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旅游开发研究现状及趋势
【推荐下载】浅谈河套地区水利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

浅谈河套地区水利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 河套灌区,千百年来自流排灌,取水便利,生活耕作在这里的农民从未因农田缺水而犯愁。
以下就是由小编为您提供的浅谈河套地区水利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
随着上游河段生态的日益恶化,人口不断增加和经济的迅速发展,河套灌区的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显现。
特别是宁夏地处西北内陆干旱地区,天上降水十分稀少,地表水严重不足,地下水更是缺乏,黄河过境水是全区最主要的可用水源[3,4]。
加之近年来,河套灌区冬灌引黄水量被压减至近十年来的最少量,农业灌溉用水严重短缺。
而且黄河上中游持续干旱,出现历史上罕见的枯水形势,造成宁蒙两大引黄灌区严重的水荒告急,已给灌区的农业造成了巨大损失。
因此,笔者拟研究河套地区水利资源的开发利用中的不足,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对河套地区水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供有益的参考。
1 河套地区水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 1.1 河套地区生态退化加剧,生产生活用水告急 由于自然温室效应、黄河上游生态的严重恶化和人为不合理活动的影响,导致了河套地区干旱少雨,天然来水持续减少,生产生活用水告急。
据有关水文气象部门测定,近年来黄河上游主流和支流来水量比多年平均值减少最多达到50%,致使龙羊峡和刘家峡水库无水可蓄,给河套地区春灌大量用水带来了严重的困难。
1.2 河套地区超计划用水,湖泊进水量锐减 由于黄河上游多年连续的资源性缺水,加之河套地区经常超计划使用黄河水,致使了水荒愈演愈烈。
根据气象水文资料显示,河套地区多年平均降水量200~300mm,是全国地表水资源最缺乏的地区。
加之黄河又是宁夏全区和内蒙古中西部地区的主要客水资源,自黄委对黄河干流实施水量统一调度以来,黄河的开发利用现状已不允许河套地区新增黄河干流用水指标。
作为接纳农田灌溉退水的中小湖泊进水量急剧减少。
湖泊流失水量多,虽然有部分地下水补充,但是远远不能维持湖泊的正常有效蓄水库容。
此外,中小湖泊用水一直没有纳入农业用水整体计划,进水只能依靠农田灌溉间隙水和退水,用水量和时间上不能保证。
中国水利风景区发展状况

中国水利风景区发展状况一水利风景区发展历程水利风景区建设与水利事业发展息息相关,水利风景区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星星之火到燎原之势的发展过程。
这一事业的兴起,是对水利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创新,是对水域(水体)及水利工程兴利除害功能的拓展和延伸,也是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大胆探索和深入践行。
其发展历程大体经历了自发萌芽、探索起步、规范管理、品牌建设等四个阶段。
(一)自发萌芽阶段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建成了一大批水利基础设施,形成了防洪、排涝、灌溉、供水、发电等工程体系,在抗御水旱灾害、保障经济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20世纪80年代初,在全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浪潮下,一些基层水管单位为促进体制改革,解决基层水管单位运行管理经费不足、职工经济收入较低等问题,尝试依托水利工程设施,开展种植、养殖、农副产品加工等水利多种经营,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特别是一些工程管理单位,在做好工程管理工作的情况下,广大职工不断植树栽花种草,美化单位环境,为之后水利风景区的确立和发展,积累了原始的资源元素。
到20世纪90年代,随着改革步伐的加快,在国内市场总量短缺的状态下,开展水利多种经营的热情空前高涨,水利多种经营的内容不断扩展,水利旅游开始成为水利多种经营的一个重要方面。
1997年8月31日水利部公布《水利旅游区管理办法(试行)》。
一些地方利用水域(水体)和水利工程及其周边积累的风景元素,发展水利旅游,取得了一定的效益,如都江堰、天目湖、千岛湖等都是当时发展水利旅游的典型,为以后水利风景区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可以说这一阶段是水利风景区的自发萌芽阶段。
(二)探索起步阶段2001年,为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水利风景资源,水利部成立了水利风景区评审委员会,组建了管理机构,改水利旅游区为水利风景区,出台了《关于加强水利风景区建设与管理工作的通知》(水综合〔2001〕609号),提出了水利风景区的相关要求和标准,以评代管,启动水利风景区评审工作,同年批准设立了首批18处国家水利风景区。
吴江水利旅游资源的调查研究及开发保护

2 深厚 水 利 文 明 的 物质 基础
吴 江 、 处 江苏 省 东南 端 . 地 西滨 太湖 , 其余 三 面和苏州 、 海 、 上 浙江相 邻 , 其地貌属 苏嘉湖 冲 积 平 原 , 境 无 山 , 势 低 洼 , 中北 亚 热 带 东 亚 季 风 气 候 影 响 , 量 充 沛 , 全 地 受 雨 以人 工 开 挖 为 主 的 河 道密如 蛛网 , 天然形 成 的湖 荡 星罗 棋布 , 全境面 积 中 2 . %为水 面 积 , 79 这个 比例远 高 于江苏 省 各 县 市水 面 积 占有 率 的 平 均 值 1 % 。 7
3 绚 丽 多 彩 的 水 文 化 景 观 、 俗 习
吴 江水利文 明不仅包 括物质形 态 的水域 、 工 程旅 游 资源 , 且 还包 括 开发 、 用 、 护 、 水 而 利 保 控 制 与 管 理 水 资 源 历 史 进 程 中所 产 生 的 精 神 文 明 内容 。 3. 太 湖 治 水 遗 存 的 历 史 痕 迹 1 位 于 松 陵 镇 东 的 垂 虹 桥 ( 名 利 往 桥 、 称 长 桥 ) 始 建 于 北 宋 庆 历 八 年 (0 8年 ) 至 16 又 俗 , 14 , 97 年 5月 才 全 桥 坍 塌 。原 系 木 桥 ,2 5年 仍 重 建 8 17 5孔 木 桥 ,3 5年 改 建 为 联 拱 ( 2孔 ) 桥 , 12 7 石 “ 一 千 三 百 尺 有 奇 ” 较 现 存 的 宝 带 桥 还 长 还 早 。 它 与 宝 带 桥 等 众 多 桥 梁 都 是 历 史 上 著 名 的 长 , 吴 江塘 路 南北 两 段 联 结 部 分 , 太 湖 东 沿 一 条 南 北 贯 通 , 陆 俱 利 的湖 堤 。众 多 桥 梁是 当 年 太 是 水 湖 泄洪 的 口门 , 而 它 不 仅 是 一 座 桥 梁 , 因 而且 还 是 一 项 古 老 的 太 湖 水 利 工 程 。作 为 吴 江 塘 路 历 史上最 早最长 的桥 梁 , 不仅 有 利 于 水 陆 交 通 运 输 , 且 为 大 面 积 开 发 沼 泽 洼 地 、 轻 湖东 低 田 而 减 洪水威 胁 , 高太湖滞 蓄能力 都起着 显著作用 。 提 明 清 以 前 垂 虹 桥 是 太 湖 的 主 要 出水 口 , 在 垂 虹 桥 中 央 的垂 虹 亭 北 边 桥 墩 的左 ( ) 右 而 东 、 ( ) 步 的墩 墙 上 分嵌 有 两块 水 则 碑 。古 代 称 刻 道 为 “ ” 这 是 刻 在 石 墙 ( ) 西 踏 则 , 碑 上标 尺 , 且 在 并
水利旅游资源开发初探——以四川石棉县为例

55伴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的旅游业也迅速壮大丰 富"越来越多的旅游项目被开发出来"水利工程因其独特的地 理环境优势"成为了一种特殊的旅游资源# 全国各地不同规模 的水库约有 603%% 多座水库"其中有数千座水库具有开发旅游 项目的潜质# 如果能在这些水利工程的基础上"衍生出一系列 的水利旅游项目"不仅可以进一步提高水利工程的经济效益" 还能够使我国的水利工程事业进入一个良性循环# 但是由于 各种各样的原因"现在我国的水利旅游资源还没有被充分的开 发出来"各个水利工程在建设过程中没有旅游资源开发方面的 专家进行科学的指导"使得水利工程不能充分发挥它的经济效 益"有的甚至破坏了原有的生态环境# 因此"如何对水利旅游 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还有许多问题有待研究#
摘5要本文以四川省石棉县为例针对石棉县水利旅游业发展的现状及趋势分析石棉县在水利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中存 在的问题提出水利旅游资源开发应充分利用水利资源优势切实解决水利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并就如何充分开发石棉县 水利旅游资源提出了一些设想和建议
关键词水电站水利旅游水利旅游资源开发
石棉县位于四川省的西南部$雅安市最南端"东连甘洛县$ 汉源县"南接冕宁县$越西县"西依九龙县$康定县"北与泸定县 毗邻# 石棉县的自然资源十分丰富"例如水利资源$林业资源$
. Al矿l产R资i源g$h旅t游s资R源e"s特e别rv是e水d利.资源"是石棉县的立县之本# 但是"目前对于水利资源的利用"更多的还是截水筑坝发电"没 有进行更深层次的挖掘"特别是与旅游开发结合"更好的发挥 石棉县的优势"这需要进行深入的探讨# %石棉县水利旅游资源开发的思路与对策 考虑石棉县水利旅游现状$旅游性质$景观需求以及内部 用地环境特征后"确立石棉水利旅游发展总体战略000' 一心 一主三翼四区(# 即以县城为基点" 大渡河为主线"开发大型 水库旅游项目-三条支流楠桠河$松林河$田湾河为辅"着重开 发小型水利的度假体验项目-并划分出安顺场及周边景区$孟 获城景区$田湾 河 景 区$ 王 岗 坪2黄 草 山 景 区 这 大 四 景 区" 突 出 水利旅游特色# 优化产业布局"开发瀑布沟水库$大岗山水库$ 龙头石水库三大旅游区" 构建东南西北四大旅游线" 强化六大 措施"使水利旅游业成为县域国民经济的重大支柱产业# $&$ 开发三大旅游区 旅游产品供给的有效性关键是要控制旅游资源的过度开 发"防止重复建设" 形成特色鲜明$主题突出$市场定位明确的 产品体系# 通过分析石棉县水利旅游资源类型$分布情况$交 通条件$等综合因素"确立瀑布沟水库$大岗山水库$龙头石水 库三大旅游区# 具体设想如下!一是进一步完善瀑布沟水库$ 大岗山水库$龙头石水库旅游区" 形成以水库风光为背景" 水 利文化为特色" 水库大坝和石棉县城为依托的综合型旅游区" 使之成为石棉县的旅游龙头产品-二是围绕' 红军强渡大渡河( 这一遗迹"开发石棉县红色文化旅游区-三是将水库旅游与当 地少数民族文化结合"打造以藏彝民族风情和湖光山色为特色 的民俗风情旅游区# $&) 构建四大旅游线 大渡河上的各级水利风光具有巨大的旅游市场潜力"石棉 要充分利用大渡河的主线作用"站在游客的角度" 加强各个旅 游景点的联系"重新组合旅游产品# 在四个原有的安顺场$孟 获城$田湾河$王 岗 坪2黄 草 山 景 区 的 基 础 上" 各 自 与 景 区 周 围
高唐县水利旅游资源开发浅析

务和数据服务能力 ,促进无线互联网发展 ,加快新一代信息网络建 设 ,强化互联 网和移动通信的应用 ,大力度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生 活的信息化。发展数据产业,推动数据服务 ,重点推动信息资源数 字化、网络化和商品化,把数据产品发展成为新兴信 息服务业 ;完 善信 息基础设施 ,建立数据中心,以告 息 化带动工业化 ;加强各种 载体建设,构建多元化信息服务平台。 ( )促进现代服务业的开放式发展 三 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离不开开放 。服务外包产业是一个 关联度极 大的产业 ,是服务业和制造业的交汇点,也是对外贸易和利用外资 的全新结合点。通过发展服务外包产业,可以开展与跨国公司开展 更深层次的合作,可以扩大常州服务贸易规模 ,转变地区外贸增长 方式,从而带动整个区域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 目前,常州市要围绕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 的城市战略定位和 “ 南北两翼带动”的总体发展战略 ,以苏南服务外包产业带的发展 为契机 ,以自主创新为方向,以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为支撑 ,积极引 进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相关的研发中心、试验基地 ,为服务外包产业
一
住 ,拥有更多生活美景,这 已成为全人类 的共 同期盼。水利部门 要实践 “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统筹人 和 自然 的和谐发展 ,结合实现 由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 由传统水 利向现代水利的转变 ,在水利工程建设 中融入 现代资源水利 ,善 待水利资源 ,培育和塑造秀美 山川 ,造福子孙后代 ,乃今后 时期 的一项重要任务。 ( )开发水 利旅游资 源 。是水利 系统 经济结构调整 的必然要 二 求
水利系统受计划经济的影响,仍沿袭多年来形成 的传统单一 经济结构 ,缺乏市场竞争力 。而开发水利旅游资源 ,营造繁荣的
水经济 ,以放大水利的社会价值、经济价值 、文化价值 、生态价 值 ,促进所在地 区社会经济发展 ,增加 当地居 民的收入 ,改善居 民生活 ,提供更 多就业岗位 ,为居 民增添休 闲娱乐场所,丰富人 民精神文化生活,同时也能够促进水利系统转变传统思想观念 , 分析和关注 ,以至植被遭灾、生态受损、水土流失、景观缺 感现 拓展多种经营领域 ,以水利旅游经济的发展来壮大水利系统经济 象 时有发生。随着人 民生活进入小康 ,要 求环境变得更加适宜居 数据处理 、技术服务等外包服务市场,不断提高软件业的研发技术 的产业提供技术支撑 ,建设服务外包产业相关的公共信息网络 , 水平、自主创新能力、系统集成能力和产业化程度,大力发展软件 实现信 息资源的共享 ;建立与完善服务外包产业相关的公共实训基 外包,促使软件外包业务 向软件设计与核心业务服务外包等产业链 地 ,为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提供项 目管理与培训支持;大力发展与 高端 发展 。 本地制造业紧密结合的嵌入式软件和企业管理、电子政务等应用软 ()与传媒业有机融合 。创新文化产业形态,充分利用电信 件 ,改变 目前服务外包产业发展载体的分散状况,加强对现有服务 2 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三网融合发展趋势 ,提升业务内容,加快 外包产业园区的整合与集聚。以培育和引进龙头企业为关键 ,积极 发展移动多媒体、数字出版、创意动漫游戏等新兴文化产业 ;整合 推动服务外包产业集聚发展 ,促进服务外包产业逐步成为常州经济 出版发行、广告会展、演艺娱乐等行业,强化原创、版权 的运用和 发展的重要 引擎 、发展现代服务业 的重要依托、提升城市竞争力 的 保护 ,加强与国内外知名影视制作和发行机构合作 ,将更多的创意 重要举潜。 田 融^ 、 大文化领域,推动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体育、信息、物流、 建筑等产业融合发展,增加相关产业文化创意含量 ,延伸文化产业 参 考 文 献 : 链,提高附加值。 【】 1 汪琦 ,美国服 务业技术创新 与贸易竞争优 势的互动实证分析[ J ] 世 界 经 济 与政 治论 坛 ,20 1:2 _ 5 . 0 6() 7 2 2 .信 息服务业。信 息服务业是未来发展的重点,常州要重视和 2陈劲.知识 密集型服 务业创新 的评价指标体 系[ .学习月刊 , J 】 发展数据产业,加大 3 信息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提升无线增值服 [] G
重庆市水资源状况及开发利用分析

重庆市水资源状况及开发利用现状分析—以万州为例内容摘要:介绍了重庆市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并以万州为例,从万州水资源实际情况和开发利用现状出发,针对水资源在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其中涵盖了万州及重庆的水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为重庆市水资源规划和管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水资源;开发利用;水土流失;环境保护;对策;万州一、绪论1、问题的提出及研究的目的意义区域分析主要是对区域发展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背景特征及其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分析,探讨区域内部各自然及人文要素间和区域间相互联系的规律。
中国是一个严重缺水的国家。
虽然水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水资源不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 是全球13个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
重庆市人均占有当地水资源量约为1600m3,仅为全国平均数的2/3/,不足世界平均数的1/6,随着重庆经济的发展,缺水将更加突出。
近年来,由于人类对水资源的破坏性利用,水危机严重的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目前全国多数城市地下水受到一定程度的点状和面状污染,且有逐年加重的趋势,日趋严重的水污染不仅降低了水体的使用功能,进一步加剧了水资源短缺的矛盾。
对万州水资源状况及开发利用的研究分析,目的在于让人们正确的认识到水资源的重要性及存在的问题,以更好的解决水资源不足和水资源严重污染的问题,力求提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
2、国内外研究现状目前国内外对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从宏观政策上研究较多,节约用水主要从采用节水技术、倡导人们养成良好的节水习惯入手。
而且国家已经出台了实行阶梯水价的政策,但目前具体研究阶梯水价实施办法的不多,真正实施阶梯水价的城市也较少。
二、正文1、重庆市水资源现状及利用重庆市地跨105°17′—107°14′E、28°22′—30°26′N,位于四川盆地东南部的长江与嘉陵江交汇口处,东西长约470km,南北宽约450km,幅员面积8.24km2.市境内河流纵横,均属长江流域,形成不对称的、向心的网状分布体系(图1.1)。
水利旅游产品体系的开发研究

Ke y wor ds: y r o im ;p o u t y tm ;d v lpn rn ils;c ntn s h d o turs r d c ss se e eo ig p icpe o e t
一
、
水 利 旅 游 产 品 开 发 现 状
出 切 实 可 行 的 旅 游 项 目产 品 。 水 库 型 水 利 旅 游 开 发 以
来 说 , 能 一 哄 而 上 , 因 库 制 宜 。对 非 供 水 水 库 , 不 要 可
尝 试 先 围绕 水 库 水 面 和 水 利 工 程 进 行 开 发 , 形 成 规 待 模 后 再 逐 步 推 开 。 供 水 水 库 发 展 水 利 旅 游 要 慎 之 又 而 慎 。水 库 水 面 及 水 库 上 游 的集 雨 区 , 要 列 为 旅 游 禁 都
f c sn n t e o u i g o h ma n, e ha ii g t e h me c i mp s zn h t e ; omb n d i e wa e f a ur s n o l wi g h “ hr e p o g d” d v l p n t r e t e a d f lo n t e t e — r n e e eo ig prn i l s o d o t u i m. I lo ca ii s t e ma n c n e t f p o u t y t m f h d o t urs . i cp e fhy r o rs t a s l rfe h i o t n s o r d c s s s e o y r o im
YAN G u— i ng ,XI Sh q o AO n— Ya WU
( . o o p r me t o n n Ag iulu a i e st 1 Ec n my De a t n f Hu a rc t r lUn v r iy,Ch n s a 41 3 a g h 01 1,Hu a n n,Ch n i a; 2 .Li c n a h r l g n a g Te c e s Co l e,Li e n 7 0 0,Yu a e na g6 7 0 nn n,Chint ep e e tst a int a hed v lp n n e ino dr o rs p o u t r r e tt p t t a t I sb s do h r s n iu to h tt e eo me ta dd sg fhy ot u im r d csaeu g n ou dae a d r n i, c n u tn t e e eo ig rn ils f s iig m e s e t lc l o dio s, e h szn c a a trsis n ta st o d ci g h d v lpn p icpe o utn a urs o o a c n t n i mp a iig h rc eit ; c
开发亭下水库水利旅游的思考

开发亭下水库水利旅游的思考摘要:本文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实地走访等方式,对亭下水库水利旅游发展、水库水环境保护等进行调研。
试图通过对亭下水库旅游开发现状和必要性作了分析,提出了亭下水库水利旅游开发目标和建议。
关键词:发展;水利旅游;思考1、亭下水库概况亭下水库位于浙江省宁波市奉化西部山区,甬江流域奉化江上游,建成于1985年,是一座以防洪、灌溉为主,结合发电、供水、旅游、养殖为一体的大(二)型综合性水利工程,坝址距国家5A风景区——溪口镇6公里,距甬金高速公路不到2公里,交通十分便利。
库区森林资源丰富,覆盖率高,境内溪流众多。
流域面积176km2,水域面积5.9km2,水面宽广,岸线曲折逶迤,是人们休闲、观光旅游的好去处。
2、亭下水库旅游开发现状亭下水库又称亭下湖,流域内拥有国家AAAAA级风景区。
整个景区旅游资源丰富,内含景点56个,总观赏面积141km2,由千年古镇溪口镇、幽谷飞瀑雪窦山、平湖绿水亭下湖三个各具特色的景系组成。
亭下湖景系自然风貌奇丽,以奇峰幽谷山岚水色组成了诸多各具柔情逸趣的湖山景观,而且空气清新、水质特优,鱼果丰富。
著名景点有鲇鱼卧波、绿龟探水、龙亭幽谷等。
亭下水库是宁波市不可多得的生态旅游度假胜地,随着宁波溪口名山建设管委会的成立,亭下水库的区位优势将会更加突出。
3、亭下水库适度开发旅游的必要性分析3.1亭下湖适度开发是环境保护的需要3.1.1亭下水库水质保护已处于十分重要地位亭下水库是宁波城市供水重要饮用水源地,亭下水库水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宁波人民生活、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各级政府为亭下水库水质保护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但长期以来,农业污染已成亭下水库水质下降主源,农村的贫困人口及其落后的生产生活方式对亭下水库水质的影响,已引起各级政府有关部门重视。
3.1.2水质保护需要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无污染的生态旅游产业溪口镇的班竹、董村、东岙是宁波市14个经济不发达的片区,发展经济以产业为支撑,如果大力提倡一产、二产的发展,则会进一步增大亭下水库污染负荷,增加治污压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利 旅游 产业 ” 阶段 的水 利旅 游 . 正 朝着设 施 景观 化 、
水 域 景 区化 和服务 产业 化等方 向发 展 翻
2 . 1 水 利旅 游资 源 的开发
闻致 中是 较 早 研 究 水 利 旅 游 资 源 的 学 者 . 在
【 收稿 日期 】2 0 1 3 — 0 8 — 1 4 【 作者简 介】 笪玲( 1 9 7 9 一 ) , 女, 贵州 大学旅游与文化产业学院 , 副教授 , 主要研 究 区域旅游规 划。 [ 基金项 目]教育部 人文社会 科 学研 究青年 基金项 目 “ 水利设 施建设 与旅 游 空闻结构 演化及调适机 制研 究一以贵 州省为例 ” ( 批 准号
风 景 资 源也 应 运 而 生 .使得 水 利 工 程 除 了具 有 基 本 的防 洪 、 防汛 和抗 旱 等功 能 外 . 还 具有 了旅 游 发 展 的 功 能 。依 托水 利 工 程项 目, 发 展 水 利旅 游 。 促
进 工 程综 合 效 益 , 是 现代 水 利 可持 续 发 展 、 实 现 人 与 自然 和谐 相 处 的重要 途径 。因此 , 有效 平衡 这 一
代初 . 我 国的一些 水管 单位 开始 了对 于水 利旅 游资
源 的开 发尝 试 。 并取 得一 定 成效 。2 0 0 1 年 7月 . 水 利部 水利 风景 区评审 委员 会正 式成 立 . 并 正式 将这 类旅 游 区定 名 为“ 水利 风景 区” 。 陈元夫 ( 2 0 1 1 ) 认为
第o 9期 ( 总第 3 7 6期 )
[ 文章编号 ]1 0 0 9 — 2 8 4 6( 2 0 1 3 )0 9 - 0 0 0 1 — 0 4
吉 林
水
利
2 0 1 3年 0 9月
水 利旅 游开发研究现状及 趋势
笪 玲 5 5 0 0 2 5 ) ( 贵 州大学旅 游 与文 化产 业 学院 ,贵 州 贵阳
和 山水 风光 于一 体 的特色 旅游 【 - 】
综 合 体 的要 素关 系 。将成 为 旅 游 开发 领 域 需 要拓
展 的新 领域
2 水 利 旅 游 开 发 现 状
我 国水利旅 游大 至经 历 了水工 程 ( 水库 ) 、 水利
风景 区 和水利旅 游产 业 三大 阶段 上个 世 纪 8 O年
行业 、 外 部 门管 辖 范 围 内的景 区利用 水 利 工程 、 水 域 或 水体 开 展 的某 一 单项 旅 游 活动 由于行 政 隶 属 相对 强势 的特 点 .学术 上 对水 利 旅 游概 念 的研
究 相对 较 少 。崔 千 祥 ( 2 0 0 5 ) 认 为 水 利旅 游 是 指利 用 水利 工 程 及其 工 程用 地 开 展 的集 水工 建 筑 工 程
我 国发 展水 利 旅 游 的 四大基 石 是 : 国家 政 策 、 水 利 旅游 资源 、 收入 和休 闲时 间、 休 闲观 念 。闭 截至 2 0 1 1
年1 1 月. 全 国共有 4 7 5处 国家级 水利 风景 区 , 形成
了水 库 型 、 湿地 型 、 自然 河湖 型 、 城 市 河 湖型 、 灌 区 型、 水 土保持 型等 多类 型体 系 。水利 旅游 的开 发正
1 水 利 旅 游
目前 . 在 对水 利 旅 游 的认 识 上 。 水 务 主 管 部 门 的界 定 居 于 主导 地 位 。《 水 利风 景 区评 价 标 准 》 认 为水 利旅 游 是指 “ 以具有 自然 美学 特 征 和 历史 文 化 内 涵 的水利 工 程 景 观为 吸 引 物 .组 织 接 待旅 游
者进 行参 观游 览 、 娱乐 、 休闲、 度假 、 科考 、 学 习水 利 知识 、 接受 水 利 精神 教 育 和放 松 身 心 、 增 加 阅历
的旅 游 活动 ”国家水 利 部水 利管 理 司提 出水 利旅 游是 指 “ 社会各界 ( 包括外商 ) 利 用 水 利 行 业 管 理 范 围 内 的水域 , 水 工程 及 水 文化 景 观 开展 的旅游 、
呈 现蓬 勃发展 的态势 。有学 者认 为对 于 已步人 “ 水
娱 乐 、度假 或 进 行科 学 、文 化 、教 育 等 活 动 的总 称 。”《 水利 旅游 项 目管 理办 法 》 及《 水利 旅 游项 目
综 合 影 响 评价 标 准 》 则 认 为水 利 旅游 是 指 “ 围绕 水 利 工 程 、水 域 或 水 体开 展 的 一切 涉 水 旅 游 活动 ” , 不 但 包 括水 利 风 景 区 内的 旅游 活 动 .而且 包 括 外
[ 摘 要 】 水 利旅 游 的 兴 起 对 旅 游 产 业 的发 展 起 到 重要 的 支撑 作 用 。 在 廓 清 水 利 旅 游 基 本 概 念 的 基 础 上 。分 析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了
水利 旅 游 开发 目前 的研 究现 状 ,讨 论 了水 利 旅 游 开 发 与 保 护 之 间 的 关 系,在 此基 础 上 ,认 为 水 利 旅 游 将 会 形 成
民 生 水利 、 集群 发 展 、行 业 整 合 、集 团运 营等 主 要 发展 趋 势 。
[ 关 键 词 】 水 利 旅 游 ;开 发 ;现 状 ;趋 势 论 文 ; 经 营 ;概 念 ;辨 析 [ 中图分类号] r v 2 1 3 . 9 [ 文 献 标 识 码 ]B
随着 水利 工 程 的修 建 .大 量 的 以水 为核 心 的
1 1 Y J C 7 9 0 0 3 0 ) ; 贵 州 大 学 文 科 重 大 科研 项 目( 批 准 号: GD Z T 2 0 1 0 0 1 0 )
吉林水 利
水利旅 游 开发研 究现 状及 趋势
笪 玲 2 0 1 3年 0 9月
1 9 9 0年研 究 了水 利旅 游 发展 的有 利条 件 .水 利旅 游 建设 、 设计 等 问题 。 【 3 J 有 学者首 先探讨 了水 利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