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第二章 地球的面貌第三节世界的地形教学课件 (共25张PPT)
合集下载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三节世界的地形湘教版[1]1PPT课件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三节世界的地形湘教版[1]1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0ec8d7f08a1284ac85043f6.png)
世界的地形
授课人:邓辉
地球表面高低起伏的形态: 地形
五种基本的地形 山地
Hale Waihona Puke 丘陵盆地高原平原
海拔与相对高度有什么不同?
地面某一个地点 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 离,叫海拔
地面某一个地 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 垂直距离,叫相对高 度
甲的海拔高度是1500米, 乙的海拔高度是500米, 甲和乙两点的相对高度是:1500-500=1000米
Thinking In Other People‘S Speeches,Growing Up In Your Own Story
讲师:XXXXXX XX年XX月XX日
平原和高原的特点
地面起伏小 平原海拔较低(200米以下)
高原海拔较高,边缘较陡峻
山地和丘陵的特点
地面崎岖 海拔500米以上,坡度陡,沟谷深
不平
相对高度一般不超过200米
盆 地:四周高,中间低
世界上两大著名的山脉
(1)太平洋沿岸的山脉带 ( 2)横穿亚欧大陆南部和非
洲西部的山脉带
太平洋
写在最后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You Know, The More Powerful You Will Be
Thank You
在别人的演说中思考,在自己的故事里成长
授课人:邓辉
地球表面高低起伏的形态: 地形
五种基本的地形 山地
Hale Waihona Puke 丘陵盆地高原平原
海拔与相对高度有什么不同?
地面某一个地点 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 离,叫海拔
地面某一个地 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 垂直距离,叫相对高 度
甲的海拔高度是1500米, 乙的海拔高度是500米, 甲和乙两点的相对高度是:1500-500=1000米
Thinking In Other People‘S Speeches,Growing Up In Your Own Story
讲师:XXXXXX XX年XX月XX日
平原和高原的特点
地面起伏小 平原海拔较低(200米以下)
高原海拔较高,边缘较陡峻
山地和丘陵的特点
地面崎岖 海拔500米以上,坡度陡,沟谷深
不平
相对高度一般不超过200米
盆 地:四周高,中间低
世界上两大著名的山脉
(1)太平洋沿岸的山脉带 ( 2)横穿亚欧大陆南部和非
洲西部的山脉带
太平洋
写在最后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You Know, The More Powerful You Will Be
Thank You
在别人的演说中思考,在自己的故事里成长
湘教版初中地理七上2.3《世界的地形》 课件 (共44张PPT)

过海拔7300米。 Q:最大的平原? 亚马孙平原(南美洲)
Q:最大的高原? 巴面西积达高5原60万(平南方美公里洲) Q:最高的高原? 青 面积藏达高5原00(多亚万平洲方)公里
Q:最长的山脉? 安平第均海斯拔山4脉00(0米南以美上洲,) Q:最高的山脉? 是有喜世“马界世拉上界雅最屋山高 脊的”脉高之(原称亚,。洲)
丘陵
盆地
主要特征
海拔高低
地面起伏 共同点
低(陡峭
地面起 伏小
较高(500m 以上)
较低
四周高, 中间低
坡度较陡, 沟谷较深
坡度和缓,相对 高度不超过200m
地面崎 岖不平
包全括长约世8界90上0千多米座最高的山,
世界陆地地形有之11最0多:座山峰高达或超
三、分层设色地形图
读右图,归 纳分层设色地 形图是如何制 作出来的?它 的着色规律一 般是怎样的? 它有何优点和 缺点?
制作 原理
着色 规律
根据等高线的原理,在不同的等高线之间涂上不 同的颜色
绿色表示平原,蓝色表示海洋,不同深浅的黄色 表示丘陵、高原、山地,白色表示冰雪,褐色表 示高山
优 点
能—目了然地看出陆地和海洋的高低起伏
北美③洲大西⑨洋 太⑧平洋 南④美洲
北冰⑾洋 欧⑥洲 亚①洲 非②洲
印度⑩洋 大洋⑦洲
南极⑤洲
将七大洲、四大洋名称填到图中相应位置
教学目标
1、理解海拔和相对高度的定义。 2、掌握陆地五大基本地形的异同
点及世界两大山脉带的分布。(重 点)
3、了解海底地形的构造。
预习33—35页,识记下列问题:
别是多少?
相对高度
海拔
地表各种高低起伏的形态总称为地形。
Q:最大的高原? 巴面西积达高5原60万(平南方美公里洲) Q:最高的高原? 青 面积藏达高5原00(多亚万平洲方)公里
Q:最长的山脉? 安平第均海斯拔山4脉00(0米南以美上洲,) Q:最高的山脉? 是有喜世“马界世拉上界雅最屋山高 脊的”脉高之(原称亚,。洲)
丘陵
盆地
主要特征
海拔高低
地面起伏 共同点
低(陡峭
地面起 伏小
较高(500m 以上)
较低
四周高, 中间低
坡度较陡, 沟谷较深
坡度和缓,相对 高度不超过200m
地面崎 岖不平
包全括长约世8界90上0千多米座最高的山,
世界陆地地形有之11最0多:座山峰高达或超
三、分层设色地形图
读右图,归 纳分层设色地 形图是如何制 作出来的?它 的着色规律一 般是怎样的? 它有何优点和 缺点?
制作 原理
着色 规律
根据等高线的原理,在不同的等高线之间涂上不 同的颜色
绿色表示平原,蓝色表示海洋,不同深浅的黄色 表示丘陵、高原、山地,白色表示冰雪,褐色表 示高山
优 点
能—目了然地看出陆地和海洋的高低起伏
北美③洲大西⑨洋 太⑧平洋 南④美洲
北冰⑾洋 欧⑥洲 亚①洲 非②洲
印度⑩洋 大洋⑦洲
南极⑤洲
将七大洲、四大洋名称填到图中相应位置
教学目标
1、理解海拔和相对高度的定义。 2、掌握陆地五大基本地形的异同
点及世界两大山脉带的分布。(重 点)
3、了解海底地形的构造。
预习33—35页,识记下列问题:
别是多少?
相对高度
海拔
地表各种高低起伏的形态总称为地形。
2.3 世界的地形 课件-七年级地理上学期湘教版

(1)A点的海拔为_6_0_0_米,A.B两点的相对高度为_1_5_0__米。 (2)村镇乙所处的地形部位是_山__脊__,村镇丙所处的地形部位是_鞍__部__。 甲村到乙村的图上距离是2厘米,则实地距离是_3__千米。 (3)图中C.D两处,适合攀岩的是__D___处。
等高线地形图专题训练
(4)桃溪干流的流向是_自西北流向__东__南___。 (5)图示地区的主要地形类型是__山__地____。 (6)图中甲村和丙村易遭受洪涝灾害的是_甲___村,试分析其易遭受洪涝 灾害的原因。 甲村位于河流沿岸,河水上涨时容易溢到两岸;
边缘陡峭 岖不平 岖不平 四周高
五种陆地地形
【活学活用】请同学们在课本P33的图中指出A、B、C、D、E各点 所在地的地形类型。(判读依据:海拔高度、起伏状况)
山地
高原
盆地 丘陵
平原
3
地形图带你揭开庐山的美
学看地形图
学习目标
2.3 世界的地形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和应用
1 了解地形图的主要类型。
地形图的主要类型
类型一:等高线地形图 判读依据
等高线和等深线
等高线:把陆地上
相
同的各点连接成线。
等深线:把海洋中
相
同的各点连接成线
地形图的主要类型
类型一:等高线地形图 判读依据
等高线和等深线
等高线:把陆地上 海拔 相 同的各点连接成线。 等深线:把海洋中 深度 相 同的各点连接成线
线太多,看起来费劲
高原
五种陆地地形
【提取信息】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34-35图文,划出五种陆地地形的 基本特征,完成下表填空。
地形名称 海拔高度
起伏状况
平原 低
(<200m)
等高线地形图专题训练
(4)桃溪干流的流向是_自西北流向__东__南___。 (5)图示地区的主要地形类型是__山__地____。 (6)图中甲村和丙村易遭受洪涝灾害的是_甲___村,试分析其易遭受洪涝 灾害的原因。 甲村位于河流沿岸,河水上涨时容易溢到两岸;
边缘陡峭 岖不平 岖不平 四周高
五种陆地地形
【活学活用】请同学们在课本P33的图中指出A、B、C、D、E各点 所在地的地形类型。(判读依据:海拔高度、起伏状况)
山地
高原
盆地 丘陵
平原
3
地形图带你揭开庐山的美
学看地形图
学习目标
2.3 世界的地形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和应用
1 了解地形图的主要类型。
地形图的主要类型
类型一:等高线地形图 判读依据
等高线和等深线
等高线:把陆地上
相
同的各点连接成线。
等深线:把海洋中
相
同的各点连接成线
地形图的主要类型
类型一:等高线地形图 判读依据
等高线和等深线
等高线:把陆地上 海拔 相 同的各点连接成线。 等深线:把海洋中 深度 相 同的各点连接成线
线太多,看起来费劲
高原
五种陆地地形
【提取信息】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34-35图文,划出五种陆地地形的 基本特征,完成下表填空。
地形名称 海拔高度
起伏状况
平原 低
(<200m)
湘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 教学课件 第二章 地球的面貌 海陆变迁

第二章 地球的面貌
小结与复习
Summarization and Review
教学 导航
01
认识地球
02
世界的海陆分布
03
世界的地形
04
海陆变迁
地球的面貌
认识地球
地 球 的
地 球 仪
形
状
地 球 的 运 动
与
大
小
世界的海 陆分布
海 洋 与 陆
七 大 洲
四 大 洋
地
世界的地 形
海陆变迁
陆 地 地 形
海 底 地 形
小结与复习
Summarization and Review
3.世界的地形 4.学看地形图
3.世界的地形 4.学看地形图
3.世界的地形 4.学看地形图
3.世界的地形 4.学看地形图
3.世界的地形 4.学看地形图
3.世界的地形 4.学看地形图
4.海陆变迁
4.海陆变迁
4.海陆变迁
4.海陆变迁
4.海陆变迁
4.海陆变迁
4.海陆变迁
第二章 地球的面貌
2.世界的海陆分布
2.世界的海陆分布
2.世界的海陆分布
2.世界的海陆分布
3.世界的地形
1.地表高低的表示方法 海拔是地面某一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相对高度是指地面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
3.世界的地形
3.世界的地形 2.陆地地形
3.世界的地形 2.陆地地形
3.世界的地形 3.海底地形
学 看 地 形 图
地 表 形 态 变 化
大 陆 漂 移 假 说
板 块 构 造 学 说
火 山 与 地 震
1.认识地球 1.地球和地球仪
小结与复习
Summarization and Review
教学 导航
01
认识地球
02
世界的海陆分布
03
世界的地形
04
海陆变迁
地球的面貌
认识地球
地 球 的
地 球 仪
形
状
地 球 的 运 动
与
大
小
世界的海 陆分布
海 洋 与 陆
七 大 洲
四 大 洋
地
世界的地 形
海陆变迁
陆 地 地 形
海 底 地 形
小结与复习
Summarization and Review
3.世界的地形 4.学看地形图
3.世界的地形 4.学看地形图
3.世界的地形 4.学看地形图
3.世界的地形 4.学看地形图
3.世界的地形 4.学看地形图
3.世界的地形 4.学看地形图
4.海陆变迁
4.海陆变迁
4.海陆变迁
4.海陆变迁
4.海陆变迁
4.海陆变迁
4.海陆变迁
第二章 地球的面貌
2.世界的海陆分布
2.世界的海陆分布
2.世界的海陆分布
2.世界的海陆分布
3.世界的地形
1.地表高低的表示方法 海拔是地面某一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相对高度是指地面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
3.世界的地形
3.世界的地形 2.陆地地形
3.世界的地形 2.陆地地形
3.世界的地形 3.海底地形
学 看 地 形 图
地 表 形 态 变 化
大 陆 漂 移 假 说
板 块 构 造 学 说
火 山 与 地 震
1.认识地球 1.地球和地球仪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二章 地球的面貌 第三节 世界的地形之等高线地形图课件共26张PPT

• 地形剖面图:沿着某一条经线或者纬线或 者某一个方向
• 分层设色地形图:绿色代表平原 • 等高线地形图
• 陆地地形:平原、高原、盆地、丘陵、山 地
• 海底地形:大陆架、大陆坡、海沟、洋盆 、大洋中脊
海拔和相对 高度
我能行
山A 地
高B 原 盆C 地
丘D 陵
平E 原
世界之最
• 1、世界面积最大的平原,高原,盆地 • 2、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 • 3、世界最高大的山脉,最长的山脉 • 4、世界最长的山脉 • 5、世界最长的山系 • 6、世界最高山峰 • 7、中国面积最大的平原,高原,盆地,海
拔最高的高原。
学看地形图
在地图上,将陆地海拔高度相等的各 点连接成线,叫等高线。
100m 200m 300m 400m 500m
等高线的特点:
1、同一条等高线上任一点的海拔高度相等。 (同线等高)
2、同一幅等高线地形图中,相邻的两条等高线 之间的相对高度相等,即相邻的等高线之间相隔 的高度差相同,称为等高距。(同图等距) 3、0米等高线一般表示海岸线。
地形特征:山脊之间的低洼部分,此处易形成河流。
表示方法:等高线弯曲,向海拔高处凸出(高凸为谷)
四、等高线地形图上地形部位的判读---鞍部
鞍部
地形特征:相邻两个山顶之间的低凹部位,呈马鞍形。 表示方法:一对山脊等高线组成。
等高线地形图上地形部位的判读---陡崖
地形特征:垂直的山坡,此 处易形成瀑布。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
• 第二章 地球的面貌 • 第三节 世界的地形之等高线地形图
等高线地形图
• 课标要求: • 1、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山峰、山脊、
山谷,判读坡的陡缓,估算海拔和相对高 度。 • 2、在地形图上识别五种主要的地形类型。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课件:第二章第三节 世界地形(共21张PPT)

500
B
0
海平 面
-500
.C
一、陆地地形
五种基本的地
形
平原
丘陵
盆地
海拔一般在200米 以下,地面平坦
高原
四周多被山地或 高原环绕,中部 相对低平
海拔一般在500米以上, 地面起伏小,边缘陡 峻
海拔一般在200米~500 米之间,起伏和缓
山地
起伏大,沟谷较深, 多在500米以上
一、陆地地形
高原和平原的比较
山峰B 山峰A
鞍部
缓坡
山脚C
陡坡 山脚D
思考:等高线分布的疏密与坡度陡缓有什么关系?
结论:坡陡的地方,等高线密集;坡缓的地方,等高线稀疏。
三、学看地形图
分层设色地形图
在不同 的等高线之间 涂上不同的颜 色,绘制成的 等高线分层设 色地形图真好! 对照陆高和海 深,陆地和海 底地形的高低 起伏状况就一 目了然。
大陆架向外倾斜 的陡坡,水深急 剧增至数千米
大洋中新海 底诞生的地 方,火山活 动较强烈
海洋底部最 深的地方
三、学看地形图
读上图,看看山顶、山谷、山脊、鞍部、陡崖都是怎 样表示的?
三、学看地形图
拓展应用
等高线呈闭合环状,且越向中心越高——山峰; 等高线向低处突出的部分——山脊; 等高线向高处突出的部分——山谷; 等高线重合的地方——陡崖; 两个山顶或两个山谷之间的低地——鞍部; 四周高,中间低的部分——盆地。
第二章 地球的面貌
第三节 世界的地形
陆地地形 海底地形 学看地形图
1.了解地形的定义,掌握五种基本地形类型。 2.掌握世界主要大地形区的分布。 3.掌握相对高度和海拔的计算。 4.海底地形的组成。 4.分层设色地形图的绘制。 5.分层设色地形图上各种颜色的含义。 6.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7.判断各地形部位。 8.有关题目的计算。
湘教版七上2.3 世界的地形(共64张ppt)

等高线稀疏,坡度 缓; 等高线密集,坡度 陡。
常见地形部位
山顶 山
脊 鞍部
山谷
陡崖
山
山
山
脊
谷
脊
山顶
图一
等高线特征:闭合曲线, 外低内高。
图二
山顶 图三
山脊
图一
等高线特征:凸向低处。 “低凸为脊”
图二
图三
山脊
等高线特征:凸向高处。
山谷公众号:超银中学地理组“高凸为谷”
图一
图二
图三
山谷
鞍部
图一
坡度较陡,沟谷较深。
500米
山地地形图
山地海拔示意图
公众号:超银中学地理组
丘陵
海拔 较低,一般在200米以
上,500米以下。
地形特征起伏较小,坡度较缓,
相对高度小于200米
500米
丘陵地形图
丘陵海拔示意图
山地和丘陵的共同点与不同点
地形类型 共同点
不同点
山地 丘陵
山地海拔多>500米; 坡度较陡,沟谷较深 地面崎岖不平 丘陵坡度较缓,
可以。山谷为集水线。
总结与提高
山顶之间
总结与提高
等高线重合
想一想: 瀑布的形成都需要什么?
①陡崖 ②河流经过
练一练
山谷 山脊 鞍部 山顶 陡崖
200
300 400
A
B
400300 200
200300 400
C
D
E
练一练
400
M 乙
800
1000
甲
A
丁
N
B
丙
1. 图中A点海拔是_4_0_0__米, B点海拔是_8_0__0_米; 它们之间相对高度是_4_0__0_米.
常见地形部位
山顶 山
脊 鞍部
山谷
陡崖
山
山
山
脊
谷
脊
山顶
图一
等高线特征:闭合曲线, 外低内高。
图二
山顶 图三
山脊
图一
等高线特征:凸向低处。 “低凸为脊”
图二
图三
山脊
等高线特征:凸向高处。
山谷公众号:超银中学地理组“高凸为谷”
图一
图二
图三
山谷
鞍部
图一
坡度较陡,沟谷较深。
500米
山地地形图
山地海拔示意图
公众号:超银中学地理组
丘陵
海拔 较低,一般在200米以
上,500米以下。
地形特征起伏较小,坡度较缓,
相对高度小于200米
500米
丘陵地形图
丘陵海拔示意图
山地和丘陵的共同点与不同点
地形类型 共同点
不同点
山地 丘陵
山地海拔多>500米; 坡度较陡,沟谷较深 地面崎岖不平 丘陵坡度较缓,
可以。山谷为集水线。
总结与提高
山顶之间
总结与提高
等高线重合
想一想: 瀑布的形成都需要什么?
①陡崖 ②河流经过
练一练
山谷 山脊 鞍部 山顶 陡崖
200
300 400
A
B
400300 200
200300 400
C
D
E
练一练
400
M 乙
800
1000
甲
A
丁
N
B
丙
1. 图中A点海拔是_4_0_0__米, B点海拔是_8_0__0_米; 它们之间相对高度是_4_0__0_米.
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二章 第三节 世界的地形课件 (新版)湘教版

• 一般是:海拔200米以下用绿色,200-500米用 浅绿色, 500-1000米浅黄色,1000米以上用黄 褐色,而且高度越大,颜色越深,5000米以上终 年积雪,用白色。蓝色表示海洋。
等高线地形图+分层设色=等高线分层设色地形图
制作 根据等高线的原理,在不同的等高线之间涂上不 原理 同的颜色
分层设色地图的着色规律:绿色表示平原,
着色 蓝色表示海洋,不同深度的黄色表示丘陵、 规律 高原、山地,白色表示冰雪,褐色表示高
山。
优 点
能—目了然地看出陆地和海洋的高低起伏
特
点 缺 高程表达不准确,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高程差被忽
点 略了
高度
地面起 伏程度 等高线 特征
高原 500米以 上
中部平坦 边缘陡峭
3、等高线地形图的综合应用
(1)公路、铁路线建设一般沿等高线走, 可以减少施工难度
EF间修建公路: 可减少修路的工程量
道路平坦,利于车辆行驶
不易造成水土流失
(2)水库大坝的选址:一般选在峡谷处,且考 虑水库库址应选在河谷、山谷地区“口袋形” 洼地处
坝高计算和最大库容面积估算
(3)平原地区发展耕作业,山地、丘陵 发展林业。
错,同一条等高线出现了两个不同的高度。
二、山地不同部位的等高线形态
鞍部
பைடு நூலகம்山顶
等高线闭合,中 间高,四周低
两个山顶之间的 过渡部分
山
脊
山
谷
等高线弯曲,中 由山麓向山顶凸出
等高线弯曲,由 山顶向山麓凸出
陡
崖
陡
崖
等高线在陡崖处重合
缓坡
陡坡
缓坡等高线稀疏,陡坡等高线密集
山顶 鞍部
等高线地形图+分层设色=等高线分层设色地形图
制作 根据等高线的原理,在不同的等高线之间涂上不 原理 同的颜色
分层设色地图的着色规律:绿色表示平原,
着色 蓝色表示海洋,不同深度的黄色表示丘陵、 规律 高原、山地,白色表示冰雪,褐色表示高
山。
优 点
能—目了然地看出陆地和海洋的高低起伏
特
点 缺 高程表达不准确,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高程差被忽
点 略了
高度
地面起 伏程度 等高线 特征
高原 500米以 上
中部平坦 边缘陡峭
3、等高线地形图的综合应用
(1)公路、铁路线建设一般沿等高线走, 可以减少施工难度
EF间修建公路: 可减少修路的工程量
道路平坦,利于车辆行驶
不易造成水土流失
(2)水库大坝的选址:一般选在峡谷处,且考 虑水库库址应选在河谷、山谷地区“口袋形” 洼地处
坝高计算和最大库容面积估算
(3)平原地区发展耕作业,山地、丘陵 发展林业。
错,同一条等高线出现了两个不同的高度。
二、山地不同部位的等高线形态
鞍部
பைடு நூலகம்山顶
等高线闭合,中 间高,四周低
两个山顶之间的 过渡部分
山
脊
山
谷
等高线弯曲,中 由山麓向山顶凸出
等高线弯曲,由 山顶向山麓凸出
陡
崖
陡
崖
等高线在陡崖处重合
缓坡
陡坡
缓坡等高线稀疏,陡坡等高线密集
山顶 鞍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形 类型
主要特征
海拔
地面起伏
共同点
平 原 200 米以下 高 原 500 米以上
平坦广阔
起伏不大, 边缘比较陡峭。
地表起 伏小
山 地 500 米以上 丘 陵 500 米以下
坡度 较陡 ,沟 谷 较深 。
坡度和缓,相对高 度不超过 200 米。
地表崎 岖不平
盆 地 四周 高 ,中间 低 。
2020/8/2
C最大的盆地:刚果盆地 2020/8/2
F最长的山脉: 安第斯山脉 16
谈谈本节课你的收获。
2020/8/2
24
2
25
重难点
理解海拔、相对高度的概念;能够 区分五种基本地形的特征。
2020/8/2
8
①
②
③
陆 将地这地五形幅分图为片平进原行、对号高入原座、山,地它们、分丘别陵 和 属盆于地哪五种种地基形本类类型型。。
④
⑤
2020/8/2
9
任选2种地形类型,在沙盘上尝试捏出他 们的形态。
要求:时间4分钟,完成后每个小组推选出一名 发言人,将对本组的作品进行介绍。
13
判断A、B、C、D、E各点在地 山 形区分别属于哪一种地形类型。 地
高原
盆 地
丘陵
平原
2020/8/2
14
每个小组依据五种地形的特征, 对本组作品进行修改。
要求:时间2分钟
2020/8/2
15
三、世界著名地形区
BA
C
E
D
F
A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 D最大的高原: 巴西高原
B最高的山脉:喜马拉雅山脉 E最大的平原: 亚马孙平原
2020/8/2
发言人1名
10
海拔与相对高度有什么不同?
高度(米)
A
1000
A点的海拔 :1000米 B点的海拔 :500米 C点的海拔: -500米
B、C两地的相对高度:
500
B
500-(-500)=1000米
地面某一个地点
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
0
离,叫海拔
-500
2020/8/2
C
地面某一个地点高
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
离,叫相对高度
11
自学课本34页内容,完成下表。
地形 类型
主要特征
海拔
地面起伏
平原
米以下
平坦广阔
高原
米以上
起伏不大, 边缘________
山地
米以上
坡度 ,沟谷 ________
丘陵
米以下
坡度和缓,相对高 度不超过 米
盆 地 四周 ,中间_____
共同点
2020/8/2
12
自学课本34页内容,完成下表。
义务教育教科书第二章 地球的面貌 Nhomakorabea地理
七年级上册
2020/8/2
1
2020/8/2
2
2020/8/2
3
2020/8/2
4
2
5
2020/8/2
6
地表各种走高进低起世伏界的,形态探总秘称为地地形形。
2020/8/2
7
学习目标
1.理解海拔、相对高度的概念。 2.能区分五种基本地形的特征。 3.能在地图上找出著名地形区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