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利用现状

合集下载

中国秸秆利用现状 -回复

中国秸秆利用现状 -回复

中国秸秆利用现状-回复中国是世界上农业大国之一,每年总产量超过10亿吨的农作物秸秆,其中包括了大豆秸秆、玉米秸秆、麦秸等,这些秸秆不仅无法通过自然方式被消化,还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因此,必须积极探索和开发秸秆资源化利用的途径,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中国的秸秆利用现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秸秆综合利用在农村地区,许多农民会把秸秆进行燃烧、堆放或者直接丢弃。

这不仅浪费了资源,还会造成环境污染。

现在,秸秆综合利用已成为重要的农业政策和环保措施。

秸秆综合利用的方式有很多,比如秸秆还田、直接用来养殖、用来吸附有机废水等。

秸秆还田可使土地保持肥沃,提高农作物产量;而秸秆养殖则可提高饲料的品质和产量,还可为农民提供一定的收入。

2.秸秆生物质能利用生物质能是一种新兴的清洁能源,目前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关注和研究。

秸秆作为一种生物质材料,具有代替化石能源的潜力。

秸秆的生物质能利用主要包括生物燃料、生物气体、生物液体等。

其中,生物燃料主要是指将秸秆转化为固态燃料,如木屑木粉等。

生物气体主要指将秸秆转化为沼气或生物氢气等。

生物液体则包括将秸秆转化为生物柴油、生物醇等。

3.秸秆制品加工利用秸秆还可以加工制成各种产品,如秸秆纸、秸秆编织品、秸秆板材、秸秆家具等。

这些产品不仅可以取代传统的木材、纸张等材料,而且有着更好的环保、可持续等特点。

目前,国内已有一些农业综合利用企业开始积极开发秸秆制品加工产业,未来还有着非常广阔的市场和发展空间。

总之,中国的秸秆利用现状已经实现了由单一利用向多元利用的转变,秸秆综合利用、生物质能利用、秸秆制品加工利用等各种途径已经被广泛应用。

但是,秸秆资源化利用也面临一些挑战,如技术不成熟、收益低等问题,需要相关部门和企业不断进行改进和创新,推动秸秆利用的可持续发展。

秸秆综合利用工作情况汇报

秸秆综合利用工作情况汇报

秸秆综合利用工作情况汇报秸秆是农作物收获后所剩下的茎秆和叶子,是农业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副产品。

过去,秸秆大多被焚烧或堆放在田地里,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

近年来,我国大力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工作,以有效解决农村环境污染和能源资源短缺问题。

下面将对我市秸秆综合利用工作情况做一份汇报。

一、秸秆综合利用最新情况我市秸秆综合利用工作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首先,我们在农村推广秸秆还田技术,通过粉碎秸秆后还田,既可以改善土壤质量,又可以减少化肥的使用量。

其次,我们鼓励农民将秸秆用于生物质能源利用,推广秸秆颗粒燃料和秸秆包覆饲料的生产和利用,提高农村生活和生产用能的自给能力。

另外,我们鼓励农村进行秸秆生物质化肥的研发和生产,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对化肥的依赖。

二、目前存在的问题在推进秸秆综合利用的过程中,我们也面临着一些问题。

首先,农民对秸秆综合利用技术的认知度不够,对新技术的接受程度还有待提高。

其次,由于农村地域广阔,交通不便,秸秆的收集、运输和加工仍存在一定的困难。

另外,当前秸秆综合利用产业链条尚未形成,缺乏完整的市场体系和产业配套设施。

三、下一步发展规划为了进一步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工作,我们将采取一系列措施。

首先,加大对秸秆综合利用技术的宣传力度,提高农民对新技术的认识和接受程度。

其次,加强对秸秆收集、运输和加工设施的建设,完善产业链条,发展秸秆综合利用产业。

另外,加大对秸秆综合利用企业的扶持力度,鼓励投资者参与,促进秸秆资源的充分利用。

四、秸秆综合利用带来的积极影响秸秆综合利用工作的推进,不仅可以解决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减少农作物秸秆焚烧对大气环境造成的影响,还可以促进资源的充分利用,提高农产品价值链的效益,推动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同时,秸秆综合利用也可以提高农民的收入,增加农民的就业机会,促进农村经济多元化发展。

五、秸秆综合利用的前景展望随着我国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秸秆综合利用工作将会得到更多的支持和重视。

中国农作物秸秆养分资源现状及利用方式

中国农作物秸秆养分资源现状及利用方式

中国农作物秸秆养分资源现状及利用方式一、引言秸秆是农业生产中产生的重要副产品,具有丰富的养分资源。

合理利用秸秆可以提高农田肥力、减少环境污染,对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中国农作物秸秆养分资源的现状及可能的利用方式。

二、中国农作物秸秆养分资源现状1. 农作物秸秆产量中国作为农业大国,农作物秸秆产量巨大。

据统计,中国每年农作物秸秆总产量约为10亿吨左右,其中包括稻谷秸秆、小麦秸秆、玉米秸秆和其他杂粮秸秆等。

2. 秸秆养分含量农作物秸秆的养分含量主要包括氮、磷、钾等元素。

根据研究,养分含量与不同农作物的秸秆种类有所差异,但大致可以认为秸秆中脱落的养分约占农作物全生长期脱落养分的30%。

3. 秸秆处理方式目前,中国农作物秸秆的处理方式主要包括露天焚烧、还田、堆肥和工业利用等。

其中,露天焚烧是一种传统的秸秆处理方式,但由于其对环境造成的污染,近年来已逐渐受到限制和取缔。

还田是将秸秆还入田地以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和肥力,但操作难度较大。

堆肥是将秸秆与其他有机废弃物一起进行堆肥处理,以获得有机肥料。

工业利用则包括将秸秆转化为饲料、生物质能源等。

三、农作物秸秆养分资源利用方式针对中国农作物秸秆养分资源的现状,以下是几种可能的利用方式。

1. 生物质能源生产秸秆可以被有效地转化为生物质能源,如生物燃料、生物气体和生物质颗粒等。

通过采用生物质能源生产技术,可以将秸秆中的有机物提取出来,用于发电、取暖等用途,从而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降低环境污染。

2. 有机肥料制造将秸秆与其他有机物一起进行堆肥处理,可以制成高效有机肥料,用于农作物的生长。

通过还田的方式,将秸秆中的养分循环利用,提高土壤质量,增加农作物产量,减少化肥的使用,从而降低土壤污染和环境风险。

3. 畜禽饲料生产秸秆可以通过酸碱处理、发酵等技术转化为饲料,适用于牛、羊、猪等畜禽的饲养。

这不仅可以解决饲料短缺的问题,还能增加养殖业的收益,推动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我国秸秆资源分布及利用现状的分析共3篇

我国秸秆资源分布及利用现状的分析共3篇

我国秸秆资源分布及利用现状的分析共3篇我国秸秆资源分布及利用现状的分析1我国秸秆资源分布及利用现状的分析秸秆资源是农村地区可再生能源的主要来源,也是土地资源利用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我国,农村地区是秸秆资源主要分布区域,秸秆的数量庞大,远远超过城市地区。

然而,目前我国秸秆资源的利用率还较低,未得到充分利用。

本文将从我国秸秆资源的分布、利用状况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希望能够为我国秸秆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一、我国秸秆资源分布秸秆是农作物垄断的茎、叶、壳等部分,是农业生产中产生的废弃物。

我国的农作物主要有粮食作物、油料作物、棉花等,其中秸秆资源的主要来源是粮食作物。

据统计,我国年均秸秆产量达到15亿吨左右,其中大部分集中在农村地区。

我国秸秆资源的分布情况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

北方地区的秸秆产量较高,其中以东北地区最为突出,主要由于该地区种植大量粮食作物和玉米。

南方地区的秸秆产量相对较低,主要由于该地区的农作物以水稻为主,而水稻的秸秆品质较差。

此外,我国西北地区由于气候干旱,土地贫瘠,农业发展滞后,秸秆产量也相对较低。

二、我国秸秆资源利用状况目前,我国的秸秆资源主要用于畜牧业饲料、农业废物处理和农业生产等方面。

其中,畜牧业饲料是秸秆利用的主要途径,占用了秸秆资源的大部分。

农业废物处理主要是指秸秆的堆肥利用,堆肥除了能够减少秸秆对环境的污染,还能提高土地肥力和土壤结构。

另外,秸秆能够作为农业生产的重要原料,如秸秆能够用于生产生物质颗粒燃料、纸浆和木质板材等,还可以作为蘑菇、食用菌的原料,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

然而,我国秸秆资源利用的状况还不够理想。

一方面,我们在利用秸秆时存在某些技术难题,如秸秆的使用效率不高、质量参差不齐、分离难度大等。

另一方面,农民对秸秆资源的利用意识不足、没有秸秆资源利用的专业知识和技巧,给秸秆的深加工和综合利用带来阻力。

三、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秸秆资源的利用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增加利用率,既有助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又有助于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

秸秆综合利用调研报告

秸秆综合利用调研报告

秸秆综合利用调研报告秸秆是指农作物收获后剩余的茎秆、根系、叶片及其他植物部分。

传统上,秸秆是直接用于养殖、燃烧或堆肥等传统利用方式,但这种方式存在一定的问题,例如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近年来,秸秆综合利用技术逐渐发展起来。

本报告对秸秆综合利用进行了调研,并总结了目前的利用方式。

一、秸秆利用的现状据统计,全球每年产生的秸秆约为10亿吨,而开展综合利用的比例不到20%。

而在我国,秸秆的年产量高达1.5亿吨,其中仅有30%得到综合利用。

目前,秸秆的主要利用方式包括饲料、生物质能源、有机肥料和工业原料等。

饲料利用是将秸秆加工成适合动物食用的饲料,例如秸秆粉碎后作为动物饲料的添加剂。

生物质能源利用主要是将秸秆通过发酵、压榨等方式转化为生物质燃料。

有机肥料利用是通过将秸秆进行堆肥,生产有机肥料用于农田施用。

工业原料利用主要指将秸秆进行深加工,生产纸张、纺织品、建材等产品。

二、秸秆综合利用的挑战与问题目前,秸秆综合利用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秸秆的分散性和稳定性不佳,不利于集中进行综合利用。

其次,秸秆本身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导致其转化效率较低。

此外,秸秆利用过程中还会产生废水、废渣等副产物,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

三、秸秆综合利用的发展趋势为了解决秸秆综合利用中的挑战和问题,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 秸秆预处理技术:通过机械、化学等方式对秸秆进行预处理,改变其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提高转化效率。

2. 秸秆资源化利用技术:包括将秸秆转化为生物质燃料、生物质颗粒、生物质液体等能源形式,以及将秸秆制成肥料、纸张、纺织品等工业原料。

3. 秸秆综合利用的生态循环:通过秸秆碳循环、能量循环等方式,实现秸秆的有效利用和循环利用。

四、秸秆综合利用的建议为了推动秸秆综合利用的发展,应采取以下措施:1. 建立政府支持政策:制定相关法规和政策,鼓励企业和农户参与秸秆综合利用,提供相应的政策和经济支持。

秸秆焚烧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秸秆焚烧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秸秆焚烧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近年来,秸秆焚烧作为一种能源利用和环境治理的手段逐渐受到关注。

本文将对秸秆焚烧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展望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秸秆焚烧的现状1. 秸秆资源丰富:我国是农业大国,每年秸秆产量巨大。

根据统计数据,我国每年秸秆产量超过8亿吨。

2. 治理需求迫切:秸秆不当处理不仅造成资源浪费,还导致环境污染。

在农作物收割后,如果秸秆未得到有效利用,常常成为乱堆乱放的垃圾,容易引发火灾事故,并且秸秆露天焚烧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有害气体,对空气质量造成很大影响。

3. 技术难题:秸秆的高湿度、体积大、含有难分解的有机质等特点,使得其焚烧利用技术面临一系列挑战。

传统的秸秆焚烧技术存在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尾气污染问题。

4. 政策支持: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政府对秸秆焚烧治理的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增加。

《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与环境防控技术政策》明确提出加强秸秆焚烧治理,提高利用率。

二、秸秆焚烧的发展趋势1. 技术创新: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新一代的秸秆焚烧技术逐渐发展。

例如,生物质颗粒燃烧技术可以将秸秆转化成颗粒状燃料,提高燃烧效率和能源利用率;气化技术可以将秸秆转化成合成气,用于发电、制热等领域;焚烧尾气处理等技术也在不断完善,减少污染排放。

2. 综合利用:将秸秆焚烧与其他技术相结合,实现综合利用也是未来的趋势。

例如,秸秆焚烧可以与焚烧电厂相结合,通过发电的方式将秸秆转化为电能,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

另外,秸秆还可以作为肥料、动物饲料等农业用途。

3. 精细化管理: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和管理意识的增强,秸秆焚烧将向着精细化管理方向发展。

通过智能化监测系统和数据管理平台,实现对秸秆焚烧过程的全程监控和管理,提高焚烧效率、减少污染排放,并确保环境安全。

4. 政策支持:政府将继续加大对秸秆焚烧治理技术的支持力度,通过制定相关的扶持政策,推动秸秆焚烧技术的发展和推广应用。

5. 国际合作:秸秆焚烧问题是全球性的挑战,各国需要共同合作来推动技术创新和经验交流。

秸秆综合利用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秸秆综合利用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秸秆综合利用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引言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和可再生能源的重视,秸秆综合利用已成为当前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

2023年秸秆综合利用工作开展情况的汇报

2023年秸秆综合利用工作开展情况的汇报

2023年秸秆综合利用工作开展情况的汇报篇一:2023年秸秆综合利用工作开展情况的汇报一、工作背景和目标随着环境保护和资源循环利用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秸秆综合利用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秸秆是一种重要的生物质资源,通过合理的利用可以转化为能源、饲料、有机肥料等,对减少废弃物污染、缓解能源压力、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年度工作的主要目标是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减少废弃物数量,优化农业资源配置。

二、秸秆资源利用现状据统计,我国每年产生大量秸秆,但目前利用率仅为30%左右,大量秸秆被焚烧或遗弃,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因此,开展秸秆综合利用工作具有紧迫性和必要性。

三、秸秆综合利用的主要方式和途径1. 秸秆还田:将秸秆粉碎后直接还田,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2. 秸秆饲料:将秸秆进行氨化、青贮等处理后,可转化为牛、羊等动物的饲料。

3. 秸秆能源:秸秆燃烧值较高,可作为生物质能源用于发电、供热等领域。

4. 秸秆原料:秸秆可被用于生产纸张、纤维板、保温材料等。

四、秸秆综合利用的成效和影响通过开展秸秆综合利用工作,我们取得了以下成效:1. 秸秆利用率显著提高:通过宣传引导和技术支持,秸秆利用率逐年提高,越来越多的农民和企业参与到了秸秆综合利用的行动中来。

2. 废弃物污染得到有效控制:通过将秸秆转化为能源、饲料等有用物质,废弃物数量大幅减少,减轻了对环境的压力。

3. 农业可持续发展得以促进:秸秆还田等措施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了农作物产量和品质,促进了农业可持续发展。

五、秸秆综合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尽管秸秆综合利用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存在以下问题和挑战:1. 技术水平不高:目前部分地区秸秆利用技术水平相对较低,导致转化效率不高,影响了综合利用的效果。

2. 资金投入不足:秸秆综合利用工作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包括设备购置、技术研发、市场推广等方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秸秆的利用:现状、原因、对策秸秆过去是燃料,现在被煤、气或电取代;过去被当成肥料,现在被化肥取代;过去用做喂牛的饲料,现在耕牛被现代农业机械取代。

屡禁不止的焚烧秸秆问题,实际上是工业初步改造传统农业,但还没有彻底改造的结果。

秸秆焚烧不仅仅是农业问题。

我国是农业大国,每年可产生秸秆7亿多吨。

图5-11 成都双流中国是世界上秸秆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

2003年,我国秸秆资源产量达7.9亿吨,并每年以0.12亿吨的速度稳步增长。

我国农村主要有水稻秸秆、小麦秸秆、玉米秸秆,其中玉米秸秆占36.7%,稻草秸秆占27.5%,小麦秸秆占15.2%。

粮食作物秸秆占了总量的90.5%。

50%以上的秸秆资源集中在四川、河南、山东、河北、江苏、湖南、湖北、浙江等9省,西北地区和其它省份秸秆资源分布量较少。

稻草主要在长江以南的诸多省份,而小麦和玉米秸秆分布在黄河与长江流域之间,以及黑龙江和吉林等省份。

每年有95%以上作物秸秆资源通过不同的利用途径转化成其他形式而被耗散,资源浪费严重。

中国农作物秸秆资源利用现状如下表。

表5-8 中国秸秆资源实物及养分数量(×104t)表5-9 各种作物秸秆占秸秆总量的百分率(%)表5-10 全国各种秸秆利用方式占秸秆资源总量的百分数(%)1.中国农作物秸秆的主要利用途径中国农作物秸秆资源量大面广,现阶段其用途大致可分为4个方面:作为工业原料,主要用于工业造纸;畜牧饲料;肥料,造肥还田;燃料,农村生活能源。

各种用途所占比例如表所示。

牲畜饲料和农村生活用能仍是秸秆利用的最主要方面,分别占到秸秆总产出量的31%和45%。

表5-11 中国农作物秸秆的主要用途用途所占比例%造纸原料 3牲畜饲料31其中:处理后15未处理16农村生活能源45秸秆还田及其它损失20总计100(1)秸秆造肥还田秸秆还田的方法可分为直接还田和间接还田两种。

①直接还田直接还田的方式比较方便、快速,可大大减少用工,且还田数量较多,增产作用也无明显差别。

所以,近几年采用直接还田的方式比较普遍。

我们常用的直接还田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图5-12 秸秆直接还田1)高茬还田。

2)覆盖免耕还田。

3)粉碎翻压还田。

4)直接掩青。

5)稻田整草还田或铡草还田。

另外,在将秸秆直接还田时,为了避免幼苗与微生物争氮现象,南方稻区用早稻草还田作基肥时,配合施碳铵10~15kg/667m2作面肥。

北方地区进行玉米秸秆还田时,除配合施用速效氮肥外,还应重视磷肥的施用。

覆盖秸秆时,由于秸秆铺于土壤表面,因不存在微生物与作物争氮现象,当季可以不需要在土壤表面施用速效氮肥来调节其C/N值,但下季作物播种时需要施用速效氮、磷肥。

②间接还田1)高温堆沤还田。

2)生化催腐还田。

3)过腹还田。

表5-12 中国不同秸秆还田方式的还田面积与数量秸秆还田方式还田面积×106/hm2还田量×106/kg.hm-2总还田量×107/t堆沤还田8.579 5691.8 4.883 覆盖还田10.806 4008.9 4.332 机械翻压还田8.976 4599.8 4.128 留高茬还田16.874 2420.3 4.084 总计45.235 3852.8 17.427 表5-13 不同作物秸秆的单位面积养分还田量作物Crop N P2O5K2O小麦Wheat 13.8 6.5 45.3玉米Corn 29.4 19.6 82.3水稻Rice 29.9 16.8 129.5 杂粮Other graincrops10.3 4.8 46.3油菜Rape 12.3 8.9 65.7棉花Cotton 10.1 9.7 34.9花生Peanuts 30.8 10.7 39.3豆类Legumes 16.2 10.1 31.7其他Others 22.5 8.8 82.7总计Total 21.4 11.9 75.9(2)秸秆传统的能源用途自古以来,秸秆一直是中国农村居民的主要生活燃料之一,而且在农村能源特别是农村生活用能中占有重要地位。

“九五”期间,全国秸秆能源用量仍占农村生活用能的30%~35%,不仅为农村居民解决了生活用能问题,而且为减少因获得薪柴而超量采伐森林,造成大面积森林植被破坏,加剧水土流失,引起生态环境恶劣,做出了重要贡献。

表5-14 中国秸秆能源利用情况(3)秸秆造纸植物纤维是发展制浆造纸工业的基本原料。

根据国际统计资料,世界造纸工业用木材约占制浆纤维原料(不包括废纸)的90%以上,而中国制浆纤维原料中,木材比重很少,草类等非木材原料所占比重十分突出,是世界上的最大草浆生产国。

世界非木材纸浆的75%以上产自中国。

中国造纸工业用草类非木材原料主要是:芦苇、芒秆、竹子、甘蔗渣、秸秆(麦秸、稻草)、麻、棉等。

表5-15 中国1980~2000年纸浆产量及比例19801985 1990 1995 2000产量比例产量比例产量比例产量比例产量比例%106/ t % 106/t% 106/t% 106/t% 106/t木浆 1.35 24.81.8721.72.0414.62.913.4.8218.4苇浆0.529.6 0.738.50.866.10.954.31.264.8竹浆0.086 1.60.111.30.151.10.351.60.471.8蔗渣浆0.183.30.252.80.261.90.552.50.923.5秸秆浆1.9936.63.136.66.0243.28.9340.7.428.3废麻、棉浆0.376.70.526.10.443.20.53.21.03.8废纸浆0.8115.1.7220.3.9228.27.634.10.2939.3其他浆0.132.40.263.0.241.70.542.4由以上数据可以看出,秸秆是中国造纸工业的重要原料。

利用秸秆的造纸企业比较集中于近年草浆造纸厂发展最快的稻麦生产地区,如河南、河北、山东、江苏、安徽和四川等省。

(4)秸秆作为牲畜饲料秸秆用作饲料,在中国目前主要是以秸秆养畜、过腹还田的方式进行的。

秸秆饲料是以稻草、麦秆、玉米秆、花生藤等农作物秸秆为原料。

中国民间素有利用秸秆作粗饲料养畜的传统。

在总量7亿多t的秸秆中,目前约有15%经过处理用作饲料,大部分不经任何处理,只是铡切至3~5cm长饲喂牲畜。

未经处理的秸秆不仅消化率低,粗蛋白含量低,而且适口性差,采食量也不高,单纯饲喂这种秸秆,牲畜连维持需要也难满足,这就制约了草食家畜生产水平的提高。

随着青贮、氨化等秸秆处理技术的推广以及品种改良、科学补饲技术和快速育肥技术的普及,中国农作物秸秆的利用步伐明显加快,牛羊的生产水平不断提高。

图5-13 青贮玉米饲料1992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农业部《关于大力开发秸秆资源发展草食家畜的报告》。

1992年国家正式启动秸秆养畜示范项目。

1996年10月再次发布了《1996-2000年全国秸秆养畜示范项目发展纲要》,极大地推动了秸秆饲料的开发利用。

目前,全国已建设秸秆养畜示范区13个,秸秆养畜示范县已发展到429个,其中养牛示范县288个养羊示范县141个。

表5-16 1990~2000年秸秆饲料用量年份青贮秸秆氨化秸秆直接饲喂秸秆饲用秸秆总量1990 31.7 2.6 92.54 106.83 1991 41.4 3.7 96.50 114.00 1992 50.1 7.1 95.90 1197.171993 58.9 11.7 94.10 125.411994 64.2 15.9 93.80 131.111995 75.3 21.5 96.00 151.521996 85.2 30.5 108.00 166.881997 96.7 36.8 104.93 174.001998 109.9 45.1 103.49 185.221999 117.4 48.8 104.19 192.172000 120.0 55.0 103.00 198.00 年递增率/%14.24 35.69 1.07 6.362.秸秆综合利用的新技术(1)秸秆优质化能源利用技术国内现行的秸秆优质能源利用技术主要有:秸秆气化集中供气技术、秸秆压块成型及炭化技术等。

秸秆气化广义上又称谓“生物质气化”,是指农业生产中的秸秆等生物质在缺氧状态下通过热化学反应,将秸秆中的碳转化为高品位、易输送、利用效率高的可燃气体的过程。

表5-17 秸秆优质化能源利用情况年度气化集中供气炭化压块数量供气量/万m3秸秆用量/t数量年产量/t秸秆用量/t数量年产量/t秸秆用量/t1998 164457226727571150035414101999 254824845084——— 2757502000 315057 86837 267950 3 12125087 00 508(2)秸秆发电农作物秸秆是一种很好的清洁可再生能源。

一些国家利用秸秆发电已取得了一些成功经验并开发了成套的技术。

我国一年农作物秸秆资源量超过7亿吨,约合3.6亿吨标准煤。

除约1.2亿吨作为饲料、造纸、纺织和建材等用途外,其余6亿吨可作为能源用途。

目前,河北、山东、北京等省、直辖市正在引进秸秆发电技术,积极开发清洁可再生能源。

秸秆发电有望成为我国一种新能源。

秸秆为低碳燃料,而且硫含量仅为0.12%~0.18%,而煤炭的含硫量一般高于0.8%,在有效的排污保护措施下发展秸秆发电,会大大地改善环境质量。

近年来,我国将高效利用秸秆等生物质能源摆在技术开发与推广的重要地位。

《可再生能源法》的颁布实施也为生物质能源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外部环境。

如2006年1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出台了《可再生能源发电价格和费用分摊管理试行办法》,明确规定了生物质能发电价格将在各地煤电入网标杆价基础上增加0.25元,这样生物质电上网电价将达到0.65元/千瓦时左右,这也进一步表明国家对发展小秸秆电的支持力度。

(3)农作物秸秆生产可降解材料目前农作物秸秆生产可降解材料主要是生产一次性秸秆餐饮容器和建筑材料。

1.一次性秸秆餐饮容器生产技术我国一次性餐具年消费量为115亿只,目前国内生产降解的纸制餐具的厂家有上百家,年生产能力仅为30亿只,生产秸秆餐具的企业有数十家,年产量为2.25亿只,需求缺口达72亿只/年,由于纸制餐具价格高,且造纸过程中有污染,因此,秸秆一次性餐具将以其成本低廉、性能好、无污染等无可比拟的优点,拥有极其广阔的市场空间。

2.生产刨花板及建筑用纸面草板以麦秸为原料,采用一种新型胶黏剂可生产达到国家标准的麦秸刨花板产品;采用新型胶黏剂,搅胶前麦秸碎料的含水率大于13%,麦秸碎料可不进行干燥直接进行搅胶等后序加工;不另加任何防水剂,从而可使刨花板生产的施胶成本降低10%,综合生产成本降低5~8%;该产品无游离甲醛等有害气体;由于施胶需少,搅拌时间延长一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