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施布置设计
物流工程课程第五章设施布置设计5.7 第五章 设施布置设计

车床组
L
L
L
L
铣床组
M
M
M
M
钻床组
Z
Z
Z
Z
磨床组
G
G
G
G
工艺原则示意图
其他
滚齿机 焊接 焊接
22
图 钻削加工工段
23
图 车削加工工段
24
25
工艺原则布置的优缺点
工艺原则布置方式具有较高的柔性,无论是对产品品种、数 量的变化,还是对于加工设备的故障响应,由于批量加工及 闲置设备的存在,个别设备的故障或人员的缺勤不会对生产 系统造成大的影响;
将零件分类。一系列相似工艺要求的零件组成零 件族。针对一个零件族的设备要求所形成的一系 列机器,称作机器组。这些机器组即制造单元。
29
成组原则布置可以认为是产品原则布置的缩 影,是将工艺原则布置系统转化为接近产品 原则布置系统。
相比于工艺布置,由于经过分组,其加工时 间较短、物流效率较高、在制品较低、准备 时间较短,同时又具有工艺原则原则布置的 柔性特点,因而是一种具有发展潜力的布置 方式。
车间布置设计应解决各生产工段(工作站)、辅助 服务部门、储存设施等作业单位及工作地、设备、 通道、管线之间相互位置,同时,应解决物料搬运 的流程及运输方式。
6
最早的设施规划与设计是工厂设计经验的总结,难 以满足生产经营的要求。
随着工厂和服务设施布置设计的发展和研究的深入, 加上系统工程、运筹学、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应用, 出现一些先进的设计方法。
第5章 设施布置设计 Facility Layout Design
1
5.1 设施布置概述
设施布置与设计是决定企业长期运营效率重要的决策。 设施布置设计对生产系统极为重要,据测算,物料搬运和布
布置设计

编码 1 2 3 4 5 6 7 8
理由 物流 工作流程 使用同一场地 使用相同公共设施 使用一套人员 联系频繁程度 噪声、振动、易燃 清洁
字母 A E I U O X 密切程度 绝对必要 特别重要 重要 一般 不重要 不希望
SLP法实施步骤
(1)P-Q分析 (2)物流分析(R分析)与物流相关表
SLP法实施步骤
(1)P-Q分析 (2)物流分析(R分析)与物流相关表
–工艺过程图 –多产品工艺过程表 –成组方法 –从至表
(3)物流强度等级 (4)作业单位相互关系分析
铸件
4t
钢板
10t 0~1 下料
0~4 车
3.3t
切屑 0.7t
9t 0~2 9t
边角料 1t 成形
0~5 钻
3t
切屑 0.3t
设施布置设计
一、布置设计概述
1、设施布置设计的含义
– 根据企业的经营目标和生产纲领,在已确认的空间场所内, 按照从原材料的接收、零件和产品的制造、成品的包装、发 运等全过程,力争将人员、设备和物料所需要的空间做最适 当的分配和最有效的组合,以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2、设施布置设计的内容
– 包括工厂总体布置和车间布置。
作业单位物流相关表
1 2 3 4
原料 锯床 车床 钻床 O
O
I O A E I
U
U E I U U
U U
5
6 7 8
铣床
检验 包装 成品
O
U U
U
U
SLP法实施步骤
(1)P-Q分析 (2)物流分析(R分析)与物流相关表
–工艺过程图 –多产品工艺过程表 –成组方法 –从至表
U
第四章-物流设施规划及其布置设计

三、物流设施规划与设计的内容
• 3、物料搬运系统设计 • 物料搬运系统设计就是对物料搬运路线、运量、
搬运方法和设备、储存场地等作出合理安排。 其与物品进出控制方式、储存方式等均和设施 布局密切关联,在设施规划必须重视。
• 物流流程图 • 多产品工艺过程 • 物流连线图 • 从至表 • 物流相关表
• 1、工艺流程图
• 在大量生产中,产品品种很少, 用标准符号绘制必要的工艺过 程图直观地反映出工厂生产的 详细情况,此时,进行物流分 析只需在工艺过程图上注明各 道工序之间的物流量,就可以 清楚地表现出工厂生产过程中 的物料搬运情况。
2、多产品工艺过程图 在品种多且批量较大的情况下,将各种产品的生产工艺流程 汇总在一张表上,就形成多种产品工艺过程表。
机油
外协件
原材料
油漆
原材料
原材料
标准件
原材料
废料
废料
废料
废料
• 3、物流连线图
• 将各条物流路线的物流量的大小用物流图线 表示与经过的物流节点绘制在平面图上,称 为物流连线图(或物流图)。
第三节 物流设施布置规划的分析方法与技术
一、物流分析的基础
1、计算物流量
• 当量物流量是按照规定标准修正和折算的运输量。例如载重10t的 卡车,当运输10t钢材时,10t钢材的当量重量为10t;而运输2t塑 料制品时,则2t塑料制品的当量重量为10t。
• 2、对物料进行分类
• 在实际工作中物料通常按可运性的物理特征进行分类,依据是外形尺 寸、重量、形状、损坏可能性、状态、数量、时限等七种主要因素。
设施布置的技巧

设施布置的技巧
设施布置的技巧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 考虑空间布局:在设施布置时,要充分考虑空间的大小和形状,根据实际需要合理布置各种设施和家具,使空间得到最大的利用。
2. 根据功能需求:根据场所的功能需求合理布置设施。
例如,厨房需要安装烹饪用具和储物柜;卧室需要有舒适的床和衣柜等。
3. 强调人性化设计:设施布置要符合人体工学原理,注重人的舒适感。
例如,椅子的高度和角度要适合人的坐姿;储物柜的高度要方便人的操作等。
4. 注意流线设计:设施布置时要考虑人的行走路径和流线,布置设施时要避免堵塞行走区域或者过于分散设施导致不便。
5. 考虑通风与采光:在设施布置时要考虑通风与采光的问题,将设施布置在光线充足和通风良好的位置,使空间更加舒适。
6. 统一风格与色彩:设施布置时要注意整体的风格与色彩的搭配,使整体空间的视觉效果更加协调和谐。
7. 留出足够的空间:在设施布置时要留出足够的空间给人们活动和操作,不要
将设施布置得过于拥挤,给人带来不便。
8. 考虑安全性:设施布置时要注重安全性,合理摆放设施,避免尖锐物品或易碎物品等对安全造成威胁。
设施布局与设计基础知识

设施布局与设计基础知识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无论是工厂车间、办公室、医院还是商场,设施的布局与设计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个合理的设施布局和精心的设计不仅能够提高工作效率、优化流程,还能提升用户体验、保障安全。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深入了解设施布局与设计的基础知识。
设施布局,简单来说,就是决定设备、工作区域、存储区域等在一个空间内的位置安排。
而设计则包含了更多的方面,比如外观、颜色、材质等的选择。
首先,我们来谈谈设施布局的类型。
常见的有工艺导向布局、产品导向布局和固定位置布局。
工艺导向布局,是按照生产工艺的流程来安排设施。
比如,在一个机械加工厂,车削区、铣削区、磨削区等会根据加工的先后顺序依次排列。
这种布局适合多品种、小批量的生产,灵活性较高,但在物料运输上可能会比较复杂,容易造成运输路线的交叉和迂回。
产品导向布局,则是围绕产品的生产流程来布置设施。
像汽车生产线,就是典型的产品导向布局。
这种布局的优点是生产效率高、物料运输成本低,但对产品的种类变化适应性较差。
固定位置布局,一般用于大型、重型且不易移动的产品生产,比如船舶制造、大型建筑施工等。
生产设施和人员围绕产品的固定位置移动。
在进行设施布局设计时,需要考虑多个因素。
空间的利用是关键之一。
要充分利用每一寸空间,避免浪费,但也要保证有足够的通道和工作区域,不能过于拥挤。
物料的流动也非常重要。
合理规划物料的运输路线,减少运输距离和时间,能够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
同时,还要考虑物料的搬运方式,是采用传送带、叉车还是人工搬运,不同的搬运方式对布局有不同的要求。
人员的工作流程和舒适度同样不能忽视。
工作区域的安排要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避免员工长时间处于不舒适的姿势,以减少疲劳和错误的发生。
设施之间的相互关系也需要仔细分析。
比如,某些设施可能会产生噪音、灰尘或热量,需要与其他设施保持一定的距离。
除了布局,设施的设计也有很多讲究。
外观设计要考虑与周围环境的协调性,以及是否符合企业的形象和品牌。
生产设施布置与设计方案

生产设施布置与设计方案1. 引言生产设施布置与设计是指在一个生产环境中,合理规划和安排生产设施的位置和设计,以实现生产过程的高效性和安全性。
在制定生产设施布置与设计方案时,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包括工作流程、设备布局、人员流动和安全保障等等。
本文将介绍一个典型的生产设施布置与设计方案,以供参考。
2. 设备布局在生产设施布置与设计方案中,设备布局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
合理的设备布局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人员流动性,减少生产过程中的阻塞和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根据生产线的工作流程,可以将设备分为不同的区域,并在每个区域内进行合理的排列。
同时,设备之间需要留出足够的行走空间,以方便操作人员的工作。
3. 人员流动生产设施布置与设计方案中,人员流动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
人员流动的高效性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减少生产线上的拥堵和阻塞。
为了实现人员流动的高效性,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将工作站布置在合适的位置,方便操作人员的工作。
•设立行走通道和出入口,确保人员能够快速进出工作区域。
•根据不同岗位的工作需求,设置合适的工作区域,提供足够的操作空间。
4. 安全保障生产设施布置与设计方案中,安全性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
在布置和设计生产设施时,需要考虑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和生产设备的运行安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安全保障措施:•在设备周围设置防护栅栏或安全手扶梯,防止工作人员误入设备运行区域。
•安装照明设施,确保工作区域有足够的光线,减少事故的发生可能性。
•配备必要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安全帽、手套和护目镜等,关注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5. 物料流动生产设施布置与设计方案中,物料流动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
物料流动的高效性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
为了实现物料流动的高效性,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在生产设施中设置物料存储区域,对物料进行分类和存放。
•设立合适的物料流动通道,确保物料能够快速流动到生产线上。
•使用合适的物料运输工具,如搬运车、输送带等,减少物料搬运的时间和人力成本。
公共设施设计方案

公共设施设计方案一、设计概念在城市建设中,公共设施的设计至关重要,它们承担着为市民提供便利和舒适的功能。
本文将围绕公共设施的设计概念展开讨论,并提出一系列具体的设计方案。
二、公园设施设计1. 绿色空间规划在公园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到市民的休闲和娱乐需求。
规划合理的绿色空间,包括花坛、草坪、树木等,能够为市民提供舒适的休憩场所。
2. 儿童游乐设施为了满足孩子们的游乐需求,公园应设计具有多样性和互动性的儿童游乐设施,如秋千、滑梯和攀爬架等,以促进他们的身心发展。
3. 健身器材布置在公园的某些区域,可以设置一些健身器材供市民使用,如仰卧板、单杠和太极拳练习区等,以提供锻炼身体的机会。
三、社区设施设计1. 社区活动中心社区活动中心是社区居民进行体育、文化及社交活动的重要场所。
中心应设计宽敞明亮的多功能厅,以满足不同活动的需求,并配备现代化的设施和设备。
2. 图书馆布局图书馆作为提供知识和文化资源的场所,应设计为开放式的布局。
更加舒适的座位、充足的书架和良好的照明等都是需要考虑的因素。
3. 健康保健中心为了满足社区居民的健康需求,可以在社区设立健康保健中心。
中心应提供基本的医疗设施和服务,如咨询室、体检区和药房等。
四、交通设施设计1. 公交站点布置公交站点是城市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要便利市民的出行。
设计时应考虑到站点的容量、遮阳设施和舒适的候车区。
2. 自行车道规划随着自行车在城市交通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自行车道的规划和设计变得尤为重要。
要确保自行车道的安全性和通畅性,并与其他交通设施相衔接。
3. 行人过街系统为了提高市民过马路的安全性,应在合适的地点设置行人过街系统。
这包括人行道、人行天桥和人行隧道等,以确保市民能够安全、便捷地过马路。
五、总结公共设施的设计对于城市的发展和市民的生活质量有着深远的影响。
通过合理规划和设计,可以创造出更加便利、舒适和安全的公共环境,提升城市的整体形象和市民的幸福感。
施工现场临时设施的设计与布置要点

施工现场临时设施的设计与布置要点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施工现场临时设施的设计与布置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
合理的施工现场临时设施设计与布置可以提高施工效率,保障施工安全,减少对周边环境的污染。
下面将从几个方面探讨施工现场临时设施的设计与布置要点。
首先,要考虑设施的功能。
施工现场临时设施的功能是为了提供施工所需的临时条件,如工人休息室、设备存放区等。
在设计和布置时,要充分考虑各个临时设施的功能需求,合理布置功能区域,方便工人使用。
其次,要考虑设施的数量和面积。
施工现场临时设施的数量和面积应根据工程规模和人员规模确定。
要充分考虑可用空间的大小和布局,避免设施之间的重叠和拥挤,确保工人有足够的休息和活动空间。
另外,要考虑设施的安全性。
施工现场临时设施的安全是关系到工人的生命财产安全。
在设计和布置时,要充分考虑各项安全规定和标准,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如设置消防设备、紧急出口等,提高施工现场临时的安全性。
此外,要考虑设施的材料和施工成本。
施工现场临时设施的材料选择应根据实际需要和可行性进行选择,既要保证功能的实现,又要尽量减少材料的浪费。
同时,施工现场临时设施的施工成本也是需要考虑的因素,要根据工程预算合理控制成本。
另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是设施的环保性。
在现代社会中,环境保护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施工现场临时设施的设计和布置应尽量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选择环保材料,合理运用资源,减少噪音和污染排放等。
最后,要考虑设施的便利性和美观性。
施工现场临时设施布置应尽量方便工人使用,合理划分区域,方便管理和监督。
而且,施工现场临时设施的美观性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可以提高施工现场的整体形象。
综上所述,施工现场临时设施的设计与布置要点包括功能、数量和面积、安全性、材料和成本、环保性以及便利性和美观性等。
在设计和布置时,需要全面考虑这些要点,并根据具体工程情况进行合理的设计和布置,以提高施工效率,保障施工安全,减少对周边环境的污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面积相互关系图
7、修正条件
9、拟定几种布置方 案
10、评价
8、实际制约
分析
寻优 选择
(1)试错法
Muther的SLP用线型图来试错生成空间关系。 ①线型图表示法:A:4条平行线;E:3;I:2;
O:1; U:不表示; X:用折线表示。 ②先将A、E级关系的部门放入布置图;相同级别的关系用 相同长度的线段表示。调整,使E级关系的线段长度约 为A级关系的2倍。随后,按同样的规则布置I级关系。 若部门较多,线段混乱,可以不必画出O级关系。但X级 必须表示。 ③调整各部门的位置,以满足关系的亲疏程度。最后,将 各个部门的面积表示进布置图中,生成空间关系图。经 过评价、修改,便获得最终布置。
作业单位名称 原材料库 铸造车间
热处理车间 机加工车间
精密车间 半成品库 组装车间 性能实验室 成品库 办公、服务楼 设备维修车间
A
I
U I
E
I U
U
IOUU
E
O U
U U
U
E
U
UU
A
U
U
U
U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U
E
O U
U
U U
U
U
U
U
U
U
33
(2)、作业单位非物流相互关系表的构造: 基本思路——根据经验确定作业单位非物流相互关系 密切程度后,利用与物流相关表相同的表格形式,建 立非物流相互关系表。
7 组装 车间
8 性能 实验室
9 成品 库
合计
编制(日期)
1229. 82
197.4
146.5 8
238.5 78
737.8 8
197.3 94
146.0 58
540.1 68
109.8 634.8
1665.79 8
737.88
343.452
649.968
634.8
767.0 8
153.4
767.0 8
(17)人流
(18)外观
(19)自然条件的利用
(20)环境保护
布置方案的评分示例:
评价因素
重要度 现状 方案 A 方案 B
1
增产可能性
5 2 10 2 10 4 20
2
生产率
10 1.5 15 2 20 2.5 25
3
操作者的效率
3 2 6 5 15 3 9
4
地面面积的节约
5 2 10 3 15 2 10
第8讲 目 录 CH4 设施布置设计
4.1 设施布置概述 4.2 系统化布置设计(SLP)
复习与例题 4.3 螺旋法求解 4.4 SLP的改进(FacPlan)
SLP程序模式
输入数据(P、Q、P—Q、R、S、T)
1、物流
4、必要面积
3、物流—作业单 位相互关系综合图
•作业单位位置相关图
2、作业单位的相 互关系(非物流)
原始条件:
一叉车厂,占地面积为16000平方米,厂区南 北长200米,东西宽80米,该厂有员工300人,计划 改建成年产60000套液压转向器的生产厂。
已知:
作业单位的基本区划和零部件加工工艺
过程,并通过工艺过程图统计出了各作
业单位的物流强度,结果添入从至表。
北
公路
比例:1:2000
29
示例一:液压转向器厂的作业单位建筑物汇总表
2、标准面积法:采用某种工业标准求得所需的面积。
3、概略布置法 应用模板或设备模型进行布置并确定面 积。
4、比率趋向预测法:将过去各个时期每台设备、每个工 时或每个单位的面积作为基础,按未来产量和人员的发 展预测要求,按比例扩大来设定面积。
面积的确定
一般来说,需要的面积常常受到实际条 件的限制,必须进行适当的调整,使之与 可用面积相适应。调整的方式,可以是压 缩某些不很重要的面积、也可以进行新的 组合。此外,做面积相关图时需考虑流动 模式的选择。
方法: 1)转化物流与作业单位相互关系图为关系表。 2)选择A级关系最多的部门作为第一部门优先进人布置。 3)选择与第一部门具有A级关系的部门作为第二部门进入
布置。 4)按照与第一二部门为从AA、AE、AI、A*的排列顺序选择
第三部门。 5)依次选择直至结束o 6)根据面积进行实际面积的布置。
9
常见的有:
(1)是否易于将来发展
(2)工艺过程的适应性
(3)灵活性
(4)物流的效率
(5)物流搬运的效率
(6)储存的效率
(7)空间利用率
(8)辅助服务部门的综合效率
(9)工作条件
(10)安全性
(11)是否易于管理
(12)产品质量
(13)维修
(14)设备利用率
(15)是否满足需求能力 (16)是否适应公司的组织机构
5
进度管理的难易
10 1 10 3 30 2 20
……
……
……
合计
100 177.5 224
275
2、经济因素评价:
对于各种布置方案,可以通过工程经济 分析,评价其节省费用、投资额及投资回 报期等,作为比较选择的基准。至于比较 哪些指标最好,没有统一的标准,需要具 体情况具体分析。
举例1:某机械厂的设施布置
说明 不希望接近
比例(%) 2~5 3~10 5~15
10~25 45~80 酌情而定
②列出作业单位相互关系密切理由(示例)
编号 1 2 3 4 5 6 7
理由 工作流程的连续性
生产服务 物料搬运 管理方便 安全与污染 振动、噪音、烟尘 人员联系
35
③建立非物流作业单位相互关系表(示例)
作业单位名称 原材料库 铸造车间
10、限位柱 J 11、锭子 K 12、转子 L 13、后盖 M 14、外购件 N
从
1
2
3
4
5
6
7
8
9
原材 铸造 热处 机加 精密 半成 组装 性能 成品 合
料库 车间 理车 工车 车间 品库 车间 实验 库
至
间间
室
计
1 原材料 库
2 铸造 车间
3 热处理 车间
4 机加工 车间
5 精密 车间
6 半成 品库
关系表
从至 1
A
2
E
I
O
3
U
2
3
4
5
1
4,5
2,5 2,4
3
1,2
10
11
目录
4.2.6 面积的确定
在实际的设施布置设计过程中,常因受到现有厂房或 可利用土地面积与形状的限制等,不得不把需要的面积 与可利用的面积结合起来考虑,因而面积的设定方法有 下列几种:
1、计算法:按照设备和作业所需的面积,加上辅助设施 、材料存储、维修、通道以及人员等所需面积得到该单 位的总面积。
例:精密车间应远离锻造车间 铸造车间应处在背风之处
4.2.8 布置方案的评价与选择
布置方案的评价常常从经济因素 和非经济因素两个方面进行,经济评价 可以采用费用对比法等,非经济因素评 价可以采用优缺点比较法和加权因素法 等。
4.2.8 布置方案的评价与选择
1、非经济因素评价
每个布置方案都有一些不能用费用精确地衡量的非经济因素,
热处理车间 机加工车间 精密车间 半成品库 组装车间 性能实验室
成品库 办公、服务楼 设备维修车间
A/3
I/3
U
I/3
E/1
U
I/1
X/6
UU
I/1
U
I/3
I/1
U
U
U U
E/3
U
UU
U
U
UU
X/6
X/6 U
U
U
U U X/6 X/6 I/2 U
I/3
I/2
A/1
U
I/3
I/2
U
U
I/2
2E/1
E/4 U
153.4 16
611.5 2
767.08 920.496 764.936
1229. 343.4 82 52
审核(日期)
1173. 85
686.2 26
744.6
920.4 96
767.0 8
764.9 36
6484.41
31
示例:液压转向器物流强度分 析表(由从至表得出)
序
作业单位对
号
(路线)
1
A
2
E
I
O
3
U
2
3
4
5
4,5
2,5 2,4
3
1,2
25
线性关系图
4
1
2
5 3
26
空间关系图
• 由表2知 : 5个部门所需厂房面积
部门 1 2 3 4 5 面积m2 20 40 40 60 20
如何改进?
1
2
4
3
5
27
最终布置图
1
2
4
3
2
4
3
5
4
面积 20 m2
28
例2:某液压转向器厂的设施布置
(1)确定物流(m)与非物流(n)相互关系的相 对重要性(加权取值)——一般地m:n不应超过1:3或3: 1,当比值大于3:1时,说明物流关系占主导地位,工 厂布置时只需考虑物流相互关系的影响。
(2)综合相互关系计算——根据作业单位对之间物 流与非物流关系等级的高低进行量化,并加权求和,求 出综合相互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