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课程设计-多种波形发生器报告

合集下载

多种波形发生器报告

多种波形发生器报告

国家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报告实验题目:多种波形发生器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专业:通信工程学生姓名:学号:任课教师:佟毅2013 年 6 月 1 日目录目录实验题目:多种波形发生器 01 实验题目及要求 (1)2.1任务 (1)2.2要求 (1)2 实验目的 (1)3 实验过程 (2)3.1 仿真实验电路 (2)3.2 仿真结果 (3)3.3 实验电路分析: (5)4 总结与体会 (6)4.1 实验总结: (6)4.2 对本课程的意见与建议 (6)5 参考文献 (6)1 实验题目及要求2.1任务设计并制作能产生方波、三角波及正弦波等多种波形信号输出的波形发生器。

2.2要求2.2.1技术要求1)以集成运放为放大器设计一RC正弦波振荡器,要求:(1)振荡频率在1.5kHz±10%范围内连续可调;(2)振荡幅度峰峰值不小于10V;(3)波形无明显失真。

2)以集成运放为放大器设计一方波、三角波发生器,要求:(1)以正弦波为输入信号。

(2)输出幅度:方波>7V,三角波>2V;(3)输出波形无明显失真。

2.2.2设计要求(1)分析设计要求,明确性能指标。

构思出各种总体方案,绘制结构框图。

(2)确定合理的总体方案。

对各种方案进行比较,以电路的先进性、结构的繁简、并考虑器件的来源,敲定可行方案。

(3)设计各单元电路。

总体方案化整为零,分解成若干子系统或单元电路,逐个设计。

(4)组成系统。

在一定幅面的图纸上合理布局,通常是按信号的流向,采用左进右出的规律摆放各电路,并标出必要的说明。

2 实验目的(1)对波形的产生及与变换电路有关的电子电路知识有大致的理解。

(2)能对多种波形信号输出的波形发生器有一定的认识,知道其功用。

(3)通过平日的学习,找到正弦波等振荡电路的振荡条件。

(4)学会使用EDA软件Multisim对电子电路进行仿真设计,并准确画出框图(5)学习波形产生、变换电路的应用及设计方法以及主要技术指标的测试方法。

波形发生器课程设计报告

波形发生器课程设计报告

1.设计题目:波形发生电路2.设计任务和要求:要求:设计并用分立元件和集成运算放大器制作能产生方波和三角波波形的波形发生器。

基本指标:输出频率分别为:102H Z、103H Z;输出电压峰峰值V PP≥20V3.整体电路设计1)信号发生器:信号发生器又称信号源或振荡器。

按信号波形可分为正弦信号、函数(波形)信号、脉冲信号和随机信号发生器等四大类。

各种波形曲线均可以用三角函数方程式来表示,如三角波、锯齿波、矩形波(含方波)、正弦波。

通过模拟电子技术设计的波形发生器是一个不需要外加输入信号,靠自身振荡产生信号的电路。

2)电路设计:整体电路由RC振荡电路,反相输入的滞回比较器和积分电路组成。

理由:a)矩形波电压只有两种状态,不是高电平,就是低电平,所以电压比较器是它的重要组成部分;b)产生振荡,就是要求输出的两种状态自动地相互转换,所以电路中必须引入反馈;c)输出状态应按一定的时间间隔交替变化,即产生周期性变化,所以电路中要有延迟环节来确定每种状态维持的时间。

RC振荡电路:即作为延迟环节,又作为反馈电路,通过RC充放电实现输出状态的自动转换。

反相输入的滞回比较器:矩形波产生的重要组成部分。

积分电路:将方波变为三角波。

3)整体电路框图:为实现方波,三角波的输出,先通过RC振荡电路,反相输入的滞回比较器得到方波,方波的输出,是三角波的输入信号。

三角波进入积分电路,得出的波形为所求的三角波。

其电路的整体电路框图如图1所示:图14)单元电路设计及元器件选择a)方波产生电路根据本实验的设计电路产生振荡,通过RC电路和滞回比较器时将产生幅值约为12V的方波,因为稳压管选择1N4742A(约12V)。

电压比较电路用于比较模拟输入电压与设定参考电压的大小关系,比较的结果决定输出是高电平还是低电平。

滞回比较器主要用来将信号与零电位进行比较,以决定输出电压。

图3为一种滞回电压比较器电路,双稳压管用于输出电压限幅,R 3起限流作用,R 2和R 1构成正反馈,运算放大器当u p >u n 时工作在正饱和区,而当u n >u p 时工作在负饱和区。

多种波形发生器实验分析报告

多种波形发生器实验分析报告

多种波形发生器实验分析报告目录一、实验概述 (2)1. 实验目的 (2)2. 实验设备与材料 (3)3. 实验原理 (4)二、实验内容与步骤 (5)1. 波形发生器设计与搭建 (6)1.1 设计要求与方案选择 (7)1.2 波形发生器硬件搭建 (9)1.3 波形发生器软件编程 (10)2. 多种波形合成与输出 (12)2.1 合成波形的设计与实现 (12)2.2 波形输出设置与调整 (13)2.3 实时监控与数据分析 (15)3. 实验测试与结果分析 (16)3.1 测试环境搭建与准备 (17)3.2 实验数据采集与处理 (18)3.3 结果分析与讨论 (19)三、实验结果与讨论 (20)1. 实验结果展示 (21)2. 结果分析 (22)2.1 各波形参数对比分析 (23)2.2 性能评估与优化建议 (24)3. 问题与改进措施 (25)四、实验总结与展望 (26)1. 实验成果总结 (27)2. 存在问题与不足 (28)3. 后续研究方向与展望 (29)一、实验概述本次实验旨在研究和分析多种波形发生器的性能特点,包括产生信号的频率、幅度、波形稳定性等方面。

实验中采用了多种类型的波形发生器,如正弦波、方波、三角波、梯形波等,并对其输出波形进行了详细的测量和分析。

实验过程中,我们首先对各种波形发生器的基本功能进行了测试,确保其能够正常工作。

我们对不同波形发生器产生的波形进行了对比分析,重点关注了波形的频率、幅度和波形稳定性等关键指标。

我们还对波形发生器的输出信号进行了频谱分析和噪声测试,以评估其性能表现。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获得了丰富的实验数据和经验,为进一步优化波形发生器的设计提供了有力支持。

实验结果也为我们了解各种波形发生器在实际应用中的性能表现提供了重要参考。

1. 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深入研究和理解多种波形发生器的原理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表现。

通过搭建实验平台,我们能够模拟和观察不同波形(如正弦波、方波、三角波等)的产生与特性,进而探究其各自的优缺点以及在不同场景下的适用性。

[多功能波形发生器]课程设计报告

[多功能波形发生器]课程设计报告

[多功能波形发生器]课程设计报告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电子工程学院《多功能波形发生器》课程设计报告同组学生姓名(学号):李启航、邢芳芳、张申、张旋班级:电气信息 1006 班任务分工:李启航:设计电路并进行电脑仿真,调试电路;邢芳芳:查阅资料并提供方案并参与模拟仿真;设计时间: 2019年05月02日——2019年05月06日指导教师:目录一、课程设计的目的与要求......................................3 二、方案论证选择..................................................3 三、原理设计........................................................4 四、方案实现与测试...............................................7 五、课程设计小结.. (8)一、课程设计的目的与要求(含设计指标)设计目的及要求:设计并制作用分立元件和集成运算放大器组成的能产生方波、三角波和正弦波的波形发生器。

设计指标1)输出波形:正弦波、三角波、方波。

2)采用以集成运算放大器和晶体管为核心进行设计。

3)设计参数—性能指标要求:1频率:160Hz ○2输出电压:方波10V;三角波6V;正弦波4V;○二、设计过程:方波发生器 1、电路组成方波—三角波发生器的工作原理:方波—三角波发生器的工作原理如图2-3-1所示。

图中第一级运算放大器A1构成滞回比较器,第二级运算放大器A2构成积分电路,第二级的输出又反馈到第一级运算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

图2-3-1中,滞回比较器的输出电压为uo1,积分运算电路的输出电压uo滞回比较器的输入电压,根据叠加原理,可得出运算放大器A1同相输端的电位为u+=R2uo/(R1+R2)+R1uo1/(R1+R2) (2-3-1)因为滞回比较器的输出电压uo1=Uo1,假设t=0时积分电容的初始电压为零,uo=0,滞回比较器的输出电压uo1=+Uo1时u+=R2/(R1+R2)u+R1Uo1/(R1+R2)经反向积分,输出电压u将随着时间往负方向线性增长,u将随之减少,当减少至零时,滞回比较器翻转,输出端uO1从+UO1翻转为-UO1。

多波形信号发生器设计实验报告

多波形信号发生器设计实验报告

多波形信号发生器实验报告1. 背景多波形信号发生器是一种用于产生不同形状、频率和幅度的信号的设备。

它在各种领域中都有广泛的应用,包括电子工程、通信和音频领域。

在实验室中,多波形信号发生器通常用于测试和验证电路的性能。

本实验旨在设计一个多波形信号发生器,并对其进行性能测试和分析。

通过实际搭建和测试,我们将评估所设计的信号发生器的波形质量、频率稳定性、幅度准确性等关键指标,同时寻找可能的改进方向。

2. 设计与分析2.1 设计思路我们的设计思路是基于数字信号处理技术,使用微处理器控制和生成不同波形的信号。

具体来说,我们采用以下步骤来设计多波形信号发生器:1.选择合适的数字信号处理芯片,并与微处理器进行连接。

2.在微处理器上编程,实现不同波形信号的生成算法,如正弦波、方波、三角波等。

3.通过微处理器控制模拟输出电路,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

4.设计合适的幅度控制电路,使得可以精确控制信号的幅度。

5.设计合适的频率控制电路,使得可以通过微处理器对信号的频率进行调节。

2.2 组件选择和连接首先,我们选择了一款高性能的数字信号处理芯片,并将其与微处理器进行连接。

通过对芯片的编程,我们可以实现生成不同波形的功能。

然后,我们将芯片的数字输出连接到模拟电路的输入端,通过合适的滤波电路进行信号滤波。

同时,将微处理器的控制端与模拟电路的控制电路相连接,以实现对幅度和频率的控制。

2.3 算法设计在微处理器上编写程序,实现不同波形信号的生成算法。

以正弦波为例,我们可以使用如下的算法:#define PI 3.1415926float sin_wave(float amplitude, float frequency, float time){return amplitude * sin(2 * PI * frequency * time);}对于方波和三角波等其他波形,我们可以采用类似的算法进行设计。

2.4 电路设计由于波形质量是信号发生器的重要性能指标之一,我们需要设计合适的模拟电路来提供稳定的、低噪声的模拟输出信号。

多种波形发生器课程设计

多种波形发生器课程设计

多种波形发生器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多种波形发生器的原理及其功能。

2. 学生能够识别并描述方波、三角波、正弦波等基本波形的特点。

3. 学生能够解释波形发生器在电子技术中的应用。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简单的波形发生器电路图。

2. 学生能够操作示波器等实验设备,观察并分析不同波形的特点。

3. 学生能够通过小组合作,完成波形发生器的搭建和调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够认识到波形发生器在科技发展中的重要性,增强对电子技术的兴趣。

2.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合作精神、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

3. 学生能够遵循实验操作规范,树立安全意识,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电子技术课程的一部分,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并掌握波形发生器的原理和应用。

学生特点:学生为高中年级,具备一定的电子基础知识和实验操作能力。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和课程性质,通过理论讲解、实验演示和小组合作,使学生能够达到上述课程目标。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将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后续的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理论知识:- 波形发生器的原理及其分类- 方波、三角波、正弦波等基本波形的数学表达式和特点- 波形发生器在电子电路中的应用实例2. 实践操作:- 示波器的使用方法- 波形发生器电路图设计- 波形发生器电路的搭建与调试3. 教学大纲:- 第一课时:波形发生器原理及分类介绍,示波器使用方法讲解- 第二课时:方波、三角波、正弦波等基本波形特点及数学表达式分析- 第三课时:波形发生器应用实例分析,电路图设计方法讲解- 第四课时:小组合作,进行波形发生器电路搭建与调试4. 教材章节:- 教材第四章:波形发生器- 教材第五章:示波器及其应用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进行选择和组织,确保科学性和系统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按照教学大纲安排教学内容和进度,结合教材章节,使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能够进行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多种波形发生器实验分析报告

多种波形发生器实验分析报告

一.设计目的1、了解并掌握电子电路的一般设计方法,具备初步的独立设计能力。

2、通过查阅手册和文献资料,进一步熟悉常用电子器件的类型和特性,并掌握合理选用的原则;进一步掌握电子仪器的正确使用方法。

3、学会使用EDA软件Multisim对电子电路进行仿真设计。

4、初步掌握普通电子电路的安装、布线、调试等基本技能。

5、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撰写课程设计总结报告;培养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二.设计内容、要求及设计方案1、任务设计并制作能产生方波、三角波及正弦波等多种波形信号输出的波形发生器。

2、要求1)输出的各种波形工作频率范围0.02 Hz~20 kHz连续可调;2)正弦波幅值±l0V,失真度小于1.5%;3)方波幅值±l0V;4)三角波峰一峰值20V;各种输出波形幅值均连续可调;5)设计电路所需的直流电源。

3、总体方案设计1)设计思路波形产生电路通常可采用多种不同电路形式和元器件获得所要求的波形信号输出。

波形产生电路的关键部分是振荡器,而设计振荡器电路的关键是选择有源器件,确定振荡器电路的形式以及确定元件参数值等。

具体设计可参考以下思路。

①用正弦波振荡器产生正弦波输出,正弦波信号通过变换电路得方波输出(例如用施密特触发器),用积分电路将方波变换成三角波或锯齿波输出;②利用多谐振荡器产生方波信号输出,用积分电路将方波变换成三角波输出,用折线近似法将三角波变换成正弦波输出;③用多谐振荡器产生方波输出,方波经滤波电路可得正弦波输出,方波经积分电路可得三角波输出;④利用单片函数发生器568038,集成振荡器E1648及集成定时器555/556等可灵活地组成各种波形产生电路。

三、设计方案1)设计方案此次,多种波形发生器的实验,从设计思路可以看出,主要用到了正弦波振荡器,施密特触发器,积分电路等。

基于本学期我们已经掌握的模拟电路课程的知识。

经过我们小组讨论,我们觉得我们对于正弦波振荡器,文式电桥结构,施密特触发器的概念以及积分电路都已比较清楚的了解。

多波形信号发生器设计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

多波形信号发生器设计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

湖南文理学院课程设计报告课程名称: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教学院部: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专业班级:通信工程08101班学生姓名:林洪湖(200816020143)指导教师:***完成时间:2010 年6月25日报告成绩:目录1.绪论 (3)信号发生器现状 (3)2.系统设计 (3)控制芯片的选择 (4)3.硬件电路的设计 (4)3.1基本原理: (4)3.2各部分电路原理 (8)4.软件设计 (14)4.1主程序流程图 (14)4.2子程序流程图 (15)5.测试结论 (18)5.1软件仿真结果 (19)5.2硬件测试结果 (21)参考文献...................................... 错误!未定义书签。

多波形信号发生器设计1.绪论1.1信号发生器现状波形发生器亦称函数发生器,作为实验用信号源,是现今各种电子电路实验设计应用中必不可少的仪器设备之一。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波形发生器多为纯硬件的搭接而成,且波形种类有限,多为锯齿、正弦、方波、三角等波形。

信号发生器作为一种常见的应用电子仪器设备,传统的可以完全由硬件电路搭接而成,如采用555振荡电路发生正弦波、三角波和方波的电路便是可取的路径之一,不用依靠单片机。

但是这种电路存在波形质量差,控制难,可调范围小,电路复杂和体积大等缺点。

在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中,如工业过程控制,生物医学,地震模拟机械振动等领域常常要用到低频信号源。

而由硬件电路构成的低频信号其性能难以令人满意,而且由于低频信号源所需的RC很大;大电阻,大电容在制作上有困难,参数的精度亦难以保证;体积大,漏电,损耗显著更是其致命的弱点。

一旦工作需求功能有增加,则电路复杂程度会大大增加。

本次用要用到的有函数发生器5G8038、集成振荡器E1648、集成定时器555/556.2.系统设计2.1系统方案方案:采用函数信号发生器5G8038集成模拟芯片,它是一种可以同时产生方波、三角波、正弦波的专用集成电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名称多种波形发生器课题代码203…院(系)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班级学生时间指导教师签名:@教研室主任(系主任)签名:一.|二.设计目的1、了解并掌握电子电路的一般设计方法,具备初步的独立设计能力。

2、通过查阅手册和文献资料,进一步熟悉常用电子器件的类型和特性,并掌握合理选用的原则;进一步掌握电子仪器的正确使用方法。

3、学会使用EDA软件Multisim对电子电路进行仿真设计。

4、初步掌握普通电子电路的安装、布线、调试等基本技能。

5、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撰写课程设计总结报告;培养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二.设计内容、要求及设计方案~1、任务设计并制作能产生方波、三角波及正弦波等多种波形信号输出的波形发生器。

2、要求1)输出的各种波形工作频率范围 Hz~20 kHz连续可调;2)正弦波幅值±l0V,失真度小于%;3)方波幅值±l0V;4)三角波峰一峰值20V;各种输出波形幅值均连续可调;5)设计电路所需的直流电源。

|3、总体方案设计1)设计思路波形产生电路通常可采用多种不同电路形式和元器件获得所要求的波形信号输出。

波形产生电路的关键部分是振荡器,而设计振荡器电路的关键是选择有源器件,确定振荡器电路的形式以及确定元件参数值等。

具体设计可参考以下思路。

①用正弦波振荡器产生正弦波输出,正弦波信号通过变换电路得方波输出(例如用施密特触发器),用积分电路将方波变换成三角波或锯齿波输出;②利用多谐振荡器产生方波信号输出,用积分电路将方波变换成三角波输出,用折线近似法将三角波变换成正弦波输出;③用多谐振荡器产生方波输出,方波经滤波电路可得正弦波输出,方波经积分电路可得三角波输出;④利用单片函数发生器568038,集成振荡器E1648及集成定时器555/556等可灵活地组成各种波形产生电路。

—三、设计方案1)设计方案此次,多种波形发生器的实验,从设计思路可以看出,主要用到了正弦波振荡器,施密特触发器,积分电路等。

基于本学期我们已经掌握的模拟电路课程的知识。

经过我们小组讨论,我们觉得我们对于正弦波振荡器,文式电桥结构,施密特触发器的概念以及积分电路都已比较清楚的了解。

因此我们采用了如下设计方案:1.将220V的交流电经过单相桥式整流电路变换为直流电。

完成这一任务主要靠二极管的单向导电作用,因此二极管是构成整流电路的关键元件。

2. 用正弦波振荡器产生正弦波输出,其中的选频网络可以调整输出波形的频率。

3. 用施密特触发器使正弦波信号通过变换电路得方波输出。

4. 用积分电路将方波变换成三角波输出。

从而得到能发出三种波形的波形发生器。

此方案为我们主要的设计方案。

…其他方案:如:利用单片函数发生器568038灵活地组成各种波形产生电路。

这为我们的第二方案。

2)原理框图多种波形发生器原理框图如图1所示。

文氏桥振荡器(RC串—并联正弦波振荡器)产生正弦波输出,其主要特点是采用RC串—并联网络作为选频和反馈网络,其振荡频率f0=l/(2πRC),改变RC的数值,可得到不同频率的正弦波信号输出。

为了使输出电压稳定,须采用稳幅措施。

用集成运放构成电压比较器,将正弦波信号变换成方波信号输出。

用运放构成积分电路,将方波信号变换成三角波或锯齿波信号输出。

图1 多种波形发生器原理框图~整个电路主要是由4大部分组成,即文氏电桥振荡器,方波形成电路,三角波形成电路以及交流电变直流电源部分。

四、自己所负责的单元电路的设计我们一组在本次实验中,分工明确。

主要把实验分为四块协作完成分别为:1.桥式整流电路部分,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2.正弦波振荡电路产生正弦波3. 用施密特触发器输出方波4.用积分电路输出三角波。

我主要负责设计文氏电桥振荡器电路用来产生正弦波。

通过上网查阅资料,我了解到了 RC正弦波振荡电路有两部分组成,其中一部分为放大电路,另一部分为选频网络以达到输出的各种波形工作频率范围 Hz~20 kHz连续可调的目的。

其原理图如下所示:…图中,左边框中的内容为选频网络,右边框中的内容为放大电路。

文氏桥正弦波发生器是由集成运放和文氏桥反馈电路组成的。

图中,C1,R3和C2,R4是文氏桥的两臂,构成正反馈电路;电阻R1和R2构成负反馈电路;振荡条件由两个反馈电路的参数决定。

文氏桥正弦波发生器用来产生低频正弦信号。

为便于起振,要适当削弱负反馈,即R1比理论值略大些或R2比理论值略小些。

根据如上原理图,我设计了文氏电桥振荡器电路,并使用Multisim对该单元电路功能进行仿真测试。

最上方为选频网络,RCf *21∏= 考虑到输出正弦波的稳定,我在文氏电桥振荡器电路中增加了稳压的部分,以达到输出正弦波稳定的作用。

^ 其稳压的工作原理如下:1) 当6端即输出端的输出电压增大时,由于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和导电后钳位的特点,输出端电压增加便会导致2端即反相输入端的电压的增加,使V3-V2的值减小,从而使输出适当的变小,以达到稳压的目的。

2)同理,当6端即输出端的输出电压减小时,由于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和导电后钳位的特点,输出端电压减小便会导致2端即反相输入端的电压的减小,使V3-V2的值增加,从而使输出适当的增加,以达到稳压的目的。

此文氏电桥振荡器电路输出的正弦波形如下:如图所示,正弦波幅值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失真度小于%*五.设计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在设计中,我遇到的问题有:1)在如上图所示的文氏电桥振荡器电路中,频率不能达到连续可调。

根据式:RCf *21∏=。

于是我想到用可变电阻代替原来的定值电阻,通过改变电阻的阻值,使频率能在一定范围内连续可变。

2)由于起初的输出不稳定,我想到了使用二极管单向导电和钳位的特性,从而达到了稳定输出的目的。

六.使用Multisim 对总体电路功能进行仿真测试<首先对各部分电路进行分析1)将220V 的交流电经过单相桥式整流电路变换为直流电部分单相桥式整流电路原理图如下:其利用了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将交流电变为直流电,并经过电容的滤波,使其变得平稳。

Multisim仿真图:将220v交流电转为直流电源:—2)用施密特触发器使正弦波信号通过变换电路得方波输出部分如图,为使用555电路设计的施密特触发器用来输出方波。

Multisim仿真图:输出的方波波形:3)使用积分电路将方波转换为三角波部分。

#其原理图如下:Multisim仿真图:输出三角波波形:最终将各部分电路组合成多种波形发生器如图,为我们设计的多种波形发生器,能产生三种波形:正弦波,方波和三角波。

其中由两个单相桥式整流电路为电路提供直流电源。

下部分别为文氏电桥振荡器电路,施密特触发器电路和积分电路。

分别输出正弦波,方波和三角波。

#如图,两个示波器显示如下:输出方波和正弦波:输出三角波:七.其他方案方案二:利用单片函数发生器568038灵活地组成各种波形产生电路其原理简述:如图中所示,电压比较器C1、C2的门限电压分别为2V R/3和V R/3(其中V R=V CC+V EE),电流源I1和I2的大小可通过外接电阻调节,且I2必须大于I1。

当触发器的Q端输出为低电平时,它控制开关S使电流源I2断开。

而电流源I1则向外接电容C充电,使电容两端电压v C 随时间线性上升,当v C上升到v C=2V R/3 时,比较器C1输出发生跳变,使触发器输出Q端由低电平变为高电平,控制开关S使电流源I2接通。

由于I2>I1,因此电容C放电,v C随时间线性下降。

当v C下降到v C≤V R/3 时,比较器C2输出发生跳变,使触发器输出端Q又由高电平变为低电平,I2再次断开,I1再次向C充电,v C又随时间线性上升。

如此周而复始,产生振荡。

若I2=2I1,v C上升时间与下降时间相等,就产生三角波输出到脚3。

而触发器输出的方波,经缓冲器输出到脚9。

三角波经正弦波变换器变成正弦波后由脚2输出。

当I1<I2<2I1时,v C的上升时间与下降时间不相等,管脚3输出锯齿波。

因此,8038能输出方波、三角波、正弦波和锯齿波等四种不同的波形。

八.心得体会通过对多种波形发生器的设计,我把理论联系到实际,把这个学期所学的模拟电路的知识和数字电路的知识真正在实践中联系起来。

而且通过对此课程的设计,我不但知道了以前不知道的理论知识,而且也巩固了以前知道的知识。

最重要的是在实践中理解了书本上的知识,明白了学以致用的真谛。

也明白老师为什么要求我们做好这个课程设计的原因。

他是为了教会我们如何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实际的问题,提高我们的动手能力。

在整个设计过程中,我感觉调试部分是最难的,因为理论计算的值在实际当中并不一定是最佳参数,我们必须通过观察效果来改变参数的数值以期达到最好。

而参数的调试是一个经验的积累过程,没有经验是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将其完成的,因此我在这方面也花了很多的时间进行经验的积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