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道地药材白芨工厂化育苗技术
白及组培苗炼苗及林下种植技术要点

白及(Bletilla striata )又名白芨、百芨等,属兰科白及属多年生草本球根植物,是国家二级保护植物,其干燥根茎是我国传统的中药材,有止血、消肿等功效,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
在白及实际种植过程中,传统的白及繁殖技术成本较高且存在种茎退化严重的问题,通过采用组织培养繁殖技术,能够有效解决白及种子萌发困难等问题。
组织培养繁殖白及,炼苗是非常关键的环节,炼苗成功与否对组织培养繁殖的成败有较大影响。
同时,白及喜阴,比较适合在林下种植,通过使用合理、科学的炼苗和种植技术,可有效提升白及种植质量。
1概述白及属地生草本植物,植株高度18~60cm ,植株茎杆笔直、粗壮,叶片呈细长圆形,通常为4~6枚,长8~29cm 、宽1.5~4.0cm 。
花朵较大,一般为粉红色或紫红色,花序有3~10朵花,花苞片呈长圆状,长度为2.0~2.5cm ,在开花时凋落。
萼片与花瓣长度相似,呈长圆形,长2.5~3.0cm 、宽0.6~0.8cm ,花瓣比萼片稍宽,唇瓣比萼片、花瓣稍短,其长度为2.3~2.8cm ,颜色为白色与紫红色混合。
花期4—5月。
白及主产于贵州、四川、湖南、湖北、安徽、河南、浙江、陕西等道地产区。
一般生长在常绿阔叶林下,耐阴性较强,不适宜强光直射。
白及有广泛药用价值及园林观赏价值。
白及干燥根茎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可用于治疗多种疾病,不仅具有一定的止血、消肿生肌的功效,还具有抗菌、美容的功效,能够消除痘印、滋养肌肤。
白及的花朵非常漂亮,既能在室外种植,又能够盆栽,非常适合作插花用。
2组培苗炼苗技术要点2.1时间及场所选择白及组培苗炼苗时间一般在春季或夏季,最佳温度为15~28℃,当温度低于10℃或高于35℃时不宜炼苗。
白及炼苗通常在室内进行,炼苗室通常设置有通风口,保证室内通风流畅,以防夏季时室内温度过高,浇水后造成白及幼苗萎蔫、烂苗等。
在室外炼苗时,需搭建遮阳棚,并确保遮阳棚遮阳、遮雨效果良好[1]。
贵州白及生态种植技术

农技服务2018,35(3) :33〜35专班讲堂贵州白及生态种植技术吴明开S 张坤菊2,杨丽丽S 彭竹晶S 张荷轩3,张禾4(1.贵州省农业科学院现代中药材研究所,贵州贵阳550006; 2.黔西南州中医院,贵州兴义562400; 3.安龙县欣 莬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贵州安龙562400; 4.遵义湄潭天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贵州湄潭564100)白及为贵州道地珍稀药材,以干燥块茎入药,且 用药历史悠久。
白及性苦、甘、涩,微寒,具有收敛止 血、消肿生肌等功效,主要用于咯血、吐血、外伤出 血、疮疡肿毒,皮肤皲裂等的治疗[1],现代研究发现 白及有很好的抗菌、抗肿瘤作用。
主要成分白及胶 含S 高,在医药、化工、美容、保健等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
“安龙白及”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发 展白及人工生态种植,为市场提供充足优质药材原 料,对有效保护白及野生资源、精准脱贫产业增收有 重要意义。
1 白及植物学特征白及属兰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图1),高15〜70厘米。
块茎(或称假鱗茎)三角状扁球形或不规 则菱形,肉质肥厚,富粘性,常数个相连。
茎直立。
叶片3〜5片,披针形或宽披针形,长8〜30厘米,宽 1.5〜4厘米,先端渐尖,基部下延成长鞘状,全缘。
总状花序顶生,花3〜8朵,花序轴长4〜12厘米;苞 片披针形,长1. 5〜2. 5厘米,早落;花紫色或淡红 色,直径3〜4厘米;萼片和花瓣等长,狭长圆形,长 2. 8〜3厘米;唇瓣倒卵形,长2. 3〜2. 8厘米,白色 或具紫纹,上部3裂,中裂片边缘有波状齿,先端内 凹,中央具5条褶片,侧裂片直立,合抱蕊柱,稍伸向 中裂片,但不及中裂片的一半;雄蕊与雌蕊合为蕊 柱,两侧有狭翅,柱头顶端着生1雄蕊,花药块4对, 扁而长;子房下位,圆柱状,扭曲。
蒴果圆柱形,长 3.5厘米,直径约1厘米,两端稍尖,具6纵肋。
花 期4〜5月。
果期7〜9月[43。
2 白及生长发育习性白及种子细小,无胚乳。
白芨育苗技术

白芨育苗技术
白芨在花期时可以观赏,晒干后又可以作为中草药来使用,有收敛止血的功效。
白芨种植前先统一育苗能够有效防止病虫害,同时也方便进行植株管理。
白芨育苗需要一定的技术和方法,。
白芨的育苗技术有几种,其中直播、组培和块茎三种方法比较常见。
白芨组培育苗时间段,且变异和退化机率小,但对设备等的要求较高,而直播和块茎则需要时间较长,且变异和退化机率较大,三种技术方法各有不同,都有其优缺点。
白芨直播育苗技术就是直接用白芨种子来进行播种,首先应该准备好适合白芨生长的营养土,然后将白芨的种子均匀的播种在土壤里,适时适量的浇水灌溉等待种子长出小苗。
白芨适合在15-25℃的环境生长,冬天的时候最好铺上干草或干松叶进行保暖。
在长出嫩芽后可以适当增加肥料以促进白芨的生长。
在白芨成苗后最好在春季进行移栽这样来年可以有较长的生长期。
白芨组培育苗是较为先进的育苗技术,过程也比较复杂,需要先进的技术设备和专业的技术人员才能完成。
首先应该准备好适合种子生长的组培瓶和白芨种子,将种子放入组培瓶中生长形成原球茎,再将原球茎进行切割放到新的组培瓶中以长成白芨幼苗。
待幼苗生根后进行炼苗,并且逐渐将幼苗移出瓶外使其适应自然环境。
白芨块茎育苗技术相较于前两种技术来说,发苗率较高且成本较低。
首先先准备好营养土和泥沙土,做好杀菌工作作为育苗床。
接下来将白芨块根的根须去掉并且洗干净备用。
在块茎上用小刀划几个小口之后,放入准备好的育苗床上进行光照培养,等到幼芽长出后再来进行分株培养即可。
中药材白芨育苗技术

中药材白芨育苗技术植物的栽培都有归于自个的特性方法,并不是一切的植物都可以经过种子栽培成功,白芨种植即是一种不太容易用种子育苗的植物。
白芨虽然有许多的种子,但是它没有胚乳,因为这个局限性,白芨很难用种子育苗成功。
所以,想要将白芨种子种植育苗成功需求必定的技术含量。
本来白芨的获取,主要是经过野生途径,野生的白芨块茎现在数量十分有限,在咱们日子中很少见到白芨,即是因为这种因素。
但是,在现代日子里大家关于白芨的需求不断增加,所以许多人想要大面积的栽培白芨。
白芨主要是靠块茎繁衍,这点大家必定要知道。
白芨种子育苗要留意挑选土壤,在挑选土壤的时候要根据白芨的成长特色来挑选。
白芨合适成长在湿润的环境中,所以在北方的一些地区很难见到。
栽培白芨要挑选沙质土壤,还要挑选透气性好的土壤,这么有利于水的浸透。
白芨种子下种后要及时上肥,要挑选那种有机肥料,这么才干长得很好。
因为白芨不易栽培的特色,所以白芨很难大面积的繁衍栽培。
上肥的时候还要留意均匀翻土,使土壤和肥料拌和均匀,这么才干够使它正常成长。
当白芨组培小苗在培养瓶中长到3~5cm高时,即可出瓶。
为使试管苗移栽后习惯天然环境,移栽前要先掀开瓶盖,放在室内天然光下炼苗3~7天,以提高小苗的抗性和习惯性。
出瓶取苗要当心操作,尽量不要拆断根部,然后用800~1000倍百菌清或多菌灵液浸泡根部1小时,晾至根部发白时,植入无菌的基质中,然后浇少数“组培小苗定植水”定根,置于阴凉处,注意坚持较高的空气湿度(80% ~90% )和适当通风,并使环境温度维持在20~25℃。
并每隔2-3天喷施“组培小苗定植水”,当移栽小苗新叶打开、苗根伸长后,每月用MS很多元素1 000倍稀释液或花宝一号1000倍稀释液喷施追肥,推进生长发育。
待小苗成活后,再移栽到大田。
栽培3~5年后可变成药材产品。
春季气温逐步上升,有利试管苗习惯天然环境,最宜移栽。
白芨喜湿润,怕积水,积水会使根茎腐朽,叶片脱落而死。
白芨种子育苗技术

白芨种子育苗技术嘿,朋友们!今天咱就来唠唠白芨种子育苗这档子事儿。
你说这白芨啊,那可真是个宝贝!它的药用价值可高着呢,就像咱生活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要搞白芨种子育苗,咱得先选好种子。
这就好比盖房子得有好砖头呀!得挑那些饱满的、没毛病的种子,可别弄些歪瓜裂枣的,那能长出好苗来吗?选好种子后,咱就得给它们找个舒服的“家”。
这个“家”的土壤可得松软肥沃,就像给种子准备了一张温暖舒适的大床。
然后呢,把种子小心翼翼地播下去,就像对待小婴儿一样轻柔。
这时候你就得想啊,种子们在这土里会不会冷啊,会不会孤单啊。
嘿,你可别笑,真得这么想!播完种,可别以为就万事大吉了。
还得时不时地去看看它们,给它们浇点水,就像给孩子喂饭一样。
水可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多了种子会被淹着,少了它们会口渴,这分寸可得拿捏好咯。
这浇水就跟人喝水似的,得适量。
要是你一下子喝太多水,肚子还不得胀得难受呀?白芨种子也一样啊!而且这光照也很重要,不能太强也不能太弱,就跟咱晒太阳一样,晒多了会变黑,晒少了又不健康。
等啊等,盼啊盼,终于看到小芽冒出来啦!那心情,就跟看到自己孩子会走路了一样激动!这时候可不能大意,还得好好照顾它们呢。
要给它们除除草,别让那些杂草抢了白芨苗的营养。
你说这白芨种子育苗是不是就像养孩子呀?得细心,得耐心,还得有爱心。
要是随随便便对待,那能长出好苗来吗?咱可不能偷懒,不能马虎,得认认真真地对待每一个环节。
你想想,等这些白芨苗长大了,能给咱带来多大的收获呀!那可都是咱的心血和汗水换来的。
所以呀,别嫌麻烦,别嫌累,好好干!这白芨种子育苗啊,虽然有点麻烦,但只要咱用心了,肯定能有好成果。
咱就踏踏实实地做好每一步,让白芨苗茁壮成长。
到时候,看着那一片绿油油的白芨苗,心里得多美呀!那可都是咱的骄傲!所以呀,朋友们,赶紧行动起来吧,让我们一起培育出最棒的白芨苗!。
试析贵州道地药材白芨工厂化育苗技术

关键词 :道地 药材 ;白芨 ;育苗技 术 中图分类号 :¥ 5 6 7
文献标识码 :A
白芨是 具 有 多 种药 用 价 值 的兰 科 草本 植 物 , 该类 植 物 具有 较 高 的观 赏 价 值 。但 白芨 的生 长 周期 较 长 、繁 殖 系 数较 低 , 市场 供 给 远 远 满足 不 了市 场 的大 量 需 求 J 。 在人 工培 育 的条件 下 , 分 割假 鳞茎 的繁殖 方式 比较常 见 , 然 而这 种 培 育 方式 存 在较 低 的 生产 效 率 和较 差 的 经 济效 益 ,l a 之内 1 个 假 鳞 茎仅 能形 成 1 ~5 个新假鳞茎 【 2 J 。 通 过 不 断 的研 究 发现 ,采 用 无 菌 播种 的方 式 能使 种 子达 到 较 高 的萌 发 率 ,而 目前采 用 的 培养 技 术 大 多为 两 步 培 养 法 ,在 更 低 的生 产 成本 下达 到 更 高 的生 产 效 率 【 3 】 。本 次研 究 通 过对 白芨 的 育苗 技 术进 行 分 析 和总 结 ,探 讨 一 套优化 的白芨工厂化育苗技术,具体报告如下。
芽效 果。 2 . 2 白芨幼 芽增 殖与壮 苗的 培养 在播 种 6 0 d后 , 白芨 的 生 长 比较 旺 盛 , 可见 种 子 顶 端分 化 出叶 片 ,此 时可 将 植株 转 入 到 增殖 与 壮 苗 培养 基 中进 行培 养 。当 6 - B A 浓度逐 渐升 高 时,幼 芽增 殖系 数逐 渐 变 高 ,当 N A A浓度 升 高时会 降低 增殖 系数 。详见表 2 。
7 4 2 0 1 5 , V o 1 . 3 ,N 5 o . 0 6
农 业 与 技 术
※ 林业科学
试析贵 州道地药材 白芨工厂化 育苗技术
贵州道地药材白芨工厂化育苗技术

活率提高到 9 5 %以上 , 总结出一套 白芨工厂化育苗技 术体系。
1 材 料 与 方 法
1 . 1 材 料
第3 3卷
第 3期
2 0 1 4年 3月
种
子
( S e e d )
V 0 1 . 3 3 N o . 3 Ma r . 2 0 1 4
贵 州道 地 药 材 白芨 工厂 化 育 苗 技 术
张 洁 , 王军 晶 。 方小 波 , 石 建龙 , 刘 红 美
1 . 3 . 1 外植 体 灭 菌与无 菌播 种
将 采集 的成 熟 未 开裂 的 蒴 果 先 用 7 5 % 酒 精 表 面 消毒 3 0 S , 无 菌水 洗 涤 2次 , 再 用 稀 释 1倍 的 8 4消毒 液 消毒 1 0 a r i n , 无 菌水 冲洗 4~5次 , 置无 菌滤 纸 晾干 。
白芨 ( B l e t i l l a s t r i a t a ( T h u m b . )R e i c h b . ) 又名 紫
兰、 连及草等, 为兰科 白芨属多年生宿根草本植 物, 假 鳞茎块根状 , 块根为传统 中药材, 具有收敛止血、 消肿 生 肌 的功效 。 白芨 主产 中 国 , 广 泛 分 布 于 长 江 流 域 各
文章编号 : 1 0 0 1— 4 7 0 5 ( 2 0 1 4 ) 0 3 31 4 1 4 4 3 2
以上 培养 基 均 加 入 0 . 4 5 % 的琼 脂 , p H 值 调 整 为
5 . 8 0— 6 . 0 0, 并在 1 2 1 ℃ 下灭 菌 2 0 m i n 。
1 . 3 方 法
( 1 . 贵 阳 医学 院 , 贵州 贵 阳 5 5 0 0 0 4 ; 2 . 贵州 省遵 义 市龙 驰生 物科 技有 限公 司 , 贵州 遵 义 5 6 3 1 0 0 ) Co mme r c i a l P r o d u c t i o n Te c h n o l o g y o f Bl e t i l l a s t r i a t a o f Gu i z h o u Fa mo u s - r e g i o n Dr u g
贵州白及种植

贵州白及种植贵州白及(Ganoderma lucidum)是一种重要的药用真菌,也被称为灵芝。
它在中医药学中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应用。
贵州是中国的主要白及种植区之一,这是由于其气候条件和土壤质量非常适合贵州白及的生长。
贵州白及是一种宝贵的中药材,产自贵州省的多个地区,如遵义、铜仁、黔东南等地。
它的药用部分主要是子实体(即菌盖),它被用于制作非常有效的中药制剂,如药膳、药酒、药丸等。
贵州白及主要用于提高免疫力、调节血脂、抗肿瘤、解毒等方面。
它被广泛应用于中医临床以及日常保健中。
贵州白及的种植需要一定的技术和条件。
首先,贵州白及对气候和温度有一定的要求。
它适合生长在贵州的亚热带山地地区,有四季分明、温暖而湿润的气候。
同时,适宜的温度范围是20到30,相对湿度要求在80%以上。
其次,贵州白及的种植需要选择合适的土壤。
它喜欢生长在富含有机质的酸性土壤中,土壤的pH值应在5.5到6.5之间。
此外,贵州白及的种植还需要注意灵芝菌种的选择、育苗技术、灌溉和施肥等方面。
贵州白及的种植一般采用的是菌棒培养的方法。
首先,要选择优质的灵芝菌种,这对于白及的产量和质量至关重要。
其次,要进行育苗培植。
育苗一般采用的是无菌播种法,即将菌种种植在菌种基质上,并进行培养,这是灵芝的起始培育阶段。
然后,将培育好的菌种接种到菌棒上,将菌棒放置在培养屋内,等待菌丝扩散,形成完整的菌盖。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注意控制温度、湿度和通风等条件,以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
此外,灌溉和施肥也是种植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这对于白及的生长和产量都有着直接的影响。
贵州白及的种植具有许多优势和潜力。
首先,贵州白及的市场需求非常大,它在国内外市场上都有很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它的药用功效被广泛认可,被许多人用于保健和治疗疾病。
其次,贵州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非常适宜白及的生长,贵州省内有大片的山地和森林,提供了很好的种植条件。
此外,贵州白及的种植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很多农民和企业都已经掌握了种植技巧和经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将在增殖与壮苗培养基中培养60 d左右的组培 苗进行驯化移栽,苗高在8—10 cm。即先将组培瓶拿 出培养室,置育苗温室进行瓶内炼苗2—3 d,然后打松 瓶盖1—2 d,让组培苗逐渐适应温室环境。再用镊子 轻轻夹出组培苗,洗去粘附的培养基,移栽于160孔漂 盘,所用基质为市售蔬菜育苗基质,覆盖塑料薄膜保持
ZHANG
Jiel,WANG Jun-jinl,FANG
Xiao.b02,SHI Jian.10n91,LIU Hong—meil
摘要:建立了白芨工厂化育苗技术,即选用白芨成熟蒴果为材 料.1/2 MS+5%土豆汁+5%白砂糖为发芽培养基,1/2
6一BA 2 mg/L+NAA 0.5 MS+
1.2培养基
2.1无菌播种
白芨种子无菌播种15—20 d后,观察到有种子开 始萌发,即种子吸胀,颜色转绿。30 d左右,种子变为 绿色小球体,即原球茎。45 d后,原球茎冒出绿色的芽 尖和幼叶。成熟度好的种子在1号、2号培养基中,萌
万方数据
种子生产
张洁等:贵州道地药材白芨]:厂化箭f制支术
发率相当,但在1号培养基萌发快,而且整齐(图1)。 对成熟度不好的种子,2号培养基萌发数量相对l号 培养基多,但在同一培养基中,常存在不同发育时期的
原球茎、芽和幼苗。
图3漂盘中驯l化45 d的白芨组培苗
3讨论
(1)激素对种子萌发的影响:许多文献报道激素 对白芨萌发影响较大¨。J。该体系表明,当白芨种子
图1 1号发芽培养基中白芨种子萌发情况
成熟度不好时,萌发率较低,添加6.BA后,能显著提 高萌发率,但在同一组培瓶中,苗长势不均匀,常存在 不同发育时期的原球茎、芽和幼苗。当种子完全成熟 时,种子萌发容易,2种发芽培养基中萌发率相当,与 袁宁等旧。的研究结果一致。而且在无激素的发芽培
Hale Waihona Puke 本文链接:/Periodical_zhongz201403035.aspx
消毒30 s,无菌水洗涤2次,再用稀释1倍的84消毒
白芨需求量急剧增加,价格逐年攀升,2013年突破500 元关口。野生白芨遭到过度采挖,数量急剧减少,又由 于白芨种子非常细小又无胚乳,在自然条件下很难萌 发和生长,资源濒临枯竭。为保护白芨野生资源,保护 生物多样性,人工繁育和栽培白芨迫在眉睫。白芨传 统栽培主要靠分株繁殖,但周期长,效率低,耗种量大, 难满足市场需求。白芨蒴果无菌播种技术已非常成 熟¨。J,但驯化栽培一直存在较大困难。课题组在长 期对白芨无菌播种基础上,攻克了驯化栽培难题,使成 活率提高到95%以上,总结出一套白芨工厂化育苗技 术体系。
基质。
采集贵州紫花白芨成熟而未开裂的蒴果。
2结果分析
收稿13期:2013—11—09 基金项目:贵州道地药材白芨工厂化育苗技术研究,贵阳医学院大学生 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编号:0212031)。 作者简介:张洁(1978一),贵州都匀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药用植 物组培快繁与病害防治;E—mail:705803950@qq.eom。 通讯作者:刘红美(1975一),贵州遵义人,博士,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 药用植物组培快繁与病害防治;E—mail:hmliu@ganc.edu.cn。 ・114・
第33卷第3期2014年3月
种子(Seed)
V01.33
No.3
Mal.
2014
贵州道地药材白芨工厂化育苗技术
张洁1。 王军晶1, 方小波2, 石建龙1, 刘红美1
(1.贵阳医学院,
贵州贵阳550004;
2.贵州省遵义市龙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贵州遵义563100)
Commercial Production Technology of Bletilla striata of Guizhou Famous—region Drug
养基中长势更均匀。
2.2增殖与壮苗培养 将无菌播种60 d后的白芨幼苗,按30株每瓶接 种于增殖与壮苗培养基中。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叶 片伸长,幼芽长高变粗,底部出现小鳞茎(图2)。培养
45
d左右,有4叶片时,即可进行驯化移栽二
(2)生根培养:生根培养在种苗组培快繁体系中 是非常关键的一步,生根好坏或快慢将大大影响后面 的驯化成活率。相关文献对白芨组培苗生根都有报 道。该体系中,不需要对组培苗进行生根培养,整个繁 育周期缩短到160 d左右。与和寿星等¨3的2步培养
法相比,还缩短约30 d的时间。
利用无菌播种法繁育白芨种苗,可以克服自然分 株繁殖效率低、周期长等弊端,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生 长势一致的小苗。体系不经过生根培养,大大缩短了 育苗时间,降低了成本。该体系的建立对促进白芨人 工栽培产业发展以及保护野生资源都具有重要意义。
图2增殖壮苗培养基中生长45 d的白芨幼苗
MS+6-BA2
mg/L+5%土豆
增殖与壮苗培养基:1/2
0.5
MS+6-BA 2 mg/L+NAA
中图分类号:S
文献标志码:B
mg/L+5%土豆汁+5%白砂糖。
文章编号:1001—4705(2014)03-0114-02
以上培养基均加入0.45%的琼脂,pH值调整为
5.80~6.00,并在121℃下灭菌20
湿度90%以上。15 d后,按常规管理,即15 d喷1次
营养液和杀菌剂,成活率达95%以上(图3)。45 d后, 即可移栽大田。
・115・
万方数据
贵州道地药材白芨工厂化育苗技术
作者: 作者单位: 刊名: 英文刊名: 年,卷(期): 张洁, 王军晶, 方小波, 石建龙, 刘红美, ZHANG Jie, WANG Jun-jin, FANG Xiao-bo, SHI Jian-long, LIU Hong-mei 张洁,王军晶,石建龙,刘红美,ZHANG Jie,WANG Jun-jin,SHI Jian-long,LIU Hong-mei(贵阳医学院,贵州 贵阳,550004), 方小波,FANG Xiao-bo(贵州省遵义市龙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贵州遵义,563100) 种子 Seed 2014,33(3)
参考文献: 2.3组培苗驯化
[1]和寿星,徐中志,薛润光,等.白芨无菌播种育苗技术[J].云 南农业科技,2010(6):38—39. [2]袁宁,何俊蓉,何锐,等.白芨组培快繁育苗技术研究[J].西 南农业学报,2009,22(3):781—785. [3]管常东,叶静,郑晓君,等.白芨组织快繁育苗技术研究进展 [J].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2(S 1):416—421. [4]叶静,郑晓君,管常东,等.白芨的无菌萌发与组织培养[J].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2(s 1):422—425. [5]石云平,李锋,凌征柱.白芨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技术研究 [J].广西农业科学,2009,40(11):1
1号发芽培养基:1/2 MS+5%土豆汁+5%白
砂糖;
mg/L十5%土豆汁+5%白砂糖为增殖
壮苗培养基,不需生根培养,用蔬菜育苗基质和漂盘进行驯化 栽培,成活率高达95%以上,整个育苗周期为160 d左右,降低 了成本,缩短了育苗周期。 关键词: 白芨;道地药材;育苗技术
567.23
2号发芽培养基:1/2 汁+5%白砂糖;
h/d,保持湿度80%。 将无菌萌发的白芨幼芽以每瓶30株接种于增殖
1.3.2幼芽增殖与壮苗培养
与壮苗培养基。培养条件为温度(25±2)℃,光照强
度2 000~2
500
lx,光照时间12 h/d,保持湿度80%。
1.3.3组培苗驯化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将在增殖与壮苗培养基中培养60 d后的白芨苗 进行驯化栽培,所用驯化栽培基质为市售蔬菜育苗
min。
白芨(Bletilla striata(Thumb.)Reichb.,)又名紫 兰、连及草等,为兰科白芨属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假 鳞茎块根状,块根为传统中药材,具有收敛止血、消肿 生肌的功效。白芨主产中国,广泛分布于长江流域各
省,尤以贵州量大、质优。随着白芨胶的提取与应用,
1.3方法
1.3.1外植体灭菌与无菌播种 将采集的成熟未开裂的蒴果先用75%酒精表面
液消毒10 min,无菌水冲洗4~5次,置无菌滤纸晾干。 在超净工作台内,用无菌刀片切去蒴果前端
0.5~1
em,然后用无菌镊子抖动蒴果,将种子播种到
发芽培养基中,为使种子均匀分布于培养基表面,在培 养基中滴适量无菌水。作好标记,置培养室培养。培 养条件为温度(25±2)℃,光照强度l
12 800
lx,光照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