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交通车辆基础知识
轨道交通车辆制动基础知识—制动方式

制动力形成方式
轨道交通车辆制动机维护与运用
1. 按制动力形成方式分
制动方式指制动时列车动能的转移方式或 制动力的获取方式,通常可依据动能的转移 方式、制动力的形成方式及制动源动力进行 划分。
1.粘着制动 2.非粘着制动
2.粘着制动
粘着制动是目前主要的一种制动方式,主 要靠轮轨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粘着力) 形成制动力,实现制动作用。闸瓦制动、盘 形制动、液力制动、电阻制动、旋转涡流制 动、再生制动以及飞轮贮能制动,都属于粘 着制动
6.制动源动力分类
7.制动力
制动力——人为地使列车减速 或阻止其加速由制动装置产生的 ,与列车运行方向相反的外力。
7.制动力
通过制动力大小的调节可产生不同的制动效果。 制动力对列车而言是 一种外力,是通过列车以外的物体产生并施加于列车上的一种阻力。
5.粘着系数
轮轨间的纵向水平作用力的最大值就叫粘着力,粘着力与轮 轨间垂直载荷的比值则称为粘着系数
影响粘着系数的主要因素有二个:一个是车轮和钢轨的表面 状况,另一个是车辆运行速度。
6.制动源动力分类
1)空气制动:以压缩空气为源动力,又可分为直通式空气制 动和自动式空气制动。
(2)电气制动:以电为源动力,如动力制动、磁轨制动等 (3)人力制动:以人力为源动力,如手制动机。 (4)弹簧制动:停放制动。
2.按动能转移方式分
可分为摩擦制动和动力制动。 (1)摩擦制动 摩擦制动通过摩擦把列车动能转变为 热能,从而获得制动力的方式,常见的 有闸瓦制动、盘形制动、磁轨制动、液 力制动等。
2.按动能转移方式分
(2)动力制动 动力制动是通过牵引电动机将 列车动能转变为电能,以获得制 动力的方式。常见的有再生制动 、电阻制动、旋转涡流制动、轨 道涡流制动等。
地铁车辆的基本组成及原理

1.城轨车辆类型
依据是所选用列车的规格。按照国际标准,城市轨道交通列车可 分为A、B、C三种型号,分别对应3米、2.8米、2.6米的列车宽度。
凡是选用A型或B型列车的轨道交通线路称为地铁,采用5~8节编 组列车。
选用C型列车的轨道交通线路称为轻轨(上海轨道交通8号线除 外),采用2~4节编组列车,列车的车型和编组决定了车轴重量 和站台长度。
63
抗侧滚装置
地铁车辆还在车体和转向架之间设置抗侧滚装 置,每个转向架设有一套抗侧滚装置。
其功能是限制车体由于通过曲线时的离心力或 侧向风产生的侧滚运动,严格控制车体相对于 转向架构架的侧滚,使车辆运行在包络线的允 许范围内,提高车辆的倾覆安全性。
64
65
电气牵引系统
66
67
受流装置
城轨车辆受流装置分为受电弓和集电靴两种;
68
受电弓与集电靴的技术参数比较
69
70
71
电气辅助系统
72
辅助系统包括逆变器及充电机箱(低压电源)、辅助高 压箱、扩展供电箱、接地开关箱等设备。
辅助逆变器是将母线DC1500V网压逆变成三相AC380V的 电压输出的设备,提供地铁列车上的AC220V用电设备及 AC380V用电设备使用。
噪音,衰减垂向振动 二系悬挂系统须保证车辆的平稳性、舒适性和曲线通
过能力,减小车辆的横向振动和垂向振动 两系悬挂系统的综合匹配,必须确保车辆运行平稳,
减小车辆运行中的振动,提高车辆的舒适性和曲线通 过能力
58
59
一系悬挂及轴箱
60
二系悬挂
61
62
牵引装置
牵引装置负责 车体和转向架 之间的纵向作 用力的传递
轨道交通安全教育培训教材

轨道交通安全教育培训教材第一章:轨道交通基础知识1.1 轨道交通的定义和概述轨道交通是指在特定的轨道上运行的交通工具,包括地铁、有轨电车等。
它具有高运行速度、大运载能力和较低污染排放的特点,为城市交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撑。
1.2 轨道交通系统构成轨道交通系统主要由车辆、轨道、供电系统和信号系统组成。
合理的系统设计和安装是确保轨道交通安全运营的基础。
1.3 轨道交通的特点和优势轨道交通具有高效、安全、环保的特点。
它能够缓解城市交通压力,提高交通运输效率,减少环境污染,为城市居民提供便捷的出行方式。
1.4 轨道交通行车规则轨道交通行车规则包括列车的行进顺序、信号灯的指示、乘客上下车的规定等。
行车规则的遵守是确保列车安全运行的重要保障。
第二章:轨道交通安全管理2.1 轨道交通安全管理体系轨道交通安全管理体系是指为了确保轨道交通系统安全运营而建立的一系列管理程序和制度。
包括风险评估、事故调查和安全教育等方面的内容。
2.2 安全责任与安全文化轨道交通安全责任制度的建立和安全文化的培养是保障乘客安全的重要措施。
通过营造安全意识和安全行为的良好环境,促进轨道交通从业人员的安全责任意识。
2.3 应急预案和救援措施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轨道交通系统需要有科学合理的应急预案和救援措施。
包括事故应急处理、乘客疏散和伤员救护等。
第三章:轨道交通事故防范和处理3.1 轨道交通事故类型轨道交通事故包括碰撞事故、脱轨事故、火灾事故等。
了解各类事故的特点和原因,有助于预防和处理轨道交通事故。
3.2 轨道交通事故防范措施通过加强车辆技术检修、设备设施维护、安全培训和乘客宣传等措施,可以有效减少轨道交通事故的发生。
还需要加强现场巡查和隐患排查,确保轨道交通设施的安全性。
3.3 轨道交通事故处理流程在轨道交通事故发生后,需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事故处理。
包括禁止进入事故现场、报告上级领导和有关部门、保护现场证据等。
第四章:轨道交通安全宣传教育4.1 轨道交通安全宣传的重要性轨道交通安全宣传是提高乘客安全意识和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手段。
城市轨道交通行车基础知识—列车推进运行

一、列车推进运行的一般规定
❖客车推进运行,必须得到行调的调度命令 ❖推进运行时,必须有具有引导员及以上的
人员在客车运行前端引导,无人引导时, 禁止推进运行。 ❖当难以辨认信号或引导员与司机无法随时 联系时,禁止列车推进运行。
一、列车推进运行的一般规定
❖在30‰及以上的下坡道推进运行时,禁止 在该坡道上停车作业,并注意列车的运行 安全。
❖得到行车调度员准许后,广播通知清客。
二、列车推进运行的操作(双司机)
❖清客完毕后,司机关断前端操纵台,切除 操纵端ATP设备,副司机前往尾端驾驶室。
❖司机确认好行车命令、出站信号机的进行 显示后,使用对讲装置通知尾端司机进行 列车激活作业。
❖尾端司机激活尾部操纵台后,通知前端司 机做好推进准备工作。
❖前端司机在得到尾端司机的通知后,再次 确认出站信号机的进行显示,通知尾端司 机开始推进。
二、列车推进运行的操作(双司机)
❖尾端司机操纵控制器手柄逐级牵引列车推 进运行,速度不得超过30km/h。
❖列车的牵引、惰行、制动凭前端司机的指 令操纵。
❖前端司机应认真确认线路、信号、道岔状 态,遇有紧急情况,果断采取紧急停车措 施。停车后立即向行车调度员说明情况, 经妥善处理后方能继续运行。
❖严格控制运行速度,鸣笛进站 ❖列车到达制定地点后,报告行调,按行调
的指示执行。
二、列车推进运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的操作(双司机)
❖推进运行的操作须由两名司机合作完成, 在推进运行过程中必须严格执行呼唤确认 信号制度,前后司机保持不间断联系。
❖若列车为单司机运行,前端司机的工作由 引导员担任。
❖确认列车当前已不能使用前端操纵台时, 立即向行车调度员汇报。
第一章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基础知识及发展概况

第一节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基础知识
(3)车门得编号 上海地铁车辆得客室车门是采用内藏式对 开滑动门,车辆每侧设有五扇门,每扇门为两片门叶。 (4)座椅编号 座椅编号得方式与车门类同,在这里不再赘述, 如图1-2所示。
图1-2 车门、座椅编号
四、城市轨道交通车辆限界 1、概念
第一节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基础知识
第一节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基础知识
一、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得基本类型与组成 1、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得基本类型 (1)车辆类型 地铁车辆一般可分为三种类型,即A车、B车、C车。 (2)车钩形式 地铁车辆得车钩一般也有三种形式,即全自动车钩、半自 动车钩和半永久车钩。 2、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得组成 (1)车体 分有驾驶室车体和无驾驶室车体两种。
第一节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基础知识
5)受电弓受流器:属上部受流,形状如弓,可升可降,适用于列车 速度较高得干线电力机车上。 (6)车辆内部设备 车辆内部设备包括服务于乘客得车体内 得固定附属装置和服务于车辆运行得设备装置。 (7)车辆电气系统 车辆电气系统包括车辆上得各种电气设 备及其控制电路。 二、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技术参数 1、车辆性能参数
第一节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基础知识
7)对于隧道内平直线、高架线(含地面线)两类车辆限界均采 用统一得计算公式。 8)车辆限界偏移量计算分为车体、转向架、受电弓(第三轨 受流器)三部分分别计算。 9)车辆限界一经制定,属限界标准中重要得部分。 10)计算中涉及到得计算车辆轮廓线及计算参数仅供限界制 定时使用,并非对车辆规格和参数作强制性规定。 (2)车辆限界得计算要素 1)车辆得制造误差。 2)车辆得维修限度。
第一节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基础知识
(7)最大起动加速度 列车以最大牵引力起动时列车得加速 度。 (8)平均起动加速度 列车以各级牵引力起动时列车得平均 加速度。 (9)最大制动减速度 列车以最大制动力制动时列车得减速 度。 (10)每吨自重功率指标 一般在10kW/t~15kW/t。 (11)供电电压 一般采用DV1500V或DV750V。 (12)最大网电流 指最大负荷时网侧电流,由牵引电动机功率 决定。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检修基础知识—车辆的编组及标示

端;C车的1位端是与B车连接的一端。车辆的另一端就是2位端。 车辆的车侧定义:
人位于2位端,面向1位端,人的右侧就是该车辆的右侧,人的左侧 就是车辆的左侧。
01
2、列车车侧的定义
列车的车侧定义: 以司机位主体,司机坐在驾驶端座位上,司机的右侧就是列车
01
02
城市轨 道交通 车辆的 编组
车辆编 号
一、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编组
编组单元:车辆通过车钩连接成一个相对固定的编组称为一个 编组单元
注:一列车可以由一个或几个单元编组而成 决定车辆编组的主要因素有:运营密度、客流大小、站间距 离、舒适度、安全可靠性、工程投资、线路坡度
01
编组形式:四动二拖、六动二拖、二动二拖、三动三拖 四动二拖:-A*B*C=C*B*A- ;-A=B*C=C*B=A六动二拖:-A=B*C=B*C=B*C=A二动二拖:=Mcp*T=T*Mcp= 二动一拖:-A*B*A-
的右侧,司机的左侧就是列车的左侧 。
01
3、转向架和轴的编号
转向架编号: 转向架1位于1位端,转向架2位于2位端
车轴编号: 从1位端至2位端依次连续编号为轴1、轴2、轴3、轴4
01
4、车门和座椅的编号
(1)门页是从1位端开始至2位端,车辆的左侧是从小到大的连续奇数, 即1、3、5、7┉┉;右侧是从小到大的连续偶数,即2、4、6、8……。 (2)车门是由两个门页号码合并而成。如1/3,2/4号门。 (3)座椅是从1位端到2位端编号,左侧为奇数,右侧为偶数。
01
5、空调单元的编号
每辆车的车顶有2个空调单元,位于1位端的空调单元称为空调 单元1,位于2位端的空调单元为空调单元2。
轨道专业的知识点总结

轨道专业的知识点总结一、轨道基础知识1. 轨道的定义和分类轨道是地面上的一条线或者是一个曲线,通常用于列车、有轨电车、地铁等轨道车辆的行驶。
根据用途和类型的不同,轨道可以分为铁路轨道、有轨电车轨道、地铁轨道等。
2. 轨道的结构轨道通常由铁轨、轨枕、道岔、轨道连接部分组成。
铁轨是轨道的主体部分,用于承受列车轮轴的荷载和传输列车的重量。
轨枕用于支撑铁轨,均匀分布列车的重量。
道岔用于连接不同轨道或者进行列车的转换。
3. 轨道的几何要求轨道的几何要求包括轨道的水平和垂直几何要求,以确保列车能够在轨道上平稳行驶。
水平几何要求涉及轨道的水平曲率和轨道的中心线偏差等。
垂直几何要求涉及轨道的高低点以及坡度等。
4. 轨道的轨距和轨道标准轨距是指轨道两条轨道之间心的水平距离,其标准值根据国家标准的不同而不同。
轨道标准是指轨道的设计和建造标准,包括铁轨的材质和规格、轨枕的材质和规格、道岔的设计和使用标准等。
5. 轨道的维护和检修轨道的维护和检修是保证轨道长期安全运行的关键环节。
包括轨道的检查、铁轨的磨整、轨枕的更换等工作。
同时,在轨道上的维修作业需要注意安全防护和交通管制。
二、轨道技术知识1. 轨道排列方式轨道的排列方式包括单线排列、双线排列、多线排列等。
不同的排列方式适用于不同的运输需求和场景。
2. 轨道车辆的技术要求轨道车辆的技术要求包括车辆的自重、车辆的载荷、车辆的速度等。
车辆的技术要求直接影响到轨道的设计和使用。
3. 轨道的车辆动力系统轨道车辆的动力系统包括内燃动力系统和电力动力系统。
内燃动力系统通常用于铁路运输,而电力动力系统通常用于有轨电车和地铁等城市轨道交通。
4. 轨道车辆的牵引系统牵引系统分为机械传动方式和电子牵引方式,不同的牵引方式适用于不同的车辆和运输需求。
5. 轨道信号系统轨道信号系统是保证列车安全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
包括信号灯、道岔信号、列车位置检测系统等。
6. 轨道车辆的辅助系统轨道车辆的辅助系统包括空调系统、通风系统、防火系统等,这些系统保证了列车在运行过程中的乘客舒适和安全。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检修基础知识—车辆的基本组成

三、常用吊挂安装座型式 (一)下吊式 1、直接下吊式
直接下吊式吊挂一般是利用车体底架的纵、横梁,无需设计 专用的车体吊挂安装座。设备直接吊挂在底架纵、横梁下翼面上 ,即底架纵、横梁下翼面开有安装孔,设备箱体上有伸出的安装 座,通过螺栓、螺母、垫圈将设备箱体与底架纵、横梁相连。
01
三、常用吊挂安装座型式 (一)下吊式 1、直接下吊式
01
二、影响安装座结构型式的因素 (四)技规和限界
车下设备安装座是直接影响设备吊挂后,车辆外部尺寸的 重要部分,所以在设计安装座时,必须考虑符合相关的技规和 限界要求。即设计必须能够保证设备安装后符合车辆的技规和 限界规定。
01
二、影响安装座结构型式的因素 (五)轻量化和工艺性
随着列车速度的不断提高和节能环保意识的加强,对车辆 的轻量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设备安装座应在保证强度的 前提下,力求其结构的轻量化,同时设计安装座时还应考虑其 制造和安装的工艺性,以提高其结构的可靠性。
教学重点
1、了解地铁车辆主要系统的组成; 2、了解转向架车钩系统; 3、了解空气制动系统; 4、了解列车车门系统。
目录
01 02 03 04 05
Consistency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consectetur adipiscing.
Coherence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consectetur adipiscing.
01
一、设计原则
车辆底架上进行设备吊挂结构设计,一般需遵循以下设计原则:
(一)基体本身的强度
在车体底架设计时,既要统筹考虑车体整体承载强度,也必须同时考 虑吊挂处基体本身的结构强度。也就是说在设计和底架纵、横梁相连的安 装座结构时,既要考虑纵、横梁的强度,还要考虑该纵、横梁相关部位的 整体结构强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有轨电车是最早发展的城市轨道交通之一,一般在
城市中心穿街走巷运行,具有上下车方便的特点,通
常单节。 • 早期有轨电车单向小时运能在5000人次左右,速度 在10~20km/h。由于运能、挤占道路、噪声等问题, 后来一些城市相继拆除,规模缩小。
早期的有轨电车
•
2006 年 底 , 天 津 滨 海 新 区 开 通 了 法 国 引 进 的 胶 轮 电 车
正在隧道中行驶的北京地铁
地铁车辆车内布置
3. 轻 轨
• 轻轨交通是在传统的有轨电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电
气牵引、轮轨导向、车辆编组运行在专用行车道上的
中运量型城市轨道交通系统。 • 英文称为Light Rail Transit(简称:LRT)。当享有 专 用 路 权 时 称 为 轻 轨 快 速 交 通 ( L i g ht R a i l rapid Transit),与有轨电车(不享有专用路权)做区分。
Translohr,是中国大陆境内第一个使用胶轮电车的城市。 • 2009年,上海浦东新区张江地区也开通了胶轮有轨电车。
• 与早期有轨电车相比,当今的有轨电车是高科技的
结晶,使用先进的牵引、制动设备。它一般为两节车
厢编组,可容纳180人至190人,是普通单节公交车的 两倍。 • 新型有轨电车平均时速20公里,比城市中公交车平 均时速快30%;同时,有轨电车普遍使用长钢轨,基 本没有接头,行驶中车轮与钢轨的摩擦噪声较低。
• 与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中的地下铁道等其他类型不同, 在市郊铁路上通常是市郊旅客列车、干线旅客列车和货 物列车混合运行。
• 市郊铁路的运行速度最大可达100~120km/h,运 量最高每小时可达 60000 ~80000 人次,对于客流量 巨大的城市来说发展市郊铁路是明显优于发展小汽 车的。 • 市郊铁路在能源消耗、投资费用等方面的指标也 明显优于其他交通方式。根据日本的研究资料,市 郊铁路的投资大概是地铁的1/10~1/5。每千米的能 源消耗是汽车的1/7,是一种十分经济可行的交通方 式。
多由箱形断面钢梁制作。走行轮沿轨道走行面滚动,
导向轮沿轨道导向面滚动导向。
单轨交通的特点:
单轨交通的车辆采用橡胶轮,电气牵引,速度可 达80 km/h,旅行速度30~35km/h,列车可4辆~ 6辆 编组,单向运能为1万~2.5万人次/h。
单轨交通的优点是占地少,结构简单,投资费用 低,噪声低,因而便于穿行在高楼大厦之间,能在大 坡度(60‰)和小曲线半径(50m)安全运行。
日本JR山手线
2. 地 铁
• 地铁也称地下铁道,是城市轨道交通的主要形式,
是指线路建设在地下隧道的轨道交通,部分路段也
可建在地面或高架。
• 地下铁道的特点:
单向运能最高可达 6 万~ 8 万人次 /h ,速度可达 100km/h,旅行速度可达40km/h左右,可3辆~10辆 编组。车辆运行最小间隔可低于1.5min。 地下铁道有造价昂贵,建设周期长的弊端。
单轨交通也存在能耗大,道岔结构复杂,车辆走 行装置复杂,出现事故救援困难等缺点。
国外的跨座式独轨
轻轨交通的特点:
• 钢轨一般为轻型的,车辆是小型的。 • 轻轨交通一般采用地面和高架相结合的方法建设。 线路可从市区通往郊区。 • 车辆设置灵活,列车编组3辆~6辆,电气牵引,常 用铰接式车体。最高速度可达60km/h,旅行速度30~
35km/h,单向运能2万人次/h~4万人次/h。
• 能通过小半径曲线和大坡度地段,适应能力强。
3、能耗低——每位乘客的平均能源消耗远远低于任何一种其他城市交通方式; 4、污染少——电力驱动,无尾气; 5、安全可靠——准点性好,立交式,不受地面其他因素影响; 6、舒适度佳——全空调,拥挤度小; 7、占地面积小——立交式节省城市土地,运量大,交通行为人均占地面积小。
(三)城市轨道交通的局限性
建设投入大
线路建成后不易调整
运营成本高,经济效益有限
(四)城市轨道交通的类型
轨道交通的分类 应当按照其作为公共
交通的服务水平和运
行方式加以界定,最 主要是运送能力和 运送速度两项指标。
图1-1
轨道交通运量和速度范围
1.市郊铁路
• 市郊铁路又称为通勤铁路,是连接城市市区与郊区 以及连接城市周围几十千米甚至更大范围的卫星城镇或 城市圈的铁路,服务于上下班乘客,一般站距较长。 • 它往往又是连接大中城市干线铁路的一部分,一般 和干线铁路设有联络线,设备与干线铁路相同。线路大 多建在地面,其运行特点接近干线铁路。
1.2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基本知识
城市轨道交通
(一)城市轨道交通的定义
城市轨道交通是指服务于城市客运交通,通常 以电能为动力,采用轮轨运行方式的快速大运量 公共交通之总称。
(二)城市轨道交通的特点
• 1、运能大——大型地铁系统在高峰时一小时内单向运送能力达6~7万人;
•
• • • • •
2、速度快——最高速度可达100Km/h,旅行速度基本可以达到35~45Km/h;
投资省,建设周期短,运能高,灵活。
武汉市的轻轨列车
国外现代化的轻轨
4. 单轨(独轨)交通
单轨交通是采用一条大断面轨道并全部高架的轨道 交通。其类型分为跨座式和悬挂式两种。
•
跨座式:车辆骑跨在轨道上,其轨道由预应力混凝
土制作,车辆运行时走行轮在轨道上平面滚动,导向
轮在轨道侧面滚动导向。
• 悬挂式:车辆在轨道的下方。吊挂在轨道上,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