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产地鱼腥草产量与质量的比较研究_林光美

合集下载

鱼腥草注射液原料药材资源与质量控制研究进展

鱼腥草注射液原料药材资源与质量控制研究进展

鱼腥草注射液原料药材资源与质量控制研究进展作者:郝利军梁爱华宋经元来源:《世界中医药》2020年第05期摘要鱼腥草注射液的原料药材只有一味鱼腥草,鱼腥草的品质直接影响鱼腥草注射液的质量。

鱼腥草野外分布较广,资源丰富,但随着其需求量不断提高,野生资源逐渐减少,当前鱼腥草供应以人工种植为主。

2006年鱼腥草注射液不良反应事件引发了公众对中药注射剂的广泛关注,影响深远。

本文综述了鱼腥草的鉴定、资源分布、品种选育、栽培种植、化学成分分析、农药残留和重金属检测等方面,以期规范化原料药材的生产,为中医临床用药和企业药品生产提供安全有效的药材,为鱼腥草注射液完善质量标准和上市后再评价提供理论依据,同时对其他中药注射剂原料药材研究具有示范作用。

关键词鱼腥草;注射液;品种选育;栽培种植;贮藏保鲜;化学成分分析;重金属检测Research Progress on the Raw Material Resources and Quality Control of Houttuynia Cordata InjectionHAO Lijun1, LIANG Aihua2, SONG Jingyuan1,3(1 Key Lab of Chinese Medicine Resources Conservation, National Administr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Institute of Medicinal Plant Development, Chinese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 & 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 Beijing 100193, China; 2 Key Laboratory of Beijing for Identification and Safety Evaluation of Chinese Medicine Institute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 China Academy of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Beijing 100700, China; 3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of Chinese Medicine Resource, Ministry of Education, Beijing 100193, China)AbstractThe raw material of Houttuynia cordata Injection is a single ingredient,H. cordata. The quality of H.cordata directly affects the quality of H.cordata injection.H.cordata is widely distributed in the wild with abundant resources.However, the wild resources of H.cordata have gradually declined with the increasing demand.At present, the supply of H.cordata is mainly from theagricultural planting.In 2006, the adverse events of H.cordata Injection arous ed the public′s extensive attention with far-reaching influence on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jection.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identification, resource distribution, breeding, cultivation, chemical composition analysis, determination of pesticide residue, and heavy metal elements of H.cordata,aiming to standardize the production of raw materials.It provides safe and effective medicinal materials for clinical medicin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production of pharmaceuticals for enterprises, and provides theoretical basis for perfecting quality standards of Houttuynia cordata Injection and evaluation after market.Meanwhile, it plays a guiding role in researches on the raw materials of other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jections.KeywordsHouttuynia cordata; Injection; Breeding; Cultivation; Fresh keeping; Chemical composition analysis; Determination of heavy metal elements中圖分类号:R286.0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3-7202.2020.05.001鱼腥草别名折耳根,狗心草等,是一味传统常用中药,在我国应用历史悠久,《本草纲目》记载:鱼腥草辛,微温,有小毒。

不同采收期大青叶的质量比较研究

不同采收期大青叶的质量比较研究

不同采收期大青叶的质量比较研究
李东霞;刘涛;李敏;李戈辉;张盼盼;金美辰;逄臣志
【期刊名称】《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卷),期】2007(28)4
【摘要】目的通过对不同采收期大青叶质量的差异进行比较,确定大青叶合理的采收期。

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不同采收期大青叶中靛玉红含量进行测定分析;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对大青叶中包括3种重金属在内的8种无机元素进行了测定分析。

结果7月采收的药材中靛玉红的含量明显高于11月采收药材。

7月采收大青叶中Ca、K、Zn、Cu元素的含量均高于11月;11月采收药材中Pb等3种重金属含量均大于7月采收药材。

结论为确保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有必要调整大青叶传统采收时间,应以7月为最佳采收季节。

【总页数】3页(P209-211)
【关键词】大青叶;高效液相色谱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靛玉红;无机元素
【作者】李东霞;刘涛;李敏;李戈辉;张盼盼;金美辰;逄臣志
【作者单位】大连大学医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718.54
【相关文献】
1.不同采收期桑叶药材的质量比较 [J], 任玉珍;王龙虎;梁焕;焦聪
2.不同产地、不同采收期及不同部位叶下珠药材柯里拉京含量的比较研究 [J], 范

3.几批不同产地大青叶的质量分析及含量比较 [J], 陈丽;崔云芳
4.辽南野生柴胡不同采收期质量比较研究 [J], 潘燕;李瑾;黄坤勇;王超;汤聪琳;王立佳
5.金果榄不同采收期商品质量比较研究 [J], 黄明星;王克勤;黄蕾蕾;熊世平;周治;王东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不同种质鱼腥草总酚、黄酮含量及其抗氧化活性

不同种质鱼腥草总酚、黄酮含量及其抗氧化活性

不同种质鱼腥草总酚、黄酮含量及其抗氧化活性蔡文国;吴卫;代沙;张平武;邹建【期刊名称】《食品科学》【年(卷),期】2013(034)007【摘要】目的:提取并测定16份鱼腥草材料(含1份峨眉蕺菜)叶片总酚和黄酮含量,研究其体外抗氧化活性.方法:以95%乙醇超声提取并测定16份综合农艺性状较好的鱼腥草材料以显色及紫外分光光度测定成分含量,DPPH、ABTS法测定抗氧化活性.结果:16份鱼腥草总酚含量变异范围为7.01~15.0mg/g;黄酮含量变异范围为3.56~11.0mg/g; DPPH法抗氧化值最小为84.7μmol/g,最大为248μmol/g;而ABTS法抗氧化能力的变幅为78.4~218 μmol/g.以总酚和黄酮含量、DPPH法以及ABTS法抗氧化能力进行聚类分析,按欧氏距离大于70可将16份鱼腥草材料分为两类.其中Ⅰ类包含11份鱼腥草材料(含峨眉蕺菜),其总酚和黄酮含量低,抗氧化能力弱.Ⅱ类包含5份鱼腥草材料,其总酚和黄酮含量高,体外抗氧化能力强.总酚、黄酮含量和体外抗氧化活性指标间相关性均达极显著水平.结论:16份鱼腥草材料总酚、黄酮含量和抗氧化活性的不同,主要是由于遗传背景所致;且总酚和黄酮含量高,体外抗氧化能力强的材料多为染色体数目大于80者.【总页数】5页(P42-46)【作者】蔡文国;吴卫;代沙;张平武;邹建【作者单位】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四川成都 611130;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四川成都 611130;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四川成都 611130;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四川成都611130;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四川成都 61113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84.1【相关文献】1.向日葵茎髓醇提物中不同溶剂萃取部位总酚、总黄酮含量与抗氧化活性的相关性[J], 张鹤;张莹;杨逢建;祖元刚;陈小强2.不同产地桑叶总酚、黄酮含量及抗氧化活性比较 [J], 俞燕芳;杜贤明;黄金枝;夏裕辉3.黄色洋葱皮不同溶剂多酚提取物的总酚、总黄酮含量及抗氧化活性 [J], 王存堂; 高增明; 姜辰昊; 李欢; 彭中兰4.不同品种薯尖的总酚、总黄酮含量及抗氧化活性比较 [J], 陈蓬凤;熊添;陈学玲;范传会;梅新;黄师荣;蔡芳;王少华;何建军;施建斌;隋勇;蔡沙5.不同猕猴桃品种果实发育过程中总酚和类黄酮含量及抗氧化活性的动态变化 [J], 黄春辉;廖光联;谢敏;陶俊杰;曲雪艳;陈璐;徐小彪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贵州不同产地鱼腥草的形态和营养品质差异

贵州不同产地鱼腥草的形态和营养品质差异

贵州不同产地鱼腥草的形态和营养品质差异须文;吴福妹;李承涛【摘要】以鱼腥草为试验材料,研究了贵州不同产地鱼腥草的形态和营养品质差异.结果表明:在10个种植土样中,其中7个样品有机质含量高于30 g/kg,达到菜地土壤的一级标准;土壤肥力状况较好的是遵义市、安顺市和雷山县的种植地土壤;鱼腥草地下茎茎粗为2.0~3.9 mm,最粗的是毕节市威宁县的鱼腥草,茎粗为3.9 mm;地下茎节间长为1.9~3.2 mm,最长的是贵阳市乌当区产的鱼腥草,最短的是凯里市的野生型鱼腥草,其叶片也最小;10个鱼腥草品种材料始花节位在第4~7节;综合植物学性状、地下茎主要营养成分如维生素C、可溶性糖、黄酮含量均较高、口感较好、外观品质较好的地方品种(系)是安顺市的鱼腥草,其次是贵阳市乌当区的鱼腥草品种.安顺市的鱼腥草品种地下茎维生素C含量为504.0 mg/kg,是贵州鱼腥草主产地栽培的鱼腥草商品品种中维生素C含量最高的品种,其黄酮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也较高.【期刊名称】《蔬菜》【年(卷),期】2017(000)008【总页数】6页(P77-82)【关键词】鱼腥草;产地;品种;性状;营养品质【作者】须文;吴福妹;李承涛【作者单位】贵州大学农学院园艺系,贵州贵阳 550025;贵州大学农学院园艺系,贵州贵阳 550025;贵州大学农学院园艺系,贵州贵阳 550025【正文语种】中文鱼腥草(Houttuynia cordata Thunb.)又名蕺菜[1]、侧耳根[2],属三白草科蕺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以地下根状茎及嫩茎叶供食,是一种药蔬兼用的特色保健蔬菜[3-7],具有清热、解毒、利湿、消肿等功效[8-9]。

目前鱼腥草已成为由野生转为人工栽培的蔬菜作物。

人工栽培的鱼腥草生长周期变短、地下茎粗壮、地上茎叶鲜嫩,纤维含量减少,淀粉含量增多,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欢迎。

其具耐阴、耐瘠薄的特性,对栽培环境要求不严格,病虫害少,因此种植容易。

鱼腥草若干居群叶片腺点和油细胞的比较观察

鱼腥草若干居群叶片腺点和油细胞的比较观察
维普资讯
亚热带农业研究
S b r pc l rc l r s a c u to ia iu t e Re e r h Ag u
第 2卷 第 1期
20 0 6年 2月
鱼腥草鸿川 。 。 林光美 张 , 福建 福 州 300 ) 502
摘要 : 以鱼腥草 6 个居群为研究对象 , 通过生物显微技术 , 对鱼腥草 叶片的腺点和油细胞进行观察 , 发现鱼腥草不 同居 群间 叶片腺点的密度 、 大小不 同 , 油细胞的形态和分布存在 差异 。
关键词 :鱼腥草 ; 油细胞 ; 居群 ; 腺点
健 吴金寿 吴孔鑫 赖志斌 。 , ,
Ab tat h ln ua p q es osa d ol el f i o uain f uty i od  ̄ so s re yboo ymirtc nq e sr c :T ega d lr a u p t n ic i o xp p lt so tu nacrQ(wa b evd b ilg coe h i u . o s s o Ho 1 h h w dta eew r i eea ̄ i e st n i fga d a p q es os itb to n ie o i cl mo gp p a s o e th r eedf rac nd n i a d sz o ln u ro a u p t,dsr uin a d sz ol e sa n o u - h t y e l i f l l
HUANG Ch n me u - i。XU Ho ge u n ,L N u n - i,Z n -h a I G a gme HANG Ja ,WU i-h u ,WU n —i in Jn s o Ko g xn 。
L IZ ibn A h .i

不同产地鱼腥草中槲皮苷含量测定

不同产地鱼腥草中槲皮苷含量测定

不同产地鱼腥草中槲皮苷含量测定目的建立鱼腥草中槲皮苷含量的测定方法,比较不同产地鱼腥草中槲皮苷含量差异。

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固定相为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流动相为乙腈-0.5%冰醋酸(19∶81),检测波长为256 nm,流速为1.0 mL/min。

结果槲皮苷在0.064 56~3.228 ?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7.68%,RSD=1.3%(n=6);所测定的不同产地样品中,四川产鱼腥草的槲皮苷含量最高。

结论本研究建立的方法快速简便,稳定可靠,专属性强。

不同产地鱼腥草中槲皮苷含量差异较大。

Abstract:Objective To establish a method to determine the content of quercitrin in Houttuyniae Herba;To compare the differences in the content of quercitrin in Houttuyniae Herba from different producing areas. Methods HPLC was used with octadecylsilane-bonded silica gel as the stationary phase and a mixture of acetonitrile and 0.5% HAc (19:81)as the mobile phase. The detection wavelength was 256nm.vThe flow rate was 1.0 mL/min. Results It was shown that quercitrinwas in a good linear relationship in the range of 0.064 56–3.228 ?g. The average recovery of quercitrin was 97.68%,RSD=1.3% (n=6). Houttuyniae Herba from Sichuan Province contains the highest content of quercitrin. Conclusion This method is simple and rapid,with stability,reliability and strong specificity. The contents of quercitrin in Houttuyniae Herba from different producing areas were quite different.Key words:HPLC;Houttuyniae Herba;quercitrin;content determination;different producing areas鱼腥草为三白草科植物蕺菜Houttuynia cordata Thunb.的新鲜全草或干燥地上部分,味辛,微寒,归肺经,有清热解毒、消痛排脓、利尿通淋之功效,用于肺痈吐脓、痰热喘晐、热痢、热淋、痈肿疮毒[1]。

不同鱼腥草种质资源主要经济生物量的初步研究

不同鱼腥草种质资源主要经济生物量的初步研究

不同鱼腥草种质资源主要经济生物量的初步研究摘要在浙江丽水市种植的鱼腥草种源23个,分别于7月、9月、10月测定其第1季、第2季地上茎叶及地下根鲜干品产量,并分别进行方差和多重比较分析。

结果表明:不同种源鱼腥草主要经济性状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地上第1、第2季茎叶产量以11号处理最高,干品产量达0.93kg/m2,比最低的10号处理(0.38kg/m2)高144.74%。

地下根鲜产量以处理4最高,达5.5kg/m2,比最低的17号处理(1.7kg/m2)高223.53%;干产量以处理3最高,达0.81kg/m2,比最低的17号处理(0.23kg/m2)高252.17%。

经23个种源地上干品产量、地下根鲜品及干品产量统计比较分析,可选用11号、17号、16号等作为售茎叶为主的药用栽培种质,3号、4号、13号等作为售鲜根为主的菜用栽培种质。

关键词鱼腥草;经济性状;茎叶生物量;根生物量;种源中图分类号S567.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08)03-0010-03鱼腥草为三白草科蕺菜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始载于《名医别录》,是国家卫生部正式确定为“药食两用”的品种之一。

因其茎叶搓碎后有鱼腥味,故名鱼腥草。

性味辛、寒,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排脓、利尿涌淋的功效。

鱼腥草分布于我国中部、东南及西南部各省区。

我国鱼腥草资源非常丰富,除供医药业及食用外,还需不断深化基础理论研究,进一步拓宽应用领域,研制出系列产品,抢占国内及国际市场。

但随其产品深度和广度的开发,仅靠野生资源已远远满足不了企业的需求。

为了鱼腥草产业可持续发展,我们在浙江省科技厅和丽水市科技局的资助下,开展了鱼腥草种质资源收集及GAP种植技术研究。

本文着重报道全国鱼腥草主要产区的鱼腥草植物在浙江丽水的生态适应性及其产量,为鱼腥草人工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1材料与方法1.1鱼腥草种质资源试验用的鱼腥草种质包括浙江莲都、青田、松阳、云和、庆元、缙云、开化、永康、嘉善、长兴、诸几、泰顺,江西永丰,贵州安顺、贵阳,福建沙县,云南会泽,河南正阳,湖南长沙,广西柳州,四川西昌,重庆市,安徽绩溪等11个省23个种源。

不同品种鱼腥草中槲皮素含量的检测与比较

不同品种鱼腥草中槲皮素含量的检测与比较

不同品种鱼腥草中槲皮素含量的检测与比较
边清泉;刘家琴;李松
【期刊名称】《光谱实验室》
【年(卷),期】2005(022)005
【摘要】建立鱼腥草中槲皮素的测定方法.90%乙醇为溶剂,索氏提取器提取,HPLC 测定槲皮素的含量.DiamonsilTMC18(4.6mm×150mm,5μm)为色谱柱,流动相为CH3OH-H2O-HAc(48:49:3),检测波长为254nm.槲皮素线性范围0.00704-
0.06336μg,平均回收率和RSD分别为98.9%和3.2%.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供鱼腥草原料选择和制剂质量控制的参考.
【总页数】3页(P1118-1120)
【作者】边清泉;刘家琴;李松
【作者单位】绵阳师范学院化学系,四川省,绵阳市,621000;绵阳师范学院化学系,四川省,绵阳市,621000;绵阳师范学院化学系,四川省,绵阳市,621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O657.31
【相关文献】
1.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法同时测定不同品种巴旦杏中槲皮素、山奈酚的含量 [J], 买买提·吐尔逊;陈娟;古丽巴哈尔·达吾提;麦麦提江·热麦提
2.HPLC法测定鱼腥草不同生长期及不同部位中槲皮素的含量 [J], 顾瑶华
3.不同诱导子处理对鱼腥草幼苗槲皮素含量的影响 [J], 倪细炉;谭玲玲;王玲丽;滕丽
4.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鱼腥草不同部位中槲皮素的含量 [J], 罗世琼;彭全材;柳丹丹
5.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鬼针草属药材不同药用部位和不同品种中槲皮素的含量[J], 夏清;刘圆;李莹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的鲜重无显著差异 ;福建本省 3 个不同产地鱼腥 · 633·
第 32 卷第 7期 2007 年 4月
中 国 中 药 杂 志
ChinaJournalofChineseMateriaMedica
VoAl. p3ri2l,,
Issue 7 2007
草地上部分的鲜重也无显著差异 。而四川雅安栽培
(1.湖南师范大学 医学院 , 湖南 长沙 410013; 2.中南大学 药学院 药物化学系 , 湖南 长沙 410013)
(1.福建农林大学 作物学院 , 福建 福州 350002; 2.福建农林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 , 福建 福州 350002;
3.福建三爱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福建 建阳 354200; 4.福建省建阳市小湖镇农技站 , 福建 建阳 354200; 5.福建省南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 福建 建阳 354200;
4.5 aA 4.4 A 4.0 aAB 2.9 abAB 1.5 bB
注 :差异显著性 , 小写字母为 5%显著 , 大写字母为 1%极显著
2.2 鱼腥草地下部分鲜重 鱼腥草地下部分鲜重
结果列于表 1。 方差分析表明 , 处理间 F值为 4.27,
大于 F0.05 (4, 8)=3.84, 即不同产地鱼腥草地下部 分的鲜重存在显著的差异 。 其中 , 福建建阳栽培鱼
3次重复用于收获时小区测产 、 有效成分测定 和随机区组方差分析 , 另 2 次重复用于其他分析 。 2005年 6月 8 日进行测产与随机采样 , 每个实验 小区 测产与采样面积为 1 m2 , 测产与取样时将 3 个重复的小区的样品与产量单独分开进行 , 分地上 部分和地下部分进行记录 。 由于鱼腥草注射液一般 以鱼腥草鲜品为原料 , 因此 , 鱼腥草产量以鲜重来 表示 。
[ 收稿日期 ] 2006-08-11 [ 基金项目 ] 福建省科技厅重大科技攻关计划项目 (2003Y014) [ 通讯作者 ] *林光美 , Tel:(0591)83797951, E-mail:amei0203 @
kg-1 , 碱解氮 173.13 mg· kg-1 , 全磷 0.62 g· kg-1 , 速效磷 22.60 mg· kg-1 , 全钾 13.49 g· kg-1 , 速效 钾 91.08 mg· kg-1 , 缓效钾 762.45 mg· kg-1 , 交换 性钙 452.26 mg· kg-1 , 有效硫 33.23 mg· kg-1 , 有 效镁 40.30 mg· kg-1 。 1.3 方法 试验于 2004年 11月上旬 ~ 2005 年 6 月上旬 进行 。 试验 采用拉 丁方 设计 , 小 区面积 为 1.5 m×1.5 m, 共 5次重复 。于 2004年 11月 20日 播种 , 田间管理同大田生产 , 2005年 6月 8日收获 。
贵州贵阳栽培鱼腥草 、福建福州栽培鱼腥草地下部
分的鲜重两两之间差异不显著 。同一产地鱼腥草地
下部分的鲜重大于地上部分的鲜重 。
2.3 鱼腥草全株鲜重 由方差分析可知 , 处理间 F
值为 8.15, 大于 F0.01 (4, 8)=7.01, 即不同产地鱼腥 草全株的鲜重存在极显著的差异 (表 1)。 其中 , 福
地下部分
38.58 27.59 32.72 54.12 56.57
2.5 鱼腥草地下部分甲基正壬酮含量 同样, 对不同 产地鱼腥草地下部分甲基正壬酮含量结果进行方差分
析 ,处理间 F值为 0.43, 小于 F0.05 (4, 8)=3.84, 即不同 产地鱼腥草地下部分的甲基正壬酮含量差异也不显 著 。但从表 2中平均值来看, 福建建瓯野生鱼腥草地 下部分的甲基正壬酮质量分数最高 , 平均达到 56.57 μg· g-1, 其次是贵州贵阳栽培鱼腥草 , 平均达到 54.12 μg· g-1, 福建福州栽培鱼腥草地下部分的甲基正壬酮 质量分数最低 , 平均只有 27.59 μg· g-1 。
[参考文献 ]
[ 1] 聂仁强 , 李泉森 , 冉肩 文 .不同产 地鱼腥草 的比较 [ J] .中国新 医药 , 2003, 2(2):71.
[ 2] 吴 卫 , 郑 有良 , 马 勇等 .鱼 腥草 不 同居 群 产量 和 质量 分析 [ J] .中国中药杂志, 2003, 28(8):718.
腥草与四川雅安栽培鱼腥草 、福建建瓯野生鱼腥草
与四川雅安栽培鱼腥草地下部分的鲜重差异显著 。
福建建阳栽培鱼腥草与福建建瓯野生鱼腥草地下部 分的鲜重最重 , 平均都为 2.5 kg· m-2 , 四川雅安栽
培鱼腥草地 下部 分的 鲜重 最轻 , 平均 为 1.1 kg· m-2 。福建建阳栽培鱼腥草 、福建建瓯野生鱼腥草 、
福建建瓯野生鱼腥草地上部分的甲基正壬酮质量分 数最低 , 平均只有 11.82 μg· g-1 (表 2)。
表 2 不同产地鱼腥草甲基正壬 酮含量 μg· g-1
来源
福建建阳栽培 福建福州栽培 四川雅安栽培 贵州贵阳栽培 福建建瓯野生
地上部分
16.19 16.17 13.77 12.72 11.82
从表 2中还可以看出 , 同一产地鱼腥草地下部 分甲基正壬酮含量远远高于地上部分甲基正壬酮含
量 。 其中福建建瓯野生鱼腥草和贵州贵阳栽培鱼腥
草地下部分甲基正壬酮质量分数分别比地上部分甲 基正壬酮质量分数多出 44.75, 41.40 μg· g-1, 分别 是地上部分含量的 4.8倍和 4.3倍 。 而福建福州栽 培鱼腥草地下部分的甲基正壬酮含量较低 , 也是其 地上部分含量的 1.7倍 。 3 讨论 3.1 有研究表明 , 同一省份 鱼腥草不同居 群地上 部 、地下部与全株鲜重均差异极显著 [ 2] 。但本试验 表明 , 福建省内的 3个产地的鱼腥草的产量差异不 大 ;而外省的 2个产地的鱼腥草的产量差异也不大 , 说明地缘相近的产地间鱼腥草产量相差不大 。 3.2 不同产地鱼腥草 , 其地上部分 、地下部分甲基 正壬酮含量无显著差异 , 这也证明了分布于全国各 地的鱼腥草 , 都可以入药 , 但它们之间的质量 、药用 功效是否都一样 , 还需要做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 3.3 从优质品种选育的角度来考虑 , 应从收获部分 的产量和甲基正壬酮含量两因素综合考虑 。 如果以 收获鱼腥草地上部分为主要目的 , 则应从建阳栽培
地上部分的鲜重明显高于外省产地鱼腥草 。
表 1 不同产地鱼腥草鲜重
kg· m-2
来源
地上部分 地下部分
全株
福建建阳栽培 福建建瓯野生 福建福州栽培 贵州贵阳栽培 四川雅安栽培
2.0 aA 1.9 aA 1.9 aA 0.8 bAB 0.4 bB
2.5 a 2.5 a 2.1 abc 2.1 ab 1.1 bd
质量分析随机取样 500 g, 取 3 组 , 分地上部分 和地下部分进行记录 , 以鱼腥草有效成分甲基正壬 酮含量为代表 。甲基正壬酮含量测定由三爱药业有 限公司质检部测定 , 测定 方法用气相色谱法 (药典 2000年版一部附录 VID)。 2 结果与分析 2.1 鱼腥草地上部分鲜重 对不同产地鱼腥草地 上部 分 鲜 重 结 果 进行 方 差 分 析 , 处 理 间 F值 为 12.37, 大于 F0.01 (4, 8)=7.01, 即不同产地鱼腥草 地上部分的鲜重存在极显著的差异 。 由表 1可见 , 四川雅安栽培鱼腥草与贵州贵阳栽培鱼腥草地上部
第 32 卷第 7期 2007 年 4月
中 国 中 药 杂 志
ChinaJournalofChineseMateriaMedica
VoAl. p3ri2l,,
Issue 7 2007
鱼腥草中进行选育 ;如果以收获鱼腥草地下部分根 茎为主要目的 , 则应从建瓯野生鱼腥草中进行选育 。 3.4 栽培鱼腥草与野生鱼腥草挥发油含量略有差 异 , 达到入药要求[ 3] 。 本试验中 , 鱼腥草地上部分 、 地下部分和全株产量的比较 , 除福建建阳栽培鱼腥 草比福建建瓯野生鱼腥草略高或相等外 , 其他产地 栽培鱼腥草都比福建建瓯野生鱼腥草产量低 , 二者 差异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 。
[ 3] 齐迎 春 , 田 国政 , 胡 诚 .栽 培与 野 生鱼 腥 草质 量 比较 研究 [ J] .特产研究 , 1999, 4:26. [ 责任编辑 张宁宁 ]
HPLC测定牡丹皮中去甲基丹皮酚的含量
盛习锋1 , 谭健兵 2 , 徐康平2 , 李福双 2 , 黄 伟2 , 谭桂山 2*
鱼腥草与福建本省 3个不同产地鱼腥草地上部分的
鲜重间分别达到极显著的差异 , 贵州贵阳栽培鱼腥
草与福建本省 3个不同产地鱼腥草地上部的鲜重
差异分别达到显著的水平 。福建建阳栽培鱼腥草地 上部分的鲜重最重 , 平均达到 2.0 kg· m-2, 其次是
福建建瓯野生鱼腥草 、福建福州栽培鱼腥草 , 平均都 达到 1.9 kg· m-2 ;福建本省 3个不同产地鱼腥草
2.4 鱼腥草地上部分甲基正壬酮含量 对不同产地 鱼腥草地上部分甲基正壬酮含量结果进行方差分析 ,
处理间 F值为 0.33, 小于 F0.05 (4, 8)=3.84, 即不同
· 634·
产地鱼腥草地上部分的甲基正壬酮含量差异不显著 。
但从平均值来看 , 福建建阳栽培鱼腥草地上部分的甲 基正壬酮质量分数最高 , 平均达到 16.19 μg· g-1, 其 次是福建福州栽培鱼腥草 , 平均达到 16.17 μg· g-1,
第 32 卷第 7期 2007 年 4月
中 国 中 药 杂 志
ChinaJournalofChineseMateriaMedica
VoAl. p3ri2l,,
Issue 7 2007
·研究报告 ·
不同产地鱼腥草产量与质量的比较研究
林光美 1* , 侯长红2 , 陈贵东 3 , 吴尧美4 , 陈蒙蒙 3 , 刘龙钦 5 , 王承勇 6
6.江西华谊食品有限公司 , 江西 资溪 3353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