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料发展历史及常识最终版.ppt
合集下载
香料课件

麝香酮有两个构型: R构型与S构型。
R构型 致香成分
S构型 特殊药效
麝香酮的合成方法
一、非手性合成(环十二酮扩环法)
环十二酮价廉易得 一位引入一个异丁基结构的侧链,其扩环 特别适合于合成光活麝香酮。 是合成消旋麝香酮和(R)-(-)-麝香酮 (即天然 麝香酮)的首选原料
法1: Suginom等 用碘化亚钐处理A获得双环化合物B 后者的稠合键经自由基反应断裂后形成十 五员环C
国外香料发展情况 国外使用香料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 1897年开掘古墓,发现公元前3500年 埃及皇帝曼万斯墓中的油膏缸,缸内香膏至今 还发香。 公元前370年的希腊人处理香料植物用了浸 提、吸附等方法。希腊妇女也曾用香油沐浴。 到公元10世纪,阿拉伯人经营香料,开始用 蒸馏法从花卉中提取玫瑰油,并得到玫瑰水。
自然界中现已发现的香料植物有3600余种, 得到有效利用的约400余种。 植物性天然香料是从植物的根、干、茎、 枝、皮、叶、花和果实等提取的有一定挥 发性、成分复杂的芳香物质。 例如:茉莉取自植物的花;豆蔻、小茴香、 鸡舌香取自果实部;甘松、木香取自根部; 檀香、降真香取自木材。
根据它们的形态和制法通常分为精油、浸 膏、净油、香脂、酊剂等 。 此外,利用发酵过程等生物技术首次的香 料,如丁酸、丁二酸、苯甲酸等也都归于 天然香料。
水上蒸馏法的生产工艺:
浸取法
浸取法也称固液萃取法,是用挥发性有机 溶剂将原料中某些成分转移到溶剂中,然 后通过蒸发、蒸馏等手段回收溶剂,而得 到所需要的较为纯净的萃取组分。 溶剂浸提主要有如下四种方式: 固定浸提、 搅拌浸提、转动浸提和逆流浸提。
工艺路线: 这是一个液-固过程:植物香精 + 萃取液-> 浸透 + 溶解 + 分配->浸提液->浸膏; 浸膏 + 乙醇->净油
香料课件培训资料

03
护肤品
护肤品中的香料主要用于掩盖产品本身的气味,提升使用感受。同时,
某些香料成分如精油等,具有很好的抗氧化和舒缓功效,有助于改善皮
肤状态。
香料在室内环境机等设备,将香料散 发到室内环境中,有助于营造舒适、 愉悦的氛围,提高居住和工作环境的 质量。
通过将香料滴入蜡烛、熏香等物品中 燃烧,产生香气,用于室内装饰和氛 围营造。这种应用方式历史悠久,至 今仍受到广泛欢迎。
香料在烹饪中的搭配原则
根据食材的特性选择合适的香料
控制香料的用量
不同的食材需要不同的香料搭配,以突出 食材的口感和风味。
香料的用量要适当,过多或过少都会影响 菜肴的口感和风味。
注意香料的搭配比例
根据菜系的传统习惯进行搭配
不同种类的香料搭配比例要适当,以达到 最佳的口感和风味效果。
不同地区的菜系有不同的香料搭配习惯, 应遵循传统习惯进行搭配。
香料的历史与文化
总结词
介绍香料的历史渊源、文化背景以及在烹饪中的应用和发展。
详细描述
香料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它们在古代文明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不同的文化和地区,香料也有着不同的用 途和意义。在烹饪中,香料不仅为食物增添了风味和口感,还具有防腐、杀菌等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 香料的研究和应用也越来越深入,推动了香料产业的发展和创新。
有效成分释放出来。
香料保存方法
干燥保存
将香料晾晒或烘干至含水量较 低,然后密封保存,以防受潮
和霉变。
冷藏保存
将香料存放在低温环境中,延 缓氧化和细菌繁殖,保持其新 鲜度和品质。
真空密封保存
将香料放入真空袋中,排除空 气,以延长保存期。
抗氧化剂保存
添加适量抗氧化剂,延缓香料 氧化变质,保持其香味和色泽
第六章香料讲述案例PPT课件

有柑桔香气,用于花香型
皂用、洗涤剂香精中。
H 3C
CH3
75
2、缩酮
乙酰乙酸乙酯环乙二缩酮
(acetoacetic ester cyclic ethylene Ketal)
有苹果香,用于果香 型香精中。
O
OO
H3C
OC 2H5
76
对叔丁基环已酮乙二缩酮
(p-tert-butyl cyclohexanone cyclic Ethylene glycol ketal)
CH3 OH
CH2
H 3C
CH3
82
6、橙花叔醇(nerolidol)
CH3
CH3
CH2
OH
H 3C
CH3
橙花香,用于橙花、茉莉、 水仙、百合花、紫罗兰香精。
83
7、柏木醇(cedrol)
膏香-木香 用于檀香、花香、 东方香型等香精中。
CH3 CH3 OH
CH3 CH3
84
十一、酯类
1、甲酸芳樟酯(linalyl formata)
CHCHO
CH3
CH3
有甜瓜香气
用于果香、菜香等食用香精
52
3、芳香醛
•-戊基--苯基丙烯醛(-Amyl Cinnamaldehyde)
C CHO C 5 H 11
有茉莉-百合花香 用于茉莉、素心兰、紫丁香等香精
53
•茴香醛(Anisaldehyde)
CHO
OCH 3
有山楂香 制金合欢、紫丁香、紫罗兰等日用香精。
HO
3
2400C
23
HO
H 3P O 4
+ 1 2 0 -1 3 0 O C
《合成香料简介》课件

Part Three
香精:用于食品、饮料、化妆品等 香料:用于食品、饮料、化妆品等 香精香料:用于食品、饮料、化妆品等 合成香料:用于食品、饮料、化妆品等
食品工业:用于食品调味、增香、防腐 等
医药工业:用于药品的香味、防腐、 止痛等
化妆品工业:用于化妆品的香味、保 湿、防晒等
烟草工业:用于烟草的香味、保湿、 防腐等
合成香料是食品、化妆品、日用品等众多行业的重要原料 合成香料的发展推动了相关产业的创新和进步 合成香料的安全性和环保性越来越受到重视 合成香料的未来发展将更加注重绿色、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汇报人:PPT
环保型合成香料: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环保型合成香料将成为未来发展的趋势。
功能性合成香料:具有特殊功能的合成香料,如抗菌、抗炎等,将成为未来市场的热点。
生物合成香料:利用生物技术合成香料,具有环保、安全、高效的特点,将成为未来发展的 重要方向。
定制化合成香料:根据客户需求定制合成香料,满足个性化需求,将成为未来市场的重要竞 争手段。
冷凝器:用于 冷却反应产物
过滤器:用于 分离反应产物 中的杂质
干燥器:用于 干燥反应产物
包装设备:用 于包装合成香 料成品
原料选择:选择 优质、无污染的 原料
生产工艺:严格 按照生产工艺进 行生产,确保产 品质量
质量检测:对生产 过程中的产品进行 质量检测,确保产 品质量符合标准
环境控制:保持 生产环境的清洁 、卫生,避免污 染产品
1868年,德国化学家Friedrich W öh l e r 首 次 合 成 了 香 豆 素 , 标 志 着合成香料的诞生。
1906年,德国化学家Hermann Staudinger提出了高分子理论, 为合成香料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第八章天然香料资源的开发利用ppt课件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芳香油中常见的化学成分
类别 脂肪族 芳香族 单萜类
倍半萜类
其他芳香衍生物
结构
成
分
正庚烷、正十四醇、正醛、甲基正庚基酮
链状 单环 双环 链状 单环 双环 三环
化钾的毫克数。 2、酯值:指水解一克天然精油所测得释放的乙酸的毫克
数,水解出的其它有机酸也按乙酸计算。 3、羰值:也称羰基值,指氢化一克天然精油所耗用氢硼
化钾的毫克数。 4、精油:从广义上讲,精油是指从香料植物或泌香动物
中加工提取所得到的挥发性含香物质制品的总称。但通常 是指用蒸汽蒸馏、压榨、冷磨或干馏从香料植物中提取得 到的含香物质的制品。这些制品,在常温下呈液态,有少 数品种呈固态。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15、香脂:用脂肪(或油脂)冷吸法将某些鲜花中的香气成分 吸收在纯净无臭的脂肪(或油脂)内,这种含有香气成分的脂 肪(或油脂),称之为香脂。 16、净油:用乙醇萃取浸膏或香树脂、香脂、含香蒸馏水的 萃取液,经冷冻处理,滤去不溶于乙醇的全部物质,然后在 减压下低温蒸去乙醇,所得的产物统称为净油。它们是:浸 膏净油、香树脂净油、香脂净油和含香蒸馏水净油。 17、冷法酊剂:凡是用一定浓度的乙醇在室温下(不加热)浸 提天然香料所得的乙醇浸出液,经过滤澄清的制品,统称为 冷法酌剂;在这些天然香料中,包括香料植物(或药用植物) 及其渗出物(如树脂、天然油脂以及泌香动物的含香分泌物)。 冷法酊剂中都含有相当量的乙醇。
第10章 香料香精ppt课件

以上条件可以作为判断分子有无气味的依 据。有机化合物的气味是有机物的物理性质 之一,也可作为鉴定有机物时辅助依据。有 机物气味的用途主要有:化工上的臭味剂, 目的在于防范某些无气味物质的渗漏;食品 工业上用作香味剂;香料工业上用作香料; 植保上用作信息素诱杀害虫;医药卫生上用 作掩蔽剂。
香与化学结构
第10章 香料 香精
10.1 概述
香料的定义 香料(perfume)—来自自然界动、植物或经人 工单离、合成而得到的发香物质。 香精(perfume compound)——以香料为 原料,经调香,有时加入适当的稀释剂配成的 多成分的混合体。
香料的发展简史
5000年前人类已将草根树皮等用于药物和宗教 仪式等; 我国很早就发现了麝香、白檀、广藿香等,夏, 商,周时代,甚至更早就开始了对香料的使用。 对外的香料贸易历史悠久; 公元前3500年,埃及皇帝曼乃斯等墓在1897年发 掘,发现美丽的油膏缸内膏质仍有香气,现在可 在美国和开罗的博物馆中看到。 公元前1729年就有了香料贸易。 公元前370年,希腊著作中记载了至今仍在使用 的香料植物,还提出了“吸附”, “浸提”等方法。
醛类化合物 ①脂肪族低级醛具有强烈的刺鼻气味,C4和C5 的醛类有黄油型香气,C8、C12等醛类有花香 香气和油脂气味,其中C10醛香气最强,C16醛 无臭味; ②芳香族醛类及萜烯醛类中,大多具有香草、 花香等香气。 ③α 、β 不饱和醛有臭味。
酮类化合物 ①C11脂肪族酮香气强,并且有蕺草的香气, C16酮为无香物质; ②含有C11-C13的大环酮类化合物有樟脑气味, C14的大环酮,有柏木香气,C15-C18的大环酮 有细腻而温和的天然麝香香气。
酸类化合物 ①C4~5脂肪族羧酸有酸败黄油香气,C8、10酸 有汗酸味,C14酸无臭味; ②脂肪族羧酸与醇的酯有花、果、草香; C8 羧酸的乙酯香气最强,C17的羧酸酯无臭; ③内酯的香气接近结构类似的酯,随环的增 大香气增强;
1.天然香料发展历史

1.天然香料发展历史 天然香料发展历史
发展历史
五千年前 --熏香时期 皇帝贵族以燃烧芳香植物表示尊敬、庄重和精 神上的享受 ;后来熏香又应用于献神、拜佛、 洁身的宗教仪式。 16世纪--发明了用水蒸气蒸馏提取芳香植物精 油的方法。 天然香料不仅仅应用于熏香,进而应用于药物、 化妆品、饮食品和调味品等
中国天然香料发展史
60年代--采用挥发性溶剂提取香花中芳香物质并具有 一定规模 广州百花香料厂(当时厂名):主要生产茉莉花浸膏、 大花茉莉浸膏和白兰花浸膏。 杭州香料厂:主要生产墨红浸膏。 福州香料厂:主要生产茉莉花浸膏和白兰花浸膏。 漳州香料厂:主要生产金合欢浸膏、树兰浸膏。 “广香”的霍香油和白兰叶油;“杭香”的香根油和 岩蔷薇浸膏(包括它的明膏);“福香”的白兰花油 和白兰叶油;“漳香”的树兰油等。
中国天然香料发展史
70至80年代--天然香料的提取加工工艺和加工设备通 过技术革新,取得了很大进步 蒸馏中的串蒸工艺、与蒸馏相结合的分馏工艺、分子 蒸馏;浸提中的泳浸式、手转式、刮板式、浮滤式等 不同形式的浸提工艺与设备;使产品质量和得率获得 进一步提高。引进了精置分格式溶剂循环浸提器和净 油生产设备;在精油深加工方面也引进了真空精馏设 备,采用自控方法进行操作,使产品质量达到国际水 平。与此同时,消化吸收了精置分格式溶剂循环浸提 器和真空精馏设备,使之国产化。
中国天然香料发展史
70年代--还有些天然新品种投产 “杭香”和“昆香”的鸢尾浸膏与鸢尾凝脂 “福香”的黄兰浸膏 “成香”的当归净油 80年代--继续创制了许多独特的天然新品种 江苏的菊苣浸膏、茅香浸膏,浙江的香榧果油、姜油 和杭菊花浸膏,云南、湖北的云烟浸膏、白肋烟浸膏, 湖北的香菊油,福建的芳叶油,新疆、江苏的椒样薄 荷油,甘肃的黄蒿油离合成香料就在19世纪下半时期 诞生了。 挥发性溶剂浸提法也开始应用 手工压榨,进而发展到用机器进行冷榨、冷磨 方法来提取柑桔油 近十几年 --压缩丁烷和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技 术用来提取新鲜香花精油和辛香料;精油的深 加工采用了分子蒸馏技术
发展历史
五千年前 --熏香时期 皇帝贵族以燃烧芳香植物表示尊敬、庄重和精 神上的享受 ;后来熏香又应用于献神、拜佛、 洁身的宗教仪式。 16世纪--发明了用水蒸气蒸馏提取芳香植物精 油的方法。 天然香料不仅仅应用于熏香,进而应用于药物、 化妆品、饮食品和调味品等
中国天然香料发展史
60年代--采用挥发性溶剂提取香花中芳香物质并具有 一定规模 广州百花香料厂(当时厂名):主要生产茉莉花浸膏、 大花茉莉浸膏和白兰花浸膏。 杭州香料厂:主要生产墨红浸膏。 福州香料厂:主要生产茉莉花浸膏和白兰花浸膏。 漳州香料厂:主要生产金合欢浸膏、树兰浸膏。 “广香”的霍香油和白兰叶油;“杭香”的香根油和 岩蔷薇浸膏(包括它的明膏);“福香”的白兰花油 和白兰叶油;“漳香”的树兰油等。
中国天然香料发展史
70至80年代--天然香料的提取加工工艺和加工设备通 过技术革新,取得了很大进步 蒸馏中的串蒸工艺、与蒸馏相结合的分馏工艺、分子 蒸馏;浸提中的泳浸式、手转式、刮板式、浮滤式等 不同形式的浸提工艺与设备;使产品质量和得率获得 进一步提高。引进了精置分格式溶剂循环浸提器和净 油生产设备;在精油深加工方面也引进了真空精馏设 备,采用自控方法进行操作,使产品质量达到国际水 平。与此同时,消化吸收了精置分格式溶剂循环浸提 器和真空精馏设备,使之国产化。
中国天然香料发展史
70年代--还有些天然新品种投产 “杭香”和“昆香”的鸢尾浸膏与鸢尾凝脂 “福香”的黄兰浸膏 “成香”的当归净油 80年代--继续创制了许多独特的天然新品种 江苏的菊苣浸膏、茅香浸膏,浙江的香榧果油、姜油 和杭菊花浸膏,云南、湖北的云烟浸膏、白肋烟浸膏, 湖北的香菊油,福建的芳叶油,新疆、江苏的椒样薄 荷油,甘肃的黄蒿油离合成香料就在19世纪下半时期 诞生了。 挥发性溶剂浸提法也开始应用 手工压榨,进而发展到用机器进行冷榨、冷磨 方法来提取柑桔油 近十几年 --压缩丁烷和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技 术用来提取新鲜香花精油和辛香料;精油的深 加工采用了分子蒸馏技术
【完整】香精香料基础资料PPT

▪ 3、目前主要的调香过程有“创香”和“仿香” 两种。
四、香料香精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一)稳定性
1、香料、香精的稳定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 是它们在香气或香型上的稳定性;二是自身或在 制品中的物理、化学性能的稳定性。
2、合成香料、单离香料与天然香料的稳定性存在
差异的原因?
3、影响香精不稳定的因素
(三)工业用香精配方:表4-11 工业用香精配方。
六、香精的生产工艺
(一)不加溶剂的液体香精
天然香料
产品 合成香料
称重→混合→静置→过滤→熟化→检验→灌装→
➢ 其中熟化是重要环节,经过熟化后的香精香气变得 和谐、圆润而柔和。熟化复杂的化学过程,目前尚 得不到科学解释。常采取的方法是将配好的香精在 罐中放置一段时间,令其自然熟化。
(二)水溶性(essence)和油溶性香精(oil soluble flavor)
1.了解香原料的性质及作用;
水性溶剂
水溶性香精
水蒸气 天蒸然馏法香、压料榨法、超临界流体萃取↓法
影响植物性天然香料的含量的因素有那些? 2、植物性天然香料的生产方法
混合搅拌→香基→溶解→静置→过滤→熟化
→检验→灌装 是决定香气特征的重要组分,是形成香精主体香韵和基本香气的基础原料,在配方中用量较大。
➢ 植物性天然香料的生产方法通常有五种:水蒸气蒸 馏法、压榨法、浸提法、吸收法和超临界流体萃取 法。
➢ 不同植物的含香成分和含香部位适合不同的生产方 法,也得到不同形态的产品。具体关系见表4-1。
产品名称
定义及状态
生产方法
精油
浸膏、 香树脂、 油树脂
香脂 净油
酊剂
用水蒸气蒸馏和压榨等方法制取的天然香料, 通常呈芳香挥发性油状物;
四、香料香精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一)稳定性
1、香料、香精的稳定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 是它们在香气或香型上的稳定性;二是自身或在 制品中的物理、化学性能的稳定性。
2、合成香料、单离香料与天然香料的稳定性存在
差异的原因?
3、影响香精不稳定的因素
(三)工业用香精配方:表4-11 工业用香精配方。
六、香精的生产工艺
(一)不加溶剂的液体香精
天然香料
产品 合成香料
称重→混合→静置→过滤→熟化→检验→灌装→
➢ 其中熟化是重要环节,经过熟化后的香精香气变得 和谐、圆润而柔和。熟化复杂的化学过程,目前尚 得不到科学解释。常采取的方法是将配好的香精在 罐中放置一段时间,令其自然熟化。
(二)水溶性(essence)和油溶性香精(oil soluble flavor)
1.了解香原料的性质及作用;
水性溶剂
水溶性香精
水蒸气 天蒸然馏法香、压料榨法、超临界流体萃取↓法
影响植物性天然香料的含量的因素有那些? 2、植物性天然香料的生产方法
混合搅拌→香基→溶解→静置→过滤→熟化
→检验→灌装 是决定香气特征的重要组分,是形成香精主体香韵和基本香气的基础原料,在配方中用量较大。
➢ 植物性天然香料的生产方法通常有五种:水蒸气蒸 馏法、压榨法、浸提法、吸收法和超临界流体萃取 法。
➢ 不同植物的含香成分和含香部位适合不同的生产方 法,也得到不同形态的产品。具体关系见表4-1。
产品名称
定义及状态
生产方法
精油
浸膏、 香树脂、 油树脂
香脂 净油
酊剂
用水蒸气蒸馏和压榨等方法制取的天然香料, 通常呈芳香挥发性油状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4
优选
甘松香
略呈圆锥形,多弯曲,长5~18cm。根茎
短小,上端有茎、叶残基,呈狭长的膜质片状
或纤维状。外层黑棕色,内层棕色或黄色。根 单一或数条交结、分枝或并列,直径0.3~ 1cm。表面棕褐色,皱缩,有细根及须根。质
松脆,易折断,断面粗糙,皮部深棕色,常成
裂片状,木部黄白色。气特异,味苦而辛,有 清凉感。
紫油伽南香:为外表呈紫褐色的伽南香。
盔沉香:又名盔沉。进口沉香药材多呈盔 帽形,故名。
32
优选
檀香
木质、细致,甜而带异国情调,余香袅绕。 这种精致的油,来自一种常绿的寄生树,
此树把自己的根依附在别的树根上,檀香通常 以薄片型的方式出售,并且,至少要30年以上 的树龄,才能达到采集贩卖的标准。公认为最 好的檀香精油,是产自印度的迈索尔(Mysore)。
28
优选
若经水不调,因实而闭者,不妨以此决之,若 因虚而闭者,是其寇仇。且病起于郁者,即 《内经》所谓二阳之病发心脾,大有深旨,若 错认此药为解郁而频用之,十不救一。至于怀 孕,最忌攻破,此药更不可以沾唇。即在产后, 非热结停瘀者,亦不可轻用。若外邪未净者, 以此擅攻其内,则邪气乘虚而内陷。若气血两 虚者,以此重虚其虚,则气血无根而暴脱。此 女科习用郁金之害人也。
25
优选
苏合香
为金缕梅科植物苏合香树所分泌的树脂。 苏合香为半流动性的浓稠液体,黄白色至灰棕 色,半透明,质粘稠,挑起则连绵不断。体重, 入水则沉。气芳香,味略苦辣而香。以色棕黄 或暗棕、半透明、无杂质者为佳。宜装于铁筒 中,并灌以清水浸之,置阴凉处,以防止走失 香气。
26
优选
安息香
为球形颗粒压结成的团块,大小不等,外 面红棕色至灰棕色,嵌有黄白色及灰白色不透 明的杏仁样颗粒,表面粗糙不平坦。常温下质 坚脆,加热即软化。气芳香、味微辛。
11
优选
“基福”,是埃及著名的熏香。它的香气可使精神 镇静,并有催眠作用,熏香不仅可在室中焚烧,也可 用来使身体或衣物染上愉快的香气。在埃及的全盛时 代,几乎人人身体涂香油,用香料熏衣服。
阿拉伯的喜爱麝香,胡子上涂麝香,室内焚烧麝
香。
印度人自古以来在宗教仪式和个人生活中广泛使
用由各种树脂和香木制成的熏香。
伊斯兰教徒用白檀、沉香、安息香、广藿香等制
作熏香。
12
优选
汉武帝时(公元前140-87年)我国已开始生产炷 香。
中国盛唐时的“贞观之治”,长安成了世界科技
中心。人们的生活质量有了极大的提高,衣、食、住、
行都讲究享受,琴、棋、书、画成为时尚,吃的文化、
酒的文化、茶的文化、各种文化相继发展起来,熏香
也成了艺术。当时公认焚香“极品”为佳楠;次为沉
香,沉香又分为四等,即沉水香、栈香、黄熟香、马
蹄香;再次为檀香等,可见当时评香水平之高超。
13
优选
鉴真和尚东渡,不仅把佛教传到日本,时时也 传入了熏香,寺院日日香烟弥漫,朝廷举行典 礼时也要焚香,平安时代以后,香料开始脱离 宗教用于“美”的目的。贵族们学起“唐人” 的样子,经常举行“香会”或称之为“赛香” 的熏香鉴赏会,这也是鉴真和尚带入日本又经 “和风”熏陶而形成的一种风习。到了足利义 政的东山文化时代,熏香演变成按照一定方式 的“闻香”风俗,逐渐形成日本的“香道”。
29
优选
丁香
似指甲状的红棕色花苞是精油的原料,树平均高
度为5~6公尺左右,主要产地斯里兰卡、瓜哇、马达
加斯加,以蒸馏法制得,其香味为有点鲜苔及木香的
花香,是香水制造业不可缺少的香味,亦常加入酒中,
精油颜色为透明无色。
对心情有正面的影响,舒缓因情绪郁结而产生的
不快或胸闷感。
可稀释后用于疮、痈、疔、疖等的皮肤创伤,有
香料发展历史及常用香薰
徐蔚
1
优选
2
优选
3
优选
4
优选
5
优选
6
优选
7
优选
8
优选
9
优选
10
优选
熏香习俗的来源
熏香的习俗来源于宗教信仰,上古时期人们对各 种各样的自然现象解释不了,感到神秘莫测,希望借 助祖先或神明的力量驱邪避疫、丰衣足食。于是找寻 与神对话的工具。由于人们觉得神和灵魂都是飘忽不 定的、虚无飘渺的,自然界除了云、雾以外(云雾缭 绕之外也成了人们心目中神仙居住之所)只有熏烟有 此特征,于是古人们似乎找到了一种与神、祖先联络 的办法,这就是熏香。古埃及人向太阳神祈祷时,口 中念诵“借香烟之力,请神明下界”,这同中国人点 香敬佛完全相同。
消肿抗炎的伤口上,促进愈合的作用
30
优选
沉香
国产沉香:又名海南沉、海南沉香、白木 香、莞香、女儿香、土沉香。为植物白木香的 含有黑色树脂的木材。主产于海南岛。
31
优选
伽南香:又名奇南香、琪南、奇楠、伽南沉。 为植物白木香或沉香近根部的含树脂量较多的 木材。
绿油伽南香:为外表呈绿褐色的伽南香。
16
优选
古代熏香小炉
17
优选
18
优选
古代铜制香囊
19
优选
香薰炉
20
优选
21
优选
22
优选
23
优选
常用香料
杜衡,月麟香,甘松、苏合、安息、郁金、捺 多、和罗、丁香、沉香、檀香、麝香、乌沉香、 白脑香、白芷、独活、甘松、三柰、藿香、藁 本、高良姜、茴香、木香、母丁香、细辛、大 黄、乳香、伽南香、水安息、玫瑰瓣、冰片、 龙涎。
14
优选
古代雅典的香料商店实际上 成为各阶层人士的集会场所, 政治家、哲学家、艺术家以 及社交界的知名人物频繁出 入,成为热闹的社交活动中 心。
15
优选
香薰炉
古代的熏香炉是金属或陶瓷做的外表有着精美 图案的火炉,在里面点燃碳火,时时撒上香料 散香。现代的“熏香炉”则是使用加热方法 (一般是煮水)使香精的气味散发在空气中以 调节环境气氛的一种器皿,它结合了陶瓷艺术、 蜡烛火焰和芳香养生于一体,兼具实用、收藏、 欣赏价值之功能。其构成由“炉体”、加热用 蜡烛和香精(通常加入水中与水蒸汽一起挥 发)。
其树脂可代安息香树脂使用,治中风昏厥、 心腹诸痛,有开窍、行定血之效。
27
优选
郁金
《本草经读》:"郁金,气味苦寒者,谓气 寒而善降,味苦而善泄也。其云血积者,血不 行则为积,积不去则为恶血,血逆于上,从口 鼻而出,则为衄血吐血,血走于下,从便溺而 出,有痛为血淋,无痛为尿血,即金疮之瘀血 不去,则血水不断,不能生肌,此物所以统主 之者,以其病原皆由于积血,特取其大有破恶 血之功也。盖血以气为主,又标之曰下气者, 以苦寒大泄其气,即所以大破其血,视他药更 进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