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刮电机控制原理审批稿
汽车雨刮系统原理分析演示文稿

汽车雨刮系统原理分析演示文稿汽车雨刮系统由三个主要部分组成:雨刮器、驱动装置和控制装置。
雨刮器由刮水臂和雨刮片组成,它负责刮去挡风玻璃上的水滴。
驱动装置通常由一个电动马达驱动,通过一个系统来传动雨刮臂的运动。
控制装置通常由一个开关组成,用于控制雨刮器的启动、停止和调速。
当驾驶员打开雨刮器开关时,控制装置会将信号传递给驱动装置,驱动装置则开始工作。
电动马达通过减速器和连杆传动,将转动运动转换为直线运动,从而驱动雨刮臂腔动。
当雨刮臂运动时,雨刮片与挡风玻璃接触,刮去水滴。
为了确保雨刮器能够在不同天气条件下正常工作,雨刮片的设计和材料非常重要。
雨刮片通常由橡胶制成,具有良好的弹性和耐磨性。
橡胶雨刮片可以紧密贴合挡风玻璃,以确保水滴能够完全被刮掉。
同时,雨刮片也需要具备耐高温和耐低温的性能,以应对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
除了雨刮片的设计,雨刮器的结构也非常重要。
雨刮器通常由框架和接触杆组成,框架负责支撑雨刮片,接触杆则将框架固定在刮水臂上。
框架的设计要考虑到雨刮片与挡风玻璃的接触面积,以确保整个雨刮片能够均匀刮去水滴。
在实际使用中,驱动装置的调速性能也非常重要。
适当的刮风速度可以确保水滴被完全刮掉,但过高的速度可能会导致橡胶雨刮片的过早磨损。
因此,控制装置通常提供多个刮风速度选择,以满足不同驾驶条件下的需求。
总结起来,汽车雨刮系统的原理是通过驱动装置驱动雨刮臂运动,从而使雨刮片刮去挡风玻璃上的水滴。
雨刮片的设计和材料,以及雨刮器的结构和驱动装置的调速性能,都对雨刮系统的工作性能有着重要影响。
只有在各个方面都得到优化和协调,雨刮系统才能够在不同天气条件下有效地工作,确保驾驶员的安全行驶。
雨刮电机工作原理

雨刮电机工作原理雨刮电机是汽车上非常重要的一个部件,它的主要作用是驱动雨刮器进行清洗挡风玻璃。
在雨天或者雾天行驶时,雨刮电机的工作状态直接影响着驾驶者的视线清晰度,因此了解雨刮电机的工作原理对于汽车的正常使用至关重要。
雨刮电机的工作原理可以简单概括为电能转换为机械能。
当驾驶者打开雨刮开关时,电流通过导线进入雨刮电机,激活电机内部的线圈。
线圈在电流的作用下产生磁场,这个磁场与电机内的永磁体相互作用,产生了旋转力矩,从而带动雨刮器进行来回摆动,清洗挡风玻璃上的雨水或者灰尘。
雨刮电机内部的结构非常复杂,主要由电机本体、减速器、传动杆和雨刮臂等部件组成。
电机本体是雨刮电机的核心部件,它由定子和转子组成,定子上绕有线圈,转子则是连接着传动杆的部件。
减速器的作用是将电机本体产生的高速旋转转换成雨刮臂上的低速摆动,从而更好地适应挡风玻璃的清洗工作。
传动杆将减速器的旋转运动传递给雨刮臂,最终带动雨刮器进行工作。
在雨刮电机工作时,需要注意一些常见的故障和维护问题。
例如,电机本体可能会因为长时间使用而产生过热现象,这时需要及时停止使用并等待冷却。
减速器和传动杆可能会因为长时间摩擦而产生磨损,这时需要定期添加润滑油来保持零部件的正常运转。
此外,雨刮臂和雨刮器也需要定期更换,以确保清洗效果和安全行车。
总的来说,雨刮电机作为汽车上的重要部件,其工作原理直接关系到驾驶者的行车安全和舒适性。
了解雨刮电机的工作原理,对于及时发现和解决雨刮电机故障,保障驾驶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定期的维护保养工作也是确保雨刮电机长期有效运转的关键。
希望本文对读者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写出雨刮系统电机调速原理

现在的雨刮电机绝大部分是三刷式的(三个电刷),三个电刷安装一定角度排列。
主碳刷与电源相连,对应(180度)的就是低速碳刷,与相差(120度左右)的是高速电刷。
为什么有一定角度都就实现了高低速运转呢?先分析一下下面的图。
首先先给线圈供电,电流方向如图所示,电机开始运转(电磁原理,这里不详细讨论),与此同时旋转中,线圈会产生反电动势,随着转速提高反电动势也在提高,当电枢电流产生的电磁力矩与运转阻力矩平衡时,电枢的转速不再上升而趋于稳定。
为了方便理解电机转子线圈,把线圈假设成直线圈。
上图现在处于低速档位,图上的N、S代表永磁体的两个极,红色箭头代表供电电流方向,蓝色箭头代表反电动势方向。
a.直流电动机旋转时,在电枢绕组内同时还产生反电动势,其方向与电枢电流的方向相反b.当电枢通电后转速逐渐上升时,其绕组内同时产生一个反电动势,方向与电枢电流方向相反c.电枢转速上升时,反电动势也相应上升,电流产生的电磁力矩与运转阻力矩平衡时,电枢的转速不再上升而趋于稳定。
详细的解释:根据电磁定律,当磁场变化时,附近的导体会产生感应电动势,其方向符合法拉第定律和楞次定律,与原先加在线圈两端的电压正好相反。
这个电压就是反电动势。
反电动势是指与电源的电动势方向相反的电动势。
电路中存在多个电源时可能出现反电动势。
比如同一导轨回路上的两根金属棒切割磁场的速度不等,有可能出现反电动势;动生电动势和感生电动势同时存在时可能出现反电动势。
对线圈而言,其中的通电电流发生变化时就会在线圈的两端产生反电动势。
比如LC 振荡电路中电感线圈两端电压的变化与反电动势紧密联系;电动机线圈在转动时,反电动势也伴随产生了。
电动机的原理初中就能理解,是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通电的线圈在磁场里受到磁场对它的安培力的作用,使得线圈绕轴旋转。
安培力是线圈转动的动力来源。
如果我们只看到安培力的动力作用,电动机的线圈会不断地加速,这显然是不可能的,因为每个电动机都有一个最大的转速。
雨刮电机控制原理

雨刮电机控制原理雨刮电机控制原理9.1.1 电动刮水器结构原理 1电动刮水器的作用刮水器的作用是在雨雪天气行车时,清除挡风玻璃上的雨水或积雪,确保驾驶员有良好的视线。
2电动刮水器基本结构汽车上采用的利水器,根据其动力不同可分为真空式、气动式和电动式三种。
由于电动刮水器具有动力大,工作可靠,容易控制,且不受发动机工况影响等优点,目前被广泛使用。
所以,这里我们只介绍电动刮水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电动刮水器是由微型直流电功机驱动,通过联动机构,使挡风玻璃外表面的刮水片来回摆动,以扫除挡风玻璃上的雨水、雪或灰尘。
电动刮水器的基本结构如图9(1所示。
其驱动部分是由一个微型直流电动机 3、涡轮箱 2 与电动机合装在一起并固定在底板 1 上,涡轮的旋转运动经曲柄4、6 连杆 5、7 摆杆 8、12 等传动机构转换为柱复摆动,并通过摆臂9、10 带动刮水片ll、13 做往复摆动,其上的胶皮便清除掉风挡玻璃上阻碍视线的杂质。
近年来在有些车辆上采用了柔性齿条传动刮水器,其结构如图9(2 所示,柔性齿条传动机构具有占用空间小、噪声低、便于刮水电动机布置等优点。
可以将电动机装在维修空间比较大的地方,便于维护。
柔性齿条由套管、芯轴、钢丝三部分组成。
钢丝以一定的螺距绕在柔性的芯轴上,使芯轴表面形成“齿形”,与齿轮啮合带动刮水片做往复摆动刮水。
3三刷永磁电动机刮水器电动机按其磁场结构来分,有并激磁式和永磁式两种。
日前采用永磁式电动机较多,因它的磁极为永久磁铁(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噪声小、结构简单、价格低廉等特点因而得到了广泛使用。
磁铁磁极、电磁电动机因带有3 个电刷而得名。
由永久磁1结构:三刷永磁见图枢转子、3 个电刷、壳体及驱动端盖与减速箱连为一体等组成见9(3 和图材料制成的永久磁铁,9( 磁极一般为铁氧体材 4。
数量为一对。
电刷 C 为高速电刷,电刷亦称为第三电刷,它与电 B 的夹角为 30 度或 60 度。
搭铁电刷 A 可以直接搭关搭铁。
雨刮电机工作原理

雨刮电机工作原理
雨刮电机是一种用于汽车雨刮器系统的关键组件。
它的工作原理是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从而驱动雨刮器刮水器进行摆动,以清除汽车前挡风玻璃上的雨水、雪、尘埃等。
雨刮电机主要由电机本体、减速器和传动装置组成。
首先,电机本体是雨刮电机的核心部分,它通常采用直流电机或有刷直流电机。
当电流通过电机时,电机内部产生一个电磁场,根据电流方向的不同,电机转子会受到斥力或吸引力,从而开始自动旋转。
然后,减速器起到减速和增加扭矩的作用。
它通常由一组齿轮组成,将电机旋转的高速运动转变为雨刮器刮水器需要的低速高扭矩运动。
减速器的设计非常重要,它的齿轮传动比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以确保雨刮器刮水器在不同的速度下都有良好的清洁效果。
最后,传动装置将电机转速输出到雨刮器刮水器上。
通常,它由连杆、摇杆或其他机械装置组成,将电机的旋转运动转换为刮水器的摆动运动。
这种机械装置可以使雨刮器在前挡风玻璃上均匀地刮除水滴,确保驾驶者有良好的视野。
总的来说,雨刮电机通过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将电流驱动电机产生旋转,经过减速器和传动装置转变成雨刮器摆动的运动,从而清除前挡风玻璃上的雨水、雪、尘埃等。
它是确保驾驶者行车安全和便利性的重要装置。
雨刮系统的原理

雨刮系统的原理一、引言雨刮系统是汽车上的重要安全装置之一,它能够在下雨或雨雪天气中清除车窗上的水滴、雨水或雪花,保证驾驶员的视野清晰,提高行车安全性。
本文将介绍雨刮系统的工作原理和构成要素。
二、雨刮系统的构成要素雨刮系统主要由雨刮器、雨刮臂、雨刮电机和开关控制装置组成。
1. 雨刮器雨刮器是雨刮系统的核心部件,通常由橡胶刮片和刮片支架组成。
橡胶刮片贴附在刮片支架上,通过刮片支架的连接装置固定在雨刮臂上。
橡胶刮片的质量和弹性决定了雨刮效果的好坏。
2. 雨刮臂雨刮臂是连接雨刮器和雨刮电机的桥梁,它能够使雨刮器在车窗上来回摆动,清除水滴和雨水。
雨刮臂通常由金属制成,具有一定的弯曲形状,以适应不同车型的车窗曲率。
3. 雨刮电机雨刮电机是驱动雨刮臂运动的动力源,它通过旋转输出轴带动雨刮臂上的齿轮,进而使雨刮器来回摆动。
雨刮电机通常由直流电动机和减速装置组成,能够提供足够的扭矩和速度来完成清除任务。
4. 开关控制装置开关控制装置是雨刮系统的控制中心,它允许驾驶员根据需要启动和停止雨刮器的工作。
开关通常位于驾驶员座位附近的方便位置,驾驶员可以通过操作开关来调节雨刮器的速度和间隔。
三、雨刮系统的工作原理雨刮系统的工作原理可以简单地描述为:驾驶员通过开关控制装置启动雨刮器,雨刮电机开始工作,带动雨刮臂上的齿轮旋转,使雨刮器在车窗上来回摆动,清除水滴和雨水。
具体而言,雨刮系统的工作过程如下:1. 启动雨刮器驾驶员通过开关控制装置将雨刮器启动,开关会发送指令给雨刮电机,使其开始工作。
2. 雨刮电机启动接收到指令后,雨刮电机开始工作。
电机的转动会带动输出轴上的齿轮旋转。
3. 雨刮臂运动输出轴上的齿轮与雨刮臂上的齿轮相连,当电机转动时,齿轮之间的传动使雨刮臂产生摆动运动。
4. 雨刮器清除水滴雨刮臂的摆动使雨刮器上的橡胶刮片与车窗表面接触,并以一定的压力将水滴刮除。
橡胶刮片的弹性和质量决定了清除效果的好坏。
5. 雨刮间隔调节开关控制装置通常可以调节雨刮器的速度和间隔。
汽车雨刮系统原理分析演示文稿

汽车雨刮系统原理分析演示文稿一、引言二、汽车雨刮系统的构成1.电动雨刮器马达:负责提供动力,使雨刮器能够正常工作;2.雨刮器臂:连接马达和雨刮刀片,使其能够沿着挡风玻璃刮动;3.雨刮刀片:负责将挡风玻璃上的雨水刮除;4.控制装置:包括雨滴传感器、开关等,用于控制雨刮器的启停和速度。
三、雨刮系统的工作原理1.启动与停止:当驾驶员或者雨滴传感器检测到降雨时,控制装置会发送信号给电动雨刮器马达,启动雨刮系统。
待降雨停止或者驾驶员关闭控制装置开关时,系统会停止工作。
2.刮水过程:一旦启动,电动雨刮器马达会产生转动力,将力量传递给雨刮器臂。
雨刮器臂会带动雨刮刀片沿着挡风玻璃上下刮动,将雨水刮除。
刮动的速度可以通过控制装置来调节,以适应不同的降雨情况。
3.转向角度调节:有些汽车雨刮系统可以通过调节雨刮刀片的转向角度来适应不同的车型和挡风玻璃形状。
这样可以确保刮水效果更好,并避免对挡风玻璃造成损伤。
四、雨刮系统的问题与解决方法1.噪音问题:有时候使用雨刮器会产生噪音,这可能是由于雨刮刀片和挡风玻璃之间的摩擦或者马达运转不平稳导致的。
解决方法可以通过更换刮片和检修马达来解决。
2.清洁不彻底:有时候雨刮刀片不能完全将雨水刮除,可能是由于刀片的老化导致的。
可以定期更换刀片,确保清洁效果。
3.雨滴感应不灵敏:雨滴传感器可能因为灰尘或者污垢的堆积而不灵敏,造成雨滴感应不准确。
定期清洁雨滴传感器可以改善感应准确性。
五、总结汽车雨刮系统的原理非常简单,通过电动雨刮器马达的转动力驱动雨刮刀片沿着挡风玻璃上下刮动,将雨水刮除。
雨滴感应器可以根据降雨情况自动启停雨刮系统,提高驾驶安全性。
清洁和定期维护是确保雨刮系统正常工作的关键。
2.赵明,杨磊,李瑞峰.基于单片机的汽车雨刮系统设计[J].电气自动化,2024(1):36-37.。
汽车雨刷电机工作原理

汽车雨刷电机工作原理
汽车雨刷电机是保证汽车行驶时能够清除雨水、雾气等天气影响的必要设备之一。
它
通过驱动雨刷来实现清除车窗上的水液、去除阻碍驾驶员视线的杂质,为驾驶员提供一个
清晰的交通环境,保证行车安全。
汽车雨刷电机和其他电动机一样,是由直流电源驱动的
电动机,其工作原理也有着自己的特点。
汽车雨刷电机由元件组成,主要包括电机、减速器、控制器、连接杆和地盘等。
电机
是汽车雨刷电机的核心部件,用于提供动力驱动雨刷器。
减速器将电机输出的高速运动降
低到适合雨刷器长期工作的转速。
控制器是电机驱动的主要部分,配有多个马达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汽车雨刷电机的转
速和转向,并确保雨刷器的正常运行。
连接杆将电机输出的力量传递给雨刷器,始能将雨
水等杂质从车窗上擦除并排出。
汽车雨刷电机的工作原理可归结为电动机的转动原理。
它是由一对线圈和定子组成的。
在汽车电路系统中,电动机的启动与停止是通过控制电源的关闭、换向及接通进行的。
电流通过电源进入线圈,通过线圈产生的磁场作用于定子,使定子上的励磁磁极发出“北”极和“南”极磁场。
电机转子中有行程的磁铁,当它在两极的磁场作用下发生转动时,其转动速度相对于定子上的磁极发生变化。
汽车雨刷电机通常是由双极的磁铁直流电动机构成的。
即使一个雨刷电机只驱动一个
雨刷器,其电机转子上也要含有两个磁极。
开关电源和电动机控制器的手动操作使表面上
并不复杂的汽车雨刷电机露出了重重的零部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雨刮电机控制原理 YKK standardization office【 YKK5AB- YKK08- YKK2C- YKK18】
电动刮水器结构原理
1)电动刮水器的作用
刮水器的作用是在雨雪天气行车时,清除挡风玻璃上的雨水或积雪,确保驾驶员有良好的视线。
2)电动刮水器基本结构
汽车上采用的利水器,根据其动力不同可分为真空式、气动式和电动式三种。
由于电动刮水器具有动力大,工作可靠,容易控制,且不受发动机工况影响等优点,目前被广泛使用。
所以,这里我们只介绍电动刮水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电动刮水器是由微型直流电功机驱动,通过联动机构,使挡风玻璃外表面的刮水片来回摆动,以扫除挡风玻璃上的雨水、雪或灰尘。
电动刮水器的基本结构如图9.1所示。
其驱动部分是由一个微型直流电动机3、涡轮箱2与电动机合装在一起并固定在底板1上,涡轮的旋转运动经曲柄4、6连杆5、7摆杆8、12等传动机
构转换为柱复摆动,并通过摆臂9、10带动刮水片ll、13做往复摆动,其上的胶皮便清除掉风挡玻璃上阻碍视线的杂质。
近年来在有些车辆上采用了柔性齿条传动刮水器,其结构如图9.2所示,柔性齿条传动机构具有占用空间小、噪声低、便于刮水电动机布置等优点。
可以将电动机装在维修空间比较大的地方,便于维护。
柔性齿条由套管、芯轴、钢丝三部分组成。
钢丝以一定的螺距绕在柔性的芯轴上,使芯轴表面形成“齿形”,与齿轮啮合带动刮水片做往复摆动刮水。
3)三刷永磁电动机
刮水器电动机按其磁场结构来分,有并激磁式和永磁式两种。
日前采用永磁式电动机较多,因它的磁极为永久磁铁.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噪声小、结构简单、价格低廉等特点因而得到了广泛使用。
(1)结构:三刷永磁电动机因带有3个电刷而得名。
由永久磁铁(磁极)、电枢(转子)、3个电刷、壳体及驱动端盖(与减速箱连为一体)等组成见图9.3和图9.4。
磁极一般为铁氧体材料制成的永久磁铁,数量为一对。
电刷C为高速电刷,亦称为第三电刷,它与电刷B的夹角为30度或60度。
搭铁电刷A可以直接搭铁,也可以经刮水器开关搭铁。
(2)变速原理:三刷永磁电动机是利用三个电刷在电路中改变正、负电刷之间串连的线圈数目而实现变速的。
电动机在运转过程,电枢绕组将产生反电动
势,相当于并激直流电动机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其方向与电枢电流相反。
当直流电动机稳定运转时,外加电源电压应等于电枢绕组的电压降与反电动势之和。
当刮水器开关的L挡闭合时,电刷B与A通电。
两电刷之间的8个电枢绕组构成两条并联支路,两个支路中各绕组的反电动势相加,两支路的反电动势值相等。
当反电动势与电机内部电压降之和与电源电压相等时,电机进入稳定运转状态,此时电动机转速较低,刮水片每分钟刮动约50次。
当刮水开关的H 挡闭合时,电刷C与两电刷之间的8个绕组形成不对称的两个并联支路,一路是5个绕组(6、7、8、1、2绕组)串联,另一路是3个绕组(3、4、5绕组)串联。
而第一个支路中绕组1与绕组2的反电动势方向相反,相互抵消。
所以实际上每支路仅有3个绕组相串联,反电动势减小。
由于电源电压基本恒定不变,绕组反电动势与电机内部电压降之和小于电源电压,只有提高反电动势,才能进入新的平衡状态。
而反电动势与电动机的转速成正比,所以电动机转速必将上升,刮水片做高速运动,每分钟约70次。
这样,三刷电机就会以两种不同的转速来工作。
4)自动停位机构的工作原理
自动停位机构的作用是:当驾驶员关闭刮水器开关,刮水器停止工作时,刮水片应能回到其行程的末端,而不是在中间位置。
为此刮水器中安装了复依开关,图9.5为复位开关工作原理图,复位开关由刮水电动机的变速器控制,使开关只在刮水片到达其行程末端时才断外。
当驾驶员在刮水片处于中间位置断开控制开关时,由于复位开关仍闭合,故仍能连续给电动机电流,直到刮水片到达下限位置时凸轮才能将复位开关顶开,使电动机停止。
但是由于运动部件的惯件作用,一旦凸轮转过了触点,电机还是会继续运转,刮水片往往还是不能准确的停止在确定的位置。
为此,在自动停位机构中又增加了电磁制动,以解决这个问题。
图9.6所示为刮水器自动复位装置的原理图,在减速涡轮的端面上,镶嵌着接触片2、3,它们随涡轮一起转动,接触片2与电机的外壳连接搭铁,触点臂5、7上铆接着触点4、6,由于触点臂的弹性作用,使触点4、6始终保持与接触片有很好的接触。
当电源开关11接通,并把刮水器开关拉到“I”挡时,其工作电路如下:蓄电池正极——开关11——熔断丝10——B3电刷——电枢绕组——B1电刷——接线柱②——接线柱③——搭铁——蓄电池负极,形成回路,此时刮水电动机低速运转。
当驾驶员将刮水器开关推到“0”档,欲关闭刮水器时,若刮水片不在停止位置,涡轮端面电路的连接如图9.6(b)所示,触点6与接触片2保持接触,其工作电路为:蓄电池正极——开关11——熔断丝10——电刷B3——电枢绕组
——电刷B1——接线柱②——接线柱①——接触臂7——触点6——接触片2——搭铁——蓄电池负极,构成回路,这样电机会继续运转,直至刮水片到达停止位置,涡轮的端面电路连接如图9.6(a)所示,回路中断。
但是由于惯性,电机还会继续运转,此时电机的Bl与B3之间会产生电动势,由于触点4、6同时与接触片7接触,这个感生电动势也构成了回路。
其电路为:电机的电刷B3——触点臂5——触点4——触点6——接触臂7——接线柱①——接线柱②——电刷B1——电动机电枢,在电动机内部的电枢上有反向的电流通过.其产生的力矩与运转的惯性力矩方向相反,会阻止电动机的运转。
这个制动回路.使电动机快速的停止,刮水片便能够准确的停在风挡玻璃下端指定的位置上。
5)间歇式刮水器
汽车在小雨或者雾天行驶时,刮水器即使以低速挡运转,由于水量很少,会与灰少形成泥水,也不易将车窗刮干净,而且还会在风挡玻璃上形成—些污迹,影响驾驶员的视线,严重时有可能刮伤玻璃。
所以,现代很多汽车的刮水器电路中都采用了电子间歇控制系统,在遇到达样的天气时,使用间歇挡,刮水片会间隔2—12s运动一次。
汽午的间歇式刮水器控制电路有多种形式,按间歇时间能否调节分为可调节型和不可调行型两种。
(1)不可调间歇控制电路。
刮水器间歇机构一般利用电机的自动复位触点.并利用阻容(R、C)充放电的半导体电路或者集成电路构成。
图9.7所示为互补式间歇振荡电路图,其巾K1为常闭触点,K2为常开触点,其受继电器J技制;自动停位开关3有两个工作位置,随刮水器电动机的转动而自动改变,当刮水片处于停止位置时,开关3的上位接通,否则开关3的下位接通。
当刮水器开关1置于断开位置“0”挡,间歇开关5置于接通位置时,刮水器间歇运动的电路被接通。
电源先向C 充电,当C两端电压增加到一定值后,T1被导通,T2也随之导通,继电器J通电,常闭触点K1打开,常开触点K2闭合,刮水器电机运转。
此时的电路为:蓄电池正极——B3——B1——刮水继电器J的常开触点K2——搭铁——蓄电池负极。
当刮水电机转动到使自动停位开关3的下位接触时,电容器C便通过二极管D迅速放电,使三极管T1基极电位降低,从而T1、T2转为截止状态,通过继电器J的电流随之中断,常闭触点K1闭合,但由于此时自动停住开关3的下位接触,故刮水电机仍可继续转动,直到刮水片摆回原位,自动停位开关3的上位接通为止,电机才因电枢短路而停止。
接着电源又通过自动停位开关3的上位触点向C充电,重复上述过程使刮水器橡皮刷间歇动作。
其停歇时间长短取决于R1 C电路的充电时间。
由上述工作原理可知,这种电路保证了每个停歇周期内,刮水片贝摆动一次。
图9.8所尔是NE555集成电路织成的振荡电路。
在刮水器运转之前,刮水片处于停止位置,并使自动停位开关的触点S2,处于闭合状态。
当驾驶员操作刮水器开关在“0”挡,间歇开关3闭合时,集成电路NE555的3脚输出高电位,使继电器4通电,常开触点K1闭合,刮水电动机的电极B1经刮水开关2、触点K1接地构成回路,刮水器低速运转。
经过一定时间后,刮水片离开停止位置,自动停位开关5的触点S1闭合,同时集成电路NE555根据内部预先的设定,使3脚输出低电位,继电器4断电,常开触点K1断开,常闭触点K2闭合。
此时,刮水电动机的电极B1经刮水开关2、触点K2、触点S1接地,刮水电机继续低速运转,直到自动停位开关5的触点S2闭合,刮水电动机的电极B1、B3经过常闭触点K2和触点S2,连接在一起,构成自动回路,使电机迅速停止运转,刮水片就停在了原始位置,完成了一个工作循环。
刮水器工作的间歇时间是由集成电路内部设定的,它决定了下一次运转的时间间隔,仍然由集成电路的3脚发出高电位信号激发下一个工作循环。
(2)可调式间歇按制电路。
刮水器控制电路,能使汽车的刮水器按雨量大小自动开闭,并自动调节间歇时间,称为可调式间歇控制电路。
图9.9所示是刮水器自动开闭与调速控制电路。
电路中S1、S2和S3组成在风窗玻璃上的流量检测电极,下雨时,雨水落在检测电极之间,使它们之间的阻值明显减少,水流量越大,其阻值越小。
S1与S3之间的距离较近(约2.5cm),雨量较小时,雨水首先将S1与S3连接,使T1导通,继电器J1吸合,P点接通,刮水器慢速刮水。
雨量较大时,S1与S2之间的电阻也会减小,使T2也导通,于是J2闭合,A点断开,B点接通,刮水电机快速运转;雨停时,检测电阻之间的阻值均增大,T1、T2截止,继电器J1、J2断电,刮水器自动停止刮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