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腥草药用研究
鱼腥草的功效与作用储藏

鱼腥草的功效与作用储藏鱼腥草(Houttuynia cordata)是一种具有多种药用功能的植物,被广泛应用于传统中医和民间草药中。
它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浓郁的鱼腥味,因而得名。
本文将重点介绍鱼腥草的功效与作用,它的储藏方法以及相关的科研进展。
鱼腥草的功效与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抗菌抗病毒作用:鱼腥草具有广谱的抗菌作用,可以抑制多种细菌、真菌和病毒的生长繁殖。
研究表明,鱼腥草对多种常见病原菌如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具有显著的抗菌作用,对一些耐药菌株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此外,鱼腥草还能有效抑制疱疹病毒和流感病毒的复制,对防治呼吸道感染具有一定的作用。
2. 抗氧化作用:鱼腥草富含多种活性物质,如黄酮类化合物、多酚类化合物等,具有显著的抗氧化活性。
这些活性物质可以清除体内自由基,降低氧化应激水平,减少对细胞的损伤,并起到延缓衰老和抗癌的作用。
3. 抗炎作用:鱼腥草具有很强的抗炎作用,主要通过抑制炎症介质的产生和抑制炎症细胞的活化来发挥作用。
研究表明,鱼腥草中的活性成分可以抑制一系列炎症反应,包括抑制炎症细胞的迁移、促炎细胞因子的产生等,从而起到减轻炎症症状和促进伤口愈合的作用。
4. 抗过敏作用:鱼腥草中的某些成分具有抗过敏的作用,能够减轻过敏反应和相关炎症症状。
研究发现,鱼腥草中的黄酮类化合物能够抑制过敏反应的产生,减少过敏细胞的活化,从而起到抗过敏的作用。
5. 利尿消肿作用:鱼腥草具有良好的利尿和消肿作用,可以通过增加尿量、排除体内多余水分和减少组织渗出来发挥作用。
研究表明,鱼腥草中的某些活性成分可以促进肾小球滤过率的增加,增加尿液中的钠、氯离子的排出,从而起到利尿消肿的作用。
6. 抗肿瘤作用:鱼腥草中的某些成分具有抗肿瘤活性,能够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增殖,诱导肿瘤细胞凋亡。
研究表明,鱼腥草中的多酚类化合物和黄酮类化合物能够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转移,从而具备一定的抗肿瘤作用。
鱼腥草的储藏方法也非常重要,它们的正确储藏可以保持其活性成分和药效的稳定性。
鱼腥草养殖与药用全解析

鱼腥草养殖与药用全解析鱼腥草,又称鲫鱼草、木鱼草,是一种常见的草本植物,具有丰富的药用价值。
鱼腥草以其独特的风味和药理作用,备受人们的青睐。
本文将全面解析鱼腥草的养殖技术以及其药用价值。
一、鱼腥草的养殖技术鱼腥草的养殖技术关系到鱼腥草的生长状态和品质,下面将从种子选择、土壤要求、温度要求、水分要求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进行讲解。
1. 种子选择选择生长良好、无病虫害的鱼腥草种子非常重要。
可以选择大型的、一致的种子。
购买种子时要注意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品种。
2. 土壤要求鱼腥草适应性强,对土壤要求不高。
但一般来说,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壤是种植鱼腥草的首选。
可以在基质中添加适量的腐叶土和河沙,以提高土壤肥力。
3. 温度要求鱼腥草喜欢温暖湿润的气候,适宜生长温度为20℃-25℃。
当温度低于10℃时,鱼腥草的生长速度减慢,甚至停止生长。
因此,在种植鱼腥草时,应选择适当的季节,以确保温度适宜。
4. 水分要求鱼腥草对水分的要求较高。
种植过程中应及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能过湿。
应注意避免积水,以免导致根部腐烂。
5. 病虫害防治鱼腥草容易受到一些病虫害的侵袭,如白粉病、蚜虫等。
可以采用生物防治的方式,喷洒适量的生物农药,如红蜘蛛等,防止病虫害的发生。
二、鱼腥草的药用价值鱼腥草作为传统中药材,具有独特的药用价值。
下面将从中药功效、适应症范围和使用方法等方面进行介绍。
1. 中药功效鱼腥草具有散瘀活血、祛风解毒、消肿止痛等药理作用。
可用于治疗痰饮、咳嗽、发热、肿痛等症状,并且还具有抗菌、抗病毒的作用。
2. 适应症范围鱼腥草适用于多种疾病的辅助治疗。
例如,对于感冒引起的咳嗽、喉咙痛,可以用鱼腥草制成煎剂或糖浆进行服用。
对于湿疹、烧伤等皮肤问题,可以将鱼腥草捣烂敷在患处,具有一定的舒缓和消炎作用。
3. 使用方法鱼腥草可以制成多种剂型,如煎剂、膏剂、糖浆等。
具体使用方法应根据具体病情和医生建议进行选择。
一般来说,鱼腥草的药材以干燥的为主,可使用煎剂、浸膏、糖浆等方式进行服用。
鱼腥草的功效与作用 药典

鱼腥草的功效与作用药典鱼腥草的功效与作用导言:鱼腥草,学名为Houttuynia cordata Thunb.,属于鼠尾草科鱼腥草属,又名赞比亚芥、光叶、毛脉鱼腥草等。
鱼腥草在我国被广泛认为是一种具有草药特性的植物,被广泛应用于食疗、药疗以及美容等领域。
本文旨在全面系统地总结鱼腥草的功效与作用,为人们准确、全面地了解鱼腥草提供参考。
一、药用价值与传统应用鱼腥草是我国传统的中草药材之一,其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
自古以来,鱼腥草被广泛应用于食疗、药疗以及美容等领域。
根据药典的记载,鱼腥草具有清热解毒、利尿消肿、消炎杀菌、镇咳平喘,预防感冒,抗菌、抗病毒、增强免疫力以及抗肿瘤等功效与作用。
同时,鱼腥草还可以用于舒张气道、治疗疱疹、治疗支气管炎、清热利湿、化痰止咳、提高食欲和促进消化等。
二、有效成分与药理作用鱼腥草中含有丰富的有效成分,这些成分赋予了鱼腥草其特殊的药理作用。
据现代药学研究,鱼腥草中主要含有鞣质、黄酮、挥发油、维生素等多种化学成分。
这些成分赋予了鱼腥草抗菌、抗病毒、抗氧化、解毒、镇咳平喘、利尿消肿等药理作用。
三、应用领域与研究进展鱼腥草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
除了传统的食疗与药疗,鱼腥草还被广泛应用于保健品、化妆品等行业。
鱼腥草被发现可以帮助人体增强免疫力,预防感冒和病毒感染。
鱼腥草还能够调节血压、血糖、胆固醇,改善心肺功能,治疗肾炎和尿道感染等疾病。
此外,鱼腥草还被应用于化妆品领域,用作美白、祛斑和抗衰老的原料。
四、鱼腥草的安全性与食用禁忌鱼腥草作为一种食药兼用的植物,在正常剂量下,一般是安全的。
但是,鱼腥草有一定的食用禁忌。
首先,鱼腥草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所以寒性体质的人、患有脾胃虚寒的人不宜大量食用。
其次,鱼腥草中含有一定的挥发油成分,如果食用过多可能引起肠胃不适。
此外,孕妇和儿童也要慎重食用。
结语:综上所述,鱼腥草具有非常丰富的药用价值和广泛应用领域。
其功效与作用主要体现在清热解毒、利尿消肿、消炎杀菌、镇咳平喘,预防感冒,抗菌、抗病毒、增强免疫力以及抗肿瘤等方面。
鱼腥草的功效与作用兽药

鱼腥草的功效与作用兽药鱼腥草的功效与作用引言:鱼腥草(学名:Houttuynia cordata Thunb.),又名金银花、鱼腥菜、鱼毒草等,是一种常见的野生草本植物。
鱼腥草在药用和食用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尤其在兽药领域具有重要地位。
本文将详细介绍鱼腥草的功效与作用,包括在兽医学中的应用,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鱼腥草以及其在养殖业中的价值。
第一部分:鱼腥草的化学成分及药用功效1.1 主要化学成分鱼腥草含有丰富的活性成分,包括挥发油、黄酮类、多糖、生物碱等。
其中,挥发油是鱼腥草最具特色的成分,主要由烯醇、醛类等组成。
1.2 药用功效鱼腥草具有多种药用功效,包括抗菌、抗病毒、解毒、抗氧化、抗炎等。
具体来说:(1)抗菌作用:鱼腥草可以抑制多种细菌、真菌和病毒的生长,对黄金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致病菌的抑制效果显著。
(2)抗病毒作用:鱼腥草中的活性成分能够抑制流感病毒、乙型肝炎病毒等多种病毒的复制和感染。
(3)解毒作用:鱼腥草具有很强的解毒作用,可以降低重金属、农药和有害物质的毒性。
(4)抗氧化作用:鱼腥草富含黄酮类成分,具有较强的抗氧化作用,可以清除自由基,预防疾病的发生。
(5)抗炎作用:鱼腥草中的黄酮类成分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可以有效抑制炎症反应。
第二部分:鱼腥草在兽医学中的应用2.1 动物的饲喂应用在猪、鸡、鸭等畜禽养殖中,饲喂鱼腥草具有明显的效果。
首先,鱼腥草可以促进动物的食欲,提高饲料的利用率和生长速度。
其次,鱼腥草中的抗菌成分对畜禽疾病有较好的预防作用,可以降低兽药的使用量,减少抗药性问题。
此外,鱼腥草还可以改善肉质的品质、增强动物的免疫力,提高畜禽的抗病能力。
2.2 兽医药物的制剂鱼腥草可以通过提取和提纯的方法制备成各种兽医药物,如鱼腥草溶液、鱼腥草颗粒、鱼腥草片剂等。
这些制剂不仅可以直接用于动物的治疗,还可以用于消毒和防疫工作中。
2.3 其他应用除了饲喂和制剂应用外,鱼腥草在兽医学中还有其他的应用,比如用于动物的消毒和环境的杀菌。
关于鱼腥草药用价值的文献

关于鱼腥草药用价值的文献鱼腥草,能火烧泼水的植物,是常见的野草之一。
它的原产地在南美洲,现在已广泛分布于全世界。
鱼腥草传统上已经被视为一个经典的菜肴,但这种植物还有丰富的药用价值,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各种疾病,包括头痛、关节炎、哮喘和消化不良等。
1. 鱼腥草的特殊成分鱼腥草的药用价值源于其特殊的成分。
实际上,鱼腥草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如多糖、黄酮类、生物碱、周萜等,具有抗氧化、解热、驱虫、减轻痛苦的作用。
这些化合物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提高免疫力,对治疗许多疾病也有很好的效果。
2. 鱼腥草对消化系统的帮助鱼腥草对人类的消化系统有很好的帮助。
它的特殊成分可以帮助增强肠道黏膜的保护层,预防病原菌入侵,同时还可以促进胃肠蠕动,消除肠胃不适等问题。
此外,在处理胃肠道感染时,它也为病人带来益处。
3. 鱼腥草在治疗肝炎上的应用鱼腥草在治疗肝炎上应用了很久,被科学家认为是一种有利的天然药物。
针对乙型肝炎病毒则发现,鱼腥草成分含有独特的抗病毒作用,有帮助清除病毒的能力。
此外,鱼腥草还可以修复肝细胞,对肝脏功能恢复有帮助。
4. 鱼腥草对肿瘤的预防作用除了上述灿烂的功效,科学家发现鱼腥草还有一项特殊功效:预防肿瘤的作用。
鱼腥草所含的某些成分可以抑制肿瘤的生长,减少疾病发病率。
有科学研究证明,鱼腥草不仅可以预防癌症的发生,也可以增加对传统治疗方法的支持。
当然,鱼腥草并不能完全取代现有的治疗方案,但是它确实为患者带来新的治疗方案和可能性。
总之,鱼腥草是一种天然有效的药物,具有多种药用价值。
尽管它已经被广泛运用于传统医学中,但我们还需要进一步地探讨和发掘它的潜力。
除此之外,使用鱼腥草治疗疾病时,也要有意识地保护身体的健康,注重健康饮食和生活习惯等方面的药物治疗。
鱼腥草的成分研究报告

鱼腥草的成分研究报告
鱼腥草(Houttuynia cordata Thunb.),又称鱼蔻、鱼儿草等,
是一种常见的野生草本植物,广泛分布于中国南方地区及东南亚地区。
鱼腥草以其独特的气味和丰富的药用价值而被广泛应用于传统中医药及食品领域。
近年来,对鱼腥草的成分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发现其中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具有抗菌、抗炎、抗氧化、抗肿瘤和降血脂等多种药理活性。
首先,鱼腥草中含有丰富的挥发性油,主要成分包括顺-2-莰醇、苯丙酮类衍生物、永久芳香化物等。
挥发性油是赋予鱼腥草特殊气味的主要成分,同时也具有明显的抗菌作用,对多种病原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都具有抑制作用。
其次,鱼腥草中含有多种黄酮类化合物,如黄酮苷、异黄酮和黄酮醇等。
这些黄酮类化合物被证实具有抗炎、抗氧化和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作用。
其中,黄酮苷是最主要的黄酮类化合物之一,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可降低血脂、抗心血管疾病、抗肿瘤、抗病毒等。
此外,鱼腥草中还含有多种有机酸、多糖和甙类等化合物。
有机酸主要包括肉桂酸、苹果酸、柠檬酸等,具有抗菌、降血脂、抗氧化等多种生理活性。
而多糖是鱼腥草中的重要活性成分之一,研究表明它们具有增强免疫力、调节血糖和抗肿瘤的作用。
此外,鱼腥草中的甙类化合物也具有抗氧化、抗炎和抗肿瘤的药理活性。
综上所述,鱼腥草是一种具有丰富药用价值的植物,其主要成
分包括挥发性油、黄酮类化合物、有机酸、多糖和甙类等。
这些成分赋予了鱼腥草抗菌、抗炎、抗氧化、抗肿瘤以及降血脂等多种药理活性。
随着对鱼腥草成分的深入研究,我们相信它在中医药及食品领域的应用将会得到进一步的拓展和利用。
鲜干鱼腥草的药效学实验比较研究

鲜干鱼腥草的药效学实验比较研究鲜干鱼腥草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清热解毒、散瘀消肿的功效,被广泛用于中医药治疗病症。
为了探究其药效,进行了一系列实验比较研究。
一、鲜干鱼腥草的药物活性实验1.抗氧化实验:采用DPPH自由基清除试验,研究鲜干鱼腥草中的抗氧化能力。
结果表明,鲜干鱼腥草的抗氧化能力较强。
2.抗菌实验:采用平板扩散法和微量稀释法,用鲜干鱼腥草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白色念珠菌进行抑菌实验。
结果表明,鲜干鱼腥草具有抑菌活性,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最强。
3.抗炎实验:采用大鼠足纹肿胀模型,观察鲜干鱼腥草对于实验大鼠足爪水肿的影响。
结果表明,鲜干鱼腥草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可减轻实验大鼠足爪水肿。
4.抗肿瘤实验:采用小鼠皮下移植瘤模型研究鲜干鱼腥草提取物对小鼠肿瘤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鲜干鱼腥草提取物抗肿瘤活性较强。
二、鲜干鱼腥草的药效学比较研究1.与板蓝根的抗氧化比较:研究鲜干鱼腥草和板蓝根的抗氧化能力。
结果表明,鲜干鱼腥草的抗氧化能力优于板蓝根。
2.与紫花地丁的抗菌比较:研究鲜干鱼腥草和紫花地丁的抑菌作用。
结果表明,鲜干鱼腥草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强于紫花地丁,但对大肠杆菌和白色念珠菌的抑制作用略逊于紫花地丁。
3.与白芷的抗炎比较:研究鲜干鱼腥草和白芷的抗炎作用。
结果表明,鲜干鱼腥草对大鼠足爪水肿的减轻程度略优于白芷。
4.与芦丁的抗肿瘤比较:研究鲜干鱼腥草和芦丁的抗肿瘤活性。
结果表明,鲜干鱼腥草提取物的抗肿瘤活性略低于芦丁。
综合以上实验比较研究结果可知,鲜干鱼腥草具有较强的抗氧化和抗菌能力,对炎症和肿瘤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与其他常用中药材相比,鲜干鱼腥草的药物活性略优于板蓝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制作用最强,略逊于紫花地丁的抗菌效果,对大鼠足爪水肿的减轻程度略优于白芷,抗肿瘤作用略低于芦丁。
因此,鲜干鱼腥草作为中药材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
鱼腥草的药用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鱼腥草的药用功效与作用及禁忌鱼腥草是一种传统的草药植物,也被称为“鱼香草”、“味草”等名字。
它主要分布在东亚地区,包括中国、日本、韩国等国家。
鱼腥草在传统的中医药学中被广泛应用,具有多种药用功效与作用。
然而,鱼腥草也有一些禁忌,需要在使用时注意。
鱼腥草的药用功效与作用:1. 清热解毒:鱼腥草具有较强的清热解毒的功效。
它可以清除人体内的热毒,帮助消除内热引起的口腔溃疡、咽喉炎等症状。
2. 利湿解聚:鱼腥草可以具有利尿和消肿的作用,帮助排除体内多余的湿气,特别适用于患有湿热症状的人群。
3. 消炎止痛:鱼腥草中的成分具有抗炎作用,可以减轻炎症引起的疼痛和不适感。
它常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扭伤等疾病。
4. 抗菌抗病毒:鱼腥草具有广谱的抗菌和抗病毒活性,对许多病原体具有抑制和杀灭作用,对细菌感染、呼吸道病毒感染等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5. 抗过敏:鱼腥草中的活性成分具有抗过敏作用,可以减轻过敏反应引起的症状,如打喷嚏、鼻塞、流鼻涕等。
6. 增强免疫力:鱼腥草具有增强人体免疫力的功效,可以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减少感染的机会。
除了以上提到的功效与作用之外,鱼腥草还常用于治疗其他一些疾病,如消化不良、干咳、咽喉肿痛等。
然而,鱼腥草也有一些禁忌需要注意:1. 孕妇禁用:由于鱼腥草具有一定的刺激性,孕妇在怀孕期间应禁用。
鱼腥草可能对胎儿产生不良的影响。
2. 哮喘患者谨慎使用:鱼腥草可能引发过敏反应,因此哮喘患者在使用时应谨慎,避免加重症状。
3. 肝肾功能损害者慎用:鱼腥草中的有效成分需要通过肝肾来代谢和排泄,因此肝肾功能受损的人群应慎用。
4. 药物相互作用:鱼腥草可能与其他药物发生相互作用,降低其他药物的疗效或增加不良反应。
因此,在同时使用其他药物时应谨慎使用。
总结起来,鱼腥草是一种具有多种药用功效与作用的传统草药植物。
它可以清热解毒、利湿解聚、消炎止痛、抗菌抗病毒、抗过敏和增强免疫力等。
然而,在使用鱼腥草时也需要注意禁忌,如孕妇禁用、哮喘患者谨慎使用、肝肾功能损害者慎用以及药物相互作用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鱼腥草药用研究
鱼腥草又名蕺菜、臭猪菜、侧耳根、猪鼻孔等,为三百草科蕺菜属多年生草本植物。
因其茎叶搓碎后有鱼腥味,故名鱼腥草。
鱼腥草原产我国,以长江流域以南分布最广。
由于它富含生物活性成分和营养成分,两千多年前,人们就利用鱼腥草防病。
中医药学对鱼腥草的认识源于汉代。
《吴越春秋》称岑草,南北朝的《别录》、唐朝《唐草本》、明朝《本草纲目》等均有记载,指出鱼腥草具有“清热解毒,利尿消肿”等功能。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鱼腥草还具有很多全新的用途。
在当今返本求真,回归自然的国际食品潮流中,野蔬鱼腥草更加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1.药用价值
鱼腥草性寒、味辛、微温、苦,为清热解毒药,具有清热解毒、利尿消肿、止血等功效。
可治肺炎、急性气管炎、痢疾、疟疾、淋病、白带、水肿、湿疹、痛肿等病症。
对流感杆菌、卡他球菌、肺炎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明显抵制作用;对痢疾杆菌、大肠杆菌、伤寒杆菌等亦有抑制作用;还可作为服毒急救的催化剂。
是国家卫生部公布的抗非典及禽流感主要药物之一。
2.医疗保健作用
鱼腥草的药用价值在历代药书和文献中都有记载, 《本草纲目》认为鱼腥草具有“散热毒痈肿, 断疾解毒”的作用。
在我国民间也流行许多利用鱼腥草治疗和预防疾病的单方。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 鱼腥草具有如下的药理作用。
3.抗菌作用
鱼腥草中的癸酰乙醛是抗菌的有效成分, 对卡他球菌、溶血性链球菌、流感杆菌、肺炎双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对大肠杆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及孢子丝菌等也有抑制作用。
4.抗病毒作用
鱼腥草对多种病毒都有抑制作用。
研究发现, 鱼腥草对亚洲型病毒、流感病毒和出血热病毒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5.增强机体免疫能力
鱼腥草能明显促进白细胞和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
体外试验表明, 鱼腥草煎剂能促进正常人和慢性支气管病人白细胞吞噬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能力, 提高血清备解素水平, 提高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力。
6.抗炎镇痛作用
鱼腥草素对多种炎症渗出和组织水肿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能显著降低小鼠耳肿胀和大鼠足肿胀程度, 降低小鼠腹腔毛细血管的通透性; 对于呼吸道感染( 如慢性支气管炎、肺炎) 和盆腔炎、附件炎、慢性宫颈炎等妇科各类炎症均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7.镇痛、止血和利尿作用
有学者认为, 鱼腥草利尿的机理是由于其提取物中含有的槲皮甙水溶液, 因此具有强力的利尿和防止毛细血管脆性的作用。
鱼腥草中的黄酮类化合物 ( 槲皮素) 有较好的祛痰、止咳, 以及一定的平喘作用。
2003 年我国发生“非典”期间, 鱼腥草作为很重要的一种防治药材被使用。
在医药领域, 以鱼腥草为主要原料, 已经陆续开发出了大量的鱼腥草药品, 比如鱼腥草注射液、鱼腥草口服液、鱼腥草素钠片和鱼腥草泡腾片等药物。
8.抗肿瘤作用
近年来我国科研人员发现, 鱼腥草素和新鱼腥草素对小鼠艾氏腹水癌也有明
显抑制作用, 对癌细胞有丝分裂最高抑制率为 45.7%。
临床实验表明, 鱼腥草提高体内巨噬细胞吞噬能力, 增加机体抗感染和特异性体液免疫力。
具有较强的抗病毒、抗衰老、抗癌的功效。
9.日常食用
鱼腥草营养丰富。
在食品, 特别是绿色食品、保健饮料、保健茶等方面有良好的开发价值。
全株可食用,由于荒年可以充饥, 又称“饥菜”“、蕺菜”, 常食可预防流感、肺炎、湿疹等多种疾病。
目前的利用形式主要是直接食用、加工成饮料、鱼腥草茶和酿酒。
鱼腥草在四川、贵州等地是一种地道美味野菜, 通常是凉拌菜, 春季全株加盐稍腌渍, 挤去水分凉拌吃; 也用于炖肉、下面、煮粥、热烫作汤或作馅食用等。
在福建民间常将鱼腥草地上部分晒干储存, 用于炖猪肉或小肠汤, 大部分是煎熬成凉茶消暑解渴。
广东、广西、福建的大都市, 许多商家把鱼腥草鲜榨调味制成野菜汁, 现榨现食, 已成为一种时尚。
在夏季, 鱼腥草经榨汁或浸提处理后制成的鱼腥草饮料、鱼腥草可溶性纤维饮料或鱼腥草汽水, 具有清热解暑、减肥等功能, 福建省已经有两大公司生产鱼腥草饮料, 其口感佳、又解渴、饮用方便, 受到广大消费者的欢迎。
鱼腥草的根茎经切分、炒青、整形等制茶工艺, 可制成香喷喷的粉末状的散装或袋泡鱼腥茶原料, 进一步调配、精制成商品茶, 具有减肥保健作用。
在日本, 鱼腥草和蜂蜜等经发酵后制成一种集多种保健功效的鱼腥草酒, 该保健酒对便秘、低血压、高血压、机体疲劳、鼻窦炎、湿疹等几十种疾病有广泛的疗效, 广受日本人民的青睐。
鱼腥草酒对癌症患者在接受放射性治疗中所引起的不良反应有缓解和治疗作用。
鱼腥草食品的开发,正从传统的半成品(凉拌、干品)及饮料、酒、茶等轻工食品向航空食品、减肥食品和戒烟食品等方向发展。
10.畜牧、水产养殖
《猪经大全》中记载“治猪喉风气闭症法, 以鱼腥草焙干研末、又合牙皂面以吹鼻, 其效如神”, 因此, 鱼腥草又称猪鼻孔。
鱼腥草既可作为饲料, 也可作为兽药。
鱼腥草作为猪饲料可用鲜品单喂, 也可煮熟后和其它饲料合喂, 具有健脾理肺、促进生长的作用。
在兽医临床上, 各种处方与习惯用法很多, 鱼腥草用于牛肺炎发热、牛肺痈、猪肺炎咳嗽、猪风热感冒、猪喘气病的治疗, 效果非常理想。
当前, 食品安全问题已成为世界人民共同关心的大事, 为了人体的健康和避免餐桌污染, 养殖业中许多疾病的治疗都采用了中药。
多种鱼类的急、慢性肠炎及鳖的腮腺炎、红脖子病、白底板病和虾的多种细菌性和病毒性疾病等都选用含有鱼腥草的中药配方, 以鱼腥草为主的方剂已成为这些常见病和多发病的常规治疗。
11.水土保持
鱼腥草适应性广, 在荒山、河滩地、林荫地、果园都可种植, 其根系发达, 是良好的防止水土流失植物,起到固土、防止山体滑坡作用, 因此, 鱼腥草可用于公
路、铁路两边的水土保持。
综上所述, 通过对鱼腥草的化学成分、医疗保健作用、临床应用、开发利用等方面的研究表明其生物活性较高, 用途广, 疗效确切, 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我国鱼腥草资源丰富。
鱼腥草及其制剂的毒副作用虽然很小, 但临床上使用较广的鱼腥草注射液有不少过敏反应的报道, 应引起重视。
我们要加强鱼腥草种质资源、采收加工等方面的研究, 并制定出鱼腥草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为生产出优质、高产、无公害的原料, 确保鱼腥草及其制剂挤身国际市场奠定良好的物质基础。
我们还应进一步深入开展鱼腥草药理及化学成分研究, 探讨其有效成分及其作用机制; 研究鱼腥草不同给药途径的可行性, 研制现代中药新剂型。
参考文献:
[1] 陈远学,吴卫,陈光辉,等.雅安严桥鱼腥草种植基地的土宜与肥宜研究[J].四川农业大学学报,2002,20(3):235. [2] 吴卫,郑有良,杨瑞武,等.鱼腥草氮、磷、钾营养吸收和累积特性初探[J].中国中药杂志,2001,26(10):676.
[3] 吴卫,郑有良,杨瑞武,等.不同播期和用种量对鱼腥草新品系产量质量的影响[J].中草药,2003,34(9):859.
[4] 吴卫,郑有良,马勇,等.鱼腥草不同居群产量和质量分析[J].中国中药杂志,2003,28(8):718.
[5] 吴卫,郑有良,陈梨,等.鱼腥草种质资源的RAPD分析[J].药学学报,2002,37(12):986.
[6] 唐莉,徐攀辉,吴卫,等.鱼腥草生产标准操作规程(草案)[J].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2003,17(3):29.
[7] 曾虹艳,蒋丽娟,张英超.鱼腥草挥发油的化学成分[J].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2003,12(3):50.
[8] 李爽,于庆海,张劲松.合成鱼腥草素的抗炎镇痛作用[J].沈阳药科大学学报,1998,15(4):274.
[9] 朱宇同,栖汝才,苏章,等.鱼腥草非挥发油提取物抗病毒作用的初步研究[J].中草药,1983,14(7):25—26.
[10] 苏金祥,石磊.鱼腥草注射液的药理及临床应用[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13(17):2 360.
[11] 赵雯,王凤霞.鱼腥草注射液静滴治疗急性发热性呼吸道感染[J].宁夏医学杂志,2000,22(1):37.
[12] 房梅兰.鱼腥草注射液治疗耐药性阴道炎37例[J].福建中医药,2001,32(6):50.
[13] 陆敏康,孟庆叶.鱼腥草注射液与湿润烧伤膏治疗烧伤28例[J].湖南中医杂志,1999,15(60):49.
[14] 谢荣贵.野菜鱼腥草的开发利用价值及其栽培技术[J].湖北农业科学,1995,(1):48~50.
[15] 吴卫.鱼腥草的研究进展[J].中草药,2001,(4):367~368.
[16] 王伯初.鱼腥草的开发利用[J].食品与机械,199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