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繁殖学第一章

合集下载

1家畜繁殖学绪论及第一章

1家畜繁殖学绪论及第一章

第一章 家畜的生殖器官
第一节
公畜的生殖器官 第二节 母畜的生殖器官
第一节
公畜的生殖器官
公畜的பைடு நூலகம்殖器官包括四部分:①性腺:睾丸;
②输精管道,包括附睾、输精管和尿生殖道; ③副性腺,包括精囊腺、前列腺和尿道球腺; ④外生殖器:阴茎。
一、睾丸和阴囊
(一)睾丸的形态、结构与功能
1、睾丸的形态 正常雄性家畜的睾丸(testis) 成对存在,均为长卵圆形。不同种家畜睾丸 的大小、重量有较大差别,猪、绵羊和山羊 的睾丸相对较大。牛、马的左侧睾丸稍大于 右侧。
荷斯坦牛的睾丸
山羊的睾丸
家畜两个睾丸分居于阴囊(scrotum)的
两个腔内。牛、羊睾丸的长轴和地面垂 直,附睾位于睾丸的后外缘,附睾头朝 上、尾朝下;马、驴的睾丸长轴和地面 平行,附睾附着于睾丸的背外缘,头朝 前、尾朝后;猪睾丸的长轴与地面倾斜, 前低后高,附睾位于背外缘,头朝前下 方,尾朝后上方。
三、研究内容

家畜繁殖学由繁殖理论、应用技术和繁 殖管理三部分组成。现已形成雌性学 (therogenology)和雄性学(andrology)。 的所有生理现象、规律和机理,包括配子的发 生、生殖道和性腺的结构与功能、内分泌对生 殖的调节作用、性行为、受精、胚胎发育、妊 娠和分娩的机理、泌乳和仔畜的哺育以及外界 环境因素对生殖过程的影响等。
2、附睾是精子最后成熟场所 由睾丸精细 管生产的精子,刚进入附睾时,颈部常有原生 质滴存在,说明精子尚未发育成熟。精子通过 附睾过程中,原生质滴向后移行。这种形态变 化与附睾的物理及化学的变化有关,它能增加 精子的运动和受精能力。
3、附睾是精子的贮存库 一头成年公牛两侧附 睾聚集的精子数约为700多亿,等于睾丸在3.6d所产 生的精子,其中约有54%贮存于附睾尾。公猪附睾 贮存的精子数为2000亿左右,其中70%在附睾尾。 公羊附睾贮存的精子数在1500亿以上。

动物繁殖技术

动物繁殖技术

第一章生殖激素及其应用第一节生殖激素的概述生殖激素的概念生殖激素:通常把直接作用于生殖活动并以调节生殖过程为主要生理功能的激素。

生殖激素的分类1根据来源和功能神经激素垂体促性腺激素胎盘促性腺激素性腺激素前列腺激素对动物繁殖也起着重要调节作用2根据化学性质含氮激素类固醇激素脂肪酸激素生殖激素的作用特点1生殖激素只调节反应速度,不发动细胞内新反应2生殖激素在血液中消失很快,但常常有持续性和累积性3活性强4微量的生殖激素就可引起明显的生理变化5生殖激素的作用具有一定的选择性6生殖激素间有协同和拮抗作用7无中间特异性第二节生殖激素的作用与应用一.神经激素(一)神经激素的概念研究发现下丘脑某些神经细胞具有双重性质,除保留着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外,还有内分泌功能。

我们把神经细胞合成和分泌激素的生理现象,称之为神经内分泌,这类细胞称为内分泌细胞,其分泌产物则称为神经激素。

(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1.来源和特性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由下丘脑某些神经细胞所分泌,他由10个氨基酸组成。

2.生理功能GnRH的主要作用是促进垂体前叶促性腺激素的合成和释放,其中以促LH释放为主,也有促FSH释放的作用。

3.应用①GnRH及其类似物能促进垂体前叶合成和分泌FSH和LH,可以用于发情和排卵的控制。

②母牛用GnRH和PGF2联合处理可提高超数排卵效果。

③在黄体其内大剂量或持续使用GnRH,具有溶解黄体的作用,从而控制同期发情效果。

④治疗牛卵巢囊肿(三)催产素1.来源与特性2.生理功能3.应用二.垂体促性腺激素(促卵泡素、促黄体素、促乳素)(一)促卵泡素(二)促黄体素(三)促乳素三.性腺激素(一)雄激素(二)雌激素(三)孕激素(四)松弛素四.胎盘促性腺激素(一)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五.其他激素(一)前列腺素(二)外激素第二章雄性动物生殖生理。

《动物繁殖学》简答题题库

《动物繁殖学》简答题题库

《动物繁殖学》简答题题库第一单元绪论1、简述动物繁殖学研究内容答:1、繁殖生理2、繁殖技术3、繁殖障碍及防治4、繁殖管理2、动物繁殖学的研究意义答:1、动物繁殖学是研究动物生殖活动及其调控规律和调控技术的一门学科,是加速畜禽品质改良、种畜扩繁、保证畜牧业快速发展的重要手段。

动物繁殖学在动物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育种措施的落实、遗传规律的揭示、饲养对象的产出均离不繁殖学。

2、动物繁殖是种族延续的基础,是动物生产的关键性环节,是动物品种改良、生命科学研究、医疗与组织修复等的重要手段。

3、动物繁殖学在畜牧生产中的广泛应用可以有效的提高生产效率、提高畜种质量并减少生产资料的占有量第二单元生殖激素1、生殖激素的作用特点有哪些?答:1、作用的特异性:生殖激素释放后,在运输途中虽与各处的组织细胞有广泛接触,但只作用于特定的靶组织,与其特异性受体结合后产生生物学效应。

2、激素在机体内的活性丧失一般较快:由于受到分解酶的作用,生殖激素在体内的活性一般很快丧失,具有相对较短的半衰期。

3、作用的高效性:动物体内生殖激素的含量极低,但激素与其受体结后,在细胞内发生一系列酶促放大作用,导致明显的生理作用。

4、作用依赖与激素分泌的模式和持续时间:第一种是周期性分泌,激素在神经系统的控制下与受体紧密联系。

当下丘脑的神经去极化,神经肽瞬间释放,垂体前叶激素也因此以间断的方式释放。

间断释放形成的可预测的类型被称作脉冲分泌。

第二种是基础分泌,此种方式的激素浓度低,且脉冲幅度小。

第三种类型是持续分泌,以相对稳定的形式持续较长一段时间,类固醇激素如发情间期或妊娠期间的孕激素会持续性释放,以控制发情或妊娠。

5、激素之间有协同和拮抗的作用。

6、生物学活性取决于分子结构。

2、GnRH的生理作用是什么?答:1、对垂体作用:促进垂体FSH和LH的合成和释放。

2、对性腺的作用:直接作用于性腺,对于性腺的作用是抑制性的。

3、催产素的主要生理作用是什么?答:一、对雌性动物的作用1、刺激平滑肌收缩:发情交配期-输卵管和子宫平滑肌收缩,有利于精子和卵子运行;妊娠后期-刺激子宫平滑肌的收缩,促进胎儿和胎衣排出。

第一二章 家畜的生殖器官

第一二章 家畜的生殖器官

动物繁殖学绪论一.概念:1.动物繁殖学:研究动物繁殖规律、繁殖技术以及提高繁殖力的科学。

2.繁殖:生物产生与自身相似的新个体的过程。

3.繁殖方式:生物界存在两种繁殖方式无性繁殖:不经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子代的繁殖方式。

如微生物等生物的繁殖。

有性繁殖:必须经过生殖细胞的结合。

即由两性亲本产生的雌雄配子结合,发育成新个体的繁殖方式。

如动物等一些高等生物的繁殖。

有性繁殖的类型:卵生:卵子在体内或体外受精,受精卵在体外孵化发育成新个体。

如家禽、鸟类的繁殖。

胎生:卵子在体内受精,受精卵在母体子宫内附植发育成新个体,幼仔生后需哺乳。

如家畜等哺乳动物的繁殖。

卵胎生:卵子在体内受精,受精卵在母体内孵化发育成新个体,幼仔生后不哺乳。

如观赏热带鱼类的繁殖。

繁殖结果:使生物个体数目得以增加,物种得以延续和演化。

随着现代生物繁殖技术的发展,家畜繁殖方式不再局限于一般正常的有性繁殖。

如胚胎分割可将发育正常的胚胎一分为二,分割后的两个胚胎即发育成两个个体。

再如卵核移植,是将卵核移去,再注入其它细胞的基因材料,发育成的新个体与提供基因材料的母体完全一样,这就打破了家畜只靠有性繁殖方式进行繁殖的局限性。

1997年英国克隆羊“多莉”问世,1998年日本克隆牛“加贺一号”出现,2000年我国科学家也克隆出山羊:“元元”和“阳阳”。

这些标志着家畜繁殖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二.内容:1.生殖生理:研究整个生殖过程的全部变化规律及其机理,着重研究生殖内分泌的作用机理。

2.繁殖技术:是在认识生殖规律的基础上,在畜牧生产中为提高家畜的繁殖能力所采用的一些技术手段。

简言之,是生殖理论在生产中的应用。

3.繁殖障碍:研究公母畜生殖功能的异常生理及其防治途径。

4.繁殖管理:根据生殖生理的理论,改善种畜的生态环境,合理利用种畜,制订提高家畜繁殖力的综合措施。

三.在畜牧业发展中的作用:发展畜牧业的中心任务是使动物数量不断增加,质量逐步提高,以满足人们对畜产品的需要。

动 物 繁 殖 学

动 物 繁 殖 学

动物繁殖学(讲稿)主讲人:潘庆杰教授宋学雄教授田文儒教授莱阳农学院动物科技学院第一章动物的生殖器官第一节生殖器官的发生与发育胚胎在发育已具备生殖器官的原始胚基(原基:anlage),首先中肾和中肾管在发育过程中其腹侧出现纵行隆起嵴,称为尿殖嵴(urethral crest),外侧叫中肾嵴(mesonephric ridge),内侧叫生殖嵴(genital ridge),而后生殖嵴的细胞层数增多,其表层为生殖上皮,其内部形成了生殖腺的原始胚基,当胚胎向雄性分化时,生殖腺发育为睾丸,当胚胎向雌性方面分化时,生殖腺则发育成卵巢。

第二节:雄性生殖器官生殖器官睾丸(性腺)生副性腺(前列、精囊、尿道球)形成精液输送输精管道(附睾、输精管、尿生殖道)形成精液输送外生殖器官(阴茎)交配一、睾丸:雄性动物的生殖腺,具有内外分泌双重机能。

(一)睾丸的形态与结构。

1、形态位置1、形状:呈长卵圆形大小:不同动物的睾丸的大小,重量差别较大。

牛马:500-600g猪、羊、狗等睾丸相对重较大,一般牛、马右侧。

猪:900-1000g稍大于右侧,其他动物无固定差别。

羊(绵)400-500g 兔:5-7g 位置:羊、牛:睾丸位于前腹股沟区(悬重腹下后侧贴近两后腿)长轴与地面垂直;附睾左睾丸的后外缘,头朝上尾朝下。

马、驴:睾丸位于两股之间,紧贴腹壁腹股沟区长轴与地面平行,附睾在睾丸的背外缘,头前尾后。

猪、猫:睾丸位于肛门下方会阴区,长轴与地面成一定角度(倾斜)前低后高,附睾在睾丸背部,头朝前下,尾朝后上方。

兔:睾丸位于股部后方肛门两侧,在性成熟后,繁殖季节时,才下降至阴囊内。

狗:在腹股沟区与肛门之间。

睾丸进入阴囊的时间:牛、羊:在胚胎中期马:在出生前后猫:胎儿期后期还有许多动物只有在繁殖季节,才进入阴囊中。

如果睾丸没有进入阴囊叫隐囊。

(单、刍),患隐睾的动物有性欲,却无繁殖能力。

男婴在出生前睾丸就进入阴囊,据统计约有34%的男婴在生后才进入阴囊,17%的在生后1周以外睾丸进入阴囊,若1个月后睾丸再不进到阴囊,则由于肌肉牵引就基本固定下来,形成隐睾。

《动物繁殖学》课程教学大纲

《动物繁殖学》课程教学大纲

《动物繁殖学》课程教学大纲授课专业:动物科学专业本科及相关专业本科使用学时数:56 学分:3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动物繁殖学是大学动物科学专业本科生的一门必修专业基础课课程,其具备基础理论和应用两方面的知识。

理论方面主要阐述家畜生殖活动的一般现象和规律及各种属特征,应用方面是阐述现代繁殖技术的理论基础、传授操作技术并训练学生的操作技能。

此外,课程还包括阐述动物繁殖力的概念和提高繁殖力的基本途径。

因为动物繁殖是动物生产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而动物繁殖学课程的设置,其主要任务培养学生掌握上述三个方面的知识,从而在今后的动物生产管理中,能够经济有效地获得优良动物个体,为生产服务。

通过理论教学,使学生能掌握并运用这些知识去指导控制家畜生殖生活的实践;通过应用方面的教学,使学生能够掌握一定的现代繁殖技术并应用于畜牧生产,以提高畜群繁殖力、改进畜群品质的并为现代畜牧生产解决一系列生产组织,计划管理方面的问题;另外,还培养学生能运用多学科知识为提高畜群繁殖力和改进畜群品质而工作的能力。

学习该课程的学生,要求其应已修完家畜解剖学,组织胚胎学。

家畜生理学,动物生物化学,遗传学等基础课。

二、课程教学内容绪论(1学时)理解家畜繁殖学的基础、构成及同其它学科的关系;掌握学习家畜繁殖学的目的、要求和任务和家畜繁殖学的内容;了解家畜繁殖学的发展概况。

第一章生殖器官的解剖、组织和机能(2学时)要求学生了解几种主要动物生殖系统的发育过程、性别分化及其控制。

理解雌雄两性生殖系统的组成,各生殖器官的位置、各生殖器官在生殖活动中所起的基本作用,为后面各章课程奠定基础。

重点理解和掌握公畜的睾丸,附睾,副性腺,母畜的卵巢、输卵管和子宫的解剖结构、组织结构和机能。

第二章繁殖调节物质(4学时)理解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对生殖机能的调节作用,该作用的实现是通过器官所产生的激素这些自上而下的调节控制和自下而上的反馈来完成的。

重点掌握两种神经激素(GnRH和催产素)、五种促性腺激素(FSH、LH、PRL、PMSG和HCG)、三种性腺类固醇激素(雌激素、雌激素和孕激素)、PGF2a的产生部位、化学结构及性质、生物学作用以及在调节生殖活动中的相互关系、应用范围以及相应的一些合成类似物的化学结构及功用。

动物繁殖与遗传改良

动物繁殖与遗传改良
03 雄性求偶
求偶行为特点
总结
繁殖生物学基础是动物遗传改良的重要基础,通 过了解动物繁殖的生命周期、遗传学基础、生殖 系统和行为,可以更好地实施遗传改良措施,提 高动物品种的优良性状和生产效益。
● 02
第二章 动物人工繁殖技术
人工授精
人工授精是通过采集动物的精液,进行精子储藏 和质量检测后,进行人工授精过程。这一技术可 以有效地控制优良种畜的繁殖,提高繁殖效率。
道德与伦理 问题
基因编辑争议
遗传改良效 果
基因编辑应用
人工选择
01 人工授精
人工繁殖技术
02 遗传背景分析
遗传特征评估
03 繁殖指导
繁殖管理建议
转基因技术
转基因原理
基因组改造方式 外源基因引入
转基因动物
改良动物品种 增加产出效率
转基因作物
抗虫抗病品种 提高产量质量
安全性评估
生态影响评估 食品安全检测
乳牛遗传改良
产奶量提升
优化乳牛产奶能 力
乳品质优化
改善乳制品口感
繁育高产牛 群
培育高产奶牛乳脂含量增源自加提高乳制品质量肉牛育种
01 肉牛选育标准
确定肉牛培育方向
02 肉质指标改良
提高肉牛肉质
03 生长速度优化
加快肉牛生长速度
宠物品种改良
犬种血统追溯
追溯宠物犬的家族血统 保持纯种血统
宠物性格培养
环境友好养 殖
减少污染
农产品质量 安全
保障食品安全
养殖业可持 续发展
推动行业发展
资源利用效 率提升
节约资源
社会效益分析
动物福利改善可以提 升整体社会形象,农 村经济发展与乡村就 业机会增加有助于实 现农业现代化进程。

家畜繁殖学知识点总结

家畜繁殖学知识点总结

家畜繁殖学知识点第一章生殖器官雌性动物的子宫类型、母牛的角间沟、牛和羊的子宫阜、各种母畜子宫颈的构造特点及其子宫颈管在不同生理状态的开放程度、各畜种子宫的外部形态特征。

第二章生殖激素⒈掌握生殖激素的分类方法。

⒉重点掌握主要生殖激素(GnRH、促性腺激素、性腺激素)以及两大类非典型的生殖激素(前列腺素、外激素)的生理作用及其在家畜繁殖生产中的应用。

第三章家畜的性机能发育与性行为1. 初情期、性成熟的影响因素2. 性行为和性行为链的概念、影响性行为的因素;性刺激的概念与实践意义第四章精子与精液1. 常见动物(家畜、鸡、小鼠)精子的正常形态2. 精子发生、精子形成、细胞组合、精子发生的时空概念、变序现象3. 射精量与精子密度的一般关系、精清的主要化学成分及其作用、精清的主要生理作用4. 精液的生物物理学特性5. 精子的糖酵解、精子呼吸的类型、精子的运动形式、精子运动的趋流性、影响精子生活力和受精力的外界因素、精子的冷休克、精子凝集的概念、精子凝集现象的分类及其发生原因第五章母畜的发情1. 卵泡发育的阶段、有腔卵泡、生长卵泡、卵泡发生波、影响卵泡发育的因素、排卵的类型、黄体的形成与黄体细胞的来源、黄体的种类(假黄体或发情周期黄体,真黄体或妊娠黄体,辅助黄体)、卵子发生的阶段、不同哺乳动物排卵时卵母细胞的发育阶段、卵子发生与精子发生的不同点、卵子的结构(放射冠、透明带、卵黄膜、卵黄膜的微绒毛、卵黄)、卵黄周隙、极体(第一极体、第二极体)2. 母畜发情的概念、发情征状、发情母畜卵巢和生殖道的变化、精神状态和行为的特征性表现、发情周期及其影响因素、发情周期阶段的划分、发情周期的激素调节、发情期、间情期、乏情及其分类(生理性乏情的常见种类、病理性乏情的常见种类)、乏情期、产后发情的概念及各种家畜产后发情的时间、异常发情的种类、发情鉴定的概念及其意义、发情鉴定的方法及其适用的动物、各种家畜发情鉴定的要点。

第六章人工授精人工授精的概念、主要技术环节采精、采精前的准备工作、台畜和假台畜、种公畜的采精训练(方法、注意事项)、采精方法;精液品质检查(意义、常规检查与定期检查的项目),精液稀释的目的、精液稀释液的种类和精液的稀释方法、精液稀释液的主要成分、精液稀释液的配制原则、精液的稀释倍数计算公式,精液保存的意义与保存方法、精液冷冻保存的原理、冷冻精液的冰晶化温度域和危险温度域、冷冻精液的解冻方法、液氮罐的正确使用、液氮的特性,精液的运输条件与运达后的处理输精,各种母畜适宜的输精时间、输精部位与输精量,提高人工授精受胎率的主要技术措施第七章受精妊娠分娩1. 配子运行的概念,射精的类型,精子运行过程中遇到的3道栅栏,精子在雌性生殖道内维持受精力的时间,精子在雌性生殖道内维持受精力的时间的意义、卵子维持受精能力的时间以及卵子从排卵到运行到宫管连接部所需的时间、精子获能与去能,顶体反应,透明带反应,卵黄阻滞作用(卵黄封闭作用,卵黄膜反应),受精早期的“卵子”的特征2. 卵裂的特点,早期胚胎的名称,卵裂球的紧实现象(致密化),卵裂球的“全能性”,桑椹胚,囊胚(胚泡),原肠胚,滋养层,囊胚的细胞定位现象,妊娠识别与妊娠建立,胚泡的附植,胚泡的内迁(迁移),附植的部位、时间,影响胚泡附植的因素3. 胎膜的种类,胎水的来源与作用,胎盘的概念与类型,弗里马丁现象(freemartinism),妊娠母畜的生理变化,妊娠期,妊娠诊断的概念、方法,妊娠脉搏,牛和马属动物寻找子宫动脉的方法第八章繁殖控制技术1. 名词解释:诱导发情,同期发情,超数排卵胚胎移植2. 试述动物同期发情的处理方法3. 各种生殖激素在超排中的使用特点4. 牛、羊超数排卵的方法5. 简述胚胎移植的生理学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阴茎部:位于阴茎海绵体腹面的尿道沟内。
六、阴茎
阴茎(penis)为雄性的交配器官,主要由勃起组织 及尿生殖道阴茎部组成。
七、包皮
包皮(praeprtium)是由游离的皮肤凹陷而发育成的 阴茎套。
第二节 母畜的生殖器官及功能 母 畜 的 生 殖 器 官
性腺(卵巢)
生殖道(输卵管、子宫、阴道)
2.子宫体(corpus uteri)
呈圆筒状,背、腹侧略压扁。没有妊娠情况下,牛子宫 体表面看长约10cm,实际上子宫体仅有3~4cm长。
3.子宫颈
是子宫体向后的延续部分,长 6 ~ 10cm ,后接阴道。 子宫颈壁厚,其中央有一狭窄的管道,称子宫颈管 (canalis cervicis uteri)。子宫颈粘膜苍白, 形成4个环 行褶,有的呈螺旋形或镰形,突入子宫颈管;褶上的 粘膜又集拢成许多纵褶。这种结构使子宫颈管略呈螺 旋形紧密闭合,平时不易扩张。管的前端开口于子宫 体,称子宫颈管内口;后端开口于阴道,称子宫颈管 外口。子宫颈后部突入阴道 , 形成子宫颈阴道部 (portio vaginalis uteri)。子宫颈阴道部的粘膜是环行褶,而子 宫颈外口则位于其中央。
家畜繁殖学
主讲人:黄 贺
绪 论
1.地位
2.内容 3.意义
家畜繁殖是畜牧生产中的关键环节。畜 禽数量的增加和畜产品质量的提高,都需通 过繁殖过程来实现。
(1)畜禽生殖生理 主要涉及性别分化、配子发生、性成熟、发情、 受精、妊娠、分娩、泌乳和性行为等内容,也包括对 各种生殖现象的内分泌的调节以及各种影响因素的阐 述。 (2)繁殖技术
1.子宫角(cornu uteri )
左、右各一, 全长35~40cm。 牛两子宫角的后部以结 缔组织和肌组织相连,并共同被覆浆膜,仅在背侧面有一 浅沟为界。子宫角前部游离,呈弯曲的羊角状, 先向下, 继而向外向后,再翻转向上,并逐渐变细,末端形成乙状 曲,与输卵管相移行。在两子宫角分叉处,有背侧和腹侧 角间韧带(lig int- ercornuale)相连,两韧带间形成浅窝, 开口朝前,临床直肠检查时,可触摸出角间韧带和浅窝。 两子宫角后端相合,移行为子宫体。
思考题
公、母畜生殖系统组成及各器官功能
(一)形态与结构
附睾管在附睾尾延续为输精管,管壁由内向 外分为黏膜层、肌层和浆膜层。
(二)功能
1.排出精子
2.分泌作用
3.分解吸收死亡和衰老的精子
四、副性腺
精囊腺、前列腺、尿道球腺总称为副性腺。
(一)形态与结构
1.精囊腺:成对,位于输精管末端外侧。分泌液为黄色 或白色粘稠液体,偏酸性。果糖和柠檬酸含量高。 2.前列腺:分为体部和扩散部,体部小,扩散部很 大。分泌物无色透明,偏酸性。含有磷酸脂酶,柠 檬酸,亚铅等物质。 3.尿道球腺:成对,位于尿生殖道骨盆部外侧。
(二)卵巢的组织结构
卵 巢 组 织 分 为 皮 质 部 和 髓 质 部 。
(三)卵巢的功能
1.卵泡发育和排卵
2.分泌雌激素和孕酮
二、输卵管(oviduct)
(一)形态与位置 输卵管进入子宫必经的通道,包在输卵管系膜内,长 约15~30cm。
(二)组织结构
输卵管的管壁从外向内由浆膜、肌层和粘膜构成,肌层 可分为内层的环状肌束和外层的纵行肌束,其中混有斜行 纤维,使整个管壁能协调的收缩。
五、外生殖器
(一)尿生殖前庭(vestibulum vaginae) 是交配器官和产道,也是排尿必经之路 。它是左右 压扁的短管, 前接阴道,后连阴门。 阴道前庭的粘膜常形成纵褶, 呈淡红色至黄褐色, 在与阴道交界处的腹侧,有一个横行的粘膜褶,称为阴 瓣(hymen)。
(二)阴门(vulva) 阴门又称外阴, 为雌性动物的外生殖器,位于肛门下 方,以短的会阴与肛门隔开。阴门由左、右阴唇(labium pudenda,s. vulvaae)构成,在背侧和腹侧互相连合,形 成阴唇背侧连合和腹侧连合 。在两阴唇间的裂隙,称为阴 门裂(rima pudenda,s. vulvae)。牛的阴唇厚,略有皱纹。 在腹侧连合之内,有一小而略凸的阴蒂(clitoris),它与 雄性动物的阴茎是同源器官,由海绵体构成。
可以分为头、体、尾三部分。
(二)组织结构 附睾管管壁由环形肌纤维和柱状纤毛上皮构成。
(三)附睾的功能
1.吸收和分泌作用 2.精子最后成熟的场所 3. 精子的贮存库 4.附睾管的运输作用
精子在附睾内长期储存的原因?
1.营养 2.酸性环境 3.高渗环境 4.低温环境
三、输精管(vas deferens)
外生殖器官(尿生殖前庭、阴唇、阴蒂)
一、卵巢(ovary)
(一) 形态与位置
牛 形状为扁椭圆形,附着在卵巢系膜上,附着缘上有 卵巢门,血管、神经由此出入。中等大的母牛,卵巢平均 长为3~4cm,宽1.5~2.0cm,厚2~3cm。 羊 比牛的圆而小,长1~1.5cm,宽厚各0.8~1.0cm。
马 形如蚕豆,具有排卵窝(马类特有),卵泡均在凹陷 中破裂排出卵子。长4cm,宽3cm,厚2cm。 猪 卵巢形态及大小因年龄不同有很大变化。初生仔猪为 肾形;初情期为桑椹形;初情期以后近似一串葡萄。
(三)输卵管的功能
1.接纳和运送卵子 2.精子获能、受精,以及卵裂的场所 3.分泌机能
三 、子 宫(uterus)
(一)形态与位置
各种家畜的子宫 都分为子宫角、子宫 体和子宫颈三部分。
牛的子宫几乎完全位于腹腔内,以子宫阔韧带附着 于盆腔前部的侧壁上。子宫的背侧邻直肠,腹侧为膀 胱,并与瘤胃背囊和肠管等相接触。在妊娠时则根据 妊娠期的不同,子宫的位置有显著的变化。
(1)生精细胞(spermatogenic cell)
根据不同时期的发育特点,可以分为精原细胞、初级精母 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精细胞和精子。
(2)足细胞
对生精细胞具有支持、营养、保护等作用。
3.睾丸的功能
(1)生精机能
(2)分泌雄激素
(3)产生睾丸液
(二)阴囊的形态、结构与功能
二、附睾
(一) 形态
第一章 家畜生殖器官
1.公畜的生殖器官及功能 2.母畜的生殖器官及功能
一、重点内容:
公、母畜的主要生殖器官及功能,公畜如 睾丸、附睾;母畜如卵巢、子宫。
二、难点内容:
公、母畜的生殖器官的位置及组织结构, 以及各生殖器官在家畜繁殖过程中的相互关系 及作用。
第一节 公畜的生殖器官及功能 公 畜 的 生 殖 器 官
性腺(睾丸) 输精管道(附睾、输精管、尿生殖道) 副性腺(精囊腺、前列腺、尿道球腺) 外生殖器(阴茎)
一、睾丸和阴囊
(一)睾丸(testis)的形态、结构与功能
1.睾丸的形态 2.睾丸的组织结构
3.睾丸的功能
1.睾丸的形态
2.睾丸的组织结构
精细管的管壁由外 向内由结缔组织纤维、 基膜和复层生殖上皮构 成。上皮可以分为生精 细胞和足细胞(Sertoli cell)两种。
(二)功能
1.冲洗尿生殖道 2.精子的天然稀释液 3.供给精子营养物质 4.活化精子 5.运送精液 6.缓冲不良环境对精子的危生殖道(canalis urogenitalis)
雄性尿生殖道是尿液和精液共同的排出管道,可以 分为两部分: 1.骨盆部:由膀胱颈直达坐骨弓,位于骨盆底部。
主要涉及人工授精、发情鉴定、发情控制、妊娠 诊断、胚胎移植及体外受精等技术。
(3)家畜的繁殖力 家畜繁殖力的评价及影响因素的分析和在生产 管理中对提高繁殖力的讨论。
家畜繁殖学的意义在于研究家畜繁殖的自 然规律,并以家畜生殖生理学为基础,调整并 控制繁殖的某些生理过程,提出相应的技术措 施,充分发挥优良家畜的繁殖潜力和遗传特性, 使之优产和高产。
(二)子宫的组织结构
子宫壁由粘膜、肌层和浆膜构成。
(三)子宫的功能
1.运送精液,排出胎儿
2.为获能提供环境,胎儿发育的场所 3.对卵巢机能的影响
4.子宫颈是子宫的门户
5.子宫颈是精子的选择性贮库
四、阴道
阴道(vagina)是交配器官,同时也是分娩的产道。 位于盆腔内,背侧为直肠,腹侧为膀胱和尿道, 前接子宫,后连尿生殖前庭。阴道壁的外侧,在前 部被覆有腹膜,后部为结缔组织的外膜,中层为肌 层,由平滑肌和弹性纤维构成,内层为粘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