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

合集下载

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

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

第一章种质资源试题一、名词解释1、种质:种质是指决定生物遗传性状,并将其遗传信息从亲代传给子代的遗传物质的总称。

2、种质资源:种质资源又称遗传资源、基因资源,是指在引种、选择育种工作中用来作为选择、培育或改造对象的那些植物。

3、品种:品种是经过人类长期驯化、栽培和选择后形成的具有一定经济价值,能够满足人类某种需要的生产资料;是适应一定地区的自然和生产条件下栽培的园林植物群体生态类型。

4、本地种质资源:指在当地的自然和栽培条件下,经长期的培育与选育而得到的植物种类和类型。

5、外地种质资源:从国内外其他地区引进的植物品种和类型。

6、人工创造的种质资源:人工应用杂交、诱变等方法所创造的各种新类型、各种突变体或中间材料。

二、填空题1、在遗传育种领域内,也把一切具有一定种质或基因的生物类型统称为(种质资源)。

2、品种不是一个分类学上的概念,也不是分类学的最小单位,它是一个(经济学)和(栽培学)方面的概念。

3、种质资源的研究单位最大是一个群体,最小可以是(一个基因片断)。

4、中国有高等植物32800种,占世界12%,仅次于(马来西亚)和(巴西),居第三位。

5、我国园林植物中(金粟兰)和(腊梅)占世界园林总种树的100%。

6、国务院环境保护委员会在1984年7月公布了第一批《中国珍稀保护植物名录》,把( 354 )种植物定为国家保护植物。

7、对于野生种质资源的保存,最好是采用(就地种植保存)方法,使基因最丰富地区的植物,尽可能地保持在良好的状态下。

8、中国广西南宁,1986年建立(金花茶)基因库两座。

9、种子保存法是将保存的种子放在(低温、干燥、缺氧)的条件下储藏。

10、《濒危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列出的640种世界濒危物种中,我国有(156)个物种,约占总数的1/4。

三、判断题1、种质资源包括品种、类型、近缘种和野生、半野生种的植株、种子、无性繁殖器官、花粉甚至单个细胞。

(√)2、种质资源的范围大到全球的种质资源,小到一个基因。

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教学计划

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教学计划

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教学计划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是园林专业中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它涉及到对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原理、方法和技术的系统学习和掌握。

在这门课程中,学生将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掌握园林植物遗传育种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为他们成为优秀的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者和园林从业者奠定基础。

教学目标和要求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具备以下几方面的能力和素质:1. 熟练掌握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2. 具备园林植物遗传育种的实际操作技能;3. 能够独立进行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实验设计、实施和结果分析;4. 具备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术研究和实践能力;5.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内容和方法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园林植物遗传育种的方法和技术;3. 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实验的设计和实施;4. 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实验的结果分析和报告。

在教学方法上,我们将采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方式,通过课堂讲授、实验操作、案例分析、学术讨论等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内容将围绕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的前沿研究和实际应用展开,引导学生探索和思考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的未来发展方向和挑战。

教学实践和评估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教学的实践环节是学生学习和成长的重要阶段,学生将在实验室和园林实践基地进行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的实际操作和实验设计,通过实践操作和实验结果分析,巩固和拓展他们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

教学实践的评估将通过实验报告、学术论文、学习笔记、实践操作和学术讨论等多种方式进行,以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和实践成果。

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教学计划的实施将为园林专业学生提供一个系统学习和掌握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的机会,培养他们的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术研究和实践能力,为他们的园林学习和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园林植物遗传育种

园林植物遗传育种

绪论一、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的研究内容和任务。

概念:园林育种:通过遗传育种理论和手段,创造新种质,选育新品种。

内容:①资源收集、筛选、创新、利用②品种选育③杂交种组配选育④繁育苗木、推广应用任务:①创造新种质②筛选、利用新亲本③选育新品种④创造物种多样性二、园林植物遗传育种的目标和途径目标:选育新、奇、特、香、抗、多物种园林花草树木的新种质和品种。

途径:改革名花木走新路,改造洋花木为中华,选拔野花木进花园,新的林木花卉王国靠共建。

三、我国园林植物遗传育种的简史及成就简史:西方发达:加州的花木70%来自中国。

中国落后:广州还可以,花木是朝阳产业,后起之上,发展快,机遇大。

中国园林之母,园林植物的特点是名花好而多,野花多而奇,表现为:①早、特,②香,③常开,④特异性,⑤抗逆性强,⑥自播、随遇而安适应性广。

成就:①珠三角、长三角园林史悠久,从而复兴大大发起。

②形成产业,发展很快,国内、国外联合经营。

③产值由48亿元~1.3亿美元。

④交流的广而多。

⑤科研形成体系。

⑥新、名、特的花木,从色、型、抗性等方面有了新的创举。

⑦园林培育工厂化。

第一章园林植物遗传学第一节花色遗传花色:花瓣色,或花器官花萼、雄芯及苞片发育成花瓣的颜色。

遗传:主要是花色素的遗传。

花色素①胡萝卜素:素和醇的总称②类黄酮:羟化、甲基化、酰化、糖苷化等③花青素:天竺葵、花青、花翠、甲基花青、3′甲花翠、锦葵及报春花色素等育种中靠分离的比例决定基因的显隐性,靠色素中生化结构环决定其颜色。

花色和色素:纯、黄、橙、褐、红、粉、紫、蓝、黑、变色等花色,表3-1/P27花色的基因是以四倍体形式发生作用,是多基因,共同作用的数量遗传性状,花色的深浅、多少、部分还受助色素基因和易变基因的微妙作用。

不同花色杂交,多表现为深色花为显性,浅色花为隐性,但也有白色花是显性,变色的花为基因突变而产生。

花色除与基因有关,与环境也依依相联,如光、温、水、土、肥等因素,一般温低、花鲜、花质好,温高花变色、素变质,所以鲜花开在适温中,也证明了南方高温花少、色差的原因。

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第三章选择育种

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第三章选择育种
27
3. 相关性状选择 某些性状具有相关性,对于现阶段
不能选择的性状可以通过相关性状提 前选择,从而缩短育种年限。
这一选择方法是基于基因的多效性 和基因间的连锁关系。
28
4.遗传标记辅助的选择育种 遗传标记:
表明生物体遗传特征的标记。
遗传标记的基本特征:
不受生长发育阶段的限制; 不受环境条件的限制; 不受组织特异性限制。
突变的芽长成枝条经繁育可 以成为单株变异。
33
芽变的细胞学基础
34
2. 芽变的特点 1) 多样性; 2) 多方向性; 3) 重演性; 4) 稳定性; 5) 局限性;
35
3. 芽变选种在品种改良中的意义 芽变是观赏植物品种变异的重要
来源; 芽变选种有效保留了体细胞内产
生的可遗传变异。
36
4.芽变选种的方法 选种目标 选种时期 对变异的分析 及时分离
二、选择育种的基本要素
1. 供选择的群体内有可遗传的变异; 2. 供选择的群体足够大; 3. 选择要在相对一致的条件下进行; 4. 选择的单位是个体; 5. 选择要根据综合性状有重点地进行。
16
三、选择育种的遗传学原理
1. 选择与物种进化(遗传、变异和自 然选择是生物体进化的三大动力。)
2. 定向培育与定向选择 3. 选择的创始性作用
37
七、选择育种中 观测和记载的方法
1. 目测法; 2. 评分比较选择法; 3. 综合评估法。
38
露地菊百分制计分评选表
品系
菊体(40分)
花朵(40分) 花期(20分)
编号
抗性
株姿
长势
茎叶 繁密度 花色
花容
早晚
持久
综合 评判

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1

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1
2、驯化引种:表现不好,常常有不服水土的现象,需要采用一些技术措施,使其改变遗传性,慢慢适应新环境的过程,这就叫做驯化(驯化引种)。
3、生态型:所谓生态型是指同一种范围内在生物特征、形态特征与解剖结构上,与当地主要生态条件相适应的植物类型。
二、填空题
1、对同一种植物分布区中不同地理种源提供的种子或苗木进行的对比栽培试验称作( 种源实验 )。
(2)外地种质资源:特点:它们反映了各自原产地的生态和栽培特点,具有多种多样的生物学和经济上的遗传性状。其中有些是本地区品种所欠缺的。
应用:正确选择和利用外地种质资源,可大大地丰富本地园林植物品种和类型的不足,从而扩大育种材料的范围和数量。
(3)野生种质资源:特点:它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具有高度的适应性和抗逆性。
5、植物适应性的大小,不仅与目前分布区的生态条件有关,而且与其系统发育历史上经历的生态条件有关。( √ )
6、凡植物在系统发育中经历的生态条件较为复杂时,其潜在的适应能力也会大些,引种工作一般较易成功。(√ )
四、选择题
1、引种驯化试验中观测的主要项目包括:(ABCD )
A、植物学性状 B、物候期 C、抗性特点 D、适应的环境条件
四、选择题
1、在性状遗传力高、种群混杂、性状变异幅度较大的情况下,选择哪种选择方法效果好。( B )
A、单株选择法; B、混合选择法; C、评分比较选择法; D、相关选择法
2、根据后代的表现型来确定每一单株的基因型的优劣,从而获得遗传性显著优良的新品种的选择方法是( A )
第一章 种质资源试题
一、名词解释
1、种质:种质是指决定生物遗传性状,并将其遗传信息从亲代传给子代的遗传物质的总称。

14秋川农《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本科)》在线作业答案

14秋川农《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本科)》在线作业答案
C.多方向性
D.平行
?
正确答案:B
10.杂种优势利用的主要技术环节为:()
A.选育优良自交系
B.杂种种子的生产
C.配合力测定
D. A+B+C
?
正确答案:D
11.植物进化和育种的基本途径是:()
A.杂交育种
B.选择育种
C.引种驯化
D.芽变
?
正确答案:B
12.不同科植物对辐射敏感度不同,()科植物对辐射最敏感。
A.十字花科
B.杨柳科
C.松柏科
D.豆科
?
正确答案:A
13.对种子进行辐射处理后,选育的群体应该是:()
A. M0
B. M1
C. M2
D. M1和M2
?
正确答案:C
14.有丝分裂中,纺锤丝附着于染色体的()部位。
A.长臂
B.短臂
C.随体
D.着丝点
?
正确答案:D
15.真核生物细胞分裂的一般过程是:()
《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本科)》在线作业
一,单选题
1.属于杂种优势的一年生草花品种,每年播种都需保持其优势,利用时()
A.可让其自交
B.可让该品种与其它品种杂交
C.年年用其亲本进行制种
D.不利用
?
正确答案:C
2.要想获得脱毒苗,可用植物的()部位进行培养。
A.根尖
B.叶片
C.花瓣
D.很小的茎尖
?
正确答案:D
A.叶片
B.花丝
C.根尖
D.花粉
?
正确答案:D
7.染色体的化学组成包括:()
A. DNA
B.蛋白质
C. RNA

园林植物遗传育种(专套本详细整理)

园林植物遗传育种(专套本详细整理)

一、名词1.遗传学:是研究生物体遗传与变异规律的科学;是研究生物体遗传信息和表达规律的科学;是研究和了解基因本质的科学。

2.遗传:指生物亲代与子代之间相似的现象。

3.变异:生物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个体之间性状上的差异。

4.表型模写:环境条件的改变所引起的表型变异与某些基因引起的变化相似的现象,有时亦称为饰变。

5.个体发育:生物体的性状是从受精卵开始逐步形成的,这就是个体发育过程。

6.细胞分化:在一个生命周期中,性状逐渐发生变化,这是细胞分化过程。

分化的细胞通过遗传控制的形态建成构成一个结构和功能完美协调个体。

所以,细胞分化是个体发育的基础。

7.系统发育:种群从原有的一种共同形态向另—种共有形态功能过渡的过程。

是生物界共同的进化历程。

8.园林植物:园林植物是观赏植物的泛称,指具有一定观赏价值,使用于室内外布置以美化环境并丰富人们生活的植物。

主要包括:园林树木、花卉、草坪草和地被植物。

9.花卉:①狭义花卉:卉,草本植物总称,花卉--开花的草本植物--有观赏价值的草本植物。

②广义花卉:除草本花卉外,包括木本观花植物。

10.园林植物育种学:园林植物育种是通过引种、选种、杂交或良种繁育等途径改良观赏植物固有类型而创造新品种的一门科学。

是一门应用科学。

11.品种:(1)经人工选择培育,在遗传上相对纯合稳定,在形态和生物学特性上相对一致,并作为生产资料在农业生产中应用的作物类型(中国农业百科全书)。

DUS :品种的三个基本特征:特异性,稳定性,一致性。

(2)根据特异性(形态学、细胞学、化学等)可以和其它品种相区别的栽培植物群体,不因繁殖(有性或无性)而失去重要特性(联合国粮农组织和国际种子检验协会《种子法指南》)。

(3)具有在特定条件下表现为不妨碍利用的优良、适应、整齐、稳定和特异性的家养动植物群体(景士西)。

12.细胞:细胞是生物体结构的基本单位;细胞是代谢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是生长发育的基础;细胞是遗传的基本单位,具有全能性,在一定条件下能发育成新的个体。

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

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

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是园林植物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

它研究的是园林植物的遗传性状,以及利用遗传学理论和方法对园林植物进行育种改良的过程。

这里,我们将详细探讨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的重要性和意义。

一、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的重要性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是将现代遗传学原理应用于园林植物育种的学科。

它的重要性在于,通过对园林植物遗传特征的了解,可以实现以下目标:1.改良品种园林植物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极高,种植园林植物不仅能美化环境,还可用于治疗、营养等方面。

因此,改良品种对于园林植物的生产与应用都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的方法,可以把一些先天性的品质优异的植株纯化成为一系列的园林植物种质资源。

然后使用扩增这个材料的数量,进行多样性分析、筛选优选、组合配制等操作,通过较短的时间实现了品种改良。

2.保护遗传资源园林植物界的许多物种都需要进行保护,这些物种的遗传资源是人类的财富。

通过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的研究,我们可以对这些植物的遗传资源进行科学有效的保护,防止它们消失和凋零。

3.提高植物的适应性不同园林环境对园林植物生长产生很大的影响。

通过对园林植物的遗传育种学研究,我们可以通过改良园林植物来增加它们对各种环境的适应能力,从而最大程度地提高园林植物的生长效率和农业生产效益。

二、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的应用在实践中,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有很多的应用,总结如下:1.育种设计。

而园林植物学传承美学和文化价值的东西,为了达到育种的目的,需要在育种计划中配置什么样的植物进行交配(通常,我们称之为“育种设计”)。

只有成功思考育种设计是育种成功的第一步。

2.发掘优质种质资源。

优异的园林植物品种是承载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而任何品种、家系以至品系的优异基础全部来自于种质资源的优异,发掘种质才能育种成功。

因此,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要对各种园林植物进行多样性分析,以便更好地发掘和利用园林植物种质资源。

3.品质控制。

这是育种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区分菌株的性状和表型是必须的,不同的品质性状对不同环境条件的适应性不同,因此我们必须选择合适的种质对其进行深入分析,以便了解品种的性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