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设备基本配置实验 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路由器配置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路由器配置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路由器配置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路由器配置1.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配置路由器,实现网络之间的通信和数据传输,以加深对计算机网络的理解和实践能力。

2.实验设备及环境2.1 实验设备- 路由器:型号,IP 地质:- 交换机:型号,IP 地质:- 计算机:型号,IP 地质:2.2 实验环境- 操作系统:Windows 10- 路由器配置软件:3.实验步骤3.1 网络拓扑设置3.1.1 将路由器与交换机连接,确保物理连接正常。

3.1.2 设定路由器和交换机的 IP 地质、子网掩码,确保网络正常通信。

3.2 路由器配置3.2.1 登录路由器管理界面。

3.2.2 进行基本配置,包括主机名、域名、IP 地质、网关等信息。

3.2.3 配置路由表,添加静态路由和动态路由。

3.2.4 进行网络地质转换(NAT)的配置,实现内网和外网的通信。

3.3 测试与调试3.3.1 在计算机上配置 IP 地质和默认网关,与路由器进行连接。

3.3.2 进行网络连通性测试,检查路由器的配置是否正确。

3.3.3 如有问题,进行排错和调试,重新检查配置。

4.实验结果4.1 配置路由器后,计算机可以与外网服务器进行通信。

4.2 数据传输稳定,无丢包和延迟问题。

4.3 路由器配置符合网络设计要求,满足网络拓扑的需求。

5.实验总结通过本实验,我们学习了路由器的基本配置和网络通信原理,并完成了网络设备的配置和测试。

通过实践,进一步加深了对计算机网络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附件:- 实验拓扑图:- 路由器配置文件:法律名词及注释:1.IP 地质:Internet Protocol Address,互联网协议地质,用于标识网络中的设备。

2.子网掩码:Subnet Mask,用于划分 IP 地质的网络部分和主机部分。

3.网关:Gateway,网络中的出口节点,用于实现不同网络之间的通信。

全文结束 \。

校园网组网实训实验报告

校园网组网实训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掌握校园网的设计、搭建和调试方法,提高学生网络设备的配置能力和网络规划能力。

通过本次实验,学生能够了解校园网的组成、工作原理以及网络设备的基本配置方法,为今后从事网络工程和管理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实验环境及设备1. 硬件设备:- 2台路由器(华为AR2200)- 2台交换机(华为S5700)- 3台PC机(用于模拟终端)- 网线若干2. 软件设备:- Windows Server 2012操作系统- 华为eSight网络管理系统三、实验内容1. 校园网设计根据实验要求,设计一个包含总校和分校的校园网。

总校共有20台计算机,分校分为两个局域网,分别有10台计算机。

校园网采用C类网段210.100.10.0,总校和分校各有一台路由器及一台交换机。

2. 子网划分根据IP地址分配原则,将校园网划分为总校局域网、分校局域网A和分校局域网B。

- 总校局域网:210.100.10.0/24- IP地址范围:210.100.10.1-210.100.10.254- 子网掩码:255.255.255.0- 分校局域网A:210.100.11.0/24- IP地址范围:210.100.11.1-210.100.11.254- 子网掩码:255.255.255.0- 分校局域网B:210.100.12.0/24- IP地址范围:210.100.12.1-210.100.12.254- 子网掩码:255.255.255.03. 网络拓扑图根据实验要求,绘制校园网网络拓扑图,包括总校和分校的局域网、路由器、交换机以及PC机的连接关系。

4. 网络设备配置(1)路由器配置1)配置总校路由器:- 配置接口IP地址:210.100.10.1/24- 配置默认网关:210.100.11.1- 配置VLAN接口:VLAN10,IP地址210.100.10.1/242)配置分校路由器:- 配置接口IP地址:210.100.11.1/24- 配置默认网关:210.100.10.1- 配置VLAN接口:VLAN20,IP地址210.100.11.1/24- 配置VLAN接口:VLAN30,IP地址210.100.12.1/24(2)交换机配置1)配置总校交换机:- 配置VLAN10,设置端口1-20为VLAN10成员- 配置VLAN20,设置端口21-40为VLAN20成员2)配置分校交换机:- 配置VLAN20,设置端口1-10为VLAN20成员- 配置VLAN30,设置端口11-20为VLAN30成员5. 网络调试(1)测试总校局域网内主机之间通信- 在总校局域网内任意两台主机之间ping通,验证局域网内通信正常。

华为配置实验报告

华为配置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华为网络设备,掌握网络配置的基本技能,熟悉华为设备的配置界面和命令,并能够独立完成以下任务:1. 配置IP地址2. 宣告OSPF3. 引入默认路由4. 路由汇总5. 配置完全Stub区域6. 修改接口Cost实现合理分流,确保来回路径一致7. 修改网络类型,加快收敛8. 配置出口NAT,实现外网连通性9. 增强安全性二、实验环境1. 华为交换机:S5700-28P2. 华为路由器:AR22003. 实验软件:华为eNSP(企业网络仿真器)三、实验步骤1. 配置IP地址- 在交换机上配置VLAN,并为其分配Access接口。

- 为路由器接口配置IP地址。

2. 宣告OSPF- 在路由器上启用OSPF协议。

- 配置OSPF进程ID。

- 宣告OSPF网络。

3. 引入默认路由- 在路由器上配置默认路由,指向下一跳路由器。

4. 路由汇总- 配置路由汇总,减少路由表项。

5. 配置完全Stub区域- 在OSPF区域中配置完全Stub区域,禁止区域内的路由器学习其他区域的路由信息。

6. 修改接口Cost实现合理分流- 根据网络流量需求,修改接口Cost值,实现合理分流。

7. 修改网络类型,加快收敛- 根据网络需求,修改OSPF网络类型,加快收敛速度。

8. 配置出口NAT,实现外网连通性- 配置NAT地址转换,实现内网设备访问外网。

9. 增强安全性- 配置访问控制列表(ACL),限制对网络设备的访问。

- 配置IPsec VPN,保障数据传输安全。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成功配置了IP地址、OSPF、默认路由、路由汇总、完全Stub区域等。

2. 修改接口Cost值,实现了合理分流。

3. 修改网络类型,加快了收敛速度。

4. 配置出口NAT,实现了外网连通性。

5. 增强了网络设备的安全性。

五、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掌握了以下技能:1. 华为设备的配置界面和命令。

2. 网络配置的基本技能。

3. OSPF多区域配置的规划和实施。

校园网络_实验报告

校园网络_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使学生掌握校园网络的基本设计原则、拓扑结构、设备配置以及故障排查方法。

通过本次实验,学生能够深入了解网络技术在校园环境中的应用,提高网络设计、配置和维护的能力。

二、实验环境及设备1. 硬件设备:- 路由器:2台- 交换机:2台- PC机:3台- 光纤跳线:若干- 网线:若干- 网络测试仪:1台2. 软件设备:- Windows Server操作系统- Cisco Packet Tracer网络模拟软件三、实验内容1. 校园网络拓扑设计根据实验要求,设计一个包含总校和分校的校园网络拓扑图。

总校包含一个局域网,有20台计算机;分校由VLAN划分为两个局域网,分别有10台计算机。

校园网络采用C类网段210.100.10.0。

拓扑图设计:```总校——路由器1——总校局域网|分校——路由器2——分校局域网1|分校——路由器2——分校局域网2```2. IP地址分配根据设计要求,为总校和分校各个局域网分配IP地址。

IP地址分配表:| 网段 | 子网掩码 | 可用IP地址范围 || -------------- | ---------- | ----------------------- || 210.100.10.0/24 | 255.255.255.0 | 210.100.10.1-210.100.10.254 | | 210.100.11.0/24 | 255.255.255.0 | 210.100.11.1-210.100.11.254 | | 210.100.12.0/24 | 255.255.255.0 | 210.100.12.1-210.100.12.254 | 3. 网络设备配置(1)配置路由器:- 配置总校和分校的路由器接口IP地址。

- 配置静态路由,实现总校和分校局域网之间的互通。

(2)配置交换机:- 配置总校和分校的交换机VLAN接口。

- 配置VLAN内成员,将计算机划分到对应的VLAN。

各种网络配置实验报告(3篇)

各种网络配置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网络配置的基本方法,熟悉网络设备的操作,并能根据实际需求设计简单的网络拓扑结构。

通过实验,学生应能够:1. 熟悉网络设备的操作界面和基本功能。

2. 掌握IP地址的配置方法。

3. 理解子网划分和VLAN的设置。

4. 学会网络路由协议的配置。

5. 了解网络安全的配置方法。

二、实验环境1. 实验设备:一台PC机、一台路由器、一台交换机。

2. 软件环境:Windows操作系统、Packet Tracer 7.3.1模拟器。

三、实验内容1. 网络拓扑设计根据实验要求,设计以下网络拓扑结构:```PC0 <----> 路由器1 <----> 路由器2 <----> 交换机1 <----> PC3^ || || |PC1 <----> 交换机2 <----> PC2```2. IP地址配置为网络中的各个设备配置IP地址、子网掩码和默认网关:- PC0: IP地址 192.168.1.1,子网掩码 255.255.255.0,默认网关 192.168.1.2- 路由器1: 接口1: IP地址 192.168.1.2,子网掩码 255.255.255.0,接口2: IP地址 192.168.2.1,子网掩码 255.255.255.0- 路由器2: 接口1: IP地址 192.168.2.2,子网掩码 255.255.255.0,接口2: IP地址 192.168.3.1,子网掩码 255.255.255.0- 交换机1: 接口1: IP地址 192.168.1.3,子网掩码 255.255.255.0,接口2: IP地址 192.168.2.2,子网掩码 255.255.255.0- PC1: IP地址 192.168.2.2,子网掩码 255.255.255.0,默认网关 192.168.2.1 - PC2: IP地址 192.168.3.2,子网掩码 255.255.255.0,默认网关 192.168.3.1 - PC3: IP地址 192.168.3.3,子网掩码 255.255.255.0,默认网关 192.168.3.1 3. VLAN配置为交换机设置VLAN,并将端口划分到对应的VLAN:- 交换机1: VLAN 10: 接口1,VLAN 20: 接口2- 交换机2: VLAN 10: 接口1,VLAN 20: 接口24. 路由协议配置为路由器配置静态路由和RIP协议:- 路由器1: 静态路由 192.168.3.0/24 下一跳 192.168.2.2- 路由器2: 静态路由 192.168.1.0/24 下一跳 192.168.2.1,RIP协议5. 网络安全配置为路由器配置访问控制列表(ACL):- 路由器1: ACL 100 deny ip any any- 路由器2: ACL 100 deny ip any any四、实验步骤1. 在Packet Tracer中搭建网络拓扑结构。

路由器的基本配置实验报告

路由器的基本配置实验报告

路由器的基本配置实验报告范本:1. 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介绍路由器的基本配置方法,通过配置路由器以实现网络连接和数据传输。

2. 实验材料- 一台路由器设备- 一台电脑或终端设备- 网络线3. 实验步骤3.1 连接路由器和电脑将路由器通过网络线连接到电脑的以太网接口。

3.2 打开路由器配置界面在浏览器中输入路由器默认的管理地址,通常为192.168.1.1或192.168.0.1,回车后打开路由器的配置界面。

3.3 登录路由器输入路由器的默认用户名和密码进行登录。

常见的默认用户名为admin,密码为空或为admin。

3.4 更改管理密码为了增加安全性,第一次登录成功后,应立即更改管理密码。

在管理界面中找到账户设置或密码修改选项,并按照提示更改密码。

3.5 配置无线网络在无线设置选项中,配置无线网络名称(SSID)和密码。

3.6 WAN口设置在WAN口设置中,根据实际网络环境选择相应的联网方式,如动态IP、静态IP、PPPoE等,并填写相关信息。

3.7 LAN口设置在LAN口设置中,可以设置路由器的内部网络地址和子网掩码。

通常情况下,不需要修改默认设置。

3.8 配置端口转发如果需要在内网中访问外部网络服务,可以通过端口转发功能进行配置。

在端口转发选项中,按照需要添加相关规则。

4. 实验结果经过以上配置步骤,路由器将实现正常的网络连接和数据传输功能。

5. 总结与讨论通过本实验,我们学习了路由器的基本配置方法,包括登录路由器、修改管理密码、配置无线网络、设置WAN口和LAN口等。

这些配置对于建立和管理一个安全、稳定的网络环境至关重要。

附件:本文档没有涉及任何附件。

法律名词及注释:本文档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均依据当地法律规定。

请根据您所在地的法律法规进行相关解释和执行。

基本网络组建实验报告(3篇)

基本网络组建实验报告(3篇)

第1篇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让学生掌握基本网络组建的原理和方法,包括网络拓扑设计、设备配置、IP地址规划、子网划分以及网络测试等。

通过实际操作,使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网络环境中,提高网络组建和故障排查的能力。

实验环境1. 硬件设备:路由器2台,交换机2台,PC机5台,网络线缆若干。

2. 软件环境:Windows操作系统,Packet Tracer网络模拟软件。

实验内容一、网络拓扑设计1. 拓扑结构:设计一个简单的星型拓扑结构,包括一个核心交换机和5个边缘PC 机。

2. 网络设备:核心交换机负责连接所有边缘PC机,边缘PC机通过交换机接入核心交换机。

二、设备配置1. 配置核心交换机:- 配置VLAN,为不同部门划分虚拟局域网。

- 配置端口,为每个端口分配VLAN。

- 配置路由,实现不同VLAN之间的通信。

2. 配置边缘交换机:- 配置端口,将端口连接到对应的PC机。

- 配置VLAN,与核心交换机保持一致。

3. 配置PC机:- 配置IP地址、子网掩码和默认网关。

- 配置DNS服务器地址。

三、IP地址规划与子网划分1. IP地址规划:采用192.168.1.0/24网段进行IP地址规划。

2. 子网划分:将192.168.1.0/24划分为两个子网,分别为192.168.1.0/25和192.168.1.128/25。

四、网络测试1. 测试设备连通性:使用ping命令测试PC机与核心交换机、边缘交换机以及其他PC机的连通性。

2. 测试路由功能:使用traceroute命令测试数据包从PC机到目标PC机的路由路径。

3. 测试VLAN功能:测试不同VLAN之间的通信是否正常。

实验步骤1. 搭建网络拓扑:在Packet Tracer中搭建实验拓扑,连接网络设备。

2. 配置设备:按照实验内容,对网络设备进行配置。

3. 规划IP地址与子网划分:规划IP地址,划分子网。

4. 测试网络:进行网络连通性、路由功能和VLAN功能的测试。

网络设备基本配置实验 实验报告

网络设备基本配置实验 实验报告

网络设备基本配置实验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网络设备基本配置实验的主要目的是让我们熟悉和掌握常见网络设备的基本配置方法和操作流程,包括路由器、交换机等,通过实际操作来加深对网络原理和技术的理解,提高我们的网络配置和管理能力。

二、实验环境1、硬件环境若干台计算机路由器若干台交换机若干台网线若干2、软件环境Windows 操作系统网络设备配置管理软件三、实验原理1、路由器工作原理路由器是连接不同网络的设备,它根据网络地址(如 IP 地址)来转发数据包。

通过路由表的建立和维护,路由器能够确定数据包的最佳传输路径。

2、交换机工作原理交换机工作在数据链路层,根据 MAC 地址来转发数据帧。

它通过学习连接到其端口的设备的 MAC 地址,建立 MAC 地址表,从而实现快速、准确的数据转发。

四、实验内容1、路由器的基本配置登录路由器使用终端软件(如 SecureCRT)通过 Console 口或网络连接登录到路由器。

配置路由器名称为路由器设置一个有意义的名称,以便于识别和管理。

配置接口 IP 地址为路由器的各个接口配置合适的IP 地址,并设置子网掩码和网关。

配置路由协议根据网络拓扑结构,选择合适的路由协议(如静态路由、RIP、OSPF 等),并进行相应的配置。

配置访问控制列表(ACL)通过设置 ACL,限制特定网络流量的访问,提高网络安全性。

2、交换机的基本配置登录交换机与路由器类似,通过 Console 口或网络连接登录到交换机。

配置交换机名称给交换机赋予一个易于识别的名称。

配置 VLAN划分不同的 VLAN,实现网络的逻辑隔离,并为每个 VLAN 配置IP 地址。

配置端口模式将交换机端口设置为 Access 模式或 Trunk 模式,以适应不同的网络连接需求。

配置生成树协议(STP)防止网络中出现环路,保障网络的稳定性。

五、实验步骤1、路由器配置步骤首先,通过 Console 线将计算机与路由器的 Console 口连接,并打开终端软件,设置好相应的参数,成功登录到路由器的命令行界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报告2
实验名称网络设备基本配置实验
学号班级13计本




掌握交换机和路由器配置方法
实验
容(1)验证两台连接在交网络上的计算机之间的连通性。

(2)查看转发表建立过程。

实验步骤(1)启动Cisco Packet Tracer,在逻辑工作区对应网络结构放置设备。

在工作区中添加一个2620 XM Router(路由器)。

首先我们在设备类型库中选择路由器,特定设备库中单击2600 XM路由器,然后在工作区中单击一下就可以把2620 XM路由器添加到工作区中了。

我们用同样的方式再添加一个2950-24交换机和两台PC。

如图1所示:
Ps:按住Ctrl键再单击相应设备以连续添加设备。

图1 设备添加
(2)连接设备:
选取合适的线型将设备连接起来。

根据设备间的不同接口选择特定的线型来连接,如果只是想快速的建立网络拓扑而不考虑线型选择时可以选择自动连线,如图2所示:
图2 线型介绍
在正常连接Router0 和PC0后,我们再连接Router0和Switch 0 ,提示出错了,如下图:






线


线


线




线
D
C
E


线
D
T
E


线
图3出错信息
出错的原因是Router上没有合适的端口。

如图所示:
图4 Cisco2620 XM的接口面板
默认的2620 XM有三个端口,刚才连接PC0已经被占去了ETHERNET 0/0,Console口和AUX口自然不是连接交换机的所以会出错,所以在设备互连前要添加所需的模块(添加模块时注意要关闭电源)。

为 Router 0 添加NM -4E模块(将模块添加到空缺处即可,删除模块时将模块拖回到原处即可)。

模块化的特点增强了Cisco设备的可扩展性。

继续完成连接,如图5:
图5
(3)配置不同设备.
我们配置一下Router0,在Router0上单击打开设备配置对话框。

如图6所示:
图6 Router0 的物理配置选项卡
“配置”选项卡提供了简单配置路由器的图形化界面,在这里可以全局信息,路由信息和端口信息。

当你进行某项配置时下面会显示相应的命令。

我们配置一下FastEthernt 0/0端口和Ethernet1/0端口,如图所示:
用相似的方法配置Router0 上Ethernet 1/0(192.168.2.1 255.255.255.0)
图7 配置选项卡中的端口配置
单击pc0,出现如下图窗口图8,单击(IP地址配置项)进行数据配置如图9:
图8 PC0配置对话框
图9 PC0数据配置用相同的办法对PC1进行数据配置,如图10:
图10 PC1数据配置
配置完成后我们发现所有的圆点已经变为闪烁的绿色。

如图11:
图11
(4)、测试设备的连通性,并在simulation模式下跟踪数据包查看数据包的详细信息
在模拟模式下添加一个从PC1――PC0的简单数据包,选中视图区的,分别放在PC0和PC1上,结果如下图所示:
最后状态是——>成功,证明PC1到PC0的链路是通的。

在模拟模式下跟踪一下这个数据包,单击模拟按钮,选择“编辑过滤器”——>取消全选——>单击ICMP,如图12;
图12
数据包的走向变化,如下图所示:
图中红色标记1处是该数据包的动态走向事件列表,标记2是最后的成功状态。

实验结果分析及总结
这次实验让我认识了Cisco Packet Tracer这个软件,也了解了它的基本界面功能,在实验过程中,我发现每一个选项配置都要非常认真和仔细,就算是一个或一个标点符号都不能错,否则就会出现差错,导致实验不成功。

实验日期:2016年3 月20日
评分:
指导教师签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