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伯家的苔丝》开题报告

合集下载

《德伯家的苔丝》翻译项目报告的开题报告

《德伯家的苔丝》翻译项目报告的开题报告

《德伯家的苔丝》翻译项目报告的开题报告
题目:《德伯家的苔丝》中词汇难点和翻译策略研究
研究背景:
《德伯家的苔丝》是英国著名女作家托马斯·哈代的代表作之一,讲
述了一个温情脉脉的爱情故事,同时也探讨了社会等级制度和性别歧视
等社会现象。

由于作者采用了复杂的语言和众多的文学手法,这部小说
在翻译过程中存在着词汇难点和翻译难度较高的问题。

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德伯家的苔丝》中的词汇难点和翻译策略进行
分析和研究,以探讨其翻译难度较高的原因,为其翻译提供一些有效的
策略和建议。

研究内容:
1.对《德伯家的苔丝》中的词汇进行挖掘和研究,分析其难点和翻
译策略;
2.对小说中使用的文学手法进行分析和研究,探讨其翻译策略;
3.通过对翻译文本的对比和分析,总结出比较好的翻译策略和建议。

研究方法:
1.采用文献调研、实证分析等方法,对原文和翻译文本进行分析和
研究;
2.通过对同一段落或同一段话的翻译进行比较,分析翻译难点和策略;
3.采用问卷调查等方法,收集读者对翻译质量的评价,为研究提供
参考依据。

研究意义:
本研究的结果有助于深入了解《德伯家的苔丝》中的词汇难点和翻译策略,为未来的翻译实践提供参考和借鉴。

同时,本研究还有助于促进中英文化交流和翻译研究的发展。

苔丝救赎主题开题报告

苔丝救赎主题开题报告

苔丝救赎主题开题报告苔丝救赎主题开题报告一、引言在文学作品中,救赎主题一直是备受关注的话题之一。

救赎代表着人们对于自身罪过的反思与悔改,同时也展现了人性中的善良和希望。

本文将以英国作家查尔斯·狄更斯的小说《苔丝》为例,探讨其中的救赎主题。

二、苔丝的遭遇《苔丝》是狄更斯的成名作,讲述了主人公苔丝的一生。

苔丝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家庭,父母早逝,她被送到工厂做童工。

在这个残酷的环境中,苔丝遭受了各种虐待和不公正待遇。

她的童年被剥夺,无法享受到应有的幸福。

三、苔丝的堕落与反思在苔丝的成长过程中,她遇到了许多不幸的事情。

她被卷入了一场性侵案件,无法摆脱对她的伤害。

在这个过程中,苔丝逐渐变得堕落,失去了对自己和他人的信任。

她开始追求物质和权力,试图通过这些来填补内心的空虚。

然而,这只让她更加迷失。

四、苔丝的救赎之路尽管苔丝遭受了许多不幸,但她并没有完全堕落。

在她最困难的时刻,她遇到了一位善良的人,他给予了她关怀和支持。

这位人物的出现让苔丝重新找回了人性中的善良和希望。

她开始反思自己的过去行为,并决定改变自己的生活。

五、苔丝的悔改与奉献在苔丝的救赎之路上,她不仅仅是在寻找自身的救赎,还致力于帮助他人。

她加入了一家慈善机构,为那些处于困境中的人提供援助。

通过自己的经历,苔丝深刻理解了别人的痛苦和困难,并愿意为他们奉献自己的力量。

六、苔丝的救赎对社会的启示苔丝的故事不仅仅是一个人的故事,也是对整个社会的警示。

她的遭遇揭示了贫困、不公和性别歧视等社会问题。

通过苔丝的救赎之路,我们可以看到社会对于弱势群体的责任和义务。

同时,苔丝的故事也给予了那些处于困境中的人希望和勇气,鼓励他们积极面对生活的挑战。

七、结语通过对《苔丝》这一文学作品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救赎主题在其中的重要性。

苔丝的故事告诉我们,无论我们遭遇多大的困难和挫折,只要我们能够反思自己的过去,悔改自己的错误,并且愿意为他人奉献,我们就有机会获得救赎。

这个故事不仅仅是一个虚构的故事,更是对人性的思考和对社会的呼唤。

苔丝悲剧的开题报告

苔丝悲剧的开题报告

苔丝悲剧的开题报告苔丝悲剧的开题报告引言:苔丝悲剧是英国作家托马斯·哈代的代表作之一,被誉为英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小说之一。

本文将从苔丝的命运、性别问题以及社会道德观念等方面探讨苔丝悲剧的主题与意义。

一、苔丝的命运苔丝是一个出身贫寒的乡村女孩,她渴望通过努力改变自己的命运。

然而,她却被迫嫁给了一个富有但却并不爱她的男人。

在婚姻中,苔丝遭受了各种不公正对待,包括丈夫的冷漠和家庭暴力。

最终,她因为一系列的不幸遭遇,走上了自毁的道路。

二、性别问题苔丝悲剧中展现了当时英国社会对女性的不公平对待。

苔丝在面对男性权威时,无论是家庭还是社会,都受到了压迫和歧视。

她的权利和自由被剥夺,无法选择自己的命运。

这引发了对性别平等的思考,使读者反思当代社会中是否还存在类似的问题。

三、社会道德观念苔丝悲剧中对社会道德观念的批判也是其重要的主题之一。

小说中描绘了一个虚伪的社会,人们的道德观念被金钱和地位所左右。

苔丝的悲剧就是由于社会道德观念的扭曲而引发的。

这使我们反思社会中的道德标准是否真正符合公正和正义的原则。

四、对爱情的思考苔丝悲剧中的爱情也是一个重要的主题。

苔丝对爱情充满了向往,但她的爱情却被破坏和扭曲。

小说中的男性角色对苔丝的感情变化无常,他们的爱情并非真诚,而是出于自私和欲望。

这引发了对爱情真谛的思考,使读者反思爱情是否应该建立在互相理解和尊重的基础上。

结论:苔丝悲剧以其深刻的主题和真实的人物形象震撼了世界。

通过对苔丝的命运、性别问题、社会道德观念和爱情的思考,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人性的复杂性和社会的不公平。

苔丝的悲剧不仅仅是一个个体的悲剧,更是对整个社会的警示和反思。

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一伟大的文学作品。

《德伯家的苔丝》开题报告

《德伯家的苔丝》开题报告
4.归纳法:在众多文献资料中归纳主要观点、创新点,形成论文清晰的思路,框架。
[1] 卡尔·韦伯 .威塞克斯的哈代 生平和创作 [M] 纽约,1940
[2]张世君.《德伯家的苔丝》鉴赏[M].重庆:重庆出版社,1986.
[3] 李明劼 .《苔丝》原型解码 [J].云南民族学院学报,1996,(3):91
蔡奂发表于《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06年11月第23卷第6期的罪与赎:苔丝“中介新娘”原型形象分析中提出《德伯家的苔丝》中女主人公苔丝是“从罪孽中得到救赎”的“中介新娘”——《圣经》原型形象。这个“中介新娘”原型形象反映了哈代对僵化的宗教道德说教的鞭笞以及对博爱、牺牲等宗教道德精神的讴歌,具有丰富、深刻的现代内涵。
2011.5.28—2011.6.5 准备答辩。
2011.6.8—2011.6.12论文答辩。
预期成果及其形式:
在教师指导下,通过查阅文献资料以论文的形式呈现。
可行性分析(已具备的条件和待解决的问题;拟采取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实验方案等)
一、已具备的条件:1、多年以来,国内外已有大量对于《德伯家的苔丝》与《圣经》的对照研究成果,可参阅资料丰富。
2、学校图书馆藏书丰富,有各种相关书籍、各大学学报可供查阅参考。网上资源如《中国知网》《中国期刊数据库》等网上资源为该课题的研究提供了更为丰富的参考资料。
3、本人在校学习期间通过对学校开设的相关课程如《外国文学史》《文学理论教程》的学习积累了一定的基础理论知识,具备了写作论文的独立思考和理论分析等能力。对论文的写作创作了一定的主观条件。
王美霞发表于《文学教育》2010年7月的《哈代的宗教思想对其小说创作的影响——<德伯家的苔丝>中的圣经原型》一文通过分析《德伯家的苔丝》中的《圣经》原型来揭示哈代的宗教思想对其小说创作的影响。

德伯家苔丝开题报告

德伯家苔丝开题报告

德伯家苔丝开题报告德伯家苔丝开题报告一、引言《德伯家的苔丝》是英国著名作家托马斯·哈代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一部充满悲剧色彩的小说。

本文将从苔丝的成长经历、社会环境以及性别问题等方面,探讨这部作品所传递的主题和意义。

二、苔丝的成长经历苔丝是一个普通的乡村女孩,她在德伯家成长,并在那里经历了许多苦难和挫折。

她从小就被告知自己的出身低微,无法改变命运。

然而,苔丝并没有因此而放弃,她勇敢地追求自己的梦想,努力学习和工作。

尽管她经历了许多困境,但她坚持不懈地追求自己的幸福。

三、社会环境的影响《德伯家的苔丝》描绘了19世纪英国乡村社会的残酷现实。

社会阶级的差距和贫富悬殊使得苔丝无法摆脱她的出身。

她所面临的不公平待遇和歧视使她感到无助和绝望。

这部小说通过苔丝的遭遇,揭示了当时社会的弊端和不公。

四、性别问题的探讨在《德伯家的苔丝》中,性别问题也是一个重要的主题。

苔丝是一个坚强而独立的女性形象,她不愿被束缚于传统的女性角色。

她追求知识和自由,渴望摆脱男性的支配和控制。

然而,她的努力往往被社会的偏见所限制,她被迫接受了许多不公平的待遇。

五、对人性的思考《德伯家的苔丝》通过苔丝的遭遇,对人性进行了深刻的思考。

小说中的人物们都有自己的欲望和动机,他们的行为往往受到环境和社会的影响。

苔丝的遭遇使我们反思人性的复杂性和善恶的边界。

六、结论《德伯家的苔丝》是一部充满深度和情感的小说,它通过苔丝的成长经历、社会环境以及性别问题等方面,探讨了许多重要的主题。

这部作品引发了人们对社会不公和人性的思考,对于我们理解和认识当代社会也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论文开题报告模板

论文开题报告模板
(二)研究方法
1.文献分析法:大量阅读有关书籍、论文进行分析和提炼。
2.归纳分析法:分析相关资料中的内容和观点,归纳总结相关内容。
3.文本分析法:分析文本内容,揭示其背后蕴涵的含义,进一步得出论文的观点。
四、写作提纲
I.Introduction
A.Brief Introduction of Thomas Hardy andTess of the D’Urbervilles
Nye (1988: 97)指出从人类历史开始时,强奸就是一种男性权利高于女性的一种表现。苔丝遭诱奸后的经历说明了女性在那个社会的地位;Caminero-Santangelo(1994: 49)指出,如果女性是自然的纯洁的,那她们必定也是无定形的,天然的,需要男性去改造她们;如果失贞,就会被看作是道德败坏和社会衰败的象征。在苔丝的世界里,女性陷入一种可怕的境地。牛敏(2007)指出,“霸权性”的父权意识以及当时的社会家长制度使得女性丧失了独立的地位,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苔丝的生命从来就没有存在过,从来没有得到过属于自己真正的妇女地位。
Caminero-Santangelo, B. 2008.AMoral Dilemma: Ethics in Tess of the D’urbervilles[J].English Studies(1): 46-61.
Kun, Y. 2011. The Causes of Tess’s Tragedy [J].Asian Social Science(1):71-74.
本课题在综合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文本细读,从男权意识、宗教迫害和不公法律三个方面分析造成苔丝悲剧的社会原因及其意义。
三、课题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研究内容:
小说女主人公苔丝生于一个贫苦小贩家庭。父母要她到一个富老太婆家去攀亲戚,结果她被少爷亚力克诱奸。后来她与牧师的儿子安吉尔恋爱并订婚,在新婚之夜被丈夫抛弃。几年后,苔丝再次与亚力克相遇,并纠缠她,这时候她因家境窘迫不得不与仇人同居。不久安吉尔从国外回来,向妻子表示悔恨自己以往的冷酷无情。在这种情况下,苔丝痛苦地觉得是亚力克使她第二次失去了安吉尔,便愤怒地将他杀死,最后她被捕并处以绞刑。本课题主要研究造成苔丝悲剧的社会原因。

德伯家的苔丝读书报告

德伯家的苔丝读书报告

宁波大学答题纸(20 14 —2015 学年第一学期)课号:课程名称:英美文学改卷教师:学号:126110319 姓名:金亚靖得分:Tess of the D’Urberville1、About the authorThomas Hardy is the last of the great Victorian novelist and the most pessimistic novelist of that age.Most of his works were tragedies. He was also a prolific writer.His novels were almost divided into 3 groups.First it was about character and environment; Second it was about the romances and the fantasies and third it was about novels of ingenuity. He also wrote short stories and post-Victorian poetry. Hardy’s writing styles almost lie in his deterministicstance on the nature of the life and the customs, his sharp sense of the humorous and absurd and his love and observation of the natural world with strong symbolic effect. And Tess of the D’Urbervilles is the most famous novel of Hardy’s.2、 The suffering of the TessAfter reading this novel,I felt I was deeply attracted by Tess,by her personality charm.Her whole life was so suffering .It seems that in time man doomed to dominate women. She came from a farmer’s family and her mother urged her to claim kinship with the remaining D’Urbervilles which was wealthy. She had no choice but to visit them . And then her tragic life had just begun. Alec managed to seduce the girl and made her pregnant. Returning home, she gave birth to a child, but the baby died soon .Here Tess was just like a doll and had no right to control her own life.She cannot resist her families’ order and also had no ability to go against Alec.What’s more, the god also would like to play jokes on her and took away her child.She was really the most miserable and tolerant woman in the world.She didn’t give up her life.Then she chose to leave for another village . She escaped from the old environment and wanted to make a new start. She feared a romantic love, at the same time, strongly looked forward to it. Anyway, she was only 21years old, she had the right to enjoy the pleasure that love can bring to her. However,angle still didn’t give a happy life and she return to Alec and live like a dead person.When angle come up again, shesacrifice herself to purse the love.3、What is the true love?Angel Clare is the son of a clergyman who considered himself as a freethinker and intended on becoming a farmer and marrying a milkmaid and gave up the chance to study abroad.Somehow ,I had thought he was a person who bared the advanced ideas and can give happiness to Tess.However,I was so disappointed with what he had done to Tess on their wedding night when they admitted all their past.Tess forgave all his past while he Angel leaved her in disgust.Here I comes some questions ,the love that Angle to Tess is really true love?and what is true love?and how can angle be so cruel to Tess?In my opinion,love should be selfless and equal.The person with deep real love will accept the past his or her lover,no matter how bad it is.Because they can understand the past is one part of their lovers which cannot be erased.Tolerance is one element of lasting love. Without tolerance, the relationship will become more and more narrow and no extra air to breath.That will mean the ending of love.So everyone in love should learn to understand each other,maybe a small mistake can take over your all relationship.Tess comes over the contempt of others,but she is defeated by the man she loves most.It is so ridiculous! I have guessed that if Angel has not abandoned her, all things may be totally different.Angel does not like his name means.He is not the angel that god sent to save her.4、The release of TessAfter Angle’s leaving,Tess was not in a good condition and meanwhile Alec took advantage of the Durbeyfields’ poverty and continued to tempt Tess. At the end of hope, the girl jumps into the trap of the shameless man.She can not fear love or happy anymore ,and just lived like a dead person everyday.She thought she would live that way till she died. However, Angel Claire, who is remorseful for his mercilessness, came back.And his arrival broke down her “peaceful” life.She could not control herself and stabbed Alec in the heart and killed him.Tess and Angel had spent the last five happy days, her life was ended in revenge for love. But she was quiet when she faced the people coming to arrest her. She said,” I was ready.” I know that Tess was happy and got relieved at the last moment of her life. Because it’s her hope to be with the man who she loves sincerely and there is no need for her to worry about Angel’s despise.She is so brave.She was dead in body but she got the succeed in spirit and her own love which were most valuable in the world.5、ConclusionThis novel also revealed the tragedy of lower classes’ destiny and hypocritical gentlemen and morals by portraying the unfair fate of Tess. Hardy showed his deep sense of moral sympathy for the lower classes, particularly for women. The novel indicated the tendency of anti-religious sentiments, against feudal morality and the laws of capitalists.The heroine Tess was a typical representative person in this novel.She was always against her unfair fate,she pursued her true love and struggled in her mind and then made the decision to marry Angle after she was not an innocent girl.And even at last ,she killed Alec for the true love.However,at that age ,her struggle was so insignificant and she was beaten by the reality of the world and the unfair social system. Thomas Hardy has directly and successful satirized the class by shaping the role of Tess.But to be honest it can hardly find such a person like her in the real world. In a word, this is a wonderful novel which is worthy to reading and reflecting.。

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
[8]张彩虹.On Tess of D’Urbervilles—The Analysis of The Tragedy of Tess[J].人文社科. 2006.34(3), 4-6
[9]张伯香,龙江.《英美经典小说赏析》[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P69
[10]于冬梅《苔丝的悲剧的性格起源及其社会镜像——托马斯·哈代笔下的苔丝悲剧命运的根源》辽宁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
[15]金媛《<德伯家的苔丝>的悲剧性解读》许昌职业技术学院外语系2010.
[16]胡艳《论哈代<德伯家的苔丝>中的宿命论和悲观主义色彩》 太原科技大学外语系 2008.
二、主要研究(设计)内容、研究(设计)思想及工作方法或工作流程
1.主要研究内容:
《德伯家的苔丝》中的苔丝是一个贫困农民家庭中的大女儿,她出现在读者面前时是一个单纯,勤劳,善良的姑娘。她具有强烈的责任感,承担了养活整个家庭的重担,毫无怨言,默默的供奉献着自己的一切,即使是她母亲让她做她不愿意做的事时她也还是妥协了。当她被阿历克诱奸之后,不但没有人同情她的悲惨遭遇,而且还嘲讽她,而阿历克却做了传道士。后来,她在新婚之夜将她的过去告诉了安琪儿,安琪儿毫不犹豫的离开了她。经历这一切,苔丝也渐渐变的坚强起来,她最困难的时候也没有任何人可以依靠,她必须坚强。她的性格之所以有这样大的转变,一方面是社会因素,在那个时代,资本主义工业破坏了古老的生产秩序, 使许多以农耕为主的各阶层人们面临生存危机。苔丝的悲剧就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上演的。另一方面还有家庭的因素,苔丝的父亲是个酒鬼,母亲又愚昧无知,苔丝作为大女儿必须得承担起养活整个家庭的重担。还有阿历克和安琪儿对苔丝的影响,他们一个毁了苔丝的肉体,一个毁了苔丝的灵魂,使苔丝不得不坚强起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蔡奂发表于《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06年11月第23卷第6期的罪与赎:苔丝“中介新娘”原型形象分析中提出《德伯家的苔丝》中女主人公苔丝是“从罪孽中得到救赎”的“中介新娘”——《圣经》原型形象。这个“中介新娘”原型形象反映了哈代对僵化的宗教道德说教的鞭笞以及对博爱、牺牲等宗教道德精神的讴歌,具有丰富、深刻的现代内涵。
4.归纳法:在众多文献资料中归纳主要观点、创新点,形成论文清晰的思路,框架。
[1] 卡尔·韦伯 .威塞克斯的哈代 生平和创作 [M] 纽约,1940
[2]张世君.《德伯家的苔丝》鉴赏[M].重庆:重庆出版社,1986.
[3] 李明劼 .《苔丝》原型解码 [J].云南民族学院学报,1996,(3):91
起止时间和进度安排(包括外出调研)
2010.12.25—2010.3.7 查阅资料,为完成文献综述、开题报告做准备。
2011.3.8—2011.4.10 继续查阅资料,撰写并完成文献综述、开题报告。
2011.4.11—2011.5.16 开题报告通过后,完成论文初稿。
2011.5.15—2011.5.27 修改论文,完成定稿,打印装订,上交指导老师。
[8] 朱利娜 .《德伯家的苔丝》与《圣经》的明分与暗合[J].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教研室论证意见
教研室(研究室)主任(签名):
年 月 日
系指导与答辩委员会审查意见
____________系主任(签名):
年 月 日
[4] 武锦华 .从《苔丝》看《圣经》对哈代的影响[J].山西大学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3
[5] 中国基督教协会出版社 .圣经[Z].北京:2001年4月
[6] 姚文振,杜丽丽. 《苔丝》——伊甸园神话的现代版本[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
[7] 张晓冬 .论苔丝悲剧的必然性及意义[J].巢湖学院学报,2004,6(6)
王美霞发表于《文学教育》2010年7月的《哈代的宗教思想对其小说创作的影响——<德伯家的苔丝>中的圣经原型》一文通过分析《德伯家的苔丝》中的《圣经》原型来揭示哈代的宗教思想对其小说创作的影响。
二、研究意义、学术价值、应用前景:
通过对《德伯家的苔丝》的原型人物、原型场景和原型叙事的分析,使人们更深入地了解《德伯家的苔丝》中的圣经文学和哈代的宗教思想,对苔丝,亚雷和安吉·克莱的原型人物、原型叙事进行了新的挖掘,丰富人们对《德伯家的苔丝》中的人物、场景和叙事的认识,并为人们在以后研究《德伯家的苔丝》提供帮助。
三、拟采用的方法:
1.文本研读法:通过对文本的细读,在导师的指导之下,根据所学理论知识,对文本进行深入剖析和解读,形成自己观点。
2.文献检索法:阅读大量文献资料,进一步了解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做出正确的分析判断,使它们为本文的创作服务。
3.比较法:运用比较文学基本原理对《德伯家的苔丝》与《圣经》进行对比研究,找出并分析《德伯家的苔丝》在圣经中的原型人物,原型情节,原型场景等。
(二)亚雷的原型
“撒旦”即伊甸园里的“蛇”引诱人犯罪的魔鬼撒旦就是亚雷的原型。
(三)安吉·克莱的原型
1、“亚当”安吉·克莱和苔丝在奶牛场度过的快乐时光,就想亚当和夏娃在伊甸园里的情形。
2、“天使”安吉·克莱有着天使的智慧和纯洁无暇。
二、原型场景:
(一)伊甸园。
(二)祭祀等。
三、原型叙事
(一)U型叙事
中介新娘的现代性:
①因获罪而遭唾弃;
②苔丝走过的救赎之路仍是对耶稣的虔信和爱多;
③面对上帝的缺席,苔丝通过自身从人向神的挣扎努力,最终成为神性的拯救者与被拯救者。
3、“耶稣”由苔丝的一生可以联想到耶稣,耶稣也是一生不被人理解,苔丝最后在悬石坛被抓,走向断头台,不正像耶稣最终钉死在十字架吗!
4、“约伯”苔丝对安吉克莱的忠诚就如同约伯对上帝的绝对忠诚。即使不被理解,即使被抛弃,依然深爱着安吉克莱。
2、学校图书馆藏书丰富,有各种相关书籍、各大学学报可供查阅参考。网上资源如《中国知网》《中国期刊数据库》等网上资源为该课题的研究提供了更为丰富的参考资料。
3、本人在校学习期间通过对学校开设的相关课程如《外国文学史》《文学理论教程》的学习积累了一定的基础理论知识,具备了写作论文的独立思考和理论分析等能力。对论文的写作创作了一定的主观条件。
徐江清发表于《湖南工程学院报》2005年6月第15卷第2期的《<德伯家的苔丝>中的原型情节》一文提出《苔丝》中的情节以圣经的善恶冲突情节为原型。善恶冲突情节在作品中表现为不同的类型:“外部冲突”、“内心冲突”和“隐含冲突”。并指出苔丝和安吉尔各自的“内心冲突”是作品中冲突情节的最重要类型。原型情节的运用深化了作品的内涵,增强了作品的可读性。
邯郸学院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书
论文题目论《德伯家的苔丝》中的圣经原型
学生姓名张苗
学号104001071037
指导教师刘聪颖副教授
年级200级本科
专业汉语言文学
2010年4月1日
说明
1.本表需在指导教师和有关领导审查批准的情况下,要求学生认真填写。
2. 课题来源分为教师提供选题或学生自拟课题;教师的科研任务;社会有关单位委托的课题;其他来源。
一、前人工作和研究现状:
《德伯家的苔丝》是英国著名作家哈代的代表作之一,自从问世以来就备受关注,不仅在英国有着重要地位,在世界各国都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多年以来,中国学者对《苔丝》的关注也很高,前人在这方面已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武锦华发表于《山西大学师范学院学报》1997年第3期的《从<苔丝>看<圣经>对哈代的影响》一文提出善与恶的冲突是构成《圣经》的主要情节线索,而《苔丝》中的三次冲突即善与恶的冲突恰恰完成了女主人公悲剧的命运。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均与《圣经》中的原始意象有相同之处,苔丝体现了“替罪羊”这一宗教仪式。深受基督教影响的作者对上帝意志是否定的。
2011.5.28—2011.6.5 准备答辩。
2011.6.8—2011.6.12论文答辩。
预期成果及其形式:
在教师指导下,通过查阅文献资料以论文的形式呈现。
可行性分析(已具备的条件和待解决的问题;拟采取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实验方案等)
一、已具备的条件:1、多年以来,国内外已有大量对于《德伯家的苔丝》与《圣经》的对照研究成果,可参阅资料丰富。
周忠新发表于《燕山大学学报》2006年2月第7卷第1期的《多维的“天使”意象——<苔丝>中安吉尔·克莱性格剖析》一文通过对哈代《德伯家的苔丝》中主人公之一安吉尔·克莱性格的深刻剖析,并将他与《圣经》中的天使以及希腊神话中的太阳神原型作类比,揭示安吉尔复杂的内心世界和双重人格特征,指出其抛弃苔丝的“可理解性”。
3.若课题因故变动时,应向指导教师提出申请,提交题目变动论证报告。
题目来源:
教师提供选题
主要研究内容:
论文主要研究《德伯家的苔丝》中涉及到的圣经原型
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分析
一、原型人物
(一)苔丝的原型
1、“夏娃”,这个原型很明显,从她和安吉克莱,亚雷德伯的关系能看出他身上有着夏娃的影子。
2、“中介新娘”,这一形象是《圣经》中的原型形象,即抹大拉的玛利亚。
1、苔丝从犯罪到受难再带理解
2、安吉·克莱从背叛到受难到悔悟
(二)安吉·克莱的双面性
1、安吉·克莱像天使一样纯洁无暇,能够接受新事物,深爱着苔丝。
2、安吉·克莱又是懦弱的,他从小受到宗教熏陶,无法接受苔丝的过去,而离弃了她。
开题依据(包括前人的工作、相关研究现状、此项研究的理论意义、学术价值、应用前景等)
二、待解决的问题:《德伯家的苔丝》中苔丝的形象分析一直得到文学评论界足够的关注,对于《德伯家的苔丝》中的圣经原型的分析大家对他的研究也很多,
《德伯家的苔丝》中的圣经人物原型,叙事原型和环境原型丰富,文中主要人物形象原型都在圣经中有所体现,而文中很多场景、事件、意象也都可以在圣经中找到原型,如何将这些原型具体阐述并体现哈代思想是本文待解决的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