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道管理.ppt

合集下载

《气道管理》课件

《气道管理》课件

气道管理中的常见问题
气道插管并发症
插管相关的并发症有颈部软组织损伤,口咽部疼痛和声带损伤等。
气道出血
插管、吸痰和其他操作可能会导致气道出血。
气道堵塞
如果不适当地插管,可能会导致气道阻塞和窒息。
气道管理的技巧
插管技巧
插管技巧需要技巧和耐心,对于插管者来说是 一个挑战。需要经过充分的训练和实践。
治疗技巧
气道管理的重要性
气道阻塞的危险性
气道阻塞是一种生命威胁,能导致死亡。合适的 气道管理可以避免或减少气道阻塞的风险。
气道管理的重要性
气道管理对于病人的呼吸支持是至关重要的。它 对急性疾病,创伤和危重病人的管理至关重要。
气道管理的步骤
1
气道评估
确认患者的呼吸道阻塞或通透性并采取措施。
2
维持气道通畅
通过不同的方法维持正常的呼吸。
3 总结
这个PPT课程介绍了气 道管理的各个方面,从 定义到技巧,全面而详 尽。我们希望这个课程 对您有所帮助。
气管插管
在必要时,应使用气管插管。 在气管插管过程中,确保气道 的通畅,以保持正常的呼吸。
气道保持通畅
1
气管插管后的气道管理
在插管后,需要定期检查管腔,满足病人的呼吸需求。
2
内窥镜气道管理技术
使用内窥镜技术可以快速清除气道道路的异物,以保持通畅。
3
气垫面罩氧气呼吸
对于需要长时间呼吸援助的患者,可以使用气垫面罩及氧气呼吸帮助患者维持呼 吸。
3
气道保持通畅
持续跟踪和评估,确保患者的气道通畅和正常的呼吸。
气道评估
意识评估
评估患者的清醒程度和响应性。
循环评估
评估患者的脉搏和心律。

《气道管理护理》课件

《气道管理护理》课件

案例二
总结词
持续治疗,生活调理
详细描述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气道管理护理需要长期持续治疗,包括使用支气管舒张 剂、抗炎药物等。此外,老年患者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酒,保持室内空 气湿度适中。在冬季或流感高发季节,应特别注意保暖和预防感冒。
案例三:危重病人的气道管理护理
总结词
严密监测,及时干预
新技术的应用
智能护理系统
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开发智能护理系 统,实现气道管理护理的智能化和个性化。
远程监控技术
利用远程监控技术,实时监测患者的呼吸状况, 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3D打印技术
利用3D打印技术,定制个性化的气道管理器具, 提高护理效果。
个性化护理方案的发展
基因检测与气道管理
对于需要机械通气的患者,气道管理 护理能够确保呼吸机正常工作,预防 呼吸道并发症。
02
CATALOGUE
气道管理护理的基本知识
气道的结构与功能
01
02
03
气道结构
气道由鼻腔、喉、气管和 支气管等部分组成,各部 分具有不同的结构和功能 。
气道功能
气道的主要功能是传送空 气,为身体提供所需的氧 气和排出二氧化碳。
重要性
气道管理对于患者的生命安全至关重 要,尤其对于需要接受手术或机械通 气的患者,保持气道通畅和预防呼吸 道并发症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气道管理护理的目标
预防呼吸道并发症
通过有效的气道管理,预防患者 发生呼吸道并发症,如肺炎、肺
不张等。
保持呼吸道通畅
通过护理措施,确保患者呼吸道通 畅,保证氧气供应和二氧化碳排出 。
气道管理护理的实践操作
气道评估
评估患者年龄、性别、病史和症状

气道管理专家共识ppt课件

气道管理专家共识ppt课件
呼吸峰值流量(PEF) < 320L/min。
既往手术等治疗史:术前曾行放射治疗或/和化疗,二次手术或外伤治疗史。
其他:心、肝、肾等功能不全和代谢性疾病(糖尿病)及各种原因所致营养不良或贫血等。
1、病史及生活、工作习惯。
2、肺功能测试(PEF)和动脉血气分析。
3、CPET:若CPET 检测中SaO2降低>15%。则建议行支气管舒张试验。
专业
有梦想
年轻
专注
气道管理作为加速康复外科(ERAS)的重要环节之一,应用于临床可减少肺部并发症、降低死亡风险、再入院率和住院费用。胸外科围手术期气道管理专家共识2012版和多学科围手术期气道管理专家共识2016版的临床推广应用,促使围手术期气道管理与ERAS更紧密结合,临床效果更显著,因而,我们有必要根据临床实践经验并结合国内外最新研究证据,更新2016版共识,促进围手术期气道管理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更合理和规范
术前风险评估方法
4、 PEF 检测: PEF 装置简单,操作方便,能较准确的预测患者咳痰能力。
防治措施
术中危险因素评估及防治:
防治措施
术后危险因素和防治措施:
10%
50%
30%
60%
胸引管管理
创伤小、肺组织无明显漏气和出血风险,可不留置胸引管或留置较细胸引管;胸腔广泛粘连重,留置两根引流管;不推荐常规负压吸引;在无肺部漏气的情况下,尽早拔管,建议引流24h后引流量<300毫升即可拔管(排除乳糜液及出血);数字化引流系统有明显监测优势。
保持气道通畅
麻醉诱导和苏醒速度、代谢快、蓄积少的药物手术结束前提前停肌松药,意识恢复尽快拔管。
有效阵痛
预防性镇痛和多模式镇痛联合应用,选择性环氧化酶抑制剂、非选择性非甾体类抗炎药或对乙酰氨基酚作为多模式镇痛基础方案,减少阿片类药物应用,应用自控镇痛泵、伤口局部浸润、肋间神经阻滞和椎旁阻滞。

气道管理详细版.ppt详细版.ppt

气道管理详细版.ppt详细版.ppt

氧气和负压处于备用状态,随时准备吸 痰。
2、选择型号合适的气管插管,石蜡油润
滑气管插管,气管插管过声门后协助拔
出导引钢丝,气囊充气至不漏气为宜,
放置牙垫,固定气管插管。给予导管吸
氧或呼吸机辅助呼.精吸品课件。.
13
气管插管的固定
1、用一根小系带先在导管上打死结,
经双侧面颊部,绕过枕后在耳廓前
上方打死结固定,固定时不能压住 耳根 ,口角垫纱布减轻系带对口角
ICU 应备有气管插管包,包括喉 镜、各种型号的气管插管、导引钢
丝、牙垫、石蜡油、纱布、固定带、 吸痰管、手套、注射器、面罩及人 工呼吸器等。另外需准备负压吸引 器、中心负压吸引及氧疗设施。每
日检查物品是否齐全,固定放置位 置。
.精品课件.
12
气管插管过程中的配合
1、如患者烦躁,应给予适当镇静,必要 时可给予肌松剂,约束患者的双上肢,
.精品课件.
41
病室及床单位:
室内保持清洁、空气
新鲜,室温在22℃-24 ℃
左右。可采用的地面洒水、
空气加湿器等方法使相对
湿度保持在70-80%。
.精品课件.
42
保证充足的液体入量:
呼吸道湿化必须以全身不失水 为前提,如果液体入量不足, 既使呼吸道进行湿化,呼吸道 的水分会因进入到失水的组织 而仍然处于失水状态。因此, 机械通气时,液体入量必须保 持2500-3000ml/d。
1、拔管前应提高吸入氧浓度,彻底清除 气道及口鼻腔分泌物,将无菌吸痰管插入 人工气道内,一边抽吸一边快速将气囊放 气,拔除气管插管,立即给予合适氧疗。 2、拔管前30min给予地塞米松5mg静脉 注射,预防喉头水肿。床边备急救设备, 拔管后清洁口腔,协助排痰,密切观察患 者生命体征。一旦出现缺氧,应立即处理, 必要时可再次插管。

AirwayManagement(气道管理)PPT课件

AirwayManagement(气道管理)PPT课件

Glossocoma
Glossocoma is the most common reason of upper airway obstruction.
Symptoms and Signs ❖ In less severe cases: Snore ,the throat was dragged. ❖ In severe cases:Abnormal chest breathing,
❖ The trachea bifurcates into the right and left main stem bronchi at the carina. The right main stem bronchus is approximately 2.5 cm long with a takeoff angle of approximately 25°. The left main stem bronchus is approximately 5 cm long with a take-off angle of approximately 45°.
❖ No anesthetic is safe unless diligent efforts are devoted to maintaining an intact functional airway.
❖ The same principles of airway management outlined in this chapter are applicable to all clinical situations in which respiratory inadequacy may develop.
three depressions sign during inspiration. SPO2 decrease, Cyanosis Treatment jaw thrust, nasopharyngeal airway or oropharyngeal airway.

气道开放及管理PPT课件

气道开放及管理PPT课件

强调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学习如何在紧急情况下 与其他医护人员有效沟
通和协作。
紧急情况处理
学习如何应对气道开放 及管理中出现的紧急情 况,如窒息、
04
理论测试
通过考试等方式评估学员对气 道管理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程
度。
技能考核
对学员的气道开放及插管等操 作技能进行评估和反馈。
气道开放的适应症
呼吸道异物梗阻
呼吸道痉挛
当呼吸道被异物阻塞时,可能导致呼 吸困难甚至窒息,此时需要进行气道 开放以解除梗阻。
当呼吸道发生痉挛时,可能导致呼吸 困难,此时需要开放气道以缓解痉挛。
呼吸道分泌物潴留
当呼吸道内存在大量痰液、血液等分 泌物时,可能导致呼吸困难,此时需 要开放气道以清除潴留的分泌物。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血氧饱 和度,调节吸入氧气的浓 度,以维持正常的血氧水 平。
吸氧方式的选用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 择合适的吸氧方式,如鼻 导管吸氧、面罩吸氧等。
吸氧效果的监测
密切监测患者的血氧饱和 度和生命体征,及时调整 吸氧方式和浓度,确保治 疗效果。
呼吸道湿化管理
保持室内湿度
通过加湿器或洒水等方式,保持 室内湿度在适宜的范围内,以利
02
气道开放技术
口咽气道开放
总结词
口咽气道开放是一种紧急处理措施,通过放置口咽气道来保持患者的呼吸道通 畅。
详细描述
在患者失去意识或呼吸道梗阻的情况下,口咽气道开放能够迅速建立人工气道, 确保患者能够正常呼吸。该方法操作简便,但需要注意避免损伤患者的牙齿和 舌头。
鼻咽气道开放
总结词
鼻咽气道开放是一种通过鼻腔放置气 道的方法,适用于呼吸道梗阻或需要 保持呼吸道通畅的患者。

病人气道的管理PPT课件

病人气道的管理PPT课件
风险。
诊断问题
通过观察和评估,判断病人是否存 在气道阻塞、呼吸困难、窒息等风 险,以及是否存在其他与气道管理 相关的疾病或问题。
制定护理目标
根据评估和诊断结果,制定具体的 护理目标,如保持病人呼吸道通畅、 提高病人舒适度、预防并发症等。
护理计划和实施
01
02
03
制定护理计划
根据护理目标,制定具体 的护理计划,包括护理措 施、护理流程、护理操作 等。
呼吸道阻塞
总结词
呼吸道阻塞是指气道狭窄或阻塞,导致病人呼吸困难、窒息等严重后果。
详细描述
呼吸道阻塞可能是由于痰液、异物、肿胀等原因引起的。对于呼吸道阻塞的病人,应迅速采取措施解除阻塞,如 吸痰、使用喉镜等,必要时需进行气管插管或切开。
呼吸衰竭
总结词
呼吸衰竭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病人无法进行有效的气体交换,出现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的临床表 现。
病人气道管理的基本原则
保持呼吸道通畅
及时清除呼吸道内的分泌物和异物,保持呼 吸道通畅。
预防和控制感染
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定期更换呼吸机管道, 预防和控制呼吸道感染。
维持正常通气和换气功能
通过各种措施,如机械通气、吸氧等,维持 病人正常的通气和换气功能。
监测和评估
对病人的呼吸状况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发 现和处理问题,确保病人安全。
包括人工气道的建立、气道湿化、吸痰等 操作技术的讲解和演示。
病人气道管理并发症的预防和处 理
讲解如何预防和处理气道感染、出血、窒 息等并发症。
案例分析和模拟演练
通过模拟演练和案例分析,提高学员在实 际操作中的应对能力。
培训目标和计划
培训目标
培训计划
使学员掌握病人气道管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能够独立完成病人气道的建立、维护和管理。

气道管理ppt课件

气道管理ppt课件
3. 呼吸治疗团队在气道管理中的作用与角色。
呼吸治疗团队在气道管理中的作用与角色是至关重要的。他们通过提供专业的呼吸治疗和护理,帮助患者改善呼吸功能,减少对气道管理的需求。此外,他们还负责监测患者的呼吸状况,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问题。此外,呼吸治疗团队还积极参与气道管理技术的研发和改进,为患者提供更安全、更有效的气道管理方案。因此,呼吸治疗团队在气道管理的未来发展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
谢谢观看Leabharlann 05气道管理的未来发展:
1. 气道管理技术的研究与改进。
气道管理技术的研究与改进是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新型气道管理技术不断涌现,如可视喉镜、光棒喉镜等,可提高气道管理效果。此外,气道管理技术向多学科交叉、多技术融合的方向发展,如气道管理机器人、气道管理远程会诊等。同时,气道管理技术的研究也更加深入,如针对不同患者采用个体化气道管理方案,提高气道管理效果。
4. 人机协同在气道管理中的应用。
人机协同在气道管理中的应用具有很大的潜力。人机协同系统可以通过人工智能技术,提高医生的诊断精度和效率,从而更好地管理患者的气道。未来,人机协同还可以通过使用智能传感器和机器学习算法,实时监测患者的呼吸状态,及时发现并处理气道问题,提高气道管理的效果和安全性。因此,人机协同在气道管理中的应用将为医生提供更好的工具,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
4. 高海拔环境下的气道管理。
高海拔环境下,气道管理是一项重要的实践。随着海拔升高,大气压力降低,氧气减少,低氧分压可能导致呼吸急促和呼吸道阻塞。针对这种情况,建议采用呼吸节奏和深度调整方法来管理气道。在必要时也可以考虑使用药物,以减少肺和气管的不适应性,增强肺部稳定性和灵活性。虽然需要深入研究气道管理在极端高海拔环境中的应用,但可以认为高海拔环境下的气道管理是一项重要的挑战,需要得到足够的重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工气道气囊的管理
人工气道气囊的管理
气囊的作用:
1、机械通气时,保证潮气量; 2、防止口腔分泌物及胃内容物 误吸; 3、协助气管导管的固定。
气囊充气方法
将听诊器置于患者气管处 向气囊内注气,直到听不到漏 气声为止,每次抽出0.5ml气 体,到可闻及少量漏气声,再 注气,直到再吸气时听不到漏 气为止。
呼吸道湿化不良易发生的问题
痰液粘稠、排痰不畅、形成痰痂、 肺不张
痰堵窒息、导管堵塞——危及生命 通气不足 纤毛运动功能减弱 导致肺部感染加重
1. 人重工视人气工气道道的的湿湿化:化气候注干意燥或事室内项有空调、
气管插管拔管 :
1、拔管前应提高吸入氧浓度,彻底清除 气道及口鼻腔分泌物,将无菌吸痰管插入 人工气道内,一边抽吸一边快速将气囊放 气,拔除气管插管,立即给予合适氧疗。 2、拔管前30min给予地塞米松5mg静脉 注射,预防喉头水肿。床边备急救设备, 拔管后清洁口腔,协助排痰,密切观察患 者生命体征。一旦出现缺氧,应立即处理, 必要时可再次插管。
人工气道:
气管切开 喉罩 气管插管
人工气道管理的重要性
在危重患者的治疗中,人工气道 的管理是极其重要的。 人工气道 的管理包括: 人工气道的建立 ----与医生相关
人工气道的维护 ----与护士相关
保证人呼工吸道气通道畅------堵-双塞气刃道剑,引起窒息
保护气道防止误吸--损伤气道增加误吸 风险
气管切开护理
气管切开
当需要较长时间行机械 通气或短时间内不能拔 除气管插管时,应选择 气管切开。
气管切开术前准备
物品的准备:应准备气管切开 专用包,气管套管、负压吸引 器,吸痰管,氧气及其他抢救 物品等。选择合适的气管切开 套管。多选用一次性高容积低 压型气管套管。
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
传统气管切开由外科医师完成,需 较高的专业技术,费时长,创伤大 ,并发症多。
气囊不需要定期放气
以往认为,气囊常规定时放气-充气,其主要目的
是防止气囊压迫导致气管粘膜损伤。
目前认为,气囊定时放气是不需要的。其原因主
要基于以下几点: 1、气囊放气后,1小时内气囊压迫区的粘膜毛细血管也难 以恢复。放气10分钟不可能恢复局部血流。 2、声门与气囊之间的间隙常常有大量分泌物潴留,放气 囊增加了误吸的可能性。 3、目前用的插管、套管为高容低压气囊,对气管粘膜的 损伤小。 4、对于机械通气时的危重患者,气囊放气将导致肺泡通 气不足,引起循环波动。因此为重患者往往不能耐受气囊 放气。
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可由监护室医 师和护士配合进行操作:是通过注 射器穿刺定位,放入导丝,使用特 制扩张器顺导丝扩张皮下组织,取 出扩张器,顺导丝放入气管套管的
1微、创手术气时管间切短开,紧术急优切点开时在约于1m:in内即可完成
;2、对呼吸困难患者无需头颅过度后仰,可降低 由于变动手术体位所造成的不良影响;3、由于微 创部位的解剖结构简单,损伤小,出血少,且不
ICU一指明
气管插管口腔护理 :
经口气管插管的患者无法有效吞咽,口
腔分泌物较多。经口气管插管时难以用棉球 将口腔擦拭干净,可选择口腔冲洗。 冲洗前
检查气囊压力,确定气道无漏气。将头偏向 一侧,注入口腔护理液,用负压在下方吸出, 反复数次,直到口腔清洁无异味。口腔护理 的液体常采用生理盐水、1%双氧水、2%碳 酸氢钠或多贝尔氏漱口液。
操作方法
1、患者呈仰卧位,肩下垫薄枕,使头颅稍后仰,颈前部伸直,使气 管前壁与颈部皮肤距离缩短,充分暴露颈部,以利于进行操作。
2、左手示指触摸环状软骨,以环状软骨下缘为标记,向下旁开1cm 处为气管造口点(即2~3气管环或3~4气管环)。
3、如非紧急抢救,可常规局部皮肤消毒铺巾、皮下局部麻醉,右手 握住套管针沿颈部中点刺入,直至有落空感,提示已经进入气管内, 回抽有气体存在证实穿刺正确,拔除针芯,留置外套管,将引导钢丝 留置的外套管穿入气管内,再以穿刺点皮肤为中心,用尖刀做 1.5cm~2.0cm横向或纵向切口。也可先切开皮肤,在切口处置入穿刺 针直达气管内,再将引导钢丝通过穿刺针插入气管内,拔除穿刺针, 并留置引导钢丝。
2.5%碳酸氢钠:为碱性溶液,使痰液的粘性吸 附力降低,并可加强内源性蛋白酶的活性与纤 毛运动,可促进粘蛋白解聚。每次2~5ml,3~4 次/天。
呼吸道湿化不良易发生的问题
痰液粘稠、排痰不畅、形成痰痂、 肺不张
痰堵窒息、导管堵塞——危及生命 通气不足 纤毛运动功能减弱 导致肺部感染加重
气管切口局部护理:
气管切口应保持清洁干燥,尤 其是导管与周围皮肤的皱褶处应 仔细清洁、消毒。气管切口处无 菌敷料的更换频率应视其渗出物 和呼吸道分泌物的多少而定,一 般每日更换2-3次,若被血液、痰 液污染或潮湿时随时更换。
气管切口局部护理:
注意切口及套管内有无出血,有无皮 下气肿、血肿。密切观察切口周围皮肤 有无红肿、湿疹、出血等情况,必要时 切口周围分泌物留取标本做细菌培养, 观察感染的变化,用以指导用药。不进 行机械通气时,气管套管口应盖双层湿 生理盐水纱布,防止灰尘、异物吸入, 并改善吸入气体的湿度,根据病情给予 雾化吸入。或接人工鼻过滤、湿化空气。
成人经口气管插管的深度一般 距门齿22-24cm,班班交接。若外 留部分变长说明导管有部分脱出, 外留部分变短说明有下滑,应及时 复位。调整气管插管深度时先抽出 气囊内气体,再移动气管插管,深 度合适后再将气囊充气。
气管插管心理护理:
在插管期间,做好患者的心理 护理,采用一切尽可能简单、 易理解的交流方式,如非语言 交流方式:手势、写字板、卡 片等,让患者尽量表达其感受, 护士应及时满足其要求。
气管插管的固定
1、用一根小系带先在导管上打死结, 经双侧面颊部,绕过枕后在耳廓前 上方打死结固定,固定时不能压住 耳根 ,口角垫纱布减轻系带对口角 的压迫。 2、用两根胶布在导管上交叉固定在 口唇周围。经口气管插管者由于口 腔分泌物易流出,造成胶布松动, 应密切观察并及时更换。
系绳固定法
气管插管的深度
人工气道湿化
人工气道的湿化
正常的上呼吸道粘膜有加温、 加湿、滤过和清除呼吸道内异物 的功能。建立人工气道后,呼吸 道加温、加湿丧失,纤毛运动功 能减弱,造成分泌物排除不畅。 因此,做好气道湿化是所有人工 气道护理的关键。
病室及床单位:
室内保持清洁、空气 新鲜,室温在22℃-24 ℃ 左右。可采用的地面洒水、 空气加湿器等方法使相对 湿度保持在70-80%。
2、机械通气时,湿化器的温度一般 控制在32-35℃为宜。
气管内滴注湿化:
即直接向气管内滴(注)入0.45%的 盐水,可以采用间断注入或持续滴入两种 方法。间断注入,一般每隔15-20min向 气道内注入2-3ml。持续滴注方法为将安 装好的输液装置挂在床旁,并连接静脉用 头皮针,将头皮针刺入吸氧管内。
呼吸道的湿 化
0.45%的盐水
在气道内发生再浓缩后,溶液的浓度 接近生理盐水,对支气管没有刺激作 用,是临床上较常用的湿化剂
呼吸道的湿化
减少粘液同支气管壁的粘着性 湿化支气管分泌物
湿化液作用
增加吸入气体的湿度和润滑支气管壁 促进痰液稀释和排出
呼吸道的湿化
湿化方法
4.5%盐水:用注射器向气管内滴入4.5%盐水是 湿化气道和稀释痰液最简单适用的方法,一般 每次2~3ml,如无其他湿化措施,24h滴入液量 应达200~400ml。
保证充足的液体入量:
呼吸道湿化必须以全身不失水 为前提,如果液体入量不足, 既使呼吸道进行湿化,呼吸道 的水分会因进入到失水的组织 而仍然处于失水状态。因此, 机械通气时,液体入量必须保 持2500-3000ml/d。
呼吸机的加温湿化:
1、呼吸机的加温湿化器是利用将水 加温至一定温度后产生蒸汽的原理, 使吸入的气体被加温,并利用水蒸气 的作用达到使呼吸道湿化的目的。
人工气道管理
卢氏县医院重症医学科 常仁青
人工气道管理
人工气道概述 气管插管护理 气管切开术后护理 人工气道气囊管理 人工气道湿化
人工气道概述
人工气道
是将导管经上呼吸道直接 插入气管所建立的气体通道。 目前常用的人工气道包括气管 插管和气管切开。根据插管途 径不同,气管插管又可分为经 口气管插管和经鼻气管插管。
关注气囊直径、关注气道直径 关注人工气道位置的维持,防止
移位
气管插管护理
经口气管插管
经口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 是
抢救呼吸衰竭患者最常用的手 段
气管插管物品准备:
ICU 应备有气管插管包,包括喉 镜、各种型号的气管插管、导引钢 丝、牙垫、石蜡油、纱布、固定带、 吸痰管、手套、注射器、面罩及人 工呼吸器等。另外需准备负压吸引 器、中心负压吸引及氧疗设施。每 日检查物品是否齐全,固定放置位 置。
此法适用于脱机的病人。
0.45%NS泵入湿化
气道冲洗:
1、应用2%碳酸氢钠或0.45%生理盐水, 每次吸痰前抽吸2-5ml于病人吸气时注入 气道。 2、行机械通气的患者在操作前给予100% 氧气2min,以免造成低氧血症。 3、注入冲洗液后应给予吸痰或扣背,使 冲洗液和粘稠的痰液混合震动后利于吸出。 4、对于痰液粘稠者,可以间断反复多次 冲洗。但一次冲洗时间不要过长。
气管切开拔管护理:
病情稳定,符合拔管指征,如患 者呼吸、心率平稳,无憋气感、血 气分析中PaO2和SPO2满意等, 一般先行堵管24-48h。若堵管期间 呼吸平稳,能自行咳痰,动脉血气 分析满意,即可拔除气管切开管。
气管切开拔管护理:
拔管时先提高吸入氧浓度,增加体内
氧储备,彻底清除气道包括口鼻腔分泌物, 将无菌吸痰管放入气管套管中,一边抽吸 同时快速拔管,立即给予合适的氧疗措施。 拔管后切口给予换药,用蝶形胶布拉紧并 覆盖创面。每日局部换药1-2次,避免感 染,直到愈合。拔管后密切观察患者生命 体征变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