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西谷里镇八月瓜产业现状分析与可持续发展对策
乡镇蜜瓜产业发展调研报告思考建议

乡镇蜜瓜产业发展调研报告思考建议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积极推动下,蜜瓜产业发展势头良好,蜜瓜种植已经成为我镇群众增收致富的主要渠道。
为进一步提高X镇蜜瓜品质、增加群众收入,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我就如何稳步推进X镇蜜瓜产业发展开展了调研。
一、背景及现状。
X镇地处X湖区,位于X县东北部,距县城X公里,处在北纬X度线附近,平均海拔X米,气温X.X℃,全年无雨X天,属于典型的大陆性沙漠气候,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当地土壤、水质、气候条件,适宜蜜瓜种植,当地群众种植蜜瓜经验丰富,生产的西州蜜、金红宝、银蒂等系列蜜瓜,具有瓜型好、糖分高、香气足、肉厚汁多等特点,深受各地客商青睐。
X年,X镇X个行政村共有X个村不同程度种植了蜜瓜,种植面积达到X.X万亩,种植面积在X亩以上的有X个村,其中,X个村的种植面积均在X亩以上,亩均蜜瓜收入超过X元,全镇蜜瓜产业总产值达到X.X亿元,蜜瓜种植已成为全镇支柱产业之一。
二、X年蜜瓜产业发展特点。
(一)种植方式呈现多元化。
X.传统种植方式逐年减少。
过去,为增加产量,大量使用化肥农药,蜜瓜品质在一定程度上打了折扣,易开裂、不耐储存、口感变差等问题较为突出。
近年来,随着电商兴起和人们对健康饮食的重视,绿色有机产品成为市场新宠,农家自留、绿色认证、产地直发等字眼开始成为约束瓜农严格控制化肥农药的无形力量。
特别是在食珍村建设的可追溯蜜瓜基地,以互联网为纽带,在种植基地和消费者之间架起了沟通的桥梁,种、管、收环节全过程可查,有效提升了蜜瓜品质和顾客信赖度,亩均增收提高了X%以上。
X.大户经营优势凸显。
在高价格、高收益的刺激下,越来越多的种植大户开始将目光投向蜜瓜种植。
X年,X镇大户种植蜜瓜面积亩,除去土地流转、农资、人工等成本,亩均收入达到万元。
大户经营的优势在于具备多品种种植、多种模式种植、新品种尝试等种植选择的条件,在销售环节具有更多议价主动权。
今年,X县正翔农林牧产销专业合作社流转X村一、二、四社土地种植蜜瓜X亩,种植模式采用小拱棚栽培和露地覆膜直播,其中采用小拱棚栽培早熟品种X 亩,以露地覆膜直播方式栽培中熟和晚熟品种X亩,种植品种达X个,与收购企业签订直销订单,蜜瓜最低收购价格X.X元/公斤,亩效益达到X元。
种植八月瓜的前景怎样

种植八月瓜的前景怎样八月瓜是一种瓜类蔬菜,由于其品质优良、生长周期短和产量高等特点,有着广阔的种植前景。
下面将从市场需求、生长环境、生产技术等方面介绍八月瓜的前景。
首先,八月瓜具有较高的市场需求。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健康食品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而八月瓜就是一种低热量、低脂肪、高纤维的食品,符合现代消费者健康饮食的追求。
此外,八月瓜也富含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对于美容养颜、促进新陈代谢具有显著作用,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其次,八月瓜的生长环境较为适宜。
八月瓜喜阳光充足、温度适中、湿度较高的气候条件,能在夏季和秋季生长茁壮。
在中国,南方地区有着丰富的太阳资源和温暖的气候,对于八月瓜的生长非常有利,例如广东、广西、福建等地。
此外,八月瓜对土壤要求不是很高,只要土壤疏松、排水良好、不含有过多的盐分和酸碱性物质,就能够顺利种植。
再者,八月瓜具备较为成熟的生产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农业生产也进行了现代化的改造,种植技术的进步使得八月瓜的种植更加规模化和高效化。
例如,在温室大棚中种植八月瓜,可以通过控制温度、湿度和光照等因素,使得八月瓜的生长周期缩短,产量大幅提高,从而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此外,还有相关的病虫害防治技术和肥料配方技术供农民参考,有效预防和解决种植过程中的问题。
最后,八月瓜还有着丰富多样的加工利用方式。
除了可以直接食用之外,八月瓜还可以制作果酱、果汁、冰淇淋等产品。
这些加工产品不仅延长了八月瓜的保鲜期限,也扩大了它的销售范围和市场需求。
另外,八月瓜的种子和果皮也可以作为饲料、制油等方面的原材料,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综上所述,八月瓜种植具有广阔的前景。
其较高的市场需求、适宜的生长环境、成熟的生产技术以及丰富的加工利用方式,使得种植八月瓜成为一项有前途的农业产业。
然而,种植者需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合理规划种植面积、选择适宜的技术与管理措施,以确保八月瓜的产量和品质,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
浅谈盘州地区八月瓜种植技术屠建邦

浅谈盘州地区八月瓜种植技术屠建邦发布时间:2021-09-07T07:52:25.212Z 来源:《中国科技人才》2021年第17期作者:屠建邦[导读] 八月瓜作为一种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极高的野生水果,分布于我国南部以及长江流域地区,且人工种植范围较小,具有较高经济价值,因此受到盘州地区政府部门关注。
本文基于上述背景对盘州地区种植八月瓜的可行性进行简述,并基于盘州地区情况分析八月瓜种植方法,希望对当地八月瓜种植提供帮助。
盘州市两河街道综合中心贵州盘州 553535摘要:八月瓜作为一种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极高的野生水果,分布于我国南部以及长江流域地区,且人工种植范围较小,具有较高经济价值,因此受到盘州地区政府部门关注。
本文基于上述背景对盘州地区种植八月瓜的可行性进行简述,并基于盘州地区情况分析八月瓜种植方法,希望对当地八月瓜种植提供帮助。
关键词:盘州地区;八月瓜;种植技术前言:八月瓜为木质藤本中三叶、五叶、七叶木通的果实,其具有营养丰富、口感细腻,味道清甜的特点。
八月瓜富含多种维生素、可溶性果糖、碳水化合物以及人体需要的微量元素,食用八月瓜具有健脾和胃、疏肝益肾、清热利湿、行气止痛以及活血通脉的效果,医疗作用明显,成为盘州地区重点开发项目。
1.盘州地区种植八月瓜的可行性盘州地区位于贵州省六盘水市的西南部,北纬25°至26°间,该地区气候为亚热带气候(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区),冬季气温不冷,夏季气温不热,气候立体性明显,当地年平均气温为15℃,全年日照时长近1600小时,年平均降水量近1400mm,年降水量的88%集中于5至10月份。
且盘州地区属于喀斯特地貌,地形主体为高原山地,地势呈西北高、中南部隆起、东南较低。
八月瓜为浅根性树种,特性喜光,源生环境为海拔600至2600m的石山林缘的山坡阳面、山地杂木林、灌木丛、林缘以及阔叶林内。
适宜栽种地区条件为:年最高气温不超过40℃,年最低气温不低于-15℃,北纬25至35度间,海拔600m至2600m,土壤酸碱度为微酸、微碱或中性土壤最佳(PH范围6——7.5)[1]。
八月瓜项目计划书

八月瓜项目计划书1. 项目背景八月瓜项目是一项旨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升农民收入的扶贫项目。
根据市场调研数据显示,农村地区的瓜果产量较高,但由于缺乏有效销售渠道和品牌宣传,导致许多农民面临销售困难和收入低下的问题。
因此,我们决定借助互联网和现代营销手段,打造一个专属于八月瓜的品牌,并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将农村的优质瓜果推广出去,实现农民增收致富的目标。
2. 项目目标本项目旨在通过一系列营销策略和推广措施,将八月瓜打造成一种具有知名度和美誉度的品牌,提高其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同时促进农民种植八月瓜的积极性,增加其收入。
具体目标包括:-建立八月瓜品牌形象,树立行业内的口碑-实现一定的销售额和市场占有率-提高农民种植八月瓜的收入水平-扩大销售渠道,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3. 项目实施步骤为了达成以上目标,我们将采取以下步骤进行项目实施:第一步:品牌定位和理念确定我们将对八月瓜进行市场调研,分析其特点和竞争优势,确定品牌的定位和理念,打造独特的品牌形象和故事,使消费者对八月瓜产生认同感和购买欲望。
第二步:产品包装和宣传设计我们将设计专属于八月瓜的产品包装和宣传资料,突出其特色和品质,增加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和信任度,吸引更多的客户。
第三步:线上推广和销售我们将通过建立官方网站和社交媒体账号,进行线上推广和销售,扩大八月瓜的知名度和市场覆盖面,提高销售额。
第四步:线下销售和合作我们将与超市、农贸市场等渠道合作,开展线下销售和推广活动,增加产品曝光率,提升销售额。
第五步:售后服务和品牌建设我们将建立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提升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同时进行品牌建设,巩固八月瓜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和地位。
4. 项目计划时间表本项目的实施时间为12个月,具体计划如下:-第1-2个月:品牌定位和理念确定-第3-4个月:产品包装和宣传设计-第5-6个月:线上推广和销售-第7-8个月:线下销售和合作-第9-12个月:售后服务和品牌建设5. 预期效果和风险控制通过上述措施的实施,我们预计能够实现以下效果:-建立八月瓜品牌形象,提高其市场地位和竞争力-增加销售额和市场占有率,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拓展销售渠道,实现更大规模的销售和市场份额同时,我们也要注意以下风险:-市场竞争激烈,需加强产品品质和营销策略-农产品市场波动大,需谨慎把握市场变化和风险6. 结语八月瓜项目是一项旨在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重要项目,我们将通过创新营销策略和现代商业模式,打造一个具有影响力和赢利性的品牌,促进农村瓜果产业的快速发展。
八月瓜的营养价值与栽培技术探讨

八月瓜的营养价值与栽培技术探讨作者:韩宗运来源:《种子科技》2023年第18期摘要:八月瓜又称八月炸,集中分布在长江流域,果实成熟期为8—9月,荒野山坡也有生长,尤其黔南和遵义等地区多有分布。
八月瓜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其营养成分主要包括糖类化合物、蛋白质及齐墩果酸和果胶等,因此种植栽培八月瓜有较好的市场前景。
文章分析了八月瓜营养价值,讨论了八月瓜栽培技术,以供参考。
关键词:八月瓜;营养价值;栽培技术文章编号:1005-2690(2023)18-0100-03 中国图书分类号:S567.19 文献标志码:B八月瓜作为一种绿色水果,属于原生态且无污染的品种,具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富含氨基酸,具备降低血糖的功能,可以促进人体脂肪代谢,有助于人体健康,医药学名为“三叶木桶”。
因此,栽培八月瓜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除此之外,八月瓜是一种经济性植物,可以为种植者创造经济效益。
1 八月瓜的营养价值八月瓜属于一种浆果,口味香甜,常被当作商品果深度开发与利用,以增加果农经济效益。
其富有维生素、糖、有机酸及氨基酸等营养成分,不仅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在药用方面也具有一定优势。
糖作为生物体结构中的组成部分,可以为各种生命活动提供充足能量,且糖类可以转化为蛋白质和脂肪,为人体补充能量。
但是,若人体吸收过量糖,便会导致肥胖或心血管疾病及糖尿病等。
相关研究表明,八月瓜作为香甜口感的水果,含糖量仅14.7 g/100 g,与苹果含糖量相差不大,含糖量适中,适合所有人群食用,并且具有较多的膳食纤维,有助于增强人体免疫力,加速肠道吸收与消化,使人体保持健康状态。
由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是生物体中关键的有机物质,无论何种机体构成,都无法离开蛋白质。
蛋白质承担着生命活动的作用,可以调节血糖水平,促进新陈代谢、开发大脑及延长寿命等。
八月瓜含有丰富的蛋白質,据研究显示,八月瓜鲜果蛋白质含量为1.354 g/100 g。
此外,八月瓜中的氨基酸共有17种,其中8种人体所需的氨基酸含量已经高达567 mg/100 g。
第三代水果(野生水果)八月瓜产业发展报告(1)

第三代水果(野生水果)八月瓜产业发展报告雅安蜀丰农业产业技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贺龙辉一、八月瓜概述八月瓜(别名八月炸、牛腰子果、“野香蕉”),是木通科木通属的一种多年生藤本植物果实,野生果品。
因每年农历八月份果熟开裂而得名。
果形似香蕉,成熟果实柔软多汁。
果味香甜可口,风味独特,果肉内含多种营养成份,富含可溶性多糖(L-阿拉伯糖)、多种维生素、粗纤维、矿物质和多种氨基酸。
目前研究表明,八月瓜富含人体所需的17种氨基酸,氨基酸含量占鲜重的1.35%,远高于苹果、梨、猕猴桃等(0.4%),其中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42.3%。
每100g果肉中钙、铁、锌的含量分别为75.5mg、 2.26mg、0.21mg,是一种含矿质元素丰富的野生水果。
八月瓜种籽中粗脂肪含量高达31.7%,八月瓜籽油脂中脂肪酸组成以油酸、亚麻油酸、棕榈酸为主,含量分别为44.39%、25.79%、26.43%;亚麻酸含量为0.40%。
八月瓜籽油脂属于高档食用油,具有降脂降压、防止动脉硬化和脑血栓的形成的作用。
八月瓜果皮中富含常春藤皂苷元、齐墩果酸,两者都是主要的药效成分。
此外果皮中的果胶及多酚类物质(黄酮类、单宁类、酚酸类等)含量也很丰富,具有良好的抑菌抗炎、抗氧化和清除自由基等作用。
八月含有多种丰富的营养物质,其功效有:抑菌消炎,护肝排毒,健脾养胃,清热利湿,活血通脉,行气止痛,抗癌防病,增强免疫力,改善睡眠,提高记忆、降脂减肥,滋阴益肾,促进发育、降压降血糖。
还可消除皮肤皱纹及色斑色素,使人面色红润生辉,胸腹气息调畅通达,起到养颜美容,健身强体,延年益寿的作用。
八月瓜既可用作水果鲜食,也可用作药材,同时也是很好的绿化先锋植物,并具有很好的观赏价值。
其果实风味独特,营养价值高,具有良好的食疗、防病抗癌作用。
“八月瓜,九月奓(音zhà,意为张开),十月掏来mang(诳)(音,意为喂食)娃娃;娃娃哭,要吃瓜,娃娃吃了笑哈哈”这种耳熟能详的民谣在西南地区广泛流传,可见,八月瓜作为一种野生水果食用是有历史佐证的。
第三代水果(野生水果)八月 瓜产业发展报告(1)

第三代水果(野生水果)八月瓜产业发展报告雅安蜀丰农业产业技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贺龙辉1、 八月瓜概述八月瓜(别名八月炸、牛腰子果、“野香蕉”),是木通科木通属的一种多年生藤本植物果实,野生果品。
因每年农历八月份果熟开裂而得名。
果形似香蕉,成熟果实柔软多汁。
果味香甜可口,风味独特,果肉内含多种营养成份,富含可溶性多糖(L-阿拉伯糖)、多种维生素、粗纤维、矿物质和多种氨基酸。
目前研究表明,八月瓜富含人体所需的17种氨基酸,氨基酸含量占鲜重的1.35%,远高于苹果、梨、猕猴桃等(0.4%),其中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42.3%。
每100g果肉中钙、铁、锌的含量分别为75.5mg、 2.26mg、0.21mg,是一种含矿质元素丰富的野生水果。
八月瓜种籽中粗脂肪含量高达31.7%,八月瓜籽油脂中脂肪酸组成以油酸、 亚麻油酸、棕榈酸为主, 含量分别为44.39%、25.79%、26.43%;亚麻酸含量为0.40%。
八月瓜籽油脂属于高档食用油,具有降脂降压、防止动脉硬化和脑血栓的形成的作用。
八月瓜果皮中富含常春藤皂苷元、齐墩果酸,两者都是主要的药效成分。
此外果皮中的果胶及多酚类物质(黄酮类、单宁类、酚酸类等)含量也很丰富,具有良好的抑菌抗炎、抗氧化和清除自由基等作用。
八月含有多种丰富的营养物质,其功效有:抑菌消炎,护肝排毒,健脾养胃,清热利湿,活血通脉,行气止痛,抗癌防病,增强免疫力,改善睡眠,提高记忆、降脂减肥,滋阴益肾,促进发育、降压降血糖。
还可消除皮肤皱纹及色斑色素,使人面色红润生辉,胸腹气息调畅通达,起到养颜美容,健身强体,延年益寿的作用。
八月瓜既可用作水果鲜食,也可用作药材,同时也是很好的绿化先锋植物,并具有很好的观赏价值。
其果实风味独特,营养价值高,具有良好的食疗、防病抗癌作用。
“八月瓜,九月奓(音zhà,意为张开),十月掏来mang(诳)(音,意为喂食)娃娃;娃娃哭,要吃瓜,娃娃吃了笑哈哈”这种耳熟能详的民谣在西南地区广泛流传,可见,八月瓜作为一种野生水果食用是有历史佐证的。
八月瓜营销策划方案框架

八月瓜营销策划方案框架一、背景分析八月瓜是一种夏季果蔬,因其瓜果成熟的时间大多在八月份,故得名。
由于其水分丰富、口感甘甜,备受消费者喜爱,近年来市场需求逐渐增长。
针对这一市场需求,本方案旨在通过精准营销、创新宣传和渠道拓展,进一步扩大八月瓜的市场份额。
二、目标用户1.家庭主妇:家庭主妇是购买八月瓜的主要消费群体之一。
家庭主妇在家庭日常生活中,经常需要购买新鲜水果做为家庭成员的日常所需,而八月瓜作为夏季水果的一种,具有多汁甘甜的特点,符合家庭主妇对水果的需求。
2.学生群体:学生群体是八月瓜的消费群体之一。
夏季炎热,学生们容易出汗,因此对于补充水分的需求较高。
八月瓜含有丰富的水分和维生素,能够满足学生们的需求。
3.上班族:上班族是消费八月瓜的另一群体。
上班族工作繁忙,时间紧张,八月瓜作为一种便携式水果,能够满足上班族在午餐或下午茶时需要补充水分的需求。
三、市场分析1.市场规模: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人们对新鲜果蔬的需求逐年增长。
据相关数据显示,水果市场规模以年均10%以上的速度增长。
2.市场竞争:目前市场上有多种夏季水果,如西瓜、葡萄等,八月瓜面临激烈竞争。
竞争对手包括传统超市、农贸市场、水果店等。
3.市场趋势: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的追求,消费者倾向于购买无农残、健康的食品。
同时,消费者对于新鲜度和口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四、核心策略1.产品优势营销:通过强调八月瓜的品质优势,例如新鲜度、口感和营养价值,吸引消费者购买。
2.渠道拓展:充分利用线上线下渠道,通过与超市、农贸市场和水果店等销售渠道合作,将八月瓜推广到更多的消费者手中。
3.精准定位:根据目标用户的不同需求,制定不同的宣传和推广策略,以最大程度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五、具体策略与实施方案1.产品优势营销(1)品质保证:与正规农场合作,确保八月瓜的新鲜度和无农残。
(2)品牌建设:通过建立八月瓜的品牌形象,提升消费者对该产品的认知度和信任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黔西谷里镇八月瓜产业现状分析与可持续发展对策
作者:姜犇
来源:《农家科技》2020年第04期
摘要:目前,各农业种植区的八月瓜产业发展情况存在较大差异,各地区的产业可持续性发展或高或低,这时为了确保八月瓜产业在当地长期发展,发挥产业经济带动作用,有必要根据产业现状进行分析,了解可持续发展性水平,并针对其中问题提出对策。
关键词:黔西谷里镇;八月瓜产业;可持续发展性
黔西谷里镇是较早开发八月瓜产业、规模化种植八月瓜的农业种植区。
该地区对八月瓜产业的重视程度很高,经常开展培训、规划等相关工作对当地八月瓜产业发展进行指导,并提高合作社的种植水平。
但随着八月瓜产业的普及性发展,黔西谷里镇面临着巨大的八月瓜市场竞争力,这时该镇产业领头组织认为有必要对当地八月瓜产业现状进行评估,不断促进当地产业可持续发展。
对此,本文分析将围绕该镇产业领头组织思路展开相关工作,此举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黔西谷里镇八月瓜产业与其他地区八月瓜产业的现状
(一)黔西谷里镇八月瓜产业现状
1.产业规划。
黔西谷里镇八月瓜产业起始于2013年末,当时当地建立了八月瓜种植示范基地,落户于谷里香山村,现规模为236亩,且根据当地产业规划可知,当地预计在2017年将基底规模扩展到500亩。
投入上,根据当地八月瓜农户普遍情况可知,当地八月瓜产业投入成本约为10万元,成本用途包括交通运输工具、农用工具购买、种苗购买、土地流转、人力费用、购买肥料。
发展板块规划上,当地产业的发展方向为“打通向香山、小街”两村,形成整片的地域性发展,旨在打造高规模、高规范八月瓜示范基地。
产品开发上,目前当地八月瓜产业与江西林科院建立了合作关系,现开发的相关产品包括八月瓜茶以及具有美容、保健作用的八月瓜籽油等类型产品。
2.发展形势:黔西谷里镇八月瓜产业的发展形势要点有三,即自销、批发、网络途径,另外在整体上主要通过这三个发展形势来实现产业经济产出,用于支撑示范基地的规模、人员扩张。
3.经济产能:据黔西谷里镇的2015年八月瓜产业经济数据统计可知,自2015年八月瓜初次挂果起,当年全镇收入约为26万余元,至2016年全镇获果总量约5万kg,通过发展形势的
三大销售途径转化获益约80万元,另外,黔西谷里镇还在香山村建立了八月瓜种子繁育基地17亩,依照经济评估可知,该基地在2017年预计获益为300多万元。
(二)其他地区八月瓜产业现状。
其他地区在后文简称为A地区
1.产业规划。
A地区八月瓜产业起始于2012年,当时鼓励当地农户开始从事八月瓜种植工作,并承诺在政策上给予扶持,此举在当地建立了377亩八月瓜种植园区,并预计在2016年扩展到450亩。
投入上,根据当地八月瓜农户普遍情况可知,当地大多数农户的产业投入成本约为16万元,成本用途包括交通运输工具、农用工具的购买、种苗购买、土地流转、人力费用、购买肥料。
发展板块规划上,当地产业的发展主要以园区为中心进行扩张,扩张点由农户自己决定,但相关部门会给予帮助。
产品开发上,目前当地八月瓜产业现开发的相关产品包括八月瓜成果、茶饮、八月瓜籽油。
2.发展形势。
A地区八月瓜产业的发展形势要点有二,即自销、网络途径,另外在整体上主要通过这两个发展形势来实现产业经济产出,用于支撑示范基地的规模、政策运作。
3.经济产能。
据A地区的2015年八月瓜产业经济数据统计可知,自2015年八月瓜初次挂果起,当年全镇收入约为40万余元,至2016年全镇获果总量约8.5万kg,通过发展形势的两大销售途径转化获益约103万元。
二、对比
(一)产业规划
黔西谷里镇八月瓜产业起步略晚于A地区,且起始规模要小于A地区,但在预期规划中可见,黔西谷里镇八月瓜产业预计于2016年扩张至500亩,而A地区同年预期扩张为450亩,这一现象说明A地区在规模格局上小于黔西谷里镇,同时侧面说明了A地区的八月瓜产业经济产能可能无法支撑产业更大面积的扩张,因此黔西谷里镇在产业规划上占优。
另外,从产业规划的投入、发展板块规划、产品开发的数据基础上来看,黔西谷里镇八月瓜产业同样全面占优。
(二)发展形势
黔西谷里镇八月瓜产业的三个发展形势包括自销、批发、网络途径,而A地区只有自销与网络途径,说明黔西谷里镇八月瓜产业的发展方向更加全面,这有助于经济产能提升,说明黔西谷里镇八月瓜产业占优。
三、可持续发展对策
(一)全面落实产业规划
黔西谷里镇八月瓜产业规划目前还处于预期阶段,尚未完全展开,因此当地产业发展要做好后续发展的相关工作,由此来落实产业规划,同时在工作开展中必须重视规划的全面性,即现有规划看似全面,但未来发展中可能会发生一些不可预期的事情,这时就容易造成现有规划的全面,而针对这种情况,黔西谷里镇八月瓜产业相关人员应当技术调整原有规划,始终保障规划方案与实际情况全面贴合。
另外产业规划全面落实工作需要注意四个重点,即各方面人力资源的保障、农户优待政策创新、地方机构体制完善、经济及产品流动体系优化建设。
(二)发展形势优化
从表面上来看,黔西谷里镇八月瓜产业的发展形势似乎已经包含了市面上最常见的形式,但实际来看,该产业在每个发展形势上并不深入,尤其在网络销售上存在缺陷,即因为黔西谷里镇内拥有大量贫困户、老人、儿童,所以多数农户家中都没有电脑设备,且网络认知与技术水平较低,这导致当地八月瓜产业网络销售开展受到了巨大困难。
针对这一问题,建议当地成立一个收购中心,以市场价格来收购此类农户的产品,使其获取,再由中心通過网络销售或其他销售方法来实现产业的经济转化即可。
(三)重点提高经济产能
对比可知,黔西谷里镇八月瓜产业经济产能弱于A地区,因此当地八月瓜产业发展必须提高经济产能,这样才能更好地支撑产业未来发展,这也是保持、提高可持续发展性的关键点。
方法上,首先黔西谷里镇八月瓜产业需要逐步扩张种植园区,弥补自身在产量源头上的差距,这样可以通过产量增加来帮助产能提升。
其次建议黔西谷里镇与当地其他支柱产业合作,在支柱产业带动下增加八月瓜的销量,由此实现经济收益提升。
四、结束语
综上,对黔西谷里镇八月瓜产业与其他地区八月瓜产业的现状进行了分析,且通过对比可知,黔西谷里镇八月瓜产业基本优于其他地区,但本身还存在一些待发展空间,同时经济产能必须提高。
这一条件下,本文提出了对应策略,策略的使用能够增加黔西谷里镇八月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性,有利于产业的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1]伍业兵.我国农产品产业链整合模式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27(19):9-11.
[2]高艳,王蕾,李征,等.“互联网+农业”:重构农产品全产业链发展模式[J].世界农业,2017(12):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