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书籍装帧设计概述

合集下载

书籍装帧设计授课教案

书籍装帧设计授课教案

书籍装帧设计授课教案一、课程简介课程名称:书籍装帧设计课程性质:专业课程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书籍装帧设计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掌握一定的书籍装帧设计技巧,提高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和创新意识,为今后的书籍设计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第一章:书籍装帧设计概述1.1 书籍装帧设计的定义1.2 书籍装帧设计的作用1.3 书籍装帧设计的发展历程第二章:书籍装帧设计原则2.1 整体性原则2.2 美观性原则2.3 功能性原则2.4 经济性原则第三章:书籍装帧设计要素3.1 文字设计3.2 图形设计3.3 色彩设计3.4 版式设计第四章:书籍装帧设计流程4.1 设计前的准备工作4.2 设计草图与方案制定4.3 设计实施与修正4.4 设计完成与评价第五章:书籍装帧设计案例分析5.1 国内优秀书籍装帧设计案例5.2 国际优秀书籍装帧设计案例5.3 学生优秀作品展示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基本概念、原理、方法和技巧。

2. 演示法:展示优秀案例,分析设计思路和过程。

3. 实践法:学生动手实践,完成书籍装帧设计作业。

4. 互动法:学生之间互相评析作品,教师进行指导。

四、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考察学生的出勤、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

2. 实践成绩:评估学生在实践环节中的表现,如设计草图、方案制定、作品完成等。

3. 期末考核:考察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掌握程度,包括理论考试和实际操作考试。

五、教学资源1. 教材:推荐国内外优秀书籍装帧设计教材。

2. 参考资料:提供相关书籍、杂志、网络资源等。

3. 软件工具:Photoshop、Illustrator等图像处理软件。

4. 实践材料:提供纸张、彩笔、剪刀、胶水等基本绘画和制作工具。

六、教学安排课时:共计32课时每周2课时,共计16周七、课程作业与练习1. 作业:每节课布置相关主题的练习,要求学生在下次上课前完成。

2. 练习:学生需要完成一个完整的书籍装帧设计项目,包括封面、腰封、环衬、内文等。

书籍装帧设计PPT优秀课件

书籍装帧设计PPT优秀课件
石经
第一章 概述
• 一、中国古代书籍装帧形式的演变
纸张和印刷术的发明对于书籍装帧形式的影响。 卷轴装 经折装 旋风装 蝴蝶装 包背装 线装 简装 精装
卷轴
经折装(折子)
旋风装
包背装
线装
简装
精装
精装 函套
简装
第一章 概述
• 一、中国古代书籍装帧与中国文化
书籍是文化的结晶,它一产生,自身就具备两种属性:
版面率是指文字内容在版心中所占的比率。 • 6、按以定书籍开本开本比例确定文字和插图的位置 。 • 7.定稿
第二章 书籍装帧设计要素
• 版式中正文设计的其它因素 • 重点标志 、段落区分 、页码 、页眉(页标
题) 、标题 、注文 、插图
第二章 书籍装帧设计要素
• 七、市场类的图书设计
图书的卖点,不仅仅决定于图书本身的内容质量和作者 的声誉,还与图书的外包装、内部设计以及价格等因素 息息相关。有时侯捶后三种因素对一本书的销售结果起 着决定性的作用。
立意 、潜心其中 、驰骋想象 、 艺术联想 、以情动人 、 意在画外 、意境要新 、经营位置 、 主次分明
第二章 书籍装帧设计要素
• 三、书脊
书脊(book back,Backbone),是指书刊封面、封底 联接的部分,相当于书芯厚度。在印刷后加工,为了制 成书刊的内芯,按正确的顺序配页、折页,组成书帖后 形成平的书脊边。经闯齐、上胶或铁丝订,再加封面, 形成书脊,也称为spine。骑马订的杂志没有书脊。书 刊在书脊上印有书名、期号和其他信息。
第二章 书籍装帧设计要素
• 九、版权页
包括了书名、作者、编者、评者的姓名;出版者、发行 者和印刷者的名称及地点;开本、印张和字数;出版日 期、版次、印次和印数;统一书呈和定价等。

《书籍装帧设计》ppt课件

《书籍装帧设计》ppt课件
21
制作人:张海华
主要从事设计与民艺教研
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
EMAIL:ZHH001@

QQ:285227885
绒料 绒即丝织绒,也称丝绒,绒毛一般耸立高度有3mm左右 ,其表面色泽鲜艳光亮,外观美丽大方,质地厚实而柔 软,富有极好的弹性。 丝绒多用于高档精装书或豪华装封面,其外观华丽,经 烫印后立体感强。烫印性能良好。丝织品封面比棉布封 面易烫印。由于其材料表面细腻、烫印一些细线条图案 (除缎、绒外),效果优于其它织品材料,且耐烫温度 高达165℃,一般烫印温度为120~155℃。如果烫丝绒 书壳封面,需要进行两次烫压,才能达到烫印的理想效 果。
16
二、封面设计的手法
书籍装帧设计“意“的物化形式 有两种:视觉和触觉。视觉要通过 构图、形象、文字、色彩和印刷工 艺等手段表现;触觉要通过材料和 印刷工艺来表现。
(一)构图:传统说法手法和布 白,谢赫在六法论中说的“经营位 置”书装艺术的构图指封面形象的 位置编排;达到先声夺人的形式美 感给销费者强烈的心理感受。
22

23
(五)印刷工艺:胶印、压印、烫印等 表面加工是在印刷品的表面经适当的处理,增加印刷品的光 泽,或增加印刷品的耐光性,耐热性、耐水性、耐磨性等, 起到保护印刷品的作用。 印刷品的表面加工有:上光,复合塑料膜层,上蜡等工艺。 立体封、肌理封。 (六) 封面各部分的关系: (七)前封面与后封的关系:
一、市场调查的意义与重要性 要使艺术设计走向自由,发挥设计师的更大作用,
设计师需走出工作室进行市场调查,这将具有非常重要 的意义:
(一)书籍装帧市场调查可帮助设计师了解书籍装帧 的发展动态;
(二)书籍装帧市场调查可提高设计师对书籍装帧的 洞察力和鉴赏力;

1第一章书籍设计概述

1第一章书籍设计概述
BOOK DESIGN
书籍设计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出版
CHINA LIGHT INDUSTRY PRESS
目录
01 02 03 04 05 06
CHAPTER 1
概述
CHAPTER 2
书籍的结构及构成元素
CHAPTER 3
书籍封面、护封的构思与创意表现
CHAPTER 4
系列书籍的设计
CHAPTER 5
二、现代书籍装帧的概述
中国现代著名书籍设计家吕敬人先生曾经通过几十年的书籍设计实践,突破了传统狭隘的 二维装帧概念,将构造学引入书籍装帧设计之中。 他认为:书籍设计是一种立体的思考行为,是注入时间概念的塑造三维空间的“书籍建筑”, 是营造外在书籍造型的物性构想和书籍内在信息传递的理性思考的综合学问,其目的不仅仅是要 创造一本书籍的形态,还要通过设计让读者在参与阅读的过程中与书产生互动作用,从书中得到 整体感受和启迪。
二、现代书籍装帧的概述
“书籍装帧”一词最早是从《梅里亚姆-韦伯斯特大词典》中的“BookBinding”翻译过来的。 在我国,“装帧”一词最早出现于1928年丰子恺等人为上海《新女性》杂志撰写的文章中, “装”有装裱、装订、装潢的意思,“帧”为画幅的量词,装帧一词的本意就是将多幅单页装订 起来,并且进行装饰。 随着时代的进步与社会的发展,“装帧”一词越来越得到社会和出版界的认可,因此“书 籍装帧”成为了专指书籍美术设计的学术名词。
图1-8 周代石刻
一、文字的载体 书籍的起源
到了汉代,石刻更为盛行,如刻在鼓形石头上的文字叫做石鼓文;刻在石板上的文字叫经板; 刻在长方形大石上的叫碑,圆头的叫碣;刻在山崖上的叫摩崖石刻等等。(图1-9至1-11)
图1-9 汉代石鼓文

书籍装帧概述

书籍装帧概述
书籍装帧设计是指从书籍文稿到成书出版的整个设计过程,也是完 成从书籍形式的平面化到立体化的过程,它包含了艺术思维、构思创 意和技术手法的系统设计。书籍的开本、装帧形式、封面、腰封、字
体、版面、色彩、插图、以及纸张材料、印刷、装订及工艺等各个环
节的艺术设计。在书籍装帧设计中,只有从事整体设计的才能称之为 装帧设计或整体设计,只完成封面或版式等部分设计的,只能称作封 面设计或版式设计等。
第一章 书籍装帧概述
• 书籍的概述 • 书籍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一、最初的探索
文字是附着于载体的。文字与承载材料结合在一起形成的整体,往往 被称之为“书”。那么、回溯汉字一步步发展的脚步,我们可以追寻到 遥远的过去,那书籍形成的痕迹。 在我国,距今有五六千年历史的西安半坡遗址出土的陶器上,就有简 单的刻画符号。据学者推断,这可能是中国最原始的文字,也是中国书 籍发展史上人类迈出的第一步。
的事件经历。
东汉熹平年间的《熹平石经》则常被称为中国第一部规模庞大的 石头书。是以蔡邕为首的几个书法家用汉隶书写的儒家经典,作为经 书的标准范本,刻于46块石碑上,立于洛阳的太学门外,供人们阅读、 传抄。
熹平石经残片
公元前11至16世纪的商代,统治者以为天是至高无上的主宰,并 将文字视为神的文字,在遇到祭祀、征战、田猎、疾病等无法预知的 事情时,先人就用笔将文字书写于龟甲或兽骨之上,并用刀锲刻,而 后煅烧,通过占卜来寻求来自上天的启示,这就是甲骨文的由来。人 们往往还称其为“骨头书”。
甲骨文字的排列,直行由上到下,横行则从右至左或从左到右,已 颇具篇章布局之美。甲骨卜辞的摆放似乎也有一定的顺序。铜器至西周已发展至鼎盛时期。用于记事的铭文常常被铭刻在器物 的内壁和器盖的背面。
秦汉的石刻文字,以碣(在天然形状的石头上刻文字)、碑(在加工 成长方形的石料上刻文字,由碑首、碑身、碑座三部分组成,碑苜刻 题额,碑身刻正文)、摩崖(在天然的岩壁上刻文字)的形式记录着经典 著述与帝王的丰功伟绩,已具有了供大众阅读的功能。 秦国的石鼓文,它是将文字刻在十个天然鼓形的石头上而得名。 每石刻一篇四言诗,记录着秦国国君选车徒、备器械以及狩猎等不同

书籍装帧设计精品PPT课件全文

书籍装帧设计精品PPT课件全文
图1-4 卷轴装
第一章 书籍装帧设计概述
东汉以后,造纸术的发明,为人类文明掀开了新的篇章 。文字依附的材料,渐为纸张所代替。
纸书的最初形式是沿袭帛书的,依旧采用卷轴装。轴通 常是一根有漆的细木棒,也有的帝王贵族采用珍贵的材 料来做轴,如琉璃、象牙、珊瑚、紫檀等。卷子的左端 卷入轴内,右端露在卷外,为保护它另用一段纸或丝织 品糊在前面,叫做褾。褾头再系上各色丝带,用作缚扎 。从装帧形式上看,卷轴装主要从卷、轴、褾、带四个 部分进行装饰。“玉轴牙签,绢锦飘带”是对当时卷轴 书籍的生动描绘。卷轴装的纸书,从东汉(公元2世纪 )一直沿用到宋初(公元10世纪)。
图1-2 版牍
第一章 书籍装帧设计概述
新竹容易腐朽或受到虫害,必须先在火 上烘干,去掉水分。简的长度,一般有 三尺、一尺半、和一尺三种。
编简成册的方法是用绳将简依次编连, 上下各一道,再用绳子的一端,将简扎 成一束,就成为一册书(见图1-3)。 汉代时的简,书写已经十分规范,先有 两根空白的简,目的是保护里面的简, 相当于现在的护页,然后是篇名、作者、 正文。一部书若有许多策,常用布或帛 包起,或用口袋装盛,叫做“囊”,相 当于现在的书盒。
《家》 吕敬人
第一章 书籍装帧设计概述
三、对书籍设计的认识
书籍设计是一项整体的视觉活动,它的目标有四个:促 进阅读;保护书籍;美化书籍;提高附加值,促进销售。
书籍装帧设计包含了书籍所必需的材料与工艺的总和。 从书籍装帧的历史可以看出,传统意义上的书籍装帧的
主要任务是保护书籍,其对书籍的美化是受限制于当时 的伦理思想和审美标准。
第一章 书籍装帧设计概述
书作为一个整体,书稿内 容是最重要的文化主体, 故称之为第一文化主体, 而书籍设计则成为书的第 二文化主体。一本书的装 帧虽受制于书的内容,但 决非狭隘的文字解说或简 单的外表包装,设计家应 从书中解读作者的意图, 挖掘深层涵义,觅寻主体 旋律,铺垫节奏起伏,用 知性去设置表达全书内涵 的各类要素。

书籍装帧的起源与发展 书籍装帧设计概述 教学PPT课件

书籍装帧的起源与发展 书籍装帧设计概述 教学PPT课件
设计师通过对书稿独到的理解与感悟, 运用富有概括性与创意性的图片、色彩、 版式、文字等元素,创造出能够表现 和美化书稿内涵、氛围的装帧形式, 使原本平淡的书稿变得生动,艺术 性地美化了其外在的形式,使读者 在阅读书籍内容的同时,在视觉上也 能获得一种审美的享受。
美化功能集中体现在书籍的形态美上; 设计者以具有美感的书籍装帧形式,传递 出对书籍内容的理解;通过艺术的表达方 式,使读者对书籍及其内容产生美好的联 想;通过渗透在书籍中的美,为读者创造 温馨的阅读氛围。
电子书大大降低了图书的成本,实现了产品零库 存,全球同步发行,购买方便快捷且价格便宜。
1.2.4电子书的产生及发展趋势
电子书的未来发展空间很大,但是, 在拥有无限商机的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 弊端。 1、容易眼睛疲劳,不利于身体健康。 2、依赖设备,没有独立性。 3、盗版横行,不利于保护知识产权问 题,让原创作者受到巨大的损失。
书籍装帧是增加书籍商品价值的重要手段, 具有吸引力的装帧形式能够引起消费者的 购买欲。
书籍装帧所赋予书籍 整体形式的令人愉悦的视觉 美感,无形中成为了商品的 附加值,在竞争日趋激烈的 市场条件下,如何通过提高 产品附加值来增强书籍的市 场竞争力,是书籍出版部门 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书籍装帧是关乎书籍形象 的重要因素,它具有传递商 品信息,吸引顾客的作用。 书籍能否畅销,很大程度上 取决于书籍的装帧形式,也 就是书的包装形象。“不用 言语的说服者”可谓是对优 秀书籍装帧的形象说明。
电子掌上阅读器是一种便携式的手持电 子设备,专为阅读电子书的掌上阅读器设计。 无论怎样界定电子书,都应具备三个要素, 一是电子书的内容,二十电子书的阅读器, 包括个人计算机、个人手持数字设备、专门 的电子设备等;三是电子书的月底软件。

一套完整的书籍装帧描述

一套完整的书籍装帧描述

书籍装帧第一章概述读者读书,读的是上架后的书,一本平装的或精装的硬封面的书,是一个有形的、握得住的物体。

这个意义上的书籍不是作者一个人可以完成的的,它是经过设计、排版、印刷和装订等等工序制作出来的。

也就是说,有了作者写的内容,还要继之以适当的物质形式才会有完整的可供阅读的书籍出现。

所谓的书籍装帧设计,就是经过艺术设计赋予书籍一个恰当的形式,设计的对象包含了一本书所以形成的全部因素,即护封、封面、扉页、环衬、书脊、插图、板式、字体、开本、精装材料、油墨、印刷方式、装订方式等等,是一个整体的系统的工程。

1 起源●人类社会自有文字以来,就有了文字的物质载体-----书籍。

●中国现存最早的文字甲骨文,可以追溯到商代。

●我国文字逐渐经历了甲骨文向金文、小篆、隶书、草书、楷书、行书的演变,书籍的形式也逐趋完善。

从早期的龟甲、兽骨,到把文字刻在陶器、石器、青铜器、石碑上,再到把文字写在竹简上,将竹简一片一片编连在一起,称为“简策”这种把竹简编连起来的装订方式,是早期书籍装帧的较完整形式,已具备了现代书籍装帧的基本形式。

此后,书籍装帧的形式更加丰富,竹、木板、缣帛(jian bo)等都作为书籍的材料,而且根据材料的不同,采用的装订方式也不同,如卷轴装、散页装、背包装、蝴蝶装、折页装、线装等等。

●早在公元前2500年前后,古代的埃及人就把文字刻在石碑上,称为石碑书。

古代的巴比伦人和亚述人则把文字刻在黏土板上,再把黏土板放在火上烧制成书,由于泥板不能装订,故书都是散开的,像泥瓦一样。

●最早的西方文明起源源于古希腊的米诺亚文明,米诺亚文明受古埃及人的影响很深。

埃及人使用莎(suo)草纸进行书写,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西方的书写材料也以莎草纸为主。

2 发展●书籍装帧的发展与印刷术密切相关。

●中国是世界上文明发生最早的国家之一,四大发明中有两项对书籍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那就是造纸术和印刷术。

东汉时期纸的发明,使书籍有了纸质的形式,这种形式一直沿用到今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 书籍装帧设计概述
一、书籍设计的发展历程 1.我国书籍装帧的历史 • 中国是文明古国,在漫长的历史演进中, 中国是文明古国,在漫长的历史演进中,书籍的设 计与制作也有着丰富的历史。 计与制作也有着丰富的历史。 • 书籍产生的前提必须有文字,文字是书籍产生的基 书籍产生的前提必须有文字, 本条件。远古时期,人类除语言传递信息外, 本条件。远古时期,人类除语言传递信息外,还用结绳 来记载事情,即把绳子打成各式各样大小不同的结, 来记载事情,即把绳子打成各式各样大小不同的结,代 表不同的事情和含义,用以传播知识,交流思想。 表不同的事情和含义,用以传播知识,交流思想。结绳 可以传到几里以外的部落,也可以传给后代。 易经》 可以传到几里以外的部落,也可以传给后代。 《易经》 里说:“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此外, 里说: 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 此外, 人易之以书契 人们还在陶罐纹饰上涂有规则的符号, 人们还在陶罐纹饰上涂有规则的符号,也是最早的记事 方法。 方法。
图1-1 甲骨文
第一章 书籍装帧设计概述
( 1 )简 策 • 中国的书籍形式,是从简策开 中国的书籍形式, 始的。简策始于商代( 始的。简策始于商代(公元前 14世纪),一直延续到后汉 世纪), 14世纪),一直延续到后汉 公元2世纪), ),沿用时间很 (公元2世纪),沿用时间很 用竹做的书, 长。用竹做的书,古人称作 简策” 用木做的, “简策”;用木做的,古人称 版牍” 为“版牍”。大竹竿截断劈成 细竹签,在竹签上写字, 细竹签,在竹签上写字,这根 竹签叫做“ 竹签叫做“简”,把许多简编 连起来叫做“ 连起来叫做“策”;把树木锯 成段,剖成薄板,括平, 成段,剖成薄板,括平,写上 字就为“ 字就为“牍”。
图1-8 线装书
(2)精装:对于一些比较重要、流传较广、使用价值教大的经典学术专著、工
具书和画册等,往往用精装的形式。
(3)多媒体光盘:是利用电子数码技术,集文字、图象、音乐、动画、影视
等多种媒体信息于一身,可以满足人们读书大容量、快节奏、多参与的需求 。
封套——外包装,保护书册的作用。 护封——装饰与保护封面。 封面——书的面子,分封面和封底。 书脊——封面和封底当中书的脊柱。 环衬——连接封面与书心的衬页。 空白页——签名页——装饰页 资料页——与书籍有关的图形资料,文字资
图1-4 卷轴装
第一章 书籍装帧设计概述
• 而东汉以后,造纸术的发明,为人类文明掀开了新的篇 而东汉以后,造纸术的发明, 文字依附的材料,渐为纸张所代替。 章。文字依附的材料,渐为纸张所代替。
• 纸书的最初形式是沿袭帛书的,依旧采用卷轴装。轴通 纸书的最初形式是沿袭帛书的,依旧采用卷轴装。 常是一根有漆的细木棒, 常是一根有漆的细木棒,也有的帝王贵族采用珍贵的材 料来做轴,如琉璃、象牙、珊瑚、紫檀等。 料来做轴,如琉璃、象牙、珊瑚、紫檀等。卷子的左端 卷入轴内,右端露在卷外, 卷入轴内,右端露在卷外,为保护它另用一段纸或丝织 品糊在前面,叫做镖。镖头再系上各色丝带,用作缚扎。 品糊在前面,叫做镖。镖头再系上各色丝带,用作缚扎。 从装帧形式上看,卷轴装主要从卷、 从装帧形式上看,卷轴装主要从卷、轴、镖、带四个部 分进行装饰。 玉轴牙签,绢锦飘带” 分进行装饰。“玉轴牙签,绢锦飘带”是对当时卷轴书 籍的生动描绘。卷轴装的纸书,从东汉(公元2世纪) 籍的生动描绘。卷轴装的纸书,从东汉(公元2世纪) 一直沿用到宋初(公元10世纪)。 10世纪 一直沿用到宋初(公元10世纪)。
竹书、 图1-3 竹书、汉简
第一章 书籍装帧设计概述
(2)卷轴装 • 春秋时期,私人著作逐渐增多,对书便于携带的要求加 春秋时期,私人著作逐渐增多, 于是出现了在丝织品上写的书。丝织品当时有帛、 强,于是出现了在丝织品上写的书。丝织品当时有帛、 素等。帛柔软轻便,携带和保藏都很方便, 缣、素等。帛柔软轻便,携带和保藏都很方便,帛书的 左端包一根细木棒做轴,从左向右卷起,成为一束, 左端包一根细木棒做轴,从左向右卷起,成为一束,便 为卷轴。卷口用签条标上书名(见图1 )。但帛造价 为卷轴。卷口用签条标上书名(见图1-4)。但帛造价 昂贵,不利于广泛使用。 昂贵,不利于广泛使用。
图1-5 经折装
第一章 书籍装帧设计概述
• 旋风装实际上是经折装的变形产物。它是用一张大纸 旋风装实际上是经折装的变形产物。 对折起,一半粘在书的最前面, 对折起来,一半粘在书的最前面,另一半从书的右边 包到背面,粘在末页。如果从第一页翻起, 包到背面,粘在末页。如果从第一页翻起,一直翻到 最后,仍可接连翻到第一页,回环往复,不会间断, 最后,仍可接连翻到第一页,回环往复,不会间断, 因此得名。 因此得名。
第一章 书籍装帧设计概述
(3)折装和旋风装 • 经折装和旋风装产生于唐后期(公元9世纪),是从卷轴装 经折装和旋风装产生于唐后期(公元9世纪), ),是从卷轴装 到册页装的过渡形式。卷轴装的书, 到册页装的过渡形式。卷轴装的书,如果要查阅中间某一 必须从头打开,舒卷、查阅都十分不便。这时, 段,必须从头打开,舒卷、查阅都十分不便。这时,雕版 印刷术已经发明,需要根据版的尺寸来确定页面的大小。 印刷术已经发明,需要根据版的尺寸来确定页面的大小。 于是,原来卷轴装中的长卷纸就被反复折叠, 于是,原来卷轴装中的长卷纸就被反复折叠,首尾粘在厚 纸板上,有时再裱上织物或色纸,作为封面, 纸板上,有时再裱上织物或色纸,作为封面,这种形式就 叫做经折装(。 叫做经折装(。
系列书籍装帧设计
Book Cover Design
主讲: 张小玲
现代书籍形态——平装、精装和多媒体光盘。
(1)平装:封面:包括封面、封底和书脊。
书页:包括扉页以及印有正文图表的所有版面,每幅版面上的文 、图部分叫做版心,版心的上边空白部分称天头,下边空白处叫地脚,靠近 装订处的空白边为内白边,又称订口,相对应的空白处叫外白边(又称书口 )。 书眉:是指天头的介有装饰纹样的线或文字。 书背:是指粘连书心与封面书脊的地方。
第一章 书籍装帧设计 概述
• 兽骨、龟甲上的甲骨文,以及 兽骨、龟甲上的甲骨文, 青铜器上的钟鼎文,都是最初 青铜器上的钟鼎文,都是最初 的书籍形式(见图1 )。但 的书籍形式(见图1-1)。但 它主要是记载当时统治阶级的 情况, 情况,而不是以传播知识为目 的的著作, 的的著作,因此还不能称其为 书籍。最早具有书籍属性的, 书籍。最早具有书籍属性的, 应该是从中国的简策和欧洲的 应该是从中国的简策和欧洲的 开始。 古抄本开始 古抄本开始。
扉页——书名页——正文从此开始。 前言——包括序、编者的话、出版说明。 后语——跋、编后记。 目录——具有索引功能,大多安排在前言之后正文之前的篇、章、节的标题
和页码等文字。
版权页——包括书名、出版单位、编著者、开本、印刷数量、价格等有关
版权的页面。
书心——包括环衬、扉页、内页、插图页、目录页、版权页等。
版牍(du) 图1-2 版牍(du)
第一章 书籍装帧设计概述
新竹容易腐朽或受到虫害, 新竹容易腐朽或受到虫害,必须先在火 上烘干,去掉水分。简的长度, 上烘干,去掉水分。简的长度,一般有 三尺、尺半、和一尺三种。 三尺、尺半、和一尺三种。 编简成册的方法是用绳将简依次编连, 编简成册的方法是用绳将简依次编连, 上下各一道,再用绳子的一端, 上下各一道,再用绳子的一端,将简扎 成一束,就成为一册书(见图1 成一束,就成为一册书(见图1-3)。 汉代时的简,书写已经十分规范, 汉代时的简,书写已经十分规范,先有 两根空白的简,目的是保护里面的简, 两根空白的简,目的是保护里面的简, 相当于现在的护页,然后是篇名、作者、 相当于现在的护页,然后是篇名、作者、 正文。一部书若有许多策, 正文。一部书若有许多策,常用布或帛 包起,或用口袋装盛,叫做“ 包起,或用口袋装盛,叫做“囊”,相 当于现在的书盒。 当于现在的书盒。 但是,由于简策有分量重 占地方, 但是,由于简策有分量重,占地方,使 用不便等很多缺点, 用不便等很多缺点,就逐渐被一种更轻 便的帛所替代。 便的帛所替代。
书是人类文明的载体,它借助文字、符号、 书是人类文明的载体,它借助文字、符号、图 记载着人类的思想、情感, 形,记载着人类的思想、情感,叙述着人类文 明的历史进程。 明的历史进程。书籍装帧作为书籍的重要组成 部分,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部分,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并具有独立的 审美价值,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审美价值,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书籍装帧的 形式更加多样化, 形式更加多样化,从而形成巍然壮观的书籍设 计艺术。 计艺术。
图1-6 旋风装
第一章 书籍装帧设计概述
(4) 蝴蝶装和线装 • 印刷术的发明,给书籍形式带来很大的变化,书籍从卷 印刷术的发明,给书籍形式带来很大的变化, 轴形式转变到册页形式。册页是现代书籍的主要形式。 轴形式转变到册页形式。册页是现代书籍的主要形式。 • 蝴蝶装就是册页的最初形式。它不像旋风装每页相连, 蝴蝶装就是册页的最初形式。它不像旋风装每页相连, 而是一个版就是一页,书页反折,使版心朝里, 而是一个版就是一页,书页反折,使版心朝里,单口向 并将折口一起粘在一张包背的硬纸上, 外,并将折口一起粘在一张包背的硬纸上,有时用丝织 品作为封面面料,很像现代的精装书籍。 品作为封面面料,很像现代的精装书籍。由于翻动时像 蝴蝶展翅,因此得名。 蝴蝶展翅,因此得名。此种装帧方法避免了经折装和旋 风装书页折痕处容易断裂的现象,得到较大推广。 风装书页折痕处容易断裂的现象,得到较大推广。蝴蝶 装的书籍在书架上陈列时,书口朝下,书根向外, 装的书籍在书架上陈列时,书口朝下,书根向外,与现 代书籍陈列方式不同。蝴蝶装起始于五代(公元10 10世 代书籍陈列方式不同。蝴蝶装起始于五代(公元10世 ),盛行于宋代 至元代(公元13世纪)逐渐衰落。 盛行于宋代, 13世纪 纪),盛行于宋代,至元代(公元13世纪)逐渐衰落。
第一章 书籍装帧设计概述
• 线装始于明代中叶(公元14世纪),盛 线装始于明代中叶(公元 世纪),盛 世纪), 行于清代。它不用整纸裹书, 行于清代。它不用整纸裹书,而是将前 后分开为封面和封地,不包书脊, 后分开为封面和封地,不包书脊,用刀 将上下及书脊切齐,打孔穿线, 将上下及书脊切齐,打孔穿线,订成一 见图1- )。一般用四眼订法, )。一般用四眼订法 册(见图 -8)。一般用四眼订法,也 有用六针眼和八针眼的, 有用六针眼和八针眼的,讲究的还在上 下角用丝织品包角。线装书的结构为: 下角用丝织品包角。线装书的结构为: 书衣(封面)、护页、书名页、 )、护页 书衣(封面)、护页、书名页、序、凡 目录、正文、附录、跋或后记。 例、目录、正文、附录、跋或后记。与 现代书籍次序大致相同。 现代书籍次序大致相同。由于蝴蝶装和 线装的封面都是软面的,只能平放, 线装的封面都是软面的,只能平放,不 能直立,插架和携带都不方便, 能直立,插架和携带都不方便,所以有 的书由在外面加函套来装盛书籍, 的书由在外面加函套来装盛书籍,材料 用硬纸板或木材,有纸盒、夹板、 用硬纸板或木材,有纸盒、夹板、木盒 等形式。 等形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