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史记研究期末作业答案
史记选读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史记选读期末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史记》的作者是谁?A. 司马光B. 司马迁C. 班固D. 刘向答案:B2. 《史记》中“世家”指的是什么?A. 皇帝的家谱B. 诸侯的家谱C. 贵族的家谱D. 普通人的家谱答案:B3. 下列哪个人物不是《史记》中的人物?A. 项羽B. 刘邦C. 秦始皇D. 曹操答案:D4. 《史记》中“列传”主要记载的是什么?A. 皇帝的事迹B. 诸侯的事迹C. 重要历史人物的事迹D. 普通百姓的事迹答案:C5. 《史记》中“本纪”记载的是谁的事迹?A. 皇帝的事迹B. 诸侯的事迹C. 重要历史人物的事迹D. 普通百姓的事迹答案:A6. 《史记》中“书”主要记载的是什么?A. 皇帝的事迹B. 诸侯的事迹C. 重要历史事件D. 普通百姓的事迹答案:C7. 《史记》中“表”主要记载的是什么?A. 皇帝的事迹B. 诸侯的事迹C. 重要历史人物的事迹D. 历史年表答案:D8. 《史记》中“志”主要记载的是什么?A. 皇帝的事迹B. 诸侯的事迹C. 重要历史人物的事迹D. 各种制度答案:D9. 《史记》中“列女传”记载的是什么?A. 皇帝的事迹B. 诸侯的事迹C. 重要历史人物的事迹D. 女性人物的事迹答案:D10. 《史记》中“刺客列传”记载的是什么?A. 皇帝的事迹B. 诸侯的事迹C. 刺客的事迹D. 普通百姓的事迹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史记》是中国第一部_______体通史。
答案:纪传2. 《史记》全书共_______卷。
答案:一百三十3. 《史记》的“本纪”部分记载了从_______到汉武帝的历史。
答案:黄帝4. 《史记》的“世家”部分记载了_______诸侯的事迹。
答案:各个时期5. 《史记》的“列传”部分记载了_______人物的事迹。
答案:各个时期重要历史6. 《史记》的“书”部分记载了_______制度。
答案:各种7. 《史记》的“表”部分记载了_______年表。
《史记研究》期末作业

《史记研究》期末作业一、单项选择题(共38小题,每题1分,共38分)1.被司马迁称为“勇于当敌,仁爱士卒,号令不烦,师徒向之”的人物是:③李广2.认为李广“数奇”的汉皇是:①汉文帝3.“于汉最为名将而卒无功”的将军是:③李广4.为刘邦提出还定三秦、逐鹿中原战略决策的人物是:①韩信5.“拔魏赵,定燕齐,使汉三分天下有其二,以灭项籍”的汉初功臣是:④韩信6.韩信被杀之后,刘邦下一个要消灭的目标是:③彭越7.与刘邦有孩提之谊而最终亡入匈奴的异姓王是:②卢绾8.在“十二月晦”这一天被“弃市渭城”的人物是:④窦婴9.早年“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的人物是:②项羽10.暗杀春申君的“弱人”是:②李园11.缇萦救父的故事出自于③《扁鹊仓公列传》12.发誓要做人中“仓鼠”的人物是:③李斯13.临死前慨叹“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的人物是:②李斯14.说出“富贵多士,贫贱寡友”这句话的人物是:①冯谖15.慨叹“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的人物是:②管仲16.说出“为人排患、释难、解纷乱而无取也”这句话的人物是:①鲁仲连17.《史记》七十列传的第二篇是:②《管晏列传》18.“富者,人之情性,所不学而俱欲者也”出自于:③《货殖列传》19.“出见纷华盛丽而说,入闻夫子之道而乐,二者心战,未能自决”这句话是孔子哪位学生所言:④子夏20.年方三十二岁而死的历史人物是:④贾谊21.“多近妇女,日夜为乐饮者四岁,竟病酒而卒”的战国公子是;③信陵君22.“被反间以死,天下共笑之,讳学其术”的历史人物是:①苏秦23.被吴王夫差赐剑而死的历史人物是:③伍子胥24.被秦王赐剑自裁的历史人物是:①白起25.临死前哀叹“吾悔不用蒯通之计,乃为儿女子所诈”的汉初功臣是:①韩信26.临终前慨叹“太山坏乎!梁柱摧乎!哲人萎乎”的历史人物是:②孔子27.临死前哀叹“我固当死。
长平之战,赵卒降者数十万人,我诈而尽坑之”的历史人物是:①白起28.集中表现出司马迁既愤天命、又悲天命内在苦痛的《史记》篇目是:②《伯夷列传》29.“余甚惑焉,倘所谓天道,是邪?非邪”出自于:②《伯夷列传》30.见到秦始皇时慨叹“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的历史人物是:①刘邦31.被人斥为“所事者且十主,皆面谀以得亲贵”的汉儒是:②叔孙通32.被人斥为不“正学以言”,反“曲学阿世”的汉儒是:③公孙弘33.遭汉儒诋毁而被杀的义侠是:③郭解34司马迁从经济变化角度揭示出汉代由衰到盛,又将由盛到衰这一趋势的《史记》篇目是:④《平准书》35.司马迁批判汉武以恶为治这一专制政治的《史记》篇目是:①《酷吏列传》36.司马迁揭露汉武好仙这一病态心理的《史记》篇目是:②《封禅书》37.慨叹李广“惜乎,子不遇时”的汉皇是:①汉文帝38.在右北平战中,“直贯胡骑,出其左右而还”的汉将是:②李敢二、多项选择题(共17小题,每题2分,共34分)1.以下所列,曾惨遭同学毒害的人物有:②韩非③孙膑2.李广指挥的战斗有: ①上郡遭遇战④右北平之战3.在《史记》中,自杀而死的人物有: ①项羽③李广④白起4.韩信指挥的战役有: ①井陉之战③垓下之战④潍水之战5.以下所列,哪些人曾劝韩信反汉: ①武涉④蒯通6.汉初被杀的功臣有:①韩信③彭越7.死于吕后之手的人物有:①韩信②戚夫人③彭越8.战国四公子是:①春申君②信陵君③孟尝君④平原君9.由“至友”而成死敌的人物是: ②张耳④陈余10.《管晏列传》叙述了哪些人间友情:①鲍叔牙与管仲④晏子与越石父11.汉武时期与匈奴作战的汉将有:①李广②李陵③霍去病④卫青12.表现出司马迁既重义又重利价值观念的《史记》篇目有:①《货殖列传》②《伯夷列传》13.对汉武政策予以批判的《史记》篇目有:①《酷吏列传》②《封禅书》④《平准书》14.歌颂“知己”之情的《史记》篇目有:①《魏公子列传》②《管晏列传》15.曾刺杀过嬴政的勇士有: ②荆轲④张良16.属于李广家族的人有:①李陵②李敢17.《刺客列传》所记载的刺客有: ②曹沫③专诸④聂政⑤荆轲⑥豫让三、填空题(共16小题,每题1分,共16分)1.桃李不言,_下自成蹊。
史记课后题答案解析整理(全)

《史记》课后题答案解析整理(全)第11页1.。
如果有人告发说您反叛,陛下一定不会相信;2.以告成功于天下。
天下于是太平治。
锡:同“赐”。
玄圭:黑色的玉圭。
舜帝为表彰禹治水有功而赐给他一块代表水色的黑色圭玉,向天下宣告治水成功。
天下从此太平安定。
3.即命:听命。
元龟:大龟。
归:通“馈”,奉送。
现在我通过占卜的大龟听命于先王,你们若能答应我的要求,我将圭璧献上,听从您的吩咐。
4.辅拂:辅弼,辅佐。
拂,通“弼”。
辅助。
二十八宿列星环绕北辰,三十根车辐集于车毂,运行无穷,辅弼股肱之臣与此相当。
5.倍德:就是忘恩负义的意思。
“倍”,同“背”。
(希望您详细转告项将军,我是绝不敢忘恩负义的。
6.现在是有小人说的坏话,才使得将军和我之间产生了嫌隙。
36页:推翻他,而且杀他的家族。
“齿”是动词,有“说到、提及、并列、列为同类”的意思。
“不齿”指不愿意提到,表示鄙视。
道路以目:在路上走遇到不敢交谈,只是以目示意。
形容人民对残暴统治的憎恨和恐惧。
以目,用眼睛(看)(《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古代主持礼仪的官祭祖必在宗庙(祖庙)在诸侯的盟会典礼中。
如:或者,连词,表示选择关系。
会同:帽。
在这里都是名词活用作动词。
天子疏爵以命之,衣yì锦以昼之:疏爵:赐给爵位。
疏,分给。
以:连词,同“而”。
命:任命。
穿了锦绣衣裳在白天出行驼业种树:郭橐驼以种树为业,;或以钱币乞之。
都是意动用法。
全句意思是:同乡人感到奇怪,渐渐用宾客之礼款待他父亲;有人还用钱来求取仲永的诗。
【练习答案】名词用作动词::瑟上调节声音的短木。
瑟:一种古乐器。
是用胶把柱粘住以后奏琴,柱不能移动,就无法调弦。
比喻固执拘泥,不知变通。
一样。
夜里把火放在笼里,使隐隐约约象磷火,同时又学狐叫。
这是涉、吴广假托狐鬼之事以发动群众起义的故事。
后用来比喻策划起义。
名词用作状语:罗列;布:分布。
像天空的星星和棋盘上的棋子那样分布着。
形容数量很多,分布很广。
:高耸直立的样子。
史记习题包括答案

史记习题包括答案史记习题包括答案史记是中国古代史书中的一部重要著作,由司马迁所著,被誉为中国古代史学的巅峰之作。
它以其全面、详实的记述,深入浅出的文笔,成为了后世学者研究古代历史的重要参考资料。
在学习史记的过程中,习题是一种常见的辅助学习工具,通过解答习题,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史记中的内容。
以下是一些史记习题及其答案,希望能对读者有所帮助。
习题一:请列举史记中所记载的中国历史上的五个重要事件。
答案:史记中所记载的中国历史上的五个重要事件包括:夏朝的建立、商朝的覆灭、周朝的兴起、秦朝的统一和汉朝的建立。
这些事件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不仅改变了中国政治格局,也对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产生了重要影响。
习题二:史记中记载了哪些重要的历史人物?答案:史记中记载了许多重要的历史人物,其中包括了众多的君主、政治家、军事家、文化名人等。
例如,夏朝的启、商朝的商汤、周朝的周武王、秦朝的始皇帝、汉朝的刘邦等都是史记中记载的重要历史人物。
他们在中国历史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对国家的发展和演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习题三:史记中对于古代社会制度的记载有哪些?答案:史记中对古代社会制度的记载非常丰富。
它详细记载了中国古代各个朝代的政治制度、军事制度、封建制度、礼制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史记的记载,我们可以了解到古代中国社会的组织结构、权力分配、官员职责等方面的情况,从而对古代社会制度有更深入的认识。
习题四:史记中记载了哪些重要的文化传承?答案:史记中记载了许多重要的文化传承,包括了古代的文学、历法、音乐、礼仪等方面的内容。
史记中详细描述了古代文人墨客的作品、古代音乐的演奏方式、古代宴会的礼仪等等。
通过史记的记载,我们可以了解到古代中国丰富多样的文化传统,这对于我们研究中国古代文化具有重要的价值。
习题五:史记中对于历史事件的评价有哪些特点?答案:史记中对于历史事件的评价具有客观、中肯的特点。
司马迁在史记中力求客观地记述历史事件,尽量避免主观色彩的加入。
史记练习题(要有答案)

史记练习题(要有答案)
《史记》是中国古代的一部纪传体通史,由西汉时期的史学家司马迁所著,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
下面是一些关于《史记》的练习题及答案:
1. 《史记》的作者是谁?
答案:《史记》的作者是西汉时期的史学家司马迁。
2. 《史记》共有多少篇?
答案:《史记》共有130篇,包括12本纪、30家传、70列传和10表。
3. 《史记》的体例是什么?
答案:《史记》的体例是纪传体,即以纪、表、传、志四种体裁综合记载历史。
4. 《史记》中记载的最早的历史人物是谁?
答案:《史记》中记载的最早的历史人物是黄帝。
5. 《史记》中“世家”主要记载哪些内容?
答案:“世家”主要记载了诸侯王国的历史,以及一些重要人物的家族世系。
6. 《史记》中的“列传”主要记载哪些人物?
答案:“列传”主要记载了历史上的贤臣、名将、学者、侠客等各类人物的生平事迹。
7. 《史记》中“本纪”记载了哪些帝王的事迹?
答案:“本纪”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的帝王事迹,共12篇。
8. 《史记》中的“表”主要记载了什么内容?
答案:“表”主要记载了各个时期的重要事件和年代顺序。
9. 《史记》被誉为什么?
答案:《史记》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10. 《史记》在史学上的地位是什么?
答案:《史记》在史学上的地位非常高,它不仅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也是世界史学的瑰宝,对后世的史学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结束语:
通过以上练习题,我们可以对《史记》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史记》不仅是一部历史著作,更是一部文学巨著,它的文学价值和史学价值都非常高,值得我们深入学习和研究。
史记练习题答案

史记练习题答案史记练习题答案史记是中国古代历史学家司马迁所著的一部纪传体通史,被誉为中国古代史学的巅峰之作。
它以其丰富的史料、精确的叙述和独特的观点,成为后世研究中国历史的重要参考资料。
然而,由于史记篇幅庞大,内容繁杂,许多读者在阅读过程中难免遇到一些困惑和疑问。
下面,我将为大家提供一些史记练习题的答案,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史记的内容。
题目一:史记中提到的“五帝”是指谁?答案:史记中所提到的“五帝”是指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五位先民君王,分别是黄帝、颛顼、帝喾、尧和舜。
这五位帝王被认为是中国的始祖,他们的事迹和治理理念对后世影响深远。
史记对于五帝的记载主要是根据传说和民间传统,因此其中的一些细节可能存在一定的虚构成分。
题目二:史记中的“夏商周”是指哪些朝代?答案:史记中的“夏商周”指的是中国古代的三个朝代,分别是夏、商和周。
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朝代,它的建立者是禹,被尊为夏朝的开国君主。
商朝是夏朝的后继者,商汤是商朝的开国君主。
周朝则是商朝被周武王推翻后建立的朝代,它被认为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为重要的朝代之一。
题目三:史记中提到的“百家争鸣”是什么意思?答案:史记中提到的“百家争鸣”是指战国时期中国思想家之间的辩论和争论。
在战国时期,各个国家之间争夺霸权,思想家们也纷纷提出自己的政治、经济、军事和哲学观点,以争取各国统治者的支持。
这种辩论和争论的局面被称为“百家争鸣”,其中包括了儒家、墨家、法家、道家等不同的学派和思想体系。
题目四:史记中的“陈胜吴广起义”是哪个历史时期的事件?答案:史记中的“陈胜吴广起义”发生在中国历史上的秦末汉初时期,也被称为秦末农民起义。
这次起义是由陈胜和吴广等领导的农民起义军发动的,他们反对秦朝的暴政和统治,试图恢复封建时代的社会秩序。
虽然起义最终失败,但它对于后来的历史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为汉朝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通过以上几个练习题的答案,我们可以看到史记作为一部历史著作,不仅记录了中国古代的历史事件和人物,还涉及到了许多重要的历史概念和思想。
国学史记考试题目和答案

国学史记考试题目和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史记》的作者是谁?A. 司马光B. 司马迁C. 司马相如D. 司马炎答案:B2. 《史记》中记载的第一个皇帝是谁?A. 秦始皇B. 汉武帝C. 唐太宗D. 宋太祖答案:A3. 《史记》中“世家”主要记载的是?A. 皇帝的事迹B. 诸侯的事迹C. 宰相的事迹D. 将领的事迹答案:B4. 《史记》中“列传”主要记载的是?A. 皇帝的事迹B. 诸侯的事迹C. 重要人物的事迹D. 将领的事迹答案:C5. 《史记》中“本纪”主要记载的是?A. 皇帝的事迹B. 诸侯的事迹C. 重要人物的事迹D. 将领的事迹答案:A6. 《史记》中“书”主要记载的是?A. 皇帝的事迹B. 诸侯的事迹C. 重要人物的事迹D. 各种制度和法令答案:D7. 《史记》中“表”主要记载的是?A. 皇帝的事迹B. 诸侯的事迹C. 重要人物的事迹D. 各种年表和世系表答案:D8. 《史记》中“列女传”主要记载的是?A. 皇帝的事迹B. 诸侯的事迹C. 重要人物的事迹D. 女性人物的事迹答案:D9. 《史记》中“刺客列传”主要记载的是?A. 皇帝的事迹B. 诸侯的事迹C. 刺客的事迹D. 将领的事迹答案:C10. 《史记》中“货殖列传”主要记载的是?A. 皇帝的事迹B. 诸侯的事迹C. 商人的事迹D. 将领的事迹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史记》中“世家”记载了以下哪些诸侯的事迹?(多选)A. 齐太公B. 楚庄王C. 晋文公D. 吴太伯答案:ABCD12. 《史记》中“列传”记载了以下哪些重要人物的事迹?(多选)A. 孔子B. 老子C. 韩非子D. 孙武答案:ABCD13. 《史记》中“书”记载了以下哪些制度和法令?(多选)A. 礼B. 乐C. 律D. 历答案:ABCD14. 《史记》中“表”记载了以下哪些年表和世系表?(多选)A. 十二诸侯年表B. 六国年表C. 秦楚之际月表D. 汉兴以来诸侯年表答案:ABCD15. 《史记》中“列女传”记载了以下哪些女性人物的事迹?(多选)A. 孟母B. 赵太后C. 吕后D. 西施答案:ABCD三、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6. 《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_________通史。
史记练习题答案

史记练习题答案【篇一:史记李将军列传练习题及答案】p class=txt>(1)睨其旁有一胡儿骑善马()(2)吏当广所失亡多()(3)辄分其麾下()(4)广讷口少言()(5)以为李广老,数奇()(6)意甚愠怒而就部((7)大将军使长史持糒醪遗广()(8)遂引刀自刭()(9)悛悛如鄙人()(10)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2、写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
(1)尝从行,有所冲陷折关及格猛兽同(2)见广,以为诱骑,皆惊,上山陈同(3)行十余里,广详死同(4)南绝幕,遇前将军、右将军同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
(1)广家世世受射(2)有所冲陷折关及格猛兽(3)大军不知广所之,故弗从(4)广暂腾而上胡儿马(5)今将军尚不得夜行,何乃故也(6)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________ (7)专以射为戏,竟死(8)广数自请行(9)大将军青亦阴受上诫(10)广不谢大将军而起行(11)南绝幕,遇前将军、右将军(12)大将军使长史持糒醪遗广(13)因问广、食其失道状(14)遂引刀自刭(15)其李将军之谓也(16)此官虽小,可以谕大也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10题。
匈奴大入上郡,天子使中贵人从广勒习兵击匈奴。
中贵人将骑数十纵,见匈奴三人,与战。
三人还射,伤中贵人,杀其骑且尽。
中贵人走广。
广曰:“是必射雕者也。
”广乃遂从百骑往驰三人。
三人亡马步行,行数十里。
广令其骑张左右翼,而广身自射彼三人者,杀其二人,生得一人,果匈奴射雕者也。
已缚之上马,望匈奴有数千骑,见广,以为诱骑,皆惊,上山陈。
广之百骑皆大恐,欲驰还走。
广曰:“吾去大军数十里,今如此以百骑走,匈奴追射我立尽。
今我留,匈奴必以我为大军之诱,必不敢击我。
”广令诸骑曰:“前!”前未到匈奴陈二里所,止,令曰:“皆下马解鞍!”其骑曰:“虏多且近,即有急,奈何?”广曰:“彼虏以我为走,今皆解鞍以示不走,用坚其意。
”于是胡骑遂不敢击。
有白马将出护其兵,李广上马与十余骑奔射杀胡白马将,而复还至其骑中,解鞍,令士皆纵马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史记研究》期末作业答案一、单项选择题(共38小题,每题1分,共38分)1.被司马迁称为“勇于当敌,仁爱士卒,号令不烦,师徒向之”的人物是:①韩信②李陵③李广④霍去病2.认为李广“数奇”的汉皇是:①汉文帝②汉景帝③汉武帝④汉宣帝3.“于汉最为名将而卒无功”的将军是:①韩信②张骞③李广④霍去病4.为刘邦提出还定三秦、逐鹿中原战略决策的人物是:①韩信②张良③萧何④陈平5.“拔魏赵,定燕齐,使汉三分天下有其二,以灭项籍”的汉初功臣是:①英布②萧何③彭越④韩信6.韩信被杀之后,刘邦下一个要消灭的目标是:①英布②萧何③彭越④张良7.与刘邦有孩提之谊而最终亡入匈奴的异姓王是:①英布②卢绾③彭越④樊哙8.在“十二月晦”这一天被“弃市渭城”的人物是:①英布②韩信③灌夫④窦婴9.早年“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的人物是:①韩信②项羽③荆轲④春申君10.暗杀春申君的“弱人”是:①朱英②李园③庄贾④田蚡11.缇萦救父的故事出自于①《伯夷列传》②《游侠列传》③《扁鹊仓公列传》④《儒林列传》12.发誓要做人中“仓鼠”的人物是:①韩信②韩非③李斯④张汤13.临死前慨叹“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的人物是:①韩信②李斯③李广④张汤14.说出“富贵多士,贫贱寡友”这句话的人物是:①冯谖②春申君③窦婴④灌夫15.慨叹“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的人物是:①齐桓公②管仲③韩信④范雎16.说出“为人排患、释难、解纷乱而无取也”这句话的人物是:①鲁仲连②荆轲③孔子④孟子17.《史记》七十列传的第二篇是:①《伯夷列传》②《管晏列传》③《孟子荀卿列传》④《李将军列传》18.“富者,人之情性,所不学而俱欲者也”出自于:①《平准书》②《李斯列传》③《货殖列传》④《魏其武安侯列传》19.“出见纷华盛丽而说,入闻夫子之道而乐,二者心战,未能自决”这句话是下列孔子哪位人物学生所言:①颜回②子路③子贡④子夏20.年方三十二岁而死的历史人物是:①项羽②管仲③屈原④贾谊21.“多近妇女,日夜为乐饮者四岁,竟病酒而卒”的战国公子是;①春申君②平原君③信陵君④孟尝君22.“被反间以死,天下共笑之,讳学其术”的历史人物是:①苏秦②张仪③伍子胥④楚怀王23.被吴王夫差赐剑而死的历史人物是:①文种②张仪③伍子胥④西施24.被秦王赐剑自裁的历史人物是:①白起②蒙恬③李斯④韩非25.临死前哀叹“吾悔不用蒯通之计,乃为儿女子所诈”的汉初功臣是:①韩信②彭越③英布④陈平26.临终前慨叹“太山坏乎!梁柱摧乎!哲人萎乎”的历史人物是:①伯夷②孔子③孟子④屈原27.临死前哀叹“我固当死。
长平之战,赵卒降者数十万人,我诈而尽坑之”的历史人物是:①白起②蒙恬③项羽④李广28.集中表现出司马迁既愤天命、又悲天命内在苦痛的《史记》篇目是:①《李将军列传》②《伯夷列传》③《管晏列传》④《淮阴侯列传》29.“余甚惑焉,倘所谓天道,是邪?非邪”出自于:①《李将军列传》②《伯夷列传》③《管晏列传》④《淮阴侯列传》30.见到秦始皇时慨叹“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的历史人物是:①刘邦②项羽③张良④荆轲31.被人斥为“所事者且十主,皆面谀以得亲贵”的汉儒是:①董仲舒②叔孙通③公孙弘④田蚡32.被人斥为不“正学以言”,反“曲学阿世”的汉儒是:①董仲舒②叔孙通③公孙弘④田蚡33.遭汉儒诋毁而被杀的义侠是:①灌夫②聂政③郭解④鲁仲连34司马迁从经济变化角度揭示出汉代由衰到盛,又将由盛到衰这一趋势的《史记》篇目是:①《酷吏列传》②《封禅书》③《货殖列传》④《平准书》35.司马迁批判汉武以恶为治这一专制政治的《史记》篇目是:①《酷吏列传》②《封禅书》③《李将军列传》④《平准书》36.司马迁揭露汉武好仙这一病态心理的《史记》篇目是:①《酷吏列传》②《封禅书》③《李将军列传》④《平准书》37.慨叹李广“惜乎,子不遇时”的汉皇是:①汉文帝②汉景帝③汉惠帝④汉文帝38.在右北平战中,“直贯胡骑,出其左右而还”的汉将是:①李广②李敢③李陵④李闯二、多项选择题(共17小题,每题2分,共34分)1.以下所列,曾惨遭同学毒害的人物有:①范雎②韩非③孙膑④伍子胥2.李广指挥的战斗有:①上郡遭遇战②巨鹿之战③背水一战④右北平之战3.在《史记》中,自杀而死的人物有:①项羽②陈胜③李广④白起4.韩信指挥的战役有:①井陉之战②巨鹿之战③垓下之战④潍水之战5.以下所列,哪些人曾劝韩信反汉:①武涉②萧何③陈余④蒯通6.汉初被杀的功臣有:①韩信②萧何③彭越④张良7.死于吕后之手的人物有:①韩信②戚夫人③彭越④陈余8.战国四公子是:①春申君②信陵君③孟尝君④平原君⑤成安君9.由“至友”而成死敌的人物是:①韩信②张耳③彭越④陈余10.《管晏列传》叙述了哪些人间友情:①鲍叔牙与管仲②信陵君与侯赢③孟尝君与冯谖④晏子与越石父11.汉武时期与匈奴作战的汉将有:①李广②李陵③霍去病④卫青⑤李牧12.表现出司马迁既重义又重利价值观念的《史记》篇目有:①《货殖列传》②《伯夷列传》③《孔子世家》④《越王勾践世家》13.对汉武政策予以批判的《史记》篇目有:①《酷吏列传》②《封禅书》③《淮阴侯列传》④《平准书》14.歌颂“知己”之情的《史记》篇目有:①《魏公子列传》②《管晏列传》③《伯夷列传》④《张耳陈余列传》15.曾刺杀过嬴政的勇士有:①韩信②荆轲③项羽④张良16.属于李广家族的人有:①李陵②李敢③李广利④李耳17.《刺客列传》所记载的刺客有:①郭解②曹沫③专诸④聂政⑤荆轲⑥豫让三、填空题(共16小题,每题1分,共16分)1.桃李不言,_________。
2.韩信指挥的井陉之战又称__________。
3.与刘邦有孩提之谊而最终亡入匈奴的异姓王是___________。
4.“余甚惑焉,倘所谓天道,是邪?非邪”出自于____________。
5.集中表现出司马迁重利价值观念的《史记》篇目是____________。
6.被茅坤称为“兵仙”的军事家是_______。
7.在《赵世家》中,与公孙杵臼合力救护赵氏孤儿的志士是______。
8.慨叹李广“惜乎,子不遇时”的汉皇是_______。
9.见到秦始皇时慨叹“大丈夫当如此也”的历史人物是_______。
10.“拔魏赵,定燕齐,使汉三分天下有其二”的历史人物是_______。
11.堪称为一篇“鼠传”的《史记》篇目是____________。
12.发誓要做人中“仓鼠”的人物是_______。
13.被称为“勇于当敌,仁爱士卒”的汉之名将是____________。
14.临死前哀叹“吾悔不用蒯通之计,乃为儿女子所诈”的汉初功臣是_______。
15.慨叹“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的历史人物是_______。
16.《史记》七十列传的第二篇是_______。
四、标点题(共4小题,每题10分,共40分)1.广尝与望气王朔燕语曰自汉击匈奴而广未尝不在其中而诸部校尉以下才能不及中人然以击匈奴军功取侯者数十人而广不为后人然无尺寸之功得以封邑者何也岂吾相不当侯邪且固命也朔曰将军自念岂尝有所恨乎广曰吾尝为陇西守羌尝反吾诱而降降者八百余人吾诈而同日杀之至今大恨独此耳朔曰祸莫大于杀已降此乃将军所以不得侯者也2.朱英谓春申君曰世有毋望之福又有毋望之祸今君处毋望之世事毋望之主安可以无毋望之人乎春申君曰何谓毋望之福曰君相楚二十余年矣虽名相国实楚王也今楚王病旦暮且卒而君相少主因而代立当国如伊尹周公王长而反政不即遂南面称孤而有楚国此所谓毋望之福也春申君曰何谓毋望之祸曰李园不治国而君之仇也不为兵而养死士之日久矣楚王卒李园必先入据权而杀君以灭口此所谓毋望之祸也春申君曰何谓毋望之人对曰君置臣郎中楚王卒李园必先入臣为君杀李园此所谓毋望之人也春申君曰足下置之李园弱人也仆又善之且又何至此朱英知言之不用恐祸及身乃亡去3.信乃使万人先行出背水陈赵军望见而大笑平旦信建大将之旗鼓鼓行出井陉口赵开壁击之大战良久于是信张耳详弃鼓旗走水上军水上军开入之复疾战赵果空壁争汉鼓旗逐韩信张耳韩信张耳已入水上军军皆殊死战不可败信所出奇兵二千骑共候赵空壁逐利则驰入赵壁皆拔赵旗立汉赤帜二千赵军已不胜不能得信等欲还归壁壁皆汉赤帜而大惊以为汉皆已得赵王将矣兵遂乱遁走赵将虽斩之不能禁也于是汉兵夹击大破虏赵军斩成安君没泜水上禽赵王歇4.广以郎中令将四千骑出右北平博望侯张骞将万骑与广骑异道行可数百里匈奴左贤王将四万骑围广广军士皆恐广乃使其子敢往驰之敢独与数十骑驰直贯胡骑出其左右而还告广曰胡虏易与耳军士乃安广为圆陈外向胡急击之矢下如雨汉兵死者过半汉矢且尽广乃令士持满毋发而广身自以大黄射其裨将杀数人胡虏益解会日暮吏士皆无人色而广意气自如益治军军中自是服其勇也明日复力战而博望侯军亦至匈奴军乃解去五、简答、简析题(共18小题,每题10分,共180分)1.在司马迁的笔下,李广具有哪些优秀品质?其中,你觉得李广最为突出的品质是哪一点?为什么?2.李广“从太尉亚夫击吴楚军,取旗,显功名昌邑下。
以梁王授广将军印,还,赏不行。
”请你对李广“还,赏不行”的原因作出分析。
3.结合《李将军列传》与《卫将军骠骑列传》的相关内容,谈谈司马迁对李广与卫青、霍去病作了怎样不同的描写与评价?4.简要概括韩信在汉中为刘邦首建大策的基本内容及其意义。
5.简要叙述韩信井陉口背水一战以及与项羽决胜垓下的具体战法。
6.司马迁在《淮阴侯列传》中大力描写了韩信的重情重义,大力陈述了韩信前半生不反的事实。
在你看来,司马迁这一笔法有何用意?7.项羽与在韩信对樊哙有怎样不同的态度? 你能就此对项羽、韩信识见的高下作出分析吗?8.在司马迁的笔下,项羽的最终失败已埋伏于他少时的一些行为表现中。
请你说说项羽少时的相关行为,并简要说明它与项羽最终失败的因果关系。
9.说明范蠡长男“过失”杀弟的原因。
10.在《史记》中,“不自知”的悲剧可以分为哪几类?11.为什么说张耳、陈余是以一种悖论的形式实现了他们的“刎颈之交”?12.说明《史记》作为一部人学经典的丰富内涵。
13.请你对“制礼义以养之欲”这句话作出符合司马迁本意的解释。
14.司马迁的命运感与一般人所信奉的宿命论有何区别?15.司马迁在《项羽本纪》的赞语中是如何保持了感性与理性的双重评判的?对于刘邦,司马迁是否也保持了感性与理性的双重评判?16.司马迁对汉武盛世持有怎样双重的评价?17.《史记》一书中,司马迁对汉武时代的批判主要集中在哪三篇?这三篇各自侧重在那个方面展开批判?18.历史上第一个彻底洞穿项羽弱点的人是谁?这个人对项羽的弱点作出了怎样的分析?六、论述题(共3小题,每题20分,共30分)1.论析韩信的个人才干与品质2.为什么说《李斯列传》堪称为一篇“鼠传”?3.在《管晏列传》中,司马迁对哪两对人物的知交之情进行了重点描写?叙述这两对人物知交之情的具体表现,并说明司马迁这样描写的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