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价铬钝化膜中六价铬成因及其影响因素

合集下载

传统六价铬与三价铬的利弊_1_

传统六价铬与三价铬的利弊_1_

传统六价铬钝化工艺的优点与危害性六价铬钝化工艺有很多优点,如很高的耐蚀性,自我修复耐蚀性的自愈能力,蓝白、五彩、军绿色、黑色等颜色,原料来源广泛而且价廉。

、三价铬钝化的紧迫性欧盟于2003年在布鲁塞尔签署了一项法令,规定从2003年1月1日起禁止2g1].2004年8月14日。

欧盟《电子垃圾处理法》正式出台,2005年8月13 这一法规将正式开始实施。

该法令是2002依据2002年欧盟的两个指令完成(WEEE)和《关于在电子ROHS),要求成员国确保从2006年月1日起,投放于市场的新电子和电器设备不包括含铅、汞、镉、六价铬、聚6种有害物质。

法令还规定,所有在欧盟市场上生产和销CPU、主板机、鼠标、键盘、手机2005年8月13日以前,建立完整地分类、回收、复原、再生使用系并负担产品回收责任。

中国生产出口产品的必须在2004年8月13日后停止、三价铬钝化机理与组成传统六价铬的钝化膜是通过锌的溶解、铬酸根的还原以及三价铬凝胶的析出而三价铬膜层是通过锌的溶解形成锌离子,同时锌离子的溶解造成锌表面溶PH值上升,三价铬直接与锌离子、氢氧根等反应,形成不溶性化合物沉淀溶锌过程:Zn+Ox(氧化剂)Zn2++Ox(反应式1)Zn+2H+ Zn2++H2(反应式1a)成膜过程:Zn2++xCr(Ⅲ)+y H2O ZnCrxOy+2YH+(反应式2)溶膜过程:ZnCrxOy+2yH+ Zn2+ xCr(Ⅲ)+ y H2O(反应式3)三价铬Cr(Ⅲ):钝化膜的主要成份来源,三价铬可取硫酸铬、硝酸铬、氯醋酸铬等。

氧化剂:产生锌离子,促使膜形成。

氧化剂用双氧水、硝酸盐、PH的会把三价铬氧化成六价铬,而夹杂于镀层中,从而使镀层含有六价铬,Mn、Sb、Mo、Ti、Fe、Co、Ni、和其它镧系稀土元素。

NO3-、SO42-、-PO43-、F-、Cl-、SiO32-、SiF62-、、RCOOH.、三价铬钝化技术的进展在锌上进行无六价铬钝化的研究工作已经进行了十几年,主要采用三价铬钝2],目前这些无铬钝化体系虽然是无毒环保,但耐蚀性及外观没有六价铬满足不了普通五金件电镀要求,更不用说满足汽车部件电镀的高耐蚀所以无铬钝化的工艺未曾在工业上广泛应用过。

六价铬钝化 三价铬钝化 无铬钝化

六价铬钝化 三价铬钝化 无铬钝化

六价铬钝化三价铬钝化无铬钝化一、六价铬钝化六价铬钝化是一种表面处理方法,适用于不锈钢,铬镍钢及一些铸铁及铜合金等材料,通过对表面形成一层具有一定透氧性的覆盖膜,减缓金属材料的腐蚀速度。

六价铬钝化的工艺较为成熟,处理后的材料表面光洁度好,具有较强的耐蚀性。

六价铬钝化能够达到以下效果:1.提高不锈钢的耐腐蚀性能,使金属表面获得更强的抗腐蚀性;2.六价铬钝化层颜色均匀且美观,可以在表面形成一层具有一定透氧性的覆盖膜;3.减缓金属材料的腐蚀速度,延长材料的使用寿命。

但六价铬钝化也存在一些问题:1.处理过程较为复杂,需要专业的设备和工艺;2.六价铬钝化液对环境和人体有一定的危害,需要严格控制。

二、三价铬钝化三价铬钝化技术是利用三价铬生成活化膜为金属材料表面提供耐腐蚀保护的一种表面处理方法。

与六价铬钝化相比,三价铬钝化工艺更加环保,对人体和环境的危害更小。

三价铬钝化相较于六价铬钝化,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是目前广泛应用的一种防锈方式。

三价铬钝化具有以下优点:1.具有较强的耐蚀性,能有效地减缓腐蚀速度;2.符合环保要求,对环境和人体的危害较小;3.能够提高材料的使用寿命,延长产品的寿命。

但也需要注意的是,三价铬钝化还有待改进的地方:1.处理效果相对六价铬钝化略有差异,对一些特殊情况需要特殊处理;2.处理成本相对较高,需要经过一定的投入。

三、无铬钝化无铬钝化是一种新型的环保钝化技术,主要通过对金属材料表面进行特殊处理,形成覆盖膜以达到耐蚀的效果。

无铬钝化技术在未来被认为是一种趋势。

无铬钝化技术遵循“无污染、无危害、无排放”的理念,可以有效地减少对环境和人体的危害。

无铬钝化的优势在于:1.符合环保要求,对环境和人体的危害极小;2.具有良好的防腐蚀性能,能够保护材料表面不受氧化和腐蚀。

不过,无铬钝化技术也存在一些问题:1.目前技术还不够成熟,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2.处理成本相对较高,仍然需要进一步降低。

结语六价铬钝化、三价铬钝化和无铬钝化各有优缺点。

三价铬钝化膜中六价铬成因及其影响因素

三价铬钝化膜中六价铬成因及其影响因素

三价铬钝化膜中六价铬成因及其影响因素首先,三价铬钝化膜中六价铬的主要成因是钝化膜中的三价铬在氧化环境中氧化成六价铬。

三价铬钝化膜主要是由铬酸盐和铬酸根等产物组成的,这些化合物在氧化环境中容易被氧气中的氧化剂氧化成六价铬。

六价铬是一种黄棕色沉淀物,在钝化膜表面形成致密的六价铬层,可以保护基体材料免受腐蚀。

其次,影响三价铬钝化膜中六价铬形成的主要因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温度:温度是影响三价铬氧化成六价铬的重要因素之一、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温度越高,氧化反应速率越快,六价铬生成的量也相应增加。

2.pH值:pH值是溶液中酸碱度的衡量指标,对三价铬钝化膜中六价铬的形成有重要影响。

一般来说,较高的pH值有利于三价铬氧化成六价铬。

当pH值较高时,溶液中的氢离子浓度降低,减少了还原反应,从而有利于六价铬的形成。

3.氧气浓度:氧气浓度对三价铬氧化成六价铬的反应速率有显著影响。

氧气作为氧化剂参与三价铬氧化反应,氧气浓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形成的六价铬也越多。

4.钝化膜的厚度:钝化膜的厚度对三价铬钝化膜中六价铬的形成也有影响。

较厚的钝化膜能提供更多的三价铬供氧化反应,从而有助于六价铬的形成。

5.基体材料的成分和结构:基体材料的成分和结构对三价铬钝化膜中六价铬的形成也有一定的影响。

不同的金属基体材料具有不同的电子结构和电化学活性,会影响三价铬氧化成六价铬的反应速率和程度。

综上所述,三价铬钝化膜中六价铬的形成与温度、pH值、氧气浓度、钝化膜厚度以及基体材料的成分和结构等因素密切相关。

通过控制这些因素,可以有效地调控三价铬钝化膜中六价铬的形成和性能,从而提高钝化膜的耐腐蚀性能和保护基体材料的寿命。

三价铬钝化膜中六价铬成因及其影响因素

三价铬钝化膜中六价铬成因及其影响因素

三价铬钝化膜中六价铬成因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镀锌是提高钢铁抗大气腐蚀的有效方法。

但在潮湿的环境中镀锌层容易发生腐蚀,表面形成白色疏松的腐蚀产物或变成灰暗的颜色影响外观。

为进一步提高防蚀性和装饰性,镀层必须进行钝化处理。

过去人们一直采用六价铬钝化处理,六价铬钝化工艺成熟稳定,钝化膜耐蚀性高,具有修复耐蚀性的自愈能力,原料来源广泛且价廉,但由于六价铬毒性大,严重污染环境和危害人体健康,欧盟RoHS规定禁止使用。

目前市场上已经出现了多种三价铬钝化液产品,替代六价铬钝化处理并得到了大规模的应用。

其耐蚀性和装饰性已达到或超过六价铬钝化液的钝化效果。

我司于2011年在宝强、华裕螺丝中均有发现:三价铬彩锌在电镀过程并没有有意图添加六价铬,也没有过程污染的存在,在刚电镀出来的三价铬彩锌产品,用水煮法定性分析也未检测出有六价铬。

但将产品放置15天以上时,一般会发现有微量的六价铬存在。

随着时间的增加六价铬的含量会有所增加。

放置到6个月时,转化趋于稳定。

这时六价铬含量约为20ppm~50ppm左右。

经过我司众多的对比与考察,以上现象为电镀行业的普遍现象。

目前常用的三价铬彩锌钝化用药水都存在这种转化现象,只是转化的时间或长或短,转化的程度或轻或重。

本文探讨了钝化液温度、pH值、钝化时间、钝化液成分等因素对钝化膜形成六价铬的影响,提出了减少或避免钝化膜中六价铬形成的方案。

下图是我司在做六价铬定性试验时所拍的图片。

(试验方法为沸水萃取+比色法)以下为三价铬镀锌与六价铬镀锌的一些对比图片1.三价铬钝化膜出现六价铬的成因从化学价态变化角度,经过三价铬钝化溶液处理,钝化膜表面形成了一层由Cr(OH)3、Zn(OH)2等胶状沉淀物转化而成的Cr2O3- ZnO- Zn钝化膜,钝化膜表面通常呈弱碱性(PH7-8.5),钝化膜表面结构松散的微量三价铬在潮湿的空气中会被缓慢氧化成六价铬。

从热力学的角度,钝化膜表面形成的Cr(OH)3 和CrO2-类化合物可以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成六价铬,这可能是三价铬钝化膜转化为六价铬的最主要的原因。

铝合金三价铬钝化剂

铝合金三价铬钝化剂

铝合金三价铬钝化剂铝合金是一种常见的金属材料,具有轻质、高强度、耐腐蚀等优点,在工业、建筑以及汽车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然而,铝合金的表面容易受到氧化、腐蚀等影响,降低了其使用寿命和性能。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人们开发了各种表面处理技术,其中钝化技术是一种常用的方法。

钝化是指在金属表面形成一层致密、均匀、具有一定厚度的氧化膜或化合物膜,以增强金属的耐腐蚀性、耐磨性和美观性。

在铝合金表面处理中,三价铬钝化是一种常用的方法,可以形成一层厚度约为0.2-0.5微米的氧化膜,具有较好的耐腐蚀性和电绝缘性。

传统的铬钝化剂通常采用六价铬,但六价铬对环境和人体健康有一定的危害,因此,近年来,三价铬钝化剂逐渐成为一种新兴的表面处理技术。

三价铬钝化剂具有环保、安全、易于操作等优点,已经得到广泛应用。

铝合金三价铬钝化剂的成分通常包括三价铬盐、缓蚀剂、表面活性剂等。

其中,三价铬盐是钝化剂的主要成分,可以与铝合金表面的氧化物反应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

缓蚀剂可以减缓铝合金表面的腐蚀速度,提高钝化膜的稳定性。

表面活性剂则可以提高钝化剂的润湿性和分散性,使其更容易均匀地覆盖在铝合金表面上。

铝合金三价铬钝化剂的使用方法比较简单,通常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预处理:首先,需要将铝合金表面清洗干净,去除表面的油污、氧化物等杂质。

可以采用碱洗、酸洗、机械抛光等方法进行预处理,以确保钝化剂能够均匀地覆盖在铝合金表面上。

2. 钝化处理:将铝合金浸泡在三价铬钝化剂中,一般处理时间为10-30分钟。

在处理过程中,可以通过控制温度、pH值等参数来调整钝化膜的厚度和性质。

3. 清洗:将钝化后的铝合金表面用水或其他溶剂进行清洗,去除表面残留的钝化剂和杂质,以免影响下一步的处理。

4. 后处理:在需要的情况下,可以对钝化后的铝合金进行后处理,如涂覆保护漆、进行电泳涂装等。

这些处理可以进一步提高铝合金的耐腐蚀性、美观性和使用寿命。

铝合金三价铬钝化剂的应用范围广泛,可以用于各种类型的铝合金材料,如6061、6063、7075、2024等。

三价铬钝化的提出

三价铬钝化的提出

三价铬钝化的提出三价铬钝化的提出传统的六价铬钝化工艺具有成熟稳定、价格低廉、品种多样、高的耐蚀性和钝化膜的自修复能力等优点得到广泛的应用。

但是六价铬是强致癌物质,对环境与人体健康会造成严重危害。

我国在锌层上进行无六价铬钝化工艺的研究工作已进行了很久,主要集中搞无铬钝化和三价铬钝化两个方面。

前者在二十多年前就进行了很多研究,主要是采用钛酸盐、钼酸盐、钨酸盐、稀土、硅酸盐等。

因外观与耐蚀性不好,未用于工业生产,致使无六价铬钝化技术主要依赖三价铬钝化工艺的开发应用。

三价铬钝化技术的进展(1)第一代三价铬钝化络合剂主要为氟化物,而氟化物Cr(III)络合比较稳定,膜层薄,所以形成的膜层颜色一般为银白色、蓝白色,耐蚀性差,中性盐雾试验不超过8~16h。

(2)第二代三价铬钝化技术第二代三价铬钝化剂的共同特点是采用有机络合剂,并加入其他金属,耐蚀性大大提高,并可以得到不同钝化膜的颜色,如蓝色、彩色、黑色。

操作条件要求相对较低。

(3)第三代三价铬钝化技术是在第二代钝化液中直接加入封孔剂,例如酸性硅溶胶、纳米Si 氧化物,它们被填充在钝化膜的骨架中,克服了三价铬钝化无自愈能力的缺点,大大提高膜层的耐蚀性。

三价铬钝化剂的组成和成膜机理三价铬钝化剂一般含有以下成分。

①三价铬Cr(Ⅲ) 钝化膜的主成分来源,三价铬可取氯化铬、硫酸铬、硝酸铬、磷酸铬、醋酸铬和硫酸铬钾等,还可以使用铬酸和重铬酸的还原产物。

②氧化剂产生锌离子,促使钝化膜形成。

氧化剂可用双氧水、硫酸盐、卤酸盐、过硫酸盐、四价铈等。

使用氧化剂的钝化剂在钝化过程中,由于pH值的自动升高,会把三价铬氧化成六价铬,而夹杂于镀层中,从而使镀层含有六价铬,因此,含氧化剂的钝化剂形成的膜层颜色较深,如果钝化膜中含有Cr,就不符合 RoHS法规的要求。

③络合剂控制成膜的速度和钝化液稳定性。

络合性太强,成膜速度慢,膜层薄,甚至不能形成膜层。

络合剂有氟化物、有机羧酸、有机羧酸的酰胺、多羟基羧酸等。

三价铬钝化膜为什么会产生六价铬

三价铬钝化膜为什么会产生六价铬
究[J]. 电镀与环保, 1999, 19 (1): 13-16. [7] 梁平. SiC 微粒对 Ni–P 合金刷镀层表面形貌和结构的影响[J]. 表面技
术, 2005, 34 (1): 22-24. [8] 蒋太祥, 胡信国, 戴长松, 等. 非晶态镍磷合金电刷镀溶液性能研究[J].
• 24 •
130-131. [12] JEONG D H, GONZALEZ F, PALUMBO G, et al. The effect of grain
size on the wear properties of electrodeposited nanocrystalline nickel coatings[J]. Scripta Materialia, 2001, 44 (3): 493-499. [13] 刘家浚. 材料磨损原理及其耐磨性[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3: 98-104. [14] FERKEL H, MÜLLER B, RIEHEMANN W. Electrodeposition of particle strengthened nickel films [J].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A, 1997, 234/236: 474-476.
收稿日期:2008–04–28 作者简介:蒋雄(1939–),男,江苏常州人,博士,教授,研究兴趣包 括电极过程,湿法冶金中的电化学,电沉积,腐蚀,电池,环境电化学,电 镀,化学转化膜等。 作者联系方式:(E-mail) jiangxoulj@。
化件更易检出六价铬。不同厂家生产的钝化液所形成 的钝化膜在放置过程中产生六价铬的时间不尽相同, 最短的数天到一星期。对于被杂质污染的钝化液,其 形成的钝化膜更易产生六价铬。总之,从不含六价铬 的钝化液中得到的三价铬钝化膜放置时会产生六价铬 已是不争的事实,在国内外已引起广泛的重视[1-4]。

六价铬钝化和三价铬钝化

六价铬钝化和三价铬钝化

六价铬钝化和三价铬钝化六价铬钝化和三价铬钝化:技术发展与应用前景序钝化是金属表面处理的一种常见方法,通过在金属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以提高材料的耐蚀性和耐磨性。

在众多的钝化方法中,六价铬钝化和三价铬钝化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本文将从多个层面对六价铬钝化和三价铬钝化进行全面评估,探讨其技术发展和应用前景。

一、什么是钝化?钝化是一种将金属表面转化为钝化膜的化学过程,通过钝化膜来保护金属材料免受环境侵蚀、氧化和腐蚀等不良影响。

这种钝化膜形成后,可以提高金属材料的耐蚀性、耐磨性和耐久性。

钝化膜一般为一种致密、均匀的氧化物或盐类物质。

二、六价铬钝化六价铬钝化,又称为六价铬转化膜,是将金属表面转化为六价铬化合物的一种钝化方法。

这种转化膜通常是硬度较高且致密的蓝绿色化合物。

六价铬钝化通过与金属表面发生化学反应,使得金属表面生成一层钝化膜,从而提高金属的耐蚀性和耐磨性。

1. 六价铬钝化的原理六价铬钝化的原理主要是利用六价铬离子(Cr6+)与金属表面发生反应,在金属表面形成一层六价铬化合物的保护膜。

这种保护膜能有效阻止金属与外界环境的直接接触,减少金属在潮湿、酸性或碱性环境中的腐蚀程度。

2. 六价铬钝化的应用领域六价铬钝化在工业生产中被广泛应用,特别是在汽车、航空航天、电子等领域。

在汽车行业,六价铬钝化可以应用于汽车零部件的防腐蚀处理,延长其使用寿命。

在航空航天领域,六价铬钝化可以用于飞行器的金属结构表面处理,提高其抗腐蚀性能。

在电子行业,六价铬钝化可用于电子元件的封装和连接线的保护,提高电子产品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3. 六价铬钝化的优点和局限性六价铬钝化具有以下优点:- 钝化膜致密、均匀,能有效保护金属材料;- 技术成熟,应用广泛;- 钝化膜颜色鲜艳,可满足产品美观要求。

然而,六价铬钝化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六价铬对环境和人体健康有一定的危害性;- 六价铬制程复杂,成本相对较高。

三、三价铬钝化三价铬钝化,又称为三价铬转化膜,是将金属表面转化为三价铬化合物的一种钝化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价铬钝化膜中六价铬成因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镀锌是提高钢铁抗大气腐蚀的有效方法。

但在潮湿的环境中镀锌层容易发生腐蚀,表面形成白色疏松的腐蚀产物或变成灰暗的颜色影响外观。

为进一步提高防蚀性和装饰性,镀层必须进行钝化处理。

过去人们一直采用六价铬钝化处理,六价铬钝化工艺成熟稳定,钝化膜耐蚀性高,具有修复耐蚀性的自愈能力,原料来源广泛且价廉,但由于六价铬毒性大,严重污染环境和危害人体健康,欧盟RoHS规定禁止使用。

目前市场上已经出现了多种三价铬钝化液产品,替代六价铬钝化处理并得到了大规模的应用。

其耐蚀性和装饰性已达到或超过六价铬钝化液的钝化效果。

我司于2011年在宝强、华裕螺丝中均有发现:三价铬彩锌在电镀过程并没有有意图添加六价铬,也没有过程污染的存在,在刚电镀出来的三价铬彩锌产品,用水煮法定性分析也未检测出有六价铬。

但将产品放置15天以上时,一般会发现有微量的六价铬存在。

随着时间的增加六价铬的含量会有所增加。

放置到6个月时,转化趋于稳定。

这时六价铬含量约为20ppm~50ppm左右。

经过我司众多的对比与考察,以上现象为电镀行业的普遍现象。

目前常用的三价铬彩锌钝化用药水都存在这种转化现象,只是转化的时间或长或短,转化的程度或轻或重。

本文探讨了钝化液温度、pH值、钝化时间、钝化液成分等因素对钝化膜形成六价铬的影响,提出了减少或避免钝化膜中六价铬形成的方案。

下图是我司在做六价铬定性试验时所拍的图片。

(试验方法为沸水萃取+比色法)
以下为三价铬镀锌与六价铬镀锌的一些对比图片
1.三价铬钝化膜出现六价铬的成因
从化学价态变化角度,经过三价铬钝化溶液处理,钝化膜表面形成了一层由
Cr(OH)
3、Zn(OH)
2
等胶状沉淀物转化而成的Cr
2
O
3
- ZnO- Zn钝化膜,钝化膜表面通常
呈弱碱性(PH7-8.5),钝化膜表面结构松散的微量三价铬在潮湿的空气中会被缓慢氧化成六价铬。

从热力学的角度,钝化膜表面形成的Cr(OH)
3 和CrO
2
-类化合物可以被空气中的
氧气氧化成六价铬,这可能是三价铬钝化膜转化为六价铬的最主要的原因。

在六价铬的形成过程中,钝化膜表面六价铬的形成速率、形成量,还与许多因素有关,如三价铬氧化成六价铬的动力学机制、钝化条件以及钝化膜表面的致密程度、其他组分的影响等。

2.工艺条件对钝化膜中六价铬形成的影响
2.1钝化液温度
图1 给出了钝化液温度对Cr6+形成的影响。

由图1可知,钝化液温度越高,钝化膜出现六价铬速率越快;钝化液温度低,有利于降低六价铬的形成速率。

因此,钝化液温度是六价铬形成的重要影响因素。

当温度低至300℃时,出现六价铬的时间将超过30d。

但温度过低将影响钝化膜的耐蚀性。

图1.
2.2钝化液PH值
图2给出了钝化液PH值对Cr6+形成的影响。

由图2 可见,钝化液的PH值越高,六价铬出现的时间越早;PH值越低,出现的时间越晚,当PH=0.7时,出现六价铬的时间将超过40d.。

但考虑到PH值过低将会增加钝化膜的溶解,而不利于钝化膜的耐蚀性,所以PH值不宜过低。

图2.
2.3钝化时间
图3给出了钝化时间对Cr6+形成的影响。

由图3可见,钝化时间越长,六价铬出现的时间越早;钝化时间越短,出现时间越晚。

钝化时间10S时,出现六价铬的时间将超过50d。

但钝化时间太短形成的膜层太薄而影响钝化效果。

图3.
2.4浓缩钝化液的质量分数
图4给出了浓缩钝化液的质量分数对形成的影响。

由图4可见,浓缩钝化液的质量分数越大,六价铬出现的时间越早,浓缩钝化液的质量分数低,六价铬出现的时间晚。

其质量分数为5%时,出现六价铬的时间将超过60d。

浓缩钝化液的质量分数太低,影响钝化膜的外观和耐蚀性。

图4.
2.5烘烤温度
图5给出了烘烤温度对Cr6+形成的影响。

由图5可见,烘烤温度越高,六价铬出现的时间越早;烘烤温度越低,出现时间越晚。

当烘烤温度为800℃,出现六价铬的时间将超过30d。

图5.
2.5烘烤时间
图6给出了烘烤时间对Cr6+形成的影响。

由图6可见,烘烤时间越长,六价铬出现的时间越早;烘烤时间越短,出现时间越晚。

当烘烤时间为2min时,出现六价铬的时间将超过30d.
图6.
2.6钝化液成分的影响
除上述因素外,三价铬彩色钝化液的配方也明显影响钝化膜中六价铬的形成速率与形成量,其中影响最大的是氧化剂和配位剂.
3.三价铬钝化膜出现六价铬的控制
钝化膜中出现微量六价铬主要是空气中的氧气对钝化膜中三价铬的氧化作用所
造成的.通过控制三价铬钝化工艺条件或使用后处理封闭剂或采用无铬钝化等方法可以控制钝化膜中六价铬的出现。

研究表明:通过控制钝化液温度、钝化液PH值、钝化时间、浓缩钝化液的质量分数,烘烤温度和时间及调整钝化液成分等,可以大幅度延长六价铬的出现时间,减少钝化膜中六价铬。

但是改变钝化工艺条件尚不足以从根本上消除六价铬的开成,只有使用后处理封闭剂或采用无铬钝化才有可能从根本上消除钝化膜中六价铬的形成问题。

现有的无铬钝化技术尚难以满足镀锌层高耐蚀性的要求。

通过在三价铬钝化后,进行封闭处理,隔绝空气与钝化膜中三价铬的接触,是目前解决三价铬钝化膜中微量六价铬产生的重要途径。

市场上已经出现了一些基于聚丙稀酸树脂类的钝化后处理封闭剂。

但是这类树脂往往会严重影响钝化膜的外观装饰性,影响其推广应用。

因此,为了得到适合工业化生产的三价铬钝化膜,今后还有必要继续探索研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