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墙砌砖施工工艺

围墙砌砖施工工艺
围墙砌砖施工工艺

围墙砌砖

1、材料

砖:品种、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砖应色泽均匀,边角整齐。砖应提前1~2天浇水湿润,含水率宜为10~15%。

水泥:品种及标号应根据砌体部位及所处环境条件选择,一般宜采用42.5号矿渣硅酸盐水泥。

砂:用中砂,配制M5以下砂浆所用砂的含泥量不超过10%,M5及其以上砂浆的砂含泥量不超过5%,使用前用5mm孔径的筛子过筛。

2、主要机具

应备有大铲、刨锛、瓦刀、扇子、托线板、线坠、小白线、卷尺、铁水平尺、皮数杆、小水桶、灰槽、砖夹子、扫帚等。

3、砌筑前准备

选择砌筑方法:采用“三一”砌筑法,即一铲灰、一块砖、一揉压的砌筑方法,如采用铺浆法砌筑时,铺浆长度不得超过750mm。设置度数杆:在围墙砌体转角处、交界处应设置皮数杆,皮数杆上标明砖皮数、灰缝厚度以及竖向构造的变化部位。皮数杆间距不应大于15m。在相对两皮数杆上砖上边线处拉准线。

4、具体施工做法及要求

砂浆石配合比准确,砂浆强度达到设计要求;砖墙的水平灰缝厚度和竖缝宽度为l0mm,且不小于8mm,也不大于12mm。使用M7.5水

泥砂砌筑,水平灰缝的砂浆饱满度不低于80%,垂直灰缝宜采用挤浆或加浆方法,不得出现透明缝、假缝。

砖墙的转角处和交接处应同时砌筑。不能同时砌筑处,应砌成斜槎,斜槎长度不应小于高度的2/3。不得在半砖墙和砖柱等部位中留设脚手眼。围墙砌砖每天高度不超过1m。临时间断处必须砌成斜槎。

基础的断面各部尺寸与设计尺寸的误差不得大于40㎜、更不得小于设计,基础顶面高程与设计标高的误差不得超过±10㎜。墙平面平整度不超过30㎜。顶面高程与设计标高的误差不超过±15㎜。墙体垂直度误差不超过墙面的0.5%、最大不超过30㎜。

围墙墙体每小于或等于30设一宽30的伸缩缝,并用建筑油膏铁皮盖面,基础需设缝可连续。

砖柱应选用整砖砌筑,砖柱砌筑应保证砖柱外表面上下皮垂直灰缝相互错开1/4砖长,砖柱内部少通缝,为错缝需要加砌配砖,不得采用包心砌法。

5、技术保证措施

砌体施工时应正确设置皮数杆。砖砌体灰缝应横平竖直、均匀饱满、头缝塞足、粘结良好,垂直、平整度符合质量要求。砌体的转角处和交接处应同时砌筑,对不能同时砌筑而要必须留设的临时间断处,应砌成斜槎,墙体的拉结筋必须按抗震要求进行施工。

砌筑用砖应根据气温及气候情况进行浇水湿润,雨季施工时不得使用含水率达到饱合状态的砖砌筑。为防止砌体渗水的通病,在砌筑

过程中,勾缝的时间控制应以砂浆初凝前为宜。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