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盐城沿海滩涂地区獐(Hydropotes inermis)的种群现状以及重引入上海地区的可行性初步研究
江苏盐城沿海滩涂珍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3. 物种多样性受到威胁
根据调查和分析,目前盐城珍禽自然保护 的物种多样性已受到一定的威胁,究其原因, 一是环境质量恶化。保护区上游人类生 生活产生大量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和化肥、 药等有害物质被排入水体,受污染的水流经保护区,造成有毒物质的积 ,水体的富营养化,食物网的简化,生物多样性的降低。 二是生物资源的过度利用。特别是在保护区试验区和缓冲区,对 保护野生经济动物的乱捕滥猎、对经济植物收割或采伐的数量和强度过 及水产养殖面积大、密度高、品种单一等等,严重削弱了滩涂湿地的自 再生能力和自然净化能力。 三是外来物种的入侵。如1983年引入我国用作保滩护岸和饲料作 物的大米草,已在保护区部分滩涂恶性繁殖,急剧蔓延,开始威 胁到当地的生物多样性原则。同时,生物多样性赖以存在的基 础—滩涂湿地的急剧减少和质量下降,也使保护区的物种多样性 受到严重威胁。所有这些,都直接或间接导致了盐城珍禽自然保 护区物种种类的减少和数量下降。近来的研究证明,给滩涂对虾 养殖业带来致命打击的对虾病害实际上就是一种“坏境地质病”。 另外,有“软体黄金”之称的鳗鲡苗总产量居全国第一,最高年 捕捞量达1.5104㎏,目前鳗苗资源几乎枯竭。
旅游资源
盐城沿海滩涂珍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中国第一个沿海滩涂型自 保护区生物多样性总结 然保护区。保护区所在的这片滩涂受海洋气候影响,气候温和,雨
量充沛,四季分明。滩涂上河道港汊纵横交错成网,多沼泽。历史 上古长江和黄河长期在该保护区内的南北两端入海,形成了现在20 一:生态系统多样性 多万公顷的沙洲。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蕴育着种类繁多的野生动物 及莎草科、禾本科等植物。区内芦苇茂密,绿草如茵。整个保护区 象一块绿色的毛毯漂浮在黄海边上,被世界生态学家誉为禽鸟的 二:物种多样丰富性 “王国”,生态保护的典范。
盐城沿海滩涂外来入侵植物种类组成分析

盐城沿海滩涂外来入侵植物种类组成分析殷鹏1,李春荣1,陈志洲1*,申玉香2,李洪山2,孙悦3(1江苏盐城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管理处,江苏盐城224057;2盐城工学院,江苏盐城224051;3江苏诚信药业有限公司,江苏启东226300)摘要:采用样方法、样线法,实地调查盐城沿海滩涂外来入侵植物种类组成。
结果表明,盐城沿海滩涂已广布外来入侵植物,种类较多,其中,对生态系统影响较为严重的物种是互花米草、加拿大一枝黄花等,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加大防治力度。
关键词:盐城沿海滩涂;外来入侵植物;生态系统外来植物入侵是当今社会广受关注的生态问题,随着国家的经济发展及与其他国家的广泛交流,入侵我国的外来植物种类日渐增多,不仅对我国本土物种生长繁殖造成巨大影响,甚至破坏了原有生态系统的平衡,影响人类身体健康,对我国农业、林业等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在《2019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中,明确全国各地已经发现的外来入侵物种660多种,为全球遭受外来入侵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其中,已有215种入侵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为了全面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防范和应对生物安全风险,保障人民生命健康和保护生物资源和生态环境,各部门为加强对外来入侵物种的管理,自2003年开始,原环境保护部陆续发布4批次71种外来入侵物种清单[1-4]。
江苏盐城沿海有2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迫切需要开展对沿海地区外来入侵植物的全面调查,以期为滩涂湿地良性发展提供指导。
1研究地概况江苏盐城沿海滩涂位于盐城市东部,南北跨响水、滨海、射阳、亭湖、大丰、东台6个县(市、区),年均气温13.7~14.6℃,年极端最低气温在1月份出现,为-10℃,年极端最高气温在8月份出现,为39.0℃。
光照充足,无霜期210~224d,降水量充足,年均降水量1000mm左右,有利于多种植物生存。
盐城沿海滩涂是一个重要的物种贮存库,有效保护了2600余种生物资源,占我国海岸带生物物种总量的1/10。
盐城海涂生物资源及开发利用现状的调查

盐城海涂生物资源及开发利用现状的调查
郑怀平;胡忻;等
【期刊名称】《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1999(012)001
【摘要】调查发现盐城海涂生物资源丰富,种类繁多,蕴藏量大,其中潮间带底栖动物就有100余种,泥螺,文蛤,四角哈蜊,青蛤的生物总量均在万吨以上,托氏昌螺,海豆芽,沙蚕,大竹蛏等的资源量也非常丰富,高等植物10余种,芦苇,大米草,互花米草等资源量丰富,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主要为滩涂采捕,滩涂养殖和产品加工等方面。
【总页数】4页(P75-78)
【作者】郑怀平;胡忻;等
【作者单位】盐城工学院,盐城224003;盐城工学院,盐城22400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748
【相关文献】
1.盐城海涂环境质量的调查分析 [J], 郑怀平;武正华
2.盐城市海涂芦苇资源的开发利用 [J], 蒋炳兴
3.盐城海涂生物资源及开发利用现状的调查 [J], 周仁才;谢庆良;徐进;崔钢;郑怀平;胡忻;吴金华
4.盐城沿海海洋药物与保健品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现状的调查 [J], 周仁才;谢庆良;徐
进;崔钢;吴金华;王资生;郑怀平;胡忻
5.江苏省盐城市的海涂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J], 蒋炳兴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盐城自然保护区射阳河口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空间分布与季节变化_侯森林

盐城自然保护区是鸟类在东亚 -澳大利亚迁徙 路线上非常重要的停歇地 , 在 2001 年 4— 5月的调 查中 , 共统计到 39种 111285只鸻鹬鸟类 , 该调查结 果显示出这一地区对于迁徙鸻鹬类突出重要的意义 (陈克林 , 2006), 该区为迁飞及越冬鸻鹬类提供了 充足的食物资源 。由于底栖动物在滩涂湿地系统中 起着物质 、能量流动中间环节的重要作用 , 目前该区 尚未见系统的底栖动物群落时空变化情况的研究报 道 。我们对盐城湿地滩涂大型底栖动物群落不同潮 带的季节变化进行群落结构分析 , 以探讨季节变化 以及潮位环境对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影响 , 揭示大 型底栖动物群落时空分布的特点以及影响因素 , 同 时为该地区底栖动物和湿地生态系 统的保护提供 资料 。
侯森林等 :盐城自然保护区射阳河口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空间分布与季节 变化
299
物活体暂时保存于 75%的海水 -酒精混合 液中 , 后 带回实验室进行种类鉴定 、计数和重量测定 , 数据取 3个样方的平均值 。 以上操作参考 《全国海岸带和 海涂资源综合调查简明规程 》(1986年版 )操作规范 的具体操作流程进行 。 1.3 数据处理
盐城沿海湿地现状分析及保护措施

盐城沿海湿地现状分析及保护措施作者:王凯红赵永强来源:《农业与技术》2020年第07期摘要:盐城沿海湿地生态系统多样,物种丰富,是水鸟南北迁徙的重要驿站,开发潜力巨大,已成为重要的环境资源和旅游资源,是盐城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1期)世界自然遗产地的主要组成部分。
本文介绍了盐城沿海湿地的现状,分析了滨海湿地面积减少的人为原因,结合盐城沿海湿地的实际情况,提出了针对性的保护措施。
湿地开发中应坚持“生态优先”的实践途径,保持适度原则,珍惜稀缺资源,切实保护湿地资源。
关键词:沿海湿地;现状分析;保护措施中图分类号:S181文献标识码:ADOI:10.19754/j.nyyjs.20200415049收稿日期:2020-03-18作者简介:王凯红(1971-),女,本科,中级。
研究方向:湿地研究和动物保护。
国际上公认的湿地定义是根据《湿地公约》得来的。
湿地的范围很广,其不仅包含天然的沼泽地、泥炭地、水域地带、静止或流动的淡水、半咸水、咸水体,也包括人工、长久或暂时性所形成的地带。
其中,滨海湿地是自然界中最有环境价值的生态系统之一,其处于陆地和海洋生态系统之间,是自然结合的合成体。
同时,该湿地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生产力最高,因此也是最有价值的生态系统之一。
滨海湿地处于陆地与海洋共同的区域,这一区域涵盖了周围环境中的营养物质和水分,大大地促进了湿地动植物的生长。
滨海湿地作为沿海地区发展的自然复合体,受陆地和海洋相互作用的影响,产生了显著的演替现象。
滨海湿地涵盖着特殊的植被、水文和土壤条件,这使得其具有更高的自然生产力和演替速率。
同时,这些特殊的条件使其在维护湿地生态平衡、维护生物多样性、降低污染、调节气候和控制土壤侵蚀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以滩涂围垦为主要方式的人类活动影响下,滨海湿地的土地利用方式逐渐由自然状态转变为人工状态,且更替范围不断扩大,更替速度不断加快,进而影响整个生态坏境。
因此,加强人类活动对滨海湿地时空演变影响的研究十分必要。
舟山群鸟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獐的偷猎现状及保护

舟山群鸟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獐的偷猎现状及保护
张恩迪;郭光普;等
【期刊名称】《野生动物》
【年(卷),期】2000(000)006
【摘要】獐(Hydropotes inermis)又名河麂、牙獐,属偶蹄目,鹿科,是最原始的鹿科动物。
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仅分布于中国和朝鲜。
由于近年来生境改变和过度捕猎,獐种群数量显著下降。
1992年盛和林等人曾估计为万头左右,但目前野生种群数量不详。
其中较集中的分布区有四个:浙江舟山群岛、江苏洪泽湖地区和盐城滨海地区、江西鄱阳湖地区以及湖南、湖北的洞庭湖及广大水网地区。
【总页数】2页(P5-6)
【作者】张恩迪;郭光普;等
【作者单位】不详;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863
【相关文献】
1.贺兰山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现状及分析 [J], 胡天华;李元刚;王兆锭
2.保护珍稀野生动物刻不容缓——《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Ⅰ级)(二)》邮票介绍 [J], 乐明
3.陕西省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现状及分析 [J], 巩会生;曾治高;王西峰;赵凯辉;张琼
4.调整后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正式发布新增517种(类)野生动物 [J],
张亚敏
5.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贯彻落实《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加强水生野生动物保护管理的通知(农办渔[2021]4号)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盐城沿海滩涂湿地及其生物多样性保护

种子植物 9 ,3 6科 30属 ,3 种 。 59
鱼类 24种I 隶属于 3 8 9 1 , 0目 14科 , 0
其中近海种类约 19种 。有 国家一级重 4
保护区 内有 国家重点保护 野生植 物
4 . 种 它们 是 野大  ̄ ( l ies aSe. _Gy n o ib t c j e Zc) 珊 瑚 菜 uc 、 ( lh i ioai Gena lt l tr s
地区 , 区内共有 高等植物 5 9种 , 中有 国家二级保护野生 植物 4种 : 5 其 保护 区内现已记 录到各类动物计 1 6 5种 , 6 其中哺乳动物计 3 种 , 1 鸟类 3 4种 , 9 两栖动物 8种 , 爬行动物 2 6种 , 鱼类 2 4种 , 8 昆虫 5 8种 , 0 近海底栖和潮 间带 动物 3 5种 , 2 浮游动物 8 。 9种 上述动物 中有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1 , 4种 二级保护动物 8 4种。根据上述现状 , 在滩涂 湿地及生物多样性 保护方 面应 注重科研 和规划 , 强化科 学管 理工作 , 以协调保护 与开发之 间的关系 。
子项 目
在增长 ,保护 区核心 区滩涂 现在仍以每
年 5~0 0 20m不等 的速度向海域延伸l。 1 2 1
以射 阳河 为 界 . 部 地 区在 15 北 85年
文章编号 :0 5 4 4 ( 07 0 —0 o 10 - 9 4 20 ) 1 0 1 _ 3 1
黄河北归后 , 泥沙来源 断绝 , 岸线侵蚀后
15 8 5年 黄 河 北 迁 后 .泥 沙 来 源 骤 减 . 致
基金 项 目:江苏 省 科技 发 展计 划 项 目
使射 阳河以北开 始侵蚀 ,射阳河以南仍
不同种群獐的遗传多样性及保护对策研究

不同种群獐的遗传多样性及保护对策研究【摘要】:獐,别名河麂、牙獐,属于鹿科,偶蹄目,共记录2个亚种:HydropotesinermisinermisSwinhoe,1870,和HydropotesinermisargyropusHeude,1884。
亚种Hydropotesinermisinermis曾广布于我国辽东半岛,华北平原及长江两岸,既北纬28°至42°之间,东经110°以东范围内,现在的分布范围处于北纬24°-34°及东经110°以东范围内;另一亚种Hydropotesinermisargyropus在朝鲜半岛有自然种群的分布,主要分布在北纬43°以南地区。
20世纪初獐被引种到英国,有报道獐也被引入了法国。
近年来我国野生獐的数量急剧下降,分布地区也急剧缩小,獐在许多分布区内已经绝迹或很罕见。
獐已被列为我国国家二级保护动物,IUCN红皮书将其列为低危/接近受危(LR/nt)。
因此,有必要对獐的分布与生境变迁、现存的主要种群遗传结构与致危因素进行分析,提出科学可行的保护策略。
本研究用非伤害性和非损伤性的取样方法采集了我国浙江省、江苏省、江西省和韩国境内分布的獐肌肉、皮张、血液、毛发、粪便、骨骼等样本,实验测得獐细胞色素b、控制区、12SrRNA三个基因及基因间tRNA,序列总长2761-2764bp,以及一个林麝样本的细胞色素b全序列和12SrRNA487bp序列。
另外,筛选了11个引物对舟山和盐城的样本进行了RAPD实验比较遗传多样性。
同时,通过文献、考古考证调查獐的分布变化和原因,并考察獐在现主要分布地所面临的威胁,对獐的偷猎和重引入进行了问卷调查,结合保护遗传学的研究结果提出保护策略。
研究结果与建议如下:1.实验得到线粒体DNA细胞色素b全序列36个样本,有21个单倍型;得到线粒体DNA控制区全序列27个样本,全长926-929bp,与Pro-tRNA基因相邻前端片段6个样本,采用与Pro-tRNA基因相邻的高变区400bp进行分析,共有27个单倍型;得到线粒体12SrRNA487bp序列34个样本,共有12个单倍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盐城沿海滩涂地区獐(Hydropotes inermis)的种群现状以及重
引入上海地区的可行性初步研究
【摘要】:獐(Hydropotesinermis)属偶蹄目鹿科獐亚科獐属,是一种小型有蹄类动物。
在我国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中,獐被列为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在IUCN红色物种名录中,被列为低危或近危(LR /nt)种。
獐在国外主要分布于朝鲜半岛,国内分布于浙江、江苏、江西、湖南、湖北、安徽等省。
由于栖息地的大量丧失和人类开发利用活动的不断加强,獐野生种群的数量和分布范围急剧减少。
江苏盐城沿海滩涂湿地的獐是我国4个主要獐种群之一,也是其中最北的一个种群。
沿海地区人口密度不断增大,滩涂围垦以及工农业的迅速发展,破坏了獐的原始栖息环境和隐蔽场所,从而使獐的栖息地范围和面积日益缩小。
为了对盐城沿海滩涂地区动植物资源进行更加合理的保护与利用,维持盐城沿海滩涂生态系统的稳定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对作为关键物种的獐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就显得极其重要。
作者于2006年11-12月对江苏盐城沿海滩涂湿地的獐进行了研究,并结合1999-2000年盐城自然保护区獐的野外数据,探讨了盐城沿海滩涂地区獐的分布范围和变迁、种群密度和数量、栖息地利用和选择、不同时期獐对栖息地利用的变化及机制、獐种群致危的原因分析以及上海地区重引入獐的可行性初步分析。
其相关结论为盐城沿海滩涂湿地獐的合理保护和科学管理提供了重要的科学参考。
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在盐城沿海滩涂湿地,獐主要分布在盐城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内、
射阳芦苇公司、大丰糜鹿自然保护区的第2和第3核心区以及周边的荒地中。
盐城沿海滩涂地区獐的主要分布区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7个缩减到1994年的4个,直至目前的3个。
2、2006年冬季,利用距离取样法估计盐城沿海滩涂獐的种群密度和数量。
共记录了獐23群41只,平均群大小为1.82只,遇见率为0.06只/km。
根据最小的AIC值,半正态分布连同简易多项式级数展开是拟和观测距离和发现獐的概率效果最佳的模型。
估计盐城沿海滩涂獐的种群密度为0.172只/km~2,种群数量为782只。
3、一共记录到獐栖息地的利用样方65个。
冬季獐倾向于选择盐地碱蓬草甸,避免选择芦苇地、互花米草滩和其它植被。
獐偏好选择植被高度在50-69cm和90-110cm 之间的栖息地,避免选择高度在<49cm之间以及>110cm的植被。
偏好选择植被覆盖度>90%的栖息地。
在冬季,獐倾向于选择距离水源400m以韵栖息地,对人为干扰距离的选择则正好相反,主要选择距离人为干扰在500m以上的地点。
4、獐的栖息地利用样方和非利用样方在植被高度、距水源距离和人为干扰距离上存在极显著差异(P <0.01),在植被覆盖度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
利用样方以植被较高、覆盖度较大、接近水源和远离人为干扰为主要特征。
5、1999-2000年期间獐选择的植被类型比较多样化,包括白茅草滩、芦苇地、獐毛草滩、碱蓬地和盐地碱蓬草甸等。
2006年冬季,獐只倾向于选择盐地碱蓬草甸。
两次研究中獐都偏好植被高度在90-110cm之间、覆盖度>90%、距离水源近、远离人为干扰的栖息地。
6、通过分析獐对食物和栖息地的需求、繁殖能力以及遗传多样性等主要生物学特征,
总结盐城沿海滩涂湿地的獐种群受威胁的因素,结合对崇明东滩鸟类自然保护区的植物资源和主要植物群落的分析,我们认为崇明东滩保护区已经初步具备了重引入獐的基本生物学条件。
当然,重引入工作还需要很多非生物学方面的考虑,包括人们对重引入物种的态度、价值取向和行为,以及合理的进行组织协调等。
【关键词】:獐距离取样法分布种群密度种群数量栖息地选择生物学需求致危因素重引入盐城沿海滩涂湿地崇明东滩鸟类自然保护区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后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Q958
【目录】:摘要5-7Abstract7-15前言15-17第一章国内外獐的研究现状17-331獐的形态学特征17-182獐的分类地位183獐的历史分布变迁18-204獐的种群动态20-214.1种群数量204.2性比和年龄结构20-214.3种群生存力分析215獐的食性和栖息地选择21-235.1食性21-225.2栖息地选择225.3栖息地的质量评价22-236獐的行为生态学23-266.1活动规律236.2家域和标记行为23-246.3取食行为246.4集群行为24-256.5繁殖行为256.6母幼行为25-267獐的遗传学多样性和进化研究26-278獐的引种历史27-288.1澳大利亚278.2欧洲大陆
27-288.2.1法国278.2.2英国27-289獐的人工饲养28-29参考文献29-33第二章濒危哺乳动物的移地保护与重引入33-431哺乳动物移地保护的历史回顾33-342濒危哺乳动物的重引入34-353IUCN对物种重引入的指导方针(IUCN,1998)35-403.1重引入的目的与目标35-363.1.1目的353.1.2目标35-363.2多学科的参与363.3开展项目之前需要做的工作36-393.3.1生物学方面36-393.3.1.1分析可行性和背景研究36-373.3.1.2了解前人所做过的重引入工作373.3.1.3选择释放地点和释放的类型373.3.1.4评估重引入的地点37-383.3.1.5准备好适合释放的繁殖群(stock)383.3.1.6对圈养繁殖群的释放38-393.3.2社会经济学与法律方面的要求393.4计划、准备及释放阶段需要做的工作39-403.5释放后的工作40参考文献40-43第三章研究地区自然概况43-471地理位置43-442气候443土壤444水文44-455植物资源456主要的脊椎动物资源45-47第四章盐城沿海滩涂湿地獐的种群密度与分布47-601引言47-482研究方法48-512.1野外调查48-492.2数据分析49-513结果51-533.1江苏盐城沿海滩涂獐的分布513.2江苏盐城沿海滩涂獐的密度与数量51-533.3獐对调查者的行为反应534讨论53-574.1距离取样法在盐城沿海滩涂的利用53-544.2盐城沿海滩涂獐的分布变迁54-554.3盐城沿海滩涂獐的种群动态55-564.4盐城沿海滩涂獐的分布与种群变化的主要原因分析56-57参考文献57-60第五章盐城沿海滩涂湿地獐的栖息地选择60-741引言60-612研究地点和方法61-632.1主要的植被类型61-622.2野外调查方法62-632.3数据分析633结果63-653.1冬季獐对栖息地的利用和选择63-643.2冬季
獐栖息地利用样方与非利用样方的比较64-653.3与1999-2000年研究结果的比较654讨论65-70参考文献70-74第六章上海地区重引入獐的可行性分析74-881引言74-752獐生物学方面的主要需求75-772.1对食物的需求75-762.2对栖息地的要求762.3繁殖能力76-772.4遗传多样性773盐城沿海滩涂湿地獐的致危因素分析77-803.1栖息地的围垦783.2栖息地的片断化78-793.3自然灾害793.4偷猎793.5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79-803.6天敌804确定上海适宜重引入獐的地点80-844.1崇明东滩自然保护区的植物资源81-824.1.1滩涂植被814.1.2盐碱植被81-824.1.3农田杂草植被824.1.4水生植被824.1.5农作物植被824.1.6果树和入工林植被824.2崇明东滩自然保护区的主要植物群落类型82-844.2.1海三棱藨草群落82-834.2.2藨草群落834.2.3芦苇群落834.2.4互花米草群落834.2.5碱蓬群落83-845上海地区拟重引入獐的前期实践84-856在崇明东滩自然保护区湿地重引入獐的可行性85参考文献85-88第七章结论88-89博士后研究期间所参加的研究工作和发表的文章89-91致谢91 本论文购买请联系页眉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