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的宇宙环境知识点
第一章地球知识点总结 -2024-2025学年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

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一章知识点总结【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一、地球在宇宙中1.太阳是一颗恒星,地球是一颗行星,月球是地球的天然卫星。
2.太阳系有八颗行星。
按照距离太阳由近到远,分别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
3.地球适宜人类生存的条件(1)距离太阳不远不近——温度适宜,且能保存液态水;(2)自身体积和质量不大不小——吸引稳定的大气;(3)安全的宇宙环境。
二、人类的太空探索1.1957年苏联发射了人类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人类在太空观测、月球探测、行星际探测、火星探测、空间站建设等方面取得了进展和成就。
2.我国在人造地球卫星、载人航天与空间站建设、月球和火星探测、太空观测等领域取得一系列突破和成就,为人类探索太空贡献了中国力量。
3.太空探索的意义有:有助于推动科技进步,促进新资源的开发,了解宇宙的起源与演化,探索生命的起源,认识宇宙环境对地球的影响,更好地保护地球家园,也体现了人类的探索精神和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
4.宇航员在月球上需要克服的困难有(1)低重力对身体的影响;(2)大气稀薄,太空辐射强;(3)剧烈的温度变化;(4)没有水、氧气食物、能源等生存必需资源。
【第二节地球与地球仪】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1.地球的认识过程:①天圆地方—②太阳和月球形状推测—③麦哲伦环球航行证实—④地球卫星影像证实。
2.地球的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3.大小: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平均半径约6371千米;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
4.能证明地球是球体的事实:月食;麦哲伦环球航行;地球卫星照片。
二、地球的模型——地球仪1.地轴:穿过地球中心(不存在的轴)2.两极:地轴与地球表面相交的两点3.经线:连接两极4.纬线:与地轴垂直三、经线和经度、纬线和纬度1.经、纬线的特点:特点经线纬线形状特征半圆圆长度特征相等不相等。
赤道最长,向两极渐短收缩成一点指示方向南北方向东西方向2.经、纬度的特点:特点经度纬度初始度数0°经线(本初子午线)0°纬线(赤道)变化规律从本初子午线向东西方向增大从赤道向南北方向增大字母表示东经(E)/西经(W)北纬(N)/南纬(S)半球划分20°W和160°E赤道0°-30°低纬度30°-60°中纬度60°-90°高纬度四、利用经纬网定位1.经纬网的含义:在地球仪或地图上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格。
地球的宇宙环境知识点

地球的宇宙环境知识点地球是我们生活的家园,而宇宙是地球所在的宏大空间。
了解地球的宇宙环境对于我们认识宇宙的奥秘、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至关重要。
本文将带您了解一些关于地球的宇宙环境的知识点。
第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地球并非完全是一个规则的球体,而是一个略带扁椭圆形,从极地到赤道的距离略有不同,赤道半径约为6378千米,而极半径约为6357千米。
地球体积约为1.08321×10^12立方千米,表面积约为510.1×10^6平方千米,地球质量约为5.9736×10^24千克。
第二,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地球自转是指地球绕自身的轴线旋转一周所需要的时间,即24小时。
地球公转是指地球绕太阳运动一周所需要的时间,即365.25天。
这两种运动都对地球的宇宙环境产生了重要影响。
第三,地球的气候。
地球的气候是指地球一定时间范围内的天气状况的总体表现。
气候的形成和变化与地球的宇宙环境息息相关。
太阳辐射是地球上气候变化的主要驱动力,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地球的倾斜度等也对气候产生影响。
此外,大气层的存在也对地球的气候起到了重要调节作用。
第四,地球的磁场。
地球拥有一颗巨大的磁体,形成了地球的磁场。
地球磁场的形成是由于地球内部液态外核的自然对流产生的动电流所产生的。
地球磁场不仅对地球的生态环境有重要影响,还对人类的导航系统和通信系统等产生了重要作用。
第五,地球的卫星。
地球拥有一颗唯一的卫星,即月球。
月球是地球最靠近的天体,它对地球的潮汐、气候和生态环境等都起到了重要的影响。
第六,地球与其他天体的相互关系。
地球与其他天体之间存在着各种相互作用。
比如地球与太阳之间的引力相互作用决定了地球的公转轨道和季节变化;地球与月球之间的引力相互作用导致了地球的潮汐现象等。
通过了解这些地球的宇宙环境知识点,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地球的特点和宇宙的奥秘,加深我们对地球的保护意识。
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维护地球的持续发展,应成为我们每个人的责任和使命。
高中地理必修一 第1章第1节地球的宇宙环境(含答案)

第1课 地球的宇宙位置课程标准课标解读1.运用资料,描述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1.了解常见天体的分类和特征,掌握天体系统的层次划分,能说出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2.掌握八大行星的位置和特征,理解地球是一颗普通的行星3,掌握地球存在生命的内部和外部条件,理解地球是一颗特殊的行星知识点01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一)天体1、概念:通过天文望远镜或其他空间探测手段才能探测到的星际空间物质,统称为天体。
2、常见天体类型和特征:(1)星云:有气体和尘埃组成的呈云雾状外表的天体(2)恒星:由炽热气体组成、能自己发光的球状或类球状天体。
(3)行星:在椭圆轨道上绕恒星运行的、近似球状的天体。
行星的质量比恒星小,本身不发光,靠反射恒星的光而发亮。
(4)卫星:环绕行星运转的天体。
(二)天体系统1、概念:运动中的天体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2、天体系统的划分(1)可观测宇宙:银河系与现阶段能观测到的河外星系的统称。
(2)银河系:由太阳和众多恒星组成的庞大恒星系统,银河系中有1000亿颗以上的恒星。
银河系的直径约为10万光年,太阳与银河系中心的距离约2.6万光年。
目标导航知识精讲(3)太阳系(4)地月系:由地球和月球组成。
地球是地月系的中心天体,月球围绕地球运动,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月地距离约为38.4万千米。
【微点拨】河外星系河外星系,是指在银河系以外的星系。
河外星系与银河系一样也是由大量的恒星、星团、星云和星际物质组成。
人们已经观测到大约10亿个同银河系类似的星系,估计河外星系的总数在千亿个以上。
河外星系的发现将人类的认识首次拓展到遥远的银河系以外,是人类探索宇宙过程中的重要里程碑。
(三)太阳系1、构成:太阳、行星及其卫星、小行星、彗星、行星际物质等。
2、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质量占整个太阳系质量的99.86%,并以其强大的引力,约束其他天体按照一定的轨道绕着它运转。
3、太阳系中已知8颗行星,按照它们与太阳的距离,由近及远,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第一章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课件+-2024-2025学年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说一说
通过本堂课,谈谈你对地球是 迄今为止人类唯一家园的理解。
课堂小结
随堂练习
1.下面是恒星的是( A ) A.太阳 B.月球 C.地球 D.水星
2.在太阳系中,与地球相邻的行星是( B ) A.水星和金星 B.金星和火星 C.火星和木星 D.木星和土星
随堂练习
3.以下不是我国太空探索成就的是( C ) A.“神舟五号” B.“嫦娥一号” C.帕克太阳探测器 D.“天宫二号”
4.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有利于( B) ①开发利用太空中丰富的生物资源②探索空间环境对人类生存的影响 ③利用太空的环境进行科学实验④为人类和平利用太空贡献中国方案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感谢观看
第一章 地球
第一节 地球的宇宙环境
晴朗的夜空,星河灿烂。神秘的宇宙蕴藏着无穷的秘密等待我们去探索, 今天 我们就一起了解地球的宇宙环境,认识人类探索太空的成就和意义。
知识点一 地球在宇宙中
1. 天体及天体系统
(1)天体系统关系
点点击击添添加加标标题题
您您的的内内容容打打在在这这里里,,或或者者 通通过过复复制制您您的的文文本本后后选选择择 只只保保留留文文字字。。 您您的的内内容容打打在在这这里里,,或或者者 通通过过复复制制您您的的文文本本后后选选择择 只只保保留留文文字字。。
2010年
国际空间站正式建成
点点击击添添加加标标题题
您您的的内内容容打打在在这这里里,,或或者者
通通过过复复制制您您的的文文本本后后选选择择
研行究星项际目探:测太、空火观星测探只 您、测只 您保的月、保的留内球空留内文容探间文容字打字测站打。在。在、建这这里里,,或或者者
设等。
通通过过复复制制您您的的文文本本后后选选择择
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一、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宇宙1.概念:时间和空间的总和,天地万物的总称。
天文学家把人类已经观测到的有限宇宙叫“可见宇宙”或“已知宇宙”。
其半径大约是140亿光年。
光年是天文学中的距离单位宇宙的物质组成宇宙由各种各样的天体组成,最基本是恒星和星云。
二、多层次的天体系统天体是指宇宙间各种物质的总称。
含:恒星、行星、卫星、星云、流星体、彗星、星际空间物质及尘埃等。
分自然天体:自然存在的天, 包括:恒星、行星、卫星、星云、流星体、彗星、星际空间物质及尘埃等。
类人造天体:人为制造的天体:宇宙探测器、宇宙飞船等。
(但一定要在太空中)天体系统由于万有引力和物质的永恒运动,天体之间的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天体系统分层其他恒星系统地球日地距离:约1.5亿千米总星系(可见宇宙)银河系太阳系(八大行星)地月系月球地月距离:约38.4万千米河外星系其他行星系统三、太阳系及其特点太阳系:由太阳、围绕太阳运行的行星及其卫星、彗星、流星体和行星际物质等组成。
太阳的质量约占整个太阳系质量的99.86%。
由于太阳的质量巨大,其他行星皆绕其运转,所以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
小行星带:位于火星轨道和木星轨道之间。
八大行星:按照离太阳由近到远的顺序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它们绕日公转具有共面、同向和近圆性的特点。
其中金星离地球最近。
水星,金星没有卫星。
木星卫星最多,体积最大。
水星体积质量最小。
运行近圆性:八大行星皆绕太阳以近圆的椭圆轨道运行地内行星:水、金特征同向性:除金星逆行外其他行星皆自西向东公转分按位置地外行星:火、木、土、天、海共面性:八大行星运行轨道面大致在同一平面上类地行星:水、金、地、火类按结构巨行星:土、木远日行星:天、海四、地球的普通性和特殊性普通性:外观和所处位置特殊性:存在生命,特别是高级智慧生命——人类。
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外部条件自身条件:稳定、安全的→→→太阳光照稳生适宜的适宜的温度范围←←日地距离适中恒星际环境条件稳定定物温度温度变化幅度较小←自转、公转周期适中八大行星各行→→地球稳定、安全安生适宜呼吸大气厚度、密度合适←体积、质量适中其道互不干扰的行星际环境全存的大气大气成分合适←←←←漫长的演化过程日地距离适中环要充足的水内部水汽释放←收缩、衰变制热境求分*液态原始海洋形成←冷却、凝结、汇聚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一、太阳辐射与地球太阳概述:太阳是银河系中一颗普通的恒星,它与其他的恒星一样,是一颗巨大的炽热的气体星球,主要成分是氢和氦,表面温度约为6000 K,它能自己发光、发热,把能量射向宇宙空间,也射向了我们地球。
高中地理知识点系统总结01:地球在宇宙中

高中地理知识点系统总结01:地球在宇宙中一.地球的宇宙环境1、天体:宇宙间物质的存在形式,统称为天体。
按照其物质组成、质量大小、运动规律,可分为恒星、星云、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等主要的类型。
最基本的天体类型是恒星和星云,它们的区别如下:恒星 由炙热的形体组成,有很大的质量,自身能发光的球状天体;所有的恒星都在在不停地运动和变化,因距离我们十分遥远,其相对位置似乎是固定不变的;太阳是距地球最近的恒星。
星云由气体和尘埃物质组成的,呈云雾状外表的天体;同恒星相比,星云具有质量大、体积大、密度小的特点,主要成分是氢。
2、天球:以观测者为球心,半径无穷大的假想圆球。
人们在说明天体的位置和运动的时候,把天体在天球上的投影看成是它们本身。
3、星座;为了便于认识恒星,把天球分成若干区域,这些区域称为星座,全天共分为88个星座。
在北天极的周围有大熊、小熊和仙后三个星座,北半球中高纬度终年可见。
北半球中纬度9月初21时左右,天顶附近可见天琴、天鹅、天鹰等星座。
4、天体系统:宇宙间的天体都在运动着,运动着的天体因互相吸引互相绕转,形成不同级别的系统。
(如下图所示)5、太阳概况(和地球对比)日地平均距离主要成分 半径 质量体积密度重力加速度1.5亿千米(光行8分钟) 氢和氦 地球半径的109倍(70万千米)地球质量的33万多倍 地球体积的130万倍 地球密度的1/4地球的28倍 6、太阳的外部物质构造:太阳的外部是大气层,从里到外,分为光球、色球和日冕三层。
太阳大气层的一切活动,总称为太阳活动。
黑子和耀斑是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周期都是11年。
太阳活动的标志 发生的层次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黑子 光球 (1)黑子、耀斑增多时,发出的强烈射电会干扰地球上的无线电通讯。
(2)太阳大气抛出的带电粒子流(“太阳风”)会干扰地球上的磁场,产生“磁暴”;带电粒子流高速冲进两极高空大气层,同稀薄大气相撞形成极光)耀斑、日珥 色球 “太阳风”日冕7、太阳能量的来源:太阳中心在高温高压下,发生核聚变反应,即四个氢原子核聚变为一个氦原子核。
高一地理知识点归纳

高一地理知识点归纳一、地球的宇宙环境(一)天体天体是指宇宙空间中物质的存在形式,包括恒星、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星云等。
恒星是由炽热气体组成、能自己发光的球状或类球状天体,比如太阳。
行星是围绕恒星运行、自身不发光的天体,比如地球。
卫星是围绕行星运行的天体,比如月球是地球的天然卫星。
(二)天体系统天体系统是指宇宙中的天体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形成的系统。
天体系统具有不同的层次,地月系是最低级别的天体系统,然后是太阳系、银河系,再到更高级别的星系团、超星系团等。
太阳系中的八大行星按照距离太阳由近及远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三)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太阳为地球提供了光和热,维持着地表温度,是地球上水、大气运动和生命活动的主要动力。
太阳活动,如黑子、耀斑等,会对地球的磁场、电离层和气候产生影响。
黑子增多时,地球气候可能会变得干旱;耀斑爆发会干扰地球的无线电短波通信。
二、地球的圈层结构(一)地球的内部圈层地球内部圈层依据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的变化,可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
地壳是地球表面以下、莫霍界面以上的固体外壳,平均厚度约 17千米。
地幔位于莫霍界面与古登堡界面之间,厚度约 2800 千米。
地核分为外核和内核,外核呈液态或熔融状态,内核为固态。
(二)地球的外部圈层地球的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
大气圈是由气体和悬浮物组成的复杂系统,对地球具有保护作用。
水圈是一个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包括地表水、地下水、大气水和生物水等。
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和,是最活跃的圈层。
三、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一)大气的组成大气主要由干洁空气、水汽和杂质组成。
干洁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气、氧气、氩气等。
水汽和杂质在大气中的含量虽然很少,但对天气变化有重要影响。
(二)大气的垂直分层大气自下而上依次分为对流层、平流层和高层大气。
对流层是最接近地面的一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大气对流运动显著,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高中地理第一章知识点

高中地理必修知识点梳理第一章地球的宇宙环境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一、宇宙1、概念:宇宙是时间和空间的统一体,是运动、发展和变化着的物质世界。
2、特点:①物质性: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②运动性:宇宙中的一切在不断运动二、天体1、概念:宇宙中物质存在的形式。
2、类型:①自然天体:自然界存在的,包括恒星、星云、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星际物质等。
②人造天体:由人工研制并用运载火箭或航天飞机发射到宇宙空间的飞行体;运行规律与自然天体相同或基本相同;包括宇宙飞行器和空间垃圾等。
3、常见天体天体类型组成物质及成员特点恒星炽热气体①质量庞大,温度高,能自己发出光和热;②往往和周围其他天体组成一个系统,太阳是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星云气体和尘埃组成的呈云雾状外表的天体,密度较小①本身不发光,一般星云里都会有恒星,呈云雾状;②体积和质量都很大;③因形状的不同,称为狮子状、玫瑰状星云等行星如:八大行星①自己本身不发光,靠反射恒星的光而发亮;②沿着固定椭圆轨道环绕恒星运动,质量比恒星小卫星如:月球①绕行星运行,本身不发光;②卫星大小不一,但是不会超过它绕转的行星流星体尘埃和固体块①不能自己发光,但与大气摩擦形成光迹;②进入大气层后,同大气摩擦燃烧而发光,产生流星现象;③没有烧尽的残体落到地面叫陨星,其中石质的叫陨石,铁质的叫陨铁彗星冰物质①密度很小,具有云雾状外表,不能自己发光;②绕太阳运行4、天体的判断标准:(1)位于地球大气层之外;(2)非附属于天体的一部分;(3)有独立的运行轨道三、天体系统1、形成:宇宙中的天体都在运动着,运动中的天体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2、天体系统的层次3、主要天体系统①地月系:地球是地月系的中心天体,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月球是距离地球最近的天体。
月地距离约为38.4万千米。
②太阳系:由太阳、行星及其卫星、小行星、彗星、行星际物质等构成;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
日地距离约为1.5亿千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球的宇宙环境》知识点
1、可见宇宙:天文学家把人类已经观测到的有限宇宙叫“可见宇宙”或“已知宇宙”。
半径约140亿光年。
2、光年:光在真空中一年所走的距离。
注意:光年是一个距离单位。
3、天体:可分为自然天体和人造天体。
自然天体:星云、恒星、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星际物质。
人造天体:人造卫星、宇宙飞船、空间站等。
4、天体的判别:天体存在于地球大气层之外;地球的一部分不是天体。
5、天体系统:天体之间相互吸引相互绕转。
例如:北极星不是天体系统,地月系是天体系统。
6、天体系统的层次
7、太阳系:中心天体为太阳,八大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围绕太阳运转。
8、小行星带位于火星与木星之间;金星自转方向自东向西
9、地月系:由地球与月球组成。
月球的自转周期与公转周期相同,所以我们只能看到月球的一面。
10、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
外部条件:稳定的太阳光照;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使地球处于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中。
内部条件:适宜的太阳光照和温度范围——日地距离适中
恰到好处的大气厚度和大气成分——地球质量、体积适中
充足的水分——地球内部物质运动,形成原始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