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通辽市基础母牛繁殖成活率的调研
通辽市肉牛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通辽市肉牛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摘要肉牛产业作为通辽市畜牧业的支柱产业,带动了农村牧区经济发展。
对通辽市肉牛产业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指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为进一步促进肉牛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肉牛产业;现状;对策;内蒙古通辽通辽市属农牧结合类型区,养牛业在畜牧业产业中占据着优势主导地位。
随着草原禁牧的实施,肉牛养殖逐渐发展成为舍饲、规模养殖为主的模式。
近年来,通辽市把加快发展肉牛产业作为调整农村牧区经济结构、促进农牧民增收的战略任务来抓,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扶持、强化服务、典型示范等措施,使肉牛养殖业得到长足发展。
1 通辽市肉牛产业发展现状1.1 已形成一定的养殖规模和区域布局2011年全市黄牛存栏达198万头,其中能繁殖母牛98万头,分别比2006年增长27.7%和32.0%;2011年末出栏肉牛68万头,牛肉产量10万t,占全市肉类总产量的20.0%。
据测算,2011年,全市农牧民人均肉牛养殖纯收入达805元,占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的11.1%。
通辽市已经成为国家重要的优质肉牛生产基地。
科左后旗、科左中旗、扎鲁特旗被列为东北肉牛带重点旗。
科尔沁区、开鲁县等育肥牛生产颇具规模。
1.2 具有较为突出的品种技术优势通辽市培育的“中国西门塔尔牛”作为国内6大肉牛品种之一,已成为东北肉牛区的主导品种。
通辽市作为中国西门塔尔牛的核心区,具有年产120万支西门塔尔牛良种冻精、2 049个改良站点、2 500名改良员、年冷配母牛50万头的良种繁育体系和生产能力。
1.3 探索出符合通辽市实际的规模化养牛模式一是半农半牧区、农区“以家庭为单位,小规模,大群体,整村推进”专业村模式,走种养结合、为养而种、建设养畜的路子,养殖的规模、质量、效益都比较高。
全市现有养牛专业村382个,专业村基础母牛饲养量12万头。
二是集约化、标准化规模养牛场模式。
全市年出栏500头以上的规模化育肥牛场159个,年出栏优质育肥牛近10万头。
扎鲁特旗北部牧区牛冷配改良现状调查及建议

专 论中国牛业科学2020,46(6) :50-52Chena Ca t eScenc%扎鲁特旗北部牧区牛冷配改良现状调查及建议郭杰,王景山,包玲玲,何曙光,马万欣,田耕晨(通辽市家畜繁育指导站,内蒙古通辽028000)摘要:通辽市农牧局为全面掌握扎鲁特旗北部牧区牛冷配改良情况,推动牛良种化进程,逐渐转变肉牛养殖生产方式,开展了牛冷配改良情况调研。
通过调研发现扎鲁特旗北部牧 区70%的养牛场户使用本交公牛改良配种。
分析该地区牛冷配改良技术推广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提出了科学的推广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牧区;牛;冷配;改良;本交中图分类号:S8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9111 (2020)06-0050-03为推进扎鲁特旗北部牧区牛品种改良进程,2020年3月由市家畜繁育指导站4人组成调研组,对北部牧区牛冷配改良情况进行全面梳理调查。
先 后到扎鲁特旗北部牧区巴雅尔图胡硕镇、乌兰哈达苏木、格日朝鲁苏木和阿日昆都楞镇,实地走访了 4 个苏木镇的畜牧兽医站、随机走访11个嘎查村的 32个养牛户,同时召开座谈会,就牛冷配改良情况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专题调研。
1北部牧区四个苏木镇畜牧业基本情况扎鲁特旗北部牧区与兴安盟、赤峰市接壤,包括巴雅尔图胡硕镇、乌兰哈达苏木、格日朝鲁苏木和阿 日昆都楞镇,属于山地草原类型区,草牧场资源丰 富,面积达53.28万hm 2,耕地面积1.75万hm 2*原 驻牧民每户都拥有草牧场,面积少则几百亩,多的达到五六千亩* 4个苏木镇共辖39个行政嘎查村,现 有农业人口 9 144户、27 384人,其中蒙古族占 98.5%* 2019年牧业年度统计,牲畜总头数57.53万头只,其中大牲畜存栏18.9万头、羊存栏37. 4万只*棚舍21.8万m 2、窖池8.2万m 3、储草棚15.6 万m 2、饲草料基地2万hm 2 *牧区主要经济支柱以畜牧业为主,2019年畜牧业增加值占4个苏木镇总GDP 的 13.8%*2牛冷配改良取得的成效2.1逐步建立起牛良繁推广体系2001年北部牧区开始实施牛冷配改良,市旗镇三级政府采取了行政、技术综合推广措施,把牛冷配改良技术作为一项重点科技推广项目来抓,逐步建立起比较完备、辐射面较广的牛冷配改良技术推广网络*牛冷配站点从无到有,目前建立了 241个;牛冷配技术员逐年增加,已达到388人;冷配改良范围逐年扩大,已辐射39个行政村*2.2良实施冷配改良以来,当地牛品种质量得到了很大提高*始终以西门塔尔牛改良当地蒙古牛,1989年F1代成年牛的平均体高为119 c 叫体长为142cm ,体重408 kg [1]。
吉林省肉牛基础母牛养殖的SWOT分析

吉林省肉牛基础母牛养殖的SWOT分析肉牛产业作为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百姓“菜篮子”密切相关。
发展肉牛产业,对于提高牛肉供给保障能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经济社会稳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吉林省不断推进肉牛产业发展,大力推进“秸秆变肉”暨千万头肉牛建设工程的实施,肉牛产业发展动力强劲。
而基础母牛直接决定肉牛产业能否得到良好、稳定、持续发展。
课题组在对吉林省肉牛基础母牛调研中发现,母牛养殖存在养殖规模小,饲养水平不高,规模化、标准化程度低等问题。
因此,课题组结合吉林省基础母牛养殖现状,利用SWOT模型对基础母牛产业的优势、劣势、机会,及威胁进行综合分析,并提出发展策略,旨在为吉林省肉牛产业快速、高质量、健康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1 内部竞争优势分析(S)1.1 资源优势吉林省位于我国东北地区中部,具有得天独厚的种植和养殖优势,是我国农业生产大省之一,拥有“天下第一粮仓”和“黄金玉米带”等丰富的饲草饲料资源,使肉牛基础母牛饲养成本在一定程度上得以降低。
吉林省东部养殖区除冬季舍饲外,一般均为放牧饲养;中部绝大多数为全年舍饲;西部则采用放牧加补饲的方式进行饲养。
这种多元化的饲养模式,助推了吉林省肉牛产业在全域范围内蓬勃发展。
1.2 品种优势近年来,吉林省肉牛基础母牛产业发展迅猛,截至目前,吉林省基础母牛存栏2 500 173头,现有品种18个,包括地方品种3个,培育品种7个,引入品种8个,并形成了“东黄(延边黄牛)、西红(中国草原红牛)、中改良(中国西门塔尔牛)”的产业分布格局。
随着大型养殖场致力于开拓高品质肉牛产业,2021年,全省共有24个企业从乌拉圭、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国家引进中海福特牛、安格斯牛等品种母牛13 116头,同比增长超过800%,助推了母牛产业规模化发展。
2 内部竞争劣势分析(W)2.1 技术水平低吉林省大部分肉牛基础母牛养殖户为本地农民,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且思想观念墨守成规。
探讨规模化母牛养殖场繁殖成活率提升的有效措施

母牛的繁殖能力与养殖场的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息息相 关。一般母牛发情期集中在春夏交替时期或秋季,很少会在夏 季中期和冬季发生。这是由于夏季温度升高会刺激母牛的卵 巢和肾上腺皮脂部分一起分泌孕酮,孕酮的产生会缩短母牛的 发情期,而冬季的气温骤降会导致粮草供应不足影响母牛的饲 养条件,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母牛的发情和受孕 。 [3] 1.4 输精技术
探究[J].当代畜禽养殖业,2019(2):40. [3] 玛依努尔·斯拉木,关元鑫.指导农民养殖肉牛快速育肥
技术[J].中国畜禽种业,2017,13(6):92. [4] 严 典 波.肉 牛 高 效 养 殖 及 育 肥 技 术 [J].新 农 村,2017
(15):73. [5] 罗家品.科学 养 殖 肉 牛 及 育 肥 技 术 [J].花 卉,2016(6):
西门塔尔基础母牛普查工作总结

西门塔尔基础母牛普查工作总结岳普湖县1982年开始了引进牛种的纯繁和杂交改良工作,30多年来黄牛改良成绩斐然。
为了摸清现有西门塔尔基础母牛和各代杂交牛的数量及生产性能,根据自治区畜牧科研所张扬研究员肉牛课题组的安排,201X年11月**区承担了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课题-西门塔尔基础母牛普查项目,201X年11月至201X年8月,岳普湖县西门塔尔基础母牛普查项目组经过近两年的努力,西门塔尔基础母牛普查项目按照自治区的要求,目前项目已圆满结题。
现汇报如下:1、项目县黄牛改良基本情况根据分层次组内平均数抽样方法和201X年初**区12县市开展黄牛基础牛群普查的资料,疏附、伽师、岳普湖三县为西门塔尔基础母牛普查项目县。
多年来岳普湖县坚持推广细管冻精技术,普及西门塔尔与荷斯坦良种牛冻精,利用德国优质乳用牛冻精、性控冻精以及扶持安格斯优质肉用牛的发展,有效推进大畜良种化程度。
同时,强化冷配服务体系改革工作,在广大农户中加大黄牛冷配服务力度,鼓励农户自繁自育,不断扩大良种覆盖面。
两年来岳普湖县黄牛冷配完成万头,西门塔尔牛品种的冷配量占到80%以上,现存栏黄牛万头,其中西门塔尔牛万头,占黄牛存栏量的%。
二、项目所做的主要工作(一)编制设计黄牛基础牛群普查方案201X年12月,岳普湖县根据**项目负责人的安排,着手编制设计黄牛基础牛群普查方案:要点是201X年12月至201X年1月份在岳普湖县的多个村全面开展黄牛基础牛群普查,预期得到不同牛种不同类型的存栏量,为西门塔尔基础母牛普查提供准确信息。
(二)开展黄牛基础牛群普查开展黄牛基础牛群普查具体要求是:1、普查数据采用县、乡、村三级普查的自然黄牛存栏。
为体现普查数据的科学性,对外公布的统计局数据及内部上报农业部防疫数据一概不采用。
2、普查牛种分为西门塔尔牛、土种牛、荷斯坦牛。
有关统计内容以黄牛基础牛群普查统计表为准。
3、普查时间是201X年12月至201X年1月份。
提高基础母牛繁殖率的提高基础母牛繁殖率的综合技术要点综合技术要点

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
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是偷偷摸摸的。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却可以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7.在村头有一截巨大的雷击木,直径十几米,此时主干上唯一的柳条已经在朝霞中掩去了莹光,变得普普通通了。
8.这些孩子都很活泼与好动,即便吃饭时也都不太老实,不少人抱着陶碗从自家出来,凑到了一起。
9.石村周围草木丰茂,猛兽众多,可守着大山,村人的食物相对来说却算不上丰盛,只是一些粗麦饼、野果以及孩子们碗中少量的肉食。
提高基础母牛繁殖率的综合技术要点经过三十几年的改良过程,我县所饲养的基础母牛绝大部分是由西门塔尔、夏洛来、荷斯坦、利木赞等优良品种改良的多元高代母牛,为我们发展优质肉牛提供了有利条件和基础保障。
怎样提高这些优质母牛的繁殖率是发展优质肉牛的关键“抓肉先抓配”,提高母牛受胎率更是重要环节。
1 充分利用当地饲料资源,合理配制母牛日粮母牛的日粮应包括精料、干玉米秸秆、青黄贮玉米秸、青绿饲料等。
根据母牛的营养需要,生产日期日粮中的营养依次为粗纤维、能量、粗蛋白、常量元素、微量元素和维生素,要保证母牛的营养供给。
母牛的膘情应在 7.5 ~ 8.5 成之间才能保证产犊后两个月及时发情配种,体膘在 7.0 成以下易造成母牛不发情或发情不明显。
但母牛过肥可影响排卵,降低受胎率。
对母牛而言,脂溶性维生素、微量元素和矿物质与繁殖密切相关。
缺乏锰、锌、碘都会导致母牛发情延迟或减退。
缺乏 VA 、 VD 、钙和硒易造成母牛胎衣不下及受胎率下降。
提倡科学养牛,养牛场和养牛户应尽可能使用全价料。
2 加强母牛的饲养管理,减少产科病的发生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
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是偷偷摸摸的。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却可以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科尔沁牛

科尔沁牛摘要本文对通辽地区科尔沁牛的体型外貌、生长特性、繁殖特性和生产特性进行了详细的介绍,研究目前生产状况,分析发展中的问题,提出饲养繁殖意见。
关键词科尔沁牛、特性、养殖引言通辽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属东北和华北地区的交汇处。
通辽市土质肥沃、水草丰美,是国家重要的畜牧业生产基地,被誉为"黄牛之乡"。
境内草原面积327.4万亩,牲畜存栏头数达到712.5万头只,特别是西门塔尔牛、科尔沁牛、中国美利奴细毛羊、科尔沁细毛羊、科尔沁马等畜种享誉国内外。
本文对通辽市最具特色的畜牧品种——科尔沁牛的基本情况进行了叙述,在分析品种特点的基础上,给出繁育养殖的建议和意见。
1.科尔沁牛概述科尔沁牛,是以科尔沁草原上的土种牛为基础,用西门塔尔牛杂交加选择的手段,定向培育成的兼用型新种群。
新品种综合了双亲的优良性状,产乳、产肉量多,又容易饲养,是个理想的推广品种,深受养牛界的欢迎。
如今,这种体大膘肥的黄(红)白花牛遍及通辽市。
该品种的育成,是通辽市农牧民脱贫致富的福音,也是内蒙古自治区人民科技水平的展示。
1.1育种背景通辽市素有“黄牛之乡”之称,其养牛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
但是,当地饲养的蒙古牛,个体小,生产性能低,不能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
为了提高乳、肉生产及役用能力,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主要选用西门塔尔牛杂交改良本地牛。
同时,大力推广人工受精计数,加快了黄牛改良步伐。
到20世纪70年代初,改良牛已达18.2万头,占全市黄牛综述的18%。
改良牛的生产性能有了很大提高。
随着家畜改良事业的发展,1972年正式提出培育科尔沁牛,并纳入通辽市畜禽改良和育种规划。
同时成立了育种委员会和技术组,制定了育种方案和鉴定标准。
从此,一个适应北方草原环境,在放牧为主饲养条件下,产乳、肉多,繁殖性能高,体型外貌一致,遗传性稳定的新品种培育工作开始了。
1977年“科尔沁牛新品种培育”纳入通辽市科技规划;1983年列入自治区科研重点项目。
草原牧区母牛繁殖成活率低的原因及提高措施

63 .%的 牧户 缺 草 , 但是 补 草 定 时定 量 , 目前 牧 户基 本
都在超载经营 , 自然 草 场 退 化 严 重 , 春 季 节雪 大 , 冬
食 动物不用补料的传统习俗 , 合理饲养 , 早补 、 保膘 , 保 证 母 牛 产后 正 常 发 情 , 时 配 种 , 高受 配 率 、 适 提 受 胎率 、 繁殖成活率 , 提高效益 , 增加经济收人 。牧区的
牛业 的发展 。
率、 受胎率 、 繁殖成活率 , 达到农牧 民增收的目的。 在乌拉盖地 区, 养牛业 的顺利、 有效提高饲养 效
益 的关 键在 于 冬 春季 节 的饲 养 管理 ,其 中基 础母 牛 的补 饲是重 中之重 。 饲 的前提 条 件是必 须有充足 的 补 饲草 料 , 每头 牛储 备过 冬渡春 青干草 1 . 以上 , 价 5吨 全
垫 铺 厚度 要 1 米 以上 ,干羊粪 沫 垫铺 厚度 要 在 5 5厘 厘 米 以上 , 证 卧盘 的温 暖 、 保 干燥 。
牛 的饮水 量 很 大 ,冬 春 季 节吃 雪 不 能满 足 本 身
的需 水 量 , 须 保 证 饮 水 , 天 1 , 必 每 次 中午 牛 吃 草 半 饱后 给予饮水 。
和通 辽 市 3盟 市 的交 界处 ,是隶 属 于 锡林 郭 勒 盟 享
有 旗 县级 行政 管 理权 限 的地 区 , 土地 面 积 5O 平 方 l 3 千米 , 利 用 天 然 草 场 4 可 5万 公 顷 , 典 型 的 草 原 牧 是
区, 家畜存 栏 5 0万 只。畜牧 业 是农 牧 民的支 柱产 业 , 但 是 乌 拉 盖地 区牛 的繁殖 成 活 率低 于 6 %,影 响养 0
户还是保持传统 的放牧方式 , 饲养管理粗 , 冬春季节 还是 “ 保命过冬” 的方式维持生命 , 没有计划和明细 算账 。养牛的随意性太大 , 直接影响经济效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