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摄像艺术与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摄影艺术与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摄影艺术与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摄影艺术与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情况与说明
(一)课程代码:
(二)课程英文名称:Photograph theories and technique
(三)课程中文名称:摄影艺术与技术
(四)授课对象:教育技术及相关专业本科学生。

(五)开课单位:工学院
(六)先行课程:应用美术、计算机图像处理与制作
(七)教材及参考书目
[1]《摄影技艺教程》,颜志刚编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

[2]《摄影技艺教程》,潘铎编著,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3]《摄影艺术》,周伯华编著,电子工业出版社。

[4]《摄影艺术概论》,夏放编著,浙江摄影出版社。

(八)课程性质
《摄影艺术与技术》是教育技术学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摄影基础理论和实践技能,掌握传统单反相机和数码相机的使用方法,以及对照片的后期处理技能。

讲练结合,以技术为基础,着重于摄影艺术水平的提高。

(九)教学目的
摄影艺术与技术主要包括摄影器材介绍和摄影作品创作两个部分内容。

学生掌握摄影器材的选择、使用和构思。

摄影艺术与技术创作主要要求学生掌握相机的正确曝光、景深,辅助器材的使用以及摄影用光、取景、构图等拍摄技巧。

(十)教学基本要求
本课程的教学应以教材内容为主,系统、全面地学习基本知识和创作表现方法。

通过对优秀摄影作品的分析、讨论、剖析和讲解,增强学生独立拍摄能力,强化学生在实际拍摄中运用各种创作技法的意识。

(十一)教学时数教学时数:36学时学分数:2学分
教学时数具体分配:。

摄影课程教学大纲(二)2024

摄影课程教学大纲(二)2024

摄影课程教学大纲(二)引言概述:摄影课程教学大纲(二)是为了进一步深化学生的摄影知识和技术而设计的。

本大纲将分为五个大点来阐述课程的内容,包括光影表达技巧、构图与视角、摄影主题与风格、后期处理与修饰以及摄影作品展示。

通过这些学习内容,学生将能够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摄影水平并拓宽自己的创作思路。

正文:一、光影表达技巧:1. 学习如何利用光线的方向、强度和色彩来表达情感和氛围;2. 掌握使用闪光灯、反光板等辅助设备来创造特殊的光影效果;3. 了解室内外不同光照条件下的拍摄技巧;4. 学会利用光影创造出明暗对比和层次感;5. 实践中掌握光线的捕捉和运用技巧。

二、构图与视角:1. 学习如何寻找拍摄主体并进行构图;2. 掌握构图的各种基本原则,如三分法、黄金分割等;3. 学会运用不同的视角来拍摄,如低角度、鸟瞰等;4. 了解对称、平衡和运动感的构图技巧;5. 实践中掌握构图与视角的运用,拍摄独特有趣的照片。

三、摄影主题与风格:1. 学习如何确定拍摄主题和拍摄风格;2. 了解各种常见的摄影主题,如风景、人物、静物等;3. 探索个人摄影风格的培养与发展;4. 学会运用不同的拍摄技巧来表达主题与风格;5. 实践中通过摄影作品来展现自己的主题与风格。

四、后期处理与修饰:1. 学习使用后期处理软件的基本操作;2. 掌握对照片进行裁剪、调整色彩和对比度的技巧;3. 了解滤镜和特效的使用方法及效果;4. 学会修饰照片中的不完美部分;5. 实践中通过后期处理提升照片的质量和艺术性。

五、摄影作品展示:1. 学习如何选取、整理和展示摄影作品;2. 了解在不同场合和媒介中如何展示作品;3. 掌握摄影作品评价和批评的基本标准;4. 学会与他人分享和讨论自己的作品;5. 实践中通过展示作品来提升自己的摄影技巧和认知。

总结:摄影课程教学大纲(二)旨在通过学习光影表达技巧、构图与视角、摄影主题与风格、后期处理与修饰以及摄影作品展示等内容,提高学生的摄影水平并拓宽他们的创作思路。

《摄影摄像技术》教学大纲.doc

《摄影摄像技术》教学大纲.doc

《摄影摄像技术》教学大纲(班级:)U课程性质与任务(1) 课程性质本门课程是旅游、文秘等专业的考查课。

随着社会对复合型人才需求的不断增多,对于其他专业类的学生,本课程亦可以作为其选修课程或必修课程。

(2) 课程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达到如下目标:系统地了解摄影摄像的器材和配件基本知识;掌握摄影摄像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掌握各种专题摄影摄像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 掌握利用计算机对照片进行加工、对视频进行编辑的基本方法。

(3) 与其他课程的分工和联系前导课程是“计算机操作基础”等。

2、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本课程对学生在知识、素质和能力方面的要求如下:(1) 知识要求对于摄影来说,技术是艺术的基础。

摄影基础主要就是解决在摄影创作中的技术问题。

本课程主要讲述照相机的基本原理,镜头的选择和应用、光圈、快门的调整、景深的应用以及滤镜的使用、灯光布置、基本的构图原理以及数码摄彫、数码照片的计算机处理等。

(2) 能力要求通过训练使学生能够熟练地使用相机进行拍照,并根据摄影创作的目的来确定相应的器材和技术参数。

能够使用计算机对数码照片进行艺术加工处理。

(3) 素质要求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积极向上、热爱生活的乐观精神。

3、课程内容及知识、能力要求任务一初识摄影[教学重点]:各种拍摄的基础常识与摄影姿势。

1.1认识摄影1.2认识数码摄影1.3认识数码单反相机1.4认识镜头1.5掌握对焦(摄彫姿势)任务二使用数码相机[教学重点]:对焦的方式、要点、数码相机常用设置。

[授课章节及知识点]:2.1摄彫对焦2.2设置测光模式与曝光模式2.3数码相机常用设置任务三拍摄基础及技巧[教学重点]:景深的控制因素、光的种类、光的特性、彫调和质感。

[授课章节及知识点]:3.1景深控制(认识景深、景深的作用、景深的控制)3.2光线使用(光的作用、光的方向、光源、光的强弱)任务四取景构图[教学重点]:各种拍摄角度、环境和透视、摄影构图法则。

摄像技术教学指导大纲

摄像技术教学指导大纲

摄像技术教学指导大纲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摄影摄像技术》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与任务(一)课程性质:《摄影摄像技术》是广告专业必修课,是培养学生摄影和独立制作电视节目能力的一门实践性极强的课程。

(二)课程任务:通过摄影与摄像课程学习,使学生系统而牢固地掌握摄影与摄像的基本操作知识,熟练掌握专业照相机,专业摄像机的拍摄技巧等。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重点培养学生的摄影与摄像创作能力,磨练摄影的基本功底,培养学生在艺术创作中的镜头创意。

二、课程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掌握摄影及影视摄像的基本理论2、掌握影视编辑的基本理论(二)能力目标1、熟练掌握各种摄影技巧2、熟练掌握电视摄像技巧3、熟练掌握非线性编辑系统的操作三、教学内容与教学基本要求:单元一数码摄影基础【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单元学习,熟练掌握有关摄影的基本概念与原理,通过课程实训,初步掌握各类常见题材的拍摄技术与技巧,为今后学习和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教学重点与难点】一、重点1、照相机的使用2、摄影构图3、专题摄影二、难点1、摄影构图【教学内容】§基础理论§摄影基本原理和技术§摄影构图§各种题材摄影单元二影视摄像基础【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电视画面的构图、镜头运动、电视摄像用光等方面的规律性知识,并能在实际的拍摄活动中创造性地运用这些规律性的知识。

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对摄像基本原理和基本的摄像技巧的把握,学生要能使用摄录技术手段实现对电视画面光线、景深、色彩等方面的控制。

【教学重点与难点】一、重点1、分镜头本的写作2、摄像机的使用3、影视摄像拍摄技术二、难点1、影视摄像拍摄技术【教学内容】§基础理论§分镜头本写作§固定画面拍摄§运动画面拍摄§轴线规则单元三影视编辑基础【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握理论的基础,检验影视基本元素的理解和运用;学会后期剪辑、录音、合成等基本技法,达到独立拍摄影视短片的水平。

摄影摄像课程大纲

摄影摄像课程大纲

摄影摄像课程大纲一、导言摄影和摄像是当代社会中广泛应用的技巧和艺术形式。

本课程的目的是为学生提供基础知识和实践技能,培养他们在摄影和摄像领域中的创造力和专业能力。

该大纲将介绍课程的概述,学习目标以及教学方式。

二、课程概述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以下内容:1.摄影和摄像的基本原理和技术2.摄影和摄像设备的使用和维护3.摄影和摄像的构图和视觉表达技巧4.摄影和摄像的后期处理和编辑技术5.摄影和摄像的潜在职业领域和就业机会三、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够:1.理解摄影和摄像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技巧;2.掌握摄影和摄像设备的正确使用和维护方法;3.运用不同的构图和视觉表达技巧拍摄照片和录制视频;4.掌握后期处理和编辑摄影和摄像作品的技术;5.了解摄影和摄像的职业领域和就业机会。

四、教学方法1.理论讲授:通过课堂讲解和示范,介绍摄影和摄像的基本原理和技术。

2.实践操作:学生将通过实际操作摄影和摄像设备,练习技巧和掌握实际应用。

3.作品评析:学生将参与作品展示和评析,从中获取反馈和改进意见。

4.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实际案例,学生将加深对摄影和摄像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五、课程内容模块一:摄影基础知识1.1 摄影的历史和发展1.2 光的基本原理和摄影感光技术1.3 相机和镜头的结构与原理1.4 快门、光圈和ISO的作用和调整方法模块二:摄影构图和创造力2.1 构图原则和拍摄角度选择2.2 光线和阴影的运用2.3 色彩和对比度的表达2.4 拍摄静物、风景和人物的技巧模块三:摄影后期处理技术3.1 数码照片的后期处理方法3.2 色彩校正和修饰技巧3.3 图像剪裁和尺寸调整3.4 图像输出和保存格式选择模块四:摄像基础知识4.1 摄像机的结构和功能4.2 拍摄角度和运动的运用4.3 录音和音效的处理方法4.4 剪辑和后期制作技巧模块五:摄像剧本创作与导演技巧5.1 剧本构思和故事叙述技巧5.2 摄像师与导演的合作与沟通5.3 角色定位和镜头运动设计5.4 剧情节奏和情感表达的呈现六、评估方式1.作业评估:根据学生的实际操作和作品完成情况评估其掌握程度。

《摄影摄像艺术与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摄影摄像艺术与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摄影摄像艺术与技术》课程教学大纲第一篇:《摄影摄像艺术与技术》课程教学大纲《摄影摄像基础》课程教学大纲第一部分:理论教学部分一、说明1、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摄影、摄像艺术与技术》课是影视广告、音像技术专业的技术基础课。

通过这门科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摄影、摄像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为电视广告等方面的创作提供有效的摄影和摄像基础。

教学过程中,通过课堂理论讲授和摄影摄像实践使学生了解摄影和摄像艺术的发展过程,了解并掌握光学相机、数码相机和摄像机的基本特性,并能在艺术理论指导下使用照相机和摄像机进行图片和视频的艺术创作。

本课程在影视广告、音像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属于技术性较强的课,与已经学过的素描、色彩等课程在构图和色彩搭配等基本素养方面有较强的联系,是学生艺术创作的延续,也是今后艺术创作素材积累的主要手段。

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用照相机进行静止画面的艺术创作,留住历史长河中的瞬间;用电视摄像机进行动态的形象创作。

在此基础上,提高学生对摄影摄像艺术的欣赏水平,为今后的创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2、课程教学和教改基本要求由于《摄影、摄像基础》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所以在课堂讲授时要通过观摩优秀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品位。

此外,由于电视艺术的特性,课堂上要尽量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不能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

二、教学大纲内容(第一周)绪论:摄影艺术概论(2课时)1.摄影术的诞生和发展2.摄影的特性3.摄影的应用和功能4.摄影的分类第一章:光学照相机(4课时)第一节照相机的类型1、照相机的工作原理2、平视旁轴取景照相机 3,单镜头反光照相机4、双镜头反光照相机5、机背式取景照相机 6,其他类型照相机第二节照相机的结构及附件1、镜头的结构及功能2、机身的结构及功能3、附件第三节照相机的自动控制系统1、自动测光和曝光2、自动对焦第四节照相机的使用和维护1、照相机的使用2、照相机的维护实验一(2课时)了解照相机的结构掌握数码相机的使用要求(第二周)第二章:黑白感光材料(2课时)第一节感光材料构造第二节黑白感光材料的种类第三节黑白感光材料的性能第四节黑白感光材料的选用第五节彩色感光材料的成色原理、种类、性能及结构,第三章:数码照相机(4课时)第一节数字照相机1、数字照相机的工作原理2、数字照相机的性能和功能3、专业级数字照相机第二节数字摄影系统1、数字摄影系统的构成2、数字影像的输入方式3、数字影像的处理4、数字影像的输出第三节数字影像的应用1、数字影像的应用现状2、数字影像和英特网实验二(2课时)了解数码照相机的结构掌握数码相机的使用要求(第三周)第四章:摄影曝光(4课时)第一节曝光的基本知识第二节影响曝光的因素第三节测光表第四节闪光灯、滤光镜第五章彩色摄影第一节光与色第二节彩色片的拍摄要求实验三(4课时)了解照相机的曝光知识掌握摄影的正确曝光(第四周)第七章摄影用光(4课时)第一节摄影光源的种类及特点1、自然光2、人工光第二节光的作用及运用1、光在摄影中的作用2、光的特征和运用实验四(4课时)摄影用光实习,拍摄不同光线的摄影作品(第五周)第七章摄影用光(4课时)第三节画面的影调1、影调2、处理影调的原则3、影调的调控实验五(4课时)摄影各种不同影调的摄影作品(第六、七周)第八章:摄影构图(8课时)第一节构图的原则与要求1、构图的原则2、构图的要求第二节影响构图的因素1、拍摄距离与角度2、横竖画面的决定3、画面的结构中心4、突出主体5、前景与背景 6,透视规律的应用第三节构图的形式法则借鉴1、多样统一与照应2、均衡3、对比4、反复与渐变实验六(8课时)摄影构图实习,运用不同的趣味中心,拍摄摄影作品(第八周)第九章摄影实践(2课时)第一节艺术摄影1、人物摄影2、风光摄影3、静物摄影第二节新闻摄影1、新闻摄影的基本原则2、新闻摄影的技术和技巧3、新闻采访4、新闻照片的体裁5、体育摄影与舞台摄影第三节应用摄影1、广告摄影2、科技摄影实验七(6课时)摄影综合创作实习摄像部分:(第九周)绪论二摄像艺术概论(2课时)1、摄像艺术的发展、特性2、摄像在动画创作中的作用。

《摄影与摄像技术》课程标准

《摄影与摄像技术》课程标准

《摄影摄像技术》课程标准课程类别: 专业限选课、公共选修课适用对象:高职高专在校生多媒体技术专业(2年制), 其他艺术类学生(一)总学时: 28 讲授学时: 12 课内实践学时: 16(二)课程的性质、任务与课程的教学目标.1.课程的性质(本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地位)《摄影摄像技术》是多媒体技术、美术、艺术设计、教育技术、旅游、文秘、广播电视等专业的主要专业课。

随着社会对复合型人才需求的不断增多, 对于其他专业类的学生, 本课程亦可以作为其选修课程或必修课程。

本门课程是技能性很强的课程。

它全面、系统地阐述了摄影摄像的器材和配件、拍摄曝光、拍摄用光、拍摄构图、拍摄专题实践。

它是拍摄技术和计算机处理技术相结合的课程, 既可以使学生掌握摄影摄像的基本知识, 又可以使学生掌握摄影摄像的实践操作技能, 能独立为多媒体作品制作素材。

2.课程的任务通过《摄影摄像技术》这门课程可以系统地了解摄影摄像的器材和配件基本知识;掌握摄影摄像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掌握各种专题摄影摄像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简单介绍掌握利用计算机对照片进行加工、对视频进行编辑的软件。

最终可以原创多媒体作品需要的素材。

本课程相关的前导课先修课及后续课: 前导课程是“计算机操作基础”、“物理学”中有关光学的知识;后续课程是各种熟练利用计算机对照片进行加工、对视频进行编辑的后期制作有关课程。

(二)课程的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 要求学生达到如下目标:1.基本理论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 可以了解摄影摄像的器材和配件基本知识并掌握摄影摄像的基本理论以及各种专题摄影摄像理论知识;2.基本技能要求:掌握摄影摄像基本操作技能;掌握各种专题摄影摄像基本操作技能;能拍摄较好的多媒体作品;3.职业素质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 使学生比较熟练摄影摄像操作技能, 能独立拍摄完成多媒体作品所需的素材, 具备多媒体方面职业的基本素质要求。

(三)主要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1、摄影与摄像[建议课时]: 2学时主要教学内容1.1 摄影1.1.1 摄影概述1.1.2 摄影的发展1.1.3 传统摄影和数码摄影1.2 摄像1.2.1 摄像概述1.2.2 摄像技术的发展1.2.3 传统摄像与数码摄像1.2.4 视频的后期制作1.3 摄影摄像前景展望1.3.1 数码摄影摄像与计算机完美结合1.3.2 DV存储介质的发展1.3.3 DC.DV的融合趋势1.4 摄影摄像入门1.4.1 使用数码照相机拍摄照片1.4.2 使用数码摄像机摄像教学要求:数码摄影摄像与计算机的结合、DV存储介质、摄影摄像入门。

摄影课程教学大纲pdf(二)2024

摄影课程教学大纲pdf(二)2024

摄影课程教学大纲pdf(二)引言:摄影课程教学大纲是指为学生提供系统的摄影学习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教育计划。

这份PDF为摄影课程教学大纲的第二部分,旨在进一步完善学生的摄影技能和知识。

本文将通过分为五个大点,每个大点提供5-9个小点的方式来详细阐述摄影课程教学大纲的内容。

正文:一、摄影器材的选择与使用1. 相机的分类和特点2. 不同类型的镜头及其应用3. 必备的摄影配件及其作用4. 摄影器材的维护和保养5. 摄影器材的实践应用技巧二、构图与画面设计1. 构图原则及其应用2. 画面元素的运用和组合3. 主体和背景的关系处理4. 使用线条、色彩和形状进行画面设计5. 创意构图的实践技巧三、光影与曝光控制1. 光的特性及其在摄影中的应用2. 光线的方向和强度对照片的影响3. 曝光的基本概念和测光方式4. 曝光补偿和曝光控制技巧5. 使用闪光灯和其他光源进行创意摄影四、摄影风格与题材选择1. 人像摄影的技巧与表现手法2. 风景摄影的构图和光线运用3. 静物摄影的布置和创意构思4. 街头摄影的技巧与拍摄方法5. 小品摄影的题材选择和拍摄要点五、后期处理与影像分享1. 数码后期处理的基本步骤2. 调整曝光、对比度和色彩平衡3. 使用滤镜和特效增强照片效果4. 原始文件的保存和备份技巧5. 在线平台和社交媒体上分享摄影作品总结:通过学习本摄影课程教学大纲的第二部分,学生将深入了解摄影器材的选择与使用、构图与画面设计、光影与曝光控制、摄影风格与题材选择以及后期处理与影像分享等方面的内容。

这将有助于学生提高摄影技能,并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艺术表达能力。

希望本文的内容能为学生们提供有价值的指导和启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摄影摄像艺术与技
术》课程教学大纲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摄影摄像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理论教学部分
一、说明
1、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
《摄影、摄像艺术与技术》课是影视广告、音像技术专业的技术基础课。

通过这门科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摄影、摄像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为电视广告等方面的创作提供有效的摄影和摄像基础。

教学过程中,通过课堂理论讲授和摄影摄像实践使学生了解摄影和摄像艺术的发展过程,了解并掌握光学相机、数码相机和摄像机的基本特性,并能在艺术理论指导下使用照相机和摄像机进行图片和视频的艺术创作。

本课程在影视广告、音像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属于技术性较强的课,与已经学过的素描、色彩等课程在构图和色彩搭配等基本素养方面有较强的联系,是学生艺术创作的延续,也是今后艺术创作素材积累的主要手段。

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用照相机进行静止画面的艺术创作,留住历史长河中的瞬间;用电视摄像机进行动态的形象创作。

在此基础上,提高学生对摄影摄像艺术的欣赏水平,为今后的创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2、课程教学和教改基本要求
由于《摄影、摄像基础》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所以在课堂讲授时要通过观摩优秀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品位,。

此外,由于电视艺术的特性,课堂上要尽量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不能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

二、教学大纲内容
(第一周)绪论:摄影艺术概论(2课时)
1.摄影术的诞生和发展
2.摄影的特性
3.摄影的应用和功能
4.摄影的分类
第一章:光学照相机(4课时)
第一节照相机的类型
1、照相机的工作原理
2、平视旁轴取景照相机
3,单镜头反光照相机
4、双镜头反光照相机
5、机背式取景照相机
6,其他类型照相机
第二节照相机的结构及附件
1、镜头的结构及功能
2、机身的结构及功能
3、附件
第三节照相机的自动控制系统
1、自动测光和曝光
2、自动对焦
第四节照相机的使用和维护
1、照相机的使用
2、照相机的维护
实验一(2课时)了解照相机的结构掌握数码相机的使用要求
(第二周)第二章:黑白感光材料(2课时)
第一节感光材料构造
第二节黑白感光材料的种类
第三节黑白感光材料的性能
第四节黑白感光材料的选用
第五节彩色感光材料的成色原理、种类、性能及结构,
第三章:数码照相机(4课时)
第一节数字照相机
1、数字照相机的工作原理
2、数字照相机的性能和功能
3、专业级数字照相机
第二节数字摄影系统
1、数字摄影系统的构成
2、数字影像的输入方式
3、数字影像的处理
4、数字影像的输出
第三节数字影像的应用
1、数字影像的应用现状
2、数字影像和英特网
实验二(2课时)了解数码照相机的结构掌握数码相机的使用要求
(第三周)第四章:摄影曝光(4课时)
第一节曝光的基本知识
第二节影响曝光的因素
第三节测光表
第四节闪光灯、滤光镜
第五章彩色摄影
第一节光与色
第二节彩色片的拍摄要求
实验三(4课时)了解照相机的曝光知识掌握摄影的正确曝光
(第四周)第七章摄影用光(4课时)
第一节摄影光源的种类及特点
1、自然光
2、人工光
第二节光的作用及运用
1、光在摄影中的作用
2、光的特征和运用
实验四(4课时)摄影用光实习,拍摄不同光线的摄影作品
(第五周)第七章摄影用光(4课时)
第三节画面的影调
1、影调
2、处理影调的原则
3、影调的调控
实验五(4课时)摄影各种不同影调的摄影作品
(第六、七周)第八章:摄影构图(8课时)
第一节构图的原则与要求
1、构图的原则
2、构图的要求
第二节影响构图的因素
1、拍摄距离与角度
2、横竖画面的决定
3、画面的结构中心
4、突出主体
5、前景与背景
6,透视规律的应用
第三节构图的形式法则借鉴
1、多样统一与照应
2、均衡
3、对比
4、反复与渐变
实验六(8课时)摄影构图实习,运用不同的趣味中心,拍摄摄影作品
(第八周)第九章摄影实践(2课时)
第一节艺术摄影
1、人物摄影
2、风光摄影
3、静物摄影
第二节新闻摄影
1、新闻摄影的基本原则
2、新闻摄影的技术和技巧
3、新闻采访
4、新闻照片的体裁
5、体育摄影与舞台摄影
第三节应用摄影
1、广告摄影
2、科技摄影
实验七(6课时)摄影综合创作实习
摄像部分:
(第九周)绪论二摄像艺术概论(2课时)
1、摄像艺术的发展、特性
2、摄像在动画创作中的作用。

第十章电视摄像机与电视画面(2课时)
1、电视摄像机与电视画面
2、电视画面的特性
3、电视画面的造型特点
4、电视画面的取材要求
实验八(4学时)数码摄像机的结构及使用要求
介绍索尼公司的DSR-PD150P数字摄录一体机的主要性能、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介绍松下公司的AG-DVC180数字摄录一体机的主要性能、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要求充分掌握150和180的使用要点,能独立的进行正确的操作。

(第十周)第十一章电视摄像的造型元素(4课时)
1、电视景别
2、拍摄角度
3、运动
4、构图
实验九(4课时)摄像实习
进行摄像机不同拍摄角度和运动镜头拍摄的实习。

学习和体会不同角度拍摄所得到的电视画面的不同效果;练习运动镜头与推拉镜头画面效果的不同之处。

总结其特点。

(第十一周)第十二章固定画面(4课时)
1、固定画面的概念及特点
2、固定画面的功用及局限
3、固定画面的拍摄要求
实验十(4课时)摄像实习,拍摄各景别的固定画面,认识不同景别的不同作用
(第十二周)第十三章运动摄像(4学时)
1、推摄
2、拉摄
3、摇摄
4、移摄
5、跟摄
6、升降拍摄
实验十一(4课时)
练习拍摄固定画面。

注意画面内人物和物体的运动及构图。

了解各种运动镜头不同的蒙太奇语言
自主练习:推摄、拉摄、摇摄、移摄、跟摄
(第十三周)第十四章光学镜头及电视用光(4课时)
1、镜头的光学特性
2、长焦距镜头
3、广角镜头
4、变焦距镜头
5、特殊效果镜简介
6、电视用光概述
7、自然光的画面表现
8、人工光的画面表现
9、色彩的感情倾向
10、色彩的画面表现
实验十二(4课时)摄像实习,充分利用摄像机光学镜头的特性拍摄不同效果的镜头
(第十四周)第十五章电视场面调度(4学时)
1、场面调度的源流
2、电视场面调度
3、电视场面调度例说
实验十二(4学时)摄像综合实习
练习变焦镜头的拍摄效果,体会变焦拍摄与运动拍摄效果的不同。

练习在不同光线的拍摄。

对“越轴”现象进行练习。

(第十五周及以后)
实验十三短片拍摄制作
分组拍摄制作DV短片。

教学手段
本课程是艺术与技术相结合的课,教学过程中要求理论联系实际,理论指导实践,因此在教学手段上采用课堂多媒体讲授、演示、观摩与课后拍摄实践紧密结合。

教学场所
多媒体教室;户外实践课堂等。

三、考核方式和要求
考核采取平时考查与期末创作实习相结合的方式。

平时考查注重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而期末创作实习则衡量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