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毯机在重度中暑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措施
冰毯物理降温操作与管理

冰毯物理降温操作与管理令狐采学1、主机的蓄水器内注入所需水量。
2、降温毯平铺在床单下,放置时将降温毯的竖轴与床缘平行,顶边置于患者肩部。
这样患者的肩部至臀部都置于降温毯上,有利于机体的充分散热和对脑的保护。
降温毯不要触及颈部,以免因副交感神经兴奋而引起心跳过缓。
降温毯与病人之间的被服不可过厚,且毯上不要铺任何隔热用物,以免影响降温效果。
3、降温毯与主机连接好,注意连接管路不要打折,观察降温毯及管路有无渗漏。
4、连接好体温探测器,将体温探测器探头用塑料薄膜包裹(PE 手套的一个手指套)插入患者的肛门。
5、严密观察体温变化,冰毯机自动控温系统是根据设定的上、下限温度及体温探测器感应病人的体温来调节制冷的,一般要求病人的体温平稳的降至所需温度,降温速度一般以每小时l0C 为宜。
当病人的体温超过设定的上限时冰毯机开始降温,体温低于设定的下限时,冰毯机停止制冷保护病人。
开始降温时,可依患者机体反应逐步调节冰毯的温度,避免由于骤然降温引起寒战反应。
6、温度数字表的数值是通过体温探测器感应病人体温而显示出来的,其所测得的温度数值也是冰毯机调节制冷的重要依据。
体温探测器所测得的温度正确与否非常重要。
为提高精确度,数字温度表在使用前应进行校正。
方法:将病人平躺在冰毯上,把体温探测器与水银体温计同时夹在患者腋下5分钟,以水银体温计为准,对冰毯机数字温度调校至与水银体温计一致作为一个标准数值。
7、为不影响降温,无论侧卧或平卧背部自始至终应置于冰毯的制冷平面上,垫枕要垫在冰毯以下,这样既不影响降温效果。
8、患者是在昏迷状态下的被动体位,又较长时间的躺在低温的冰毯下,极易发生压疮或冻伤,应加强翻身按摩。
又可防止背部受压时间长而发生褥疮。
若患者背部和臀部皮肤出现触之发硬的情况,说明已出现轻度冻伤和压伤,应及时处理。
保持床单干燥平整,注意皮肤温度、颜色、避免破溃。
9、对使用冰毯机仍不能将体温降至要求的,则加用冰帽或冰敷头部和大血管处。
NICU病人冰毯使用及护理

减少焦虑:冰毯可以减少NICU病人的焦虑,使其在治疗过程中更加放松。
提高睡眠质量:冰毯可以改善NICU病人的睡眠质量,使其在治疗过程中更加舒适。
4
高热患者体温调节障碍患者术后患者严重感染患者危重患者早产儿新生儿低体温症患者心肺功能不全患者休克患者昏迷患者老年患者儿童患者孕妇产妇慢性病患者肿瘤患者血液病患者免疫系统疾病患者内分泌疾病患者神经系统疾病患者呼吸系统疾病患者消化系统疾病患者泌尿系统疾病患者皮肤病患者眼科疾病患者耳鼻喉科疾病患者口腔疾病患者骨科疾病患者康复科疾病患者精神科疾病患者传染病患者寄生虫病患者遗传病患者代谢病患者内分泌病患者营养不良患者肥胖患者糖尿病患者高血压患者心脏病患者脑血管疾病患者恶性肿瘤患者血液病患者免疫系统疾病患者内分泌疾病患者神经系统疾病患者呼吸系统疾病患者消化系统疾病患者泌尿系统疾病患者皮肤病患者眼科疾病患者耳鼻喉科疾病患者口腔疾病患者骨科疾病患者康复科疾病患者精神科疾病患者传染病患者寄生虫病患者遗传病患者代谢病患者内分泌病患者营养不良患者肥胖
02
避免将冰毯长时间暴露在高温、潮湿的环境中,以免影响其性能和使用寿命。
03
定期检查冰毯的电源线和插头,确保其连接牢固,避免漏电和触电事故的发生。
04
冰毯的故障处理
检查电源:确保电源连接正常,电压稳定
检查冰毯:检查冰毯是否破损、漏水,如有问题及时更换
检查温度传感器:检查温度传感器是否正常工作,如有问题及时更换
降低血压:冰毯可以降低NICU病人的血压,从而改善循环。
降低心率:冰毯可以降低NICU病人的心率,从而改善循环。
增加血流量:冰毯可以增加NICU病人的血流量,从而改善循环。
提高舒适度
降低体温:冰毯可以降低NICU病人的体温,使其保持在一个舒适的范围内。
冰毯机的使用和护理要点

维护保养周期和费用
维护保养周期:建议每3个月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和保养
费用:根据冰毯机的品牌、型号和保养内容,费用会有所不同,一般在500-1000元之 间
保养内容:包括清洁、润滑、检查电路、更换易损件等
保养注意事项:在保养过程中,要注意安全操作,避免损坏机器或造成人身伤害
Part Five
之间
清洁保养:使 用后及时清洁 冰毯机,保持机的护理
清洁和保养方法
定期清洁:使用 后及时清洁,避 免污垢堆积
清洁方法:使用 中性清洁剂,避 免使用强酸强碱
保养方法:定期 检查机器各部件, 确保正常工作
存放方法:存放 在阴凉干燥处, 避免阳光直射和 潮湿环境
冰毯机应放置在平坦、干燥、通风 良好的地方,远离火源、高温和潮 湿的环境。
如果冰毯机出现异常情况,如漏水、 异味等,应立即停止使用,并联系 专业人员进行维修。
Part Four
冰毯机的维护保养 建议
定期检查和维护
检查电源线是否完好无损 检查冰毯机内部是否有异物或污垢 定期清洁冰毯机表面和内部
定期更换冰毯机内部的滤网和滤芯
冰毯机的使用效果 和评价
使用效果和体验
降温效果:快速降低体温, 缓解中暑症状
舒适度:柔软舒适,贴合 人体曲线
安全性:无毒无害,不会 对人体造成伤害
便携性:体积小巧,便于 携带和储存
评价:用户普遍认为冰毯 机使用效果显著,体验良 好
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
评价标准:冰毯机 的制冷效果、安全 性、耐用性、操作 便捷性等
冰毯机的使用和护理要 点
,a click to unlimited possibilities
汇报人:
目录
01 冰 毯 机 的 使 用
冰毯(降温毯)使用技术规范

冰毯(降温毯)使用技术规范一、操作目的安全、快速地为高热或危重患者降温。
二、评估要点评估患者的年龄、生命体征、意识、活动能力及全身皮肤状况,决定患者是否需要使用冰毯。
三、物品准备1、冰毯机、冰毯;2、温度传感器、中单等。
四、操作要点1、核对医嘱2、核对患者床号、姓名、住院号,评估患者。
3、洗手,戴口罩。
备齐用物携至病房。
4、将室温恒定在25℃,注意保护患者的隐私。
5、准备并检查冰毯机。
向冰毯机注水达到水量刻度的红线处,检查水管有无漏水和温度传感器是否正常等。
将冰毯机与冰毯连接。
6、平铺冰毯于患者背下,使冰毯与患者背部最大限度地接触。
7、置温度传感器于患者腋下或肛门内。
传感器的放置:于腋下时,应与皮肤紧贴;于肛门时,应在肛门内5-7cm。
8、打开电源开关,设置水温和患者的预期体温。
预期体温:高热降温时36-37℃,亚低温治疗时33-35℃。
9、观察患者体温和调节水温。
降温速度不可过快,宜1-2小时降1℃,防止患者发生心律失常。
根据室温和患者的实际体温随时调节,高热降温时,当患者的实际体温达36-37℃,应调高水温至20℃或停机;亚低温治疗时,当患者体温<32℃可适当调高水温3-5℃。
10、洗手,取口罩。
记录。
11、操作速度:完成时间10分钟以内。
五、指导要点1、使用冰毯机降温的目的及操作过程。
2、可能出现的不适、并发症及注意事项。
六、注意事项1、观察患者的意识、生命体征、背部皮肤情况和对冰毯降温的反应。
2、记录冰毯机运转状况、开机和停机时间、水温。
冰毯机缺水时应先关掉电源,注水至红线处再次启动。
3、每30-60分钟观察并记录患者的实际体温和水温一次,随时调节水温以保持实际体温在预期的体温范围内。
4、患者每2小时翻身一次,观察背部皮肤有无苍白和青紫等。
5、患者出现寒战、心律失常等并发症时及时报告医生给予相应的处理。
冰毯机的使用与护理

THANKS
感谢观看
调试
根据使用需求,调整冰毯机的温度和 湿度设置,以达到最佳使用效果。
冰毯机的操作步骤
开机
关机
按下开机按钮,等待冰毯机预冷或预 热。
使用完毕后,按下关机按钮,并清理 冰毯机表面。
使用
将冰毯机放置在需要冷却或加热的部 位,根据需要调整冰毯的位置和角度 。
冰毯机的使用注意事项
01
02
03
安全
确保冰毯机在使用过程中 不会滑落或倾倒,以免造 成意外伤害。
新型冰毯机技术的研发
科研机构和企业正在研发新型的冰毯机技术,如采用新型制冷剂、优化制冷系统设计、引入人工智能技术等,以 提高冰毯机的性能和智能化水平。
冰毯机市场的发展趋势
市场需求增长
随着人们对舒适度的要求不断提高,冰毯机的市场需求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
产品多样化
为了满足不同领域和不同场景的需求,冰毯机的种类和规格不断增多,功能也更 加多样化。
运动损伤预防
冰敷可以有效预防运动中可能出现的肌肉拉伤、关节扭伤等问题, 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表现。
赛前准备
在某些需要快速热身和冷却的比赛中,如短道速滑、滑雪等,冰毯 机可以帮助运动员快速进入比赛状态。
冰毯机在家庭护理领域的应用案例
01
家庭急救
对于轻微的扭伤、撞伤等家庭常 见伤害,冰毯机可以作为家庭急 救设备,缓解疼痛和肿胀。
术后康复
对于手术后的患者,冰毯机可以缓 解术后疼痛,减少炎症反应,促进 伤口愈合。
神经性疼痛治疗
冰毯机在某些神经性疼痛治疗中, 如带状疱疹后神经痛、三叉神经痛 等,通过冰敷降低神经敏感性,缓 解疼痛。
冰毯机在运动训练领域的应用案例
运动恢复
冰毯机的使用与护理

冰毯机的使用与护理冰毯机是一种用于制作凉爽冰袋或冰巾的小型电子装置。
它可以帮助人们在炎热的夏天保持凉爽,也可以作为急救敷料来缓解剧烈的肌肉疼痛或减轻肿胀。
本文将详细介绍冰毯机的使用方法以及护理注意事项。
一、冰毯机的使用方法:1.准备工作:在每次使用之前,请确保冰毯机洁净无尘。
如有需要,请按照说明书清洗机器。
2.连接电源:将冰毯机插入电源插座。
确认冰毯机的电源线没有损坏或过热。
3.加水:打开冰毯机的水箱盖,轻轻倒入足够的水。
请务必不要加入热水,否则可能损坏冰毯机。
4.开启冰毯机:在冰毯机上寻找开关按钮并打开。
有些机器可能还会有不同的功率档位,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调整。
5.等待冷却:一般来说,冰毯机需要几分钟的时间来冷却水温。
当水变得非常冰凉时,你可以开始使用冰毯机。
6.使用冰毯机:将冰毯机轻轻地放在你的皮肤上,尽量覆盖需要冷却的区域。
你也可以把冰毯机缠绕在你的脖子或四肢上,以获得全身的凉爽感觉。
7.关闭冰毯机:使用完冰毯机后,记得关闭开关按钮,并拔下电源线。
此时,你可以清空冰毯机的水箱,以防止水在长时间内滞留并导致细菌滋生。
二、冰毯机的护理:1.定期清洁:冰毯机使用后,建议每次都要清洗水箱和冰毯机的外部表面。
用亲肤洗涤用品清洗水箱,彻底冲洗干净并擦干。
2.避免受潮:当不使用冰毯机时,尽量避免其受潮。
将其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并确保整个冰毯机完全干燥。
3.定期检查:定期检查冰毯机的电源线和插头是否有磨损或松动的迹象。
如有问题,请立即更换。
4.注意安全:使用冰毯机时,请注意保持安全。
尽量不要在床上或座椅上使用冰毯机,以避免导致电路短路或漏电。
5.储存存储:如果你不会在一段时间内使用冰毯机,请将其储存在干燥通风的地方。
最好是将冰毯机放在原包装盒中,以避免灰尘或其他污染物进入。
6.注意使用时间和频率:长时间使用冰毯机可能导致皮肤过于冷却或损伤。
建议每次使用不超过20分钟,并在使用后给皮肤适当的休息时间。
冰毯机用于重度中暑患者降温效果观察

文 献标 志码 : A
文 章编 号 : 09 89(0 10 -01 —0 10- 1421)9 17 2 冰水 装入 橡胶 冰袋 或 冰帽 。冰 帽戴 在患 者 的头部让 脑部 处于 低 温 环 境 , 袋 置 于 体 表 大 血 管 处 , 颈 冰 如 部、 下、 腋 腹股 沟等 部 位 。冰 袋 、 帽加 隔 1层治 疗 冰 巾以防皮 肤冻 伤 。冰块 融化 后 , 时更换 , 及 以保证效
对 照组采 用 传统 冰袋 、 帽降 温法 , 冰 即将 碎 冰和
收 稿 日期 :2 1-90 0 10 —1
・
18 ・ l
实 用 临床 医 学 2 1 0 1年 第 l 2卷 第 9期
P at a Cii l dc e 2 1 , o 1 , o9 rci l l c c n a Mei n , 0 1 V l 2 N i
昏迷 7例 , 中度 昏迷 4例 , 昏迷 3例 , 有 抽搐 者 深 伴
的 降温效 果 。
1 4 统计 学 方法 . 采用 S S 15统 计 软件 。计 量 资料 以 ±S P S1.
6例 , M0D s 4例 ; 群 分 布 : 产 性 中暑 1 人 生 5例 , 包 括露 天 劳动 农 民 1 3例 , 温作 业 2例 ; 高 其他 5例 , 包 括产 妇 1 , 老体 弱者 3例 , 例 年 颅脑 疾病 1 。按 随 例 机数 字 表 法 分 成 对 照 组 1 O例 和 观 察 组 1 0例 , 2组
实 用 临 床 医学 2 1 0 1年 第 l 2卷 第 9期
P a t a Ciia dcn , 0 1 V l 2 N rci l l cl c n Meiie 2 1 , o 1 , o9
冰毯机的使用与护理(1)

冰毯降温时
5.使用期间维护机器正常运转,体温波动明显时,应检查 肛温探头位置是否正常。当降温效果不良时,应检查管 道是否松脱,水槽水量是否足够。 6.当病人不需持续降温时,应及时撤去冰毯,防止病人皮 肤受损。
使用后注意
1.体温探头必须清洗消毒。 2.关闭电源10分钟左右冰毯大部分水回流进设备。 3.及时放出水箱内的水,以免形成水垢或变质, 影响机器性能。 4.将冰毯卷起来收藏,不要折叠。
操作前准备
4.放置毯面; 将毯面平铺于患者身下(肩部到臀部) ,用连管 将主机管接头与毯面相应部位连接好。 5.置传感器: 将温度传感器插头端插入主机侧板的传感器插 口,并将传感器的另一端置于患者腋下。
操作过程
1.备齐用物至床头: 冰毯主机,毯面,传感器,电源线, 体温计,中单,胶布 2.解释: 向清醒患者或昏迷患者家属解释冰毯 降温的必要性及临床意义,可能出现 的不良反应及后果,以取得患者及家 属的配合。
使用中注意
1.冰毯铺于患者肩部到臀部,不要触及颈部,以免因副交
感神经兴奋而引起心跳过缓。 2.冰毯上不铺任何隔热用物,以免影响效果,可用单层吸 水性强的床单,及时吸除因温差存在产生的水分。 3.冰毯应平铺放平整,不要折叠,以免循环受阻。 4.避免尖锐物品划伤附件,无法使用。 5.床单一旦浸湿要及时更换,以免引起患者的不适。 6.及时擦干冰毯周围凝集的水珠,以免影响机器的正常运 转,防止漏电发生。 7.使用冰帽时,双耳及后颈部应垫上干毛巾或棉布,以免发生冻伤。 清醒患者足部置热水袋,减轻脑组织充血,促进散热,增加舒适 感。
谢 谢 !
冰毯机降温法的分类
单纯降温法:适用于高热及其他降温效 果不佳的患者; 亚低温治疗:适用于重型颅脑损伤。
使用前准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冰毯机在重度中暑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措施
目的:探讨冰毯机的降温效果和护理要点。
方法:分别采用传统的降温法和冰毯机降温法对40例重度中暑患者随机分组:传统组及冰毯机组,每组各20例行降温治疗,并注意降温过程的护理技巧。
结果:冰毯机组持续降温不同时间直肠温度下降幅度显著高于传统组。
结论:冰毯机治疗重度中暑患者临床效果显著,能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是目前最有效、最先进的物理降温方法之一,值得基层医院广泛推广使用。
标签:冰毯机;重度中暑;降温;护理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4949(2014)12-0470-01
重症中暑为夏季常见的急症之一,发病率较高。
常发生在高温和湿度较大的环境中,由于高热对机体的影响使得体温调节中枢障碍,汗腺功能衰竭和水/ 电解质紊乱,引起机体多系统发生一系列病理变化的综合征[1]。
确切有效的降温治疗对提高抢救成功率有重要的意义。
如东县中医院ICU从2010年7月至2014年7月共收治40例重度中暑患者,经积极抢救与护理,尤其是采用冰毯机用于重度中暑患者的降温,收到良好疗效,现将救护措施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40例重度中暑患者均为2010年7月至2014年9月如东县中医院ICU收治,其中男24例,女16例,年龄17~72岁,平均4 6岁,体温39~4 1℃。
临床表现为浅昏迷26例,中度昏迷8例,深昏迷6例;人群分布:生产性中暑32例,包括露天劳动农民22例,高温作业10例;其他8例,包括年老体弱者6例,颅脑疾病2例。
随机将40例重度中暑患者分为2组,传统组及冰毯机组,每组各20例。
2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降温方法
传统组采用传统冰袋、冰帽降温法。
冰帽戴在患者的头部让脑部处于低温环境,冰袋置于体表大血管处,如颈部、腋下、腹股沟等部位。
冰袋、冰帽加隔一层治疗巾以防皮肤冻伤。
冰块融化后,及时更换,以保证效果。
冰毯机组应用冰毯机降温。
冰毯机由主机带冰水回路的床毯和温度传感器组成。
主机设有控制系统面板,报警系统可显示出所有参数及语音提示。
操作方法:将水槽内注入常温下自来水至刻度处,接通电源,连接好管道,将控温毯平铺于患者身体下面,体温传感器插入肛门内,设定启动温度38.5℃、停机温度3 7.5℃、水温6℃。
按“开始”按钮,直至使患者体温达到预设定的温度,停机观察1~2h,若体温不反弹则撤机。
2 护理措施
2.1心理护理治疗前向患者家属讲明治疗的目的、方法、不良反应及处理方法,使其对治疗有正确的认识,以便家属配合治疗,保证患者安全使用电冰毯。
2.2冰毯机的护理使用前检查电冰毯性能是否良好,然后将冰毯铺在床单下、气垫床上,正确连接电源、导水管及冰毯,水箱内水量适宜,现用现加。
停用后要及时放出水箱内的
水,以免形成水垢或变质,影响机器性能。
导水管外用不导电的塑胶管包裹,以保证安全。
运行过程中,要注意主机的情况。
如发现不良情况,及时处理。
2.3降温时机的选择降温时机应及时准确,当患者寒战時,全身表面及肌肉高度收缩,体温处于上升期。
如果此时采取物理降温,便会产生对抗性刺激,导致体温继续上升,此期应给予保暖,让患者处于安静状态。
2.4一般护理将高热病人衣服松开,充分暴露背部,后枕、颈项垫枕头,躺在冰毯的制冷平面。
此类患者均为昏迷被动体位,因此在护理上尤其要细致。
在整个降温过程中尽可能
保持患者背部伞而地接触冰毯的制冷部份,以保证降温质量。
3 结果
冰毯机组持续降温不同时间直肠温度下降幅度显著高于传统组。
4 讨论
随着高温极热天气强度和频率增加,中暑人数和因中暑死亡的人数持续高居不下,尤其是重症中暑死亡率更高。
重症中暑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健康,若不及时治疗,一旦发生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其死亡率极高,不容忽视。
然而,中暑的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定论。
但是,迅速降温是抢救的关键。
冰毯机作为新一代的降温仪器,利用半导体制冷原理,通过主机工作与冰毯内的水进行循环交换,促使冷却的毯面接触皮肤进行散热,达到降温目的[2]。
传统的物理降温也不能尽早的使患者的体温恢复正常,而长时间的高热状态可能导致患者造成不可逆的脑损伤。
而且冰毯机物理降温操作简单,安全有效,并极大地减轻了护理工作量。
采用冰毯机进行物理降温,能降低脑的耗氧量、保护脑组织、减轻脑水肿、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是目前最有效、最先进的物理降温方法之一,值得基层医院广泛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周晶.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中暑2 6例[ J ]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8 (31):63.
[2]姜安丽,石琴.新编护理学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140-l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