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消化道出血禁食病人逐步开放饮食的健康教育-2019年精选文档

合集下载

上消化道出血健康教育

上消化道出血健康教育

上消化道出血健康教育
《上消化道出血健康教育》
上消化道出血是指由于胃、十二指肠或食道等部位的疾病引起的出血情况。

它可能是由于溃疡、炎症、食道静脉曲张或肿瘤等问题引起的。

这种情况如果不及时处理,可能会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

因此,了解上消化道出血的症状、预防和治疗方法非常重要。

上消化道出血的症状通常包括黑便、便血、呕血、腹痛等。

如果出现这些症状,应立即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和治疗。

此外,预防上消化道出血也非常重要。

多吃维生素C和维生素K含
量高的食物,避免吃烧烤食品、辛辣食品和酒精等刺激性食物,可以有效预防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

对于已经患上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及时就医和按照医嘱进行治疗非常重要。

通常的治疗方法包括口服药物、内镜下止血和手术治疗等。

患者在进行治疗期间要遵循医生的建议,定期复查,以确保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总之,上消化道出血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很大,因此对这种疾病要有足够的了解和重视。

预防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及时发现和治疗已患上的患者,都是非常重要的。

希望通过本次健康教育,能够增加大家对上消化道出血的认识,保护自己的健康。

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疾病健康教育

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疾病健康教育

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疾病健康教育
1、住院期间健康教育指导
(1)、指导患者绝对卧床休息,呕血者头偏向一侧,以免发生误吸,给患者及家属进行安全告知,如正确使用床栏,防止坠床。

(2)、急性大出血伴恶心、呕吐者应禁食。

少量出血物呕血者,可
进食温良清淡饮食。

(3)、避免情绪紧张,以免加重出血。

(4)、指导患者漱口4-5次/d,保持口清洁。

(5)、出血停止后指导逐渐增加活动量,如床上活动、病区活动。

饮食由流质逐渐过渡至半流质饮食,、普食,如米汤过渡到粥、面条,以温凉为宜,少量多餐。

(6)、讲解引起出血的原因级预防,,如服用非甾体类消炎药引起
的急性胃黏膜病变或消化性溃疡,饮食不当及腹压增高引起的胃底
食管静脉破裂。

2、出院健康教育指导
(1)、指导患者以易消化软食为主,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增加维
生素、蛋白质摄入、肝硬化患者以植物性蛋白为主,如豆浆、豆腐等,避免粗糙、坚硬的食物,如拌面、坚果等,忌烟酒。

(2)、适量活动,避免劳累,胃底食管静脉曲张患者避免过度用力,以免引起出血,保持性情愉悦。

(3)、合理用药,指导患者如何观察出血情况,如出现呕血、黑便等症状时及时就诊。

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护理与健康教育

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护理与健康教育
患者可出现呕血、黑便、血便 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休克等 危及生命的情况。
心理压力大
由于疾病的突发性和症状的严 重性,患者往往承受较大的心 理压力,容易出现焦虑、恐惧 等不良情绪。
需要长期治疗和管理
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需要长期治 疗和管理,包括药物治疗、饮
食调整、生活方式改变等。
02
上消化道出血基础知识
营养问题
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确 定是否存在营养不良及其 程度。
心理问题
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识 别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
个性化护理计划制定
止血措施
根据患者病情,遵医嘱 给予止血药物、内镜下
止血等治疗措施。
饮食调整
制定适合患者的饮食计 划,避免刺激性食物, 少量多餐,保持营养均
衡。
心理护理
提供心理支持,帮助患 者缓解焦虑、抑郁情绪
感染预防
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及时清理呕吐物和 分泌物,防止窒息发生。
加强口腔护理和皮肤护理,保持清洁干燥 ,防止感染发生。
休克处理
再次出血预防与处理
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尿量,发现休 克征象时及时采取抗休克治疗。
指导患者避免诱发再次出血的因素,如饮 食不当、过度劳累等;一旦发生再次出血 ,立即采取止血措施并通知医生。
05
健康教育策略
知识普及与技能培训
疾病知识普及
向患者及其家属详细解释上消化 道出血的病因、症状、治疗方法 及预防措施,提高他们对疾病的
认知。
护理技能培训
指导患者及其家属掌握基本的护 理技能,如观察病情、正确用药 、饮食调整等,以便在日常生活
中更好地照顾患者。
急救知识培训
教授患者及其家属基本的急救措 施,如止血、保持呼吸道通畅等 ,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应

上消化道出血的健康教育

上消化道出血的健康教育

上消化道出血的健康教育
上消化道出血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常见于胃和十二指肠的溃疡、肿瘤、炎症等疾病的并发症。

为了加强对上消化道出血的健康教育,以下是一些关键点需要了解:
1. 定义和症状:上消化道出血是指胃、食道和十二指肠等部位的血管破裂导致的出血。

常见症状包括黑便(经消化道血液变黑)、呕血、便血等。

2. 常见病因: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原因包括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食管静脉曲张、胃癌、食道炎症等。

摄入过多的刺激性食物和酗酒也可能增加发生上消化道出血的风险。

3. 预防和保护胃黏膜: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暴饮暴食和摄入过多刺激性食物。

戒烟限酒,减轻胃肠道的负担。

适当控制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物(NSAIDs)和抗凝药物。

4. 就医诊断和治疗:一旦出现上消化道出血的症状,应及时就医。

医生会进行必要的检查,如胃镜、血常规、CT等,以确
定出血的位置和原因,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5. 生活中的常见应对措施:如果出现上消化道出血的紧急情况,可进行一些急救措施,如保持患者平卧位、避免进食和饮水等。

在治疗期间应遵医嘱进行饮食调理,避免食用过热、刺激性食物,尽量选择易消化的食物。

6. 与医生保持密切的沟通:对于患有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来说,
与医生保持密切的沟通是非常重要的。

及时告知医生症状变化,按医嘱进行治疗和复查。

最重要的是,上消化道出血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及时就医,合理饮食,遵医嘱治疗,以减少病情恶化和并发症的发生,提高康复质量。

上消化道出血的健康教育

上消化道出血的健康教育

上消化道出血的健康教育
《上消化道出血健康教育》
上消化道出血是指胃、十二指肠或食管等部位出现出血的病症。

常见症状包括黑便、呕血、上腹疼痛等。

出血量多少不一,严重者甚至会危及生命。

因此,了解上消化道出血的预防和治疗变得至关重要。

预防上消化道出血的第一步是注意饮食习惯。

少吃辛辣食物,减少饮酒,不过饱和和快餐,不暴饮暴食是降低患病风险的关键。

另外,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熬夜和精神过度紧张。

定期体检也是预防上消化道出血的重要措施。

胃镜检查可以及时发现潜在的出血病灶,早发现早治疗,降低病情的风险。

除此之外,对于患有胃肠道疾病的人群,更要定期体检以及长期服药调理。

一旦发现出血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

不要耽搁病情并采取自行处理,对于确诊的出血患者必须严格遵照医生的治疗方案,按时按量服用药物,不要自行停药。

上消化道出血是一种常见但十分危险的病症,因此,每个人都应该对此引起足够的重视。

仅靠个人的饮食和生活习惯不能完全预防此病,定期体检和及时就医同样是非常重要的。

希望借助这篇健康教育,能够提高大家对上消化道出血的认识,并尽可能减少发病和病情加重的风险。

上消化道出血病人健康教育

上消化道出血病人健康教育

上消化道出血病人健康教育病因:溃疡、肿瘤侵蚀胃的血管,门脉高压时可致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而引起上消化道出血。

诱因:食入干、硬及刺激性食物如酒、辣椒。

护理:1、大出血时,患者平卧,头偏向一侧,并将下肢抬高,以免影响呼吸功能,防止血流返入呼吸道引起窒息。

2、根据病情禁食1-2天,必要时赋予氧气吸入,少量出血者禁食应选择温凉、清淡无刺激的流质食物。

3、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如血压、脉搏、呼吸、神志变化、肢体是否温暖,皮肤与甲床的色泽,周围静脉特殊时颈静脉充盈情况,每小时尿量,呕吐物及粪便情况等。

当浮现口渴、心慌、出冷汗、四肢湿冷、恶心呕吐时应即将报告。

4、避免打喷嚏,便秘,可使用开塞露或者乳果糖。

5、放松技术:用鼻吸气,用嘴呼气,呼气时间为吸气的2倍。

注意事项1、病人在上消化道出血后,常因有便意,在排便时或者排便后立起导致体位性低血压发生晕厥,应特殊注意。

2、、使用三腔二囊管止血时,应避免碰到牵引绳,防止滑脱。

3、病人应放松紧张情绪,肃静卧床,家属应守护在旁边,给病人以心理支持。

4、理解并遵守急性期禁食的意义:肝硬化患者应控制饮食,以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适量脂肪为原则并少量用餐、严格禁酒。

并发症:1、失血性休克:头晕、心急、出汗、恶心、口渴、黑蒙和晕厥、休克。

2、肝性脑病;呕血和黑便,往往伴有血容量减少引起的急性周围循环衰竭。

麻疹病人标准护理教育计划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病人是惟一的传染者,其鼻、咽和眼分泌物含有病毒,并随飞沫排除体外。

出疹先后5天均有传染性。

对未患过麻疹的小儿,皮下注射减毒活疫苗(主动免疫),对体弱或者有其他疾病而来进行主动免疫的易感儿,接触麻疹后可采用肌注而种球蛋白进行被动免疫。

支气管肺炎:以出疹期最多见,高热不退,呼吸迫促膝谈心咳嗽加剧,鼻翼煽动,发绀。

心血管功能不全:气急败坏、烦躁、面色苍白、皮疹隐退或者发疹不透、四肢厥冷、脉搏细弱,短期内发生心力衰竭。

脑炎:多发生于出疹后3周后,以出疹后2-6日较多见,高热、昏迷、惊厥及脑膜刺激症阳性。

上消化道出血健康指导

上消化道出血健康指导

上消化道出血健康指导
1、饮食指导
消化性溃疡引起的出血患者在出血停止6h后进食温凉清淡无刺激的流质饮食,流质饮食和水温不宜过热,以后逐渐改为半流质饮食、软食,给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食物,开始少食多餐,以后改为正常饮食,不食生拌菜、粗纤维多的蔬菜、刺激性食品、硬食、饮料等;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者出血停止24h后进食高热量、高维生素冷流质饮食。

有的病人如肝硬化限制钠的摄入,避免诱发和加重腹水,避免进食硬食和带刺激性食物(如花生、苹果、瓜子、核桃、鱼和排骨等),应细嚼慢咽,避免损伤食管曲张的静脉而再次出血。

2.用药指导
如果患者为消化性溃疡出血应正规抗溃疡病治疗。

如果患者为食管胃底曲张破裂出血应实施降低门脉压力治疗,在医生指导下用药,以免用药不当。

3、日常生活指导
①注意饮食卫生、合理安排作息时间
②保持良好的心境和乐观主义精神,正确对待疾病
③适当的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④禁烟、浓茶、咖啡等对胃有刺激的食物
⑤对一些可诱发或加重出血症状,甚至引起并发症的药物应忌用,如水杨酸类、利血平、保泰松等。

⑥如有不适,随时就诊。

上消化道出血术后健康教育

上消化道出血术后健康教育

上消化道出血术后健康教育
尊敬的患者,
您好!首先,感谢您配合并接受了上消化道出血的手术治疗。

为了帮助您更好地康复和维护健康,下面我将为您提供一些建议和注意事项:
1.饮食调整:
术后一段时间内,请遵循医生或营养师的建议进行饮食调整。

通常,您需要避免过热、过冷、过酸、过辣、过硬、过粗糙的食物。

建议您选择易消化、富含营养的软食,如稀饭、面条、软炖菜等,有利于消化和营养吸收。

2.补充营养:
手术后,身体消耗较大,需要适当补充营养。

您可以在医生或营养师的指导下选择一些易消化、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蛋白质的食物,如蔬菜汤、水果泥、鸡蛋等。

3.避免刺激性物质:
为了保护术后的消化道,建议避免或限制摄入过多的刺激性物质,如咖啡、浓茶、酒精、辛辣食物等。

这些物质可能会刺激胃黏膜,增加不适感和胃肠道负担。

4.定期复查:
在术后恢复期间,定期复查非常重要。

请按照医生指示进行复查,以评估术后状况和排除并发症。

5.遵循医嘱:
术后可能需服用一些药物来控制疼痛或帮助消化道康复。

请严格按照医生的用药建议,遵守药物使用的剂量和时间。

6.避免剧烈运动:
在术后恢复期间,建议避免剧烈运动或过度用力,这可能会增加内脏压力,导致出血风险增加。

最后,术后健康恢复需要一段时间,每个人的恢复情况会有所不同。

如出现不适或疑问,请及时与医生或相关医疗人员进行沟通和咨询。

祝您早日康复!
此致
敬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消化道出血禁食病人逐步开放饮食的健康教育
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胰、胆道病变引起的出血。

上消化道出血一般指在数小时内失血量超过1000ml或循环血容量的20%,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急症[1]。

上消化道大量出血的临床表现取决于出血病变的性质、部位、出血量与速度,并与患者出血前的全身状况如有无贫血及心肾肝功能有密切的关系。

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患者发病突然,以发展快、病死率高为主要特点,可危及患者的生命。

临床上迅速抢救患者,使患者转危为安,密切观察患者病情期间患者均需禁食,待患者出血停止,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逐步开放饮食,因此对于上消化道出血禁食病人逐步开展饮食的健康教育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自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我科收治了68例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其中男性患者48例,女性患者20例,年龄在23岁至76岁之间,平均年龄在48.4岁。

其中消化道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有22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有28例,腹腔血管畸形导致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3例,急性胃黏膜病变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2例,应激性溃疡导致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13例,经过有效的治疗与护理,并认真听取护士正确的饮食健康教育最终64例患者治愈,4例患者未听取饮食的健康
教育,导致再次出血,延长了住院日期,但最终经治疗与护理均痊愈出院。

2 健康教育
2.1 强化饮食的重要性饮食不当是上消化道出血的常见诱因,患者大多数是在空腹和饥饿时过度饮酒,生活和饮食规律紊乱,经常饮用具刺激性的浓茶、煎炸、咖啡、过冷过热的食物或暴饮暴食,服用对胃黏膜有损伤的药物:吲哚美辛、非甾体抗炎药等。

以上因素不及时得以纠正可使处于溃疡活动期的病变部位发生上消化道出血[2];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主要是由于胃底―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导致,发生此症状出血时往往出血量大,病情急危重,必须进行及时的抢救和有效的护理.向患者及家属讲解有关上消化出血饮食的相关知识:在急性期需要禁食,有些患者刚出血停止就迫不及待地想进食,并自以为进食可以帮助体力恢复,有助于疾病的恢复,一定要向患者及家属讲解禁食的目的、意义和重要性。

告知患者开放饮食的原则:禁食、全流食、半流食、少渣饮食、软质饮食、普食,按此顺序逐步过渡,要对患者的错误观点及时纠正。

可以像患者及家属讲解一些以前因饮食不当造成再次大出血的病例,使患者认识到饮食的重要性。

2.2 饮食与上消化道出血的关系
2.2.1 肝硬化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的饮食原则在患者急性出血期间禁食。

出血停止24-36小时后根据患者无胸闷气短时可
开始进食温凉、易消化清淡的饮食,注意一次进食量少于200ml,密切观察进食后患者的症状,如无再出血以及其他不适症状时可以继续逐渐给予高热量、高蛋白以及高维生素的专科饮食[3]。

其中蛋白质需要量按体重来计算1.0-1.5g/kg,并选用优质蛋白质,蛋白是肝脏内多种酶的组成部分,可以修补受损的肝细胞,促进肝细胞再生功能,增加肝细胞的解毒能力并有利于腹水的消退。

指导患者进食足够的维生素B、C、E等,可以多进食水果,新鲜蔬菜,限制脂肪入量不宜进食动物的内脏,避免一次饮食过饱;少量多餐逐渐增加饮食量。

逐渐过渡到半流质、软食,但切忌进食坚硬粗糙刺激性的食物,同时注意限制钠盐和蛋白质的摄入,以防加重腹水以及诱发肝性脑病的发生,禁烟酒。

注意禁止食用过热食物或饮料,以免再次诱发出血。

2.2.2 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饮食原则第一阶段为急性发作期,患者出现出血较为严重伴有恶心、呕吐的患者需禁食24-48小时。

禁食期间禁止对出血面进行机械和或者化学性的直接刺激,减慢胃肠蠕动。

第二阶段少量出血且无呕吐的患者,或出血已得到基本控制的患者,饮食的原则为温凉流质饮食,每次进食100-200mL,每日6-7次,并静脉补充足够的液体和电解质。

第三阶段出血停止后的患者,约5-7天。

饮食原则为温凉流质饮食的基础上给予少量无渣软食,进食量增至为300ml/餐,每日6-7次。

第四阶段用于病情稳定、出血已经停止恢复期的患者,约需15-20天。

饮食原则为温凉半流质饮食。

第五阶段大便
潜血阴性、食欲恢复时宜给予无刺激的少渣食物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饮食,限制进食对胃黏膜有损害的食物,并适当增加食盐和蛋白质摄入量。

2.2.3 其他出血原因的饮食原则急性期间绝对禁食,出血停止后根据患者的病情遵循开放式饮食原则,逐步过度饮食。

3 总结
对于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在入院后均进行诱因调查,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取得患者的信任,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向患者讲解有关上消化道出血的疾病基本知识,指导患者正确的饮食、合理的睡眠和活动。

指出患者诱发上消化道出血的最可能因素,并针对诱因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指导[4],可以为患者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健康宣教和指导,将饮食的种类和忌食的种类用书面以及图形的方式列出,使患者一目了然,心中有数,提高了自我控制能力。

指导患者在出院时保持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及生活习惯,使患者能掌握预防上消化道出血的疾病知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