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与电器方向研究生培养方案

合集下载

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学科是目前电气工程领域中发展最快的分支之一,在现代工业和交通领域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为了培养高素质的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学科硕士研究生,各大高校和科研机构都制定了相应的培养方案。

培养方案中,首先要求学生具有扎实的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的基础知识,包括电力电子原理、功率半导体器件、电机控制技术及其应用等方面的基础课程,同时要求学生具有较好的数学、电路分析和模拟仿真的基础。

在基础课程的学习中,也需要学生参加相关实验和设计项目,提高其实践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基础知识学习之后,学生需要开展电力电子领域的进一步研究和探索,这就要求研究生选择特定的方向进行研究。

在学术导师和学生自身的选择下,可选的研究方向包括但不限于:各种电机的控制方法、模型及控制算法的研究;不同级数的逆变器拓扑结构和控制技术;电力电子在新能源、轨道交通等领域中的应用;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优化控制等。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开展研究,培养方案还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类学术会议和论文策划,获得学术交流和展示研究成果的机会。

学生还能够参与科研项目和实验室研究,获得更多的实践经验,推动科研工作。

除了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研究生也需要提高自身的社交和管理能力。

在培养方案中,学生要求参加一系列课程和实践活动,如团队管理及领导力、国际战略和市场创新等,增强其市场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此外,学生还需要完成一定的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项目,撰写学术论文并进行答辩。

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项目是研究生独立完成研究工作和论证能力的重要表现,也是阶段性的成果和验收标准。

总体而言,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旨在培养掌握该领域各种理论、技术和方法,具有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的专业人才。

通过实践和科研训练,结合社交、管理、沟通等方面的提升,使学生成长为适应未来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专业人才。

大学考研电气工程学科科学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大学考研电气工程学科科学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大学考研电气工程学科科学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清晨的阳光透过窗帘,洒在我的书桌上,思绪如电流般在脑海中跳跃。

作为一名有10年方案写作经验的大师,我决定用意识流的方式,来完成这篇“大学考研电气工程学科科学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我们得明确电气工程学科的培养目标。

电气工程作为一门涉及电力系统、电子技术、自动化控制等多个领域的交叉学科,其培养目标自然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核心。

那么,如何实现这一目标呢?一、课程设置1.基础课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复变函数等。

这些课程是电气工程学科的基础,为学生今后的研究工作打下扎实的数学基础。

2.专业课程: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电力系统分析、自动化控制原理等。

这些课程涵盖了电气工程的核心内容,让学生在专业领域内具备一定的理论水平。

3.实践课程:实验、实习、课程设计等。

实践课程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

通过实践,学生可以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二、科研训练1.课题研究:硕士研究生在导师的指导下,选择具有一定学术价值和实际意义的课题进行研究。

这一过程可以锻炼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

2.学术交流:鼓励学生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研讨会,与同行进行学术交流,拓宽学术视野。

3.发表论文:要求学生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至少发表一篇学术论文。

这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术水平,也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学术素养。

三、综合素质培养1.社会实践:鼓励学生参加志愿服务、社会实践活动,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协作能力。

2.创新创业:鼓励学生参加创新创业项目,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

3.外语能力:加强学生的外语学习,提高他们的国际竞争力。

四、培养过程管理1.导师责任制:实行导师责任制,导师对学生的学术研究和综合素质培养负责。

2.学术评价:建立科学合理的学术评价体系,激励学生努力学习、积极创新。

3.质量监控:对培养过程进行质量监控,确保培养质量。

电机与电器方向研究生培养方案

电机与电器方向研究生培养方案

电机与电器方向研究生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80801)(200709版)本学科1962年招收研究生,是首批有权授予硕士学位的学科。

现有教授5名(其中工程院院士1名),副教授6名,另有2名院士为兼职教授。

本学科以电路理论和电磁场理论为基础,结合微电子技术、功率电子技术、控制理论和计算机技术,应用现代分析和测试技术,研究电机设计、制造、驱动及其控制等方面出现的新理论及实际问题。

发展新的品种,研究各种电机新的控制方法,实现电机的机电一体化。

本学科拥有电机实验室、控制电机实验室和计算机房,有各种类型的电机及控制器、变压器、测量仪器、电源设备、计算机系统供电机及其控制的试验研究之用。

最近承接的主要科研项目有:磁悬浮列车车载电源的研究,电梯用外转子低速无齿轮永磁同步电动机的研究,交流伺服电机及其应用系统的研究等。

一、培养目标硕士学位获得者应在电机工程领域内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并掌握系统的电机及其控制方面的专业知识,了解国内外该领域的最新技术发展与动向,能够在本专业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和生产管理工作,掌握一门外语。

二、主要研究方向1、特种电机及其驱动控制系统2、运动控制系统3、电机物理场的分析计算4、大型电机的理论、运行和监测5、电力电子技术应用6、电机的CAD和CAM7、电机运行的动态仿真三、学制和学分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制为二年半;总学分≥32,其中学位课学分≥19。

硕士生的课堂课程教学计划一般应在第一学年内完成四、课程设置 课程类别课程代码课程名称学分开课时间 组号 备注学位课 G071503计算方法3.0秋学位课 G071507 数学物理方程3.0秋学位课G071532 应用泛函分析 3.0 春学位课G071552 应用近世代数 3.0 春学位课G071555 矩阵理论 3.0 秋学位课G071556 近代矩阵分析 2.0 春学位课G071559 最优化理论基础 3.0 秋学位课G071562 基础数理统计 2.0 秋学位课G071563 时间序列与多元分析 2.0 春学位课G071564 应用随机过程 3.0 秋学位课G090501 自然辩证法概论 2.0 春,秋必修学位课G090503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1.0 春,秋必修必学位课G140501 英语 3.0 春,秋修必学位课X031499 专业英语 1.0 春、秋修学位课X031503 运动控制系统 2.0 秋学位课X031504 电机专题 2.0 秋学位课X031508 现代控制理论 3.0 春学位课X031510 工程电磁场数值计算 2.0 春,秋非学位F031503 计算机系统与通讯 2.0 春课非学位F031536 制造执行系统MES及应用2.0 春课非学位F031537 现代电机设计 2.0 春秋课非学位课F031601 电机的数字控制 2.0 秋非学位课S031501 学术报告会或讨论会 2.0 春秋必修五、中期考核硕士研究生在第四学期初一个月内需进行一次全面考核,检查其课程学习的学分和级点是否满足要求,决定是否可进入学位论文阶段。

电气工程研究生培养方案

电气工程研究生培养方案

电气工程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电气工程是现代工程技术中最为重要的领域之一,具有广泛的应用。

电气工程研究生培养方案的目标是培养具备深厚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业人才,他们能够在电气工程及相关领域从事高水平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程设计和管理工作。

二、培养对象电气工程研究生招生对象为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全日制本科毕业生、硕士研究生、及具有相应学历的自考研究生。

三、培养要求1. 理论功底:掌握电气工程领域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具备扎实的数学、物理等相关理论基础。

2. 实践能力:具备独立开展实验、调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

3. 综合素质: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较强的沟通能力,具备较强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培养方式1. 课程学习:研究生一般需完成一定的基础课程学习和一定数量的专业课程学习,以巩固专业知识和提高综合能力。

2. 实验实习:研究生需要参与实验实习,了解电气工程领域的最新技术和理论,掌握实践技能。

3. 学术交流:鼓励研究生参与学术交流活动,拓宽学术视野,并学会与国内外同行进行交流与合作。

4. 科研创新:鼓励研究生积极参与课题研究和科研项目,提高创新能力和科研水平。

五、培养计划1. 培养周期:电气工程研究生一般为3年全日制学习。

2. 学习安排:第一学年为基础课程学习,第二学年为专业课程学习,第三学年为毕业设计或论文研究阶段。

3. 学科方向:可根据研究生的兴趣和发展方向,设置不同的学科方向和导师指导。

六、培养评估1. 学业表现:定期进行学业评价,对学生的学术表现和实践能力进行评价。

2. 毕业要求:研究生毕业需通过学位论文答辩,并满足学位授予的相关规定。

七、培养保障1. 师资力量:培养方案要求专业领域具有丰富的经验和深厚的学术造诣的导师,为学生提供专业的指导和支持。

2. 实验设施:学校要提供先进的实验室设备和平台,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和实践条件。

八、培养成果1. 毕业生就业:研究生毕业后可以在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企事业单位从事电气工程领域的技术开发、管理和教学等工作。

电气工程学科一级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电气工程学科一级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电气工程学科一级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学科代码0808)一、学科、专业简介本学科于2009年获得电气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含有电机与电器(080801)、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080802)、高电压与绝缘技术(080803)、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080804)和电工理论与新技术(080805)等二级学科硕士点,其中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学科1993年开始招收和培养硕士研究生,并于1996年、2008年被评为冶金部和安徽省重点学科,设有“电力电子与运动控制”安徽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目前,学科已经形成了5个相对稳定、具有一定特色优势的研究方向。

“配电网电能质量控制技术”方向主要是针对冶金系统供配电网络和大功率电力负荷的特点,对电能质量的测试评估治理和节能降耗潜能挖掘等问题开展研究,在电弧炉的柔性供电方法及控制系统研究、中高压无功功率补偿理论与装置研究等方面获得了突破;“高效节能功率变换技术”方向围绕节能环保型开关电源等功率变换技术的基本理论及控制方法上开展研究,连续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项目资助,取得了具有原创性的研究成果;“新能源发电与控制技术”方向围绕着以太阳能、风能为代表的绿色可再生能源并网发电的一些关键技术问题进行了研究;“运动控制系统及关联技术应用研究”方向针对冶金、机械制造、化工等大型企业的生产线中,机器人、大功率传动控制装置复杂、空间位置分散的特点,开展先进控制算法和网络环境下最优控制系统研究;“电工理论新技术”方向围绕脉冲功率技术、新型器件材料及结构开展研究工作,通过采用新材料器件和技术手段来提高输出脉冲重复频率和功率密度、缩小系统体积进行了广泛的应用基础研究。

经过多年的积累和发展,本学科在科学研究、师资力量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巨大发展:近几年,学科年均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SCI、EI收录论文30余篇,出版专著和教材5部,获省部级奖励4项,先后获得了7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国家863和973子课题(军口)等国家级纵向课题以及一大批省部级纵向课题。

电气工程(学科)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doc

电气工程(学科)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doc

电气工程(学科)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85207授硕士学位)一、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文化修养、基础理论扎实、专业知识面广、实践能力强、富有现代科学创新意识,能够较系统地掌握电机控制、电力电子与电气传动、电力系统自动化的设计及应用等学科知识,使学生具备良好职业素养和创新精神的高层次应用型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

基本要求为:1. 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方法,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政策水平,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学风严谨,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献身精神,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2. 较熟练掌握一门外语,能够阅读专业外语资料;3. 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和综合能力;4. 掌握电气领域的基础理论、先进技术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5. 了解本领域的发展动向,基础扎实、素质全面、工程实践能力强,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6. 在本专业领域具备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程设计和组织管理能力,具有创新精神和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具有较强的工作适应能力。

二、招生对象具有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学历(或本科同等学力)、符合本学科报考资格条件规定的人员。

三、学习方式与学制全日制方式学习,学制3年,提前毕业和延长学习时间的硕士研究生按照《湖北民族学院研究生学籍管理实施细则(试行)》相关要求执行。

四、培养学科领域(一)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本方向主要在电力系统规划、电力系统运行与控制、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电力系统信息化及电力系统信息安全等方面开展研究工作。

(二)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本方向主要在电力电子装置及应用、电力传动及自动控制系统、新型电力电子电路及控制技术、电力电子器件及其应用技术等方面开展研究工作。

(三)电机与控制本方向主要在电机运行控制、高品质电气驱动与数字化伺服控制系统、电力电子与电气传动、电能质量控制与新能源开发利用新技术等方面开展研究工作。

五、培养方式(一)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采取系统的理论学习与技能培养相结合、讲授与讨论相结合、校内学习与校外实践相结合以及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相结合的方法。

电机与电器专业攻读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电机与电器专业攻读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电机与电器专业攻读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2012年修订)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电机与电器领域的高级专门技术和管理人才,要求学位获得者具备: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德智体美全面发展;2、遵守纪律,有良好的道德品质;3、具有本学科宽广而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业知识,熟悉所从事研究领域的学科现状、发展动态和国际学术研究的前沿,具备独立开展科学研究的能力;4、能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能够熟练地运用该门外国语阅读本专业的文献资料,并具有一定的外语写作和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5、具有健康的体格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二、研究方向电机与电器(080801)属于工学门类,一级学科为电气工程(0808),本学科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但不限于):1、电机驱动与检测本方向主要研究内容包括新型电机与特种电机理论与应用,新兴数字化驱动系统与控制,现代电磁测量技术,大型电机的理论、运行和监测,电气传动系统的非线性动态分析与控制技术,电气传动中的多电平电能转换与系统控制,新兴功率变换技术及应用等。

2、电器控制与应用本方向主要研究内容包括现代电机调速理论与控制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在电机及其系统中的应用,智能电器与机电一体化,交流电机及其系统分析与监控,电机运行的动态仿真,电机控制与节能技术,电机噪声与振动控制等。

3、电站设备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本方向主要研究内容包括电气系统故障检测与诊断技,各种电力(电气)设备进—1—行状态诊断、性能监控、故障预测及远程预警,电气系统控制管理和信息一体化技术,采用现场总线、DCS、PLC、GPS、GIS等控制设备的远程监测技术在电气系统中的应用,电气设备包括大型机电设备的在线实时监测、离线巡检与故障诊断。

4、智能检测与自动化装置本方向主要研究内容包括电气系统的智能控制,电气系统被控对象的信息提取、转换、传递与处理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现代检测技术在电气设备中的创新及应用,信号的获取与实时处理技术、先进传感器技术、智能仪表、测控装置、新型测控系统开发和应用,嵌入式信息化电气设备的关键技术、传感器网络技术和基于无线传感技术的自动化装置。

大连理工大学电气工程培养学硕方案

大连理工大学电气工程培养学硕方案

大连理工大学电气工程培养学硕方案一、培养目标本学科专业培养能够从事电气工程方面的设计、管理或相关工程技术工作的高层次人才。

紧密结合我国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需求,面向企业(行业)工程实际,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具有较好的相关专业领域理论基础、突出的实践创新能力、较强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良好的职业素养的应用型拔尖创新人才。

本专业工程类硕士专业学位获得者应具备如下的知识、能力和素质:(1)基本素质要求: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服务国家和人民的高度社会责任感、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业精神、科学严谨和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身心健康。

(2)基本知识要求:工程硕士学位获得者应掌握所从事行业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熟悉行业领域的相关规范,在行业领域的某一方向具有独立担负工程规划、工程设计、工程实施、工程研究、工程开发、工程管理等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

(3)基本能力要求:工程硕士学位获得者应具备解决相关工程技术问题、进行工程技术创新、从事工程技术开发工作的能力及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具备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二、学科群、专业及研究方向简介电气工程学科点是教育部批准的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其中电机与电器学科为辽宁省重点学科。

本电气工程一级学科包括电机与电器、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电工理论与新技术五个二级学科,并涉及电力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与网络控制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等诸多领域,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

其主要特点是强弱电结合,机电结合,软硬件结合,以电力电子技术、自动控制、计算机通信技术和高电压技术为核心技术,以实现电力系统的自动化和智能化为目标,开展多学科交叉的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研究。

本学科师资力量雄厚,科研实力强,拥有一批在国内外同行中享有较高声誉的专家,形成了结构合理的学术梯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机与电器方向研究生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080801)
(200709版)
本学科1962年招收研究生,是首批有权授予硕士学位的学科。

现有教授5名(其中工程院院士1名),副教授6名,另有2名院士为兼职教授。

本学科以电路理论和电磁场理论为基础,结合微电子技术、功率电子技术、控制理论和计算机技术,应用现代分析和测试技术,研究电机设计、制造、驱动及其控制等方面出现的新理论及实际问题。

发展新的品种,研究各种电机新的控制方法,实现电机的机电一体化。

本学科拥有电机实验室、控制电机实验室和计算机房,有各种类型的电机及控制器、变压器、测量仪器、电源设备、计算机系统供电机及其控制的试验研究之用。

最近承接的主要科研项目有:磁悬浮列车车载电源的研究,电梯用外转子低速无齿轮永磁同步电动机的研究,交流伺服电机及其应用系统的研究等。

一、培养目标
硕士学位获得者应在电机工程领域内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并掌握系统的电机及其控制方面的专业知识,了解国内外该领域的最新技术发展与动向,能够在本专业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和生产管理工作,掌握一门外语。

二、主要研究方向
1、特种电机及其驱动控制系统
2、运动控制系统
3、电机物理场的分析计算
4、大型电机的理论、运行和监测
5、电力电子技术应用
6、电机的CAD和CAM
7、电机运行的动态仿真
三、学制和学分
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制为二年半;总学分≥32,其中学位课学分≥19。

硕士生的课堂课程教学计划一般应在第一学年内完成
四、课程设置
课程类别课程代码课程名称学分开课时间组号备注学位课G071503 计算方法 3.0 秋
学位课G071507 数学物理方程 3.0 秋
学位课G071532 应用泛函分析 3.0 春
学位课G071552 应用近世代数 3.0 春
学位课G071555 矩阵理论 3.0 秋
学位课G071556 近代矩阵分析 2.0 春
学位课G071559 最优化理论基础 3.0 秋
学位课G071562 基础数理统计 2.0 秋
学位课G071563 时间序列与多元分析 2.0 春
学位课G071564 应用随机过程 3.0 秋
学位课G090501 自然辩证法概论 2.0 春,秋必修
学位课G090503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1.0 春,秋必修
学位课G140501 英语 3.0 春,秋必修
学位课X031499 专业英语 1.0 春、秋必修
学位课X031503 运动控制系统 2.0 秋
学位课X031504 电机专题 2.0 秋
学位课X031508 现代控制理论 3.0 春
学位课X031510 工程电磁场数值计算 2.0 春,秋
非学位课F031503 计算机系统与通讯 2.0 春
非学位课F031536 制造执行系统MES及应用 2.0 春
非学位课F031537 现代电机设计 2.0 春秋
非学位课F031601 电机的数字控制 2.0 秋
非学位课S031501 学术报告会或讨论会 2.0 春秋必修
五、中期考核
硕士研究生在第四学期初一个月内需进行一次全面考核,检查其课程学习的学分和级点是否满足要求,决定是否可进入学位论文阶段。

具体按研究生院有关规定执行。

硕士生中期考核一般应在第三学期开学后一个月内完成
六、开题报告
硕士研究生的开题报告应在第三学期结束前(最迟第四学期开学后一个月内)完成,为开题准备的文献阅读量不少于50篇。

开题报告应在本学科和相关学科专家参加的论证会上就课题的研究范围、意义和价值、拟解决的问题及研究方向作出说明,并对可行性进行论证。

经认可后方可进行课题研究。

论证内容包括论文工作各阶段的主要内容、进行方式、完成期限等。

硕士生在第三学期内应该在完成中期考核后进行硕士学位论文开题工作
七、学位论文
硕士学位论文应对所研究的课题在基本理论、计算方法、测试技术、工艺制造等某一方面有新的见解,或用已有理论及最新科技成就解决工程技术的实际问题,在学术上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有应用方面的实际价值。

硕士生入学后应在导师指导下确定研究方向,通过查阅文献、收集资料和调查研究课题,并在第三学期结束前写出开题报告。

开题后的论文工作量一般为一年(包括撰写论文)。

提前完成者经导师、学院、研究生院审批后可提前答辩。

学位论文还必须在导师指导下由硕士生本人独立完成。

学位论文要求概念清楚,立论正确,分析严谨,计算无误,数据可靠,文句简练,图表清楚,能体现研究生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较强的独立工作能力和优秀的学风。

学位论文一般应包括:目录;摘要(中文500字左右,并译成英文);前言(简要说明课题的意义、国内外的动态、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和途径、本人在课题中所作的工作);理论分析和公式;测试装置和试验手段;计算程序;试验数据处理;必要的图表曲线;结论和所用的文献、资料和目录清单等,全文一般在三万字以内。

和他人合作或在前人基础上继续进行的课题应写明本人所作的工作,共同完成的部分应加以说明。

论文必须用计算机打印。

具体格式按照"上海交通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格式的统一要求"执行。

八、发表论文
按《上海交通大学关于研究生在学期间发表学术论文要求的规定》执行。

红尘陌上,择一方心灵的净土,种下文字的馨香,于文字中寻一份感悟,让心安暖;于岁月中守一份懂得,感恩生命。

朝霞暮露,四季更迭,花开花谢皆如画,月圆月缺皆如诗。

当时光辗转着记忆的年轮,当清风摇曳起祝福的风铃,我在风中优雅的翩跹,回味携手的光阴,淡淡的犹如一朵茉莉花,洁白淡雅,清香宜人。

在素色光阴里,有古韵婉转的琴音入耳,有清幽淡然的花香入鼻,有真情实意的友情入心,有相处不厌的爱入魂,温柔地牵起时光的手,用善待一朵花开的温婉,来守望一生的幸福。

人生会在知足中嫣然一笑,花香依旧。

凉风习习,花影阑珊,瓜果飘香,时光是多么轻盈、温柔和生动。

永远是多长,爱意有多浓,一切无足轻重,只想把此刻定格成温暖的笑靥。

回味,感恩,彼此执手的岁月,是多么知足和无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