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政府与军阀混战(课堂PPT)

合集下载

第11课 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课件)

第11课 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课件)

2、爆发
(1)时间:1915年 (2)人物:蔡锷、李烈钧、唐继尧
“护国三杰”
蔡锷
李烈钧
唐继尧
护国战争形势图
3.发展:
袁世凯围剿护国军但众盼亲离。
4.结果:
1916年3月,袁世凯被迫取 消帝制,6月绝望而死。


二、袁世凯复辟帝制
1913年10月6日,袁世凯 强迫国会选举他为第一任正式 大总统,袁世凯随即于北京故 宫太和殿就职。
中华民国的第一任大总统 在闹剧中登场
故宫太和殿内景
二、袁世凯复辟帝制
1.过程 结合教材思考:袁世凯如何进一步扫清复辟帝制的障碍?
1 1913年11月4日袁世凯下令解散国民党;
乱,将有损之利益。 ②帝国主义态度的转变
——《英俄日之劝告》1915年10月30日 材料三:“人心有至大之势力,决不能以他种势力战胜之”
③袁世凯的复辟活动违背历史发展潮流,不得人—心—《人心》《申报》1916年6月9日
启示:封建帝制不符合历史发展潮流,逆历史发展潮流必将失败
绝望中死去
三、护护国国战战争争
问题探究:袁世凯的皇帝梦为什么会破灭?有何启示?
材料一:“梁启超、黎元洪、段祺瑞等或请辞或告假”“今日要人之辞职,皆托于病。然试究其所患者
之病,大抵皆因国体而影响于身体之病也。 ①民主革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派的反对、北洋嫡系的阳奉阴违
——《申报》1915年9月22日 材料二:“改变国体之计划,在今日尚为时机未熟”。“各国公使之忠告”的初衷“因恐国体问题而启内
第三单元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8
第8课——革命先行者孙中山 第9课——辛亥革命 第10课——中华民国的创建 第11课——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

第11课 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 课件(20张PPT).ppt

第11课 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 课件(20张PPT).ppt

4.结果:① 中南 山北 被军 排阀 挤最 出终 军政达府成;了妥协,孙
等人)
②1918年,孙中山被迫离开广州
回到上海,护法运动失败。
四.军阀割据 1.背景: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
2.分离的表现
直系军阀
袁世凯
皖系军阀 奉系军阀









冯国璋
曹锟
吴佩孚
孙传芳浙系
段祺瑞
直系 皖系 奉系
江苏、江西、湖北等省 安徽、浙江、山东、福建等省 东北
新课引入 北洋军阀是清末由袁世凯建立起来的军事集团,由于袁世凯长期担
任北洋大臣、直隶总督,这个军事集团通常被称为北洋军阀。北洋军阀
执政时期的政府被称为北洋政府。 我要民主
我要 专制
一桩 谋杀案
一场 皇帝梦
一段 混乱史
袁世凯统治时期
军阀混战割据时期
1912
1916
1928
第三单元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一种亲递降表的感觉”。国耻面前,凡国人当身 同感受。”

➢ 思考:这些内容有何影响?
严重损害了中国的权益,是一部 丧权辱国的条约。
二十一条签字时中日代表合影
二.袁世凯复辟帝制
3.复辟帝制
谋正式总统
谋终身总统
谋帝制
称帝
1915年末,袁世凯下令以1916年为“中华帝国 洪宪元年”,准备在元旦举行登基大典。
第11课 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
学习目标
1.通过阅读教材,了解二次革命爆发的背景,通过地图等材料,了解 二次革命的概况及过程; 2.通过阅读材料,了解袁世凯复辟帝制的概况及结果,分析其复辟失 败的原因; 3.通过地图等,了解护国战争与军阀割据的相关概况,理解军阀割据 给中国带来的不利影响; 4.通过二次革命、护国战争等,理解中华民族对独立、民主、富强的 不懈追求和孙中山等人坚定的革命信仰、无私忘我的革命胸怀及愈挫 愈勇的革命精神。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九年级《北洋政府与军阀混战》课件(11页)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九年级《北洋政府与军阀混战》课件(11页)

对内
未经国会审议擅自签订合同,向列强借款, 并镇压反抗的革命党人;胁迫国会选举他为 正式大总统,全面控制国会
为了在恢复帝制上获得日本的支持,袁世凯接 受了日本提出侵占山东等地的“二十一条”。
对外
结合以上信息,归纳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后为独揽大权而 采取的措施 临时政府从南京迁至北京 改组内阁,委任亲信 削弱革命派力量 扩张武力(向列强借款) 胁迫国会选举其为正式大总统 解散国会,废除《临时约法》 „„
三大派系
军阀混战
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很 快分裂为哪三大派系?找出 三大派系军阀控制的范围。
从这张地图上,你感觉当 时中国处于怎样的一种局 面?用一个词形容一下。
军阀割据混战、国家四分五裂。
建立: 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后
北洋 政府
统治措施: 对内独裁专制,对外卖国 袁世凯复辟帝制 护国运动
军阀 混战
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很快分裂为直系军阀、 皖系军阀和奉系军阀三大派系,中国出现军阀 混战、国家四分五裂的状态,人民生活困苦不 堪。
1.北洋军阀开始统治中国的标志是( ) A.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 B.孙中山宣布解职 C.责任内阁成立 D.溥仪下诏宣布退位 2.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后,为了巩固自己的势力,采取的措 施有( ) ①将临时政府迁往北京 ②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③委任自己的亲信为内阁总理 ④想办法削弱革命派的力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支持袁世凯 C.北洋军阀内部分化 D.卖国和复辟不得人心
3.袁世凯复辟帝制
①概况: 1915年底,袁世凯称帝,改国号中华帝国, 定1916年为洪宪元年。
②国人反应: 各阶层人士群起反对,声势浩大的护 国运动很快席卷南方多个省份。 ③结果: 袁世凯宣布撤销帝制,数月后在绝望中死去。

第11课 北洋政府的统治和军阀割据 课件(15张)

第11课 北洋政府的统治和军阀割据 课件(15张)

材料一:民国时期军阀混战造成损失简表
指标
时间
损失
农户 1人91口4~锐1减918 减少1500多万户
耕地 荒地
11经9911济44~~破11坏991188
减少2600多万亩 增加4900多万亩
陆军 军费
11战9911事46~~不11断991198
增加92万人 增加5000多万
2.危害
这些军阀为了争夺地盘和 巩固政权,不惜出卖国家利益, 依附帝国主义。大小军阀连年 混战,中国陷入了军阀割据纷 争的动乱之中。
号召爱国豪杰共同奋起,维护共和制度 为“拯吾民”维护共和,革命党人展开了哪一斗争? 发动护国战争
贰 · 复辟帝制举国讨袁——袁世凯复辟帝制与护国战争
护国战争
⑴导火线:袁世凯的复辟活动 ⑵准备:孙中山发表《讨袁檄文》
梁启超、蔡锷离京策划讨袁事宜 ⑶时间:1915年底—1916年6月 ⑷领导人:蔡锷、李烈钧、唐继尧 ⑸结果:1916年3月,袁世凯被迫取消帝制,
材料二:据统计 , 在民国初年,光是四川内
部各派军阀之间的战乱,即达400余次之多
。在军阀的烧杀劫掠之下,百业俱废,民生
凋敝,人民陷入了巨大的痛苦和灾难之中
……从1912年至1928年的17年间 , 内阁变
更了47次。正所谓“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
场”。
——陈旭麓材《料近三代:中民国国社时会期的军新阀陈混代战谢列》表
1.袁世凯复辟帝制 对外:接受“二十一条”的大部分内容
图谋日本支持
⑴“二十一条”的主要内容 ①承认日本继承德国在山东的一切特权; ②进一步扩大日本在“南满”和蒙古的权益; ③规定中国沿海港湾、岛屿不得租借或割让他国; ④聘用日本人为顾问等;
⑵影响:①极大地损害了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助长了日本军国主义的气焰, 中日矛盾日益加剧; ②激发了中国人民的反日爱国斗争; ③加速了袁世凯政府的倒台等。

第11课 北洋军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同步课件)

第11课  北洋军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同步课件)

的总长,都是他的亲信,由革命党人任总长 的,只有当时人们称之为“冷衙门”的教育、 农林、工商、司法四部。
年宋教仁以同盟会为基础,
联合其他几个政党,组成国
中华民国第一届内阁成员
民党,并在第一届国会选举 中占有明显优势, 使袁世凯 大为惊恐。
国务总理 唐绍仪 北洋派系 司法总长 王宠惠 同盟会 外交总长 陆征祥 北洋派系 教育总长 蔡元培 同盟会
人教统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同步教学课件
3、经过
时间: 1913年
过程: 孙中山号召兴师讨袁,发起 反袁的“二次革命”。
结果: 由于国民党力量涣散,二次革 命很快被袁世凯镇压下去。
知识拓展:因为这次革命是以孙
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为反对 袁世凯的独裁专制和军事进攻,保 卫民主共和的一次武装斗争,是辛 亥革命的继续。所以称之为“二次 革命”。
人教统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同步教学课件
1913年7月,李烈钧在孙中山 指示下,在江西湖口召集旧部成立 讨袁军总司令部,正式宣布江西独 立,并发表电告讨袁。在李烈钧的 带动下,江苏黄兴、安徽柏文蔚、 上海陈其美等宣布独立。“二次革 命”就此爆发。
9月1日,袁世凯的北洋军就攻 克南京。各地宣布取消独立。二次 革命宣告失败。袁世凯随即把黄兴、 陈其美等五人列为一等战犯,下令 通缉孙中山、黄兴、陈其美等人。
人人教教统统编编版版八八年年级级历历史史上上册册同同步步教教学学课课件件
第三单元:资产阶级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第11课 北洋军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
二次革命 袁世凯复辟帝制 护国战争 军阀割据
人教统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同步教学课件
1.立足时空观念和史料证实,知道知道宋教 仁遇刺、二次革命、袁世凯复辟帝制、护国 战争、军阀割据、护法战争等史实。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1.2.3北洋政府与军阀混战(共13张PPT)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1.2.3北洋政府与军阀混战(共13张PPT)

(3)发动:蔡锷组织护国军,发起讨袁战争,全国响应
(4)结果: 袁世凯被迫取消帝制,护国运动胜利。 袁世凯失败原因:
复辟帝制违背历史潮流;辛亥革命后, 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北洋军阀政府的统治
军阀混战
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内部地派系之争凸显出来,很 快分类为三大派系,分别是张作霖的奉系军阀、冯国璋的 直系军阀、段祺瑞的皖系军阀。
北洋政府与军阀混战
北洋政府的统治 (1912-1928)
袁世凯的专制统治
(1)阅读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的誓言,你认为他的誓言与 后来的行为一致吗?
资料:孙文为辞职引退致参议院咨(1912年2月13 日)…….临时政府地点设于南京,为各省代表所议定, 不能更改;临时政府约法为参议院所制定,新总统必 须遵守颁布之一切法制章程。《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 汇编》
结合资料,看看袁世凯的做法是否遵从了孙中山的意见?请举 例说明
没有遵从。表现为:将临时政府从南京迁到北京;废除《中华 民国临时约法》和责任内阁,公布《中华民国约法》
根据教材中的例子,说一说袁世凯还采取了哪些措施独揽大权?
改组内阁,削弱革命派力量,扩张武力(向列强借款),镇压 革命党人,控制国会(胁迫国会选举其为正式大总统)等
相同点:都主张向西方学习,都希望中国富强起来 不同点: (1)洋务派代表地主阶级利益,后两者代表民族资产阶级利益 洋务派和维新派都是维护清王朝统治,但洋务派只学习西方先进科技, 达到自强求富;维新派还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实行君主立宪的政治 主张 革命派主张推翻清王朝,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发展资本主义。
三权分立 总统由选举产生
宪法由国会制定
12月28日 约法会议通过《修正大总统选举法》,规定总统任期 改为10年并可连任,继任人由现任总统推荐

北洋政府与军阀混战(课件)PPT课件

北洋政府与军阀混战(课件)PPT课件
政治上:
• 迁都北京; • 改组内阁,委任自己的亲信为内阁总理,想办法消弱革命派的力
量; • 胁迫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全面控制国会; • 解散国会;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和责任内阁,公布《中华
民国约法》;颁布《大总统选举法》
2.袁世凯的统治:
世凯深愿竭其能力,发扬共和精神,涤荡专制之瑕秽。 谨守宪法,依国民之愿望,祈达国家于安全强固之域,俾 五大民族之同臻乐利。
②目的:都是为了改变中国现状,救亡图存,发展资本主义
③领导阶级及其特点: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都具有对帝 国主义、封建势力妥协的特点。
④最终结果及其原因:都没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 社会性质,其根本原因都在于资产阶级本身的局限性。
不同点:
①政治主张:维新派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保留皇帝。革 命派主张推翻帝制,实行民主共和。
《二十一条》主要内容
①承认日本继承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益,山东省不得让与或租借 他国。 • ②承认日本人有在南满和内蒙古东部居住、往来、经营工商业及 开矿等项特权。 • ③所有中国沿海港湾、岛屿概不租借或让给他国。 • ④中国政府聘用日本人为政治、军事、财政等顾问。
未经国会审议擅自签订合同,向列强借款, 对内 并镇压反抗的革命党人;胁迫国会选举他为
岁。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说明了什么?
违背历史发展潮流,必将遭到历史惩罚。
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历史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军阀混战
1.概况:
袁世凯死后,北 洋军阀很快分裂为直 系军阀、皖系军阀和 奉系军阀三大派系, 它们为争夺北京中央 政权和各省地盘展开 激烈角逐。
军阀割据
北洋政府时期的国旗为“五色旗” ,寓意“五族共和”。五色旗最早源

人教统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_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课件】

人教统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_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课件】

(3)谋帝制
①谋求帝国主义支持
接受日本提出的“二十一
条”
卖 “二十一条”的主要内容
(1)承认日本继承德国在山东
国 的一切特权;
(2)进一步扩大日本在“南
求 满”和蒙古的权益;
(3)规定中国沿海港湾、岛屿
不得租借或割让他国; (4)聘用日本人为顾问等;

“二十一条”的影响: 1.损害了中共主权,助长了日本军国主 义的气焰 2.加剧了中日民族矛盾,激发了中国人 民的反日斗争。 3.加速了袁世凯的倒台。
启 ①民主共和已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 示 ②任何违背历史潮流做法注定要失败
③历史发展在曲折中前进 ④学习孙中山先生坚持不懈革命精神
三、军阀割据VS继续探索(护法运动)
1.军阀割据 袁世凯
直系军阀 皖系军阀 奉系军阀
冯国璋
曹锟
段祺瑞
张作霖
江苏、江西 安徽、浙江、山 东
湖北等省
东、福建等省 北
奉系 皖系 直系
我扩张而相互攻占,毫无逻
辑、理智可言。
陆荣廷 国家—四—分徐五中约裂《,中陷国近入代军史阀》割据的局面
四、军阀割据
派系
代表人物
控制区域 依附国家
直系 冯国璋、曹锟 直、苏、赣、鄂

洋 军
皖系
段祺瑞 皖、浙、鲁、闽

奉系
张作霖 东北三省
英、美 日 日
西南 滇系 军阀 桂系
唐继尧 陆荣廷
云南、贵州 广东、广西
课堂总结
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混战
袁世凯 北洋军阀 “宋案” 复辟帝制
军阀割据混战
1913 1914 1915 1916
革命党人 二次革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结果: 袁世凯被迫取消帝制,护国运动胜利。
7
袁世凯复辟帝制的简要历程
• 1915年接受帝制,改号中华帝国 • 1916年元旦,正式登基,定1916年为洪宪元年 • 全国各阶层群起而功之,云南、贵州两省率先独
立,发动护国运动,并迅速席卷南方多个省份 • 欧美列强对日本与中国签署的 “二十一条” 十
全面控制国会;公布《中华民国约法》,颁布《大 总统选举法》
军事:
镇压革命党人,加强北洋军
对外 关系:
扩张武力(向列强借款),接受日本二十一条
4
民主共和
专制
12月28日 约法会议通过《修正大总统选举法》,规定总统任期 改为10年并可连任,继任人由现任总统推荐
对比两段材料,说说总统权力有何变化? 三权分立 总统由选举产生 宪法由国会制定
西李烈钧在江西举兵,安徽、上海、广东、福建、湖南等地加入 讨袁行列
(4)结果:由于南北武力悬殊,二次革命很快失败 2、护国运动 (1)原因:1915年袁世凯与日本签订出卖中国权益的“二十一条”
。1915年12月袁世凯复辟帝制,改1916年为“洪宪”元年。 (2)时间:1915——1916年 (3)发动:蔡锷组织护国军,发起讨袁战争,全国响应 (4)结果:袁世凯被迫取消帝制,护国运动胜利。
他是谁?
他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
他在清末新政期间积极推动近代化改革
有人说他是“独夫民贼”、“窃国大 盗” 他复辟帝制,当了83天的皇帝
辛亥革命期间逼清帝溥仪退位
在辛亥革命期间主要活动?
袁世凯
逼迫清帝退位,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1
1912—1928年
2
北洋政府与军阀混战
军阀?
------指拥有军队、武装、地盘、政 权的军人或军人集团。
北洋军阀?
北洋:清末对辽宁、河北、山东等北方沿海 各省的统称。
北洋军阀:清朝末年由袁世凯建立起来的武 装政治集团.
3

北洋政府与军阀混战
北洋政府的统治
以袁世凯为首的军事集团执政的政府
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后独揽大权的措施?
临时政府从南京迁至北京;改组内阁,委任亲信;
政治:削弱革命派力量;胁迫国会选举其为正式大总统,
军阀混战出现的原因
• 直接原因:袁世凯去世,北 洋军阀内部矛盾凸显。
• 主要原因:各主要帝国主要 国家支持不同的军阀,争夺 地盘、人口和统治权。
13
军阀混战、 四分五裂、 动荡不安
14
说说你在这节课 里的收获与疑惑
15
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在辛亥革命后为捍卫民主共 和而进行的两次重大斗争
1、二次革命 (1)原因:袁世凯为建立独裁统治,刺杀国民党领导人宋教仁。 (2)时间:1913年 (3)过程:孙中山号召兴师讨袁,发起反袁的“二次革命”;、江
2、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3、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坚持斗争;
4、欧美列强对日本与中国签订二十一条 的不满;
10
军阀混战
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内部地派系之争凸显出 来,很快分类为三大派系,分别是张作霖的奉系 军阀、冯国璋的直系军阀、段祺瑞的皖系军
陆荣廷
唐继尧
12
“二十一条”损害了哪些国家的利益?
严重损害了中国的权益,是一部丧权辱国的条约
损害了欧美列强在华利益
6
护国运动
(1)原因: 1915年袁世凯与日本签订出卖中国权益 的“二十一条”。1915年12月袁世凯复 辟帝制,改1916年为“洪宪”元年。
(2)时间: 1915——1916年
(3)发动:
蔡锷组织护国军,发起讨袁战争, 全国响应。
5
“二十一条”(节选)
①承认日本继承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益,山东省不得让与他国。 ②承认日本人有在南满和内蒙古东部居住、往来、经营工商业及开 矿等项特权。旅顺、大连的租借期限并南满、安奉两铁路管理期限, 均延展至99年为限。 ③汉冶萍公司改为中日合办,附近矿山不准公司以外的人开采。 ④所有中国沿海港湾、岛屿概不租借或让给他国。 ⑤中国政府聘用日本人为政治、军事、财政等顾问。中日合办警政 和兵工厂。武昌至南昌、南昌至杭州、南昌至潮州之间各铁路建筑 权让与日本。日本在福建省有开矿、建筑海港和船厂及筑路的优先 权等等。。。。。。。
分不满 • 1916年6月 “在位“83天的袁世凯抑郁而亡,享
年57岁
8
复辟帝制
时间: 1915年底 国号: 中华帝国 年号: 洪宪
专制
辛亥革命解放人们的思想,民 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共和
各阶层的反对
护国运动
1916年,袁世凯撤销帝制,郁郁而死
欧美列强反对
9
袁世凯帝制失败的必然性:
1、袁世凯的倒行逆施,违背民主共和的 历史发展潮流,遭到全国人民的反对;
袁世凯失败原因:复辟帝制违背历史潮流;辛亥革命后,民主共16 和 观念深入人心
1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