柞水溶洞讲解词

合集下载

柞水溶洞导游词精选范文3篇

柞水溶洞导游词精选范文3篇

柞水溶洞导游词精选范文3篇柞水溶洞导游词篇一:一、进洞前欢迎大家来到美丽的柞水溶洞国家地质公园观光、游览。

我叫×××,大家可以叫我小×,非常荣幸能为大家此次旅途导游,希望我的介绍与服务能给您的柞水溶洞国家地质公园之游留下一段美好回忆。

陕西柞水溶洞国家地质公园位于秦岭南麓的柞水县,横跨下梁、石瓮、凤凰三镇,距省会西安76km,距柞水县城6公里。

是以溶洞、峡谷、瀑布、古生物化石等地质遗迹景观为主体,辅以丰富的生态景观和人文景观,集科学和美学价值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地质公园。

我们即将参观游览的天佛洞是公园的核心区,洞内形态各异的钟乳石琳琅满目、绚丽多姿,石笋、石幔、石帷、石瀑布美不胜收,石禽、石兽、石佛、石猴维妙维俏,晶莹透亮的石花、石果、石蘑菇、石葡萄令人垂涎欲滴,博大精深的大自然艺术宫殿令广大游客惊叹不已!是一孔由地球外动力地质作用雕塑出的自然珍品陈列馆。

柞水溶洞国家地质公园共有大小溶洞近百个,是我国北方最大的喀斯特溶洞群。

天佛洞所在地属于岩溶峡谷地貌,山是呼应山,谷是乾佑河。

洞穴游览进出口海拔分别是769米和797米,高出乾佑河谷88m和116m。

天佛洞有1条隧道,2洞相连,3层洞道,4个厅堂,5个洞口,6大景区;全长725米,游览路线长498米,全程游览时间约50多分钟。

岩溶洞穴,环境脆弱,一旦破坏,难以恢复。

为使我们的子孙后代都能欣赏到同样美丽的洞穴景观,请您协助我们做好环境保护工作(在洞内不要吸烟、不要吃食物、不要乱扔垃圾、不要随地吐痰,更不要攀折敲打钟乳石)。

谢谢您的合作!1. 进入洞口现在我们进入天佛洞的第一个景区:迎宾景区。

在4.5亿多年前,地质年代名称为奥陶纪的时期,这里是一片汪洋大海,我们现在脚下的石头就是当时的海洋沉积形成的,它们被称作碳酸盐岩,化学分子式是碳酸钙镁—MgCa(CO3)2,大家往左右看,这青色的石头就是4.5亿年前形成的,够古老的吧!后来地壳抬升,海水南退,秦岭隆起为山,柞水溶洞风景区一带也上升逐渐演变为陆地,经过无数次构造运动,形成的厚厚的这些碳酸盐岩也露出了地表。

水洞沟导游词讲解

水洞沟导游词讲解

水洞沟导游词讲解尊敬的各位游客朋友,大家好!欢迎来到美丽的水洞沟。

我将为您带领游览本次旅行的导游,向大家介绍水洞沟的景点和历史文化。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水洞沟的基本情况。

水洞沟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和凉山彝族自治州交界处,海拔约为3000米。

它因地形险峻、河流奔腾而得名,被誉为“全球第一陡沟”。

水洞沟的溶洞群、瀑布群和森林景观融为一体,构成了这里壮丽奇特的自然风景。

水洞沟拥有丰富多样的地质遗迹和生物多样性。

在我们旅程的第一站,将会来到“黑鱼河”。

这是一条溶洞沟流经的河流,河床上簇拥着众多大小不一的石头,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除了石头,我们还能看到一种叫“黑鱼”的特殊鱼类。

这种鱼只生活于洞沟内,被称为水洞沟的“活化石”,具有很高的生命力,是这里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接下来,我们将前往水洞和瀑布区。

水洞是水洞沟的标志性景点之一,它位于海拔3200米处。

一条长约980米的溶洞串联起了多个大大小小的水洞,其中最大的被称为“水观音”。

水观音洞以其壮观的瀑布和冰柱景观而闻名,每年冬季,瀑布倒流成了一道冰挂景观,非常壮观。

在水洞内还有一些神秘的地下河,流淌着透明的冰凉水,给游客们带来了清新的感觉。

随后,我们将来到瀑布区。

水洞沟瀑布众多,每个瀑布都有其独特的魅力。

其中最著名的有“九龙瀑布”和“仙女瀑布”。

九龙瀑布冲击力极强,气势磅礴,由多个瀑布组成,给人一种如同九条巨龙飞腾的感觉;仙女瀑布则温柔而优雅,水流如飞絮般飘落,给人以桃花源般的感觉。

在这里,您可以充分感受到水洞沟独特的自然景观。

除了自然景观,水洞沟也有丰富的文化和历史内涵。

沟内有着悠久的藏族和彝族文化传统。

在我们的旅程中,您将会看到当地居民的风土人情,欣赏到藏族和彝族的歌舞表演,感受到浓厚的民族风情。

此外,水洞沟还有各类节庆活动,如藏族的腊月祭祀和彝族的苗族火把节等,这些都是了解和体验当地文化的绝佳机会。

最后,我想提醒大家注意保护环境。

水洞沟是一片原生态的自然景区,我们应该爱护这里的植被和动物资源,不乱丢垃圾、不乱采摘和捕捞。

溶洞导游词

溶洞导游词

溶洞导游词篇一:柞水溶洞导游词地质导游词柞水溶洞国家地质公园导游词一、进洞前欢迎大家来到美丽的柞水溶洞国家地质公园观光、游览。

我叫×××,大家可以叫我小×,非常荣幸能为大家此次旅途导游,希望我的介绍与服务能给您的柞水溶洞国家地质公园之游留下一段美好回忆。

陕西柞水溶洞国家地质公园位于秦岭南麓的柞水县,横跨下梁、石瓮、凤凰三镇,距省会西安76km,距柞水县城6公里。

是以溶洞、峡谷、瀑布、古生物化石等地质遗迹景观为主体,辅以丰富的生态景观和人文景观,集科学和美学价值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地质公园。

我们即将参观游览的天佛洞是公园的核心区,洞内形态各异的钟乳石琳琅满目、绚丽多姿,石笋、石幔、石帷、石瀑布美不胜收,石禽、石兽、石佛、石猴维妙维俏,晶莹透亮的石花、石果、石蘑菇、石葡萄令人垂涎欲滴,博大精深的大自然艺术宫殿令广大游客惊叹不已!是一孔由地球外动力地质作用雕塑出的自然珍品陈列馆。

柞水溶洞国家地质公园共有大小溶洞近百个,是我国北方最大的喀斯特溶洞群。

天佛洞所在地属于岩溶峡谷地貌,山是呼应山,谷是乾佑河。

洞穴游览进出口海拔分别是769米和797米,高出乾佑河谷88m和116m。

天佛洞有1条隧道,2洞相连,3层洞道,4个厅堂,5个洞口,6大景区;全长725米,游览路线长498米,全程游览时间约50多分钟。

岩溶洞穴,环境脆弱,一旦破坏,难以恢复。

为使我们的子孙后代都能欣赏到同样美丽的洞穴景观,请您协助我们做好环境保护工作(在洞内不要吸烟、不要吃食物、不要乱扔垃圾、不要随地吐痰,更不要攀折敲打钟乳石)。

谢谢您的合作!1.进入洞口现在我们进入天佛洞的第一个景区:迎宾景区。

在4.5亿多年前,地质年代名称为奥陶纪的时期,这里是一片汪洋大海,我们现在脚下的石头就是当时的海洋沉积形成的,它们被称作碳酸盐岩,化学分子式是碳酸钙镁—mgca(co3)2,大家往左右看,这青色的石头就是4.5亿年前形成的,够古老的吧!后来地壳抬升,海水南退,秦岭隆起为山,柞水溶洞风景区一带也上升逐渐演变为陆地,经过无数次构造运动,形成的厚厚的这些碳酸盐岩也露出了地表。

辋川溶洞解说词

辋川溶洞解说词

辋川溶洞解说词尊敬的女士们、先生们:大家好!我是本次的解说员,我叫×××,大家叫我××就可以。

今天,我们参观的景点是辋川溶洞,辋川溶洞距西安市40公里,蓝田辋川境内。

以其景似蓬莱,洞如海宫,被誉为西北一大奇观。

游览区分“凌云、锡水”两洞。

现在,我们游览的是锡水洞。

可以看到洞中钟乳石倒悬、笋石林立,石花怒放,天工巧成,形态万千。

在七彩霓虹灯光映衬下,整个洞庭金壁辉煌,斑斓陆离,犹如龙宫宝殿一般,神韵无穷,是一座天赐的地下神宫。

辋川溶洞又称蓝田溶洞。

相传此洞是一位神通广大的高僧用锡杖所通,古称锡水洞,又因有股细水从洞内流出,又名细水洞。

洞门用青砖砌成,门楣上有“锡水洞”三个大字。

洞门两旁一副古联上的字清晰可辨,上联“霞光映霄汉”,下联“紫雾辉终南”。

入洞后大家可以看到一个高6米、宽12米、长100余米的洞穴,可容千人。

在这里考古学家惊喜地发现,洞内沉积物中含有大量石器、动物化石、木炭屑、灰烬层以及火烧过的动物骨骼、石块等。

这些古人类遗物和遗迹,证明锡水洞曾是旧石器时代人类居住场所,是我们远古祖先的家。

锡水洞旧石器文化遗址的时代为早更新世,大至距今约110万年。

进入洞内,如置身水晶宫,只见洞顶乳石倒悬,水珠玉落。

洞壁上石乳流波,呈现出各种有趣的现象。

再往里走,右边斜坡上有一套洞,人称“玉皇阁”,钟乳石瀑布从陡壁一落而下,激起层层雪花,形象逼真。

瀑布前有一石笋更奇,形似一尊陈抟老祖的睡像,头枕手臂、两脚弯曲,双目紧闭,真有与世无争、一睡八百年之神态。

接下来我们来到了凌云洞,凌云洞位于锡水洞对面照壁山的半山腰间,与锡水洞一股相隔,因发现较晚,又叫“锡水新洞”。

洞比河床高400余米,洞长500余米,且洞内有洞,洞上叠洞,洞壁有窟,窟中有景。

洞内有8个厅、殿,上百个景观,真是一步一景,景上添景,除锡水洞和锡水新洞外,还有耗子洞、黄龙洞、碧天洞、龙洞等分布周围,各具特色。

游柞水溶洞作文

游柞水溶洞作文

游柞水溶洞作文
各位读友大家好!你有你的木棉,我有我的文章,为了你的木棉,应读我的文章!若为比翼双飞鸟,定是人间有情人!若读此篇优秀文,必成天上比翼鸟!
我非常喜欢收集各种各样的怪石,在家乡的渭河滩上,留下了我五彩斑斓的石头梦,去年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见到了梦中的怪石群——柞水溶洞。

暑假里一个天朗气清的下午,来到柞水溶洞的山脚下,只见一阶阶的登山阶梯竖立在眼前,阶梯的最高处有一个洞口,我想那应该就是溶洞的入口吧,我们登上阶梯,白云在脚下翻滚,清风从身边飘过,好像在欢迎我们这来自远方的客人。

走进洞里,顿时又是另一番景象,让人有一种云雾缭绕的感觉,仿佛走进了瑶池仙境,头顶上都是参差不齐,大小不一的像冰柱一样的石头。

两边的怪石更为稀奇,有的像动物,有的像植物,有的貌似佛像,千姿百态,神采各异。

其中有一个好像月宫中捣药的玉兔,高约1米,
长约2米,还能依稀看到红色的眼睛。

还有一个像龙王,威武的坐在龙椅上管理他的子民们。

洞中的镇洞之宝是一根从洞顶直通到洞底的大石柱,人们称它为如意金箍棒。

听导游介绍说,柞水溶洞属于喀斯特溶洞群,喀斯特溶洞的形成是石灰岩地区地下水长期溶蚀的结果,石灰岩里不溶性的碳酸钙受水和二氧化碳的作用能转化为碳酸氢钙,由于石灰层各部分含石灰质的量不同,被溶蚀的程度也就不同,就这样在漫长的岁月长河中,石灰岩逐渐被溶蚀分割成互不相依,千姿百态,陡峭秀丽的山峰和景观奇异的溶洞。

啊,我不得不佩服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竟能精雕细刻出如此美妙的景象,真让人如痴如醉,留恋忘返!
各位读友大家好!你有你的木棉,我有我的文章,为了你的木棉,应读我的文章!若为比翼双飞鸟,定是人间有情人!若读此篇优秀文,必成天上比翼鸟!。

陕西柞水溶洞国家地质公园

陕西柞水溶洞国家地质公园

陕西柞水溶洞国家地质公园规划修编柞水县人民政府浙江诚邦园林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二〇一八年十月目录第一章总则 (5)第一条公园位置 (5)第二条范围、边界、面积 (5)第三条规划期限 (5)第四条规划依据 (5)第五条公园发展概况及规划背景 (7)第二章地质公园性质与发展目标 (10)第六条公园性质与特色 (10)第七条发展目标 (10)第三章地质遗迹景观及评价 (16)第八条地质地貌概述 (16)第九条地质遗迹类型 (16)第十条地质遗迹对比评价 (18)第四章其它景观资源及评价 (22)第十一条生物及其它景观资源及评价 (22)第十二条人文景观及评价 (22)第五章总体布局与功能分区 (23)第十三条总体布局与园区、景区划分 (23)第十四条功能区划分 (23)第六章地质遗迹保护 (25)第十五条地质遗迹保护区划分及边界坐标确定 (25)第十六条各级保护区控制要求与保护措施 (25)第十七条特殊地质遗迹保护方案 (27)第七章生态环境与人文景观保护 (28)第十八条地质公园环境容量控制与自然生态环境保护 (28)第十九条灾害防治 (29)第二十条珍稀物种名录及保护 (29)第二十一条人文景观保护 (30)第八章科学研究 (31)第二十二条课题选择和依据 (31)第二十三条计划编制 (32)第二十四条近期研究计划的实施 (32)第二十五条研究经费 (32)第二十六条科学研究成果出版与转化 (33)第九章解说系统规划 (34)第二十七条解说系统架构 (34)第二十八条地质博物馆及科普电影馆 (34)第二十九条公园主副碑及综合图文介绍 (34)第三十条景物、景点解说牌 (34)第三十一条公共信息标识牌 (34)第三十二条图书音像的出版与推广 (35)第三十三条解说系统设施维护与更新 (35)第十章科学普及行动 (36)第三十四条乡土科普活动 (36)第三十五条科学实践活动 (36)第三十六条面向普通游客的专项科普活动 (37)第十一章旅游发展 (38)第三十七条旅游客源市场 (38)第三十八条地质公园推广计划 (38)第三十九条旅游项目及旅游产品 (39)第四十条专题考察路线 (39)第十二章地质公园信息化建设 (41)第四十一条地质遗迹数据库 (41)第四十二条公园监测系统 (41)第四十三条网站建设 (41)第十三章基础设施与服务设施 (43)第四十四条道路交通 (43)第四十五条水电设施 (43)第四十六条环境卫生 (44)第四十七条服务设施 (45)第十四章土地利用 (46)第四十八条土地利用 (46)第十五章社区行动计划 (48)第四十九条社区行动计划 (48)第十六章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 (49)第五十条管理机构设置 (49)第五十一条各类专业人员的配备 (49)第五十二条导游员及其培训 (49)第五十三条管理层培训 (49)第五十四条近期(2018-2022年)建设项目计划 (50)第五十五条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方案 (51)附表1:陕西柞水溶洞国家地质公园地质遗迹名录简表附表2:陕西柞水溶洞国家地质公园拐点坐标一览表附表3:.陕西柞水溶洞国家地质公园土地利用平衡表附表4:上轮陕西柞水溶洞国家地质公园建设规划项目实施情况统计表(2013年-2032年)附表5:陕西柞水溶洞国家地质公园建设投资估算表(2018年-2037年)附图1:陕西柞水溶洞国家地质公园区位图附图2:陕西柞水溶洞国家地质公园地质图附图3:陕西柞水溶洞国家地质公园地质遗迹及人文资源分布图附图4:陕西柞水溶洞国家地质公园区位图附图5:陕西柞水溶洞国家地质公园景区划分图附图6:陕西柞水溶洞国家地质公园功能分区图附图7:陕西柞水溶洞国家地质公园总体规划图附图8:陕西柞水溶洞国家地质公园旅游线路规划图附图9:陕西柞水溶洞国家地质公园划界实际资料图附图10:陕西柞水溶洞国家地质公园地质遗迹保护规划图附图11:陕西柞水溶洞国家地质公园导游图附图12:陕西柞水溶洞国家地质公园交通规划图第一章总则第一条公园位置1.1自然地理位置:陕西柞水溶洞国家地质公园(以下简称公园)位于秦岭南坡中低山区,长江水系乾佑河流域。

柞水县概况讲解

柞水县概况讲解

柞水县概况一、地理位置柞水县位于陕西南部,地处秦岭南坡,与西安直距70公里。

全县辖十镇六乡。

柞水县呈西北高、东南低,并由西北向东南呈倾斜地势。

气候为暖温带间凉亚热带过渡性气候。

二、概况介于亚热带和暖温带的过度地带,年均降雨量742mm,年均气温12.4℃,森林覆盖率78%,呈"九山半水半分田"格局。

这里山清水秀,空气清新,工业污染小,中药材野生和人工化种植适生范围广,自古被誉为"天然药库"。

初步探明有开采价值的金属和非金属矿种37种,矿床矿点213处中菱铁储量3.02亿吨,约占全省的一半,银铅藏量列全国第二。

县境内可供开发的旅游景点有80多处,其中北部乾佑河源头的山、水、林生态旅游资源,特别是牛背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外围的西沟峡、大甘沟、铁索沟等,极富观赏性和避暑消夏休闲功能;南部的柞水溶洞,被誉为"北国奇观",有大小溶洞上百个,是全国十大名洞和陕西省十大名胜风景旅游区之一。

秦岭铁路公路特长隧道、乾佑河四十公里绿色长廊、园林式旅游山城等景观也极具开发价值。

全县现有公路23条,其中省道1条,外与毗邻五县互连,内与乡材及厂矿企业相通,纵横成网,八路出境。

已经完工的西康铁路和即将开工西柞二级公路途经县城及一乡四镇,穿跨半县,使交通状况再上新台阶。

电力方面,1986年与西北电网并网,现有110kv输变电站1座,35kv输变电站若干座,加上水电,全县发展和生产的用电非常富裕,实现了村村通电。

资源丰富,尤其是矿产、生物、水力和旅游等资源享有盛名。

柞水县是陕西省林业县之一。

森林覆盖率高,树木种类繁多,经济价值大,用途广泛板栗、核桃、木耳、香菇、香椿等林特产品畅销全国而驰名各地。

同时柞水县是天然“药仓”,中草药分布广,品种多,数量大,质量高。

柞水县又是“自然博物馆”,到处是“天然公园”。

有“聚集人间千幅画,呼出玉宇万家仙”,“终南胜景知多少,柞水别开一重天”之说。

溶洞导游词(精选16篇)

溶洞导游词(精选16篇)

溶洞导游词(精选16篇)溶洞篇1尊敬的游客们,欢迎来到京东大溶洞游览。

请先让我介绍一下自己,我姓王,大家就叫我王导吧!京东大溶洞距离京城有90多公里,因为它是京东地区首次发现的,所以叫京东大溶洞。

大溶洞距今已经有十五亿年了,所以号称“天下第一古洞。

这个大溶洞大约有2500多米长。

游客走进大溶洞,盛夏时洞里如秋天一样凉爽,到了寒冬,这里又很温暖,真可谓冬暖夏凉了。

现在大家是不是感觉很舒服?大家请看,这里有无数的石柱、石笋、钟乳石,层层林立。

组成千姿百态的景观,如蓬莱仙境、江南春雨、水帘洞等等。

其中最有名的就是我们眼前的这幅“龙绘天书”了。

一群天龙正在奋爪疾书,朋友们可以看一看到底写的是什么。

反正我是看了又看,怎么也看不懂。

天书嘛,凡人就是懂不了。

”走过‘龙绘天书’,咱们就来到‘神指擎天’。

我们可以看见那巍然耸立、冲天而起的条条玉柱冲上洞顶,很像如来佛的五根手指顶着天,所以这里又叫‘五指擎天’了。

大家好好体味吧!这大溶洞里的溶岩晶莹剔透,绚丽多姿,畅游其间,身临其境。

‘神兽迎宾’、‘西天取经’、‘群龙蛋’等等。

多么奇妙的景象啊!请大家细细体味欣赏,一饱眼福吧!溶洞导游词篇2“宫”是地下喀斯特风光的典型代表,钟乳石玲戏剔透、秀美端庄,各位请看:玉树琼花、鹊桥会、仙娥迎宾、石花宝柱、玉鳞泻波、群仙聚会、仰仙岩、龙凤双烛、仙女下凡、七仙女、玉柱擎天、瑶池、神女出浴神女宫宽不过百米,高不过三十米,但却峰回路转,移步换景,重重叠叠,融汇了世上种.种喀斯特造型。

论形态,石钟乳、石笋、石花、石芝、石杠、石果、石杆、石柱、石床、石龛、石龙、石栈众体皆备。

论长度,“擎天玉柱”高十余丈,而石芝、石花短的不过数寸。

论体积巨者如峦,小者如珠。

各位朋友,人常说“地上看石林,地下游九乡”,石林是典型的地上喀斯特地貌,九乡距石林不过几十公里,专以地下喀斯特现象取胜。

而九乡地下喀斯特现象变化之繁杂,可说又集中在“神女宫”。

接下来是林荫寨,充满浓郁风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柞水溶洞讲解词各位游客朋友:大家好!欢迎游览柞水溶洞。

柞水溶洞被称之为“北国奇观”。

为什么叫“北国奇观”呢?因为过去地质学一致认为,喀斯特溶洞只会存在于南方,北方不会有。

可柞水这地方,虽然处在长江以北,却有很多很多溶洞,单就石瓮镇调查,竟有大小溶洞一百多个,真是“无山不洞,无洞不奇”,所以就叫它“北国奇观”。

石瓮溶洞群是怎样形成的呢?据专家说,在两亿年前这里是一个纺棰形的海槽长期的海洋环境,沉积了面积广厚的石灰岩,其主要成份是碳酸钙。

随着地壳变动,海水最后退出秦岭隆起为山,受地壳抬升的影响,逐渐演变为七拱八翘的网状山地。

雨水落在石灰岩上,溶解了碳酸钙,于是石灰岩表面被溶蚀出无数的小孔、凹坑和裂缝。

长期岩溶的结果,石灰岩的孔洞和缝隙不断扩大。

加上地壳运动的作用,便溶蚀出一个个落水洞和漏斗坑。

又经过几千万年,这些漏斗坑被溶蚀成一个个奇形怪状的溶洞。

这种岩溶地貌,地质学称为喀斯特地貌。

1、天洞今天,我们要看的是天佛洞,它是由天洞和佛爷洞组成的,中间有人工通道。

我们从天洞进去,由佛爷洞出来。

两个洞的总平面2万5千平方米,游程接近2公里。

游览此洞并拍照留影,大约需要近两个小时。

2、紫荆门这是进入天洞的第一个门庭,过去叫地门,上边还有中门和天门。

后来,地门四周的岩缝中生长出许多紫藤,这些紫藤以顽强的生命力攀门而上,环绕门顶,故而又叫它“紫荆门”,以表示迎接贵人进出的门庭。

现在,请各位贵人进门。

3、大鹏冲霄这一景叫大鹏冲霄。

大家看,这只大鹏正展开双翅,欲冲九霄。

相传大鹏是一种神鸟,它十年不飞,十年不鸣,一飞冲天,一鸣惊人。

在这里,我祝愿大家一展大鹏之志,一飞冲天,一鸣惊人,为中华民族的振兴,干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

4、雪树托佛。

大家请看,这成群成片的石帐幔像一团团白雪凝挂在丛林的枝叶上,在雪树上面有几尊佛爷正注目远眺,欣赏这里的茫茫雪景。

这一景观,我们称它为雪树托佛。

那儿酷像一位仙翁和一位仙童,他们脚踩祥云,彬彬有礼,倾身向各位问好。

5、观景台这个洞中天窗是天洞的中门,我们称它为观景台。

站在这里,可远眺对峰台和天书台,向下俯视,乾佑河谷绿水环绕,田园村庄和公路、铁路尽收眼底。

现在,大家可以轮流站在这里观赏一番,以饱眼福。

6、寿龟堂前面这个厅堂,有一大一小两只乌龟。

小龟,顽皮地昂着头,大龟,俯首贴耳,很有礼貌地迎接各位朋友的光临。

请大家不要急着向前走,因为进寿龟堂有两道门。

两道门的中间是福寿碑,碑的左边是福门,右边是寿门。

现在请大家择门而进。

如果那位朋友想福寿双全,可以围绕着福寿碑转一圈,就能如愿以偿。

7、玉兔宫这个厅堂叫玉兔宫,也有人称它为玉蟾宫、广寒宫。

现在请大家再找找玉兔。

对了,这就是玉兔;那是奔月的嫦娥;前面的冰帷上,是捧酒的吴刚。

8、玉皇殿现在我们来到玉皇殿。

在玉皇殿的左前方,有玉帝的宝座,宝座后面那一排石笋,像是天兵天将鱼贯上朝。

“怎么没见玉帝呢?”他和如来佛结伴旅游去了。

从这个甬道走过去,可到天洞的天门。

站在天门眺望,眼界更加宽阔,兜兜风也会乐在其中。

需要提醒的是,天门那儿是悬崖峭壁,需注意安全。

9、莲花池这儿是龙宫外的龙门庭,庭中有碧水一汪,名叫莲花池。

池中滴水叮咚,如罄如铃。

四旁石笋拔地而起,叩击石笋,清音悠悠。

莲花池碧澄照人,会倒映出各位游客漂亮的倩影。

那是一盏灯。

有人说它是三圣母救刘彦昌的宝莲灯。

后来沉香劈华山,怕有伤这盏宝灯,就把它寄存在这里。

这儿离龙宫不远。

你们看,那花斑鲤鱼已经跃出了龙门。

前边那只海蚌,驮着漂亮的蚌壳已经走得很远了。

这是龙标,它的影子多么象一只海豹。

这是定海神针,是支撑龙宫的一件宝物。

这个水池,我们称它为莲花池。

池水倒映着岩壁上的石幔,恰似朵朵盛开的莲花。

传说龙宫的龙女常来莲花池游玩,当听到洞外悠扬的情歌时,便动了凡心。

有一首歌唱到:“情歌唱,莲花放,碧玉潭中笑容妆,龙宫神女春意荡,莲花池畔觅情郎”。

如果哪位朋友在莲花池边唱起情歌,再从初一等到十五,我相信,龙女一定来和您团圆。

现在,请大家向龙宫走去。

去龙宫有两条狭窄路线,沿途自然景观较多,大家可以仔细观赏。

请大家注意,在距此约15米处,靠左侧的岩壁上有一个小洞,洞中有龙泉。

那儿的泉水含有多种矿物质,是天然矿泉水。

如果你能喝上一杯,不仅有化痰生津和美容的功能,而且余香不散,精神倍增。

10、龙宫这儿就是龙宫,是天洞的最底层。

龙宫顶部有垂灯、垂帘、垂帐,龙宫四周布满了刀、戈、剑、戟等各类兵器。

在这条干涸的水潭边,藕头巧妙地连结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美丽别致的围堤图。

顶壁上全是形状各异的石珊瑚,好象一朵朵璀灿的海石花。

这是一条天公造就的巨大石龙。

它有头有尾,有须有角,骨节清晰,鳞爪宛然,生动之态毕现。

假如远古时期真的有龙,那么它就是龙的遗体经过苍海桑田变迁后,留下的一具龙化石。

不管怎么说,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愿大家都受到龙的保佑,身体健康,吉祥如意。

天洞景观欣赏到此。

请各位依次沿铁梯而上,经过60米长的天佛道,前去观赏佛爷洞的雄伟景象。

佛爷洞我们经过天佛道来到了佛爷洞。

这里是佛爷聚会的地方,洞的出口处有两尊惟妙惟肖的石佛,在大厅等待接见贵宾。

这个洞的特点是规模宏大,结构奇特,分上中下三层,有大小厅堂20多处。

1、朝圣殿我们现在所处的大厅称朝圣殿。

是善男信女朝拜神圣的地方。

各位朋友只要诚心向善,即使不拜,神圣也会保佑大家心想事成,如意吉祥。

2、圣碑这是一块自天而降的圣碑,上面有一行行浮雕文字。

这些文字,凡人看不明白,清朝中叶,孝义厅的同知,也就是当时的柞水县县长侯鸣珂到这里游览时,对这座碑颇感兴趣,可是他对碑上的浮雕文字怎么也看不清、弄不懂。

有一天晚上,他梦见天上飘下一道黄色神旨,一直落到他的手上。

上面清晰的写着:“为主贪,必丧其国;为臣贪,必丧其身”。

下书:“佛爷洞圣碑文”。

侯鸣珂醒后,明白了这是天神的点化。

遂铭记于心,并身体力行,成为柞水历史上有名的清官。

3、群佛迎宾在前面石壁上有一排栩栩如生的佛像。

我们称这一景观为群佛迎宾。

看,他们正在欢迎各位游客的到来。

4、演艺厅现在我们来到了演艺厅。

这座富丽堂皇的宫殿,是天兵天将和神女们操练武艺和歌艺的地方。

前方有两尊佛爷,他们想看人间的歌舞,便叫天兵天将和神女们把地方腾出来让我们来表演,不知那位朋友乐意在此表演一番?5、赤脚问安这一景观称赤脚问安,是赤脚大仙向大家问好。

6、天神出帷现在,我们来到了佛爷洞的精华地区转景楼。

这是一根通天柱,它支撑着两边悬挂的帷幕。

大家看,有几位天神已经从徐徐拉开的帷幕中走了出来。

好戏就要开始了。

7、湘子吹箫在右边的山峰上有一景叫湘子吹箫。

韩湘子是道家的八仙之一,他那悠扬动听的箫声使这只雄鹰听得如痴如迷,欲飞不能,欲走不忍。

8、钟馗降妖这座巨大的石像叫钟馗降妖。

这是钟馗的帽子,下边是他的眼睛、鼻子、张开的大嘴和杂乱的胡须,两边是举起的手臂。

钟馗是唐朝的武状元,因相貌丑陋,被革去功名,他一怒之下,拔剑自刎,去天宫找玉帝评理。

玉帝封他为降妖神君,专司人间打鬼。

9、卧狮岗这里是卧狮岗,你看,这些多姿多态的狮子,它们在干什么呢?原来,它们是在这里吸天地之灵气,采日月之精华。

10、冰山这是一座维妙维肖的冰山。

那满山的雪树和一层层冰凌,在这个府地洞天中显得分外妖娆。

请朋友们感觉一下,您是否有种神清气爽的感觉呢?11、睡佛卧冰在冰山上有一景称睡佛卧冰。

睡佛的下面,有几个小和尚正守护在他的身旁。

这位老佛爷一睡就是上万年,只苦了这些侍候他的小和尚。

12、水帘洞这儿是神话故事《西游记》中的一幅雕塑。

这是水帘洞。

上面是双峰吊塔。

这是一棵娑罗树,树上还挂着猪八戒的钉耙,那么老猪一定在这里。

大家看,这是猪八戒的耳朵、鼻子、嘴,还有它的大肚皮。

大家都知道,老猪是一个贪吃贪睡的家伙,他的师傅被妖精掳走了,可他倒好,竟蹲在这里睡大觉,做着高老庄的美梦。

这下可把猴哥气坏了,把金箍棒往这儿一插,变成一只蜜蜂,狠狠的蛰了他几下,痛得老猪大哭鼻子。

大家看,猪八戒的泪水已经汇成了一汪清泉,可见他哭得多么伤心啊!13、藏经阁这座佛塔,又叫藏经阁。

有4盏宝灯照耀着,宝灯下面是莲花座。

传说,只要在莲花宝座上坐一坐,便可以心想事成,好梦成真。

14、瀑布叠流大家向前看,那一景叫瀑布叠流,看到此景会使人想到李太白的诗:“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15、迷宫从这个通道下去便是迷宫。

因那里的景观格外迷人,而且峰回路转,一不小心,便分不清哪里是来路,哪里是去处,所以请大家注意安全,小心迷路。

16、冰凌钟这是冰凌钟,很象一排编钟悬挂在岩壁上,轻轻敲击,能发出悦耳的响声。

现在我敲一首曲子,请大家欣赏。

17、葡萄园大家看,石壁上那一簇簇的石花,尤如串串葡萄。

有人说,这是佛爷的葡萄园。

大家看到这晶莹透亮的葡萄是不是也想尝尝。

只可惜我们未经佛爷的许可,是不能随便摘下来的。

18、祭台这个平台称祭平。

这块石头称屠妖石,是天神们屠妖斩魔祭祀神灵的地方。

大家看,那妖魔的头颅还放在祭台上,这石头上还残留着斑斑血迹。

19、罗汉护塔现在,我们来到了转景楼的南大厅。

请大家往上看,转景楼高耸云天,蘑菇塔蔚为壮观,下面是罗汉堂,这一景称罗汉护塔。

当地民谣说:“数罗汉,要数双,数到十四是秀才,数到十八状元郎”。

现在请大家去数一数,看哪位朋友是秀才?哪位朋友是状元郎?20、擎天柱这一景称二柱擎天。

这两根石柱,是洞顶滴漏的碳酸钙乳液向下长,地面的碳酸乳液往上长而衔接起来的。

看,它们结合得多么严实,多么天衣无缝。

据专家讲那上边朝下长的叫石钟乳,下边朝上长的叫石笋,一万年长一厘米。

大家算算,这两根擎天柱上下结合,需要几多万年?21、女娲补天这一景叫女娲补天。

古代神话说:天小时候,像鸡蛋清,地像蛋黄,天地之间有四根柱子撑着,颛顼和共工两个人,在不周山上打架,撞倒了天柱,天的西北角塌了个缝,后来女娲炼五色石补上了裂缝。

大家看那里是女娲补天时留下的痕迹。

22、送宾厅这里,是佛爷洞的送宾厅。

请大家往上看,那儿有两尊石佛正目送我们出洞,祝大家一路顺风,旅途愉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