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水风险图编制导则(试行)

合集下载

洪水风险图编制导则

洪水风险图编制导则

洪水风险图编制导则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二○○八年十二月前言为推进洪水风险管理,指导洪水风险图编制,依据《水利水电技术标准编写规定》(SL 1—2002),编制《洪水风险图编制导则》。

《洪水风险图编制导则》主要包括以下内容:——洪水风险图编制导则的编制目的、依据、适用范围;——洪水风险图编制的原则、技术要求;——洪水风险图的成果要求;——洪水风险图编制导则中关键术语的说明和注释;——洪水风险分析方法及技术路线;——洪水风险图示范图例。

本导则为全文推荐。

本标准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本标准主持机构: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本标准解释单位: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本标准主编单位: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本标准出版、发行单位: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本标准审查会议技术负责人:刘宁本标准体例格式审查人:目次1 总则 (1)2 原则要求 (2)3 各类洪水风险图的编制 (3)3.1 江河湖泊洪水风险图的编制 (3)3.2 蓄滞洪区洪水风险图的编制 (4)3.3 水库洪水风险图的编制 (4)3.4 城市洪水风险图的编制 (5)4 洪水风险图成果与图示 (6)4.1 洪水风险图成果 (6)4.2 洪水风险图图层 (6)5 洪水风险图管理平台 (7)6 洪水风险图管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条文说明. (7)1 总则1.0.1为指导、规范洪水风险图编制,制订本导则。

1.0.2洪水风险图是直观反映某一区域洪水风险信息的专题地图。

1.0.3洪水风险图由防汛主管部门主持编制、修订和管理。

1.0.4洪水风险图用于防洪土地利用规划、防洪减灾、洪水保险等。

1.0.5洪水风险图一般分为江河湖泊洪水风险图、蓄滞洪区洪水风险图、水库洪水风险图、城市洪水风险图四类。

1.0.6洪水风险图的编制和应用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等国家法律法规。

城市洪水风险图编制的若干问题与探讨——以成都市洪水风险图编制为例

城市洪水风险图编制的若干问题与探讨——以成都市洪水风险图编制为例
根据成都市洪水风险图编制的这一目的和用途它应该尽最大可能地反映目前成都市洪水灾害的特性从可能出现的灾害类型出发在图上标示出各种灾害类型的成灾可能性成灾级别灾害风险区域的分布情况和反映洪水特征的参数等另外风险图中还应直接反映指导救灾的相关内容包括具体的防汛应急预案救援车辆的紧急救援路线人民群众的避难场所和相关责任人的联系电话等
2成都市洪水风险图的编制
2.1成都市自然概况及洪灾特性 成都市位于四川省中部,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湿润多雨,年平均降雨量964.2mm, 最高年(1937年)达1820.7mm,最低年(1969年)为603.3mm,降水量主要集中在6~9 月,约占全年的70%,暴雨一般发生在5~10月,与此相应,洪水也主要发生在5~10月, 尤其以7~8月居多。地势呈从西至东的分布,地面平均坡降2‰~8‰,坡度大且均匀,洪 水汇流快,流速大,局部区域的灾害威胁大。 成都市内河网较为密集,全市约有大小河流50余条,水域面积700余km2,水资源总 量丰富,西南部属岷江水系,东北部属沱江水系,互有联通,属不闭合流域,府河、南河为 贯穿市内的两条主要河流。府河起点在郫县境内的石堤堰分水枢纽,南河源于都江堰宝瓶口 下的走马河,在走江闸分水。 历史上成都市多次发生过全城被淹的洪涝灾害。其中近代最著名的有1947年和1981年 两场洪水。1947年7月洪水,望江楼站发生1120m3/s洪峰,为70年一遇,岸上水深 0.8m,造成全市停电、停水、停市的凄凉状态,据当时报道,全市受灾总计有27652户、 82762人受灾,198人受伤、86人死亡。1981年7月中旬,四川全省受灾,成都市域属重灾 区,据市防汛指挥部统计,洪灾造成市、近郊直接经济损失约2.8亿元,死亡31人,伤55 人。7月13日望江楼水文站洪峰流量1050m3/s,仅次于1947年洪水。

洪水风险图编制导则及条文说明

洪水风险图编制导则及条文说明

洪水风险图编制导则及条文说明一、导言洪水风险图是为了帮助政府和公众更好地认识、评估和应对洪水风险而编制的工具。

本导则旨在提供洪水风险图编制的基本原则和指导,确保其结果准确、可靠、可比较和易于使用。

二、编制原则1.综合性原则:洪水风险图应综合考虑洪水的频率、强度、持续时间和空间分布等因素,以全面准确地展示洪水风险。

2.科学性原则:洪水风险图的编制应基于科学数据和方法,包括历史洪水事件数据、现场观测数据、水文模型和地质等信息。

3.可比性原则:洪水风险图的编制应遵循国际标准和规范,以确保结果的可比性和一致性。

4.公开透明原则:洪水风险图的编制过程应公开透明,相关数据和方法应对公众开放,以便公众参与和监督。

三、编制步骤1.收集数据:收集历史洪水事件数据、水文观测数据、地质信息等相关数据。

2.建立模型:基于收集到的数据建立水文模型,模拟洪水发生和传播过程。

3.确定风险指标:根据模型结果和风险评估方法,确定洪水风险的评估指标,如洪水淹没区域、深度、频率等。

4.制作地图:根据风险指标将洪水风险图绘制在地图上,可使用等高线、填色等方式展示不同风险区域。

5.验证和修正:对编制完成的洪水风险图进行验证,与实际情况进行对比,修正不准确或不合理的地方。

四、使用注意事项1.洪水风险图的结果应及时更新,以反映最新的洪水风险情况。

2.洪水风险图应与相关规划、土地利用和灾害管理工作相结合,成为防洪减灾的重要参考依据。

3.公众应充分理解和利用洪水风险图,增强对洪水风险的认识和应对能力。

4.洪水风险图应以简明、清晰的方式展示,使公众易于理解和使用。

五、结论洪水风险图编制是洪水防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基于科学、全面和公开透明的原则,才能产生准确、可靠且可用的结果。

因此,本导则及条文的制定将有助于指导洪水风险图编制工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提高洪水风险管理水平,减少洪灾对人民生命财产的损失。

六、编制条文说明1.数据收集和处理1.1 收集历史洪水事件数据,包括水位、流量、淹没范围等信息,时间跨度应覆盖足够长的期间,使得洪水风险评估具有合理的参照基准。

水总研二[2015]27号文件附件3_洪水风险图编制成果提交要求(试行)

水总研二[2015]27号文件附件3_洪水风险图编制成果提交要求(试行)

水总研二[2015]27号文件附件3_洪水风险图编制成果提交要求(试行)洪水风险图编制成果提交要求(试行)全国重点地区洪水风险图编制项目组二○一四年十二月目录1 适用范围 (1)2 提交成果目录 (1)3 基础资料 (1)3.1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 (1)3.2 水文资料 (2)3.3 洪水资料 (2)3.4 构筑物及工程调度等资料 (2)3.5 水力特性资料 (3)3.6 社会经济资料 (3)4 洪水分析模型工程 (4)4.1 模型工程文件包 (4)4.2 工程说明 (4)5 影响分析与损失评估工程 (5)5.1 影响分析与损失评估工程文件包 (5)5.2 工程说明 (6)6 制图工程 (6)6.1 制图工程文件包 (6)6.2 工程说明 (7)7 地图数据库与图件成果 (7)7.1 地图数据库 (7)7.2 矢量电子地图 (7)7.3 成果图件 (8)8 风险图应用业务相关数据 (8)8.1 查询业务支撑数据 (8)8.2 淹没过程动态展示支撑数据 (8)8.3 影响分析支撑数据 (9)8.4 避洪转移展示支撑数据 (10)9 报告文档 (10)附件1 常用洪水分析软件模型工程文件包内容 (11)附件2 全国重点地区洪水风险图编制报告目录及格式 (19)1 适用范围本要求适用于全国重点地区洪水风险图编制项目各编制单元的成果提交。

2 提交成果目录以编制区域为基本单元,编制单位向项目直接管理单位提交以下内容:(1)基础资料整编成果;(2)洪水分析模型工程文件包及说明文件;(3)洪水影响评价和损失评估工程文件包及说明文件;(4)制图工程文件包及说明文件;(5)地图数据库及图件成果;(6)风险图应用业务相关数据;(7)报告文档。

其中,第(1)项为直接用于洪水风险图编制各个阶段的基础资料;第(2)、(3)、(4)项分别为洪水分析、影响评价及制图三个阶段的中间过程文件,用于风险图检查和更新。

第(5)、(6)、(7)项为最终的编制成果。

洪水风险图绘制技术细则

洪水风险图绘制技术细则

洪水风险图绘制技术细则北京江河瑞通技术发展有限公司2007年10月目录1总则 (3)2 纸质洪水风险图 (3)2.1纸质洪水风险图的设计原则 (3)2.2图式 (3)2.2.1内容 (3)2.2.2图幅 (3)2.2.3图框 (4)2.2.4标题 (4)2.2.5指北针 (4)2.2.6比例尺 (5)2.3图面 (5)2.3.1内容 (5)2.3.2图层 (5)2.3.3符号 (5)2.3.4注记 (6)2.3.5标注 (7)2.3.6附表 (7)2.4图例 (8)2.4.1标准图例 (8)2.4.2非标准图例 (8)2.5色彩 (8)2.5.1底色 (8)2.5.2不同频率洪水淹没范围 (8)2.5.3不同水深洪水淹没范围 (9)3 电子版洪水风险图 (10)3.1电子版洪水风险图成图要求 (10)3.2电子版洪水风险图的运行环境 (11)4 条文说明 (12)1总则1.0.1为了规范洪水风险图的绘制工作,保障洪水风险图的成图质量,进一步提高洪水风险图的绘制水平,编制本细则。

1.0.2本细则的基本依据是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发布的《洪水风险图编制导则》(试行)和《防汛抗旱用图图式》(SL 73.7-2003),同时充分考虑了洪水风险图的实际绘图需求。

1.0.3本细则所指洪水风险图是基于GIS (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编制的,其成果包含纸质洪水风险图和电子版洪水风险图两种格式。

2 纸质洪水风险图2.1纸质洪水风险图的设计原则2.1.1在特定比例尺和特定地理范围的图中,突出洪水风险的核心内容,直观、清晰,方便阅读理解。

2.2图式2.2.1洪水风险图的图式应包含图幅、图框、标题、指北针、比例尺等元素。

2.2.2图幅根据国家地图标准和水利制图标准,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纸质洪水风险图的图幅应首先采用A0和A3两种规格的标准图幅。

尺寸标准参照表 2.2.2。

若标准图幅确实不能满足实际需求时,再使用在标准图幅基础上加长、加宽或缩小幅面的非标准图幅。

《全国重点地区洪水风险图编制项目建设管理细则(试行)》解读

《全国重点地区洪水风险图编制项目建设管理细则(试行)》解读
理 方面 的 具体 要 求 , 更好 地 开展 洪水 风 险 图编 制 及 项 目管理 工作 。
关键词 : 洪 水风 险 图 ; 防洪 减 灾 ; 洪涝灾害; 建设 管理
中 图法 分 类号 : T v 8 7 7 文献 标 识码 : B 文章编号: 1 6 7 3 — 9 2 6 4( 2 0 1 4) 0 3 — 6 3 — 0 3
发管理、 国 民洪 灾 风 险教 育 等 , 取 得 了 显 著 的 经 济 效 益
和社会效益。 1 . 2 我 国 洪水 风 险图编 制 工 作 概况
设等工作 专业性强 、 涉及领域广 、 技术难度 高 , 是 一 项 全新 的工 作 , 项 目管 理 方 面 无 先 例 可 循 , 且 前 述 水 利
摘 要: 2 0 1 3 年 财政 部 、 水利 部 正 式 启动 了全 国 重 点地 区洪 水风 险 图 编制 项 目 , 为加 强 项 目建 设 管理 , 2 0 1 4 年3 月
水 利 部 办公 厅 印发 了《 全 国重 点地 区 洪水 风 险 图编 制 项 目建 设 管 理 细 则 ( 试行) 》 ( 以下 简称 《 细则》 ) 。 通 过 对《 细 则》 制定背景、 主 要 内容 及 主要 条 文 的 解读 , 有 利 于 读 者 全 面深 入 了解全 国重 点地 区洪 水风 险 图编 制项 目建设 管
列全 国重 点 地 区洪 水 风 险 图建 设 项 目资 金 1 3 . 0 2 亿元 。 在 此 基 础上 水 利 部 编 制 了 全 国重 点地 区洪 水 风 险 图实
施方案 ( 2 0 1 3 -2 0 1 5 年) , 方案确定编制全 国2 2 7处 重 点 防洪保护区 、 7 8 个 国 家 蓄滞 洪 区 、 2 6处 洪 泛 区 、 4 5座 重 点 和 重 要 防 洪 城 市 以及 1 9 8条 重 要 中 小 河 流 重 点 河 段

洪水风险图编制导则及条文说明(试行印刷版

洪水风险图编制导则及条文说明(试行印刷版

洪水风险图编制导则(试行)1 总则1.0.1为规范洪水风险图编制,使洪水风险图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和实用性,制订本导则。

1.0.2本导则所称洪水风险图是指直观反映某一区域遭遇洪水时的风险信息的专题地图。

洪水风险图应有数字化洪水风险图和纸质洪水风险图两种。

1.0.3本导则所称的洪水风险图主要用于防洪减灾工作。

1.0.4洪水风险图的编制和应用应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颁布)等国家法律法规。

1.0.5洪水风险图应包括洪水风险、防汛管理等信息。

洪水风险信息主要是指不同洪水(暴雨)频率~淹没范围,特征点的淹没水深、历时、流速等。

防汛管理信息主要是指防洪调度、预案等。

不同洪水(暴雨)频率一般指5年、10年、20年、50年、100年一遇及历史最大。

1.0.6洪水风险图分为江河湖泊洪水风险图、蓄滞洪区洪水风险图、水库洪水风险图三类。

江河湖泊洪水风险图是指包括河道、堤防、城市在内的洪水风险图;蓄滞洪区洪水风险图是指国家级或省级蓄滞洪区的洪水风险图;水库洪水风险图是指库区、溃坝、最大泄量等洪水风险图。

2 洪水风险图编制原则要求2.1.1本《导则》推荐水文学法、水力学法、历史水灾法三种洪水风险分析方法。

确定洪水风险分析方法时,应依据区域洪水特性、洪水风险图类别及基础资料情况等因素,选择一种或多种方法。

洪水风险分析方法参见附录A。

2.1.2编制洪水风险图所采用的水文资料应是水文机构整编的资料,水文系列一般不少于30年。

2.1.3编制洪水风险图所采用的工情资料应是工程主管部门认可的,能够反映防洪工程及工程运用的现状。

2.1.4编制洪水风险图所采用的水灾资料来源应是权威的历史文献、档案和灾害调查报告,或经过论证被防汛部门认可的资料。

2.1.5编制洪水风险图所采用的社会经济资料应是政府统计部门最新公布的资料。

2.1.6洪水风险分析所涉及的相关计算应参照《水利工程水利计算规范》(SZ104-95)。

全国重点地区洪水风险图编制项目建设管理细则(印发稿)

全国重点地区洪水风险图编制项目建设管理细则(印发稿)

全国重点地区洪水风险图编制项目建设管理细则(印发稿)全国重点地区洪水风险图编制项目建设管理细则(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全国重点地区洪水风险图编制项目的建设管理,保障项目建设质量和进度,规范经费使用,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和《全国山洪灾害防治项目建设管理办法》(水汛[2014]80号)等,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本细则适用于《全国山洪灾害防治项目实施方案(2013~2015年)》(水汛[2013]257号)中涉及的全国重点地区洪水风险图编制项目(以下简称洪水风险图项目)的建设管理。

第三条洪水风险图项目建设应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政策和国家、行业技术标准以及本次洪水风险图编制技术要求。

涉及国家秘密的,须严格执行国家和相关部门的保密规定。

第四条洪水风险图项目中央补助经费由省级水利部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以下简称新疆兵团)水利部门和水利部各流域机构本级按《中央财政山洪灾害防治经费使用管理办法》(财农[2014]1号)安排使用,不得下拨市县(师、团)水利部门,并严格遵守有关财务制度,确保专款专用,不得以任何理由截留、挤占和挪用,自觉接受审计、财务部门的监督检查。

第二章组织管理第五条水利部山洪灾害防治和洪水风险图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全国洪水风险图项目建设的宏观管理和监督。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和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为技术总负责单位,为洪水风险图项目提供技术支撑。

第六条水利部山洪灾害防治和洪水风险图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下设全国重点地区洪水风险图编制项目组(以下简称全国风险图项目组),负责组织开展技术标准制定、通用软件和系统开发、技术指导培训、成果协调与集成。

全国风险图项目组组建专家组,协助开展技术指导、咨询和把关工作。

第七条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水利(水务)厅(局)、新疆兵团水利局和水利部各流域机构分别成立洪水风险图编制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各自洪水风险图项目的组织管理。

水利部各流域机构洪水风险图编制工作领导小组负责会同各相关省(自治区、直辖市)洪水风险图编制工作领导小组统一组织跨省级行政区域洪水风险图编制工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洪水风险图编制导则(试行)摘登
一、原则要求
1、本《导则》推荐水文学法、水力学法、历史水灾法3种洪水风险分析方法。

确定洪水风险分析方法时,应依据区域洪水特性、洪水风险图类别及基础资料情况等因素,选择一种或多种方法。

洪水风险分析方法参见附录A。

2、编制洪水风险图所采用的水文资料应是水文机构整编的资料,水文系列一般不少于30年。

3、编制洪水风险图所采用的工情资料应是工程主管部门认可的,能够反映防洪工程及工程运用的现状。

4、编制洪水风险图所采用的水灾资料来源应是权威的历史文献、档案和灾害调查报告,或经过论证被防汛部门认可的资料。

5、编制洪水风险图所采用的社会经济资料应是政府统计部门最新公布的资料。

6、洪水风险分析所涉及的相关计算应参照《水利工程水利计算规范》。

二、洪水风险图编制的一般步骤
1、洪水风险图的编制一般可分为:收集整编资料、确定洪水风险分析方法及分析计算、绘制洪水风险图等步骤。

2、收集整编资料时,应确定编制洪水风险图的区域和范围,准备基础地图,收集整理水文气象、防洪工程、洪水灾害、社会经济等相关资料。

3、依据洪水风险分析成果,绘制洪水风险图。

三、江河湖泊洪水风险图的编制
1、江河湖泊洪水风险图可按河道、堤防、城市洪水风险图分别编制。

2、编制江河湖泊洪水风险图主要需要以下基础地图:
(1)行政区划图(比例尺:大江大河1:250000,省内河流1:250000~1:100000,市县河流1:100000~1:10000,城市1:100000~1:2000)。

(2)地形图(比例尺:江河湖泊1:250000~1:10000;堤防保护区、险工段及城市1:10000~1:1000)。

(3)水系图(比例尺:大江大河1:250000~1:100000,重点河段1:100000~1:10000)。

(4)防洪工程分布图(比例尺:100000~1:10000)。

(5)城市规划图和市区排水管网图(限于城市洪水风险图)。

3、水文资料及要求:
(1)主要控制站历史最高水(潮)位、最大流量及不同频率洪水的水(潮)位-流量过程、洪量等。

(2)主要控制站典型年洪水的水(潮)位~流量、洪量等。

(3)典型年流域降雨资料。

(4)城市洪水风险图编制还应增加不少于20年城区降雨资料,包括降雨历时、雨强等。

4、防洪工程资料主要有以下4种:
(1)堤防工程资料,包括堤防结构和材料、堤顶高程、警戒水位、保证水位、现状防洪标准、规划防洪标准等。

(2)区域排涝资料,包括区域排涝工程分布及标准等。

(3)重要水闸、泵站工程资料,包括设计标准等。

(4)河流典型控制断面水位~流量关系曲线,湖泊水位~面积、容积曲线。

5、洪水灾害资料应包括:
灾情记载、场次水灾的水文、气象数据,灾害损失、水毁工程等;城市区域典型场次暴雨过程,积水点信息(分布、水深、面积、淹没历时等)。

6、确定风险分析方法可考虑以下因素:
(1)对于水灾资料翔实的河道、堤防和城市,可采用历史水灾法或水力学法。

(2)对于水文资料序列较完备、一致性较好的河道、堤防和城市,可采用水文学法。

7、洪水风险图绘制的主要工作有:
(1)将行政区划图、地形图、水系图、防洪工程分布图合成为工作底图。

(2)依据洪水风险分析提供的信息,在工作底图上绘制不同频率(场次)洪水~淹没范围,特征点水深和淹没历时。

对特定区域的特定需求还须提供洪水演进过程中各时段的淹没范围、水深、流速等信息。

8、江河湖泊洪水风险图还应包含疏散人数、路线、安置地点、防汛物资,抢险队伍等信息。

四、蓄滞洪区洪水风险图的编制
1、编制蓄滞洪区洪水风险图主要需要如下3种基础地图:
(1)行政区划图(比例尺:1:10000~1:5000);
(2)地形图(比例尺:1:10000~1:1000);
(3)防洪工程分布图。

2、蓄滞洪区工情资料及要求:
(1)蓄滞洪区分洪控制站的分洪水位(流量),分洪形式,进、退水闸特征值等。

(2)设计蓄洪水位、最大进洪流量、最大蓄洪量、蓄滞洪区内的水位容积关系曲线。

(3)堤防长度、高程及防洪标准。

(4)安全区、安全台、避水楼、转移道路等安全避洪设施资料。

3、蓄滞洪区运用资料及要求:
(1)分蓄洪启用历史资料,包括次数,起止时间,运用水位,分洪形式,口门位置、宽度,最大进洪流量,最高蓄洪水位,蓄洪总量,淹没面积,特征点水深、淹没历时,退水过程,以及居民转移安置、财产损失及补偿等资料和数据。

(2)蓄滞洪区调度运用方案。

4、确定洪水风险分析方法应考虑下列因素:
启用过的蓄滞洪区,可采用历史水灾法;未启用过的蓄滞洪区,可采用水力学法或水文学法;如果需要反映洪水进行过程中的实时淹没范围、流速分布、水深分布等动态风险信息的区域,可采用水力学法。

5、洪水风险图绘制的主要工作有:
(1)将行政区划图、地形图、防洪工程分布图合成为工作底图。

(2)依据洪水风险分析提供的成果,在工作底图上绘制不同运用情况下的洪水淹没范围、特征点水深和历时。

6、蓄滞洪区洪水风险图上还应包括对应不同运用情况下的分洪口门位置、宽度、分洪水位、蓄洪水量,转移人数、转移道路、安全区、安置地点、抢险救灾物资、抢险队伍等信息。

五、水库洪水风险图的编制
1、水库洪水风险图按库区、溃坝、最大泄量洪水风险分别编制。

2、编制水库洪水风险图主要需要如下2种基础地图:
(1)水库库区及下游行政区划图(比例尺:1:50000~1:5000)。

(2)水库库区及下游地区地形图(比例尺:1:50000~1:5000)。

3、水库资料及要求:
(1)水库基本资料包括:兴建年月、所在流域、控制流域面积,水库设计标准、校核标准、泄洪能力,坝型、坝高、坝顶高程等。

(2)水库运行资料,含现有防洪能力、库容、特征水位、库容曲线。

(3)水库安全鉴定资料。

(4)大坝下游河道基本资料。

4、水库库区洪水风险图依据水位、地形绘制,或采用水力学法进行风险分析;水库溃坝、水库最大泄量洪水风险图的绘制采用水力学方法进行风险分析。

5、洪水风险图绘制的主要工作:
(1)将地形图、行政区划图合成为工作底图。

(2)依据洪水风险分析成果,在工作底图上绘制淹没范围。

6、水库洪水风险图标注风险信息针对种类不同而各有侧重:
库区洪水风险图主要标示不同水位高程~淹没范围;溃坝和最大泄量洪水风险图主要标示不同溃坝或洪水调度方案下的坝下游区域洪水淹没范围图,并标示沿程水深、流量、流速等洪水水力学特征值。

7、水库洪水风险图应标注转移人数、转移道路、安全区、安置地点等信息。

六、洪水风险图图示及信息平台
1、洪水风险图图示
(1)洪水风险图成图应采用国家1980西安坐标系、1985黄海高程基面和高斯-克吕格投影,坐标单位为米。

(2)洪水风险图图示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及《防汛抗旱用图图式》(SL73.7-2003)等行业标准。

(3)淹没范围的图示色彩采用“灰(RGB:128128128)、蓝(RGB:00255)、绿(RGB:02250)、黄(RGB:2252250)、橙(RGB:2551650)、红(RGB:25500)”六种,分别标注5年一遇、10年一遇、20年一遇、50年一遇、100年一遇洪水风险区域及最大淹没范围。

(4)淹没水深可以用相应于淹没范围的颜色标注,同时标注数值。

(5)淹没水深单位为米,以小写英文字母m表示,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如2.15m);淹没历时单位为小时,以小写英文字母h表示,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如1.50m)。

(6)特征点淹没水深、历时用数字在洪水风险图相应位置标注,形式如下:
淹没水深××.××m
淹没历时××.××h
(7)洪水风险图必须注明名称、图号、编制单位、编制日期、指北箭头。

2、洪水风险图管理信息平台
(1)洪水风险图管理信息平台应基于ARCGIS软件、MSSQLSERV-ER数据库软件开发。

(2)洪水风险图管理信息平台应与国家防污抗旱指挥系统协调一致。

七、洪水风险图成果
1、洪水风险图成果要求:
(1)洪水风险图成果应提供数字化洪水风险图及纸质洪水风险图。

(2)数字化洪水风险图应包括洪水风险图层、防洪工程分布图层、水系图层、地形图层、行政区划图层、社会经济图层、防洪管理信息图层等图形信息,水情、
灾情、工情、社会经济等文字信息;具备查询、更新、安全保护、图层管理等功能。

(3)纸质洪水风险图应包括相关图表及详细准确的文字说明。

2、洪水风险图的管理
(1)洪水风险图由县级以上(含县级)防汛部门负责组织编制,由上一级防汛部门组织验收,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后使用。

(2)跨行政区域的洪水风险图,由上一级防汛部门组织编制。

(3)各地可根据工作需要将本辖区内的各类洪水风险图汇总为行政区划洪水风险图。

(4)洪水风险图应定期进行更新,更新周期一般不超5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