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数学助学单
四年级数学上册助学单-全册-苏教版

预习内容:数学书P40—41
预习题一:
生活中,在哪里见过统计表和统计图?找一找,你能看懂吗?把你搜集的数据带到学校来,明天与我们交流。
预习题二:
你觉得统计表和统计图各有什么特点呢?想一想,把你的想法写在下面的空白处。
预习题三:
阅读数学书P48《你知道吗》,从上面的统计图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和你的爸爸妈妈说一说。
预习题二:
准备4个一样大小的正方体模型,自己用他们摆出不同的形状,再从物体的前面、右面和上面观察,分别看到了什么形状?把你的实验过程记录在下面的空白处。
第三单元《观察物体》
第二课时:观察由同样大小的正方体摆成的物体
预习内容:数学书P34—35例3
预习题一:
准备4个一样大小的正方体模型,自己用他们摆出不同的形状,再从物体的前面、右面和上面观察,分别看到了什么形状?把你的实验过程记录在下面的空白处。
第十课时:整理与练习
预习内容:数学书P27—29
预习题一:
在下面的空白处,用你自己的方法整理这个单元的知识点。
预习题二:
这个单元在学习的过程中你还有什么疑问,或者你有什么独到的见解想要提醒大家注意的,记录在下面的空白处。
预习题三:
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你有什么好题推荐吗?
简单的周期
预习内容:数学书P30—31
2、想一想:在一个口袋放3个球,你觉得怎样在口袋里放球,小明和小红玩摸球游戏也公平,把你的游戏规则记录下来。
3、试一试:小明和小刚同时抛出一枚硬币,这两枚硬币落地后如果都是正面,小明赢,如果是一正一反,算小刚赢,这样的游戏公平吗?为什么?
第六单元《可能性》——练习
1、完成P68的第8题的试验,并在书上用直条记录下次数。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 助学单(1—4单元)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1、同学们,生活中有很多平移的现象,你能举例说一说吗?2、小船图向()平移了()格。
金鱼图向()平移了()格。
你是怎么想的?3、你能画出平行四边形向下平移3格后的图形吗?说说看,你是怎么画的?有什么地方要提醒我们注意的吗?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1、生活中,你在哪里见过旋转?能说一说,它们是如何运动的?能用手势表示出来吗?2、你会把方格纸上的三角形绕点A逆时针旋转90°吗?画一画。
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3、试一试,说一说,有什么要提醒我们注意的地方?《轴对称图形》助学单班级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1、什么是轴对称图形?轴对称图形有什么特点吗?2、在我们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中有轴对称图形吗?你能画出它的对称轴吗?3、说一说,有什么要提醒我们注意的地方?4、在下面的方格纸上,用轴对称设计一个自己喜欢的图案。
《练习一》助学单班级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1、这个单元《平移、旋转和轴对称》,你有什么好题推荐吗?写下来,明天与我们交流。
2、在下面的方格纸上,用轴对称、平移或旋转设计一个自己喜欢的图案吧。
《亿以内数的认识》助学单班级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 1、想一想,填一填10个一是(10个十是()10个一千是(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个一万是()10个十万是()10个一百万是()2、填一填3、写一写,读一读《亿以内数的认识》助学单班级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1、填空这个数是由()组成的。
读作__________________写作__________________这个数是由()组成的。
读作__________________写作__________________这个数是由()组成的。
四年级数学助学单6

自我评价
我学会了:( )。
我存在的困惑是:( )
以后要注意的是:( )。
总体表现:你真棒!( ) 有进步!( ) 加油啊!( )
相信自己,战胜自我是成功的金钥匙。
四年级数学《加法运算律》助学单
班级
姓名
课型
时间
学习目标
1、经历探索加法结合律和交换律的过程,通过对熟悉的实际问题的解决,进行比较和分析,发现并概括出运算律。
2、能够用字母来表示加法结合律和交换律。
知识链接
春天到了,小燕子飞回来了,看这儿有59只,那儿有67只,树上有33只。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55+33+42○55+(33+42) 48+(52-34)○ 52-34+48
1000-300-250○1000-(300+250)
2、下面的算式运用了什么运算律?
(1)84+37=37+84( )
(2)56+167+33=56+(167+33)()
(3)72+65+28+135=(72+28)+(65+135)( )
自学探究
任务一:在具体情境中探索加法结合律
认真看课本P17页至P18页“自主练习”前面的内容,仔细思考课本中的问题,认真看课本中的黄色部分内容,它会给你很多启示。如果你已经看懂了所学内容,请独立完成下列问题:
1.根据情境图中已知的信息,你能求出下面的问题吗?
(1)一共要购进多少棵树苗?我是这样想的.
自我检 测
整理与复习1助学单

整理与练习
同学们,欢迎来到数学课堂。
今天我们将要完成三个任务。
◆任务一:计算天天练
坚持每日一练,宝贝潜力无限!
1.直接写出得数。
78÷3= 4×360 = 900-258= 46×50= 489+356= 2000÷30= 17×60= 25×6×7= 30×280= 16÷4×16÷4= 2.竖式计算,打*要验算。
504÷43 83×92 *5600÷240
◆任务二:课中随堂练
1.同学们,回忆一下,这单元你学习了哪些知识?
2.请大家认真阅读教材,完成下面的练习。
有困难的可以借助视频学习呢!
(1)完成数位顺序表。
(2)最大的九位数是(),最小的十位数是(),它们相差()。
(3)5489000862由()亿、()个万和()个一组成,读作(),省略“万”后面的尾数约是(),省略“亿”后面的尾数约是()。
3. 通过今天的整理与练习,大家都有什么收获?跟老师和同学们交流一下吧!
◆任务三:课后巩固练
完成《补充习题》第18页,做到仔细读题、书写认真、不涂改。
“助学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使用的策略探究

课程篇“助学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使用的策略探究韩卓芸(兰州市七里河区龚家湾第二小学,甘肃兰州)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小学数学教学不断发生变化,传统教学模式既不符合教育事业发展的要求,也不能满足现代学生个体发展的需求。
为此,教师要及时更新教学理念,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教学实践证明,笔者发现助学单对小学数学教学效率的提高有着重要作用。
助学单可帮助学生进行有效的自主学习,让学生根据自身学习能力灵活调整学习策略,对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作用。
基于此,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使用。
一、运用助学单,进行课前预习课前预习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将要学新知识中的重难点内容制作成微课,让学生在课前观看并预习,并根据新知识设计相应的助学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从而实现对学生预习效果的检测,最终帮助教师更多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预习效果,以在课堂上有针对性进行教学,提高课堂整体的教学效率。
例如,在讲“分数的基本性质”这一课教学中,我在预习环节设计了这样的助学单:(1)观察13=26=618,13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就能得到26,13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就能得到618。
总结: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其分数的大小是不会发生变化的。
(2)观察13=26=618,618的分子和分母同时除以(),就能得到26,26的分子和分母同时除以()就能得到13。
总结: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其分数的大小也是不会发生变化的。
(3)关于分数的基本知识,你还有哪些疑问或者不懂的?请写下来,准备在课堂上与同伴交流。
由此可见,以助学单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预习,不仅能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还能让学生对新知识有基本的了解与掌握,从而为后续课堂的教学奠定坚实基础。
二、利用助学单,进行课中研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不是所有的内容都适合做成微课,有些知识需要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让学生自主探究,开启学生智慧,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这样可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小学数学“助学单”设计的若干思考

课程篇小学数学“助学单”设计的若干思考孙柏涛(兰州市七里河区龚家湾第二小学,甘肃兰州)经实践证明,设计合理科学的“助学单”,无论对学生学习还是教师教学均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但就当前小学数学“助学单”设计情况来看,“助学单”辅助教学价值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在无形中影响着学生学习及教师教学成效。
对此,这就需要教师在日后教学实践中加强此方面重视程度,合理科学设计“助学单”,让“助学单”充分发挥自身存在价值,为教师“教”和学生“学”服务。
接下来,本文就从以下几点谈谈自身的一些粗浅看法,以供参考。
一、小学数学使用“助学单”的意义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以学生为主体”已成为当前课堂教学的基本思想。
而“助学单”的设计与应用就是落实这一思想,引领学生更好地学习进步,让学生学习能力及素养均得到有效提升。
一方面,有利于学生问题意识的养成。
在“助学单”的引领下,学生自主学习时常因自身认知能力有限无法更好地思考探究。
对此,这就需要学生善于提出问题,并通过合作分析解决其问题,最终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养成善于提问的良好习惯。
另一方面,有利于提出教学重难点,提升教学效率。
在“助学单”的引领下自主学习,学生能对将要学习的知识有一个基础的把握,这样就不会让学生在初步接触新知识时大脑一片空白,为真正的实践学习奠定良好基础。
由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使用“助学单”意义重大,不可忽视。
二、小学数学“助学单”的研制与运用(一)研制趣味性的“助学单”“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只有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才能让学生以更好的学习状态投身于课堂学习活动之中。
对此,小学数学“助学单”的设计,应善于从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及生活经验出发,设计具有一定趣味性的“助学单”,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同时,让学生更好参与到课堂活动中,起到良好的教学及学习成效。
对此,研制趣味性的“助学单”至关重要,我们教师应加强此方面的重视程度,促使学生更好地学习进步。
如在小学数学“三角形的认识”教学中,为让学生了解三角形的概念,并认识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我结合小学生的学习及心理特征设计了这样的“助学单”:(1)生活中哪儿有三角形?(2)能否利用身边的可用资源,制作或画一个三角形。
用“去尾法”“进一法”解决问题助学单

“解决问题”助学单
班级姓名小组
一、我会学:【学习内容】教材39页
二、看了教材,你觉得这一课我要学习什么?这就是我们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1.
2.
三、温故而知新
打开以前的书本、作业,有与本课内容类似的题目吗?(或者自编一题与本课内容的相似的):
四、尝试学习
(一)小强的妈妈要将2.5千克香油分装在一些玻璃瓶里,每个瓶最多可盛0.4千克,需要
准备几个瓶?
1.尝试解题:
2.我会仿编一题(或到课外书中摘抄一题):
(二)王阿姨用一根25米长的红丝带包装礼盒。
每个礼盒要用1.5米长的丝带,这些红丝
带可以包装几个礼盒?
1.尝试解题:
2. 我会仿编一题(或到课外书中摘抄一题):
五、想一想,相信我能问
关于本课,还有什么疑问、收获?请写下来,准备与同伴进行交流(相信你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疑问:
收获:。
助学单的应用冯洪芳-精品

“助学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董家湾小学冯洪芳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各教学活动需密切配合,最终达到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目的。
以“助学单”在数学课堂中的应用为例,就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实效性,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
作为小学四年级学生,他们有了一定的理解能力、思维能力、自学能力,“三助课堂”教学模式在数学课堂中的实践,给数学课堂注入了新的血液,而助学单的使用,既发挥了学生的主题性,也给予数学老师一种新的教学方法。
助学单一一课前让学生自主学习,课中让学生以小老师、小记者、小辩手、小侦探的身份去主动学习,课后让学生运用已学过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习能力。
助学单引导学生在课前进行探究活动,学生们通过看书、思考、实验、操作、收集和阅读材料,在尝试-自学-反思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二、便于在课堂上进行交流、评价。
提前完成助学单,学生有了自己解决问题的方式和方法。
在课堂上,学生们将自己的想法和观念表达出来,其余学生进行补充、反驳、辩论、评论。
这样的学习方式不但凸显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还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
三、助学单适应每一个学生、激发每一个学生。
在班级中,学生们的层次不同,导致学习方式不同、难易程度不同,助学单的设计既顾及每个孩子,也可根据学生自身的能力采用不同的学习方式。
例: 在教学混合运算中, “65x 37+65-42” 大部分学生根据运算顺序先乘再加、减得计算,其中冶建恩提出来不同的计算方法,37个65加1个65就是38个65,所以可以直接改为“65x 38-42"o学生们刚开始质疑,而后通过探索去验证。
这样的“碰撞”在数学课堂中屡见不鲜,学生们在兴趣的推动下,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学习推力,使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不再是枯燥无味的了。
四、构建知识框架,形成知识体系。
从一节、一单元、一学期的知识整理中,学生们用气泡图、知识树、维恩图等方法去整理所学习的知识,找到知识间的联系和区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写下来。
家长签字:—
■―
1评价:
好问的人,只做了五分钟的愚人,耻丁发问的人,终身为愚人
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预习容
1.课本24、25页容
2.练习七1、2题。
助学题
1 .想一想,相信你会有收获
回忆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这两个运算定律是否同样应用与乘法 呢?自己验证一下,把验证过程下来。
后写下来。
成功、失败,其城灿1帔长中的收获。
预习容
1.课本20、21页容
2.20页、21页做一做
助学题
1.算一算,想一想怎样计算更加简便
245+180+20+155=
2.试一试,你能行
小红要写300个大字,第一天写了75个,第二天写了125个, 还剩下多少个大字没写?(想出几种方法都写下来)
3.开动脑筋,你会有收获
2.说一说:自学教材中的例5,把这一题的关键说给爸妈听,并写 出你表达的要点。
3.提醒与分享:解决实际问题,你觉得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试着 找一道好题,准备明天与同学们分享。
失败是成功之母,成功同样是成功之母。
四则运算整理与复习
预习容
1.课本11、12页容
2.练习三
助学题
1.我会整理
这一单元我们学过了哪些容?用自己想喜欢的方式整理出来。
2.试一试:0在四则运算中如何运算(分别举例说明)
3、总结一下,你会有收获。
同学们举例说明0为什么不能做除法?
有括号的混合运算
预习容
1.课本9页容
2.练习三1、2、3题。
助学题
1.查一查:看书或上网、也可以向家长请教,了解小括号与中括号 的有关知识与作用。
2.温故而知新,相信你会探。
(1)计算96 + 12+4 X 2,回顾一下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3.提醒与分享,相信你更会总结。
关于这节课的学习,你觉得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试着找一道好
题,准备下一节课与同学们分享。
. ■j.'nC ' I
家长签字:
相信自己,战胜自我是成功的金钥匙
解决问题
预习容
1.课本10页容
2.练习三,限乘4人,要租几只船?列式计 算。
2.我会选择
找一道好题,分析这道题好在哪里?准备明天与同伴交流。
3. 我会提醒
关于这一单元的容,我有什么要提醒同伴注意的?
家长签字:
评价:
有一种学习叫辩论,因为学习越辩越明
检测分析
1.改正,是一种学习。
请在试卷上订正自己做错的题, 并检查一下错误的原因, 把自己 的反思写下来。
2.提问,是一种学习。
预习容
1.课本17、18页容
2.练习五1、2题。
助学题
1.算一算,想一想
38+52=125+75=89+11=
52+38=75+125=11+89=
观察上面的三组算式,你发现了什么?写下来
2.脱式计算,你会有发现
(14+32 ) +68(24+176 ) +28
24+ (176+28 )
3.仔细观察这两个算式,你有发现了什么,说给家长听一听,然
2.写一写,你会更有进步
用自己的语言总结一下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3.试一试,相信你能行
14 X35=35 X
25 X7X4=X X7
30 X5 X24=30 x (5 x L
复习课
预习容
1.课本第13、14页。
2.练习四5——7题。
助学题
1.这一单元我们学过了哪些容?用自己想喜欢的方式整理出来。
2.我会选择
找一道好题,分析这道题好在哪里?准备明天与同伴交流。
3.我会提醒
关于这一单元的容,,你有什么要提醒同伴注意的?
E家长签字:
--■I.,
*评价:
第三单元运算定律
加法运算定律
在家里观察一下自己房间里的物品, 从不同的方向看到的形状相
同吗?
2.试一试,相信你能行:准备几个小正方体,搭成自己喜欢的形 状,让后从前面、上面、左面观察,画出你看到的平面图,和家 长交流一下它们有什么不同?
3.问一问,你会有新的发现:关于观察物体,你还有什么问题想 问?
家长签字:
不读书则愚,不思考则浅,不多练则生,不巧用则钝。
(2)结合你对“()”的理解,想一想在96 +12+4 X2的基础上
加上“()”,变成96 + (12+4) X2,运算顺序是怎样的,并计 算出来,要求有详细过程。
(3)结合你对“【】”的了解,想一想在96 +12+4 X2的基础上 加上“【】”,变成96 +【(12+4 ) X2J运算顺序是怎样的,并计 算出来,要求有详细过程。
道除法应用题。(要求:列出算式,并画出线段图)
2.说一说,相信你最棒:通过上面的三道题你能描述一下什么是乘
法?什么是除法吗?
3.想一想,你能有收获:仔细观察乘除法算式它们之间有什么关
系?能用文字描述一下吗?
了解自己,虽然难,但很重要!
预习容
1.课本6页容
2.练习二7、8题。
助学题
1.想一想:0在数学上表示什么意义?
第一单元四则运算
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的关系
预习容
1.课本2、3页容
2.练习一*1、2题。
助学题
1.试一试,我能行:四(1)班有男生27人,女生24人,一共有
几名学生?你能根据题意完成线段图吗?
A1
r■卜
1I
r
2.学一学,相信你能懂:你能改变一下条件,将加法应用题改成
减法应用题吗?能模仿上面的图例画一画吗?
3.整理一下,把知识连成串:通过上面的图例你能描述一下什么是
加法?什么是减法?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家长签字:
1、评价:
成功、失败,其实都是我们成长中的收获。
乘除法的意义及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预习容
1.课本5、6页容
2.练习二1、2、3题。
助学题
1.试一试,相信你能行:自己编一道乘法应用题,再把它改编成两
在订正时,你发现还有什么不懂的或是有什么疑问,写下来准备
与同伴交流。
3.评价,是一种学习。
你觉得试卷中哪些题出得好,为什么?哪些题出得不好,为什
么?
好问的人,只做了五分钟的愚人,耻丁发问的人,终身为愚人
第二单元观察物体
观察物体
预习容
1.课本第13页例1、例2及相关容。
2.练习四1—3题。
助学题
1.看一看,相信你会有收获:物体可以从哪几个方向进行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