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道地药材天麻深度研究开发与产业化
2023年天麻行业市场调查报告

2023年天麻行业市场调查报告市场调查报告:天麻行业市场调查报告行业概述天麻,又称“天仙子”、“仙草”,是一种传统中药材,具有抗炎、镇痛、平肝降压等功效,广泛用于中医药领域。
天麻富含多种有效成分,包括天麻素、天麻酮等,被誉为“东方人参”。
当前,天麻行业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
随着人们对中医药的认可度提高以及健康意识的增强,天麻作为一种传统中药材,受到了更多人的关注和青睐。
天麻的种植规模不断扩大,产业链不断健全,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市场现状天麻行业市场规模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
据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天麻市场销售额达到2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0%。
预计到2025年,天麻市场销售额将达到60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将达到15%左右。
天麻市场主要集中在华南地区,其中广东、广西、云南是中国主要的天麻产地。
这些地区的适宜气候和土壤条件使得天麻的种植非常适宜。
此外,一些重要的中药生产基地,如梧州中药材产业园、昆明中药材产业园等也是天麻产业的重要区域。
天麻市场主要分为天麻原药市场和天麻制品市场。
天麻原药市场以天麻的种植和收购为主,占据了整个市场的60%以上。
天麻制品市场则以天麻的深加工和销售为主,产品涵盖了天麻片、天麻颗粒、天麻胶囊等。
天麻市场发展趋势随着健康意识的增强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保健品和中药的需求不断增长,这使得天麻市场前景广阔。
天麻行业的发展趋势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天然保健品市场的崛起:天麻作为一种传统中药材,具有多种保健功效,如抗炎、抗氧化等。
天然保健品市场的兴起为天麻的发展提供了机遇。
2. 深加工产品市场的扩大:目前,天麻制品市场以天麻片、天麻颗粒为主,但随着人们对天麻的认可度提高,天麻的深加工产品也会逐渐增加,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
3. 标准化种植技术的推广:天麻的种植技术不断完善,逐渐实现了规模化、标准化种植。
标准化种植技术的推广将提高天麻的产量和质量,满足市场需求。
4. 研发新产品: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们对健康的需求不断提高,天麻市场也需要不断创新,研发符合市场需求的新产品。
道地药材标准 贵州天麻

T/CACM XXXX-2018道地药材贵州天麻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贵州天麻道地药材的术语和定义、来源及植物形态、历史沿革、道地产区及生境特征、栽培及采收加工、质量特征及包装、标志和标签、运输及贮存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贵州天麻道地药材的生产、销售、鉴定及使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SB/T 11094 《中药材仓储管理规范》SB/T 11095 《中药材仓库技术规范》T/CACM 003-2016 道地药材标准编制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3 术语和定义T/CACM 003-2016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为了便于使用,以下重复列出了T/CACM 003-2016中的某些术语和定义。
3.1 道地药材Daodi-Chinese Medicinal Materials是指经过中医临床长期应用优选出来的,产在特定地域,与其他地区所产同种中药材相比,品质和疗效更好,且质量稳定,具有较高知名度的中药材。
[T/CACM 003-2016 定义3.1]3.2 贵州天麻Guizhou Tianma产于贵州道地产区以内的正品天麻。
4 来源及形态4.1 来源天麻来源于兰科天麻属植物天麻Gastrodia elata B l. 的干燥块茎。
4.2 形态特征多年生腐生草本,植株高30~100 cm,有时可达200 cm;根状茎肥厚,呈椭圆形至近哑铃形,肉质,长8~12 cm,直径3~5 (~7) cm,有时更大,具较密的节,节上被许多三角状宽卵形的鞘。
茎直立,圆柱形,橙黄色、黄色、灰棕色或蓝绿色,无绿叶,下部被数枚膜质鞘。
总状花序顶生,长5~30(~50)cm,通常具30~50朵花;花苞片长圆状披针形,长1~1.5 cm,膜质;花梗和子房长7~12 mm,略短于花苞片;花扭转,橙黄、淡黄、蓝绿或黄白色,近直立;萼片和花瓣合生成的花被筒,长约1 cm,1T/CAMA XXXX-2018直径5~7 mm,近斜卵状圆筒形,顶端具5枚裂片;外轮裂片(萼片离生部分)卵状三角形,先端钝;内轮裂片(花瓣离生部分)近长圆形,较小;唇瓣长圆状卵圆形,长6~7 mm,宽3~4 mm,3裂,基部贴生于蕊柱足末端;蕊柱长5~7mm,具狭翅,有短的蕊柱足;花粉团2个;柱头位于蕊柱基部。
贵州省中药产业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贵州省中药产业经济发展现状分析贵州省是中国重要的中药材产区之一,拥有丰富的中药资源和传统中药文化底蕴。
近年来,贵州省中药产业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成为贵州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
本文将从中药资源、企业发展、政策支持等方面对贵州省中药产业经济发展现状进行分析。
贵州省拥有丰富的中药资源。
贵州省地处南亚热带和东南亚季风气候区,气候湿润,土壤肥沃,适宜中药材生长。
贵州省拥有众多的中药材种植基地,如黄精、当归、贝母等在贵州都有广泛种植。
贵州省还拥有大量的野生中药材资源,如菖蒲、川芎、黄芪等。
这些丰富的中药资源为贵州省中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原材料。
贵州省中药企业发展迅速。
目前,贵州省拥有一大批专业的中药企业,涵盖中药材种植、中药制剂加工等各个环节。
贵州省中药企业的规模不断扩大,产业集聚效应逐渐显现。
贵州茅台是中国著名的中药酒品牌,其产品畅销国内外市场。
贵州省还聚集了一批中药饮片加工企业,提供高品质的中药饮片产品。
这些企业的发展推动了贵州省中药产业经济的快速增长。
贵州省中药产业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
贵州省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促进中药产业的发展。
贵州省加大了对中药材种植技术的培训和推广力度,提高了中药材的产量和质量;贵州省还加强了中药产业的标准化建设,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贵州省还在中药研究和创新方面加大了投入,培育了一批中药创新企业。
这些政策措施的推动促进了贵州省中药产业经济的持续发展。
贵州省中药产业经济也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中药市场竞争激烈,产品同质化严重,企业需提高产品的差异化和附加值。
中药材种植和加工存在一定的技术难题和环境风险,需加强技术研发和创新能力。
中药行业的监管和标准化还需要进一步完善,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中药产业需要与现代科技相结合,提高生产效益和竞争力。
贵州省中药产业经济在丰富的中药资源、企业发展和政策支持的助推下取得了快速发展。
中药产业仍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进一步加强技术研发、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加强监管标准化建设。
天麻产业情况汇报

天麻产业情况汇报
天麻,又名广阔天麻、天麻草、土麻,是一种生长在中国南方地区的草本植物,具有丰富的药用价值。
近年来,天麻产业在我国得到了快速发展,成为了重要的中药材之一。
下面,我将就天麻产业的情况进行汇报。
首先,天麻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
随着人们对中药材需求的增加,天麻的种植
面积逐年扩大。
目前,我国南方地区的一些省份,如湖南、广西、四川等,已经成为了天麻的主要产区,种植面积不断增加。
其次,天麻的加工技术不断提升。
天麻的加工工艺对其药用价值有着重要影响,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加工技术的不断提升,天麻的加工工艺得到了很大的改进,使得天麻的药用价值得到了更好的发挥。
再次,天麻产品的市场需求持续增长。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们对中药材需
求的增加,天麻产品的市场需求持续增长。
天麻不仅可以作为中药材使用,还可以加工成各种保健品,满足了人们对健康的追求。
最后,天麻产业的发展面临着一些挑战。
虽然天麻产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
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如病虫害防治、品质管理、市场营销等方面的挑战,需要相关部门和企业共同努力,加强技术研发和市场开拓,提升天麻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综上所述,天麻产业在我国的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我
们应该充分认识到天麻产业的重要性,加强技术创新,提升产品质量,拓展市场渠道,推动天麻产业的健康发展,为中药材产业的繁荣做出更大的贡献。
贵州省中药产业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贵州省中药产业经济发展现状分析贵州省中药产业是我国重要的中药产区之一,具有丰富的中药资源和悠久的中药文化历史。
近年来,贵州省中药产业在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的推动下取得了快速发展,成为推动贵州省经济增长和中药产业发展的重要引擎。
贵州省中药产业在资源条件方面具有独特优势。
贵州省拥有丰富的中药资源,尤其是一些名贵中药材的产地,如黄精、人参、防风、贝母等。
这些宝贵的资源为贵州省中药产业提供了丰富的原材料基础,使得贵州省中药产业能够保持稳定供应和高质量的产品。
贵州省中药产业在政策支持方面逐渐得到加强。
贵州省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关于中药产业发展的扶持政策,包括加大中药产业的科研和创新力度、加强中药标准化建设、培育中药产业龙头企业等措施。
这些政策的出台进一步提高了贵州省中药产业的竞争力和发展潜力,为中药企业提供了更好的发展环境。
贵州省中药产业在市场需求方面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和中医药的日益受到重视,中药市场逐渐扩大。
贵州省中药产业凭借其独特的品种和质量优势,逐渐在国内外市场上树立了良好的形象。
尤其是贵州省的一些名贵中药材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产销量逐年增长。
贵州省中药产业在发展过程中还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中药产业链不完善是中药产业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
贵州省中药企业多以中药材种植和初加工为主,缺乏后期的深加工和研发生产能力,导致中药产业附加值较低。
中药产业面临着非法采挖和过度开发等问题,对于中药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提出了挑战。
中药标准化和质量安全问题也是贵州省中药产业发展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难题。
中药标准化体系还不完善,中药产品的质量、安全和有效性难以保证。
这不仅会影响中药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也会损害中药产业的良好形象,造成中药行业信任危机。
为了进一步推动贵州省中药产业的发展,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加强中药产业链的建设。
应该鼓励中药企业加大技术创新和研发投入,提高中药的附加值。
加强中药深加工和研发能力,推动中药企业向全产业链拓展,促进贵州省中药产业的高端化和集群化发展。
贵州省中药产业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贵州省中药产业经济发展现状分析贵州省地处我国西南地区,拥有丰富的中药资源,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近年来,贵州省中药产业经济发展迅速,成为当地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
本文将对贵州省中药产业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探讨其发展的趋势和挑战。
一、中药资源丰富贵州省地处亚热带和温带交界地带,气候湿润,地形多样,植被丰富,适宜中药材生长。
据统计,贵州省拥有常见中药材品种超过3000种,其中有500多种具有药用价值。
贵州省中药材资源主要分布在黔西南、遵义、铜仁、毕节等地,全省中药材面积近300万亩,产量超过30万吨,是国内重要的中药材供应基地之一。
二、中药产业规模不断扩大近年来,贵州省中药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值不断攀升。
据贵州省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年,贵州省中药产业总产值超过200亿元,占全省农业总产值的20%以上。
中药产业在农村地区发挥了重要作用,带动了当地农民就业和增收。
以贵州省遵义市为例,当地中药产业以板蓝根、黄精、丹参等为主要产品,出口量占全国总量的60%以上,产值超过50亿元。
三、中药产业技术创新提升贵州省正在加大对中药产业的技术创新力度,推动中药产业向高端化、精细化发展。
贵州省中医药大学、贵阳医学院等高等院校加强科研攻关,积极引进和培养中药产业技术人才,不断提升中药生产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
贵州省加强中药标准化生产体系建设,推动中药生产全过程的质量监管,保障中药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四、中药产业面临的挑战贵州省中药产业发展虽然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也面临一些挑战。
中药产业发展不平衡,部分地区中药资源丰富,产业基础雄厚,而有些地区中药产业发展滞后,产业结构不合理。
中药市场需求增长缓慢,国内中药市场饱和,出口市场受到国际贸易壁垒和竞争的限制。
中药材资源开发存在浪费和过度开发现象,严重损害了生态环境。
五、中药产业发展的趋势随着国家对中医药产业政策的不断支持和扶持,贵州省中药产业有望迎来更大的发展机遇。
未来,贵州省中药产业的发展趋势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加大对中药产业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提升中药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二是加强中药产业的标准化建设,提高产品品质,满足市场需求;三是积极拓展中药产品的出口市场,拓展中药产业的发展空间;四是推动中药产业与旅游、文化等产业的融合发展,打造“中药+”产业发展新模式。
贵州天麻阿里巴巴(贵州天麻基地在哪里)

贵州天麻阿里巴巴(贵州天麻基地在哪里)贵州天麻阿里巴巴:寻找健康绿色的生活方式贵州是一个充满神秘和魅力的地方,这里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文化底蕴。
而贵州天麻,则是贵州这片土地上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作为中国著名的中草药,天麻在中医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被誉为“天药”。
在贵州的某个角落,有一个众所周知的地方,那就是贵州天麻基地。
贵州天麻基地是由阿里巴巴集团投资的一个农业项目,旨在推动中国农业现代化和健康生态农业的发展。
基地位于贵州省荔波县,距离贵阳市约400公里,是一个拥有1000亩天麻种植基地的大型农业项目。
基地的天麻品种主要有贵州天麻、云南天麻和四川天麻等多个品种,其中贵州天麻是最为重要的品种之一。
贵州天麻生长在海拔1500米以上的山区,具有独特的生长环境和天然优势,因此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和市场竞争力。
基地采用全程绿色种植、无公害生产和有机认证等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模式,确保了天麻的质量和安全性。
贵州天麻基地的建设不仅推动了当地农业的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当地的经济繁荣。
基地不仅提供了就业机会,还为当地居民带来了更多的收入和福利。
同时,基地也促进了天麻产业的发展和壮大,提高了天麻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贵州天麻基地也是一个以健康为主题的生态旅游景点。
在基地,游客可以亲身体验天麻的种植、采摘和加工过程,了解天麻的药用价值和保健功效。
同时,游客还可以品尝到纯天然无公害的天麻制品,感受到健康绿色的生活方式。
总之,贵州天麻阿里巴巴基地是一个充满活力和潜力的农业项目,是推动中国农业现代化和健康生态农业的典范。
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关注和支持这个项目,让我们一起走向更加健康和美好的明天。
我国天麻研究态势问题分析及未来发展对策研究——基于20_年专利数据为例

其药用部位为块茎ꎮ 现代药理学表明ꎬ 天麻具有抗氧
定局限性ꎬ 未能站在全国视角下对以天麻和天麻提取
化、 抗衰老、 抑菌抗炎、 抗惊厥、 抗抑郁、 增加血流
物为原料的相关专利进行解析ꎮ 众所周知ꎬ 天麻与蜜
量、 降血压等作用
[4ꎬ5]
ꎮ 除药用价值外ꎬ 天麻还有食
山西
4 09
其他省份
5 15
4 24
3 51
河北
吉林
369
332
265
249
228
198
181
179
830
占总比例
/%
3 24
3 22
2 90
2 32
2 18
1 99
1 73
1 58
1 56
7 25
2 3 申请人分析
通过统计分析申请人或申请机构ꎬ 可得知累积创
19 和 21ꎮ 西南林业大学涉及领域最广ꎬ 有 14 个 IPC
———A / 关键词 ( 标题、 摘 要、 权 利 要 求 组 合) 进 行
天麻相关专利检索ꎬ 专利时间跨度为公开日 2003 年 1
月 1 日—2023 年 6 月 25 日ꎬ 于 2023 年 6 月 26 日进行
检索ꎬ 检索式为 a / 天麻 and isd / ( 2003 - 20230626) ꎻ
领域占据领先位置ꎻ 铜仁学院所涉及的 IPC 小类有 12
1 2 研究方法
Patentics 专利数据库具有可以储存以及分析的工
作空间ꎬ 将检索专利文献导入工作空间ꎬ 进行初步筛
我国天麻分布广泛ꎬ 据报道ꎬ 天麻主产区主要分
安徽、 湖北、 浙江等地ꎻ 东北、 甘肃、 西藏等地 [18] 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贵州道地药材天麻深度研究开发与产业化
一、概述
天麻为兰科植物天麻Gastrodia elata B1.的干燥块茎。
为多年生寄生植物,其寄主为蜜环菌Armillaria mellea (Vahl1ex Fr)Quel,以蜜环菌的菌丝或菌丝的分泌物为营养来源,借以生长发育。
分布于贵州、四川、陕西、云南等地,现广为栽培。
天麻性平,味甘,具有息风止痉,平抑肝阳,祛风通络的功能。
主治小儿惊风,癫痫抽搐,破伤风,头痛眩晕,手足不遂,肢体麻木,风湿痹痛。
天麻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并言“久服益气力,长阴,肥健,轻身,增年”。
清代名医张志聪称赞“天麻功同五芝,力倍五参,为仙家服食上品”(五芝系赤芝、紫芝、黑芝、黄芝、青芝;五参系指人参、党参、沙参、玄参、紫参)。
这是古代医家对天麻延年益寿功效的充分肯定。
天麻能“治语多恍惚,善惊失志(《药性本草》),“治风虚眩晕头痛”(《珍珠囊》,故名定风草”。
在《唐宫惊变》中记载了唐明皇李隆基,每日清晨调服一盅天麻粉后才临朝,视之为滋补上品,益寿珍品。
天麻作为珍贵名产,身价可与茅台酒齐名。
贵州境内西北部大方、毕节、黔西等地所产野生天麻更是久享佳誉。
作为地道药材,名气堪与人参媲美,享有“北方的人参,贵州的天麻”之盛名。
据历史可查阅的资料记载:《中华本草》列天麻产地时,贵州为首选。
胡世林主编的《中国地道药材》一书,也将“天麻”列为贵药之首。
日本著名
药学博士难波恒雄在《汉方入门》中称“天麻佳品出贵州”再次论证了贵州天麻的珍贵、道地性。
现代研究证实,天麻中主要含有天麻素、天麻苷元、天麻多糖、维生素A样物质、琥珀酸等化学成分。
药理研究表明,天麻能提高肌体免疫功能,改善心肌和脑的营养血量,提高耐缺氧力,改善记忆、镇静、降血压、抗炎等作用。
此研究结果,为天麻“久服益气、轻身长年”,能延年益寿,治疗眩晕、头昏头痛及老年性痴呆提供了科学依据。
现天麻已被中国卫生部列入“可用于保健食品的物品名单”。
二、制约贵州天麻产业链发展的瓶颈
(一)野生药材资源受到严重破坏,贵州尚无通过国家GAP认证的天麻药材生产基地
天麻的药用历史悠久,但药源却长期依赖于野生,由于滥采滥伐及生态环境破坏造成其野生资源日益枯竭,致使天麻已被列入《濒危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药物品种。
作为国家珍稀濒危二级保护植物之一,天麻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社会和公众重点关注的课题之一。
贵州大方作为“中国天麻之乡”已叫响了贵州天麻品牌。
但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因为大方野生天麻品相与质量在天麻中均为上乘,且天麻素含量高达1%,居全国之首,备受客商青睐,与此同时,所形成的20余家天麻公司疯狂抢购本地野生天麻,造成大方野生天麻的灭顶之灾。
现阶段,在贵州大方已通过保护和培育对天麻进行野生抚
育种植,但由于起步晚、技术尚不够成熟,在大方天麻尚待破茧成蝶之际,我国陕西、云南、安徽、河南等地的天麻产业已形成相当气候。
其中,陕西天麻产业目前做到了国内规模最大,抢占了国内20%的市场。
陕西省略阳县城关镇天麻GAP规范化种植基地通过了国家GAP认证。
贵州大方天麻虽然获得地理标志认证,但遗憾的是目前贵州天麻的产量有限,仅占据国内天麻市场的1%,且尚无通过国家GAP认证的天麻GAP规范化种植基地,在国内外市场上影响小,这与黔天麻的品牌效应极不相称。
究其原因主要如下:
贵州至今在天麻种植方面未建立科学化、规范化的GAP生产基地;更未形成高产、优质、高效的规范化种植模式;且仍存在诸多矛盾与问题,譬如:一是菌种生产规模小、不规范;二是生产栽培小而全,专业化程度低;三是先进与落后的生产技术并存;四是广种薄收,资源浪费严重;五是采伐与营造抚育天麻用材林的比例失调等;六是缺乏有实力的大企业当排头兵。
影响了贵州天麻的产量和质量,严重制约了贵州天麻产业的发展。
(二)贵州以天麻为原料的终端产品数量少、科技含量及产品附加值低
近年来,天麻作为人类的保健品和营养源,已经引起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
天麻在民间一直有食用的传统,但是天麻并不属国家认可的食用药材,只能作为保健食品原料使用,因此,限制了天麻的开发应用,影响产业扩大。
目前我国以天麻为主要原料开发研制的保健食品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保健食品批准证书》的
有25个品种,而在这些品种中,贵州仅有“东媛牌天麻保健胶囊”获得了《保健食品批准证书》。
除该品种以外,目前贵州生产的并以保健食品的形式在贵州境内销售的品种,均未获得国家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保健食品批准证书》。
贵州天麻多以药材的形式外销,相对出名的贵州三宝也是与原药材的形式销售,使用十分不便。
产品附加值低,产业的产值低,产业发展缺乏拉动力量,裹足不前。
目前虽然有一定程度的加工,但基本上停留在粗放经营和产地初加工阶段,生产规模小,科技含量低,产品品种单一,档次低,无法满足人们的消费需要,更不适应市场竞争,从而使天麻这一宝贵资源长期以来没有得到有效的开发和利用。
因此,现有以天麻为原料的终端产品缺乏深度开发,数量少,科技含量低、附加值小,均未真正发挥出贵州天麻的特色及优势,不能有效地带动天麻产业健康、稳定、快速发展,严重制约了贵州省天麻产业做大做强。
(三)缺乏有实力的企业助推天麻产业的发展
贵州天麻产业从无至有,已经历了近10年的发展历程,至今尚未形成产业链,未能展示出贵州天麻的优势。
如:云南的三七,正是因为有了“云南白药集团”、“云南特安呐三七产业股份有限公司”这样实力派的企业介入,使得三七从“原药材的GAP规范化种植→药材的深加工→保健食品及药品的产业化开发及应用”均得到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开发,从而带动了三七产业的快速发展,使云三七成为全国知名的品牌产业链。
但天麻产业发展至今,贵州天麻种植仍主要以散
户、小户为主,贵州以天麻为原料的保健食品也主要以低端保健食品为主,尚未形成规模及气候,未能体现出“北参黔麻”的美誉。
究其原因:贵州天麻产业尚未有有实力的企业介入,对其进行系统开发应用,成为制约贵州天麻产业发展的决定性原因。
三、因地制宜、发挥优势、突出特色、做大做强贵州天麻产业
贵州威门药业在中央大力开发毕节试验区的精神指导下,为响应省委省政府的工业强省战略,在毕节试验区大方食品药品园区投资设立全资子公司——贵州同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投资中药材提取加工生产、保健食品生产基地项目,该项目已在大方县发改局立项备案通过,此项目符合国家和省市的产业发展政策。
为了进一步合理研究开发和综合利用贵州毕节地区天麻资源,做大做强贵州道地药材天麻产业链,公司根据贵州省“十二五”实现“工业强省”、“城镇化带动”的重点实施的战略目标,结合《毕节试验区中长期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发展规划》,以科技创新为先导,发挥贵州毕节地区天麻资源优势,突出天麻产业特色,壮大天麻产业规模,提出了“贵州道地药材天麻深度研究开发与产业化”项目。
项目拟实施主要内容如下:
(一)天麻系列产品的开发与加工(相关技术已申报了国家发明专利)立足毕节大方天然无公害天麻资源,以高起点、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质量为原则,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从粗加工向精制、纯化等深加工,由低端向高端的产品转化,以稳定的质量、优质的服务为手段,努力扩大国内市场份额,积极开拓海外市场,不断发展壮大。
用现代的科学观点来看,鲜药品质新鲜,未经过加工、干燥或其
他方法炮制,不仅保持了天然的状态和分子结构,而且其有效成份含量高,药效好。
中医之所以强调应用鲜品,是因为鲜药最能保持药品的天然性能。
在内科杂病的调治,危急重病的救治以及解毒外治等方面疗效高于干药。
运用鲜药治病,是中医的特点之一。
天麻历朝御膳民间都有食用的传统,经过炮制的天麻干品入菜,需要经过泡发等工序,比较麻烦,在菜肴中味道也不佳。
另外,在炮制干天麻的传统工艺中,用硫磺蒸熏是必经的工序,故使天麻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硫等有害物质。
食用鲜品最大的好处是药效全,药量足,克服了传统煎煮中药时,有效成分因长时间高温汽化的散失、煎后药渣被倒,更多有益物质被丢弃等弊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