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植物致病菌分类总结
致病菌分类

致病菌分类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致病菌是指能够引起疾病的微生物,它们在人类和动植物中广泛存在。
致病菌可以分为很多种类,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例如形态、生物学特征、病原性等,我们可以对致病菌进行不同的分类。
以下将介绍一些常见的致病菌分类及其特点。
一、按照形态分类1. 球菌:球菌是一类圆形、球形或短椭圆形的细菌,常见的球菌包括葡萄球菌、链球菌等。
2. 杆菌:杆菌是一类长而细长的细菌,形状类似于棍子,常见的杆菌包括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
3. 弯曲菌:弯曲菌是一类形状弯曲或螺旋状的细菌,常见的弯曲菌包括幽门螺杆菌、布氏杆菌等。
二、按照生物学特征分类1. 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阳性菌是指细菌在革兰染色中呈现紫色或蓝色的细菌,其细胞壁富含乳酸和羟脂酸,常见的革兰氏阳性菌包括葡萄球菌、链球菌等。
2. 革兰氏阴性菌:革兰氏阴性菌是指细菌在革兰染色中呈现红色或粉红色的细菌,其细胞壁富含脂多糖和脂蛋白,常见的革兰氏阴性菌包括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
三、按照病原性分类1. 传染病菌:传染病菌是指能够引起传染病的致病菌,常见的传染病菌包括霍乱弧菌、流感病毒等。
2. 寄生虫:寄生虫是一类能够寄生在人体或动植物体内引起疾病的微生物,常见的寄生虫包括疟原虫、钩虫等。
四、按照耐药性分类1. 耐药菌:耐药菌是指对抗生素等药物产生耐药性的致病菌,常见的耐药菌包括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多重耐药结核菌等。
在现代医学中,对致病菌的分类和研究至关重要,可以帮助医护人员更好地了解疾病的发病机制、传播途径和治疗方法。
对不同类型的致病菌进行分类研究也有助于预防传染病的发生和控制传染病的传播。
致病菌的分类是多方面的,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对其进行分类研究,从而更好地认识和控制致病菌的危害。
希望通过对致病菌分类的介绍,可以增加大家对致病菌的了解,提高对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意识。
【2000字】第二篇示例:致病菌是能引起疾病的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等。
最新植物病源真菌种类

植物病源真菌种类一、鞭毛菌亚门真菌1、卵菌纲:(1)霜霉目:霜霉科:霜霉属、假霜霉属、单轴霉属、指梗霉属、盘梗霉属腐霉科:腐霉属、疫霉属、指疫霉属白锈科:白锈属霜疫霉科:霜疫霉属(2)水霉属、水霉属、绵霉属(3)水节霉目(4)链壶菌目2、根肿菌纲:根肿菌目:根肿菌属3、壶菌纲:(1)壶菌目:节壶菌属(2)肋壶菌目(3)芽枝菌目(4)单毛菌目4、丝壶菌纲二、接合菌亚门真菌:1、接合菌纲:(1)毛霉目:毛霉属、根霉属、笄霉属、梨头霉属(2)虫霉目(3)捕虫霉目2、毛菌纲三、子囊菌亚门真菌:1、半子囊菌纲:(1)外囊菌目:外囊菌属(2)内孢霉目(3)原囊菌目2、不整囊菌纲:散囊菌目:青霉属、曲霉属3、核菌纲:(1)白粉菌目:白粉菌属、布氏白粉菌属、单丝壳属、叉丝壳属、钩丝壳属、球针壳属、叉丝单囊壳属(2)球壳目:长喙壳属、小丛壳属、顶囊壳属、日规壳属、黑痣菌属、间座壳属、赤霉属、麦角菌属、黑腐皮壳属、隐球丛赤壳属(3)小煤炱目:小煤炱属(4)冠囊菌目4、腔菌纲:(1)多腔菌目:多腔菌属、痂囊腔菌属(2)座囊菌目:球座菌属、球腔菌属、亚球壳属(3)格孢腔目:黑星菌属、格孢腔菌属、核腔菌属、旋孢腔菌属5、盘菌纲:(1)星裂菌目:斑痣盘菌属、散斑壳属(2)揉膜菌目:核盘菌属、链核盘菌属(3)梭绒盘菌目(4)瘿果盘菌目(5)块菌目(6)盘菌目(7)厚顶盘菌目6、虫囊菌纲四、担子菌亚门真菌:1、冬孢菌纲:(1)锈菌目:柄锈菌属、胶锈菌属、层锈菌属、栅锈菌属、疣双胞锈菌属、单胞锈菌属、多胞锈菌属(2)黑粉菌目:黑粉菌属、轴黑粉菌属、条黑粉菌属、叶黑粉菌属、腥黑粉菌属、尾孢黑粉菌属、实球黑粉菌属2、层菌纲:有隔担子菌亚纲:(1)银耳目(2)木耳目:卷担菌属(3)隔担菌目:隔担耳属无隔担子菌亚纲:(1)外担菌目:外担菌属(2)座担菌目(3)花耳目(4)胶膜菌目(5)非褶菌目(6)磨菇目3、腹菌纲五、半知菌亚门真菌:1、丝孢纲:(1)丝孢目:梨孢属、粉孢属、尾孢属、弯孢属、青霉属、曲霉属、离蠕孢属、凹脐蠕孢属、凸脐蠕孢属、丛梗孢属、葡萄孢属、链格孢属、柱隔孢属、轮枝孢属、芽枝孢属、聚端孢属、黑星孢属(2)无孢目:丝核菌属、小核菌属(3)瘤座菌目:镰孢属(4)束梗孢目2、腔孢纲:(1)黑盘孢目:炭疽菌属、痂圆孢属、盘二孢属、柱盘孢属、拟盘多毛孢属(2)球壳孢目:叶点霉属、色二孢属、壳二孢属、壳球孢属、壳针孢属、壳囊孢属、茎点霉属、拟茎点霉属3、芽孢纲瘤座菌目:镰孢菌属、绿核菌属。
致病菌知识点总结

致病菌知识点总结致病菌是一类能够导致疾病的微生物,它们可以通过不同的途径进入人体并引起感染。
了解致病菌的知识对于预防和控制传染病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致病菌的分类、生物学特性、传播途径以及常见的疾病进行总结,以便读者更好地了解这一重要的微生物类群。
一、致病菌的分类致病菌按照形态和生物学特性可以分为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等四大类。
1. 细菌:细菌是一类单细胞微生物,它们的形态多样,有球形、杆状、弯曲状等不同形状,生活方式也多样。
许多细菌可以引起人类疾病,如结核菌引起肺结核、沙门氏菌引起肠道感染等。
2. 病毒:病毒是一种非细胞的微生物,它们需要寄生在宿主细胞内才能生存和复制。
病毒引起的疾病种类繁多,包括流感、艾滋病、登革热等。
3. 真菌:真菌是一类多细胞真核生物,它们的细胞具有真正的细胞核和细胞器。
真菌感染通常发生在皮肤、黏膜和内脏器官等部位,引起的疾病包括白癜风、念珠菌病等。
4. 寄生虫:寄生虫是一类复杂的微生物,它们可以寄生在宿主体内或外引起疾病。
寄生虫引起的疾病常见的有疟疾、血吸虫病、疥疮等。
二、致病菌的生物学特性致病菌具有一系列特定的生物学特性,这些特性决定了它们的病原性、传播性和致病机制。
1. 病原性:病原性是指致病菌引起疾病的能力。
一般来说,病原菌的病原性取决于其在宿主体内的复制和扩散能力,以及它们所产生的毒素、内毒素等病原因子。
2. 适应性:适应性是指致病菌在不同环境中生存和繁殖的能力。
许多致病菌对环境的要求较低,能在不同的温度、湿度和酸碱度条件下存活。
3. 抗药性:抗药性是指致病菌对抗生素和化学治疗药物的耐药能力。
随着抗生素的滥用和不合理使用,很多致病菌已经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耐药性,给疾病的治疗带来了困难。
4. 毒力:毒力是指致病菌所产生的毒素、内毒素等对宿主组织的损害能力。
许多感染性疾病的病情严重程度与致病菌的毒力有关。
5. 传播性:传播性是指致病菌在不同宿主间传播的能力。
感染性疾病的传播途径多种多样,包括空气传播、飞沫传播、水源传播、食物传播等。
常见致病菌的分类

科(family)
属(genus)
种(species)
G(-)需氧杆菌
(非发酵菌)
假单胞菌科
假单胞菌属
铜绿假单胞菌
洋葱假单胞菌
微小假单胞菌
黄单胞菌属
嗜麦芽黄单胞菌
军团菌科
军团菌属
嗜肺军团菌
归属未定
产碱菌属
粪产碱杆菌
布鲁菌属
羊、流产、猪布鲁杆菌
鲍特菌属
百日咳杆菌
黄杆菌属
脑膜败血型黄杆菌
不动杆菌属
鲍曼不动杆菌
莫拉菌属
腔隙莫拉菌
布拉汉菌亚属
卡他莫拉菌
G(-)需氧球菌
奈瑟球菌科
奈瑟球菌属
脑膜炎球菌,淋球菌
G(-)兼性厌氧菌
肠杆菌科
埃希菌属
大肠杆菌
枸橼酸杆菌属
弗劳地枸橼酸杆菌
沙门菌属
伤寒杆菌,副
猪霍乱杆菌
肠炎杆菌
志贺菌属
痢疾、福氏、鲍氏、宋内志贺菌
克雷伯菌属
肺炎杆菌,产酸,催产~
肠杆菌属
类section科family属genus种speciesg需氧杆菌非发酵菌假单胞菌科假单胞菌属铜绿假单胞菌洋葱假单胞菌微小假单胞菌黄单胞菌属军团菌科军团菌属嗜肺军团菌归属未定百日咳杆菌黄杆菌属脑膜败血型黄杆菌不动杆菌属鲍曼不动杆菌布拉汉菌亚属卡他莫拉菌g需氧球菌奈瑟球菌科奈瑟球菌属脑膜炎球菌淋球菌g兼性厌氧菌肠杆菌科大肠杆菌枸橼酸杆菌属弗劳地枸橼酸杆菌沙门菌属伤寒杆菌副猪霍乱杆菌肠炎杆菌志贺菌属痢疾福氏鲍氏宋内志贺菌克雷伯菌属肺炎杆菌产酸催产肠杆菌属阴沟产气肠杆菌粘质沙雷菌变形菌属奇异普通变形杆菌摩根菌属摩根杆菌鼠疫杆菌弧菌科弧菌属霍乱弧菌巴斯德菌科嗜血菌属流感杆菌副巴斯德菌属多杀杆菌厌氧性球菌细球菌科细球菌属四联球菌葡萄球菌属金葡菌表皮腐生链球菌科链球菌属型溶血b组链球菌肺炎链球菌草绿色链球菌肠球菌属粪肠球菌屎肠球菌双球菌属g厌氧球菌消化球菌科消化球菌属消化球菌g厌氧球菌小费氏球菌形成芽孢的杆菌或球芽孢杆菌科芽孢杆菌属炭疽杆菌梭形芽孢杆菌属破伤风杆菌产气荚膜杆菌肉毒杆菌难辨梭菌败毒梭菌g无芽孢杆菌放线菌科放线菌属g厌氧杆菌类杆菌科类杆菌属脆弱类杆菌其他棒状杆菌科分支杆菌科分支杆菌属结核杆菌麻风杆菌星形巴西螺旋体立克次体支原体衣原体
植物疾病知识点总结初中

植物疾病知识点总结初中一、植物疾病的主要类型1. 真菌病:真菌是引起植物疾病的主要致病菌之一。
常见的真菌病包括白粉病、锈病、霜霉病、炭疽病等。
这些病害通常表现为叶片、茎、果实等部位出现病斑、霉霜、腐烂等症状。
2. 细菌病:细菌也是引起植物疾病的重要病原体之一。
典型的细菌病包括细菌性斑点病、细菌性软腐病等。
植物受感染后,常常出现叶片、茎部褐化腐烂、水浸等症状。
3. 病毒病:病毒是一种微生物,它能造成植物很多疾病,如卷叶病毒、花叶病毒等。
植物一旦感染病毒,叶片常常出现变黄、失绿、瘦缩、畸形等症状。
4. 线虫病:线虫是一类微小的寄生线虫,能引起很多植物疾病。
常见的线虫病包括根结线虫病、南方根结线虫病等。
植物受感染后,根部会出现萎缩、变粗、发大、变形等症状。
二、植物疾病的主要病原体1. 真菌:真菌是植物疾病的主要致病菌之一。
它们通过分生孢子、无性生殖器官等途径侵入植物体内,引起各种病害。
以白粉病为例,其致病菌为白粉菌,它可通过风、水、昆虫传播,侵染植物的叶片和茎。
2. 细菌:细菌是另一类常见的植物病原体。
它们主要通过伤口、气孔等途径进入植物体内,引起细菌性病害。
以细菌性斑点病为例,其致病菌为青霉菌,它通过风、雨、工具等方式传播,侵染植物的叶片和茎。
3. 病毒:病毒是一类微小的寄生微生物,它可以通过昆虫、接种刀具等途径传播,引发植物病毒性病害。
以卷叶病毒为例,它可通过蚜虫等介体传播,侵染多种植物。
4. 线虫:线虫是一种微小的蠕虫,它通过植物的根部侵入植物体内,引发根部线虫性病害。
南方根结线虫是常见的一种线虫病原体,它主要通过土壤传播,侵染植物的根部。
三、植物疾病的防治措施1. 合理栽培:选择适宜的品种、适当的播期和种植密度,保持良好的排水、通风和透光条件,调整施肥、灌水、田间管理等措施,提高植物的抗病能力。
2. 病害监测:定期巡视农田,及时发现植物的异常症状,对疫情爆发较重的病害,应及时进行疫情调查,掌握病害发生的规律和趋势,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常见植物致病菌分类总结

门亚门纲目科属种实例半知菌丝孢纲丝孢目从梗孢属苹果梨果实褐腐病葡萄孢属灰葡萄孢灰雾病聚端孢属栓隔孢属棉花白斑病粉孢属橡胶白粉病梨孢属稻瘟病青霉属曲霉属轮枝孢属苜蓿黄萎病尾孢属甜菜褐斑病链格孢属棉花轮纹病芽枝霉属黑星孢属梨黑星病内脐蠕孢属大麦网斑病平脐蠕孢属玉米小斑病水稻胡麻斑病突齐蠕孢属玉米大斑病弯属属无孢目丝核菌属多种立枯病水稻纹枯病小核菌属多种白绢病瘤座菌目镰孢属水稻赤霉病绿核菌属稻曲病腔孢纲黑盘孢目炭疽菌属各种炭疽病痂圆孢属柑桔疮痂病盘二孢属苹果褐斑病柱盘孢属拟盘多毛孢属球壳孢目茎点霉属甜菜蛇眼病叶点霉属棉花褐班病大茎点霉属苹果梨轮纹病拟茎点霉属茄子褐纹病壳针孢属小麦颖枯病壳囊孢属梨腐烂病色二孢属棉铃黑果病壳二孢属黄瓜蔓枯病担子菌冬孢菌纲锈菌目柄锈菌属禾本科杆锈病胶锈菌属梨锈病多胞锈菌属玫瑰锈病疣双胞锈功属桃褐锈病单孢锈菌属菜豆锈病层锈菌属枣锈病栅锈菌属亚麻锈病黑粉菌目黑粉菌属小麦散黑粉病冬黑粉菌属小麦杆黑粉病腥黑粉菌属小麦黑粉病轴黑粉菌属高粱黑粉病叶黑粉菌属稻黑粉病尾孢黑粉菌属稻粒黑粉病实球黑粉菌属慈姑黑粉病层菌纲隔担菌目木耳目外担菌目子囊菌半子囊菌纲核菌纲白粉菌目白粉菌属烟草白粉病单丝壳属瓜类白粉病豆类白粉病布氏白粉菌属禾本科白粉病叉丝单囊壳属苹果白粉病球针壳属桑梨柿核桃白粉病钩丝壳属叉丝壳属球壳目长喙壳属甘薯黑斑病小丛壳属苹果梨葡萄炭疽病黑腐皮壳属苹果腐烂病赤霉属禾本科赤霉病水稻恶苗病顶囊壳属禾本科全蚀病隐丛赤壳属板栗疫病日规壳属黑痣菌属间座壳属麦角菌属腔菌纲多腔菌目痂囊腔菌属葡萄黑痘病多腔菌属座囊菌目球座菌属葡萄黑腐病球腔菌属瓜类蔓枯病花生叶斑病亚球壳属格孢腔目黑星菌属梨黑星病格孢腔属核腔菌属旋孢腔菌属小班根腐病鞭毛菌水霉目绵霉属水霉属丝囊霉属霜霉目腐霉属猝倒病疫霉属致病疫霉马铃薯番茄晚疫病单轴霉属葡萄霜霉病霜疫霉属荔枝霜霉病霜霉属十字花科霜霉病假霜霉属古巴假霜霉瓜类霜霉病盘梗霉属莴苣霜霉病菊霜霉病白锈属十字花科白锈病指梗霉目指梗霉属谷子白发病。
植物病原微生物

植物病原微生物植物病原微生物是指引起植物疾病的微生物。
它们可以包括细菌、真菌、病毒和原生动物等不同类型的微生物。
这些微生物对植物的生长健康造成危害,导致植物发生病变,并可能引起严重的病害流行。
一、细菌性植物病害细菌是一类单细胞微生物,有的具有运动能力,可以通过空气、水和昆虫等媒介传播到其他植物中。
细菌感染植物会导致叶片出现软腐、溃烂,或者在茎、根部形成溃疡等病状。
其中,番茄细菌性斑点病就是一种常见的细菌性植物病害。
如果发现植株出现黄化、斑点、腐烂等异常症状,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防治。
二、真菌性植物病害真菌是一类寄生在植物体表或体内的生物,它们通过产生孢子进行繁殖和传播。
真菌感染植物时,会导致植物叶片出现褐斑、黑斑、霉斑等病状,严重时可能导致植株凋亡。
例如,白粉病是由真菌引起的一种常见植物病害,其特征是植物叶片上出现白色霉斑。
防治真菌性植物病害可以采用农药喷洒、适宜的灌溉管理和植物种植密度合理调整等方法。
三、病毒性植物病害病毒是一种非常小的生物体,通常需要借助昆虫或其他介体传播到植物中。
病毒感染植物后,会导致植株出现变黄、畸形、落叶等病状,严重时有可能导致植株衰竭。
例如,花叶病毒是一种常见的病毒性植物病害,感染植物后会使植株的叶片产生彩色斑纹。
防治病毒病害的主要方法是选择抗病品种、及时发现和清除带病植株,以及控制病媒介的传播。
四、原生动物性植物病害原生动物是一类单细胞或多细胞的微小生物,它们可以寄生在植物的表面或内部,通过摄食植物组织或侵入植物细胞来获取营养。
原生动物感染植物后,会导致植株出现萎黄、肿胀、畸形等病状,甚至引起植株死亡。
例如,根结线虫是一种常见的原生动物性植物病害,寄生在植物根部,会导致植株根部形成结节。
防治原生动物性植物病害可以采用适宜的灌溉管理、土壤消毒和栽培轮作等方法。
总结:植物病原微生物引起的植物病害对农业生产和园艺种植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为了减少植物病害对作物的危害,我们应深入了解不同类型的植物病原微生物,掌握相应的预防和防治技术。
植物病原细菌的分类和鉴定

植物病原细菌的分类和鉴定植物病原细菌是引起植物疾病的主要致病因子之一,对植物健康生长和农作物产量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为了有效地防治植物病害,了解和鉴定病原细菌的分类和鉴定方法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植物病原细菌的分类和鉴定的基本知识。
一、植物病原细菌的分类植物病原细菌按照形态、生理特性和致病性等方面的差异,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革兰氏阳性细菌:这类细菌的细胞壁含有厚重的胞壁,染色时会呈现出紫色或蓝色。
常见的革兰氏阳性细菌有红单胞菌、普通炭疽菌等。
2. 革兰氏阴性细菌:这类细菌的细胞壁较薄,染色时会呈现出红色或粉红色。
常见的革兰氏阴性细菌有普通立枯病菌、普通溶藻菌等。
3. 袋状杆菌属:这类细菌的细胞形态呈现出袋状或棒状,常见的有普通炭疽杆菌、普通溶藻杆菌等。
4. 黄单胞菌属:这类细菌的细胞形态为杆状,呈现出黄色。
常见的黄单胞菌有黄单胞菌、黄病单胞菌等。
二、植物病原细菌的鉴定鉴定植物病原细菌的方法主要包括形态观察、生理生化特性鉴定、分子生物学鉴定等。
1. 形态观察:通过显微镜观察细菌的形态特征,如细胞形态、大小、颜色等。
形态观察可以初步判断细菌的分类。
2. 生理生化特性鉴定:通过对细菌的生理生化特性进行测试,如对不同营养源的利用能力、产酶能力、氧气需求等进行检测。
这些特性的差异可以帮助鉴定细菌的种属。
3. 分子生物学鉴定:利用PCR、DNA测序等技术进行细菌的分子生物学鉴定。
通过比对细菌的基因序列与数据库中已知的基因序列,可以准确鉴定细菌的种属和亚种。
以上是鉴定植物病原细菌常用的方法,不同方法的组合使用可以提高鉴定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总结起来,植物病原细菌的分类和鉴定是植物病理学中的重要内容。
通过对病原细菌的分类和鉴定,可以更好地了解病原细菌的特性和致病机制,为植物病害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因此,加强对植物病原细菌的分类和鉴定研究,对于保护农作物健康生长和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葡萄黑腐 病 瓜类蔓枯 病 花生叶斑 病
梨黑星病
小班根腐 病
猝倒病 马铃薯番 茄晚疫病
指梗霉目
单轴霉属 霜疫霉属 霜霉属 假霜霉属 盘梗霉属
白锈属 指梗霉属
古巴假霜霉
葡萄霜霉 病 荔枝霜霉 病 十字花科 霜霉病 瓜类霜霉 病 莴苣霜霉 病 菊霜霉病 十字花科 白锈病 谷子白发 病
桃褐锈病 菜豆锈病 枣锈病 亚麻锈病 小麦散黑 粉病 小麦杆黑 粉病 小麦黑粉 病 高粱黑粉 病 稻黑粉病 稻粒黑粉 病 慈姑黑粉 病
烟草白粉 病 瓜类白粉 病 豆类白粉 病
球壳目
腔菌纲 多腔菌目 座囊菌目
鞭毛菌
格孢腔目
水霉目 霜霉目
布氏白粉菌 属 叉丝单囊壳 属
球针壳属 钩丝壳属 叉丝壳属
长喙壳属
叶点霉属
大茎点霉属
拟茎点霉属
壳针孢属 壳囊孢属
色二孢属
壳二孢属
柄锈菌属 胶锈菌属 多胞锈菌属 疣双胞锈功 属 单孢锈菌属 层锈菌属 栅锈菌属
黑粉菌属
冬黑粉菌属
腥黑粉菌属
轴黑粉菌属 叶黑粉菌属 尾孢黑粉菌 属 实球黑粉菌 属
白粉菌属
单丝壳属
甜菜蛇眼 病 棉花褐班 病 苹果梨轮 纹病 茄子褐纹 病 小麦颖枯 病 梨腐烂病 棉铃黑果 病 黄瓜蔓枯 病 禾本科杆 锈病 梨锈病 玫瑰锈病
小丛壳属
黑腐皮壳属
赤霉属
顶囊壳属 隐丛赤壳属 日规壳属 黑痣菌属 间座壳属 麦角菌属
痂囊腔菌属 多腔菌属
球座菌属
球腔菌属
亚球壳属 黑星菌属 格孢腔属 核腔菌属
旋孢腔菌属 绵霉属 水霉属 丝囊霉属 腐霉属
疫霉属
致病疫霉
禾本科白 粉病 苹果白粉 病 桑梨柿核 桃白粉病
甘薯黑斑 病 苹果梨葡 萄炭疽病 苹果腐烂 病 禾本科赤 霉病 水稻恶苗 病 禾本科全 蚀病 板栗疫病
病弯属属多种立枯无孢目丝核菌属
病
水稻纹枯
病
多种白绢
小核菌属
病
水稻赤霉
瘤座菌目
镰孢属
病
绿核菌属
稻曲病
各种炭疽
腔孢纲 黑盘孢目
炭疽菌属
病
柑桔疮痂
痂圆孢属
病
苹果褐斑
盘二孢属
病
柱盘孢属
拟盘多毛孢
属
球壳孢目
担子菌 冬孢菌纲 锈菌目 黑粉菌目
子囊菌
层菌纲 隔担菌目 木耳目 外担菌目
半子囊菌纲
核菌纲 白粉菌目
茎点霉属
门
亚门 纲
目
科
属
种
实例
苹果梨果
半知菌 丝孢纲 丝孢目
从梗孢属
实褐腐病
葡萄孢属 灰葡萄孢 灰雾病
聚端孢属
棉花白斑
栓隔孢属
病
橡胶白粉
粉孢属
病
梨孢属
稻瘟病
青霉属
曲霉属
苜蓿黄萎
轮枝孢属
病
甜菜褐斑
尾孢属
病
棉花轮纹
链格孢属
病
芽枝霉属
黑星孢属
梨黑星病
大麦网斑
内脐蠕孢属
病
玉米小斑
平脐蠕孢属
病
水稻胡麻
斑病
玉米大斑
突齐蠕孢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