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时空观念

合集下载

微专题14+素养解读——时空观念+课件--2025届高三历史统编版(2019)一轮复习

微专题14+素养解读——时空观念+课件--2025届高三历史统编版(2019)一轮复习
18
素养解读——时空观念
• 2.(2023·山东卷,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 历史的折页:1924年温布利博览会

20世纪初,英国提出了与自治领和殖民地举办一次博览
会的计划。因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这一计划搁浅。一战
后,计划重启。1924年,博览会在伦敦温布利举办。下图为
本次博览会规划示意图和相关展览内容。
掀起了民族民主革命,1922年英国虽然保留了大量特权,但
被迫承认埃及独立。帝国内部矛盾加剧。基于此,英国举办
25
了这次博览会。
素养解读——时空观念
微专题14 素养解读——时空观念
1 1
素养解读——时空观念
• “时空观念”素养,是《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 年版)》中提到的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之一,是在特定的 时间和空间联系中对历史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思维方式。 任何历史事物都是发生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的,只有 在特定的时空框架内,我们才可能准确理解历史事件。
23
素养解读——时空观念
• 证据3可证明英国举办此次博览会是为了保持其在帝国 内的核心和主导地位。 • 理由:政府馆展示英国在军事领域、经贸交流、海外移 民等领域的成就,尤其是世界地图浮雕呈现了英国与其自治 领、殖民地的全球性商业网络,凸显出英国在帝国内的核心 地位。
24
素养解读——时空观念
•Hale Waihona Puke 证据4可证明英国举办此次博览会是为了凝聚英帝国成员
9
素养解读——时空观念
• 三、重视“时间和空间”教学有助于构建知识体系,提 高学习效率。 • 通过时间、空间教学,可以编织时空经纬线,把一系列 的历史事件相互联系起来。具体做法如下: • 1.梳理时间体系,构建时间框架。 • 首先,画出时间轴,找到公元元年,往左为公元前,往 右为公元后,和数学上的数轴一样,找出时间对应的点即为 时间坐标。在此基础上,加入世纪、年代等显性时间。一个 世纪为100年,一个年代为10年,如1920年即为20世纪20年 代,其他同理,包括公元前的世纪与年代,如公元前2070年 就是公元前21世纪70年代。

浅谈高中历史教学中“时空观念”的运用重要性及策略

浅谈高中历史教学中“时空观念”的运用重要性及策略

浅谈高中历史教学中“时空观念”的运用重要性及策略一、内涵《课程标准》指出:“时空观念是在特定的时间联系和空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意识和思维方式。

时空观念是认识历史的标尺,又是对客观历史的定位,任何对历史的认识都要将所认识的客观历史置于特定的时间和空间的条件之下。

同时,时空观念也是阐释历史的角度,只有从历史的时间演进和空间范围的角度去进行说明和解释,才能看出历史的发展变化,对历史进行客观的评述。

”历史教学中的时空观念素养,指在学习和理解历史事件时,能够从事件所处的时间和空间展开分析的观念。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能够掌握历史事件。

历史事件的发生以及人物活动,时间与空间上有着密不可分关系。

老师在具体实践中重视培养学生时空观念,有利于学生辨识历史事件。

比如,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资源,在课堂上渗入方法,学生能够联系起来理解。

第二,精准呈现事件时间、进程和意义。

学生解读历史最本质的一环就是时空观念,贯彻素养培育目标,可以提高还原历史的意识和能力。

第三,学生能够理解历史发展客观规律。

在备课时,老师运用史料,让学生根据当下生活梳理历史发展客观规律,客观的评价现象与人物活动。

空间是与时间相对的一种物质客观存在形式,空间不仅仅是指看得见摸得着的地理空间,也包括现实生活中无处不在的人文空间(包括制度空间、文化空间、社会空间等)和虚拟空间。

一提到空间,往往第一反应就是比较直观的地理的空间,因为所有的历史都发生在特定的空间范围内。

由此可知,时间和空间本身就是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事件总是发生在时间和空间的二维中的,这使我们在进行历史研究时永远无法脱离时空因素,它们构成了历史事件的重要进度条和舞台,二者相互依存不可分割。

二、与其他核心素养的关系明确时空观念素养在历史教学中培养的必要性。

因此教师在实践中应该把他们整合起来梳理并加以运用。

1、与史料实证的关系在进行史料研究时,首先要确定好史料的时间和空间定位;史料是时空观念存在的载体,是过去时空的遗存。

高考历史_专题14__五大核心素养突破之时空观念(解析版)

高考历史_专题14__五大核心素养突破之时空观念(解析版)

秘籍14 五大核心素养突破之时空观念时空观念是在特定的时间联系和空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意识和思维方式。

任何历史事物都是在特定的、具体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发生的,只有在特定的时空框架当中,才可能对史事有准确的理解。

知道特定的史事是与特定的时间和空间相联系的;知道划分历史时间与空间的多方式,并能够运用这些方式叙述过去;能够按照时间顺序和空间要素,建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之间的相互关联;能够在不同的时空框架下对史事作出合理解释;在认识现实社会时,能够将认识的对象置于具体的时空条件下进行考察。

一、基本观念:任何历史都是在一定的时空下发生的历史时间是学习一切历史的基础历史事件是在特定的时空下发生的,所以在分析、解释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时候需要了解当时时空环境。

时空观不仅包括能够在特定时空下解释历史事件、历史现象,还能够在不同的时空框架下理解历史上的变化与延续,统一与多样,局部与整体,并据此对史事作出合理解释。

二、典型地图类时空观念题目备考策略1.左图右史——挖掘地图信息,构建阶段特征。

教材中的任何地图都应在教学中有效利用,指导学生能够识别历史地图中的相关信息,从而服务于构建历史阶段特征的需要。

2.心中有图——贯穿日常课堂教学历史教学中,并非所有的历史史实在教材中都有相对应的空间地图,要求学生做到心中有图。

3.精选地图——进行二轮地图专题复习。

疆域图;战争、战役类;分布图;城市平面图等(2020泰安一模)对比图1、图2长城与城防分布的变化,可推知秦朝()A.阶级矛盾有所缓和B.边疆危机日益严峻C.极力维护国家统一D.君主权力高度集中【答案】C【详解】战国时期,秦、赵、燕修筑的长城是为了加强各自诸侯国的防务的,秦朝把秦、赵、燕修筑的长城连接起来,目的是加强北部边防,维护国家统一,故选C;A、B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排除;图1、图2长城与城防分布的变化,与君主权力的集中无关,排除D。

(2021年北京东城一模)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部收到一组贺电,称“这是正义事业和真理的胜利”“在解决重要国际事务方面,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绝不能被排除在外,而应当起到它应有的作用”。

历史时空观念

历史时空观念

历史时空观念
历史时空观念是指人们对于历史和空间的认知和理解。

历史时空观念是由人类在长期的历史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它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历史时空观念中,历史被认为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它由一系列事件和发展组成,这些事件和发展在时间上是有顺序和先后的。

同时,历史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不断地发生变化和演化。

空间在历史时空观念中也非常重要,人们认为空间是一个多维度的概念,它包括了物理空间、社会空间、文化空间等多种维度。

同时,空间也是一个有限的资源,人们需要对空间进行合理的利用和管理。

历史时空观念在人类文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不仅帮助人们理解历史和空间,还指导人们在实践中进行决策和行动。

历史课堂时空观念心得体会

历史课堂时空观念心得体会

历史课堂时空观念心得体会在历史课堂上,我深入了解了时空观念的重要性,并从中获得了一些心得体会。

时空观念是指对历史事件和现象发生的时间和地点的认识和把握。

它不仅帮助我们理解历史的发展过程,还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当下,并为未来做出合理的判断和预测。

以下是我对时空观念的一些体会。

首先,时空观念帮助我们理解历史事件的发生。

在学习历史课程时,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历史事件和人物。

通过了解这些事件和人物发生的具体时间和地点,我们能够更好地把握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了解事件发展的脉络。

例如,在学习二战的历史时,我们可以通过了解战争爆发的背景和发生的时间、地点等,深入理解其产生的原因与影响。

对于历史事件的了解,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历史的发展规律,从而更有效地学习历史知识。

其次,时空观念有助于我们关注历史事件的多维度。

历史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包含了时间、空间和社会各个方面的综合体现。

通过时空观念的运用,我们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历史事件。

例如,当我们学习中国古代历史时,我们可以通过了解不同朝代的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的特点,对古代中国的历史有一个更全面的认识。

同样的,当我们学习世界历史时,我们也需要考虑不同国家、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性。

通过时空观念的运用,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背后的多重复杂因素,丰富我们对历史的认识。

第三,时空观念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当下。

历史是现实的积淀,而当下又成为了未来的历史。

时空观念使我们能够将历史与当下进行联系,从而更好地理解现实情况。

通过比较历史事件与当下的相似之处和差异,我们能够更好地洞察现实问题的本质和发展趋势,并提出更合理的解决方案。

例如,通过对历史时期的社会变革、经济发展和政治决策的研究,我们可以对当前社会问题有更深刻的认识,为解决当下的挑战提供有效的借鉴。

最后,时空观念有助于我们预测未来发展。

虽然历史不会完全重复,但历史发展的规律和趋势常常会在未来的演变中呈现。

通过掌握历史事件发生的时空背景,我们可以更好地预测到未来的可能发生的事件和变化。

历史课教学目标

历史课教学目标

历史课教学目标
历史课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包括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理解、历史解释和历史价值观五个方面。

1. 时空观念:是指将所认识的史事置于具体的时空条件下进行考察,以在时空框架下解读历史的变化与延续、统一与多样、局部与整体,并学会将历史事物置于宏大历史背景中进行分析和探究。

2. 史料实证:是指通过严格的检验获取可信史料,并据此努力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与方法。

通过不同史料的搜集、辨析和运用,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能力,提高对历史的审慎与思辨意识。

3. 历史理解:是指将对史事的叙述提升为理解其意义的情感取向和理性认识,通过历史事件、人物和现象形成合理的历史认识。

4. 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能力。

通过对史事的解释,区分史实和史论,鉴别说明和推理、事实陈述和价值判断等不同层次的解释,提高运用批判、借鉴、引用的方式评论历史观点的能力。

5. 历史价值观:是指对历史的探究本身实事求是和求真务实,理解并尊重历史的多样性与复杂性。

汲取前人的经验和智慧,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认同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形成广阔的国际视野。

以上是历史课教学目标的五个方面,具体内容可能会因课程设置和教师要求而有所不同。

高考历史复习:历史核心素养——时空观念【课件】

高考历史复习:历史核心素养——时空观念【课件】


《历史核心素养专练--—时空观念》

2、时空观念
一、概念: 时空观念是在特定的时间联系和空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
意识和思维方式。任何历史事物都是在特定的、具体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 发生的,只有在特定的时空框架当中,才可能对史事有准确的理解。 二、课程目标: (1)知道特定的史事是与特定的时间和空间相联系的; (2)知道划分历史时间与空间的多种方式,并能够运用这些方式叙述过 去; (3)能够按照时间顺序和空间要素,建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 象之间的相互关联;能够在不同的时空框架下对史事作出合理解释; (4)在认识现实社会时,能够将认识的对象置于具体的时空条件下进行 考察。
时间、空间判断
(2011·全国新课标文综·25)图4是依据《隋书·食货志》等制作 的南北朝时期各地区货币使用情况示意图。该图反映出( )
A.长江流域经济水平总体上高于黄河流域 B.河西走廊与岭南地区经济发展速度最快 C.黄河流域的丝织业迅速发展 D.长江流域经济发展相对稳定
•2018年(全国Ⅰ卷)时间判断
30.1948—1949年夏,英、法、美等国通过各自渠道同中国共产党接触,试探与将要 成立的新政府建立某种形式的外交关系的可能性,中共中央考虑:不接受足以束缚手 脚的条件;可以采取积极办法争取这些国家承认;也可以等一等,不急于争取这些国 家的承认。这反映出 A.中国共产党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B.西方国家放弃了对国民党政权的支持 C.中国冲破了美国的外交孤立 D.新政府不急于获取国际支持
2019年(全国Ⅱ卷)
30.1948年10月底,中共中央要求各地通过党校、军校以及其他方式,对 干部进行培训,在条件可能的情况下开办正规大学,尽快使干部熟悉政
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管理和技术。这一做法的目的是( )

高中历史教学时空观念的培养

高中历史教学时空观念的培养

高中历史教学时空观念的培养1. 引言1.1 高中历史教学的重要性高中历史教学是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历史文化素养的重要途径,有助于学生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培养学生的国家认同感和文化自信心。

通过学习历史,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世界各地不同历史事件的发生原因和影响,培养他们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中历史教学也有利于学生培养时间观念和空间观念,使他们能够更清晰地认识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加深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和记忆。

高中历史教学在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和思维能力培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

通过系统的学习历史知识和历史思维方法,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世界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形成批判性思维和辩证思维,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基础。

1.2 时空观念的培养意义时空观念的培养是高中历史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时空观念是指对历史事件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发生及发展规律的认识和把握能力。

在当今社会,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信息时代的到来,时空观念的培养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发生的背景和原因,从而更深入地理解历史事件的发展过程和影响。

时空观念的培养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和相互影响,提高他们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

通过培养时空观念,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当下社会和未来发展的趋势和方向,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做好充分的准备。

时空观念的培养对于高中历史教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只有通过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才能使他们更好地理解历史,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挑战和机遇,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秀人才。

高中历史教学应该注重时空观念的培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字数要求2000字】。

2. 正文2.1 历史教学中时空观念的重要性历史教学中时空观念的重要性体现在多个方面。

时空观念是历史学习的基础,只有正确理解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才能真正理解历史的发展过程和相关影响。

时空观念培养有助于学生建立起对历史事件的整体把握能力,能够将各种历史事件联系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历史体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
时空观念
对事物与特定时间及空间的联系进行观察、分析的观念。

史料实证
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并运用可信史料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与方法。

历史理解
将对史事的叙述提升为理解其意义的理性认识和情感取向。

历史解释
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与能力。

历史价值观
对历史的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的辩证统一,是从对历史真实和历史意义的追求中凝练出来的价值取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