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食同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药食同源”对野生动物的影响

林学07-2班070114225 夏子寒

中国传统文中自古以来就有“药食同源”理论。这一理论认为:许多食物既是食物也是药物,食物和药物一样同样能够防治疾病。在古代原始社会中,人们在寻找食物的过程中发现了各种食物和药物的性味和功效,认识到许多食物可以药用,许多药物也可以食用,两者之间很难严格区分。在我国最早的医学专著《黄帝内经》中就有“药以祛之,食以随之”“谷肉果菜,食养尽之”的论述。

人们通过食补来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认为日常注重食补胜于生病了吃西药,然而药食同源对野生动物的影响也正发乎与此。很多野生动物都具有一定的食补作用,中医认为动物药是“血肉有情之物”,是更有卓效的药物。

传统的中医药文化中有关动物类的常用药食品大体分为三类。

一.营养品(药膳)

提起中医的药膳,人们会首先想起燕窝和鱼翅。无论是从服食这些药膳的实践,还是现代科学的分析检测来看,燕窝、鱼翅并不具有任何独特的滋补成份或疗效,不过是些胶质和普通的氨基酸而已。千百年来,人们包括许多医生对其的推崇不过是以讹传讹,这里其实是个心理学问题。在古代缺乏完整的科学方法及体系情况下,人们良好愿望会取代理性的判断和知识,从而进一步放大这种意识。当这种意识被放大成为集体“经验”之后。即使是名医,只要是生活在这种文化里,成长在这种意识中,也很难完全清醒、客观地看待这种以愿望为动力的讹传。但我们不能为了满足自己虚幻的追求,以野生动物真实的生命或的痛苦作代价。二.严重有违于环保理念的野生动物药

这类野生动物药绝大多数可以一味或几味植物药类代替;这类药物所涉及的源动物多数属珍稀濒危物种,他们在其自然生态系统中所发挥的作用极其重要、不可替代。下面列举几种:

1、虎骨:猫科动物虎的骨架。传统中医认为虎骨味辛性温,有散风寒健筋骨之效。虎同其他大型食肉动物一样是食物链的顶级消费者,对于维护生态系统的平衡起着决定的作用。虎有效控制着食草动物的种群数量,使它们不至于繁衍过多而啃光植物、破坏森林。同时,虎的捕食过程是优胜劣汰的种间竞争,它捕到的多为老弱病残者,而年轻力壮者跑的快,便有机会繁育健康的下一代。这样,虎的存在就保障了食草动物种群不断优化的遗传特征。可见,虎的存在对山林动物的种群平衡、生态稳定意义重大,可谓生态质量优劣的标志生物。

但是我国东北虎数量目前约为470只,华南虎约为30只,其绝大部分人工圈养。已经是濒危动物。

2、犀角:犀牛科动物犀牛的头角。传统中医认为犀角可以凉血清热。世界现存犀牛科动物有独角犀属、苏门犀属、白犀属、黑犀属。目前,全球五种犀牛总数约为10000头,数量最多的是白犀、野生数量约5700头,黑犀约2400头,印度犀约1200头,最少的爪哇犀约60头。

3、羚羊角:牛科动物赛加羚羊的头角。中医认为羚羊角可以清热解毒。60年代以前,曾在我国新疆北部呈不连续分布,但迄今已30年不见踪影。国外主要分布在蒙古、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俄罗斯。羚羊其有两个亚种,俄罗斯亚种在一战时几乎灭绝,仅剩不足千只,二战后恢复到上万只,但近十几年又大幅度下降。蒙古亚种分布于中国新疆,估计羚羊野生种群在国内已绝迹。

4、熊胆:熊科动物黑熊、棕熊的胆囊。中医认为熊胆可以清热平肝明目。中国境内黑熊、棕熊均有广泛分布,马来熊仅限云南。人们较熟悉的黑熊、棕熊虽然都是食肉目动物,但几乎特化成杂食性动物,并可在多种荒野、山林生存,生态幅很宽。中国境内的马来熊分布狭窄而数量稀少,高度濒危。目前东北棕熊大约有1000只。亚洲黑熊估计数量(野生)12000-18000头,台湾已极少,海南已失踪。

5、山甲片:鲮鲤科动物鲮鲤(俗称穿山甲)的鳞片,中医认为其可以搜风通络。穿山甲是一种地栖动物,主食白蚁及其它蚁类。一只成兽的胃,穿山甲是白蚁克星、林木卫士,对保护整个森林生态系统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60年代前后,据广东省药材部门的不完全统计,每年捕获量当在2万只以上;另福建、湖南、广西、贵州等地的穿山甲资源及利用情况亦与广东相仿,即这五省当年年猎捕量约为10万只左右;其余地区或因分布不均或资源较少或猎捕较少,其总数估计亦有5-6万只。那么,60年代全国穿山甲猎捕量当在16万只左右。之后穿山甲资源逐渐减少,最近10年来递减趋势尤其剧烈,从野外资源实际情况看,其数量最少减少80%,就华南的福建、广东、广西、三地来说,原有的穿山甲产区,最少一半以上已极为罕见或濒临绝迹。

此外还有龟板、鳖甲、象皮等都来自于野生动物。在传统观念的影响下人们对药膳的盲目追求加快了上述野生动物灭绝。

三.可以继续使用的动物药

这类药品大都是昆虫或贝类,可以人工繁殖,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这些物种的生存压力。例如全蝎、土鳖、蚂蟥、蝉蜕、蜈蚣、僵蚕、牡蛎、石决明、珍珠等。

在现代丰衣足食的社会里,很多种类的野生动物仍被食用,这种风气近年来已蔓延到全国各地,形成滥食之风。而由此导致全国范围内乱捕滥猎的案件时有发生,走私倒卖野生动物等违法犯罪案件不断增加,野生动物种类减少,野生动物资源受到严重破坏以及整个生态环境受到极大的破坏,引起整个生物链的崩溃。在传统医学中,食补受到严格限制,只是指在身体上缺乏某种物质的情况下才需要进补,而对于生活在现代社会的人类来说,物质极大丰富,市场上琳琅满目的食品,完全能满足人们的食补需要。现在人们食用的家禽家畜肉类产品都是经过卫生防疫部门严格检疫后才投放市场的,不会对人们的健康造成危害,而很多野生动物则是非法进入流通领域,逃避卫生检疫,其本身的状况无人知晓,人们吃了这样的野生动物,就会导致各种疑难病症的发生。

因此在生态理念、生活方式、科学认知都异于以往的今天,我们应当批判的看待药食同源的传统观点,师古而不泥古,对于药食同源人们应当有新的认识。当我们感到被疾病折磨的苦痛时,应该体恤那些野生动物,不要为我们仅仅一时的需要就无情的剥夺他们美丽的生命。人类已经跨入二十一世纪,迈入生态文明的时代,保护野生动物,保护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是全人类面临的主要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