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佗传原文及翻译

合集下载

《华佗传》原文及译文

《华佗传》原文及译文

《华佗传》原文及译文《华佗传》是记载了华佗一生经历的一本图书。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华佗传》原文及译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华佗传》原文:华佗,字元化,沛国谯人也,一名旉,游学徐土,兼通数经。

沛相陈珪举孝廉,太尉黄琬辟,皆不就。

晓养性之术,时人以为年且百岁,而貌有壮容。

又精方药,其疗疾,合汤不过数种,心解分剂,不复称量,煮熟便饮,语其节度,舍去,辄愈。

若当灸,不过一两处,每处不过七八壮,病亦应除。

若当针,亦不过一两处,下针言“当引某许,若至,语人”。

病者言“已到”,应便拔针,病亦行差。

若病结积在内,针药所不能及,当须刳割者,便饮其麻沸散,须臾便如醉死,无所知,因破取。

病若在肠中,便断肠湔洗,缝腹膏摩,四五日差,不痛,人亦不自寤,一月之间,即平复矣。

故甘陵相夫人有娠六月,腹痛不安,佗视脉,曰:“胎已死矣。

”使人手摸知所在,在左则男,在右则女。

人云“在左”,於是为汤下之,果下男形,即愈。

县吏尹世苦四支烦,口中乾,不欲闻人声,小便不利。

佗曰:“试作热食,得汗则愈;不汗,后三日死。

”即作热食,而不汗出,佗曰:“藏气已绝於内,当啼泣而绝。

”果如佗言。

府吏儿寻、李延共止,俱头痛身热,所苦正同。

佗曰:“寻当下之,延当发汗。

”或难其异,佗曰:“寻外实,延内实,故治之宜殊。

”即各与药,明旦并起。

盐渎严昕与数人共候佗,适至,佗谓昕曰:“君身中佳否?”昕曰:“自如常。

”佗曰:“君有急病见於面,莫多饮酒。

”坐毕归,行数里,昕卒头眩堕车,人扶将还,载归家,中宿死。

故督邮顿子献得病已差,诣佗视脉,曰:“尚虚,未得复,勿为劳事,御内即死。

临死,当吐舌数寸。

”其妻闻其病除,从百余里来省之,止宿交接,中间三日发病,一如佗言。

督邮徐毅得病,佗往省之。

毅谓佗曰:“昨使医曹吏刘租针胃管讫,便苦咳嗽,欲卧不安。

”佗曰:“刺不得胃管,误中肝也,食当日减,五日不救。

”遂如佗言。

东阳陈叔山小男二岁得疾,下利常先啼,日以羸困。

华佗传范晔翻译全文

华佗传范晔翻译全文

华佗传范晔翻译全文华佗传全文翻译如下:华佗字元化,是东汉末沛国谯县人。

曾经到徐州去求学,通晓几种经书,懂得养生的方法,还精通医方药物。

曹操听说后把华佗召来,让他经常在身边侍候。

曹操因为头疼感到痛若,每当头疼发作,惊慌意乱,眼睛昏花。

华佗用针扎(曹操)胸部膈穴,随着手的转动,头就不疼了。

华佗手到病除的绝技,大都属于这一类。

然而本是读书人,(却)被人看作用医术为职业,华佗心上常常懊悔。

后来,曹操亲自处理国事,使得病情加重,让华佗专门为自己看病。

华佗说:“这病近乎难以治好,不断地进行治疗,可延长些寿命。

”华佗长久远离家乡,很想回去,于是(向曹操告假)说:“刚才接到家里来信,正想暂时回家。

”回到家乡,拿妻子的病进行推脱,多次请求延长假期。

曹操多次用书信召唤,又下诏令郡县遣送他回来。

华佗倚仗才干,厌恶吃侍候人的饭,还是不起程。

曹操很生气,派人到华佗家乡去核查。

华佗的妻子一开始担心华佗再也不回来了,哭得很伤心。

华佗却笑着和她说:“别担心,我很快就回来了。

”又把一卷医书交给妻子,说:“你如果想念我,可以看看这本书。

”华佗坐牢时曾把医书也带在身边,于是把医书扔到地上烧毁了。

狱卒把华佗死的消息告诉曹操时,曹操愣住了,半天才说:“佗之医术可达神乎?悔恨之前因小过而致此祸。

”然而终究因为华佗不愿做侍候人的工作而把他杀了。

华佗临死前把狱吏给的酒肉都吃了,又取出了一卷医书看了几眼扔到地上。

狱吏感到惋惜就去捡那些医书。

华佗笑着说:“傻瓜!这书可以救活人命!方术士应用它治疗各种疾病就像用虎、鹿、狗、马做药一样容易。

难道这些书能比得上万金之宝吗?我之所以不要这些书是因为怕这些书传出去后被一些用心不良的人用来害人!今天把这些书送给您也不为过。

”于是就把医书全都烧毁了。

华佗死的那年大约六十七岁。

徐毅得了病请华佗看脉,徐毅说:“昨天让医曹吏刘租针刺胃管后便苦于咳嗽、想躺下休息。

”华佗说:“刺胃管时误伤了肝脏了;食物吃下去就减少,五天后就会死。

中考文言文《华佗传》全文详细翻译

中考文言文《华佗传》全文详细翻译

中考文言文《华佗传》全文详细翻译选自《三国志》华佗传作者:陈寿华佗字元化,是沛国谯县人,又名旉。

曾在徐州地区漫游求学,通晓几种经书。

沛国相陈硅推荐他为孝廉,太尉黄琬征召他任职,他都不就任。

华佗懂得养生之道,当时的人们认为他年龄将近一百岁,可外表看上去还象壮年人一样。

又精通医方药物,他治病时,配制汤药不过用几味药,心里掌握着药物的分量、比例,用不着再称量,把药煮热,就让病人服饮,同时告诉服药的禁忌或注意事项,等到华佗一离开,病人也就好了。

如果需要灸疗,也不过一两个穴位,每个穴位不过烧灸七、八根艾条,病痛也就应手消除。

如果需要针疗,也不过扎一两个穴位,下针时对病人说:“针刺感应应当延伸到某处,如果到了,请告诉我。

”当病人说“已经到了”,随即起针,病痛很快就痊愈了。

如果病患集结郁积在体内,扎针吃药的疗效都不能奏效,应须剖开割除的,就饮服他配制的“麻沸散”,一会儿病人就如醉死一样,毫无知觉,于是就开刀切除患处,取出结积物。

病患如果在肠中,就割除肠子病变部分,洗净伤口和易感染部分,然后缝好腹部刀口,用药膏敷上,四五天后,病就好了,不再疼痛。

开刀时,病人自己并不感到疼痛,一个月之内,伤口便愈合复原了。

华佗字元化,沛国谯人也,一名旉。

游学徐土,兼通数经。

沛相陈珪举孝廉,太尉黄琬辟,皆不就。

晓养性之术,时人以为年且百岁而貌有壮容。

又精方药,其疗疾,合汤不过数种,心解分剂,不复称量,煮熟便饮,语其节度,舍去辄愈。

若当灸,不过一两处,每处不过七八壮,病亦应除。

若当针,亦不过一两处,下针言:“当引某许,若至,语人。

”病者言“已到”,应便拔针,病亦行差。

若病结积在内,针药所不能及,当须刳割者,便饮其麻沸散,须臾便如醉死,无所知,因破取。

病若在肠中,便断肠湔洗,缝腹膏摩,四五日,差,不痛,人亦不自寤,一月之间,即平复矣。

府中官吏倪寻、李延同时来就诊,都头痛发烧,病痛的症状正相同。

华佗却说:“倪寻应该把病邪泻下来,李延应当发汗驱病。

华佗传原文及翻译注释

华佗传原文及翻译注释

华佗传原文及翻译注释华佗传记载了的华佗,因不愿继续为曹操诊疾而惨遭杀害,终其一生的生平事怂。

接下来小编为大家推荐的是本文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华佗传原文及翻译注释,欢迎参考借鉴。

华佗传原文及翻译注释篇1华佗传原文华佗字元化,沛国谯人也,游学徐土,兼通数经,晓养性之术,又精方药。

太祖①闻而召佗,佗常在左右,太祖苦头风②,每发,心乱目眩。

佗针膈,随手而差③。

佗之绝技,凡此类也。

然本作士人,以医见业,意常自悔。

后太祖亲理,得病笃重,使佗专视。

佗曰:“此近难济,恒事攻治,可延岁月。

”佗久远家思归,因曰:“当得家书,方欲暂还耳。

”到家,辞以妻病,数乞期不反。

太祖累书呼,又敕郡县发遣,佗恃能厌食事,犹不上道。

太祖大怒,使人往检:“若妻信病,赐小豆四十斛,宽假限日,若其虚诈,便收送之。

于是传付许狱④,考验首服⑤。

”荀彧请曰:“佗术实工,人命所县,宜含宥之。

”太祖曰:“不忧,天下当无此鼠辈耶?”遂考竟⑥佗。

佗临死,出一卷书与狱吏,曰:“此可以活人。

”吏畏法不受,佗亦不疆,索火烧之。

佗死后,太祖头风未除。

太祖曰:“佗能愈此,小人养吾病,欲以自重,然吾不杀此子,亦终当不为我断此根原耳。

”及后爱子仓舒病困,太祖叹曰:“吾悔杀华佗,令此儿疆死也。

”华佗传翻译华佗字元化,东汉沛国谯县(在今安徽省亳县)人。

曾经到徐州去求学,通晓几种经书,懂得养生的方法,还精通医方药物。

曹操听说后把华佗召来,让他经常在身边侍候,曹操因为头疼感到痛若,每当头疼发作,惊慌意乱,眼睛昏花。

华佗用针扎(曹操)胸部膈穴,随着手的转动,头就不疼了。

华佗手到病除的绝技,大都属于这一类。

然而本是读书人,(却)被人看作用医术为职业,华佗心上常常懊悔。

后来,曹操亲自处理国事,使得病情加重,让华佗专门为自己看病。

华佗说:“这病近乎难以治好,不断地进行治疗,可延长些寿命。

”华佗长久远离家乡,很想回去,于是(向曹操告假)说:“刚才接到家里来信,正想暂时回家。

”回到家乡,拿妻子的病进行推脱,多次请求延长假期。

《三国志-华佗传》原文及翻译(二)

《三国志-华佗传》原文及翻译(二)

《三国志-华佗传》原文及翻译(二)(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三国志-华佗传》原文及翻译(二)【导语】:原文:华佗字元化,沛国谯人也,一名旉。

华佗传范晔翻译全文

华佗传范晔翻译全文

华佗传范晔翻译全文华佗传是范晔所著的文学作品,讲述了中国古代医学家华佗的生平事迹和医学成就。

华佗是东汉时期著名的医学家,被誉为“中国医学圣手”,他的医术高超,治疗了许多疑难杂症,受到了广泛的赞誉。

华佗传的翻译全文如下:华佗,字元化,东汉人。

不仅精通医术,而且胸怀大志,视医学为自己的职责。

他治病救人,尽心尽力,广受百姓的爱戴和尊敬。

华佗年轻时,学习医学的机会并不多。

但是他非常聪明,勤奋好学,终于在医学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他研究医学的方法,开创了一种独特的疗法,被称为华佗疗法。

这种疗法非常有效,可以治愈许多其他医生束手无策的疾病。

华佗不仅在医学上有过人的造诣,而且他的人品也非常高尚。

无论贵贱,无论富穷,只要有人生病,他就会竭力救治。

他的医德和慈悲让许多人感动,为他竖起了大大的拇指。

华佗的名声很快传遍了整个国家。

还有一次,当时有一个非常严重的传染病在蔓延,无数人感染了这个病,生命岌岌可危。

当时,许多医生都束手无策,华佗听说了这个消息,立即前往救治。

他不辞辛苦,夜以继日地工作,终于最终战胜了这个疾病,挽救了许多人的生命。

华佗还有一次救了吕布的性命,吕布因为被箭射中,伤势严重,生命垂危。

华佗听说了这个消息后,毫不犹豫地前往救治。

他用他的医术,成功地拔除了毒箭,并对吕布进行了精心的治疗。

吕布因此得以康复,对华佗的救治感激不已。

华佗的医学成就和高尚的品德,让人们对他充满了敬意和钦佩。

他被尊奉为医学界的泰斗,被誉为中国医学的瑰宝。

华佗在东汉时期,为人们带来了医学上的奇迹,也为后代医学工作者树立了榜样。

他的精神将一直激励着人们,发展和创新医学,为人类的健康做出更大的贡献。

这是华佗传的全文翻译。

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完整)华佗传译文

(完整)华佗传译文

医古文之华佗传译文华佗,字元化,是沛国谯县人,又名旉.曾外出到徐州一带求学,能兼通好几部经书.沛相陈珪薦他为孝廉,太尉黄琬徵召他任官职,都不接受。

华佗通晓养生之道,当时人们认为他年近百岁,可是面容仍有如壮年之貌.又精通方药,他治疗疾病,和合汤剂不过几种药物,心中了解药物的配伍比例分量,不必再称量,加水煮熟便可饮用,把汤药的禁忌服法等告诉病人,华佗离去後病就痊愈。

如应用灸法,不过灸一二处,每处不过灸七八庄,病也随手而愈。

如应用针刺,也不过针一二处,他在进针时对病人说:“这针感会延引到某处,如感觉到了,就告诉人。

”当病人说“已到”,他便应手出针,病也很快就好。

如果疾病蕴结郁积在体内,针刺和服药的效力所不能达到,应须手术切除的,便使病人服用麻沸散,一会儿便像酒醉一样不省人事,没有什麽知觉,於是剖开切除。

疾病如果在肠部,便截断染病的肠子并清洗其馀部分,然後缝合腹部以药膏敷抹,四五天就好转,不痛,病人自己也不觉得,一月之内就愈合复原了。

郡守府中小吏倪寻和李延一起到华佗那里求治,都头痛身热,患的病正好相同。

华佗说:“倪寻当用下法治病,李延当用汗法.”有人对他的不同治法提出疑問,华佗说:“倪寻是外(内)实,李延是内(外)实,所以治疗他们应当不同。

”随即分别给药,第二天一早病都痊愈。

华佗在路上行走,遇见一人患咽部阻塞,想进食可是不能咽下,他的家人用车装载要去就医。

华佗听到病人的呻吟,把车子停住前往诊视,告诉病人说:“刚才过来的路边有一卖饼的店家,有蒜泥和大醋,向他求取三升饮服,病自会除去。

”当即像华佗所说的,马上吐出一条似蛇的寄生虫,把它挂在车傍,要到华佗家中去。

华佗还没有回来,他的小儿在门前戏玩,迎面见到来人,便自言自语地说:“好像遇上我们的父亲,车边挂着那致病的东西就是明证啊。

”病人往前进屋入座,看见华佗家中北墙上挂着这一些蛇类大约已有十多条。

又有一位郡守患病,华佗认为那人大怒一番就会病愈,於是大量接受他的财物却不施行治疗,不久又丢开郡守离去,并留下书信辱骂他。

华佗传信文言文翻译

华佗传信文言文翻译

华佗,字元化,沛国谯人也。

少游学徐土,博通数经,又精于医术,尤擅外科。

其疗疾合汤不过数种,心解分剂,不复称量,煮熟便饮,语其节度,舍去,辄愈。

若当灸,不过一两处,每处不过七八壮,病亦应除。

若当针,亦不过一两处,下针言当引某许,若至,语人。

病者言已到,应便拔针,病亦行差。

若病结积在内,针药所不能及,当须刳割者,便饮其麻沸散,须臾便如醉死,无所知,因破取。

病若在肠中,便断肠湔洗,缝腹膏摩,四五日差,不痛,人亦不自寤,一月之间,即平复矣。

佗之绝技,凡此类也。

然本作士人,以医见业,意常自悔。

后太祖亲理,得病笃重,使佗专视。

佗曰:“此近难济,恒事攻治,可延岁月。

”佗久远家思归,因曰:“当得家书,方欲暂还耳。

”到家,辞以妻病,数乞期不反。

太祖累书呼,又敕郡县发遣,佗恃能厌食事,犹不上道。

太祖大怒,使人往检:若妻信病,赐小豆四十斛,宽假限日;若其虚诈,便收送之。

于是传付许狱,考验首服。

荀彧请曰:“佗术实工,人命所系,宜含宥之。

”太祖曰:“不忧,天下当无此鼠辈耶?”遂考竟佗。

佗临死,出一卷书与狱吏,曰:“此可以活人。

”吏畏法不受,佗亦不疆,索火烧之。

佗死后,太祖头风未除。

太祖曰:“佗能愈此,小人养吾病,欲以自重,然吾不杀此子,亦终当不为我断此根原耳。

”及后爱子仓舒病困,太祖叹曰:“吾悔杀华佗,令此儿疆死也。

”华佗医术高超,名闻天下。

其治病救人,不畏权贵,不畏强暴,坚守医德,堪称一代神医。

然其不幸,终遭曹操杀害,令人扼腕叹息。

然其医术、医德,至今仍为后人所称颂,其精神,亦将永存于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文】华佗,字元化,沛国谯人也,一名旉,游学徐土,兼通数经。

沛相陈珪举孝廉,太尉黄琬辟,皆不就。

晓养性之术,时人以为年且百岁,而貌有壮容。

又精方药,其疗疾,合汤不过数种,心解分剂,不复称量,煮熟便饮,语其节度,舍去,辄愈。

若当灸,不过一两处,每处不过七八壮,病亦应除。

若当针,亦不过一两处,下针言“当引某许,若至,语人”。

病者言“已到”,应便拔针,病亦行差。

若病结积在内,针药所不能及,当须刳割者,便饮其麻沸散,须臾便如醉死,无所知,因破取。

病若在肠中,便断肠湔洗,缝腹膏摩,四五日差,不痛,人亦不自寤,一月之间,即平复矣。

【译文】华佗字元化,是沛国谯县人,又名敷。

离开家乡,到徐州地区求学,通晓数种经书(指《诗》、《书》、《易》、《春秋》等儒家经典)。

沛国的相陈圭推荐他为孝廉,太尉黄琬征召任用,(他)都不去就任。

(华佗)懂得养生的方法,当时的人都认为他年已百岁可外表看上去还像青壮年。

又精通医方医药,他治病时,配制汤药不过用几味药,心里明了药物的分量、比例,用不着再称量,把药煮熟就让病人服饮,告诉病人服药的禁忌及注意事项,药渣倒完后病就痊愈了。

如果需要灸疗,也不过一两个穴位,每个穴位不过烧灸七、八根艾条,病痛就应手消除。

如果需要针疗,也不过扎一两个穴位,下针时(对病人)说:“(针刺感应)应当延伸到某处,如果到了,告诉我。

”当病人说“已经到了”,应声便起针,病痛很快就痊愈了。

如果病患集结郁积在体内,扎针吃药的疗效都不能奏效,应须剖开割去的,就饮服他配制的“麻沸散”,一会儿(病人)便如醉死一样,毫无知觉,于是开刀后取出结积物。

病患如果在肠中,就割除肠子患病部位,清洗伤口及感染部位,缝合刀口用药膏敷上,四五天后,病好了,不再疼痛,病人自己也不觉得,一个月之内,伤口便愈合复原了。

【原文】故甘陵相夫人有娠六月,腹痛不安,佗视脉,曰:“胎已死矣。

”使人手摸知所在,在左则男,在右则女。

人云“在左”,於是为汤下之,果下男形,即愈。

【译文】原来的甘陵(诸侯国名)相的夫人有孕六个月了,腹痛不安,华佗诊察脉象,说:“胎儿死了。

”派人用手摸知道所在位置,在左边则为男婴,在右边则为女婴。

人说“在左边”,于是喂汤药流产它,果然产下男婴形状,随即痊愈。

【原文】县吏尹世苦四支烦,口中乾,不欲闻人声,小便不利。

佗曰:“试作热食,得汗则愈;不汗,后三日死。

”即作热食,而不汗出,佗曰:“藏气已绝於内,当啼泣而绝。

”果如佗言。

【译文】县吏尹世苦手和脚燥热,口中干燥,不想听到人声,小便不顺畅。

华佗说:“试着做吃热食,出汗则痊愈;不出汗,此后三日内死亡。

”立即做吃热食而不出汗,华佗说:“五脏的元气已断绝在体内,当哭泣而死。

”果然如华佗所言。

【原文】府吏儿寻、李延共止,俱头痛身热,所苦正同。

佗曰:“寻当下之,延当发汗。

”或难其异,佗曰:“寻外实,延内实,故治之宜殊。

”即各与药,明旦并起。

【译文】郡守府中的官吏倪寻、李延同时到来(就诊),都头痛发烧,病痛的症状正相同。

华佗却说:“倪寻应该(把内热通过小便)拉出来,李延应当(把内热通过)发汗排出去。

”有人对这两种不同疗法提出疑问。

佗回答说:“倪寻是外实症,李延是内实症,所以治疗它们应当不同。

”马上分别给两人服药,次日早晨两人一同起来(即都已病愈,行动自如了)。

【原文】盐渎严昕与数人共候佗,适至,佗谓昕曰:“君身中佳否?”昕曰:“自如常。

”佗曰:“君有急病见於面,莫多饮酒。

”坐毕归,行数里,昕卒头眩堕车,人扶将还,载归家,中宿死。

【译文】盐渎(地名,东汉属广陵郡,今江苏盐城市西北)严昕与数人一起探问华佗,刚刚来到,佗对昕说:“您(感觉)体内好吗?”严昕说:“自己(觉得)跟平常一样。

”华佗说:“您有急病反映在脸色上不要多喝酒。

”坐完回去,行了几里,严昕突然头脑眩晕,坠落车下,人们搀扶他返回,乘车回家,半夜死去。

【原文】故督邮顿子献得病已差,诣佗视脉,曰:“尚虚,未得复,勿为劳事,御内即死。

临死,当吐舌数寸。

”其妻闻其病除,从百余里来省之,止宿交接,中间三日发病,一如佗言。

【译文】原来的督邮(官名,为汉代郡守佐吏,掌管督察纠举所辖各县违法之事)顿子献得病已痊愈,到华佗(那里)察看脉搏,说:“还是有虚症,还没有康复,不要做致人疲劳的事,与女子交合马上就死。

临死时,会吐舌数寸。

”他的妻子听说他的病除掉了,从百里外来探望他,住宿并性交,间隔三日病发,完全像华佗说的那样【原文】督邮徐毅得病,佗往省之。

毅谓佗曰:“昨使医曹吏刘租针胃管讫,便苦咳嗽,欲卧不安。

”佗曰:“刺不得胃管,误中肝也,食当日减,五日不救。

”遂如佗言。

【译文】督邮徐毅得病,华佗前去看望他。

徐毅对华佗说:“昨天让官府内负责医疗的小官吏刘租针刺胃部后,便受苦于咳嗽,想躺下休息都不安宁。

”华佗说:“针刺未及胃部,误中肝脏了,食量应会日益减少,过五日不能挽救。

”接着像华佗所说的那样。

【原文】东阳陈叔山小男二岁得疾,下利常先啼,日以羸困。

问佗,佗曰:“其母怀躯,阳气内养,乳中虚冷,儿得母寒,故令不时愈。

”佗与四物女宛丸,十日即除。

【译文】东阳(县名)陈叔山的小儿子二岁,得了病,大小便时总要先哭一阵,一天天地瘦弱疲困。

询问华佗,华佗说:“他的母亲怀孕,阳气生养于体内,未能达到体表,致使乳汁气虚偏冷,孩子得到母亲的寒气,所以使他不能应时而痊愈。

”华佗给他四物女宛丸(丸药名),十日即病除【原文】彭城夫人夜之厕,虿螫其手,呻呼无赖。

佗令温汤近热,渍手其中,卒可得寐,但旁人数为易汤,汤令暖之,其旦即愈。

【译文】彭城有位夫人夜里到厕所去,蝎子蛰了她的手,呻吟呼叫没有办法。

华佗叫家人温水煮到烫手的程度,再把夫人的手浸在里面,终于可以睡着,只是旁边的人屡次为她换热水,热水要保持其温度,次日早晨就痊愈了。

【原文】军吏梅平得病,除名还家,家居广陵,未至二百里,止亲人舍。

有顷。

佗偶至主人许,主人令佗视平,佗谓平曰:“君早见我,可不至此。

今疾已结,促去可得与家相见,五日卒。

”应时归,如佗所刻。

【译文】军队中的小吏梅平得了病,被去名籍后回家,家居住在广陵(郡名),没有到二百里,留宿在亲戚家中。

一会儿,华佗偶然到了主人许家,主人请华佗察看梅平,华佗对梅平说:“您早遇到我,可以不到这种地步。

如今疾病已经凝积,赶快回去可以和家人相见,五日后命终。

”按时回去,正如华佗所说的时间【原文】佗行道,见一人病咽塞,嗜食而不得下,家人车载欲往就医。

佗闻其呻吟,驻车,往视,语之曰:“向来道边有卖饼家,蒜齑大酢,从取三升饮之,病自当去。

”即如佗言,立吐蛇一枚,悬车边,欲造佗。

佗尚未还,小儿戏门前,逆见,自相谓曰:“似逢我公,车边病是也。

”疾者前入坐,见佗北壁悬此蛇辈约以十数。

【译文】华佗行在路上,看见一个人患咽喉堵塞的病,想吃东西却吃不下,家里人用车载着他去求医。

华佗听到病人的呻吟声,车马停止去诊视,告诉他们说:“刚才我来的路边上有家卖饼的,有蒜泥和大醋,你向店主买三升来吃,病痛自然会好。

”他们马上照华佗的话去做,病人吃下后立即吐出蛇(这里指一种寄生虫)一条,把虫悬挂在车边,想到华佗家去(拜谢)。

华佗还没有回家,他的两个孩子在门口玩耍,迎面看见他们,小孩相互告诉说:“像是遇见咱们的父亲了,车边挂着的‘病’就是证明啦。

”病人上前进屋坐下,看到华佗屋里北面墙上悬挂这这类寄生虫的标本大约有十几条。

【原文】又有一郡守病,佗以为其人盛怒则差,乃多受其货而不加治,无何弃去,留书骂之。

郡守果大怒,令人追捉杀佗。

郡守子知之,属使勿逐。

守瞋恚既甚,吐黑血数升而愈。

【译文】有一名郡守得病,华佗认为这人极其愤怒就好了,于是多次接受他的礼品而不加以医治;没有多久弃他而去,留下书信辱骂他。

郡守果然大怒,命人追赶捕杀华佗。

郡守的儿子知道情况,嘱咐使者不要追赶。

郡守大怒得更厉害了,吐黑血数升而痊愈。

【原文】又有一士大夫不快,佗云:“君病深,当破腹取。

然君寿亦不过十年,病不能杀君,忍病十岁,寿俱当尽,不足故自刳裂。

”士大夫不耐痛痒,必欲除之。

佗遂下手,所患寻差,十年竟死。

【译文】又有一士大夫不舒服,华佗说:“您病得严重,应当开腹取疾。

然而您的寿命也不过十年,病不能使您死,忍病十年,寿命也就全到尽头,不值得自己特意开刀。

”士大夫不能忍受疼痛,发痒,一定要去除它。

华佗随即下手,所病不久痊愈,十年后终于死了。

【原文】广陵太守陈登得病,胸中烦懑,面赤不食。

佗脉之曰:“府君胃中有虫数升,欲成内疽,食腥物所为也。

”即作汤二升,先服一升,斯须尽服之。

食顷,吐出三升许虫,赤头皆动,半身是生鱼脍也,所苦便愈。

佗曰:“此病后三期当发,遇良医乃可济救。

”依期果发动,时佗不在,如言而死。

【译文】广陵郡太守陈登得了病,心中烦躁郁闷,脸色发红,不想吃饭。

华佗为他切脉说:“您胃中有虫好几升,将在腹内形成内一种肿胀坚硬的毒疮,是吃生鱼、生肉造成的。

”马上做了二升药汤,先喝一升,一会儿把药全部喝了,过了一顿饭的功夫,吐出了约摸三升小虫,小虫赤红色的头都会动,一半身体还是生鱼脍的模样(脍:切得很细的鱼肉),所受病痛也就好了。

华佗说:“这种病三年后该会复发,碰到良医才以救活。

”按照预计的时间果然旧病发作,当时华佗不在,正如华佗预言的那样,陈登终于死了【原文】太祖闻而召佗,佗常在左右。

太祖苦头风,每发,心乱目眩。

佗针鬲,随手而差。

【译文】曹操听说而召唤华佗,华佗常守在他身边。

曹操为头痛病所苦,每当发作,就心情烦乱,眼睛眩晕。

华佗只要针刺膈俞穴,应手而愈。

【原文】李将军妻病甚,呼佗视脉。

曰:“伤娠而胎不去。

”将军言:“闻实伤娠,胎已去矣。

”佗曰:“案脉,胎未去也。

”将军以为不然。

佗舍去,妇稍小差。

百余日复动,更呼佗。

佗曰:“此脉故事有胎。

前当生两儿,一儿先出,血出甚多,后儿不及生。

母不自觉,旁人亦不寤,不复迎,遂不得生。

胎死,血脉不复归,必燥著母脊,故使多脊痛。

今当与汤,并针一处,此死胎必出。

”汤针既加,妇痛急如欲生者。

佗曰:“此死胎久枯,不能自出,宜使人探之。

”果得一死男,手足完具,色黑,长可尺所。

【译文】李将军的妻子病得很严重,召唤华佗切脉,说:“胎儿收到伤害而不能去除。

”将军说:“听说确实胎儿受到伤害,胎儿已经去除了。

”华佗说:“切脉,胎儿没有去除啊。

”将军以为不是这样。

华佗告辞离去,妇人稍微好些,百余日后又发病,再召唤华佗。

华佗说:“此脉相(按照)先例有胎儿。

先前应该生两个婴儿,一个婴儿先去除,血出得太多,后面的婴儿没有及时产下。

母亲自己没感觉到,旁边的人也没有领悟。

不再接生,于是不得生产。

胎儿死了,血脉不能回复,必然干燥附着他母亲的脊背,因此造成许多脊背疼痛。

如今应当施以汤药,并针刺一处,这个死胎必定产下。

”汤药针刺施加后,妇人疼痛急着想要生产。

华佗说:“这个死胎日久干枯,不能自己出来,适宜派人掏取它。

”果然得到一个死去的男婴,手足完备,颜色发黑,长大约达到一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