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行政领导

合集下载

行政管理学知识-第四章行政领导

行政管理学知识-第四章行政领导

第四章行政领导第一节行政领导概述一, 领导的含义, 特点及其及管理的关系(一)领导的概念领导是指领导者在肯定的环境下,为实现既定目标,对被领导者进行指挥及统御的行为过程,即指领导活动。

领导是一种多层次, 多领域的立体现象,可以从不同的视角进行不同的分类。

按领导的权力基础分类,有正式领导和非正式领导;按领导活动的层级分类,有高层领导, 中层领导和基层领导;按领导活动领域分类,可以把领导分为政治领导, 行政领导和业务领导等。

另外,作为名词的领导是指领导者。

(二)领导的特点1.领导是一个社会组织系统2.领导是一个动态的行为过程3.领导是高层次的管理4.权威性(三)“领导”及“管理”两个范畴之间的关系1.在广义或外延层次上二者具有相等性2.在狭义上两者具有本质的差异性3.二者广义和狭义的混合关系二, 领导管理工作的专业化(一)领导管理工作专业化的含义领导管理工作的专业化,是领导管理工作科学化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迫切要求。

(二)领导管理工作专业化的意义精确地相识领导管理工作专业化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和理论意义。

1.在领导管理工作实际方面,精确地相识领导管理工作专业化的意义在于:(1)领导管理工作健康发展的须要。

(2)订正被扭曲的领导管理工作专业化标准,科学选才用人的须要。

(3)有利于“岗上”的领导管理者专业素养的提高。

2.在理论方面,精确地相识领导管理工作专业化有利于领导管理学科的建设和发展。

从泰勒, 法约尔创建科学管理伊始,领导管理科学迄今还不到一个世纪的历史,在我国兴起也不过20年左右。

相对于传统学科来说,她还年轻,学科基础建设和全面旺盛的任务还很重,路子还长。

而学科产生和发展的原动力在于社会领导管理实践。

(三)领导管理工作专业化的实现途径三, 行政领导的含义, 特点及其地位, 作用(一)行政领导的概念行政领导是指在行政组织中,经选举或任命而享有法定权威的领导者,依法行使行政权力,为实现肯定的行政目标所进行的组织, 管理, 决策, 指挥等的社会活动。

北京大学行政管理《公共行政学》重点考点笔记

北京大学行政管理《公共行政学》重点考点笔记

北京大学行政管理《公共行政学》重点考点笔记第四章行政领导第二节领导者的人生价值观一、英雄观——领导者追求卓越的人生价值取向,以及相应的动机强旺的进取状态,表现为有着比较强烈的建功立业的欲念以及比较高的成就期望值,并愿意因此面对风险、接受挑战、付出代价、承担责任。

.“英雄”——“草木之华谓之英,万兽之杰是为雄。

”.其一,开历史之先河,创前无古人之伟业,并深刻影响后世者,谓之做英雄。

如秦始皇,亚历山大大帝。

.其二,摧锋于正锐,挽澜于极危者,且“死而不亡”,即精神(遗产)永存者,谓之做英雄。

如美国开国总统乔治·华盛顿。

.其三,“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

”英雄乃人间之龙。

如王安石的“人言不足恤,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

.其四,“夫英雄者,论世惊骇,言事有理,有纵观古今之能,通晓天地之智”,“夫英雄者,横则可理天下,纵则可惊世俗夫英雄者”。

如亚里士多德、孔子、孟子、老子、司马迁、司马光等等。

二、生死观生死观是关于生与死的根本看法,是人生价值的核心命题。

.勘破了生死关的人是视死如归的人,是无所畏惧的人。

勘破了生死关的领导者,是无所畏惧的领导者,是组织的栋梁。

.但是,问题的另外一面是,生命诚可贵,匹夫之勇非真勇,不得有无谓的意气之争。

生死抉择的唯一标准是要看是否能实现人生的价值与社会的价值。

——“古之真人,不知说生,不知恶死”;“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向令伍子胥从奢俱死,何异蝼蚁。

弃小义,雪大耻,名垂于后世”,“知死必勇,非死者难也,处死者难。

方蔺相如引璧睨柱,及叱秦王左右,势不过诛,然士或怯懦而不敢发。

相如一奋其气,威信敌国;退而让颇,名重泰山,其处智勇,可谓兼之矣”。

三、名利观名利观是关于个人的名位和利益的看法。

.中国人自古以来的崇高境界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以天下苍生为念”;持平的要求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保守的古训是“君子喻以义,小人喻以利”,”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出世的看法是“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行政管理学》第四章 行政领导

《行政管理学》第四章 行政领导

外原则;重人才;公正、公益、公信;仁和。
行政领导的日常方法有:运筹时间;处理公文; 听取汇报;主持会议;咨询协商;网络领导。
二、行政领导关系
包括与下属的关系;与副职的关系;与党务领导 者的关系;与上级领导的关系;与部门领导者的关系; 与前任领导者的关系;与后任领导者的关系等。
三、行政领导艺术
行政领导艺术指在行政管理活动中,运用科学的 领导理论,熟练而有效地实现行政目标的技巧、手段与 特殊方法,是行政领导者的胆识、智能以及知识经验的 综合运用的反映。主要有:
2、行政领导的特点 行政领导的特点有:法定性、政治性、权威性、 等级性和协同性。
3、行政领导的作用
第一,决策导向作用; 第二,指挥激励作用; 第三,协调督促作用; 第四,评判导向作用;
第五,个人示范作用。
二、行政领导素质
领导素质是指在先天心理与生理特征的基础 上,通过后天学习和实践而逐渐形成的领导者所具 备的内在和外在素质的合成,是领导者在道德、品 格、知识、情操、能力、身体条件等方面综合特征 的反映。 行政领导者素质是指行政领导者能够有效履 行领导职责、行使行政权力所应具备的各种素质条 件的总和。具体可以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
二、行政领导结构
在国家行政系统中各种领导的总和与
构成;也可以指某个具体领导班子的结构,
包括人数、分工,各类领导人员的组合情
况等。具体的行政领导结构组成包括八个
方面内容。
行政领导结构
政 治 结 构
民 族 结 构
性 别 结 构
年 龄 结 构
身 体 条 件
气 质 结 构
知 识 结 构
能 力 结 构
第三节 行政首长及其职责权的统一
法定的“首 长”

张国庆《公共行政学》配套题库(课后习题)行政领导【圣才出品】

张国庆《公共行政学》配套题库(课后习题)行政领导【圣才出品】

第四章行政领导一、概念题1.领导答:领导是指设定目标,率领和引导组织或个人在一定的时境以及其他条件下,按照一定的计划或方法实现该目标的行为过程。

具体是指组织中主管职能的承担者在一定思想的指导下,通过一定的组织机构,依据有关的规章制度,行使其职权,运用各种方法和手段,有效地影响被领导者去共同努力,以实现既定的管理目标的过程。

领导就是选择一个方向,确定一个目标,制定一个规则,集合一个群体为实现既定的目标而共同工作。

领导的基本功能包括三个方面:确立发展方向和前进目标、聚合追随者、动员和组织群众。

2.理念答:理念是指个人或组织对某种事物的观点、看法和信念。

它是基于对客观世界的基本观点或看法而形成的、用于指导自身的行为选择的应然的价值标准。

理念有两个基本的、相互联系的支点,即态度和思维方式。

态度是对于事情的看法和采取的行动。

进一步说,态度是个人对某一特定对象的心理反应倾向,具有行为指向性的特点。

思维是在表象、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认识活动的过程。

思维方式是这些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认识活动的方式。

对于领导者来说,领导者的基本理念决定领导者的行为选择。

3.态度答:态度是指个人对某一特定对象的心理反应倾向,具有行为指向性的特点。

主体对某一事物的态度,最终是通过其行为来体现的。

态度由三部分组成:①情感成分,包括对态度对象的情绪反应;②认知成分,包括对态度对象的想法和信念;③行为成分,包括对态度对象采取的行动或可观察的行为。

情感成分、认知成分和行为成分共同形成对态度对象的评价。

态度按来源分为三种:以认知为基础的态度、以情感为基础的态度和以行为为基础的态度。

4.修养答:修养是指个人在道德、学术以至技艺等方面经过长期努力达到的一种能力或思想品质。

修养既反映一个人在理论、知识、艺术、思想等方面的一定水平,也表示养成正确的待人处世的态度。

就领导者来说其修养应包含两个层次:①领导者必须有修养。

修养的背后是积极的人生态度,艰苦的学习过程,丰富的人生阅历和领导经验。

行政领导体制

行政领导体制




领导的等级和层次的反比关系决定了两种 基本的领导组织机构形态,即扁平形领导 结构形态和锥形领导结构形态。 扁平形领导结构形态是指组织规模已定, 领导的幅度较大、领导的层次较少的一种 组织结构形态。 锥形领导结构形态是领导的幅度较小,而 领导的层次较多的高、尖、细的金字塔形 态。

(4)行政领导者的管理制度

2、首长负责制
A、国务院实行总理负责制
B、国务院各部、委员会部长、主任负责制 C、地方人民政府首长负责制
3、行政监督体制

(1)上级监督 (2)审计监督 (3)监察监督
(三)我国行政领导体制的弊端ຫໍສະໝຸດ 1.党政不分的情况依然存在
在国家领导中,存在着两套领导系统,一套 是政府的领导系统,另一套是党的领导系统。两 套系统相互对应、相互交织、相互重叠,成为有 中国特色的党政领导体制,却也造成了党政不分 的难题。 党政不分的消极后果是以党代政,领导体制一 元化,不利于社会主义民主建设,也不利于领导 体制的科学化、合理化,最终必将有损领导的功 能和效果的充分发挥。
四、领导体制的结构和类型
1、领导体制的结构
领导组织的结构有两种基本的关系:一是 纵的关系,即隶属的领导关系。一是横的 关系,即平行的各个部门之间的协作关系。 (1)线性结构 (2)职能性结构 (3)混合型结构 (4)矩阵式结构

厂长
职能科室
职能科室
职能科室
职能科室
车间主任
车间主任
车间主任
职能组
职能组
2.领导权力的过于集中 这种情形不仅使中央行政机构逐渐膨胀起 来,而且也影响了地方政府推行政务、处 理事务的积极性。
3.领导权力关系的运转不顺

第四章--行政领导

第四章--行政领导

临时聘用一些外部人员担任非常设性的行政领导 职位
第二节 行政领导的产生和结构
一、行政领导的培养和选拔
(二)我国行政领导的选拔过程 选任制
LOGO
由国家权力机关通过民主选举方式产生政府领导 人员担任领导职位的制度 任免机关依法在其任免权限内确定符合职务资格 条件的人选,委派担任一定领导职务的制度 用人单位在符合规定条件的基础上,通过公开、 平等、竞争、考试和严格的考核,招收担任政府 部门职务人员的制度 用人单位采取招聘、竞聘方式,通过与应聘人员 签订合同、协议等,来选聘某些人员在一定任期 内担任一定行政领导职位的制度。
政治 民族 性别 年龄 结构 结构 结构 结构
体质 气质 知识 能力 结构 结构 结构 结构
LOGO
案例:这个领导班子该如何搭配 某国有集团公司拟对集团所属的一个机械厂进行领导 班子调整。现有五个侯选人,需从中确定三人分别担任厂 党委书记、正、副厂长。 陈伟,男,45岁,大学本科毕业,中共党员,现为厂 企管办负责人,懂行,领导能力强,但办事独断,脾气急 噪。 林海,男,32岁,大学本科毕业,中共党员,现任团 支部书记,思维敏捷,创新意识强,但工作专注性不够, 缺乏经验。 韩雨,女,40岁,大学本科毕业,中共党员,有工程 师职称,原则性强,遇事较冷静,善于顾全大局,但谨言 慎行,缺乏开拓精神。
第一节 行政领导概述
LOGO
一、领导的含义与性质 我国台湾学者傅肃良在他所著的《行政管理学》中列举了关于领 导涵义的六种具有代表性的观点: 泰勒认为:领导是指领导者通过人际关系,来影响团体中每一分 子,以激发其努力及达成组织目标; 谭尼宝认为:领导是人际间的影响力,这种影响力是在各种轻视 中并经由意见沟通程序朝向组织目标的达成; 霍特认为:领导是影响他人并为他人创始现代; 卡里索认为:领导是提供团体活动的指导及影响他人,以达成团 体目标的程序; 马克斯· 韦伯认为:领导是一种相互的影响,领导的重心是制订 、沟通及保证属员能了解途径与目标的关系。 孔茨认为:领导是规划各种技能,以影响属员达成特定的目标。

第04章 行政领导

第04章  行政领导

19-10
07真题
个人权力的影响方式是( C )。 A.决策 B.信息控制 C.创新精神 D.强迫
19-11
三、领导者的基本技能*
技术技能(Technical Skill),即T技能
掌握专业技术;掌握工作方法和程序;掌握 工作制度和政策
人事技能(Human Skill Human Skill),即H技能 H
权力 对人的认识与理解 与组织和群体成员的联系 领导的风格、作风以及营造出来的组织、群体氛围
领导既是一个过程,也是一种艺术
领导艺术的含义
19-3
02真题
“领导是影响和支持其他人为了达到目标 而富有热情地工作的过程。”提出这个 定义的是(B)
A 约翰·科特 B 约翰·纽斯特罗姆和基斯·戴维斯 C 哈罗德·孔茨和海因茨·韦里克 D 斯蒂芬·罗宾斯
其他行政领导制度是民主集中制度的具体化。
19-17
二、我国的行政领导制度*
行政首长负责制是我国的行政领导制度。 我国行政首长负责制是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 责的有机结合。
集体领导,就是集体决策、共同负责。对重大问题, 由领导集体全体成员通过讨论,作出决策和决定。 (政府全体会议和政府常务会议)行政首长必须正 确使用最终的决定权和否定权。 个人分工负责,就是领导成员为执行集体领导的意 志而密切配合,各司其职,各尽其责。
19-9
公共组织领导者的权力构成*
职务权力,即职权。
来源于等级制的组织,是外部如上级、组织、法律等赋予个 人的,其特点是同职务具有不可分性。 主要影响方式:(1)合法要求;(2)奖励报酬;(3)强迫; (4)决策;(5)信息控制。
个人权力,即非职务权力
是职务之外的,是由于个人的性格、知识、经验、能力、技 术,乃至个人的品质和行为、业绩、声望或其他个人因素获 得的影响他人心理和行为的能力,也就是个人影响力。 主要影响方式:(1)专家权;(2)个人魅力;(3)良好的 人际关系;(4)高尚的品质;(5)创新精神。

张国庆《公共行政学》配套题库(章节题库)行政领导、行政组织【圣才出品】

张国庆《公共行政学》配套题库(章节题库)行政领导、行政组织【圣才出品】

第四章行政领导一、名词解释1.领导答:领导是指设定目标,率领和引导组织或个人在一定的时境以及其他条件下,按照一定的计划或方法实现该目标的行为过程。

具体是指组织中主管职能的承担者在一定思想的指导下,通过一定的组织机构,依据有关的规章制度,行使其职权,运用各种方法和手段,有效地影响被领导者去共同努力,以实现既定的管理目标的过程。

领导就是选择一个方向,确定一个目标,制定一个规则,集合一个群体为实现既定的目标而共同工作。

领导的基本功能包括三个方面:确立发展方向和前进目标、聚合追随者、动员和组织群众。

2.领导力答:领导力是指领导者激励他人自愿地在组织中做出卓越的成就的能力。

领导者在领导过程中要创造氛围,让人们在此氛围下抓住极富挑战性的机会,取得非凡的成就。

领导力的中心问题包括:①领导者如何通过实际行动,把理念化为行动;②把愿景化为现实;③把障碍化为革新;④把分裂化为团结;⑤把风险化为奖赏。

在一定的意义上,领导力就是行动能力。

3.行政领导权威(中央财大2010年研;北邮2007年研)答:行政领导权威是指建立在法律、正当程序或领导者自身人格魅力基础之上的对领导对象的影响力。

它是领导权力与自身风格的综合反映,对领导活动的效果具有重要作用或影响。

行政领导权威的意义在于:(1)行政领导权威有助于在社会分工进一步细化,社会经济成分、经济利益呈现多元化趋势的条件下,统一思想、统一目标,实现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

(2)坚强有力的行政领导权威,是整合多元利益,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全体人民谋福利的重要保证。

(3)行政领导权威是统一意志、高度规范化、系统化,强调行动统一、步调一致、整体协同配合的科学管理的核心和首脑。

二、简答题1.简述领导的基本功能。

答:(1)确立发展方向和前进目标。

其要义在于综合的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即通过对问题、条件和可能性的理性分析和直觉感悟,确定价值基点、价值标准、价值坐标,以及实现目标的基本方式。

(2)聚合追随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行政领导
一、行政领导的涵义及要素
行政领导是指国家行政机关中主管职能的承担者依法行使国家权力,组织和管理行政事务所进行的行政活动的通称。

其要素有行为主体、行为客体和行为内容。

二、行政领导权力的来源
1、合法的权力;奖赏权;强制权;专业知识权;归属权。

2、行政领导的功能
(1)鼓舞部属的工作情绪;
(2)维持工作纪律;
(3)维持组织的完整;
(4)指导机关达成行政目标;
(5)、保持组织对社会环境的适应。

三、行政领导的方式和类型
1、方式。

主要有两种分类:
(1)通常将行政领导的方式分为四种:强制方式、说服方式、激励方式和示范方式;(2)根据领导的不同侧重点,把领导方式分为三类:以事为中心的领导方式、以人为中心的领导方式和人事并重的领导方式。

2、类型。

分为三种:
(1)领导者自决型;
(2)部属参与型;
(3)领导放手型。

四、行政领导方式及类型的运用
具体可根据工作性质和内容的不同、工作环境和工作机构的不同、被领导者的素质的不同、上下级关系的不同等四个方面考虑采取不同的领导方式和类型。

五、行政领导的涵义、产生方式、素质和职责
1、涵义:行政领导者是指依照法律规定,通过选举或任命等程序,在国家机关中担任行政领导职务的人员。

2、产生方式:分为四种:
(1)选举制;
(2)任命制;
(3)考任制;
(4)聘任制。

3、素质:
(1)政治方面;
(2)品德方面;
(3)知识方面;
(4)能力方面;
(5)性格方面;
(6)作风方面。

4、职责的主要内容:
(1)负责贯彻执行法律、法规以及权力机关、上下级行政机关的决定;
(2)主持制定本地区、本部门的工作计划;
(3)负责制定行政行政管理决策,决定行政公里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4)正确地选拔、使用人才;
(5)负责对本部门和下级行政机关的工作实行监督、检查;
(6)做好协调工作。

六、领导艺术的特点、内容和运用
1、特点:
(1)多样性和灵活性;
(2)特殊性和偶然性;
(3)科学性。

2、内容:
(1)从领导艺术发生作用的范围和产生影响的大小来说,领导艺术可以分为三类:
总体性的领导艺术、局部性的领导艺术和专门性的领导艺术;
(2)从领导艺术的指向来看,它也可以分为三种:处理人际关系的艺术、运用时间的艺术和工作方法上的艺术。

3、运用。

具体方式主要有:
(1)突出重点,兼顾一般;
(2)全力抓大事;
(3)专心务本职;
(4)注意抓关键
(5)善于用人。

行政领导群体结构的涵义、合理形式和最佳组合
1、涵义:行政领导群体结构是指由行政机关的领导成员所组成的群体,是为了达到特定目标、具有多种功能的整体。

2、合理形式:是指在行政领导的群体结构中,各种不同素质、经验、年龄和各种不同专业、知识的人才,按比例的有机结合。

合理形式主要有如下要求:
(1)年龄结构;
(2)知识结构;
(3)智能结构;
(4)作风结构。

3、最佳组合:必须遵守四个原则:
(1)要从着重考虑领导成员的个体素质转移到重点考虑领导成员的最佳组合;
(2)要从着重年龄、文化知识等静态组合转到重点考虑性格、气质等动态组合;
(3)在选拔行政领导成员时,要从全面要求转到因岗位不同而有所侧重;
(4)即要重视配备和调整行政领导成员,也要注意加强领导群体结构的建设和培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