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阅读能力测试卷

合集下载

现代文阅读能力提升卷(一)-语文五年级下册(部编版)

现代文阅读能力提升卷(一)-语文五年级下册(部编版)

现代文阅读能力提升卷(一)-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部编版一、现代文阅读课内阅读跳水(节选)“你逃不了!”孩子一边追赶一边喊。

猴子还不时回过头来逗孩子生气。

爬到了桅杆的顶端,它用后脚钩住绳子,把帽子挂在最高的那根横木的一头,然后坐在桅杆的顶端,扭着身子,龇牙咧嘴做着怪样。

横木的一头离桅杆一米多。

孩子气极了,他的手放开了绳子和桅杆,张开胳膊,摇摇晃晃地走上横木去取帽子。

这时候,甲板上的水手全都吓呆了。

孩子只要一失足,直摔到甲板上就没命了。

()他走到横木那头拿到了帽子,()难以回转身来。

有个人吓得大叫了一声。

孩子听到叫声往下一望,两条腿不由得发起抖来。

正在这时候,船长从船舱里出来,手里拿着一支枪。

他本来是想打海鸥的,看见儿子在桅杆顶端的横木上,就立刻瞄准儿子,喊道:“向海里跳!快!不跳我就开枪了!”孩子心惊胆战,站在横木上摇摇晃晃的,没听明白他爸爸的话。

船长又喊:“向海里跳!不然我就开枪了!一!二!”刚喊出“三”,孩子往下一纵身,从横木上跳了下来。

1.在文中括号内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2.用“ ”画出写孩子处境危险的句子。

3.作者为什么详细描写孩子面临的危险情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船长为什么要他的孩子往海里跳?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外阅读探险船绝处逢生1930年夏天,一位名叫约翰·佩德的英国船长带领着16名船员坐重2500吨的“高斯号”探险船,开始了南极探险的征途。

探险船刚到南极,便遇上了特大暴风雪,温度直线下降,船员们一觉醒来,发现他们的探险船已被封在一望无际的冰面上了。

船员们想尽一切办法破冰,先用炸药,后用镐子,但冰始终纹丝不动。

时间一天天地过去了,淡水、粮食越来越少,大家焦急万分。

约翰船长已经有好几天睡不着觉了。

一天,他躺在床上,随手从床头书架上抽出一本书来打发时间,这本书名叫《富兰克林自传》。

【精品】人教统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课外阅读专项测试卷(含答案)

【精品】人教统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课外阅读专项测试卷(含答案)

第四单元课外阅读专项测试卷总分(100分)姓名:____________(一)詹天佑在美国(25分)1881年,詹天佑从美国留学回来。

归途中,他满怀希望,准备为祖国效劳。

在轮船的甲板上,他提着一只小皮箱,陷入了沉思。

这是美国诺哈夫中学的一堂地理课,黑板上垂挂着屏幕,放着幻灯片,詹天佑正在听课。

屏幕上出现了铁路、火车、满载的货物和肥沃的土地。

老师开始讲解:这是十九世纪七十年代最新式的火车。

目前,美国和欧洲已把它作为重要的交通工具……幻灯片切换了一张,出现的是另一幅景象:贫瘠的土地、枯瘦的农民、老牛破车在缓缓地前进。

老师说:“这样的车子,这样的速度,国家落后,人民贫穷……”具有强烈民族自尊心的詹天佑痛心而惭愧地低下了头。

下课以后,他依然坐在那里默默不语。

一个美国学生走过来,对詹天佑说:“那老牛破车是哪个国家的?”詹天佑不予理睬,那个学生嘲笑着说:“高才生,怎么连这个也回答不出来?恐怕是不好意思说吧!”詹天佑突然站起来斩钉截铁地说:“是我们国家,但,那是暂时的。

”“哈哈哈……还暂时,恐怕永远都会这样……”在一阵哄笑中,另一个学生说:“听说大英帝国在中国修了一条铁路,可你们的皇帝却硬说那是怪物,把它拆了,还扔到河里去了。

”“哈哈哈……”又是一阵哄笑。

詹天佑怒视着这一群傲慢无理的洋学生,强忍屈辱,愤然离开了教室。

“呜……”汽笛声打断了詹天佑的沉思。

轮船靠岸了,他望着岸上同胞的亲切笑容,兴奋地踏上祖国的土地。

反动派暗杀李先生的消息传出以后,大家听了都悲愤痛恨。

我心里想,这些无耻的东西,不知他们是怎么想法,他们的心理是什么状态,他们的心是怎样长的!(捶击桌子)其实很简单,他们这样疯狂的来制造恐怖,正是他们自己在慌啊!在害怕啊!所以他们制造恐怖,其实是他们自己在恐怖啊!特务们,你们想想,你们还有几天?你们完了,快完了!你们以为打伤几个,杀死几个,就可以了事,就可以把人民吓倒了吗?其实广大的人民是打不尽的,杀不完的!要是这样可以的话,世界上早没有人了。

北师大版五年级语文阅读能力训练题

北师大版五年级语文阅读能力训练题

北师大版五年级语文阅读能力训练题(附答案)《老银杏树》五年级阅读题和答案在我们的楼前,有一棵老银杏树。

它高大挺拔,像一个威武的巨人。

它度过了漫长的岁月,谁也算不出它的确切年龄。

这棵银杏树的树干笔直笔直,已长到三层楼的楼顶那么高了。

假如把大地比作一张弓的话。

那么这棵银杏树就是一支射向蓝天的长箭.它耸立在一排水杉的前面,暴风雨来了,它用那粗壮的身子保护着杉树。

任凭风刮雷劈,毫不动摇。

它的树枝一律向上伸展,而且互相靠拢,像经过人工修剪似的;又像一个巨人高耸着千百条铁的臂膀,给人以奋发向上的力量。

春天,枝上萌出嫩芽,闪着黄绿的眉眼。

微风拂过,眨呀眨的,多像少女那充满活力的妩媚的眼睛。

夏天,叶子长成小扇子的模样,绿得似乎一会儿就会滴下油来.到了秋天,叶子变黄了,一阵风吹过,摇一树金片。

抬头仰望,就像大地举起了一支饱蘸黄色油彩的大笔,要为蓝色的天空添上一幅美丽的图画,秋风吹得紧了,片片黄叶纷纷扬扬飘落下来,像一只只黄蝴蝶在追逐嬉戏.冬天,落在地面的叶子渐渐地被尘土掩埋,慢慢地化成肥料溶进大地,为来年新叶生长提供了养料.银杏树的果实一串串,黄澄澄。

它隐藏在稠密的叶子里面,不易发现,而不像苹果,桃子那样高高地悬挂在枝头,炫耀自己.啊,银杏树,你高大的形象,给人们奋发的力量;你那闪光的品德,给人以深深的启迪。

银杏树,我赞美你!1.写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

漫长—-()稠密—-()2.“假如把大地比作一张弓的话,那么这棵银杏树就是一支射向蓝天的长箭。

"这句话运用了_______的修辞手法。

把_________比作_________,把_________比作_________,突出地描写了银杏树的_________。

3.在第1、3 自然段中,用“_______"画出一个拟人句,用“~~”画出一个比喻句。

4.全文是抓住了银杏树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记叙的. 5.短文赞扬了银杏树的什么品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短暂稀疏2.比喻大地一张弓银杏树长箭高大挺拔…点此查看五年级阅读训练答案100则(本文答案在第4页)…5.赞扬了它坚韧挺拔却不骄傲自大的美好品德。

五年级上语文同步阅读及答案-第二单元阅读能力测试卷-人教新课标

五年级上语文同步阅读及答案-第二单元阅读能力测试卷-人教新课标

【精品】人教新课标版五年级上语文同步阅读第二单元阅读能力测试卷一、阅读古诗《秋思》,回答下面的问题。

秋思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1.《秋思》的作者是( )代诗人()。

2.“洛阳城里见秋风”的“见秋风”作者看见了怎样的景物?()。

3.“欲作家书意万重”中的“意万重”指()。

4.“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这两句诗的意思是()。

5.这首诗中作者借()抒情,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阅读《梅花魂》片段,完成练习。

外祖父家中有不少古玩,我偶尔摆弄,老人也不甚注意。

唯独书房里那一子慢慢抹净。

看见慈祥的外祖父大发脾气,我心里又害怕又奇怪:一枝画梅,有什么稀罕的呢?1 .给文中的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2.“玷”字用部首查应查(),用音序查应查字母()。

这个字在字典里的意思有:(1)白玉上面的斑点;(2)污点。

文中的“玷”取第()种意思。

3.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分外()训斥()稀罕()4.找出文段中描写外祖父动作的词语,你从这些词语中体会到了什么?5.请把“孩子要管教好,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得的吗?”不改变原意换一种说法。

6.这个片段主要写了三、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练习。

乡愁“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小时候读它,只感觉朗朗上口,由于与故乡没有距离,加上少年不知愁滋味,也只能仅仅从字面上理解它的含义。

异乡漂泊多年之后,才逐渐领悟诗中隐含着浓郁乡愁。

乡愁,是游子对故园的思念,是游子对故人的离愁。

这种思念、这种当自己在青藏高原看见天边动人心魄的月,便真正明了,月是故乡明,分明只是乡愁给故乡明月赋予的魅力。

在余光中眼里,乡愁是一枚枚饱含时代特征的邮票,是一封封散发着温馨的信笺。

在我心里,乡愁还是一首皎洁的诗——一首沐浴着月亮的清辉,挂着思念的泪,在心底低声吟诵的小诗。

故园16年的青葱岁月与异乡20多年的漂泊里程,凝聚成绵长浓郁的乡愁。

四处漂泊的我,仿佛就是天上飘飞的风筝,那根无形而又坚韧的丝线就是植根在心底的乡愁,握住这根丝线的,是母亲那布满老茧的手和故乡那连绵起伏的山峦。

小学五年级“大读写”阅读能力竞赛试题(含答案)

小学五年级“大读写”阅读能力竞赛试题(含答案)

小学五年级“大读写”阅读能力竞赛试题【卷首语】同学们,你们好!欢迎参加这次竞赛。

你一定是个爱读书的好孩子,只要你仔细审题,认真答题,就会有出色的表现! 时间100分钟。

阅读积累(30分)1、读童谣,忆唐诗。

“床前的月光,窗外的雪。

高飞的白鹭,浮水的鹅。

唐诗里有画,唐诗里有歌。

”不禁想起“床前明月光,。

”“遥知不是雪,。

”“,一行白鹭上青天,”“白毛浮绿水,。

”“枫桥的钟声,巴山的雨。

边塞的战士,异乡的客。

唐诗里有苦,唐诗里有乐。

”不禁想起“月落乌啼霜满天,。

”“何当共剪西窗烛,。

”“醉卧沙场君莫笑,?”“独在异乡为异客,。

”2、“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描写的是草原景色,提起草原风光,我们的脑海里便想起、等成语。

“十二生肖”是传统的吉祥动物,我想到带有十二生肖的成语有、等。

“开封有个包青天……”这首歌中“包青天”是指,我可以用两个成语形容他的特点:、。

3、在本学期的《回顾•拓展》中,我们积累了很多格言、警句、对联、歇后语。

例如:《周易》:天行健,。

《离骚》:路曼曼其修远兮,。

回文联:地满红花红满地,。

叠字联:翠翠红红,处处莺莺燕燕。

,。

歇后语:孔明借东风——关公赴会——4、本学期的很多课文都节选自名家名著,学了课文,我们还可以进行拓展阅读。

如《冬阳•童年•骆驼队》选自《》;《将相和》选自《》;《草船借箭》选自《》;《景阳冈》选自《》。

在《课外书屋》中,还向我们推荐阅读高尔基的《童年》和吴承恩的《西游记》。

你阅读了其中的哪些书呢?向我们简要地介绍其中的一本。

书名《》作者印象最深刻的故事:阅读体验(70分)(一)关注时事让我们触摸跳动的信息脉搏(4+2+2+2)甲文《猪出没,注意!》一场突如其来的猪流感疫情本月13日起在墨西哥爆发,引起全国高度关注。

但医学专家们不敢轻易断言新的全球性流感爆发正在形成,也不排除在今后数周内烟消云散的可能性。

猪流感最初是接触活猪或者猪肉制品而感染的,市民谈“猪”色变,以致我市猪肉销量下降,价格下跌。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课内、课外阅读能力过关》2套附答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课内、课外阅读能力过关》2套附答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2.课内、课外阅读能力过关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祖父的园子(节选)(19分)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

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

虫子叫了,就像在说话似的。

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

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

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

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

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

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

蝴蝶随意地飞,一会儿从墙头上飞来一对黄蝴蝶,一会儿又从墙头上飞走一只白蝴蝶。

它们是从谁家来的,又要飞到谁家去?太阳也不知道。

1.《祖父的园子》选自____________写的《__________________》,选段主要运用的修辞手法是________。

(3分)2.这段话是围绕()两句话来写的。

(2分)A.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

B.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

C.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

3.在作者心中,园子里的倭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都是自由快乐、不受拘束的。

(3分) 4.仿照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将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6分)树绿了,就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

蝉叫了,就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

喜鹊飞来了,就像______________。

5.在“我”的眼中,园子里的一切都是自由的,这是因为()(2分)A.蝴蝶可以自由地飞来飞去,园子里的植物却按照时令生长。

B.“我”的心灵是自由的,所以感觉园子里的一切都是有生命的,也都是自由的。

6.用“愿意……就……”写一写“我”在园子里自由的生活。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景阳冈(节选)(18分)武松见了,叫声:“呵呀!”从青石上翻将下来,便拿那条梢棒在手里,闪在青石边。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阅读能力快速提升训练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阅读能力快速提升训练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阅读能力快速提升训练试题及答案第一篇: 读图填词请根据图片内容,填入合适的词语,使句子意义完整。

1. 她穿着一条粉色的裙子,手里拿着一本__书__。

2. 小鸟在空中飞翔,尽情地展开它的__翅膀__。

3. 天空中飘来几朵白__云__,宛如绵羊。

4. 她手中捧着一束鲜艳的__花__,笑容灿烂。

5. 雪花纷纷扬扬地落下来,是__冬天__的特点。

答案:1. 课 (kè)2. 羽毛(yǔ máo)3. 羊 (yáng)4. 玫瑰 (méi guì)5. 寒冷 (hán lěng)第二篇: 辨词义请根据句子上下文的意思,选择正确的词义。

1. 学校新建了一座__图书馆__,供同学们借阅书籍。

a) 运动场b) 食堂c) 操场d) 超市2.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__梦想__,希望将来实现。

a) 玩具b) 目标c) 小说d) 礼物3. 星期六我们一起去__公园__,度过一个愉快的下午。

a) 学校b) 商店c) 动物园d) 游乐场4. 小明把橙子__剥__了一层皮,露出了鲜艳的果肉。

a) 切b) 吃c) 归还d) 清洗5. 在秋天,树叶漂亮地__变__成了黄色。

a) 飞b) 转变c) 走d) 消失答案:1. a) 运动场2. b) 目标3. c) 动物园4. a) 切5. b) 转变第三篇: 根据短文内容,判断正误(√/×)请根据短文内容,判断以下句子是否正确。

王老师是我们学校的语文老师。

他教得非常有趣,我们都很喜欢他的课。

他每天都骑自行车上学,经过市场时,他会买些水果和零食。

学校后面有一片很大的操场,王老师经常组织我们进行体育活动。

他还会给我们讲一些趣味故事,让我们更加喜欢语文课。

1. 王老师是数学老师。

(√/×)2. 王老师每天都坐公交车上学。

(√/×)3. 王老师会组织学生进行体育活动。

(√/×)4. 学校后面有一片很大的花园。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阅读能力快速提升训练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阅读能力快速提升训练试题及答案

__________________我家有一条瓷鱼,有趣极了。

这条瓷鱼是一条鼓眼金鱼,长约5厘米,宽约2厘米,中间滚圆饱满的地方是鱼身,占整个身体的三分之一,上面刻有鳞片,像一件衣裳,保护着鱼的身体。

瓷鱼的头很大,上面那对红眼睛,突鼓鼓的,像一对小灯笼。

它睁大眼睛,似乎在看着你,又似乎在寻找着它的同伴。

头的正面,是鱼的嘴,那嘴是圆形的,嘴唇突起,好像一张一闭,在不断哈气呢!瓷鱼有一条细长的尾巴,分三个叉,像三条绸带在水中摆动,又像空中漂浮的几缕白云。

这条瓷鱼不同的摆法有不同的样子()把它平放着它像睡觉()拿起来斜着看()它似乎准备游向远方()把它竖起来()又像张开圆圆的嘴()等着你给它东西吃()把它侧卧着()它似乎在不断地呼吸()哈气()提着它的尾巴()它像在苦苦哀求你放开它……这是一条多么有趣的瓷鱼呀!1、给短文加上一个合适的题目。

2、短文在写瓷鱼外形时先写(),再写(),最后写()。

3、给第5自然段加上标点符号。

4、文章中最后一句在全文中起到了()的作用。

5、这是一篇()体裁的文章,主要采用了()、()的写作方法。

6、用“﹏﹏﹏”在原文中画出与开头第一自然段相照应的句子。

参考答案:1、有趣的瓷鱼2、鱼身鱼头鱼尾3、。

;,;,,;,、;,4、总结、概括5、说明文列数字打比方6、这是一条多么有趣的瓷鱼呀!富饶美丽的大兴安岭大兴安岭是我国最长的山脉之一,长约1700公里,最高海拔约2000米。

林区面积达22万平方公里,年产木材300多万立方米,是我国四大木材生产基地之首。

大兴安岭地处我国高纬度地区,气候较寒冷。

许多树木不宜在这里生存,所以树种比较单纯。

但这里夏季多雨,日照时间长。

在大兴安岭的峰(蛮峦)沟壑(hè)中,到处是由高大的落叶松构成的林海。

在茫茫林海中还生长着针叶樟子松、阔叶树、白桦、栎、杨、水曲柳、红柳等树木。

大兴安岭的落叶松是一种高大的落叶乔木。

它的木质坚硬,耐腐,可以用于建筑、桥(梁粱)、矿山、铁路等建设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芦苇荡放鸭
1.杜小康注定要在这里接受磨难。

而磨难他的,正是这些由他和父亲(杜雍和)精心照料而长得如此肥硕的鸭子。

2.那天,是他们离家以来遇到的一个最恶劣的天气。

一早上,天就阴沉下来。

天黑,河水也黑,芦苇荡成了一片黑海。

杜小康甚至觉得风也是黑的。

临近中午时,雷声已如万辆战车从天边滚动过来,不一会儿,暴风雨就歇斯底里地开始了,顿时,天昏地暗,仿佛世界已到了末日。

四下里,一片呼呼的风声和千万支芦苇被风折断的咔嚓声。

3.鸭栏忽然被风吹开了,等父子俩一起扑上去,企图修复它时,一阵旋风,几乎将鸭栏卷到了天上。

杜雍和大叫了一声“我的鸭子”,几乎晕倒在地上。

因为他看到,鸭群被分成了无数股,一下子就在他眼前消失了。

4.杜小康忘记了父亲,朝一股鸭子追去。

这股鸭子大概有六七十只。

它们在轰隆隆的雷声中,()着。

他紧紧地跟随着它们。

他不停地用手拨着眼前的芦苇。

即使这样,脸还是一次又一次地被芦苇叶割破了。

他感到脚钻心地疼痛。

他顾不得去察看一下。

他知道,这是头年的芦苇旧茬儿戳破了他的脚。

他一边追,一边呼唤着他的鸭子。

然而这群平时很温顺的小东西,今天却都疯了一样,只顾( )地乱窜。

5.他费了很大的力气,才将这群鸭重新又赶回到原先的地方。

6.这群鸭似乎还记得这儿曾是它们的家,就站在那儿,( )地叫唤。

7.杜小康喊着父亲,但却没有父亲的回答。

父亲去追另一股鸭了。

他只好一个人去扶已倒下的鸭栏。

他在扶鸭栏的同时,嘴里不住地对那些鸭子说:“好乖乖,马上就好了,你们马上就有家了……”
8.父亲也赶着一股鸭回来了。

两股鸭立即会合到一起,( ),仿佛是两支队伍会合一般。

9.杜小康和父亲一道扶起鸭栏,将已找回来的鸭赶进栏里后,又赶紧去找那些不知去向的鸭——大部分鸭还没有被赶回来。

10.到暴风雨将歇时,还有十几只鸭没被找回来。

11.杜雍和望着儿子一脸的伤痕和乌得发紫的双唇,说:“你进窝棚里歇一会,我去找。

”杜小康摇摇头:“还是分头去找吧。

”说完,就又走了。

12.天黑了。

空手回到窝棚的杜雍和没有见到杜小康,他就大声叫起来。

但除了雨后的寂静之外,没有任何回应。

他就朝杜小康走去的方向,寻找过去。

13.杜小康找到了那十几只鸭,但在芦荡里迷路了。

一样的芦苇,一样重重叠叠无边无际。

鸭们( ),不一会工夫就使他失去了方向。

眼见着天黑了。

他停住了,大声地呼喊着父亲。

就像父亲听不到他的回应一样,他也不能听到父亲的回应。

14.杜小康突然感觉到他已累极了,将一些芦苇踩倒,躺了下来。

15.那十几只受了惊的鸭,居然( )地挨着主人蹲了下来。

16.杜小康闻到了一股鸭身上的羽绒气味。

他把头歪过去,几乎把脸埋进了一只鸭的
蓬松的羽毛里。

他哭了起来,但并不是悲哀。

他说不明白自己为什么想哭。

17.雨后天晴,天空比任何一个夜晚都要明亮。

杜小康长这么大,还从未见过蓝成这样的天空。

而月亮又是那么地明亮。

18.杜小康顺手抠了几根白嫩的芦苇根,在嘴里甜津津地嚼着,望着异乡的天空,心中不免又想起母亲,想起桑桑和许多油麻地的孩子。

但他没有哭。

他觉得自己突然地长大了,坚强了。

(背景资料:杜小康是小说《草房子》中的一个少年。

他家原来是油麻地最富有的人家,他是典型的“富二代”。

后来家道中落,父亲为了躲债,为了让家庭东山再起,带着杜小康到芦苇荡放鸭。

所节选的文字,写的就是杜小康和父亲放鸭的情形。


1.将下列词语填入文中的括号内。

大声叫着惶惶不安没头没脑一步不离东钻西钻仓皇逃窜2.“他哭了起来,但并不是悲哀。

他说不明白自己为什么想哭。

”你觉得杜小康的哭声,更多地表达了怎样的情绪?【可多选】()
A夜晚的孤独感B对父亲的担心 C 对命运捉弄人的莫名悲哀D找到鸭子后的喜极而泣
3.文章结尾写道“他觉得自己突然地长大了,坚强了。

”从年龄上来说,杜小康在芦苇荡的短短一段时间,不可能长大。

可作者却说他“突然地长大了”,联系这段话以及文末的背景资料,你觉得作者为什么觉得杜小康“突然地长大了”?
4.细读文章第2和第17自然段划横线的句子,想一想这两处截然不同的景色描写各有什么作用?
5.《草房子》一书中,校长桑乔曾经这样评价杜小康“他是油麻地最有出息的男子汉”。

请你结合这篇短文中杜小康的表现,从多个角度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6.杜小康曾经是班里的班长,他失学后,很多同学都很挂念他。

后来,他又
回到了学校念书。

回去后,肯定有同学会问杜小康:“杜小康,这段时间,你都去干什么去了?和我们说说这段时间发生的最难忘的事情吧?“
假如,你就是杜小康,请你用第一人称“我“,把发生在芦苇荡中最难忘的一些事情,和伙伴们说说。

要求,叙事简洁,紧扣重点。

字数不超过350,题目自拟。

参考答案
1.仓皇逃窜没头没脑惶惶不安大声叫着东钻西钻一步不离
2. A B D
3磨难,让杜小康从一个少爷,一下子变成了懂事、坚强和有担当的
男子汉;成长的不是身体,而是精神。

意思答到即可,酌情给分;评分时,要关注表达完整、简洁、流畅。

4.第二段,用恶劣的天气,衬托杜小康糟糕的心情,暗示了将会有不幸的事情发生;第十七段,用蓝天和月亮,衬托杜小康心情“雨过天晴”。

意思对即可,酌情给分。

(两处风景,要分开来答,笼统写,只给一半分数)
5.第五段,要抓住杜小康在芦苇荡放鸭的具体事例,从“坚强、乐观、有担当、不放弃……“等多个角度回答,并概述文中的一些事例。

这题主要考察学生对人物的评价能力。

此题没有标准答案,比较开放,只要自圆其说,有理有据,即可酌情给分。

6.第六大题,是创造性复述的训练。

站在第一人称,选择文本的重点内容转述。

评价的时候,要注意如下几点。

(1)人称要对,用“我“来写作;
(2)能够简洁地把握故事情节重点。

(3)语言基本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