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学基础知识
海洋科学基础知识点整理

海洋科学基础知识点整理1:啥导致了地球的大地水准面?地球旋转离心力带来了地球的椭球面,别规则的海底地形导致了重力的局地变化,大地水准面与海表面别同,因为海洋别是静止的,海表面与大地水准面之间的偏差被定义为海表面地形2:怎么样测量海洋表面和底部地形?由于地球重力(形状)空间变化,地球的大地水准面有别规则性,大地水准面能够反映海底地形特征,我们普通用测深绳,回声测深仪以及雷达高度计来测量海底以及海表面的地形,并且也能够基于重力场的别规则性(重力与海底地形的关系)来计算海底地形3:海洋地形为何这样的重要?海洋地形妨碍海流路径、妨碍全球热量的输送、妨碍潮汐的能量混合和消散、妨碍自然灾难的发生,比如海啸等,在实际中会妨碍石油与天然气的开采、地质研究4:海平面变化的缘故:大洋洋盆形状的改变:板块构造学讲(海洋地壳以及海底沉积物的变化,陆地地壳分布的变化)、泛大陆的形成(陆地海洋面积比例减小,海平面落低),大陆裂解,洋中脊扩张效应;海洋中水体总量的变化:水循环导致的海平面变化,热力所致的海平面变化海平面变化地质代表:有孔虫的氧同位素珊瑚能够用于古海平面的重建从短时刻尺度上来讲,海平面变化的要紧缘故是海洋的增暖和热力膨胀,以及陆地冰的融化格陵兰冰盖平均厚度达1500米,南极冰盖厚度达2000到2500米5:海水的性质水深,海水压强,海水温度(计算时通常用K做单位),海表面温度,盐度(每千克海水溶解物质的克数,平均一千克海水中35克盐,盐度的计算?)如今普通用电导率来计算盐度,电导率要紧与温度有关,对盐度的依靠稍弱,要紧消除温度关于电导率的妨碍我们就能够得到盐度6:跃层:垂直方向上物理性质快速变化的深度区间温跃层:位势温度:水团从初始状态绝热可逆的挪移到标准压强(海表面)时的温度位温小于实际温度位势密度:在别改变盐度的事情下,将某层海水微团绝热抬升到海洋表面时的密度位势密度无法用来比较深水区的水体密度(西大西洋在3000米以下明显有一段密度倒转的结构,随着深度的增加密度减少),于是将水团移到4000米处作比较深层水普通温度低密度大温盐结构示意图?水团:具有相同的温盐结构的水体(源地和形成机制相近)且与身边环境的温盐结构有着较大的差不从印度洋北部的红海通过一具较深的海峡流出来的水普通高温高盐,从南极洲沿岸流进深海大洋的水一般低盐低温7:流体静力平衡:假如密度大的水体在密度小的水体之上,上层水体就会下沉,反之就不可能,也算是静力平衡静态稳定度:在流体满脚静态平衡的条件下用来衡量微团在垂直方向上离开初始位置之后能否回到原有平衡位置的标准,与密度随深度的变化有关静力稳定发生于海洋层化状态维萨拉频率,层化的程度越高振荡的频率越大 8:海洋中的光:三个区域:透光层(200米以内),半透光层(200-1000),别透光层(大于1000米)光的损失:介质的汲取、散射(统称为光束衰减所致的损失)别同颜群的光穿透海水的深度别同,开阔大洋穿透的深度比沿岸海域穿透的大水XXX遥感水唯一能够穿透海水一定的深度的卫星海洋遥感技术比尔-朗伯汲取定律:当一束平行单群光垂直经过某一均匀非散射的吸光物质时,吸光度与吸光物质的浓度与汲取层的厚度成正比,与透光度成反比吸光系数随波长变化妨碍太阳辐射的因素:太阳的高度与接收太阳辐射的面积辐射衰减的妨碍表面反照率其中太阳高度角与云占主导地位妨碍净红外辐射(向下减向上其中向下方向为正)的因素:水温、海冰和雪、云、大气水汽含量其中在思考红外辐射的净损失的时候,水汽和云的妨碍比温度重要妨碍潜热通量(水分蒸发所携带的热量)因素:风速与湿度妨碍感热通量(热传导)的因素:风速与温度8:驱动大气环流的因素是地球表面受热别均与地球自转受热别均:太阳辐射别均地轴倾歪之类的对其产生妨碍然而并且还有反照率的妨碍气体从高压向低压加速流淌地球自转:离心力与科里奥利力偏转方向是北右南左极点处科氏力最大,在赤道为零哈德莱环流局限于低纬度地区,主导低纬的大气环流中纬度气旋(受热别均匀与旋转所致的流淌):强旋转作用会产生湍流运动,高低压配合,锋面会将温暖的热带空气和严寒的极地空气分开地转流地转平衡:流体沿着等压线运动:压强梯度力科里奥利力以及离心力达到平衡欧拉观点:视角固定于某一空间位置点,看水团怎么通过ADCP测量海流速度卫星遥感器观测、船载CTD 拉格朗日观点:视角固定在某一个体的水质点上,观看水质点的运动轨迹以及状态Argo浮标有限重力:重力加离心力海洋运动方程:9:海洋中的要紧洋流10:风经过摩擦力驱动海流,风应力,湍流(涡旋粘度)风生流理论:当科氏力和湍流剪切应力平衡时,海流趋于稳定的状态埃克曼层:受风驱动表层海水运动妨碍的垂直海洋层净输送理想状态下:北半球右偏九十度,南半球左偏九十度,然而实际上是表面右偏小于四十五度,净输送偏移七十度在低纬深度比高纬度深流涡中的埃克曼输送以及埃克曼理论能够解释海洋中的垂直运动北半球气旋会导致海表辐散,反气旋导致海表辐合北半球逆时针气旋,南北半球基本上反气旋海水辐合堆积,气旋海水辐散高压对应反气旋,低压对应气旋海洋流涡:地转环流----大气高压对应反气旋风应力埃克曼输送向中心辐合-----高的海表面动力高度压强梯度力-----地转流涡环流?(啥叫流涡?为啥是压强梯度力导致的) 11:为啥存在西向强化?(科里奥利力随纬度变化)能够用涡度解释,涡度分为行星涡度(受地球自转驱动)与相对涡度(由流场中的剪切驱动)北半球逆时针为正涡度,顺时针为负涡度而位势涡度守恒北半球行星涡度基本上正的,南半球基本上负的,赤道行星涡度为零,绝对值向两极递增行星涡度增加是,相对涡度就必须减小海流剪切对应的时摩擦力带来的也是涡度变化,并且风应力提供的是负涡度边界流南极绕极流没有西向强化,因为没有明显的边界12:涡旋(流环):相对较小,拥有小块从海流主体上脱离下来的挪移水体,这些水体的挪移路径与母体别同并且分为暖心流环与冷心流环暖流环会脱降到冷的环境中,而冷流环会进入暖水当中涡旋是温暖赤道水挪移到湾流北部的唯一方式,也是冷的高营养盐陆架水挪移到湾流以南的唯一方式湾流是温度高的水流冷流环对应的是上升流,暖流环对应的是下落流涡旋为何重要:物理角度:带来了海洋上层混合和能量的输送,化学角度:冷核涡旋可以给表面带来高营养水生物角度:冷涡旋使上层海水营养化,促进浮游植物的爆发,并且暖涡旋携带和输送各种生物13:两个环流系统:风生环流与密度环流密度环流包括:深海环流、热盐环流、全球输送带、经向翻转环流经向翻转环流:是啥?=形成缘故:重要性:维持海洋层化、与表层的输送量相当、气候调节器、冷水对而氧化碳的汲取更高效,调节热量输送北大西洋深层水的形成机制:首先是墨西哥湾流,然后是北大西洋流向北输送更暖的,盐分更高的海水。
海洋基础知识

第一部分:海洋科学基本知识(一)海、洋概观1.[掌握]:洋、海、海湾、海峡的概念根据海洋要素特点及形态特征,可将其分为主要部分和附属部分。
主要部分为洋,附属部分为海、海湾和海峡(图2-7)。
洋或称大洋,是海洋的主体部分,一般远离大陆,面积广阔,约占海洋总面积的90.3%;海是海洋的边缘部分,据国际水道测量局的材料,全世界共有54个海,其面积只占世界海洋总面积的9.7%。
海湾是洋或海延伸进大陆且深度逐渐减小的水域,一般以入口处海角之间的连线或入口处的等深线作为与洋或海的分界。
海峡是两端连接海洋的狭窄水道。
海峡最主要的特征是流急,特别是潮流速度大。
[熟悉]:海和洋的主要特征洋:深度大,一般>2000m;海洋要素如盐度、温度等不受大陆影响,盐度平均为35‰,且年变化小;具有独立的潮汐系统和强大的洋流系统。
海的深度较浅,平均深度一般在2000m以内。
其温度和盐度等海洋水文要素受大陆影响很大,并有明显的季节变化。
水色低,透明度小,没有独立的潮汐和洋流系统,潮波多系由大洋传入,但潮汐涨落往往比大洋显著,海流有自己的环流形式。
[了解]:海湾潮差、海峡流速的主要特征海湾中的海水可以与毗邻海洋自由沟通,故其海洋状况与邻接海洋很相似,但在海湾中常出现最大潮差,如我国杭州湾最大潮差可达8.9m。
海峡最主要的特征是流急,特别是潮流速度大。
2.[熟悉]:海按照位置的分类;中国近海海洋区域划分及基本形态特征按照海所处的位置可将其分为陆间海、内海和边缘海。
陆间海是指位于大陆之间的海,面积和深度都较大,如地中海和加勒比海。
内海是伸入大陆内部的海,面积较小,其水文特征受周围大陆的强烈影响,如渤海和波罗的海等。
陆间海和内海一般只有狭窄的水道与大洋相通,其物理性质和化学成分与大洋有明显差别。
边缘海位于大陆边缘,以半岛、岛屿或群岛与大洋分隔,但水流交换通畅,如东海、日本海等。
中国近海依传统划分为四个海区,即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渤海为中国的内海,通过东面的渤海海峡与黄海相通,一、渤海是深入中国大陆的近封闭型的一个浅海,仅通过东面的渤海海峡与黄海相沟通;其北、西、南三面均被陆地所包围,即分别邻接辽宁、河北、山东三省和天津市。
海洋学知识点资料

海洋学知识点资料1、海洋学研究内容既有海水的运动规律、海洋中的物理、化学、生物、地质过程及其相互作用的基础理论,也包括海洋资源开辟、利用以及有关海洋军事活动所迫切需要的应用研究。
1、地球自转偏向力—科氏力的特点?只改变物体运动方向别改变物体运动速度,北半球偏向力向右,南半球偏向力向左除赤道外的运动物体受到该力作用。
2、地球的圈层结构?地核、地幔、地壳、岩石圈、生物圈、水圈、大气圈【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散逸层】3、海洋固有的形态特性?广漠而有垠,连通又阻隔,深又浅4、海和洋的划分及特征?洋:远离陆地,受陆地妨碍小,面积大,水深(2-3km),有独立潮波系统,底质为软泥,红黏土。
海(54):靠近陆地,受陆地妨碍大,面积小,水浅,无独立潮波系统,底质为陆屑。
5、构造学讲的三个时期?大陆漂移,海底扩张,板块(12)构造6、现代海岸带包含几部分——潮上下间带?潮上带,潮间带,潮下带【海岸,海滩,水下岸坡】7、海底地形包括哪些部分——架坡基?大陆边缘,大洋中脊,洋盆,稳定型大陆边缘【大陆架,大陆坡,大陆基】1、海水组成:热胀冷缩性质水,无机盐,有机物,悬浮物【纯水】4℃以上满脚热胀冷缩性质,4℃以下别满脚。
低于4℃有利于水分子缔合2、海水盐度(35‰)定义:进展历程(1)1000g水中所包含的溶质总质量(2)测定海水的氯度(电导率)与标准海水的比值(3)样品与KCI的电导率之比3、海水的热力性质:比热,位温,位密等(1)海水比热>空气(2)位温:某一温度海水绝热上升到海面时的温度(3)位密:位温下的密度4、海水状态方程描述海水密度与温、盐、压等理化特征参量之间关系的数学表达式.5、海冰的分类新冰,尼罗冰,初期冰,一年冰,多年冰。
6、海冰与气候变化的关系在结冰的过程中,气温越低,结冰速度越快,冰层厚度进展越厚,被包围在其中的卤水越多,海冰的盐分越高;冻结前海水的盐度越高,海冰的盐度也许也高。
在南极大陆附近海域测得的海冰盐度高达22~23。
地球的力量海洋知识点

地球的力量海洋知识点一、知识概述《地球的力量- 海洋知识点》①基本定义:海洋就是地球上那一大片广阔的咸水区域,它包括了海、洋、海湾、海峡等等不同的部分。
打个比方,就像地球的一个超级大水盆,里面装着多得难以想象的海水。
②重要程度:在地球科学里那可是超级重要的部分。
海洋覆盖了地球很大一部分表面积,它对地球的气候、生物多样性还有地球的生态平衡等方面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要是没有海洋,地球就像一个快要散架的机器,很多功能都无法正常运行了。
③前置知识:你得了解一些地理方面的基础概念,像地球的形状、大陆和岛屿这些基本的概念。
比如说你得知道大陆是大块的陆地,岛屿是被海水包围的小块陆地,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海洋。
④应用价值:海洋对气候调节作用特别明显。
冬天的时候,沿海地区通常都不会特别冷,那就是海洋的功劳。
还有渔业就得依赖海洋,很多海鲜都是从海里捕捞上来的,像我们平时吃的鱼啊虾啊。
一些能源也来自海洋,比如潮汐能。
二、知识体系①知识图谱:在地球科学这个大的学科里,海洋知识是地球表面环境组成部分的重要一块,它和大气、陆地还有生物等部分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②关联知识:和气候知识联系紧密,海洋的温度变化会影响大气的环流和气候类型。
与生物知识也相关,大量的生物生活在海洋中。
像珊瑚礁就为很多生物提供了栖息地。
和地球板块构造学说也有关,许多海洋是板块运动的结果。
③重难点分析:掌握难度的话,理解海洋对全球气候的影响可能有些难,这需要知识的积累和融会贯通。
关键点在于理解海洋不同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海洋生态系统的复杂性。
④考点分析:在考试里经常会有海洋环境问题方面的考点,像海洋污染的类型和危害。
还会有海洋地形地貌的考查,比如海沟、海岭之类的概念。
三、详细讲解【理论概念类】①概念辨析:- 海和洋是有区别的。
洋是非常广阔而且很深的区域,比如太平洋,它是地球上最大、最深的洋。
海相对来说小一些,也浅一些,被陆地包围或者半包围,像我国的黄海,周围就有中国大陆和朝鲜半岛的环绕。
海洋科学基础知识单选题100道及答案解析

海洋科学基础知识单选题100道及答案解析1. 海洋中最丰富的元素是()A. 氢B. 氧C. 氯D. 钠答案:B解析:海洋中最丰富的元素是氧。
2. 世界海洋的平均盐度约为()A. 30‰B. 35‰C. 40‰D. 45‰答案:B解析:世界海洋的平均盐度约为35‰。
3. 以下哪种海洋生物属于腔肠动物?()A. 乌贼B. 海星C. 水母D. 螃蟹答案:C解析:水母属于腔肠动物。
4. 海洋中最深的地方是()A. 马里亚纳海沟B. 日本海沟C. 秘鲁- 智利海沟D. 波多黎各海沟答案:A解析:海洋中最深的地方是马里亚纳海沟。
5. 以下哪种海洋生态系统的生产力最高?()A. 深海生态系统B. 浅海生态系统C. 大洋生态系统D. 河口生态系统答案:D解析:河口生态系统的生产力通常最高。
6. 海水的温度随深度增加而降低,在()米左右温度下降最快。
A. 100B. 500C. 1000D. 2000答案:C解析:在1000 米左右海水温度下降最快。
7. 海水中含量最多的阳离子是()A. 钠离子B. 钾离子C. 钙离子D. 镁离子答案:A解析:海水中含量最多的阳离子是钠离子。
8. 以下哪种海洋现象与厄尔尼诺现象相反?()A. 拉尼娜现象B. 海啸C. 风暴潮D. 赤潮答案:A解析:拉尼娜现象与厄尔尼诺现象相反。
9. 海洋中的石油主要分布在()A. 大陆架B. 大陆坡C. 大洋盆地D. 海沟答案:A解析:海洋中的石油主要分布在大陆架。
10. 以下哪种海洋生物属于软体动物?()A. 海葵B. 章鱼C. 海绵D. 海胆答案:B解析:章鱼属于软体动物。
11. 海洋中的潮汐主要是由于()引起的。
A. 地球自转B. 月球引力C. 太阳引力D. 风的作用答案:B解析:海洋中的潮汐主要是由于月球引力引起的。
12. 世界上最大的海洋是()A. 太平洋B. 大西洋C. 印度洋D. 北冰洋答案:A解析:世界上最大的海洋是太平洋。
13. 以下哪种海洋生物属于节肢动物?()A. 海百合B. 海参C. 对虾D. 海蛇答案:C解析:对虾属于节肢动物。
海洋基础知识培训

13. 掌握海水绝对盐度定义,熟悉实用盐 度标(PSS78)的盐度定义,了解盐度定 义的发展历程,熟悉标准海水的定义、实 用盐度的固定参考点
绝对盐度:海水中无机盐含量
盐度
13.2了解盐度定义的发展历程,
❖ 盐度(1902):1kg海水中将(Br-,I-)以氯置换,碳酸盐分解为氧 化物,有机物全部氧化,所余固体物质的总克数。(480度加热 48小时)
因此海洋是大气的空调器
14.2 熟悉体积热膨胀、压缩性定义
热膨胀:海水不遵循热胀冷缩规律。低温低盐时随温度降低体 积增大
热膨胀系数(温度升高1K单位体积海水的增量),是T、S、P 的函数。
热膨胀系数正负转变时对应的密度最大。 压缩性、绝热变化,位温 压缩系数:在研究中通常视为不可压流体。
大气向海洋的长波辐射之 差
❖ 2.影响因素: A、海面水温 B、空气中的湿度 C、云量、云状
❖ 3.分布: 表面水温和海洋上层的 相对湿度的日变化和年 度变化相对较小,则Qb
蒸发潜热Qe
❖ 对海气间热交换起重要作用 ❖ 1 影响因素:
A.水汽温差 B.大气中水汽垂直分布 C.风速 ❖ 2 分布及变化: (a)经向(南北):赤道蒸发量小(相对湿度大,风速 小)高纬度海区小(温度低,水汽含量少)副热带和信 风带海区大(气流下沉,空气干燥,气温高,风大) (b)季节变化:冬季最强(风速大,水汽压差大,水温 高于气温,空气层结不稳)
❖ 氯度: 1kg海水中将(Br-,I-)以氯代替,所含氯的总克数。
(AgNO3滴定) S0 % 0 .0 3 1 .8 00 C5 0l% 0
❖ 电导盐度(1969): C~S(不深于100m水层内采集的135个水样)
海洋知识点总结大全

海洋知识点总结大全一、海洋的形成海洋形成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地球诞生之初。
据科学家的研究,地球上最早的海洋是在大约45亿年前形成的。
据古老的化石证据,原始海洋并不像今天那样广大,而是在陆地之上形成的一些小型湖泊,随着陆地的不断演化,这些水体逐渐扩展,并形成了今天广袤的海洋。
二、海洋的组成海洋由海水、海洋生物和海底地质构成。
其中,海水是主要的组成部分,占据了大部分的海洋空间。
海洋生物是指栖息于海洋中的各种生物,包括海藻、鱼类、贝类等。
海底地质是指构成海底地形的各种岩石和地质结构。
三、海洋的地理地球上共有五大洋,分别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和南冰洋。
这五大洋相互连接,共同构成了全球海洋系统。
在全球各大洋中,太平洋是最广阔的,占地球面积的大部分。
而北冰洋和南冰洋则是地球上唯一的两个带有冰川的大洋。
四、海洋的生物资源海洋是地球上生物资源最为丰富的地方之一,包括各种鱼类、贝类、海带、海藻等。
其中,鱼类是最为人类所依赖的海洋资源之一,是人类的主要食物之一。
而贝类则被广泛用于食品加工和珍珠养殖。
五、海洋的能源资源海洋也蕴藏着丰富的能源资源,包括石油、天然气和海洋风能等。
其中,石油和天然气是海洋中最重要的能源资源,被广泛用于工业生产和交通运输。
而海洋风能则是一种新兴的清洁能源,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
六、海洋的环境问题随着人类的活动不断扩张,海洋环境也面临着严重的污染问题。
其中,塑料污染和化学污染是目前海洋环境中最为严重的问题之一。
此外,过度捕捞和破坏性渔业也导致了海洋生态系统的恶化。
为了保护海洋环境,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纷纷采取了一系列环保措施。
七、海洋的气候影响海洋对地球气候有着重要的影响。
海洋中的各种物质和生物都对地球气候产生着重大的影响。
例如,海水的温度和盐度对大气循环和气候变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海洋中的浮游生物也能通过调节海水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气含量,影响地球气候变化。
八、海洋的探索海洋是地球上尚未完全探索透彻的地方之一。
海洋科学的基本知识和研究方向

海洋科学的基本知识和研究方向海洋科学是研究地球海洋的自然现象、性质、结构、分布及其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科学。
它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涉及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地质学等多个领域。
以下是海洋科学的基本知识和研究方向的概述:1.海洋的基本概念:–海洋是地球上最广阔的水体,包括海水、海底及其上空的空间。
–海洋覆盖地球表面的约70%,对地球的气候、生态系统和人类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2.海洋的物理特性:–海水的温度、盐度、密度、透明度等参数及其变化规律。
–海流、潮汐、波浪等海洋动力学现象及其对海洋环境的影响。
3.海洋的化学成分:–海水中溶解的盐类、气体、有机物质等化学成分及其分布规律。
–海洋生物在物质循环中的作用,如碳循环、氮循环等。
4.海洋生物与生态:–海洋生物的分类、生理、行为、繁殖等基本特征。
–海洋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如珊瑚礁、深海生物群落等。
–海洋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
5.海洋地质与地形:–海底地形的分类,如大陆架、大陆坡、海山、海沟等。
–海洋地质构造,如板块构造理论在海洋中的应用。
–海底资源的分布与开发。
6.海洋环境与气候变化:–海洋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如海洋对二氧化碳的吸收和释放。
–海洋环境问题,如海洋污染、过度捕捞、海洋酸化等。
–海洋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7.海洋科学研究方法和技术:–海洋观测技术,如卫星遥感、深海潜器、海洋浮标等。
–海洋数据收集与处理方法。
–海洋模型模拟与数值分析。
8.海洋科学研究领域的前沿问题:–深海未知生物的研究。
–海洋生物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海洋新能源的探索与开发。
–海洋灾害的预测与防范。
9.海洋科学在国家战略中的应用:–海洋权益与海洋法。
–海洋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
–海洋科技人才的培养与交流。
海洋科学是一门不断发展的学科,涉及众多领域的研究。
通过对海洋的深入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海洋的奥秘,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习题及方法:1.习题:海洋覆盖地球表面的百分比是多少?解答:海洋覆盖地球表面的约7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洋、海;海湾;海峡。
2020/5/5
海洋概况
海洋的面积占地表总面积的71%,海水的密度一般 为 1.01~1.03 g cm-3,平均盐度为35‰。
洋 (Ocean):海洋的中心部分叫洋。根据岸线的轮 廓、底部起伏和水文特征,将世界大洋分为太平洋 、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四大洋。
2020/5/5
海湾 (Gulf、Bay): 洋或海的一部分延伸入
大陆,其深度和宽度逐渐减小的水域称为湾。 湾内潮差大。
海峡 (Strait、Channel): 海洋中相邻海区
之间宽度较窄的水道称为海峡。世界上可通航 的海峡约有130个,其中较重要的有40多个。 海峡的特点是流急、速大、多涡旋。
2020/5/5
平均流速 该月总观测次数
海流花(Current Rose)图:矢
向表示各网格区中该方向上的流向, 矢量长度表示该方向流速出现的频率 。平均流速则以矢量的粗细或者不同 形式的箭矢表示。例如,图中,圈内 数字87表示观测次数,其中流速小于6 n mile/d的占6%。东南流有三种流 速:流速6~12 n mile/d的占14%, 流速 25~48 n mile/d的占 15%,流 速49~72 n mile/d的占15%。本月东 南流占总数的44%,各个方向的流速 ≥6 n mile/d的流加起来总数占95%。 这种图多见于航海气候资料中。
2020/5/5
第一节 海流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海流基本知识;海流
的分类;大洋环流;
重点:风海流;地转流;补偿流;世界大
洋表层风海流的分布;我国近海的海流。
2020/5/5
海流(Ocean Current)
1.海流的定义
海流定义:是指海洋中的海水具有相对稳定速度的流动,它 是海水运动的形式之一。
2020/5/5
太平洋:东西宽约19000km,南北最长约16000 km,面
积约1.8亿平方千米,占世界海洋总面积的50%,超过 了世界陆地面积的总和。平均深度为3957m,马里亚纳 海沟的最深处可达11034 m。
大西洋:面积为9336.3万平方千米,约占海洋总面积
的25.4%。平均深度为3627 m,最大深度为9219 m。
2020/5/5
海流的表示方法(理解)
海流传真图
海流一般变化缓慢, 比较稳定,常见的有 旬和月两种海流图。
对马暖流
图为东京JMH台发布
的 1989 年 7 月 中 旬 的
亲潮
表层海流图。图中箭
矢表示流向,不同形
式的箭杆表示不同流 黑潮 速。
2020/5/5
海流流线图
图中将海域分为11 的网格,每个方格中的 箭矢表示该月的合成海 流方向,左下角数字表 示该月总观测次数,右 上角数字表示该区域内 的平均流速(kn),方 格内不标数字的是季节 合成流。
流向: 海流的方向是指去向,常用8个方位或以度为单位 表示。例如,由西向东的流,流向为900,称为东流。海流 的主轴是指海流流动方向上流速最大点的连线。海流的规 模常用流幅来表示,流幅是指垂于主轴的水平宽度和上下 厚度。海流的强弱常用平均流速或平均流量表示。
流速: 流速的单位常用Kn(节)和n mile/d(海里/日) 表示。
2020/5/5
① 表层风海流的流向:在无限深海中,由于地 转偏向力作用,表层风海流的流向在北半球 偏于风去向之右约45,在南球偏于风去向 之左约45。
2020/5/5
② 表层风海流的流速:
无限深海的风海流表层流速可用下面经验公式计算 :
v 0.0247w
0
sin m/s
式中:V0为流速(kn),W为海面风速(m/s),φ 为
一般深度浅,水色低(浑浊),透明度小,季节变化显著。没有独立的海 流系统和潮波系统,多数受大洋影响,我国东南海岸面临四海。 渤海:为我国的内陆海,自老铁山经庙岛与蓬莱角联线,分割黄海,面积 约9万7千平方千米,平均水深18米。 黄海:北起鸭绿江口,南从长江口北岸至济州岛与东海分开,面积42万平 方千米,平均水深44米。 东海:南自南澳岛与台湾岛的鹅銮鼻分隔南海,面积75万平方千米,平均 水深349米。 南海:南靠加里曼丹岛,东临菲律宾,西接印支半岛,面积350多万平方 千米,平均深度1000米以上。 我国拥有300万平方千米的海洋国土和约1.9万千米的海岸线。
印度洋:总面积7491.7万平方千米,约为海洋总面积
的1/5。平均深度为3897 m,最深为7729 m。
北冰洋:大致以北极圈为中心,面积仅为1500万平方
千米,不到太平洋的十分之一。是世界大洋中最小的 平均深度为1097 m,最深为5499 m。
2020/5/5
海 : (Sea) 大洋靠近大陆边缘部分,海的面积只占海洋总面积的11%,
2020/5/5
(1) 风海流(Wind Current)
风海流(Wind Current) :包括风生流和漂流 ,是在海面风作用下形成的海水水平方向的 流动。通常将大范围盛行风所引起的流向、 流速常年都比较稳定的风海流称为定海流, 亦称为漂流或吹流。而将某一短期天气过程 或阵风形成的海流称为风生流。其流速和流 向随风向、风速而变化。2020/5/5海来自花图东南流频率
平均流速
2.海流的分类
1)海流按其成因分为:风海流、地转流、补偿流和 潮流。
风海流是海洋上最主要的海流,其强度较强。风海 流是在海面风作用下形成的海水流动。
海流的成因主要是盛行风带、地转偏向力、和海陆 地形分布等因子共同作用的结果。
实际上由单一原因产生的海流极少,往往是几个因 子共同作用的结果,但有主次,近海以潮流为主, 外海多风海流和梯度流。
纬度。 此式表明:漂流的流速与海面风速成正比,与所在纬
度正弦的平方根成反比。
2020/5/5
③ 风海流随深度的变化 在浅海中,流向与风向几乎
一致。
风海流流向随深度增加向右
偏转(北半球),流速随深 度增加逐渐减小。(见图)
2020/5/5
(2)地转流及其他类型海流
地转流又称梯度流。它是指当海面发生倾斜时,海水的水 平压强梯度力和水平地转偏向力平衡时的稳定海流。按引 起等压面倾斜的原因不同,分为倾斜流和密度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