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教案最全版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第一单元第1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教学设计

4.布置课后作业:请同学们结合本节课所学,撰写一篇关于夏商西周政治制度的简短评述,加深对课堂知识的巩固。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关于夏商西周政治制度的学习成果,特布置以下作业:
4.教师提供一份关于夏商西周政治制度的选择题和简答题试卷,要求学生在课后完成,以检验他们对课堂知识的掌握程度。
1.作业1:知识点总结应条理清晰,内容全面,字体工整,以便于复习时查阅。
2.作业2:短文要求观点明确,论述充分,结构合理,注意运用历史史料进行佐证。
3.作业3:思考题要求同学们发挥自己的见解,结合实际,进行深入分析。
1.请同学们结合教材和课堂笔记,整理夏商西周政治制度的基本特点及其影响,形成一份知识点总结。
2.选择一种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世袭制、分封制、宗法制等),结合具体历史事件或人物,撰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短文,分析该制度在实际运作中的优缺点。
3.根据课堂所学,思考夏商西周政治制度对后世政治制度的影响,并结合现实生活,谈谈你对这些影响的看法。
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探讨夏商西周政治制度的发展变化。
2.引导学生运用历史资料,学会从史料中提炼有效信息,提高史料实证能力。
3.组织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善于表达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使学生认识到夏商西周政治制度在我国历史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增强民族自豪感。
2.培养学生尊重历史、尊重传统文化的心态,激发对古代政治制度的研究兴趣。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针对以下问题展开讨论:
关于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教案高中历史优秀教案

关于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教案一、教学目标1.学习夏商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了解其特点和变迁。
2.分析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进与发展。
3.掌握解读历史文献和考古材料的方法。
4.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历史意识。
二、教学内容1.夏朝政治制度–三公九卿制度–世袭制度–社会分层制度2.商朝政治制度–中央集权制度–分封制度–贵族特权制度3.西周政治制度–分封制度–封建制度–策命制度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学生深入理解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特点和变迁。
2.帮助学生分析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进与发展。
3.引导学生正确解读历史文献和考古材料。
四、教学方法1.课堂讲授与讨论2.视频辅助教学3.文献分析4.考古材料分析五、教学步骤Step 1 、引入老师通过介绍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引导学生了解夏商西周时期的政治背景。
Step 2、授课老师讲解夏朝、商朝、西周的政治制度特点和变迁,并区分这三个时期的政治制度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Step 3、文献分析老师将介绍一些与这些政治制度相关的文献,并引导学生分析各部分文献,体会“文献反映时代”的思想。
Step 4、考古材料分析老师将介绍一些与这些政治制度相关的考古材料,并引导学生分析这些材料,体会“考古资料反映社会、政治与经济变迁”的思想。
Step 5、课堂交流老师组织学生交流思考,总结政治制度变迁的规律和原因。
六、学习评估通过课堂讨论、作业和考试等方式进行评估。
七、拓展延伸结合社会实践,带领学生实地了解古代文化遗迹,感受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和文化传承。
八、教学评价此教案旨在深入挖掘中国古代的政治文化,引导学生掌握历史文献和考古材料的处理方法,从而形成批判性思维和历史意识。
同时,通过实地考察带领学生感受传统文化,增强了其对教学内容的理解。
此教案适用于高中历史课程的授课,可提高学生的阅读和理解能力,增强其对历史的认识和研究兴趣。
高中历史《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认识其特点和发展趋势。
2. 通过分析夏商西周政治制度的相关史实,提高学生的史料解读和分析能力。
3. 引导学生认识夏商西周政治制度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
二、教学内容:1. 夏朝政治制度:了解夏朝的建立,掌握夏朝的政治组织形式和权力结构。
2. 商朝政治制度:了解商朝的建立,掌握商朝的政治组织形式和权力结构。
3. 西周政治制度:了解西周的建立,掌握西周的政治组织形式和权力结构。
4. 夏商西周政治制度的比较:分析夏商西周政治制度的异同。
5. 夏商西周政治制度的影响:探讨夏商西周政治制度对历史发展的影响。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夏商西周政治制度的特点、发展趋势及其影响。
2. 教学难点:夏商西周政治制度的形成原因及其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夏商西周政治制度的起源、发展和影响。
2. 比较法:分析夏商西周政治制度的异同。
3. 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夏商西周政治制度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夏商西周的历史背景,引发学生对政治制度的兴趣。
2. 讲解夏朝政治制度:阐述夏朝的建立,分析夏朝政治组织形式和权力结构。
3. 讲解商朝政治制度:阐述商朝的建立,分析商朝政治组织形式和权力结构。
4. 讲解西周政治制度:阐述西周的建立,分析西周政治组织形式和权力结构。
5. 比较夏商西周政治制度:引导学生分析三者的异同。
6. 讨论夏商西周政治制度的影响:探讨夏商西周政治制度对历史发展的作用。
7. 总结本课:强调夏商西周政治制度的特点、发展趋势及其影响。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夏商西周政治制度的认识和理解。
2. 通过学生的小论文,评估他们对夏商西周政治制度的了解程度和分析能力。
3. 课后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以了解他们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的评价。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夏商西周政治制度主题的探究活动,如小组讨论、研究报告等。
高中历史《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特点;(2)掌握夏、商、西周的政权组织形式、国家机构设置及权力运作方式;(3)了解夏、商、西周社会等级制度及其演变。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比较分析法,分析夏、商、西周政治制度的异同;(2)运用史料实证法,探究夏、商、西周政治制度形成的原因及其影响。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识夏、商、西周政治制度在中国历史发展中的重要地位;(2)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继承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夏、商、西周政治制度的特点;(2)夏、商、西周政权组织形式及国家机构设置;(3)夏、商、西周社会等级制度及其演变。
2. 教学难点:(1)夏、商、西周政治制度形成的原因及其影响;(2)夏、商、西周政权运作方式的异同。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回顾上节课内容,引导学生回顾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脉络;(2)提问:夏、商、西周政治制度有哪些特点?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教材,梳理夏、商、西周政治制度的基本内容;(2)学生分组讨论,总结夏、商、西周政治制度的异同。
3. 课堂讲解:(1)讲解夏、商、西周政权组织形式及国家机构设置;(2)分析夏、商、西周政治制度的形成原因及其影响;(3)阐述夏、商、西周社会等级制度的演变。
4. 案例分析:(1)教师展示相关史料,引导学生分析史料中的政治制度信息;(2)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进行课堂讨论。
5. 总结拓展:(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提出疑问。
四、课后作业1. 复习夏、商、西周政治制度的特点及其异同;2. 深入研究夏、商、西周政权运作方式的形成原因及其影响;3. 结合教材,分析夏、商、西周社会等级制度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与不足,针对问题进行调整,以提高教学效果。
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了解学生对夏、商、西周政治制度的理解程度,为后续教学提供参考。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教案高中历史优秀教案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夏商西周三代的政治制度,并对其进行比较分析;2.掌握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过程;3.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历史文化自觉。
二、教学重点1.夏商西周三代的政治制度;2.三代政治制度的演变过程。
三、教学难点1.夏商西周三代的政治制度的比较和分析;2.政治制度演变的原因。
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1.同学们,中国有句谚语叫“政治生命是历史的命脉”,什么是政治制度?2.政治制度有哪些种类?可以举个例子吗?3.你们知道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有哪些吗?4.今天我们将讲解夏商西周三代的政治制度,让我们一同了解一下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演变过程。
第二步:夏代政治制度1.列举夏代的政治制度:王制、宗法制、封建制;2.周朝早期的各级官职、职责,以及官职的继承方式。
第三步:商代政治制度1.商王政治制度的特点:封建制、宗法制、君权至上;2.商代的官制与职能;3.商代后期的弊端与原因。
第四步:西周政治制度1.西周王室的宗法制度;2.西周的封建制度;3.西周官制与职能。
第五步:政治制度演变1.对夏商西周三代政治制度进行比较分析;2.政治制度的演变原因。
第六步:课堂小结1.统一梳理夏商西周三代的政治制度;2.总结政治制度演变的过程和原因。
五、课堂延伸1.学生可以互相交流夏商西周三代的政治制度,并比较分析;2.学生可以开展独立研究,探究政治制度对中国历史文化影响的深度和广度。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学生掌握了夏商西周三代的政治制度,并对其演变过程进行了比较分析。
在此过程中,学生不仅提高了历史文化素养,更加深刻地认识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和影响,同时也萌发了独立研究和思考的兴趣。
然而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授课方式可能过于单一,存在着学生兴趣参与不足的问题,今后需要采取更加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提高教学的吸引力和针对性。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教学设计【4篇】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教学设计【4篇】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教学设计【4篇】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教学设计篇一一、课标要求“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识记夏商时期的王位世袭制与国家行政管理制度、西周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内容;理解夏商时期政治制度对西周政治制度的影响以及西周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与作用;并通过探究性学习探讨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以及宗法制对中国社会的深远影响。
2、过程与方法分析教材列举的图标;引导学生借读教材及教师提供的有关史料;通过探究与合作学习提出并解决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我国是世界著名文明古国的依据;认识到分封制的实行不仅是国家统治的需要,也是古人政治智慧的体现,;认识到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是以宗法制为核心,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西周的宗法制与分封制2、难点: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三、教学内容安排(一学时)第一目“从禅让制到王位世袭”教学要点:①夏朝建立,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②夏商时期已初步建立了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政治制度体系第二目“等级森严的分封制”教学要点:①西周分封制实行的目的、时间、对象;②分封制的主要内容③分封制的历史作用④分封制下天子与诸侯的关系。
第三目“血缘关系维系的宗法制”教学要点:①西周宗法制实行的目的;②宗法制的核心及基本原则;③宗法制的主要内容;④宗法制的作用评价。
四、教学方法和学习指导策略导入环节:情境导入: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对于我们这个文明古国的由来有着许多古老的传说,比如“盘古开天”“女娲造人”“大禹治水”等。
引导学生明确中国从部落聚居到国家体制的由来这一过程。
问题设计:①中国最早的国家是怎样产生的?②为什么说“夏”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它和原来的部落联盟有何区别?③国家产生早期,人们是怎样参与国家政治的呢?1、从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通过阅读教材,思考以上问题,引导学生理解:中国出现早期的国家政治制度,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物。
关于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教案高中历史优秀教案大全

关于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教案高中历史优秀教案大全本节课主要采用谈话讲述法进行,同时配合提问史料阅读课堂讨论等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
结合本节课图片较多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可结合图来讲解,增强教学的直观性。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准备好的内容,希望对你们有所帮助,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教案高中历史优秀教案大全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夏商时期王位世袭制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等,从而培养学生全面客观和公正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过程与方法,则通过历史资料和图表,设置情境创设问题,学会运用阅读法观察法讨论法等来学习相关疑难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本课,让学生认识到古人高超的政治智慧,了解我国古代文明源远流长,进一步确立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的理念。
从而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加深对国情的认识。
三重难点分析本课重点是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基本内容;难点是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关系以及嫡长子继承制度和大小宗这两个概念。
具体突破方法我将在教学过程中详细阐述。
四学情分析本课授课对象是高一学生,他们有一定的历史基础,思维活跃个性鲜明,参与意识强,有一定独立思考能力。
但是由于这一部分内容在初中没有涉及,对高一学生来说比较陌生,所以要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这一点,加强学生对这一部分的理解和掌握。
在准确把握教材以及学情的基础上,我确定了图片教学法,情景教学法,材料分析法等教学方法,以及相对应的学生的分组讨论法和自主学习法,这样的学法。
五教学过程设计导入: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
早在远古时代,活跃在黄河流域的部落联盟就已初具国家规模。
随着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的建立,我国出现了早期国家政治制度。
历代古人用卓越的政治智慧,不仅使得奴隶社会延续两千年之久,而且遗留的思想文化成为当今社会重要的思想凝聚力。
那么,这一切是如何发生的,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课堂去追寻。
展示学习目标学习目标:1.速读课文,了解中国古代早期的政治制度的构成。
高一历史《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优秀教案

高一历史《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夏、商、西周时期的主要政治制度,包括王位世袭制、分封制和宗法制。
理解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关系及其在当时社会中的作用。
培养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图片、史料等资料的展示,引导学生分析历史问题。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认识到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源远流长和对后世的影响。
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内容和作用。
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关系。
2. 难点理解宗法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夏、商、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2. 史料分析法:通过分析史料,引导学生理解历史问题。
3. 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夏、商、西周时期的文物图片或历史故事,引起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
2. 讲授新课王位世袭制介绍王位世袭制的起源和发展。
分析王位世袭制的特点和影响。
分封制展示分封制的地图,讲解分封制的目的、内容和作用。
分析分封制的特点和影响。
组织学生讨论分封制的利弊。
宗法制讲解宗法制的起源和发展。
分析宗法制的内容和特点。
探讨宗法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引导学生理解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关系。
3. 课堂小结总结夏、商、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强调分封制和宗法制的重要性。
引导学生思考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4. 布置作业完成课后练习题。
查阅资料,了解中国古代其他时期的政治制度,并写小论文。
五、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分析史料,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同时,要组织好小组讨论,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
此外,还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教案
【教学内容分析及教学准备】
(1)教学内容分析及教学准备(黑体五号)
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关系。
(3)教学准备
1.收集资料,分析我国民间重视修订家谱的主要原因及家谱在中国传统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2.向学生提供“古代中国朝代沿革表”。
【教学内容】
(1)学生自主学习:
朝代时间朝代时间
夏约前2070~约前1600年南朝420~589年
商约前1600~前1046年北朝439~581年
西周前1046~前771年隋581~618年
春秋前770~前476年唐618~907年
战国前475~前221年五代十国907~960年
秦前221一前207年宋北宋960~1127年
汉西汉前202~9年南宋1127~1276年
东汉25~220年辽907~1125年
三国魏220~266年西夏1038~1227年
蜀221~263年金1115~1234年
吴222~280年元1271~1368年
晋西晋266~316年明1368~1644年
东晋317~420年清1636~1840年(鸦片战争前)
1.你能根据上面的古代中国朝代沿革表从整体上把握中国历史发展的脉络吗?
图一图二
2.你能分别说出上面两幅图反映的是西周哪两种政治制度吗
(2)第一次检测(默写)
1.准确说出我国古代朝代更替过程。
2.维护西周成为数百年强国的两种政治制度是和。
{第一次检测问题记录}
【小组合作探究】
1.阅读子目“等级森严的分封制”,尝试说出相关问题:
(1)我国进入阶级社会的历史源远流长,是世界文明古国。
我国古代的政治文明主要是受大河文明还是海洋文明影响?(文明史观,识图能力培养、情感培养)
(2)结合教材,客观叙述分封制的目的、对象、内容和影响。
(阅读理解、归纳概括能力培养)
(3)如何正确评价西周的分封制?(唯物史观·辩证的一分为二的观点培养)
2.阅读子目“血缘关系维系的宗法制”,尝试说出相关问题:
(1)结合教材,客观叙述宗法制的目的、内容、特点和作用。
(阅读理解、归纳概括能力培养)
(2)你能从现实生活中感受到宗法制的深远影响吗?尝试举例说明。
(感悟历史与现实【师生合作互动】
1.{小组学习学生生成问题记录及解决}
2.{递进探究}
问:我们应当怎样理解分封制和宗法制之间的关系?
西周时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是什么?
3.{例题讲解}
(1)(09广东卷) “封建社会”的概念是近代引入中国的。
右图所示柳宗元的文
章的主题可能是
A.分封制度
B.王位继承制度
C.郡县制度
D.三公九卿制度
(2)(09宁夏卷)西周实行的宗法制在秦汉以后仍有重大影响,其主要表现是
A嫡长子继承制 B.反复出现的分封制
C.三纲五常的伦理观
D.传统的宗族观念
(3)(09山东卷)在《红楼梦》第九十回中,贾母说:“自然先给宝玉娶了亲,然后给林丫头说人家。
再没有先是外人,后是自己人的……”。
这反映出贾母
A.具有男尊女卑的思想
B.固守传统的家庭等级观念
C.具有浓厚的宗法观念
D.遵循长幼有序的婚姻礼俗
(4)(09天津卷)下列史实符合西周确立的宗法制继承原则的是
A.唐太宗通过玄武门之变继位
B.宋太宗继承兄长宋太祖之位
C.明太祖因太子亡指定嫡长孙继位
D.清康熙帝死后皇四子继位
【总结提升】
1.{知识结构}
分封制(目的、内容、对象、影响)
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宗法制(目的、内容、对象、影响)
2.{学习方法}
【当堂检测】
1.华夏万姓,同宗同源;慎终追远,不忘祖根。
每年农历三月初三,众多华夏子孙来到黄帝出生地寻根谒祖。
这种现象源自
A.井田制 B.分封制 C.礼乐制 D.宗法制
2.中华民族具有尊宗敬祖、长幼有序的传统。
对形成这一传统影响最大的政治制度是
A.分封制 B.宗法制 C.禅让制 D.世袭制
3.公元前782年,幽王宫涅继位,宠幸褒姒。
“褒姒不好笑……幽王为烽燧大鼓,有宼至则举烽火。
诸侯悉至,至而无宼,褒姒乃大笑。
”这段材料不能表明
A.幽王荒淫无道
B.分封制下,各诸侯王对周王承担军事义务
C.西周末年诸侯势力强大
D.分封制确立了周王天下共主的地位,各封国必须服从周王室的政令
4.西周时期为巩固政权采取的政治制度是
A.禅让制 B.王位世袭制 C.中央集权制度 D.分封制
5.西周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的宗法制度,其特点是
A.血缘纽带同政治关系相结合 B.功臣、姻亲和宗族的待遇相同
C.同姓亲族和异姓亲族的结合 D.大宗、小宗享有同等的政治权利
6.西周时期确立的宗法分封制,有力地巩固了奴隶制国家政权,形成了“天下共主”的局面。
但该制度并非典型的中央集权制度,主要是因为宗法分封制
A. 分封诸侯建立诸侯国,各诸侯国互不统属,都听命于周天子
B.依靠血缘宗亲建立起严格的等级秩序,排除了异姓贵族参与政权
C.使土地和人口层层向下分封,中央权力随之逐级弱化,形成“国中有国”的局面
D.激化了西周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加速了西周的灭亡
7.宗法制有利于西周稳定统治秩序,主要是因为它
A.保证了贵族特权地位 B.扩大了统治疆域
C.规定了嫡长子继承制 D.被历代王朝沿用
8.“(楚庄王十六年)伐陈,杀夏征舒。
……已破陈,即县之。
”“(韩桓惠王十年)我上党郡守以上党郡降赵。
”这说明春秋战国时期
A.楚国和赵国分别分封了陈国和韩国
B.楚庄王完成了对全国的统一
C.秦国在新征服的地方设立了郡县
D.出现了分封制与郡县制并存的局面
【教学反思】
参考答案
例题讲解:1.A 2.A 3.C 4.C
当堂检测:1.D 2.B 3.C 4.D 5.A 6.C 7.C 8.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