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酸碱盐计算题专项练习--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 酸碱盐专题练习题(答案解析版)

初三化学酸碱盐专题练习1.某农用物资商店里的化肥有Ca 3(PO 3)2、K 2SO4、CO (NH 2)2,其中缺少的肥料品种是()A .氮肥B .磷肥C .钾肥D .复合肥(正确答案)答案解析:【解答】解:Ca 2(PO 4)2含有磷元素,属于磷肥;K 2SO 4中含有钾元素,属于钾肥;CO (NH 2)22.下列选项中物质的俗名、化学式、类别、用途完全对应的是()A .纯碱Na 2CO 3碱制玻璃B .生石灰CaO 氧化物作补钙剂C .小苏打NaHCO 3盐治疗胃酸过多(正确答案)D .大理石CaCO 3盐作建筑材料答案解析:【解答】解:A .碳酸钠俗称纯碱、苏打,其化学式为Na 2CO 3,是由钠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故选项错误。
B .生石灰是氧化钙的俗称,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且一种元素是氧元素,属于氧化物;但生石灰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不能用作补钙剂,故选项说法错误。
C .小苏打是碳酸氢钠的俗称,其化学式为NaHCO 3,是由钠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故选项说法正确。
D .大理石不是碳酸钙的俗称,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
3.下列关于酸碱中和的说法,合理的是()A .有盐和水生成的化学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B .被红火蚁咬了(毒液呈酸性),为了减轻疼痛可以涂抹肥皂水(pH=10)(正确答案)C .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盐酸至恰好反应完全,溶液的pH 不改变D .氢氧化钠中和硫酸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NaOH+H 2SO 4═Na 2SO 4+H 2O答案解析:【解答】解:A 、有盐和水生成的化学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氧化铜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就不是中和反应,故A 不合理;B 、毒液呈酸性,肥皂水呈碱性,肥皂水能中和毒液中的酸,故B 合理;C 、氢氧化钠溶液呈碱性,滴加的盐酸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呈中性的氯化钠和水,溶液的PH 会变小,故C 不合理;D 、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应为:2NaOH+H 2SO 4═Na 2SO 4+2H 2O ,故D 不合理;故选:B 。
(完整版)初中化学酸碱盐习题

专题十酸碱盐一、酸碱指示剂1、实验室中常用的酸碱指示剂是紫色的石蕊试液和无色的酚酞试液;它们能跟酸或碱的溶液起作用而显示不同的颜色。
2、石蕊遇酸溶液变色,遇碱溶液变为色;酚酞溶液遇酸,而遇碱变色。
二、常见的酸、碱通性稀盐酸的化学性质1、盐酸是()(填名称及化学式)的水溶液,是(填“纯净物”或“混合物”);在盐酸中,不管其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均发生电离,即:HCl=H++Cl-,所以盐酸的化学性质即H+和Cl-的性质。
2、盐酸能使色石蕊试液显色,不能使用酚酞试液变色,仍为色。
能与活泼金属反应置换出氢气同时生成盐酸盐。
写出实验室H2的化学反应方程式(用Zn与稀盐酸)。
能与碱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工业用稀盐酸除去铁锈(主要成份Fe2O3·xH2O),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能与碱中和生成盐和水(中和反应)。
举例:实验室制CO2,用石灰石或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中和胃酸(即盐酸)可服用含Al(OH)3的药物,其化学方程式为:稀硫酸的化学性质1、稀硫酸不具备浓硫酸的特性,稀硫酸的化学性质是H2SO4电离生成的H+和SO42−的性质。
2、稀硫酸能使用紫色石蕊试液变,不能使用色酚酞试液变色,仍为色。
能与活泼金属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硫酸盐与氢气,分别写出Zn、Fe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能与碱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硫酸盐与水,分别写出CuO、Fe2O3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能与碱中和生成硫酸盐与水,分别写出NaOH、Cu(OH)2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能与某些盐反应生成新酸与硫酸盐,分别写出Ba(NO3)2、Na2C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三、常见的碱、碱的通性氢氧化钠及氢氧化钙的物理性质1、氢氧化钠,化学式,俗称、、,是一种色的固体,溶于水并(填“放出”或“吸收”)大量的热。
在空气中放置会而在表面,这种现象称为,因此氢氧化钠可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如干燥H2、O2、CO、CH4、NH3等;但不可以干燥CO2、HCl 等,因为它们会发生化学反应。
(完整版)初中化学酸碱盐测试题和答案

酸碱盐测试题一、选择题(以下各题只有一个符合要求的答案,每题1分,共15分)1.为合理利用“垃圾’’资源,提倡垃圾分类回收,生活中废弃的铁锅、铝制易拉罐以归为一类加以回收,它们属于 ( )A.有机物 B.无机盐 C.金属或合金 D.难溶性碱2.将铁钉置于下列四种环境中,容易生锈的是 ( )A.置于潮湿的空气中 B.置于干操的空气中C.浸没于煮沸的水中 D.浸没于油中3.能一次性鉴别NaCl、BaCl2、Na2CO3,三种无色溶液的试剂是 ( ) A.稀硫酸 B.盐酸 C.石灰水 D.硝酸银溶液4.—些食物的近似pH如下:葡萄3.5——4.5,苹果2.9,——3.3,牛奶6.3,——6.6,鸡蛋清7.6——8.0。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胃酸过多的人不应多食苹果 B.苹果汁的酸性比葡萄汁强C.鸡蛋清是碱性食物 D.葡萄汁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5.下列药品未经密封保存,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质量增加并发生化学反应的是()①苛性②碳酸⑧浓盐酸④浓硫酸⑤熟石灰A.①⑧ B.②④ C.①⑤ D.④⑤6.我国著名化学家侯德榜先生作出的重大贡献是()A.发明黑火药 B.创造湿法冶金C. 改进纯碱的生产 D.发现了新元素7.现有①Ba(NO3)2:溶液、②KCI溶液、⑧K2SO4溶液、④CuSO4溶液,不用其他试剂,可通过实验方法将它们一一鉴别开来,鉴别出来的先后顺序可能是 ( )A.①②⑧④ B.①④⑧② C.④⑧②① D.④①⑧②8.向盛有Fe、Cu的烧杯中加入过量稀硫酸,所得溶液中的溶质有( )A.1种 B.2种 C 3种 D 4种9.CuCI2和MgCl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留在滤纸上的物质是( )A.Zn B.Cu C.Zn和Cu D.Cu和Mg10.不符合“酸和盐反应生成另一种酸和另一种盐”的反应是 ( )A.盐酸和硝酸钠溶液 B.稀硫酸和氯化钡溶液C.稀盐酸和硝酸银溶液 D.硝酸和碳酸钙11.某工厂排放的五色废水经测定PH=2,为治理废水,需将此废水的PH调至7~8,为达此目的,并采用经济可行的方法,需在此废水中加入( )A.生石灰 B.氢氧化钠 C.铁粉 D.盐酸12.以铁矿石(含Fe203)为原料炼铁时,一氧化碳是()A.氧化剂 B.还原剂 C.催化剂 D.燃料13.某溶液中含Fe3+,Mg2+,S042-,NO3-,其中Fe3+,Mg2+,S042-的个数比为3:3 :1,可推知溶液中Fe3+,S042-,N03-的个数比是()A.3:2:1 B.1:2:1 C.3:1:15 D.3:1:1314.分别取少量下列各组物质同时加到足量水中,得到无色透明溶液的是 ( ) A.FeCI3、Ba(OH)2、KNO3, B.Na2CO3、CaCl2、Zn(NO3)2C.CuS04、KCI、NaCI D.MgCl2、NaN03、Na2S0415.欲除去括号内的少量杂质,选用试剂不正确的是( )A.NaOH溶液(Na2CO3)选用稀盐酸· B.C(CuO)选用稀硫酸C.NaCl溶液[Ba(OH)2]选用硫酸铜溶液 D.MnO2(KCl)选用水二、选择题(以下各题各有一个符合要求的答案,每题2分,本题共10分)16.把足量的铁粉,分别加入到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中,充分反应过滤,滤液中只有的是 ( )A.Na2S04 CuSO4, B.H2SO4 CuS04 C.HCl H2SO4 D.CuCl2 Cu(N03)217.在下列物质与盐酸反应后所得的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能产生红褐色沉淀的是A.Fe B.Fe2O3 C.CuO D.FeO18.将下列各组物质分别放入水中,有化学反应发生,但既无沉淀生成,又无气体放出的是()A.CaCl2、KOH、Na2C03 B.NazC03、BaCl2、HCI C.K2SO4、HCI、NaOH D.CuS04、HCl、NaCl 19.将一根洁净的铁钉放入稀硫酸中,有:①在铁钉表面产生气泡;②溶液由无色逐渐变成浅绿色;⑧铁钉的质量减轻;④溶液的质量增加,以上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①②⑧ B.①⑧④ C。
初三酸碱盐练习题

初三酸碱盐练习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物质中属于碱的是:A. 氢氧化钠B. 硫酸C. 氯化钠D. 碳酸钙2. 酸的化学性质不包括:A. 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B. 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C. 能与金属反应生成氢气D. 能与盐反应生成新酸和新盐3. 根据酸碱中和反应的定义,下列反应不属于中和反应的是:A. 硫酸与氢氧化钠反应B. 盐酸与氢氧化钙反应C. 硫酸与碳酸钠反应D. 盐酸与氢氧化钾反应4. 强酸强碱盐在水溶液中的性质是:A. 显酸性B. 显碱性C. 显中性D. 显弱酸性5. 根据盐的定义,下列物质中不属于盐的是:A. 硫酸铜B. 硝酸钾C. 碳酸氢铵D. 氢氧化钾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6. 酸的化学性质之一是能与________反应生成盐和水。
7. 强酸和强碱反应生成的盐称为________盐。
8. 根据酸碱中和反应的定义,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_______。
9. 盐的化学性质之一是能与酸或碱发生反应,这种反应称为_______。
10. 强酸弱碱盐在水溶液中会显________性。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1. 所有酸都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12. 碳酸氢铵是一种盐,不是碱。
()13. 强酸弱碱盐在水溶液中显碱性。
()14. 酸碱中和反应一定生成盐和水。
()15. 硫酸铜和氯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氯化铜,这是一种置换反应。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6. 请简述酸和碱的共同化学性质。
17. 请简述盐的分类及其特点。
五、实验题(每题10分,共40分)18. 某学生在实验室中取少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几滴酚酞试液,观察到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
请分析实验现象,并解释原因。
19. 某学生在实验中将稀盐酸滴加到碳酸钠溶液中,观察到有气泡产生。
请描述实验现象,并解释产生气泡的原因。
20. 某学生在实验中将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观察到有蓝色沉淀生成。
初三化学酸碱盐测试题和答案

初三化学酸碱盐测试题一、选择题(以下各题只有一个符合要求的答案,每题1分,共15分)1.为合理利用“垃圾’’资源,提倡垃圾分类回收,生活中废弃的铁锅、铝制易拉罐以归为一类加以回收,它们属于 ( )A.有机物 B.无机盐 C.金属或合金 D.难溶性碱3.能一次性鉴别NaCl、BaCl2、Na2CO3,三种无色溶液的试剂是 ( ) A.稀硫酸 B.盐酸 C.石灰水 D.硝酸银溶液4.—些食物的近似pH如下:葡萄3.5——4.5,苹果2.9,——3.3,牛奶6.3,——6.6,鸡蛋清7.6——8.0。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胃酸过多的人不应多食苹果 B.苹果汁的酸性比葡萄汁强C.鸡蛋清是碱性食物 D.葡萄汁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5.下列药品未经密封保存,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质量增加并发生化学反应的是()①苛性②碳酸⑧浓盐酸④浓硫酸⑤熟石灰A.①⑧ B.②④ C.①⑤ D.④⑤7.现有①Ba(NO3)2:溶液、②KCI溶液、⑧K2SO4溶液、④CuSO4溶液,不用其他试剂,可通过实验方法将它们一一鉴别开来,鉴别出来的先后顺序可能是 ( )A.①②⑧④ B.①④⑧② C.④⑧②① D.④①⑧②9.CuCI2和MgCl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留在滤纸上的物质是( )A.Zn B.Cu C.Zn和Cu D.Cu和Mg10.不符合“酸和盐反应生成另一种酸和另一种盐”的反应是 ( )A.盐酸和硝酸钠溶液 B.稀硫酸和氯化钡溶液C.稀盐酸和硝酸银溶液 D.硝酸和碳酸钙11.某工厂排放的五色废水经测定PH=2,为治理废水,需将此废水的PH调至7~8,为达此目的,并采用经济可行的方法,需在此废水中加入( )A.生石灰 B.氢氧化钠 C.铁粉 D.盐酸13.某溶液中含Fe3+,Mg2+,S042-,NO3-,其中Fe3+,Mg2+,S042-的个数比为3:3 :1,可推知溶液中Fe3+,S042-,N03-的个数比是()A.3:2:1 B.1:2:1 C.3:1:15 D.3:1:1314.分别取少量下列各组物质同时加到足量水中,得到无色透明溶液的是 ( ) A.FeCI3、Ba(OH)2、KNO3, B.Na2CO3、CaCl2、Zn(NO3)2C.CuS04、KCI、NaCI D.MgCl2、NaN03、Na2S0415.欲除去括号内的少量杂质,选用试剂不正确的是( )A.NaOH溶液(Na2CO3)选用稀盐酸· B.C(CuO)选用稀硫酸C.NaCl溶液[Ba(OH)2]选用硫酸铜溶液 D.MnO2(KCl)选用水16.把足量的铁粉,分别加入到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中,充分反应过滤,滤液中只有的是 ( )A.Na2S04 CuSO4, B.H2SO4 CuS04 C.HCl H2SO4 D.CuCl2 Cu(N03)218.将下列各组物质分别放入水中,有化学反应发生,但既无沉淀生成,又无气体放出的是()A.CaCl2、KOH、Na2C03 B.NazC03、BaCl2、HCI C.K2SO4、HCI、NaOH D.CuS04、HCl、NaCl 20.甲化工厂排放的酸性污水和乙化工厂排放的污水,共含有以下6种离子中的各3种:K+、OH-、C032-、Ba2+、H+、NO3-,则乙化工厂排放的污水中所含有的3种离子是 ( )A.K+、OH-、H+ B.K+、OH-、C03 2- C.Ba2+、OH-、NO3- D.OH-、K+、Ba2+三、选择题:以下各题,有1~2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2分,本题共10分)21.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钡溶液与下列各物质恰好完全反应后,溶液仍显红色的是 ( )A.C02 B.Na2CO3 C.H2S04 D.Na2SO42下列各组物质的转化能实现的是( )A.BaCO3→BaCI2(溶液)→BaCO3↓ B.CaCO3→CaO→Ca(OH)2(溶液)→NaOH(溶液)C. Cu→Cu0→Cu(OH)2→CuSO4(溶液) D.Fe2O3→Fe→FeCI3(溶液)→Fe(OH)323.为了证明长期暴露在空气中的氢氧化钠浓溶液已部分变质,某同学先取2mI试样于试管中,而后进行如下实验,其中丕能达到目的的是( )A.加入少量盐酸,观察现象 B.加入澄清石灰水,观察现象C. 加入氯化钡溶液,观察现象 D.通适量CO2气体,观察现象25.一包白色固体可能由碳酸钠、硫酸钾、氯化钠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取式样少许溶于水,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该沉淀不溶于稀硝酸。
(最新整理)初三化学酸碱盐测试题和答案

鸡蛋清 7.6——8.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胃酸过多的人不应多食苹果 B.苹果汁的酸性比葡萄汁强
C.鸡蛋清是碱性食物
D.葡萄汁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
5.下列药品未经密封保存,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质量增加并发生化学反应的是( )
①苛性②碳酸 ⑧浓盐酸 ④浓硫酸 ⑤熟石灰
A.①⑧ B.②④ C.①⑤ D.④⑤
D.FeO
18.将下列各组物质分别放入水中,有化学反应发生,但既无沉淀生成,又无气体放出的是
()
A.CaCl2、KOH、Na2C03 B.NazC03、BaCl2、HCI C.K2SO4、HCI、NaOH
D.CuS04、HCl、NaCl
19.将一根洁净的铁钉放入稀硫酸中,有:①在铁钉表面产生气泡;②溶液由无色逐渐变成浅
23.为了证明长期暴露在空气中的氢氧化钠浓溶液已部分变质,某同学先取 2mI 试样于试管中,
C.H2S04
2 下列各组物质的转化能实现的是( )
4
D.Na2SO4
初三化学酸碱盐测试题和答案
A.BaCO3→BaCI2(溶液)→BaCO3↓ B.CaCO3→CaO→Ca(OH)2(溶液)→NaOH(溶液)
C. Cu→Cu0→Cu(OH)2→CuSO4(溶液) D.Fe2O3→Fe→FeCI3(溶液)→Fe(OH)3
绿色;⑧铁钉的质量减轻;④溶液的质量增加,以上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①②⑧ B.①⑧④ C。①④ D.①②⑧④
20.甲化工厂排放的酸性污水和乙化工厂排放的污水,共含有以下 6 种离子中的各 3 种:K+、
OH-、 C03 2—、 Ba2+、 H+、 NO3—, 则 乙 化 工 厂 排 放 的 污 水 中 所 含 有 的 3 种 离 子 是
初三化学_酸碱盐计算题专项练习_试题与答案

酸、碱、盐计算专题1:Na2CO3·nH2O62g恰好与某硫酸溶液98g完全反应,测得反应后溶液质量为138g。
求:(1)反应后生成CO2的质量(2’)(2)所用硫酸溶液的质量百分比浓度(2’)(3)Na2CO3·nH2O中结晶水的质量分数,并求出n的数值。
(3’)2:t℃某饱和氢氧化钙溶液149.48g与草木灰(其主要成分为碳酸钾)5.5g反应,生成2g沉淀。
求:(1)草木灰中碳酸钾的含量(5’)(2)t℃下氢氧化钙的溶解度(5’)3.使未知质量分数的盐酸50克跟7.8克锌充分反应后,锌有剩余,再加入7.3%的盐酸20克,恰好与剩余的锌完全反应,求(1)第一次所用盐酸的质量分数(2)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4.已知t℃时氯化钾的溶解度为34.7克.在该温度下将氯化钙和氯化钾的混合物16.2克,放入26.2克水中使其完全溶解,然后加入27.6克溶质质量分数为50%的碳酸钾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求:(1)生成碳酸钙沉淀的质量。
(2)反应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5.把30g锌放入200g未知浓度的稀H2SO4中,反应停止后,锌有剩余,取出锌后,称溶液的质量比反应前增加了25.2g。
试求:(1)原稀H2SO4的溶质质量分数;(2)反应后的溶液的主要质量分数;(3)未反应的锌的质量是多少克?6.为了测定某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含量,取20g此样品,将80g的稀盐酸分四次加入样品使之充分反应(石灰石中的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盐酸及生成物反应),每次用盐酸的质量与反应后剩余固体的质量见下表。
(计算结果保留到小数点后一位数字)计算:(1)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2)20g此样品与足量盐酸反应最多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3)加入的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7.探究实验室中久置的NaOH的变质程度:先称取13.3g的NaOH样品(杂质为Na2CO3),配成溶液,然后向溶液中逐滴加入质量分数为14.6%的稀盐酸,根据生成CO2的质量测定Na2CO3的质量。
九年级化学酸碱盐综合训练试题参考答案

九年级化学酸碱盐综合训练试题参考答案(含解析)一、选择题1、解析:在Na2S、Na2SO3、Na2SO4中Na、S原子个数比是恒定的,都是2∶1,其质量比为46∶32。
设混合物中钠元素的质量分数为x,则2Na ~S46 32x 32%=,解得x=46%。
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1-32%-46%=22%。
答案:B二、填空题2、(1)固体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2)①放热酸碱恰好完全中和②减小③Na+、H+(3)2NaOH+CO2Na2CO3+H2O (4)CD3、分析: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氢氧化钠俗称烧碱、火碱、苛性钠,在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根据碳酸氢钠的化学性质即可写出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氯化钠是由离子构成的物质,其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不大,根据20℃时食盐的溶解度进行计算即可,据此解答.解答:解:(1)氢氧化钠俗称烧碱、火碱、苛性钠,故填:火碱(烧碱、苛性钠);(2)设氯元素的化合价为x,(+1)+x+(﹣2)=0,解得x=+1,故填:+1;(3)碳酸氢钠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故填:NaHCO3+HCl=NaCl+H2O+CO2↑;(4)①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物质,故填:Na+、Cl-;②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不大,要使氯化钠从饱和溶液中结晶析出,可以使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故填:蒸发结晶;③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6g,即100g水中最多溶解氯化钠的质量是36g,加入40g食盐将会有4g不溶,形成的是饱和溶液,其溶质质量分数为:,故填:26.5%.三、计算题4、5、试题分析:(1)由图表中数据可知,曲线达到最高点就是生成沉淀最多的,所以是0.58g;(2)根据沉淀的质量计算出氯化镁的质量,再用氯化镁的质量除以100g乘以百分之百即可。
设:100g废水中氯化镁的质量为x,消耗氢氧化钠质量为y,则:MgCl2+2NaOH=Mg(OH)2↓+2NaCl(0.5)95 80 58x y 0.58g根据:=解得x=0.95g所以MgCl2%=×100%=0.95%(3)根据20硝酸银溶液生成2.870g沉淀,则10g硝酸银溶液反应完能生成1.435g沉淀,60g硝酸银完全反应能生成8.61g沉淀,结果生成了7.175g沉淀,说明硝酸银有剩余了,再根据7.175g与1.435g的关系求出消耗硝酸银的质量,即100g废水中加入硝酸银溶液的质量为:×10g=50g;(4)根据氢氧化钠与氯化镁反应生成沉淀的质量计算出与氯化镁反应消耗的氢氧化钠的质量,再除以10%算出与氯化镁反应的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根据氯化镁的质量算出与硝酸银反应生成沉淀的质量,再用氯化银总质量减去与氯化镁反应生成的氯化银沉淀的质量,就是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的质量,再计算出与盐酸反应消耗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酸、碱、盐计算专题
1:
Na2CO3·nH2O62g恰好与某硫酸溶液98g完全反应,测得反应后溶液质量为138g。
求:(1)反应后生成CO2的质量(2’)
(2)所用硫酸溶液的质量百分比浓度(2’)
(3)Na2CO3·nH2O中结晶水的质量分数,并求出n的数值。
(3’)
2:
t℃某饱和氢氧化钙溶液149.48g与草木灰(其主要成分为碳酸钾)5.5g反应,生成2g沉淀。
求:(1)草木灰中碳酸钾的含量(5’)
(2)t℃下氢氧化钙的溶解度(5’)
3.使未知质量分数的盐酸50克跟7.8克锌充分反应后,锌有剩余,再加入7.3%的盐酸20克,恰好与剩余的锌完全反应,求
(1)第一次所用盐酸的质量分数
(2)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4.已知t℃时氯化钾的溶解度为34.7克.在该温度下将氯化钙和氯化钾的混合物16.2克,放入26.2克水中使其完全溶解,然后加入27.6克溶质质量分数为50%的碳酸钾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求:(1)生成碳酸钙沉淀的质量。
(2)反应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5.把30g锌放入200g未知浓度的稀H2SO4中,反应停止后,锌有剩余,取出锌后,称溶液的质量比反应前增加了25.2g。
试求:
(1)原稀H2SO4的溶质质量分数;
(2)反应后的溶液的主要质量分数;
(3)未反应的锌的质量是多少克?
6.
为了测定某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含量,取20g此样品,将80g的稀盐酸分四次加入样品使之充分反应(石灰石中的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盐酸及生成物反应),每次用盐酸的质量与反应后剩余固体的质量见下表。
(计算结果保留到小数点后一位数字)
计算:(1)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2)20g此样品与足量盐酸反应最多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
(3)加入的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7.
探究实验室中久置的NaOH的变质程度:先称取13.3g的NaOH样品(杂质为Na2CO3),配成溶液,然后向溶液中逐滴加入质量分数为14.6%的稀盐酸,根据生成CO2的质量测定Na2CO3的质量。
从而进一步确定样品中NaOH的变质程度。
实验测得加入稀盐酸的质量与产生CO2气体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计算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1)该图像中开始一段时间没有气体产生的原因:
(2)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3)所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8.
请根据硝酸钾、氯化铵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将10℃时硝酸钾和氯化铵饱和溶液升温至70℃(假设溶剂不变),两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关系是:硝酸钾溶液氯化铵溶液(填“>、<、=”)。
(2)70℃时,氯化铵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3)30℃时,将等质量的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障到10℃时,析出晶体的质量是硝酸钾氯化铵(填“>”、“═”或“<”)。
9.同学们从山上采集到一种石灰石,他们取80克该样品进行煅烧实验(所含杂质
在煅烧过程中不发生变化),测得反应后固体的质量(m)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下表:反应时间t∕s t0t1t2t3t4t5t6反应后固体的质量m∕g80757066625858请回答下列问题:
(1)当石灰石完全反应后,生成CO2的质量为g。
(2)求该石灰石中CaCO3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10.向盛有22.3 g Na2CO3和NaCl固体混合物的烧杯中加入216.1 g稀盐酸恰好反应,反应过程用精密仪器测得烧杯连同药品的质量(m)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下图所示:烧杯连同药品的起始质量为300 g。
回答下列问题:
(1)当固体混合物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时,所需时间约为S。
(2)完全反应后,产生二氧化碳气体质量 g。
(3)反应后,得到室温下的不饱和溶液。
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11.在一烧杯中盛有100 gCuSO4和H2SO4的混合溶液向其中逐渐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混合溶液的质量与所滴入NaOH溶液的质量关系曲线如右图所示。
请根据题意回答下列问题:
(1)在实验过程中产生沉淀的总质量是______ g。
(2)在实验过程中加入80 gNaOH溶液时所得溶液的pH是___ _7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在实验过程中加入80 gNaOH溶液时,通过计算求此时所得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计算结果精确至0.1%)
计算题答案
1.(1)22g(2)50%(3)14.5%n=1
2.(1)50% (2)1g
3. 1
4.6%,21% 4. ①10g ②含KCl 2
5.7% 5. ①19.6% ②28.6% ③4g
6. 75% 6.6克 18.3% 7,8题没有答案 9.(1)22g
(2)解:设样品中含CaCO 3的质量为
CaCO 3 CaO + CO 2 ↑
100 44
x 22g
x 100=g 2244 x =44
22100g
=50g 石灰石中CaCO 3的质量分数=(50g ÷80g )×100%=62.5% 10. (1)20; (2)4.4 g ; (3)10%。
11. (1)4.9 g ; (2)等于; (3)8.1%
高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