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中医院进修交流报告精品
广东省中医院进修学习总结

广东省中医院进修学习总结第一篇:广东省中医院进修学习总结广东省中医院进修学习总结——病人至上,真诚关爱周辉首先感谢院领导给我提供这次外出进修学习的机会——专业骨科。
一年的学习,使我增长了见识,学会了很多先进的技术和方法;但是对我来说,最重要的收获还是观念上的改变。
我决心要把学到的知识和理念带回到自己的工作岗位中,并在工作中影响和带动同事们,使我们医院的骨科工作更上新台阶。
现将我的进修经历及一些发自内心的体会在此向院领导汇报如下:一、医院的价值观:开始来到医院的时候,每天看到门诊络绎不绝病人,住院病人人满为患,甚至有些病人宁愿住宾馆等待住院手术,我不明白为什么省中医能得到广大民众的高度信任,年门诊量650多万人,年收治病人5万多人次,年手术台数约2万多台次的铁杆患者,住院病床需要提前预约,甚至有连续几代非中医院不看病的家庭,而且为什么有来自国内外络绎不绝的学习者和参观者奥秘之所在。
他们靠什么来吸引病人呢?答案就是他们始终坚持病人至上,真诚关爱。
2、优秀的团队:骨科分三个病区:脊柱专科、创伤骨科、关节与骨病专科,其中脊柱专科、关节与骨病专科是国家重点科室,拥有全国名老中医黄宪章、邓晋丰、严大波及林定坤、刘军学术带头人,每个病区拥有2~3名主任医师,3~4名副主任医师,名老专家每周定期科室查房;三个科室共拥有135张病床,年手术量大约2000台次,业务收入大约7000万元。
...2011年7月至2012年3月,在甘肃省卫生厅牵头下由科主任派遣,我到广东省中医院内分泌科进修学习九个月。
工作4年来,能获得这样一个机会,暂时抛开忙碌的临床工作,到这所国内顶尖中医院学习,对我而言,无疑是一件幸事。
9个月的时间转瞬即逝,通过这次进修学习,使我开拓了视野,拓宽了思路,改变了理念。
现将进修学习情况以及收获体会总结如下:一、科室及开展业务诊疗情况简介广东省中医院内分泌科拥有多名优秀的中西医专业技术人员,其中正高二名,副高三名,中级四名,博士后二名,博士两名,硕士四名。
中医院进修个人总结(精选3篇)

中医院进修个人总结(精选3篇)中医院进修个人总结篇1十分感谢医院领导让我到xx市中心医院进修,我明白这是领导对我的关怀与信任并寄予了我殷切的期望。
这次进修是我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也是对自身的一次挑战。
进修时我带着明确的学习目的,时刻牢记领导对我的嘱咐,学到了先进的临床理念和技术。
透过四个月的进修学习,使自己开阔了视野,拓展了思路,提高了业务技能。
总结这四个月的学习,xx市中心医院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那里的工作节奏快而有序,人员职责明确,学习气氛浓厚。
透过在呼吸内科、心血管内科的系统学习,进一步了解了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的基础知识、最新的诊疗技术,全面熟练掌握了呼吸科、心血管内科及相关科室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治疗,熟悉了呼吸科常规操作如胸膜腔闭式引流、胸膜活检、经超声、CT引导下经皮肺穿,基本了解支气管镜、胸腔镜等操作要领。
他们科室主任每周查房1-2次。
查房时感觉气氛和谐,讲求实事求是、重视循证医学证据,很多原则性的问题已达成共识,但允许不违反原则的分歧。
中心医院一向强调综合治疗,查房时,先由一线或进修医生报告病史;上级医生仔细阅片,分析可能诊断,进一步检查及治疗方案。
这样能系统的有计划的使患者得到合理治疗,同时年轻医生了解很多相关知识。
合理的综合治疗是xx市中心医院高诊疗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
科室要发展,务必重视再教育、再学习及后备人才的培养。
每周1次理论学习、治疗新进展;每周1次科内学术讨论;长期高强度、自觉的学习、交流也是他们长盛不衰的重要因素。
各学科人员的通力协作是提高诊治水平的保证。
各个科室都有技术专长,每位医生也有技术专长,才能使科室的诊疗水平得到保证。
光有好的临床医生还不够,务必有先进的设备和完善的辅助检查,才能设计出理想的治疗方案。
同时医院各科室间的协作也很重要,如手术科室、病理科、诊断科等。
综合实力的突出,才能有诊疗高水平。
先进的设备及技术也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
在我们基层医院有许多困扰我们的难题,有了先进医疗设备及技术,会让我们迎刃而解,豁然开朗。
中医院实习报告_实习报告_

中医院实习报告本人于XX年5月20日至XX年5月20日在xx市中医院院轮科实习。
作为从学校进入医院,从理论步入临床,从象牙塔走进广阔社会的第一步,其中自然充满了酸甜苦辣及诸多感悟。
如鱼饮水,冷暖自知,兹将一年的实习心得简述如下,分析其中的得与失,对与错,愿在后续的行医生涯中且行且珍惜。
我一直将我的医学生涯作为一项事业。
人行一世,总有一些事情需要细心经营,仔细雕琢,于我而言,医学便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件。
古人云:“不为良相,即为良医。
”又云:良医处世,不矜名,不计利,此其立德也;挽回造化,立起沉疴,此其立功也;阐发蕴奥,聿著方书,此其立言也。
一艺而三善咸备,医道之有关于世,岂不重且大耶!”便是此生动见证,于我心有戚戚焉。
然而,善言天者,必验乎人;善言大者,必应乎小。
一切的一切,还需从细节做起,从小事论起。
实习一年,经历了肛肠科、骨伤外科、内科(主要是心肺疾病为主,偶有肝肾方面疾病患者)、儿科门诊、心电图科等几个有限的科室,还跟着本院国医堂名老中医周xx教授、杨xx教授学习一段时间。
临床上掌握了插胃管、插导尿管、手术室无菌操作、外科换药术、外科拆线术、肛肠科专科换药、快速测血糖、注射胰岛素、病历书写、操作及判读心电图等技能。
当然,在临床诊治思维、中医处方用药等方面仍稍显不足。
先说说跟着国医堂两位名老中医的坐诊感悟吧。
两位老人家都已年届古稀,但依旧精神矍铄。
周xx教授临证擅用经方,临床先辨病,再辩证,仅用三四十个常用经方进行加减,疗效却出奇地好。
其治疗胃肠疾病,常用参苓白术散、六君子汤、理中汤等方,一个六君子汤,可以加减化裁成香砂六君子、柴芩六君子、柴芍六君子、归芍六君子、归芪六君子、桃红六君子、柴芩归芍六君子、柴芩归芍香砂六君子等等,其余诸方,也是变化无穷却不逾矩。
杨xx教授是湘潭杨氏骨科的传人,其一人开创了xx市中医医院的小儿矫形科,治疗先天性小儿马蹄内翻足,已成为全国重点中医专科。
杨教授不仅是一名骨科大夫,治疗小儿及骨伤科疾病,即使是内科杂病,亦信手拈来,可谓内外兼通。
中医院中医药工作交流材料

中医院中医药工作交流材料中医院中医药工作交流材料尊敬的领导、亲爱的同事们:大家好!我作为一名中医药工作者,非常荣幸能够在中医院从事中医药工作,并且得到大家的支持和合作。
我想借此机会向大家分享一些我在中医院中工作的心得体会。
首先,作为一名中医药工作者,我们要有良好的学术素养。
中医药学是我国独有的宝贵文化遗产,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我们要积极主动学习传统中医文献,了解中医药学发展的脉络和演变的过程,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
同时,我们还要将中医药学与现代科学相结合,推动中医药学科的发展与创新。
其次,在临床工作中,我们要坚持中医药理论的指导,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中医药学强调辨证施治,即根据患者的病情、体质、环境等综合因素进行辨证论治,针对病因病机进行调理治疗。
我们要善于运用中医药学中的经典方剂、针灸、推拿等疗法,对患者进行治疗。
在治疗中,我们要注重患者的身心健康,关注患者的感受,做到温情、贴心的服务。
再次,团结合作是中医药工作的重要保障。
作为中医药工作者,我们要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形成一个团结合作、共同发展的良好氛围。
在工作中,我们要加强沟通与交流,及时分享自己的经验与心得,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只有团结合作,我们才能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最后,我们要积极践行中医药文化的宣传与推广工作。
中医药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价值和魅力。
我们要通过开展中医药科普知识讲座、举办中医药文化节等活动,向社会大众传播中医药知识,增强大家对中医药的认知和认同。
同时,我们还要加强与其他医疗机构、学术机构的交流与合作,促进中医药学科的交融与发展。
亲爱的同事们,中医药工作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
只有不断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才能更好地为患者服务,传承和发扬中医药文化。
希望大家能够相互支持、共同进步,在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更稳健!谢谢大家!。
广东省中医院进修学习总结-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服务,优质的文档,谢谢阅读/双击去除广东省中医院进修学习总结:广东省中医院进修学习总结——病人至上,真诚关爱周辉首先感谢院领导给我提供这次外出进修学习的机会——专业骨科。
一年的学习,使我增长了见识,学会了很多先进的技术和方法;但是对我来说,最重要的收获还是观念上的改变。
我决心要把学到的知识和理念带回到自己的工作岗位中,并在工作中影响和带动同事们,使我们医院的骨科工作更上新台阶。
现将我的进修经历及一些发自内心的体会在此向院领导汇报如下:一、医院的价值观:开始来到医院的时候,每天看到门诊络绎不绝病人,住院病人人满为患,甚至有些病人宁愿住宾馆等待住院手术,我不明白为什么省中医能得到广大民众的高度信任,年门诊量650多万人,年收治病人5万多人次,年手术台数约2万多台次的铁杆患者,住院病床需要提前预约,甚至有连续几代非中医院不看病的家庭,而且为什么有来自国内外络绎不绝的学习者和参观者奥秘之所在。
他们靠什么来吸引病人呢?答案就是他们始终坚持病人至上,真诚关爱。
2、优秀的团队:骨科分三个病区:脊柱专科、创伤骨科、关节与骨病专科,其中脊柱专科、关节与骨病专科是国家重点科室,拥有全国名老中医黄宪章、邓晋丰、严大波及林定坤、刘军学术带头人,每个病区拥有2~3名主任医师,3~4名副主任医师,名老专家每周定期科室查房;三个科室共拥有135张病床,年手术量大约2000台次,业务收入大约7000万元。
3、规范化的管理:规范的制度、具有人性化的管理,提倡感动服务。
细致入微设身处地地为病人着想的思想体现在工作中的每一个行动上、细节上,他们已经把患者对医院服务的满意度提升到患者对医院的忠诚度和依赖度上,做为科室及医护人员考核重要标准;科主任负责整个科室,三个组长负责每日上级医师查房,住院医师负责管理每组病人,形成良好的上下级之间交流管理。
四、先进的专业技术:省中医不仅有优质的服务,但最大优势是专业的医疗技术,骨科拥有多项国内外优势技术,其中脊柱科神经根型颈椎病仰卧前屈拔伸法、椎间盘突出症微创治疗、关节镜微创技术、髋膝关节置换术、骨病肿瘤手术、创伤急救等在国内外具有一定影响力;各科制定了中医骨科临床路径,从而形成了具有中医特色、临床疗效确切的治疗方案;具有特色的中医制剂、配方、膏药。
中医院进修学习心得体会(范本)

中医院进修学习心得体会中医院进修学习心得体会任为止,才会放心的将早产儿交给父母。
出院后的小儿两岁之内都要进行门诊随访,定期由专科医生为他体检。
通过标准得体的服务方式,向患儿家长表示关心与同情,体现医院的服务水准。
把服务规范自然地融为服务意识中,应用于医护实践中。
病房为出院病人设置了热线咨询电话,24h负责提供各类咨询服务,使患者与医院保持热线联系、随时获得医疗服务的专业指导;每个科室都备有各专业病种医护知识的小册子,供人们自由取用。
三、严谨的工作作风为了预防差错事故的发生,医院规定作治疗时医生下达的医嘱的药量须经药房核对,再由两名护士核对剂量后,方可用于病人身上;作特殊的治疗,如输血,固尔苏的应用,经医护双方核对后,由医生执行;在治疗中能口服绝对不会使用静脉治疗,抗生素大部分使-用青霉素而且及早停药。
对于新分配的学生和进修护士由专科护士带教,先了解病房的环境和各类物品的存放地点,学习各个设备的使用和注意事项,临床工作中所应用的各项护理技术,经考核合格后才指定带教老师带教。
病房的各类使用物品均使用五常法(常组织、常清洁、常整顿、常规范、常自律),定点定标签,随手可及;每位患儿床前均备急救箱、体温表及听诊器等固定使用,出院后终末消毒;医院提倡母乳喂养,但是他们对母乳的要求比较严格,会做细菌培养,要求母乳必须是冷冻后方能食用(除去直接哺喂),患儿在吃母乳的过程中,如发现有任何不适,立即停止,需等母亲完全掌握了母乳的收集要领,母乳检验合格后方可再次食用;在进行各项护理操作过程中均有相应的流程表,这些流程均有考核标准;每年由科室的专科护士及护理部的人员进行讨论这些操作是否需要改进;医生护士操作前后严格洗手,每位病人床前配备手消毒液,在操作中,如有操作失败,必须更换医疗物品,从不反复应用。
2024年医师进修的总结样本(2篇)

2024年医师进修的总结样本____年医师进修总结报告一、引言作为医师,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医学知识和临床技能,还需要不断进行进修,以跟上医学科技的快速发展。
____年是我进行医师进修的一年,通过参加各类培训和学术会议,提高了自己的专业水平,增加了对新技术和新疾病的了解。
在此总结报告中,我将对我今年的医师进修进行回顾和总结,希望能够对自己的进修成果有更深入的认识和反思。
二、进修内容1. 参加学术会议在____年,我积极参加了多个学术会议,包括国内外大型学术会议和专业学会的年会。
通过参加学术会议,我了解了最新的医学研究成果和临床实践经验,拓宽了自己的学术视野。
我还通过参加学术会议结识了许多同行,与他们交流经验,讨论疑难病例,促进了自己的专业成长。
2. 参与科研项目在____年,我积极参与了几个科研项目,包括临床研究和基础研究。
通过参与科研项目,我深入了解了研究方法和数据分析技巧,并通过撰写科研论文提高了自己的科研能力。
同时,科研项目还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最新的医学研究成果,为临床实践提供科学依据。
3. 参加培训课程在____年,我参加了几个培训课程,包括临床技能培训、医学伦理培训和管理能力培训等。
通过参加这些培训课程,我学习了最新的临床技术和操作规范,提高了自己的临床水平。
同时,培训课程还帮助我提升了医学伦理和沟通能力,更好地与患者和家属进行沟通和协调。
三、收获与体会1. 知识更新通过参加学术会议和培训课程,我不断接触到最新的医学知识和技术,更新了自己的医学知识体系。
在日常的临床实践中,我能够运用新的知识和技术,为患者提供更准确、更有效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2. 专业交流通过参加学术会议,我结识了许多同行,并与他们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讨论。
在交流中,我获得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启发,发现了自己工作中存在的不足,找到了改进和提高的方向。
同时,我也分享了自己的经验和见解,为同行提供了一些帮助和指导。
3. 科研能力提升通过参与科研项目,我深入了解了科研的方法和过程,学习了如何设计研究方案,采集和分析数据,并将研究结果整理成科研论文。
广中医二院见习心得

七月份见习心得Ba 陈晓才炎热的七月,我来到了针灸康复科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学习。
这一个月里让我接触到许许多多新鲜有趣的事物。
在针康科见识到频率最多的东西无非就是针灸、艾灸、拔火罐、穴位注射,每天必做的事情就是扎针、加电、上神灯、熏艾条、出针,还有写病历。
貌似很枯燥烦闷的工作,背后居然隐藏着很多学问。
例如给昏迷病人扎针一般分上午下午两轮,杨师兄介绍说这类昏迷病人主要以促醒为主,要根据子午流注经络循行时间分别扎相应的刺激性比较强的经络腧穴。
实习的林师兄是我们学校针灸学院七年制的,扎的一手好针,他比较喜欢飞针,因为这类针刺方法进针快,所以病人所要耐受的疼痛比较少,受广大患者的普遍欢迎。
对于我来说,针灸可是不陌生,因为之前在心血管和脾胃科都有接触过,也有不少扎针经验,当然也有扎得病人跳起来喊痛,后来慢慢改进后进针有所进步。
说实话我们的针灸课程安排在大四,目前的针灸只是自学阶段,不过常见的穴位还是熟记在心,这样给病人扎针时底气也有一点。
说到扎针不得不提13床的老奶奶,由于此人特别敏感,扎针时稍微有点迟疑,病人感到有一丝疼痛就会大喊大叫,然后就不让你扎了。
第一次由于紧张,刚往足三里下针,可能手上的酒精还没有干导致手滑,那奶奶立马大喊疼疼疼,就不允许我帮她扎针了。
杨师兄说她是一道坎,当我帮她扎针时能做到让她感到疼痛能耐受时,我扎针的基本功也就算过关了。
由于出师不顺,心里当然挺受打击的,于是晚上回宿舍时一边看针灸书一边练习进针,先是用一包包的纸巾试,试了好长一段时间后才敢往自己身上四肢扎针,练习快速进针与感受针感。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最后一周里,我居然能帮那位老奶奶扎针了,心里面特别高兴,特别有成就感。
很幸运在针康科待的那一个月时间居然碰上三伏天,三伏天就是贴天灸,所谓天灸,是中医灸治疗法中非火热灸法中的主要方法,又称发泡疗法。
天灸疗法是中医传统的外治疗法,是借助药物对穴位的刺激,使局部皮肤发红充血,甚至起泡,以激发经络、调整气血而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