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IDSA感染性腹泻诊治指南

合集下载

曲霉菌病诊治指南IDSA_2017年新版

曲霉菌病诊治指南IDSA_2017年新版

IDSA:2016 新版曲霉菌病诊治指南原创2016-07-06步步非烟感染时间曲霉菌病是感染曲霉菌引起的一种真菌病,可累及皮肤、黏膜、眼、鼻、支气管、肺、胃肠道、神经系统、骨骼等多器官系统,严重者导致败血症,病例呈世界性分布。

病原体曲霉菌属丝状真菌,是一种常见的条件致病性真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其感染者并不少见。

时隔 8 年,美国感染病学会(IDSA)就曲霉菌病临床关注的热点问题,总结现有不同类型曲霉菌病相关证据,于近期发布了新版曲霉菌病诊治指南,替代 2008 旧版指南,旨在为临床医生诊治管理此病提供参考。

该 2016 新版指南于近期发表在 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s 杂志上。

现将主要内容简述如下。

流行病学与感染风险因素1. 易感者如何预防曲霉菌病?何为易感人群?(1)应将住院的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接受者安置在受保护的环境中,以减少霉菌暴露机会(强烈推荐;证据级别低)。

(2)也应给予其他严重免疫功能低下的、易发生侵袭性曲霉菌病(IA)的高危患者相应防护措施,如急性白血病正在接受诱导/再诱导化疗方案治疗者(强烈推荐;证据级别低)。

(3)若住院无法提供防护病房的条件,推荐此类患者入住单独病房,且病房远离施工场地,也不允许将绿植或鲜花带入病房(强烈推荐;证据级别低)。

(4)建议对 IA 高危门诊患者采取合理防护措施,以减少霉菌暴露机会,包括避免园艺、施肥劳作或密切接触装修或施工场地(强烈推荐;证据级别低)。

(5)白血病诊疗中心与移植中心应当定期监测侵袭性霉菌感染。

若发现霉菌感染率超过基线水平,或者非高危人群发生侵袭性霉菌感染,应当立即对医源性感染情况进行评估(强烈推荐;证据级别低)。

曲霉菌病的诊治2. 如何确立侵袭性曲霉菌病的诊断?(6)在临床实验室推广使用分子生物学诊断技术以前,推荐采集足量组织和体液样本同时送检组织病理学/细胞学检查与真菌培养。

如果分离培养得到非典型菌株或考虑存在耐药,可采用分子生物学实验方法进行菌种鉴定(强烈推荐;证据级别低)。

2016版IDSA曲霉病指南(全文)

2016版IDSA曲霉病指南(全文)

2016版IDSA曲霉病指南(全文)翻译说明:本指南由昆明总医院血液科组织翻译,原文第1~11页的推荐汇总部分、方法学部分均省略,从原文第12页开始翻译。

以下内容为历次推送汇总:感染的流行病学和危险因素I. 如何保护高度易感患者,使其免于曲霉感染?哪些患者高度易感?•什么是曲霉的暴露源,如何减少暴露?环境监测是否有用?•哪些获得性或遗传性免疫缺陷会增加曲霉感染风险?诊断II.如何确诊侵袭性曲霉病?•如何确诊曲霉感染?这些方法对曲霉病的管理有何影响?•对临床标本做核酸检测的价值如何?•该如何将半乳甘露聚糖(GM)和1-3-beta-D-葡聚糖(G试验)检测应用于曲霉病的诊断?•肺曲霉病的影像学诊断方法是什么?•支气管镜在侵袭性肺曲霉病诊断中起什么作用?III. 用于侵袭性曲霉病的治疗和预防的抗真菌药物及其药理学如何?药敏检测的价值?•两性霉素B•棘白菌素三唑类•三唑类的药理学(伊曲康唑、伏立康唑、泊沙康唑、艾莎康唑)•三唑类药物相互作用(含表2:在曲霉病治疗中常见的药物相互作用)和治疗药物监测(含表3:在曲霉病治疗中TDM有用的临床场景)•对联合使用抗真菌药物的临床前和实验室评价•抗真菌药敏应该何时做?药敏的结果应该如何解读并影响治疗决策?IV. 侵袭性曲霉病治疗•侵袭性肺曲霉病(IPA)应如何治疗(含表1:曲霉病治疗推荐)•辅助措施和免疫调节:在侵袭性曲霉病治疗中何时应该考虑停用免疫抑制剂或增加集落刺激因子或粒细胞输注、重组干扰素(rIFN-γ)、手术?•侵袭性曲霉病的患者何时继续化疗或移植是安全的?•难治性和进展性曲霉病的治疗方法(挽救治疗)有哪些?•如何使用生物标记物对患者治疗反应进行评估••儿童患者的曲霉病应如何治疗••移植和非移植患者的气道曲霉病应如何治疗?与侵袭性肺曲霉病治疗有何不同?[腐生型TBA、支气管中心性肉芽肿、侵袭性TBA、肺移植患者的TBA]肺外曲霉•如何治疗中枢神经系统曲霉病?•手术对治疗副鼻窦曲霉病的作用?•曲霉性心内膜炎,心包炎,心肌炎如何治疗?•曲霉菌致骨髓炎和化脓性关节炎的治疗推荐是什么?•皮肤曲霉病、曲霉腹膜炎•食道、胃肠、肝脏、肾脏曲霉••曲霉耳内感染、角膜炎、眼内炎•非移植人群曲霉菌支气管炎如何诊断和治疗?V. 预防方案、突破性感染的管理•哪些患者应该预防曲霉?•GVHD患者的预防方案•肺移植患者的抗真菌预防推荐是什么?•非肺的实体器官移植患者如何预防真菌?•突破性曲霉病的管理VI. 什么时候患者需要接受经验性治疗?•对异基因HSCT和AML治疗中的患者而言,经验性和抢先治疗策略是什么••肺移植患者的疑似侵袭性肺曲霉病的管理和其他免疫抑制患者有哪些不同?VII.慢性曲霉病、变态反应症状或非侵袭性症状应如何管理?•慢性空洞型肺曲霉如何诊治?•肺曲霉球的治疗选择是什么?•哮喘和囊性纤维化患者中发生的过敏性支气管肺曲霉病(ABPA)如何辨别和治疗?•由曲霉菌所致的过敏性真菌性鼻及鼻窦炎(AFRS)的治疗方法---------全文完毕-------------。

成人艰难梭菌感染临床实践指南_美国卫生保健流行病学会与感染病学会2010年更新

成人艰难梭菌感染临床实践指南_美国卫生保健流行病学会与感染病学会2010年更新

6.检测无症状患者和治愈患者的粪便没有临床 意义,除非进行流行病学研究,否则不予推荐。
万方数据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11年11月20日第11卷第6期Chin
J Infect Chemother。Nov
2011,Vol
11。No

427
7.粪便培养艰难梭菌是最灵敏的检测方法,而 且为流行病学研究所必需。 8.有经验的实验室能够在粪便培养之后再进行 细菌的鉴定及毒素监测(例如,产毒菌株培养)增加 该方法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因此尽管粪便培养耗时 过长,临床实用性差,但可用作为评价其他检测方法 时的标准。 9.酶免疫法测定艰难梭菌A毒素和B毒素速 度快,但灵敏度较细胞毒素检测法低,因此是诊断试 验的次佳选择。 10.临床实践中毒素检测最为重要,但灵敏度低 阻碍了其应用。二步法有可能解决这个问题:先用 酶免疫法检测谷氨酸脱氢酶(glutamate
收稿日期:2011 01—21
万方数据
自1995年美国卫生保健流行病学会(SHEA)确 定了艰难梭菌是急性感染性腹泻的主要病原之一以 来,艰难梭菌感染(Clostridium difficile
infection,
基于良好的证据与临床经验,由美国SHEA和美国 传染病学会(IDsA)共同组成的专家委员会制定。 一、流行病学 监测CDI最少需要收集哪些数据并报告。 1.为了提高医疗机构之间CDI的可比性,监测 时使用标准化病例定义:①卫生保健机构发病,卫生 保健相关CDI;②社区发病,卫生保健相关CDI;③ 社区发病,社区相关CDI。 2.至少需要对住院患者医院内发病,卫生保健 相关的CDI进行监测,监测项目包括CDI的暴发流 行以及患者的安全性。 3.以病例数/10 000住院天数的方式报告卫生 保健机构相关CDI的发病率。 4.如果CDI发病率高于其他机构或出现暴发 流行,需要按照患者所处病房或环境进行分层分析, 以便于有目的地实施感染控制措施。 二、诊断 CDI的实验室诊断。 5.除非怀疑肠梗阻由艰难梭菌所致,否则仅对 腹泻患者的(不成形)粪便进行艰难梭菌或其毒素的

IDSA 隐球菌指南-中文

IDSA 隐球菌指南-中文
EM D
EM
All rights reserved. Beijing EMD China Scientific Communication Ltd and its affiliated company Beijing EMD China Scientific Communication (Shanghai Branch) Ltd (“EMD”) have obtained the permission of Springer Healthcare Ltd. to translate, produce and distribute or cause to be distributed this specific article in Chinese language. No part of this material may be reproduced, electronically or mechanically, including photocopying, resending or in any information storage and retrieval system, or transmitted in any form, by any means, without prior written permission from Springer Healthcare Ltd. and EMD. Although great care has been taken in compiling the content of this material, Springer Healthcare Ltd. and EMD are not responsible or in any way liable for the accuracy of the information, for any errors, omissions or inaccuracies, or for any consequences arising therefrom. Approved product information should be sought before prescribing. 本资料版权所有,经Springer Healthcare Ltd授权北京华夏新力医药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及其附 属公司北京华夏新力医药信息咨询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EMD”)翻译、制作、分发或 安排分发此篇文章。未经Springer Healthcare Ltd及EMD书面同意,严禁以任何语言、任何形 式或途径复制本刊内容,包括利用电子、机械、影印等方式对此出版物文字或插图作全部或 部分之抄袭、复制或传播;或将此出版物储存于任何检索库存系统内。 本资料经精心编撰,但对资料所存在的错误、遗漏、不准确,以及由此所致之任何后果, Springer Healthcare Ltd及EMD毋须承担任何责任。开具处方前,请查询有关的处方资料。

IDSA医院感染预防指南2014年

IDSA医院感染预防指南2014年

IDSA医院感染预防指南2014➢关键点据美国CDC估计,10-20位住院患者中就有1位会发生医院感染。

➢基本原则加强医务人员培训;确保操作者经过专业培训。

定期考核医务人员操作规范依从性。

对病人及家属进行宣教。

进行风险评估。

认真评估必要性,尽量使用低风险操作、技术或装置。

尽快移除相关装置。

使用医院批准的操作规范及核对清单。

经常进行手卫生。

不要开放无菌、密闭系统,开放后应及时更换。

记录过程指标、个体操作过程(individual performing procedure)、操作开始及结束日期和时间。

对所有必要因素进行主动、持续监控,并反馈给所有相关人员。

采用自动化数据采集系统。

启动抗菌药物管理项目。

➢预防策略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LABSI)的预防策略✓预防和监测CLABSI的基本策略*(适用于所有急性病医院)置管前对医务人员进行中央导管置管、护理及维护过程中CLABSI预防策略的培训(A-II)。

置管中置管时使用核对清单(checklist)以确保感染预防策略的依从性(B-II)。

置管前或导管维护前进行手卫生(B-II)。

成人置管时应尽量避开股静脉(A-I)。

使用全套的静脉穿刺和导管车或包(B-II)。

置管时采用最大化无菌屏障(A-I)。

对于2月龄以上的患者,使用含氯己定的消毒剂进行皮肤准备(A-I)。

置管后在连接导管前,对导管的交换器,无针连接器以及注射端口进行消毒(B-II)。

移除不必要的导管(A-II)。

对于成人和儿童使用的非隧道式中央导管,每5-7天更换透明敷料,并使用洗必泰消毒,如果透明敷料出现脏污、松散或潮湿,增加频率;每2天更换纱布敷料,如果敷料出现脏污、松散或潮湿,增加频率(A-I)。

不用于输注血液,血液制品或脂质的导管更换时间间隔不应超过96 小时(A-II)。

进行CLABSI监测(B-II)。

对血液透析导管穿刺位点使用抗菌软膏(A-I)。

✓预防CLABSI的特殊策略**进行CLABSI风险评估。

2017IDSA:感染性腹泻诊治指南

2017IDSA:感染性腹泻诊治指南

2017IDSA:感染性腹泻诊治指南2017 年 10 月,美国感染病学会(IDSA)发布了感染性腹泻的诊断和管理指南,指南针对成人和儿童疑似以及确诊感染性腹泻患者的诊断和管理提出指导建议。

本文截取其中的诊断、经验性治疗、目标治疗、支持治疗、辅助治疗进行了整理翻译。

指南根据GRADE 将证据等级分为高、中、低三个级别,意见推荐等级分为强推荐和弱推荐两个级别。

诊断当患者出现腹泻时,首先应考虑哪些病原菌感染,哪些诊断试验有助于明确病原菌并用于疾病暴发调查?•当患者出现腹泻伴发热、血便或粘液样便、严重腹部压痛绞痛或脓毒血症时,应行粪便样本检测沙门菌、志贺菌、弯曲杆菌、耶尔森菌、艰难梭菌和 STEC(强推荐,中等级);艰难梭菌感染时,患者较少出现血便,STEC 应行粪便培养并检测抗原O157,O157 阴性STEC 应行志贺毒素及其基因型检测(强推荐,低等级);山梨醇-MacConkey 琼脂或其它显色培养基被推荐用于STEC 培养和抗原O157:H7 检测;志贺毒素检测有助于其它 STEC 血清型鉴别(强推荐,中等级)。

•年龄<3个月的新生儿、有败血症表现、怀疑肠源性发热、有全身感染表现、免疫缺陷患者、溶血性贫血患者、有肠源性发热流行地区旅游史并出现不明原因发热或有该人群接触史患者推荐做血培养(强推荐,中等级)。

•有症状患者早期鉴别诊断时应进行粪便检测,重点检测沙门菌、志贺菌、弯曲菌、耶尔森菌和艰难梭菌(强推荐,低等级)。

a 持续腹痛患者应检测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尤其是学龄儿童出现右下腹类阑尾炎样疼痛,可伴有肠系膜淋巴结炎。

发热患者有耶尔森菌流行病学暴露风险也需检测,包括婴幼儿直接或间接食用生的或未煮熟猪肉食品。

b 当患者出现大量淘米水洋便、有咸水暴露史、食用生的或未煮熟的贝壳类水生生物或是腹泻出现前三天内有霍乱地区旅游史时,应粪便检测弧菌。

•无论腹泻患者是否伴有发热血便或粘液样便,或其它疾病加重或腹泻暴发流行特征,都应考虑是否存在细菌、病毒或其它寄生病原体感染。

艰难梭菌感染性腹泻

艰难梭菌感染性腹泻

其他毒 力因子
第五页,共二十五页。
1、初级胆汁酸促进芽孢的萌发; 胆汁 酸盐类似物治疗前景 2、TcdA 〔肠毒素〕and TcdB〔细胞毒 素〕;细胞信号传导通路、炎症介质、 中性粒细胞的浸润破坏肠上皮细胞形成 “假膜〞 3、 binary toxin 破坏细胞骨架 4、体液免疫(miǎnyì) 5、复发:机体免疫反响,NAP1/BI/027 菌株感染,肠道菌群破坏有关OUTLINE
院内感染: 82%患者为无病症携带者, 其中21%的患者粪便中检出艰难梭菌; 携带者为传播源,与同期住院患者相 比,开展(fāzhǎn)为CDI的风险反而更 低,可能与无毒菌群感染后机体的免 疫反响有关。
近期研究显示,爆发性艰难梭菌感染 与NAP1/BI/027 流行株相关,该菌株有 两个亚型,分别为FQR1 and FQR2。
艰难 梭菌感染 (jiānnán)
Clostridium difficile Infection
第一页,共二十五页。
定义(dìngyì)
Clostridium difficile infection (CDI) is acute diarrhea and colitis that is most often preceded by antimicrobial use and is caused by an anaerobic sporeforming, toxinproducing bacterium.
儿童艰难梭菌感染的诊断具有争议性,尤其2岁以前患儿;1岁内儿童携 带艰难梭菌的比例较高,艰难梭菌的检测意义不大;3岁以后儿童的感染 率与危险因素与成人相同,但CDI的发病率较成人低。
四.危险因素
抗生素使用1月内是艰难梭菌感染的高风险时期,其风险在2-3月后

感染性腹泻诊治指南

感染性腹泻诊治指南

感染性腹泻诊治指南疾病简介:感染性腹泻(Infectious diarrhea)是指各种急性、慢性的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感染引起肠道炎症所致的腹泻。

我们也把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称为感染性腹泻,为狭义上的感染性腹泻,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规定的丙类传染病。

病因感染性腹泻的原因有很多,也有感染性和非感染性的腹泻,如果是感染性慢性感染,有细菌感染,有比较特殊的像结核杆菌(N/med tuberculosis bacili)的感染,也可能造成慢性腹泻,当然其他的慢性感染也可以。

还有一些是非感染一类的,对于慢性腹泻来讲,跟急性腹泻比较起来非感染的更多见,非感染一大类叫慢性炎症性肠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另外还有经常服某种药物引起的慢性腹泻,另外还有老年人的缺血性腹泻,一般是急性的,也有慢性缺血性质的,少见一些。

还有肿瘤,有些肿瘤也可以引起。

再有一个是吸收不良,还有一类是肠易激综合症,有些达不到这个标准,但是也属于功能性的。

还有全身疾病也可以引起慢性腹泻,尿毒症等等,慢性腹泻很复杂,病因很多,一旦有慢性腹泻的症状最好不要掉以轻心,到医院来看看,首先查明原因是什么。

感染性腹泻不明原因只是暂时查不出原因,但是一定是有原因的,这需要通过系统的诊断。

常规检查查不出来的,有些特殊检查能查出来。

在诊断的时候,我们一步一步地从最常规的检查查起,不会一下子全面地所有检查一块儿上,根据病人的临床表现,他最可能的是什么,先做那个检查,除外以后再考虑其他的。

明确是什么原因引起的疾病,才能根据病因做针对性的治疗。

临床表现腹泻,大便每日≥3次,粪便的性状异常,可为稀便、水样便, 亦可为粘液便、脓血便可伴有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发热及全身不适等病情严重者,大量丢失水分引起脱水、电解质紊乱甚至休克1、分泌性腹泻(Secretory diarrhea)导致的腹泻病人多不伴有发热,粪便性状为稀便或水样便,粪便的显微镜检查多无细胞,或可见少许红、白细胞属于此类腹泻的除霍乱外,还有肠产毒性大肠杆菌肠炎、致泻性弧菌肠炎、非O1/非O139霍乱弧菌肠炎、轮状病毒肠炎、隐孢子虫肠炎,以及常以食物中毒形式出现的腊样芽胞杆菌腹泻,金黄色葡萄球菌腹泻等2、炎症性腹泻(Inflammatory diarrhea)病原体侵袭上皮细胞,引起炎症而致的腹泻常伴有发热,粪便多为粘液便或粘液血便,粪便的显微镜检查见有较多的红、白细胞属于此类感染性腹泻的除细菌性痢疾外,还有侵袭性大肠杆菌肠炎、肠出血性大肠杆菌肠炎、弯曲菌肠炎、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肠炎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感染性腹泻经验性治疗
32,免疫功能减退患者,病情严重或伴有血性腹泻时可行经 验性抗菌治疗(强推荐,低等级)。 33,与血性腹泻患者接触的无症状人群,不推荐行经验性抗 菌治疗,但应建议患者采取合理的预防和控制措施(强推荐, 中等级)。
感染性腹泻经验性治疗
34,有脓毒血症临床表现并疑为肠源性发热患者,推荐在留 取血、尿和粪便标本后,予以广谱抗菌药物行经验性治疗 (强推荐,低等级);得到药敏试验结果后,应使用窄谱抗 菌药(强推荐,高等级);若临床疑似肠源性发热患者暂不 能隔离,经验性抗菌治疗药物选择应结合症状发生地易感病 原体谱(弱推荐,低等级)。
感染性腹泻经验性治疗
31,成年患者经验性抗菌治疗可使用喹诺酮类药物,如环丙 沙星或阿奇霉素,具体用药方案需结合当地易感病原体和患 者旅行史(强推荐,中等级);儿童经验性治疗可使用阿奇 霉素,年龄<3个月或有中枢神经系统侵犯时,推荐使用三 代头孢,具体用药方案需结合易感病原体和患者旅行史(强 推荐,中等级)。
诊断
VI. 何时进行艰难梭菌诊断试验?
推荐意见: 18,年龄>2周岁、腹泻并已使用抗菌药物患者和医疗保健 相关腹泻患者,应行艰难梭菌检查试验(弱推荐,高等级); 不明原因和无已知风险因素的持续腹泻患者需行艰难梭菌检 查(弱推荐,低等级);单一腹泻患者粪便样本建议行毒素 和产毒型艰难梭菌毒株检测(强推荐,低等级)。多样本送 检并未增加其检出率。
诊断
V. 当怀疑患者为肠源性发热和菌血症时,需行 哪些诊断试验?
推荐意见: 17,首先可考虑行血液和粪便样本多元分子诊断,当疑为肠 源性发热或腹泻合并菌血症时,应行病原体培养检查(强推 荐,中等级);骨髓(对已使用抗菌药患者)、粪便、十二 指肠液和尿液培养对肠源性发热具有较好诊断价值(弱推荐, 中等级);血清学检测不推荐用于诊断肠源性发热(强推荐, 中等级)。
诊断
VIII. 急性腹泻患者粪便中白细胞、乳铁蛋白和钙 卫蛋白有何临床意义?
推荐意见: 20,粪便白细胞和乳铁蛋白检测并不推荐用于急性感染性腹 泻病因检测(强推荐,中等级)。目前尚无足够证据证明粪 便钙卫蛋白对急性感染性腹泻患者具有诊断价值。
诊断
IX. 哪些情况下推荐使用影像学、生化学或血清学 试验等非微生物检查方法?
诊断
13,大多数非复杂旅行者腹泻患者无需进行诊断试验,除非 治疗需要。持续腹泻超过14天的旅行者腹泻患者需考虑是否 为肠道寄生虫感染(强推荐,中等级);旅行者腹泻患者应 在抗菌治疗的前8-12周内行艰难梭菌检查试验,还需评估是 否伴发肠道疾病,如炎症性肠病和感染后肠易激综合征(强 推荐,中等级)。
诊断
14,多种病原体核酸扩增检测结果解释需考虑是否具有临床 意义,因该检测方法检测的是DNA,而不是活体生物(强推 荐,低等级)。 15,所有细菌病原体非培养诊断试验阳性的标本,应按照公 共卫生报告规则单独送检,在临床检验实验室或公共卫生实 验室培养,以确保类似微生物感染的疫情监测和调查(强推 荐,低等级);若药敏试验结果会影响患者护理和公共卫生 决策,也应行微生物培养检测(强推荐,低等级)。 16,肠道疾病爆发时期的患者标本,需在公共卫生部门指导 下行肠道病原体检测(强推荐,低等级)。
感染性腹泻经验性治疗
35,疑为O157 阳性STEC或产2型志贺毒素(或毒素基因型未 知)STEC感染时,不推荐行经验性治疗(强推荐,中等级); 其它非产2型志贺毒素STEC(通常为O157阴性STEC)感染患 者是否行抗菌治疗具有争议,目前尚无足够证据证实抗菌治 疗可使其获益还是增加疾病风险(强推荐,低等级)。
推荐意见: 21,血清学检查并不推荐用于感染性腹泻或肠源性腹泻发热 的病因学检查(强推荐,低等级);对感染后HUS患者,粪 便培养产志贺毒素微生物阴性时,可行血清学检测明确病因 (弱推荐,低等级)。 22,外周血白细胞分类计数和血清学检测不推荐用于腹泻病 因学检查(强推荐,低等级),但有其本身临床意义(弱推 荐,低等级)。
诊断
X.实验室确诊特异性病原体感染性腹泻患者,治疗 后有改善或无明显改善仍存在持续性腹泻,应行哪 些后续检查?
推荐意见: 26,大多数治疗后腹泻缓解患者,不推荐行后续检查(强推 荐,中等级);肠道伤寒沙门菌、副伤寒沙门菌、STEC、志 贺菌和非伤寒沙门菌等病原菌感染患者,粪便样本由当地公 共卫生机构收集培养并分析,以将结果返回至幼儿托管机构、 公司或社会群体活动组织机构(强推荐,中等级);临床从 业者应积极配合当地公共卫生组织,有关检查结果备案上报 的有关规定(强推荐,高等级)。
诊断
9,年龄<3个月的新生儿、有败血症表现、怀疑肠源性发热、 有全身感染表现、免疫缺陷患者、溶血性贫血患者、有肠源 性发热流行地区旅游史并出现不明原因发热或有该人群接触 史患者推荐做血培养(强推荐,中等级)。 10,有症状患者早期鉴别诊断时应进行粪便检测,重点检测 沙门菌、志贺菌、弯曲菌、耶尔森菌和艰难梭菌(强推荐, 低等级)。
诊断
25,影像学检查(如超声、CT、MRI)被推荐用于大动脉炎、 霉菌性动脉瘤、腹膜炎、腹腔游离气体、中毒性巨结肠诊断。 侵袭性肠道沙门菌或耶尔森菌感染的老年患者合并血管外感 染时,如足疗程抗生素治疗后仍有持续发热和败血症表现, 以及有潜在动脉粥样硬化风险或新发胸、背、腹部疼痛,也 推荐行影像学检查(弱推荐,低等级)。
流行病学特征
II. 发热或血性腹泻患者,哪些临床、人口统计学或 流行病学特征具有诊疗意义?
推荐意见: 3,发热或血性腹泻患者,应检测是否为肠道病原体感染,包 括沙门菌、志贺菌和弯曲菌等(强推荐,低等级)。 4,当发热患者有病原体流行地旅游史、食用有相应暴露史患 者提供的食物、有肠沙门菌肠亚种伤寒血清型(Salmonella enterica subspecies enterica serovar Typhi)(下文简称伤寒沙门 菌 )和肠沙门菌肠亚种副伤寒血清型(Salmonella enterica subspecies enterica serovar Paratyphi)(下文简称副伤寒沙门 菌)实验室暴露史,无论其是否合并腹泻,均需考虑肠源性发 热(强推荐,中等级)。
诊断
a 持续腹痛患者应检测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尤其是学龄儿 童出现右下腹类阑尾炎样疼痛,可伴有肠系膜淋巴结炎。发 热患者有耶尔森菌流行病学暴露风险也需检测,包括婴幼儿 直接或间接食用生的或未煮熟猪肉食品。 b 当患者出现大量淘米水洋便、有咸水暴露史、食用生的或 未煮熟的贝壳类水生生物或是腹泻出现前三天内有霍乱地区 旅游史时,应粪便检测弧菌。
流行病学特征
III. 哪些临床表现、人口统计学或流行病学特征与 病情恶化和并发症发生相关?
推荐意见: 5,应评估急性腹泻患者脱水程度,因脱水会使危及生命的 疾病和死亡风险增加,尤其对年轻和老年患者(强推荐,高 等级)。
流行病学特征
6,当临床病史和流行病学史提示疑为产志贺毒素病原菌感 染时,应行粪便样本检测志贺毒素或其编码基因,并进一步 区分O157:H7大肠埃希菌和其它产志贺毒素大肠埃希菌 (Shiga toxin–producing E. coli ,STEC)(强推荐,中等级); 如实验室条件允许,建议检测志贺毒素分型(1型或2型), 有助于患者后期诊治(弱推荐,中等级);痢疾志贺菌1型 或其它少见产志贺毒素病原菌可引起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 (hemolytic uremic syndrome ,HUS),特别是有跨境旅游史 或密切接触该人群患者(强推荐,中等级)。 7,临床医生需认真观察患者与肠道感染相关感染后和肠外 临床表现(强推荐,中等级)。
诊断
27,初治无效患者,可再行临床和实验室检查,并重点考虑 乳糖不耐症等非感染性腹泻(弱推荐,低等级)。 28,腹泻症状持续14天以上且病因不明患者,可考虑炎症性 肠病和肠易激综合征等引起的非感染性腹泻(强推荐,中等 级)。
29,症状持续患者,推荐行再次评估其水电解质平衡、营养 状况,以及抗菌治疗的最佳剂量和疗程(强推荐,高等级)。
2017 IDSA 感染性腹泻诊治指南
本指南根据GRADE将证据等级分为高、中、低三 个级别,意见推荐等级分为强推荐和弱推荐两个级 别。
流行病学特征
I. 哪些临床、人口统计学或流行病学特征对腹泻患 者具有诊疗意义?
推荐意见: 1,应尽可能全面了解患者疾病暴露史和临床特征,包括其 它类似疾病史(强推荐,中等级)。 2,儿童看护机构、长期病患护理机构、饮食服务机构或水 上娱乐项目相关机构如游泳池工作的人员,如出现腹泻症状, 应严格遵守当地相关部门疫情报告和感染控制建议(强推荐, 高等级)。
诊断
IV. 当患者出现腹泻时,首先应考虑哪些病原菌感 染,哪些诊断试验有助于明确病原菌并用于疾病暴 发调查?
推荐意见: 8,当患者出现腹泻伴发热、血便或粘液样便、严重腹部压痛 绞痛或脓毒血症时,应行粪便样本检测沙门菌、志贺菌、弯 曲杆菌、耶尔森菌、艰难梭菌和STEC(强推荐,中等级); 艰难梭菌感染时,患者较少出现血便,STEC应行粪便培养并 检测抗原O157,O157阴性STEC应行志贺毒素及其基因型检测 (强推荐,低等级);山梨醇-MacConkey琼脂或其它显色培 养基被推荐用于STEC培养和抗原O157:H7检测;志贺毒素检测 有助于其它STEC血清型鉴别(强推荐,中等级)。
诊断
11,无论腹泻患者是否伴有发热血便或粘液样便,或其它疾 病加重或腹泻暴发流行特征,都应考虑是否存在细菌、病毒 或其它寄生病原体感染。检查方法选择需综合考虑患者症状 和流行病学风险,最好与当地公共卫生部门协调(强推荐, 中等级)。
诊断
12,腹泻合并免疫缺陷患者推荐行粪便培养、病毒和寄生虫 检测,以扩大疾病鉴别诊断范围,尤其是中重度原发和继发 性免疫缺陷(强推荐,中等级)。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患 者(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出现持续性 腹泻应检测隐孢子虫(Cryptosporidium)、环孢子虫 (Cyclospora)、囊等孢球虫(Cystoisospora)、微孢子虫 (microsporidia,)、鸟型分支杆菌复合群(Mycobacterium avium complex)和巨细胞病毒(强推荐,中等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