衣室的豪华舞厅,地砖均从法国进口,墙面屋顶由红砖瓦砌筑。

洋房前庭院中栽着两株广玉兰(洋玉兰),现已有两百多年树龄,叶大密茂。

张静江故居张静江和张石铭都是南浔巨富张颂贤的孙子。

张静江1877年生于南浔,1902年被荐为一级参赞,25岁时随法国公使孙宝琦出国,赴欧途中结识孙中山,向孙中山提供白银三万两作为革命活动经费,走上国民革命的道路。

曾当选为国民党中央执委。

此后鼎力资助孙中山。

孙中山病逝后,又扶持蒋介石,曾代理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主席,北伐革命后,出任浙江政府主席。

1930年与蒋介石矛盾激化,辞去浙江省主席职务,出国治病,定居纽约,1950年在美逝世,终年74岁。

张静江祖籍安徽休宁(今徽州),曾祖张维岳于康熙末年定居南浔。

以经营蚕丝业和盐业起家。

1843年上海辟为通商口岸后,张家在上海开设的“恒和丝行”经营“辑里丝”直接出口对外贸易。

1862年又专营盐务,遂成巨富,为南浔富豪“四象之一”光绪中期在镇东建此大住宅群落。

故本地人称张家为“张恒和”。

张静江故居系其父张宝善于1898年所建。

故居中堂之画系谢公展的手指佳作。

两侧是孙中山题写的一副对联,“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霜寒四十州”,抱柱联为翁同和所题“世上几百年旧家无非积德,天下第一件好事还是读书”。

二厅、三厅里陈列着张静江手书赠陈立夫的“铁肩担道义,棘手著文章”对联。

还陈列明代著名书法家董其昌手书的《酒德颂》(作者竹林七贤之一刘伶)板屏六块,系用银杏木镌刻,为国内珍贵文物。

景点信息地址:浙江省湖州市南浔镇门票:100元/人包含(嘉业堂藏书楼、小莲庄、张石铭旧宅、张静江故居、刘氏梯号(俗称“红房子”)、广惠宫、百间楼、南浔商会、求恕里)九大景点。

ﻫ开放时间:五月至十一黄金周开放时间:7:20——6:00十一黄金周后至四月份开放时间:7:20——5:30ﻫ景区电话: 3012215ﻫ交通:上海,苏州,杭州等地每天都有各类大巴、中巴与南浔之间频繁往返。

住宿:南浔是个小镇,所有饭店宾馆加起来不超过10家,但已经足够了,至少不必为住宿担心。

ﻫ住宿推荐ﻫ阿芳家庭旅馆地址:南浔古镇南西街120号(张石铭故居旁)ﻫ价格:30-50元/人/天联系:推荐理由:南浔古镇上唯一议价家庭旅馆,位于张石铭故居隔壁,生计米行对面,门口是街,临河而居,小桥流水人家。

客栈舒适安静卫生安全。

ﻫ旅游小贴士线路推荐:小莲庄→ 嘉业堂藏书楼→ 刘氏梯号(红房子) → 广惠宫→镇史馆→ 求恕里→ 张石铭旧宅→ 张静江故居→ 百间楼景点相关资料南浔位于湖州市之东,与江苏省吴江县交界,历史悠久,经济发达,人文荟萃,环境秀美,且名胜古迹甚多,在明清时代就是一个典型的江南水乡名镇和旅游胜地。

明万历年至清代中叶,蚕丝业和手工业、缫丝业的兴起及商业的发展,为南浔经济繁荣鼎盛时期。

镇上的巨富豪绅,几乎都靠经营蚕丝业发迹,俗称“四象”、“八牛”、“七十二只金黄狗”。

民间有“湖州一个城,不及南浔半个镇”之说。

南浔历史上园林众多,自南宋至清代镇上大小园林达27处。

以一镇之地,而拥有五园,实江南所仅见。

至今幸存的有嘉业堂藏书楼、刘氏小莲庄、陈氏颖园和张氏适园。

南浔自古以来文化昌盛,人才辈出,崇文重教,仅宋、明、清三朝统计,南浔籍进士 41名、京官56名、州县官57名。

近、现代在全国有影响的专家学者有80多名。

南浔还有保存完整号称“江南第一古民宅”的张石铭旧宅;有民国奇人张静江故居;有湖州市首家丝商建立的公所丝业会馆;有江南至今罕见的沿河民居建筑群百间楼;有记载着动人传说的“南浔三古桥”(通津桥、洪济桥、广惠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