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榈酸化油指标

合集下载

食品添加剂 1,3-二油酸2-棕榈酸甘油三酯(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1,3-二油酸2-棕榈酸甘油三酯(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 1,3-二油酸-2-棕榈酸甘油三酯1 范围本标准适用于以食用植物油为原料与油酸(来源于食用植物油脂)经脂肪酶催化酯交换制得的食品添加剂1,3-二油酸-2-棕榈酸甘油三酯。

1,3-二油酸-2-棕榈酸甘油三酯可含有用于保存目的的抗氧化剂辅料。

2化学名称、分子式、结构式和相对分子质量2.1 化学名称1,3-二油酸-2-棕榈酸甘油三酯2.2 分子式C55H102O6(按2007国际相对原子质量)2.3 结构式2.4 相对分子质量859.39(按2007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3 技术要求3.1 感官要求:应符合表1 的规定。

表1 感官要求3.2理化指标: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 理化指标附 录 A 检验方法 A.1 一般规定本标准所用试剂和水,在没有注明其他要求时,均指分析纯试剂和GB/T 6682中规定的三级水。

A.2 2位棕榈酸占所有棕榈酸含量的测定 A.2.1 2位棕榈酸的测定按GB/T 24894 的规定进行。

A.2.2 棕榈酸含量测定按GB/T17376和GB/T17377的规定进行。

A.2.3 结果计算2位棕榈酸占所有棕榈酸的质量分数w 1以%表示,按公式(A.1)计算……………………… (A.1) 式中:w p2——2位棕榈酸含量,% w P ——样品所有棕榈酸含量,% 3——换算系数。

在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得超过算术平均值的10%。

A.3 1,3-二油酸-2-棕榈酸甘油三酯含量和棕榈酸甘油三酯含量的测定 A.3.1 方法提要具有相同碳原子数目的甘油三酯基团可以在程序控温的条件下直接通过气相色谱法从油或脂肪的溶液中加以分离,通过与标准甘油三酯溶液加以对比而得以确定。

以内标法定量,结果以碳数为C52的甘油三酯计其含量。

A.3.2 试剂和材料 A.3.2.1正己烷:色谱纯。

A.3.2.2十七碳酸甘油三酯标准品:纯度≥99%。

A.3.2.3 1,3-二油酸-2-棕榈酸甘油三酯标准品:纯度≥99%。

棕榈油产品理化指标

棕榈油产品理化指标

从棕榈果(Oil Palm Fruit)的果肉和果仁榨出的原油经精炼、除臭和漂白后制成棕桐油产品是各种甘油脂的混合物。

作为油脂的一个种类,是比较完整的能量来源,它所含的不饱和脂肪酸较饱和脂肪酸高,棕榈油所含的亚油酸适中,它不象其它氧化油样有反式脂肪酸异构体。

它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500—700ppm)和维生素E(500~800ppm),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在食品、化工、医药、轻工、纺织等方面有广泛的用途,比如可造人造奶油、起酥油和代可可脂,还可以生产化妆品、肥皂等,棕榈产品一般分为棕榈软脂(Palm olein)、棕榈油(Palm oil)、棕榈硬脂(Palm stearin)和棕榈仁油(Palm kernel oil)等,其中进口最常见的、最多的是前三种。

1、棕榈油产品理化指标透析在进口合同中,棕榈油系列产品所列合同指标都有水分和杂质、熔点、色泽、游离脂肪酸、碘价、密度等多项理化指标。

1.1 熔点所谓熔点是指物质由固态转为液态时的温度称为熔点。

纯物质的熔点应该是一定的,而天然油脂是混合物,它没有固定的熔点,仅有一定的温度范围。

棕桐油是多种高级脂肪酸的甘油三酯,成分比较复杂,并且还具有多晶型及导热性能等特点,因而对测试熔点的要求十分严格。

通过测定棕榈油产品的熔点,可以判断所检油的质量成分,对掺假检验有很大的帮助。

通常熔点随着油脂中脂肪酸不饱和程度的增加而降低。

在精炼之后的一般情况下,棕榈软脂的熔点为24℃max、棕榈油的熔点为33~39℃、棕榈硬脂的熔点为44℃min,棕榈仁油的熔点为25~30℃。

如果我们在检测过程中发现所检的产品其熔点不在范围内,则可以判断此种油脂混有其它油,一般情况下。

棕榈油产品的熔点越低,其价格就越高,因此在价格上,棕榈软脂>棕榈油>棕榈硬脂。

我们通过不同的温度试验,发现在不同的温度下各种油的固体成分有所不同,具体见表1。

表中可见棕榈软脂在25℃时已全无固体成分。

棕榈油组成及熔点

棕榈油组成及熔点

棕榈油主要含有棕榈酸(C 16)和油酸(C 18)两种最普通的脂肪酸,棕榈油的饱和程度约为50%;棕榈仁油主要含有月桂酸(C 12),饱和程度达80%以上。

52度棕榈油:质量指标::(1)比重:(70℃/25℃水)0.875(2)硬价,gI/100g:51(3)皂化价,mgKOH/g:189(4)透明度:65℃澄清透明(5)气味、滋味:气味、口感良好(6)色泽(罗维朋比色槽133.4mm):Y30、R3.0(7)水分及挥发物%:0.07(8)杂质%:0.09(9)熔点℃:52(10)酸价,mgKOH/g:0.40(11)不皂化物%:1.0(12)过氧化值,meq/kg:10,碘价(韦氏法):40gI/100g。

质量符合GB15680-2009标准要求,可广泛面向化工行业,可作为生产肥皂、洗衣皂、透明皂、生物柴油、润滑剂、造纸助剂,工艺蜡烛,氢化油,硬脂酸,甘油等生产原料。

44度棕榈油:质量指标:(1)比重:(60℃/25℃水)0.880(2)硬价,gI/100g:53(3)皂化价,mgKOH/g:187(4)透明度:55℃澄清透明(5)气味、滋味:气味、口感良好(6)色泽(罗维朋比色槽133.4mm):Y30、R3.0(7)水分及挥发物%:0.06(8)杂质%:0.05(9)熔点℃:44(10)酸价,mgKOH/g:0.28(11)不皂化物%:1.0(12)过氧化值,meq/kg:10。

质量符合GB15680-2009标准要求,可广泛面向化工行业,可作为生产肥皂、洗衣皂、透明皂、生物柴油、润滑剂、造纸助剂,工艺蜡烛,氢化油,硬脂酸,甘油等生产原料。

33度棕榈油:质量指标:(1)比重:(50℃/25℃水)0.893(2)硬价,gI/100g:54(3)皂化价,mgKOH/g:184(4)透明度:45℃澄清透明(5)气味、滋味:气味、口感良好(6)色泽(罗维朋比色槽133.4mm):Y30、R3.0(7)水分及挥发物%:0.04(8)杂质%:0.04(9)熔点℃:33(10)酸价,mgKOH/g:0.18(11)不皂化物%:1.0(12)过氧化值,meq/kg:10 。

棕榈酸化油制备生物柴油的工艺优化研究

棕榈酸化油制备生物柴油的工艺优化研究

棕榈酸化油制备生物柴油的工艺优化研究徐丹;陈可娟【摘要】The biodiesel was prepared with palm acid oil and methanol as raw materials, sulfuric acid as catalyst by esterification reaction. By the single factor experiment and orthogonal test, four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yield of reaction were investigated.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optimum process conditions are as follows: reaction temperature 55℃, stirring rate 200 r/min, the mol ratio of alcohol/oil 7:1, amount of catalyst 2.0%;under above conditions, the reactive conversion rate reach up to93.9%.%试验研究了以棕榈酸化油与甲醇为原料,在催化剂(浓硫酸)的作用下,通过酯化反应制备生物柴油。

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优化试验,考察反应温度、搅拌速率、醇油摩尔比和催化剂用量(与原料油质量比)对酯化反应收率的影响。

确定最佳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为55℃,搅拌速率为200 r/min,醇油摩尔比为7:1,催化剂用量为2.0%,且在该条件下酯化效率为93.9%。

【期刊名称】《当代化工》【年(卷),期】2015(000)004【总页数】4页(P661-663,666)【关键词】生物柴油;棕榈酸化油;酯化反应;正交试验【作者】徐丹;陈可娟【作者单位】华南理工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广东广州 510640;华南理工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广东广州 51064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645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化石能源已日渐枯竭,与此同时,化石燃料燃烧过程排放的有害物质对环境的破坏也日渐突出。

花生酸化油的理化性质测定及脂肪酸组成分析

花生酸化油的理化性质测定及脂肪酸组成分析

花生酸化油的理化性质测定及脂肪酸组成分析李俊峰;商梦洁;陶双双;谭树成;梁生康;滕丽丽;李红芳【摘要】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 C-M S)的方法分析了花生酸化油的脂肪酸组成,并对其理化性质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显示,花生酸化油的酸值(K O H)为83.45 m g·g-1,碘值(I2)为97 g·(100 g)-1,皂化值为185.53 m g·g-1,水分及挥发物含量为1.59%;主要脂肪酸为棕榈酸(14.65%)、硬脂酸(4.45%)、油酸(32.18%)和亚油酸(43.85%),其中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高达79.11%,具有较高的工业应用价值.【期刊名称】《青岛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9(040)003【总页数】5页(P38-42)【关键词】花生酸化油;理化性质;脂肪酸组成【作者】李俊峰;商梦洁;陶双双;谭树成;梁生康;滕丽丽;李红芳【作者单位】青岛科技大学海洋科学与生物工程学院,山东青岛 266042;青岛科技大学海洋科学与生物工程学院,山东青岛 266042;青岛科技大学海洋科学与生物工程学院,山东青岛 266042;中国石油川庆钻探蜀渝公司,四川成都 610051;中国海洋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山东青岛 266100;青岛科技大学海洋科学与生物工程学院,山东青岛 266042;青岛科技大学海洋科学与生物工程学院,山东青岛 26604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646.2花生油在碱炼过程中易产生一种含有磷脂、水、中性油脂及胶质的副产品油脚,一般用硫酸等强酸将其酸化,油脚经酸化处理后得到脂肪酸和中性油的混合物称为酸化油[1]。

酸化油的主要成分为脂肪酸和少量的脂肪酸甘油酯。

一般酸化油中游离脂肪酸为60%~70%(质量分数),中性油脂为30%~40%(质量分数)[2]。

食用油加工厂如果对油脚处理不当,导致部分酸化油直接排放,排出的酸化油极易变质,不仅造成了资源浪费,对环境也产生了严重危害[3]。

棕榈油知识简介

棕榈油知识简介
4
一、棕榈油基础知识(2)
• 棕榈油是从油棕果的果肉中提取的油脂,而棕榈仁油则是 从油棕果的核仁中提取,两者的物理\化学性质不相同。
5
棕榈果的压榨
新鲜棕榈果串先经杀菌处理,然后将棕 榈果实剥离、进行核/果分离、压榨。 100吨FFB可以获取CPO21吨 棕榈果仁 4吨
一、棕榈油基础知识(3)
产地 生长速度
均长度,可结合用以评定油脂品质。
• 棕榈油皂化价范围 液体棕榈油:194~202 半固体棕榈油:190~209 固体棕榈油:193~205
20
二、质量指标(1)
• 酸价 指中和1克油脂中的游离脂肪酸所需氢氧化钾的毫克数。 与贮存时间、保管、去杂等有关,用以衡量品质
酸价控制指标 酸价:≤0.20
• 色泽 通常用罗维朋色泽计来测定。色泽的深浅一般不相应
起酥油用于烘焙食品的重要功能 是有填充气和持气功能。通常用棕 榈油来生产起酥油,就因为棕榈油 是以稳定的β ’晶型存在的,能在 加工过程中结合较多的气泡并能形 成滑爽的质构。
29
五、棕榈油产品的用途(3)
2、人造奶油 人造奶油是一种由水和油脂组成的乳化物。棕榈软脂适用 于生产液态人造奶油,棕榈硬脂适用于生产固体人造奶油。
20—25%
种植密度 136—160颗/公顷 每粒果中的果核 5—8%
7
棕榈油的类别
代码 SOL ROL PMF POF CPO RPO STB
RPS HST
palm super olein refined palm olein palm mid fraction palm oil F crude palm oil refined palm oil stearin blend refined palm

棕榈酸化油的来源及生产工艺

棕榈酸化油的来源及生产工艺

棕榈酸化油的来源及生产工艺
酸化油是指对油脂精炼厂所生产的副产品---脂肪酸皂(即油渣/皂脚)进行酸化处理所得到的油。

酸化油本质上是由游离脂肪酸、未酸化的脂肪酸甘油酯以及杂质等多种成分组成。

棕榈油精炼所产生的皂脚经酸处理而得的油称为棕榈酸化油,其中游离脂肪酸酸含量约25—70%,甘油酯含量为12—25%,总油脂含量约80—95%。

棕榈酸化油的主要工业用途是制造脂肪酸甲酯(生物柴油)。

也用于生产油酸等。

棕榈酸化油,是棕榈油精炼后所得之副产物。

棕榈酸化油的性质及组成可随棕榈油原料及精炼工艺的不同而不同。

棕榈酸化油的主要指标:
棕榈酸化油的生产工艺:
棕榈原油/油脂加碱皂化处理,过滤,油的部分经过水洗分离后得到的产品为棕榈油,过滤的滤渣用酸处理,然后经过水洗分离,得到的油性部分就是棕榈酸化油。

其工艺流程图如下:
棕榈酸化油原产地:
棕榈酸化油的主要产地来源于印尼及马来西亚,中国是完全进口国。

基于棕榈酸化油为原料的生物柴油工业化发展趋势

基于棕榈酸化油为原料的生物柴油工业化发展趋势

基于棕榈酸化油为原料的生物柴油工业化发展趋势首先,生物柴油的工业化发展趋势是不可阻挡的。

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持续增长和传统化石能源的枯竭,替代能源的需求将越来越大。

生物柴油作为一种绿色、可再生、环保的能源,被认为是目前最有潜力的替代能源之一、生物柴油的工业化发展不仅能够提供可再生的能源供应,还能够减少对传统石油资源的依赖,同时具有巨大的经济和环境效益。

其次,以棕榈酸化油为原料的生物柴油具有明显的优势。

棕榈酸化油是一种常见且可再生的植物油,其生产成本相对较低,容易获取。

棕榈酸化油还具有较高的能量含量和较低的凝结点,适用于各种不同的气候条件。

此外,棕榈酸化油在生物柴油生产过程中还可以与其他原料进行混合使用,以提高生物柴油的质量和性能。

然而,棕榈酸化油的生物柴油工业化发展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棕榈酸化油的生产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

棕榈酸化油的生产主要依赖于棕榈油的提取,而棕榈油的生产过程往往会导致森林砍伐和生物多样性的破坏。

此外,棕榈酸化油的生物柴油在低温条件下的凝胶问题也是需要解决的难题。

目前,通过研发新的催化剂和改进生产工艺等方法,可以有效解决这些问题。

最后,推动棕榈酸化油生物柴油工业化发展的关键因素是政府的支持和鼓励。

政府可以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提供资金支持和税收优惠等措施,推动生物柴油工业的发展。

同时,还需要加强行业间的合作与交流,提高技术水平和产能,推动生物柴油的工业化发展。

综上所述,基于棕榈酸化油为原料的生物柴油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随着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和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生物柴油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正在逐步取代传统石油能源,成为未来能源领域的主要替代品。

而棕榈酸化油作为一种广泛应用的原料,具备生物柴油生产的先天条件,通过政府的支持和技术进步,其工业化发展前景将更加广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