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下西洋对中国航海历史的影响
郑和下西洋的影响

郑和下西洋的影响
郑和下西洋是明朝时期我国最著名的远洋航海活动之一,庞大的船队穿越繁荣
的海上丝绸之路,探寻着未知的世界。
这一系列远洋航行不仅令中国与海外国家之间建立了密切联系,也对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政治影响
郑和下西洋的远航活动为明朝政府在海外树立了重要的政治影响力。
通过与当
地政府和统治者的交往,中国得以在海外建立领事馆和商贸基地,从而促进了双方的政治合作。
此外,远航活动还有助于明朝政府加强对一些海外国家的影响力,为我国的国际地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经济影响
郑和下西洋的航行激活了中国与海外贸易的发展,有力促进了我国的经济繁荣。
海上的贸易往来不仅推动了中国商品的输出,也带来了大量海外产品的输入,丰富了中国市场。
此外,航海活动还促进了中国与一些海外国家的贸易合作,开拓了我国的对外贸易渠道,促进了经济的繁荣与发展。
文化影响
在郑和下西洋的航行过程中,我国不仅仅输出了商品和文化,也带回了大量外
来文化的影响。
在与各国的交往中,我国不断吸纳外来文化,如宗教、建筑、科学技术等方面的成果,使得中国文化得以交流与融合,进一步丰富了我国的文化底蕴。
同时,航海活动还促进了我国文化在海外的传播,使得中国文化在国际上有了更为广泛的影响。
综上所述,郑和下西洋的航行活动对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为中国与海外国家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搭建了桥梁,为中华民族的发展与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
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意义

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意义
15世纪初,郑和率领中国的船队开始了历时数十年的下西洋之旅,走遍了东南亚、南亚、非洲等地。
这场历史航程对中国及世界历史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和深远的意义。
首先,郑和的下西洋虽然没有真正开发新的商路,但是对中国与海外的经济贸易往来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在当时,西方殖民主义尚未兴起,中国作为最为繁荣的商业国家之一,郑和的下西洋开启了中外贸易的先河,极大地推动了中国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
人们利用邮政、银行、保险、法律等形式的贸易交流,交换了各自珍奇异宝、文化宝藏和知识智慧,推动了中外文化的交流和融汇。
其次,郑和的下西洋也推广了中国的政治理念和文化传统。
在中国的海上贸易史上郑和是一位光辉的传说式人物,他率领的船队远航四海,将“中华文化”推广到世界各地。
他们的使命是威慑海盗,巡航海疆,传达中国的威望,促进中外友谊。
其道德精神和文化内涵强调了人类的环保观念、生态伦理和自然的观照,推崇了人心合一,和平共处的精神。
如今我们也需要类似的道德精神来推动现代社会的进步。
此外,郑和的下西洋征服了海上恶劣的环境条件,显示了中国船舶制造和航海技术的强大实力,对世界造船技术迈出了重要一步,这对世界海洋文明的发展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总之,郑和下西洋展现了长达700余年的中国海上贸易文化和东方海洋文明的独特魅力。
他给我们留下了文艺印记和伦理道德的历史典范,强调了中国人的民族自信和爱国情感。
我们应该学习他们的光辉业绩,继承传统文化,加强人类文化的多元化、开放性、普及性和传承性,让世界人民通过文化交流更好的了解彼此,推进世界和平、进步和繁荣。
中国明朝的郑和下西洋与海上丝绸之路

中国明朝的郑和下西洋与海上丝绸之路中国明朝时期,郑和是一位威名赫赫的航海家,他带领船队多次下西洋,开拓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促进了海上贸易的繁荣。
这一时期也被称为海上丝绸之路时代,它对于中国与世界的文化交流、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郑和是中国明朝时期的一位伟大航海家,他的下西洋活动对于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
郑和的船队共有数百艘大型船只,船员多达数万人,规模之庞大前所未有。
他们不但到达了东南亚、南亚、阿拉伯半岛等地,甚至远渡印度洋,抵达非洲东岸的码头。
这些航次不仅拓展了中国对外的贸易范围,同时也引起了世界其他国家的关注。
郑和下西洋的航次被称为海上丝绸之路,因为它承载着丰富的货物和文化交流,无形中形成了中华文明与世界各地文明的桥梁。
中国的丝绸、瓷器、茶叶等商品得以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传到了世界各地,而世界各地的珍宝、名贵木材、奇特动植物也通过海路传至中国。
这些贸易往来不仅促进了中国的经济繁荣,也加深了中国与其他国家的文化交流,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
此外,郑和下西洋还为中国扩大影响力提供了重要机会。
在航海过程中,郑和与许多国家的王公贵族进行了密切交往,他们为郑和船队提供了陆地补给和安全保障。
这些国家通过与中国的贸易,与中国结成了密切的联盟关系。
中国的影响力逐渐向海外扩张,使中国成为当时世界政治经济的重要力量。
然而,郑和下西洋也面临了一些挑战和问题。
航行过程中的风暴、海盗以及贵族间的竞争都可能对船队造成威胁。
此外,随着明朝政权的内忧外患,对于航海的支持逐渐减弱,郑和的航次逐渐减少,最终停止了下西洋的活动。
尽管如此,郑和下西洋与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地位仍然深不可测。
他的航次开创了中国与世界的交往之路,对于中国的经济、文化以及外交政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贡献被人们铭记,成为中国历史上的传奇。
总结而言,中国明朝时期的郑和下西洋与海上丝绸之路开创了中国与世界交流的新纪元。
通过航海活动,中国的贸易范围扩大,文化交流得以加强,中国的影响力也得到提升。
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意义

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意义一、引言郑和是明朝初期一名著名的航海家,他曾于1405年至1433年进行了七次下西洋的航行。
这些远洋航行借助北风、南洋季风和群山之间的航线,将中国的经济和文化带到了印度洋地区和非洲东海岸。
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意义更不可忽视,这是因为他所带来的文化、民族和知识交流对当时的中国和世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经济意义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意义之一是带来了经济繁荣。
在下西洋航行中,他将大量的中国商品和货物带到了印度洋地区,包括丝绸、茶叶、瓷器、铜器、金银器、药材、木材和胡椒等物品。
这些商品不仅满足了当地人们的日常生活需求,也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同时,由于郑和的远洋航行,他还带回了珍惜的稀有物品,如香料以及各种贵重的珠宝和石头等。
这些物品琳琅满目,引得当地客商争相购买和交流。
通过这些交流,不仅使中国变得更加富裕,也为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机会。
三、文化意义除了经济意义以外,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意义还在于他所带来的文化和民族交流。
随着他的远征,他将中国的繁荣和富裕带到了海外的城市、乡村和港口。
在这个过程中,他不仅介绍了中国的文化、经济和人口,还向海外各地居民介绍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宗教和艺术。
这为海外的文化交流提供了契机,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融合与交流。
此外,郑和的探险也使得中国的社会和文化得到了开放和发展,这对中国的发展来说也是非常有帮助的。
四、政治意义还有一点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意义,也是非常重要的,那就是她对于政治的巨大意义。
通过下西洋航行,中国的海外势力得到了遥遥领先的地位,端續的加深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而且,通过郑和的远洋航行和海上贸易,中国的文化和知识自成了特色,从而成为了世界公认的领先民族。
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意义之一,就是在未来几个世纪中,中国在政治、文化和经济方面的崛起,促进了世界权力以及地缘政治的平衡,中国成为了世界大国。
五、结论总而言之,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意义非常重要。
他所带来的经济、文化和政治方面的影响,深刻地改变了当时的中国和世界,并影响到了今天。
郑和下西洋观后感

郑和下西洋观后感引言郑和下西洋是中国古代航海史上一次伟大的壮举,作为一名中国人,我很荣幸能够了解和研究这段历史。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郑和下西洋的重要意义和启示,对我个人而言,这是一次宏大的历史冒险,也是一次跨越文化的交流和启示。
郑和下西洋的历史背景郑和下西洋发生在明朝早期,正值明成祖朱棣时期。
当时的中国正处于经济、文化和科技的鼎盛时期。
明成祖发动了一系列经济改革和政治措施,不仅加强了国内的稳定和发展,也加强了海外贸易的联系。
郑和下西洋是明朝开展海洋贸易和扩大影响力的一项战略决策。
郑和率领的船队多次下西洋,开创了世界航海史上的伟大壮举。
文化交流与启示郑和下西洋促进了中国文化与外部世界的交流。
郑和的船队在其航行的过程中,与许多国家建立了友好关系。
通过这种交流,中国的文化、科技和制度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
邮局、灯塔、医院等都是中国文化在海外的体现。
郑和下西洋不仅是一次经济贸易的冒险,更是文化传播的重要历史事件。
经济影响与启示郑和下西洋为中国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影响。
船队将中国的丝绸、瓷器和茶叶等宝贵商品带到了外国市场,为中国创造了可观的财富。
同时,船队从外国带回了各种奇珍异宝,丰富了中国的商品市场。
郑和下西洋的海上贸易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的经济发展,也打开了中国与世界各地贸易的大门。
对现代的启示郑和下西洋不仅对中国古代的历史发展有重要意义,对现代社会也具有启示。
首先,它告诉我们勇于冒险和开拓未知世界的精神是成功的关键。
郑和及其船队的勇气和决心,使他们能够超越现有的技术限制,探索未知的领域。
这种勇气和决心可以激励我们在现代社会中追求更大的成就。
其次,郑和下西洋强调了跨文化交流的重要性。
通过与外国进行贸易和文化交流,我们可以吸取不同文化的精华,丰富自己的知识和经验。
这也提醒我们要保持开放的心态,尊重和欣赏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
最后,郑和下西洋还告诉我们要保护海洋环境。
作为一次伟大的海上航行,我们必须明白保护海洋的重要性。
郑和下西洋意义

郑和下西洋意义引言郑和是明朝的一位著名航海家,他率领七次下西洋的船队,开拓了中国与世界各地的贸易与交流。
郑和下西洋的意义不仅仅体现在经济交流上,还具有政治、文化和军事等方面的重要意义。
本文将依次探讨郑和下西洋的经济、政治、文化和军事意义。
经济意义1.打开贸易通道:郑和下西洋为中国带来了与其他国家进行贸易的机会,大大丰富了中国的商品种类。
中国的丝绸、瓷器等特产在全球范围内享有盛誉,郑和的航海活动使得这些特产得以远销海外,推动了中国的经济发展。
2.推动区域经济合作:郑和下西洋不仅仅是为了中国的利益,他还积极促进了亚洲各国之间的经济合作。
他在航行过程中与东南亚、印度、阿拉伯等地区的贸易商进行了密切往来,推动了亚洲各国之间的经济合作,加强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3.建立贸易网络:郑和的航海活动建立了中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贸易网络,促进了广泛的贸易合作和贸易路线的建立。
这使得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的重要节点,并且与东南亚、印度、非洲等地建立了长期稳定的贸易关系。
政治意义1.展现国家实力:郑和下西洋标志着中国的海上实力的崛起,展现了明朝强大的国力。
通过郑和的航海活动,中国向世界展示了自己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实力,为中国在国际舞台上树立了威望。
2.扩大中国的影响力:郑和的航海活动使得中国的影响力扩展到了海外。
他通过与这些国家的外交往来,巩固了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友好关系,为中国打开了更广阔的国际空间。
3.加强国家安全:通过郑和的航海活动,中国对周边海域的了解更加全面,有效地加强了国家的海洋安全。
郑和的航海活动使得中国掌握了更多有关航海和海上军事的知识,提高了中国对海上交通线的掌控能力。
文化意义1.促进文化交流:郑和下西洋带来了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机会,与其他国家的文化进行交流互动。
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的融合,丰富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
2.传播科学技术:郑和的航海活动不仅仅是贸易往来,还涉及到科学和技术的传播。
郑和下西洋大航海时代的中国贡献

郑和下西洋大航海时代的中国贡献大航海时代是指15世纪到17世纪欧洲国家展开的一系列海上探险和贸易活动。
在这个时期,中国的郑和下西洋成就了一系列重要的贡献。
他率领的船队在文化、贸易和外交方面都给中国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郑和下西洋大航海时代对中国的贡献。
一、开辟贸易路线在郑和下西洋大航海时代,中国成功开辟了贸易路线,与沿途各地进行了广泛的贸易往来。
郑和率领的船队曾经到达过东南亚、印度、阿拉伯半岛、非洲东海岸等地,建立了中国与这些地区的贸易关系。
这些贸易往来带动了中国经济的繁荣和发展,同时也促进了中国与世界各国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二、外交使者郑和下西洋的航海活动不仅仅局限于贸易,他还担任了中国的外交使者。
在航行途中,郑和曾多次与当地的领导人进行会晤,促进了中国与这些国家的外交关系。
他利用自己的外交技巧和沟通能力,使得中国与其他国家之间建立了友好的关系,为中国赢得了国际声望。
三、传播文化郑和下西洋的航海活动不仅仅是贸易和外交的往来,他还带去了中国的文化和知识。
在航行途中,他在各地设立了外交使馆、贸易市场等场所,向当地居民介绍了中国的文化和习俗。
同时,郑和将中国的科技知识和航海技术带给了这些地区,促进了当地科技的发展和进步。
这种文化和知识的传播,帮助其他国家了解和认识了中国,增进了中外之间的友谊和合作。
四、保护海上贸易在大航海时代,海盗和海上劫掠活动猖獗。
郑和下西洋的航海活动对于保护海上贸易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郑和率领的船队在航行途中成功驱逐了一些海盗,并保护了船队的安全。
这种保护作用不仅维护了中国的利益,也维护了整个地区的海上贸易秩序,为中国和其他国家的贸易安全提供了保障。
综上所述,郑和下西洋大航海时代对中国的贡献是多方面的。
他开辟了贸易路线,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他担任外交使者,建立了国与国之间的友好关系;他传播了中国的文化和知识,加深了中外之间的了解;他保护了海上贸易,促进了贸易的繁荣。
郑和的航海活动不仅是中国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历史上的一大贡献。
郑和下西洋的目的和影响是什么

郑和下西洋的目的和影响是什么
郑和下西洋主要是为了加强和海外各国的联系。
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比欧洲航海家的远航早半个多世纪,郑和是我国也是世界历史上伟大航海家。
郑和的远航,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加强了我国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
郑和下西洋的目的和影响
1郑和下西洋对中国之影响
宣扬国威:郑和多次下西洋,恩威并施,西洋三十余国遣使入贡,明国威远播。
刺激经济发展:海外贸易开拓后,迅速发展,推动我国手工业生产。
增加航海知识:郑和下西洋所绘制之航海图及其随员之著述,丰富中国之航海、地理知识,对东西交通贡献甚大。
国人外移日增:郑和下西洋后,明室在海外之声望日隆,华侨地位日高,激发国人移民南洋之兴趣,奠定华侨在南洋之地位。
传播中国文代:郑和下西洋,中国文代亦随之传至海外,西洋各地均
深梁染华风,诸蕃王子亦多来华留学。
2郑和下西洋的目的
⒈宣扬明朝国威(政治目的);
⒉扩展朝贡贸易(经济目的);
⒊寻找失踪的建文帝。
⒋出海目的是为迎佛牙。
⒌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郑和下西洋对中国航海历史的影响
所谓航海,就是人类在海上航行,跨越海洋,由一方陆地去到另一方陆地的活动。
中国的航海在7000年前的新石器晚期就已经出现。
先秦时期,考古发现已经证实了中国人除了会制造船舶之外,已能制成帆而利用风力航行。
在战国时期,天文航海就已经出现。
秦朝时期更是有“秦王巡海”,“徐福东渡日本”。
之后的航海事业也是逐步发展,在明朝以前,中国人已经在印度洋太平洋上留下了自己的足迹。
明初时期,中国的航海进入了鼎盛时期。
明初时期,国力强盛,经济富裕,明朝的统治者为了巩固自身地位,扩大国际影响,派遣郑和率领远洋船队先后七次下西洋,遍访亚非各国。
明朝建立初期,曾经实行过“海禁”,与海外交往没有什么交往。
明成祖朱棣上台之后,取消了海禁,决定派出一支规模庞大的船队,沿着之前的海上“丝绸之路”进行远航。
船队包括各类大小船只达到二百余艘,船工人员更是有二万七千多人,先后七次下西洋,历时近三十年,经过三十多个国家,最远航程到达非洲东岸现今的索马里和肯尼亚一带。
率领这支船队的就是中国伟大航海家郑和。
郑和下西洋的理论基础
郑和的七下西洋对设备的要求很高,由于之前两宋时期指南针的广泛应用。
到了明朝,指南针更是得到普及,而且指南针的应用方法也更为丰富,精确度更高,对其航路航向的选择有很大帮助,几个指南针可以一齐工作来确定航向。
对于航程,明朝时期的计量单位叫做“更”,一“更”约为六十里。
指南针和更的结合应用是明代航海技术发展的一个标志,反映出明代航海技术所具有的先进性。
郑和的七次下西洋也是中国航海史上对天文航海和地文航海应用的一个范例。
天文航海在明朝时已经发展的趋于成熟,所谓天文航海,就是观察天象,包括星位、信风及海流潮汛等的变化规律,用“牵星术”来确定船舶的航行位置。
而所谓的“牵星术”,就是指在当时的一种利用天文状况进行测位的航海技术。
具体是在船上利用“牵星板”来观察某一星辰的高度,从而确定船只所在的地理位置。
特别是在深海中,地形水势难以提供有效的识别,没有什么可以作为参照,只能用天象来确定航位。
在《郑和航海图》中就附有《过洋牵星图》,记录了在印度洋地区的“牵星航海”。
当时的明朝人对于海上风云气候、海流潮汐的变化规律也十分熟悉,因此郑和下西洋就能充分的利用季风等地理条件。
而地文航海指的就是观察航路的地形水势,然后掌握航道的水深及暗礁浅滩。
当时的人测量水地深浅叫做“打水”,以“托”作为它的单位。
明人在航海图绘制方面也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虽然宋元时期已有航海图样问世,但只是以沿海为主,远洋航海图并没有出现。
直至明代,航海图的绘制才有很大的进步,具有很高的水平,不仅对于沿海地区,对于海外远海地区也有掌握,最典型的是明人茅元仪所辑《武备志》卷二百四十附图上所载的《郑和航海图》。
这个图从南京开始画起,一直延伸到东非沿岸,航图遍及广大的西太平洋与印度洋海岸地区,记载了五百多个地名,并绘有“针路”以及各处星位高低。
对于航行途中的山峰、岛屿、浅滩、礁岩、险狭用的海图,当时的人对于掌握航路地形水势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具有深刻的认识。
对于地文航海的实际应用更是反映出了明代航海技术的先进发展水平。
郑和下西洋的船队规模
在郑和下西洋的船队中,有五种类型的船舶。
第一种类型叫“宝船”。
最大的宝船长四十四丈四尺,宽十八丈,载重量八百吨。
这种船可容纳上千人,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船只。
它的体式巍然,巨大无比。
它的铁舵,须要二,三百人才能举动。
第二种叫“马船”。
马船长三十七丈,宽十五丈。
第三种叫“粮船”。
它长二十八丈,宽十二丈。
第四种叫“坐船”,长二十四丈,宽九丈四尺。
第五种叫“战船”,长十八丈,宽六丈八尺。
可见,郑和所率领船队的船只,有的用于载货,有的用于运粮,有的用于作战,有的用于居住。
五种船舶之间分工细致,相互合作。
郑和下西洋的目的
郑和曾到达过爪哇、苏门答腊、苏禄、彭享、真蜡、古里、暹罗、阿丹、天方、左法尔、忽鲁谟斯、木骨都束等三十多个国家,最远曾达非洲东岸,红海、麦加,并有可能到过澳大利亚。
当时的郑和下西洋在航海技术,船队规模、航程之远、持续时间、涉及领域等均领先于中国之前的航海事件。
郑和下西洋在整个中国航海历史上是极为辉煌的,每次出海2-3万人,船队浩浩荡荡,宣扬国威,带着珠宝丝绸等物品让海外各国向中国朝贡。
在郑和下西洋时,郑和船队每到一国,首先向当地国王或酋长宣读诏书,举行隆重的册封典礼,赏赐宝物。
除了建立藩属关系之外,郑和还奉命调解海外各国之间的纷争,饱受强国欺凌的满刺加国,就是在郑和的帮助下获得独立的。
但调解各国之间的矛盾纷争并不是郑和七下西洋的重点,郑和每次下西洋之后,那些亚非国家向中国进行朝贡的就越来越多,而这些国家大多是看重于利益,因为每次派遣使者跟随郑和一起回国就能拿到很丰厚的赏赐,而明朝对赏赐的看法一贯是很丰厚的。
明朝政府每次赐给各国国王、王族丝绸、瓷器等物品,丝绸动辄数千匹,这无疑是对国力的充分自信。
明朝在1405年时赐给日本国王铜钱150万枚,次年又赏赐1500万枚,王妃500万枚。
以至于一段时间内,日本甚至自己不铸铜钱,以永乐铜钱作为通行日本的货币。
这个例子充分表现出当时的中国地大物博,国力强盛。
郑和下西洋的意义
郑和下西洋传播了中华文明,促进了中外文化的双向交流和共同进步。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古代文明。
郑和下西洋,向海外传播科学文化、典章制度、文教礼仪、宗教艺术等中华文明,将中国在建筑、绘画、雕刻、服饰、医学等领域的精湛技术带入亚非国家,向当地人民传授凿井、筑路、捕鱼等先进技术,推广农业技术和农作物栽培方法,推行货币、历法、度量衡等。
同时,亚非国家的文明成果也传入中国。
郑和七下西洋,在中外文化交流史上写下了辉煌的篇章。
郑和下西洋在整个中国的航海历史上都算得上数一数二的,没有哪次的航海活动能够有如此之大的船队规模和船工数量。
郑和可以说是在整个中国航海史中最为伟大的航海家之一,郑和的七下西洋是对之前对中国航海史中所使用的技术的一次大规模应用,将天文航海、地文航海等航海技术结合在一起,把那些远海的地图进行了一次几乎完善的绘制。
所绘制的郑和航海图在整个中国航海历史中都算得上是极为辉煌的。
郑和下西洋对后来的航海历史的影响
郑和下西洋标志着中国航海史进入了一个鼎盛的时期,郑和七下西洋使肆虐中国沿海的海盗们销声匿迹,对中国和其他东南亚,非洲等地区的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以及经贸往来做出了很大的贡献,郑和的七下西洋使得当时中国的强盛国力和大国风范在亚非等地区的国家中传播开来。
但是,在之后的明朝历史中却再没有出现过类似于郑和下西洋的这类事件,一来是郑和七下西洋对明朝当时的国力影响很大,到后来国力已经没有能力支持如此之大的开销,其次是因为明朝自从朱棣死后,就再没有一个皇帝有这方面的计划了。
明朝前期先后有60多个国家向中国朝贡,而郑和一死,皇帝一死,这样的活动突然间就停止了,导致后来向中国朝贡的国家便一下少了很多。
在郑和下西洋这个辉煌壮举结束之后,中国的航海史便出现了后继无人的情况,明朝后期的海禁,使得再没有出现与之相似的航海事件,而到了清朝,清政府实行了更加严格的海禁,这样一来,海盗就更加猖獗,而中国航海这个圈子里也就没有了较大规模的航海事件。
中国的航海事业也就出现了停滞。
到了1840年之后,中国一步步地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时的中国除了洋务运动开办了造船厂,购买国外的战舰,训练海军之外,航海事业却是停滞不前。
总的来说,郑和下西洋是中国航海史上极为辉煌的一个航海事件,对中国的航海事业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而郑和在整个中国航海史乃至是世界航海史上都可以说是最为伟大的航海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