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太原市2014届高三模拟考试(二)理科综合试题(扫描版)
2014届山西省高三年级第三次四校联考理科综合物理试卷

q随时间t变化以及a、b两端的电势差U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难度:0.85 组卷:1132 题型:多选题 更新:2011/3/10
相似题 纠错 收藏 详情
9 . (7分)某学校实验小组欲测定正方体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采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图中长木板水平固定。
,不
计一切摩擦,求当气体温度升高到37℃且系统重新稳定后,重物m下降的高度。
难度:0.64 组卷:1035 题型:解答题 更新:2014/4/9
相似题 纠错 收藏 详情
15 . 一简谐横波以4m/s的波速沿x轴正方向传播.已知t=0时的波形如图所示,则_的质点在t=0时向y轴负向运动 C.x=0处的质点在t= s时速度为0 D.x=0处的质点在t= s时向下振动 E.质点P此时向下振动
(1)请按图甲将图乙实物图连接完整; (2)应选择的电流表是 ,滑动变阻器是 ;(填写符号) (3)测量过程中应保证电动机 ;(填“转动”或“不转动”)
(4)为防止烧坏电动机,实验中要分次读取数据,由实验测得的数据已在图丙的U-I图中标出,请你完成图线,并由图线求出玩具电 动机中导线圈的电阻R= 。(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相似题 纠错 收藏 详情
5 . 一台理想变压器的原、副线圈的匝数比是5︰1,原线圈接入电压为220V的正弦交流电,各元件正常工作,一只理想二极管和一个滑动 变阻器R串联接在副线圈上,如图所示,电压表和电流表均为理想交流电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原、副线圈中的电流之比为5︰1 B.电压表的读数约为31.11V C.若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为20Ω,则1分钟内产生的热量为2.9×103J D.若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上滑动,则两电表读数均减小
山西省实验中学2014年高考仿真考试理综试题 Word版

山西省实验中学2014年高考仿真考试理综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题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5页,第Ⅱ卷6至16页。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题相应的位置。
3.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S—32 Fe—56第Ⅰ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择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生物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温度会影响磷脂和膜蛋白分子运动B.有载体蛋白参与的物质跨膜运输方式即为主动运输C.膜蛋白是生物膜功能的主要承担者D.T细胞对抗原的识别与细胞膜上特异的蛋白分子有关2.科学家研究赤霉素和矮壮素(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黄芩(一种药用植物)生长情况及其根细胞中黄酮类物质(主要药用成分)含量的影响。
把生长状态一致的幼苗平AB.矮壮素提高黄芩光合作用强度的效果好于赤霉素C.甘薯等块根类植物不适合施用矮壮素和赤霉素D.矮壮素对黄芩产生黄酮类成分不利,赤霉素有利3.不同的肺炎双球菌具有不同的表面抗原.给大鼠同时注射S型和R型两种肺炎双球菌,一段时间后,从大鼠体内分离出浆细胞并单独培养,提取该大鼠的血清(不含S型和R型细菌)和每一个浆细胞的单独培养液并分别保存,随后的实验最可能出现的是A.每一种培养液只能使一种肺炎双球菌失去感染力B.大鼠的血清与浆细胞的单独培养液混合后,将会产生免疫反应C.把不同浆细胞的培养液混合,将出现免疫反应D.向大鼠血清中加入上述两种肺炎双球菌,只有一种出现凝集现象4.如果将含有两对同源染色体的精原细胞的DNA分子用15N标记,并培养在含14N的培养基中,那么该细胞进行一次有丝分裂后,再进行减数分裂所产生的8个精子中,含15N的精子所占的比例是A.50% B.75% C.100% D.以上均有可能5.在2014年索契冬奥会的比赛中,运动员体内多种生理过程发生了改变。
太原市高三二模——理综试题及答案

山西省太原市2013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综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和答题卡上。
2.回答第I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题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相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本试题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 1 6 Na 23 Mg 24 Al 27 Ca 40 Fe 56第I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人体的肌肉细胞与神经细胞明显不同,是因为A.它们的DNA组成不同B.它们的核糖体结构不同C.它们使用不同的遗传密码D.它们表达不同的基因2.癌细胞和正常细胞间的一个区别是A.癌细胞不能合成DNAB.癌细胞的细胞周期停止在间期C.即使癌细胞处于紧密堆积时,它仍能继续分裂D.自然存在的X射线使癌细胞不能行使细胞功能3.已知突触小体释放的某种递质与突触后膜结合,可导致突触后膜Cl—内流,使下一个神经元产生抑制。
能正确表示突触前膜释放该种递质前、突触后膜接受该种递质后的膜电位状况以及兴奋的传递方向的图示是4.科研人员为研究生长素对根尖生长的影响,以琼脂块和水稻根尖为材料进行了如下实验。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第2组与第4组说明单侧光照引起根尖生长素分布不均匀B.第3组实验的目的是为了确定琼脂块对根尖生长无影响C.第5组根尖的生长状况应该是“向贴琼脂块对侧生长”D.第2组根尖背光弯曲生长说明生长素对根尖生长有抑制作用5.下图表示某农作物的两种育种方法,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④过程中E幼苗的获得是利用了细胞的全能性B.过程④⑤的育种方法是单倍体育种,依据的遗传学原理是染色体变异C.若C品种的基因型为AaBbdd,D植株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总数的l/4D.若C为水稻,非糯性和糯性是一对相对性状,经过③形成的花粉粒加碘液染色后,在显微镜下观察花粉的颜色及其比例,是为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6.在某森林的固定位置和固定时间,用固定数量的鸟笼捕捉的方法,统计大山雀种群数量。
山西省太原五中2014-2015学年度下学期高三阶段检测(校二模)理科综合 Word版含答案.pdf

B.纸带上的点迹间距先增加后减小至一不为零的定值
C.纸带上的点迹间距逐渐增加,且相邻两点间的距离之差不变
D.纸带上的点迹间距逐渐增加,且相邻两点间的距离之差逐渐减少,直至间距不变
(3)为了测定物体所带电量q,除θ0、磁感应强度B外,本实验还必须测量的物理量有( ) A.物块A的质量M
C.图③是某二倍体高等雌性动物体内的一个细胞,它的名称是卵细胞
D.图④中CD段所能代表的时期可能是有丝分裂后期,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6.埃博拉出血热(EBHF)是由埃博拉病毒(EBV)(一种丝状单链RNA病毒)引起的病毒性出血热,EBV与宿主细胞结合后
,将核酸-蛋白复合体释放至细胞质,通过以下途径进行增殖。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C.B到C变化过程中,其天敌捕食成功率将会增加
D.曲线Y表明自然状态下种群无法实现最大增长率
5.下列有关细胞分裂的图中,说法不正确的是
A.若图①是某植物的体细胞,该细胞的分裂方式是有丝分裂B.假设某二倍体高等雄性动物睾丸里的一个细胞分裂如
图②,其基因A、a、B、b分布如图,产生的子细胞的基因型为AaBb
B. 开发核能、太阳能等新能,推广甲醇汽油,使用无磷洗涤剂都可直接降低碳排放
C.用聚合硫酸铁作为净水剂,该处理过程中仅发生了化学变化
D.汽车尾气中含有氮的氧化物,是汽油不完全燃烧造成的
8.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0.1mol丙烯酸中含有双键的数目为0.1NA
3.为了探究生长素和乙烯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及这两种激素的相互作用,科学家用一系列浓度梯度的生长素处理某种
植物的茎,结果如图,后来还发现,生长素增加雌花分化是生长素诱导产生乙烯的结果。不正确的是
A.该植物茎中乙烯含量的增加会促进生长素的合成
太原市2014年高三年级模拟试题(二)

太原市2014年高三年级模拟试题(二)文科综合能力测试第Ⅰ卷 (选择题共140分)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图6为中国秦汉至唐初城乡结构示意图,对该图的描述符合史实的是A.乡村自给自足状态被打破B.城乡之间交流日益频繁C.城乡之间道路四通八达D.城市政治中心功能显著25.明清之际的学者董含说:“昔士大夫以清望为重,乡里富人,羞与为伍,有攀附者必峻绝之。
今人崇尚财货,贿拥资厚者,反屈体降志,或订忘形之交,或结婚姻之雅。
”这说明当时A.重农抑商政策在民间已走向破产B.进步知识分子大力提倡工商皆本C.传统儒学提倡的义利观遭到摒弃D.商品经济发展冲击了传统价值观26.顾炎武说:“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
徒以诗文而已,所谓雕虫篆刻,亦何益哉!”该言论旨在A.维护儒学独尊地位 B.反对文人参加科举C.大力提倡求实学风 D.强调加强自身修养27.公元前5世纪的古希腊学者安提丰认为:“一个人应该以他最有利的方式对待法律。
在众目睽睽之下,他应非常尊重法律。
但当可以自主而又无人在场的情况下,他可以随本性驱动行事。
”这种主张A.反映出古希腊法律是习惯法 B.体现了智者学派的思想特征C.说明了古希腊实行民主政体 D.表明知识分子倡导以人为本28.“自从阶级对立产生以来,正是人的恶劣的情欲──贪欲和权势欲成了历史发展的杠杆。
”可以印证这一观点的史实是A.地理大发现 B.哥白尼提出“日心说”C.美国制定1787年宪法 D.清朝闭关锁国29.郑观应在《商务叹》中写道:“轮船招商开平矿,创自商人尽商股。
……总办商董举自官,不依商律由商举。
……名为保商实剥商,官督商办势如虎;华商因此不及人,为丛驱爵成怨府。
”郑观应感叹的是A.股份经营弊端丛生 B.政府大力干预经济C.民族工业发展艰难 D.外商挤压民族工业30.1892年,康有为撰写《孔子改制考》,认为未来社会是实行共和制的大同社会;1913年7月他又发表文章说:“夫共和之立国……今所模欧师美者……但模仿其政俗之末,而失其道德之本,此其政俗所以在欧、美成功之效,而在我为败坏之由。
百强重点名校高考备考_2014年高考(665)山西太原五中高三年级5月模拟考试(完美整理版)

2014年高考(665)山西太原五中高三年级5月模拟考试高中语文模拟试题0530 1050:山西省太原市第五中学2014届高三第二学期5月月考语文试题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习家池的修禊习俗修禊,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粹。
东汉应劭《风俗通义·祀典》说:“禊者,洁也。
谨按《周礼》男巫掌望祀,旁招以茅,女巫掌岁时以祓除衅浴。
”但从《诗经·溱洧》来看,修禊由纯祭祀活动逐步演变为带有节日性的活动。
三月桃花盛开,百花馥郁,河水荡漾,水盈碧泛,阳光明媚的时候,郑国的青年男女到溱洧两水上沐浴,以洁身除秽邪之气,临别互赠花草。
《韩诗》载:“郑俗,三月上巳,之溱、洧之上,招魂续魄。
秉兰草,拂不祥。
”这应该就是修禊的前身。
但是到了两汉,修禊的形式发生了变化。
其神秘繁复的色彩减少了很多,祭祀只是象征性的,在水曲隈处喝酒吟诗成主要内容,成为一种官民同乐的高雅有趣的节日活动。
到了宋代其内容已经是根据喜好随意增减了。
文人雅士多曲水流觞,临河赋诗歌咏。
一般民众则游春踏青,赏览春光。
史上最著名的一次修禊集会是东晋永和九年(公元353年),王羲之父子、谢安、孙绰等共41人在山阴(今绍兴)兰亭举行的。
贤士名流分列两岸,参差坐于茂林修竹中,曲水赋诗,纵酒狂欢。
王羲之作《兰亭集序》,成为天下第一行书。
但影响巨大波及全国的修禊活动是清康乾年间扬州瘦西湖畔的三次“红桥修禊”,主持者皆为名士,参加者近万,规模空前,成为中国诗歌史上的盛举。
其方式是在洗濯后,列坐水畔,随水流羽杯,举觞吃酒,吟诗作词。
襄阳也是一个有修禊传统的地方,而习家池就是主要的修禊地点。
《湖广通志·襄阳府》载:“县东十里,有白马泉,晋习凿齿居焉,因名习家池。
”宋祝穆撰《方舆胜览·襄阳府》载:“每年三月三日,刺史禊饮于此。
”六朝时的《荆楚岁时记》云:“三月三日,四民并出水滨,为流杯曲水之饮,取黍曲菜汁和蜜为饵,以厌时气。
2020-2021学年山西省太原市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综化学试卷及答案

山西省太原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综化学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S-32 Zn-65第一部分选择题(一)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有机化学与材料、生活和环境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利用植物秸秆可以生产香料乙酸乙酯B.从煤焦油中提取苯和苯的同系物,可采取的方法是萃取C.用石油裂解产物通过加聚反应直接制备PVC(聚氯乙烯)D.油脂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加热发生皂化反应,最终生成高级脂肪酸和丙三醇8、1934年,科学家首先从人尿中分离出具有生长素效应的化学物质一吲哚乙酸,吲哚乙酸的结构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吲哚乙酸的说法正确的是A.吲哚乙酸的分子式是C10H10NO2B.吲哚乙酸苯环上的二氯代物共有四种(不考虑立体异构)C.吲哚乙酸可以发生取代反应、加成反应、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D. 1 mol吲哚乙酸与足量氢气发生加成反应时,最多可以消耗5 mol H29、短周期元素a、b、c、d分属三个周期,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其中b与a、c两种元素均可形成原子个数比为1:1或1:2的化合物,a、c的原子具有相同的最外层电子数,b、d形成的一种化合物在工业上是一种新型自来水消毒剂。
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A. d的含氧酸是强酸B.离子半径:d>c>bC. b、c、d形成的化合物中只含离子键D. a、c形成的离子化合物具有还原性,可与水反应10、下列说法对应的离子方程式合理的是A.纯碱溶液去油污:CO32-+H2O=HCO3-+OH-B.泡沫灭火器工作原理:2Al3++3CO32-+3H2O= 2A1(OH)3↓+3CO2↑C.明矾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钡溶液:Al3++SO42-+Ba2++4OH-=BaSO4↓+AlO2-+2H2OD.用石墨为电极,电解Pb(NO3)2和Cu(NO3)2的混合溶液制取PbO2时,阳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Pb2++2 H2O-2e-=PbO2+4H+11、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和对应的实验结论均正确的是12A.在铝土矿制备较高纯度A1的过程中常用到NaOH溶液、CO2气体、冰晶石B.石灰石、纯碱、石英、玻璃都属于盐,都能与盐酸反应C.在制粗硅时,被氧化的物质与被还原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D.黄铜矿(CuFeS2)与O2反应产生的Cu2S、FeO均是还原产物13、已知:25℃时,电离常数Kb(NH3·H2O)=1.8×l0-5,CH3COOH的电离常数与其相等。
山西省太原五中2014届高三4月月考理综试题 Word版含答案[ 高考]
![山西省太原五中2014届高三4月月考理综试题 Word版含答案[ 高考]](https://img.taocdn.com/s3/m/cbda0300b307e87100f69644.png)
太原五中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月考(04月)高三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第Ⅰ卷(选择题共126分)本试卷共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
合题目要求的。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Cl 35.5 Cr 52 Fe 56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哪一项试剂在两个实验中作用相同A.酒精在“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和“检测生物组织的脂肪”中的作用B.硫酸铜在“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和“检测生物组织的蛋白质”中的作用C.盐酸在“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和“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中的作用D.蒸馏水在“提取纯净的动物细胞膜”和“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中的作用2.酵母菌的线粒体在饥饿和光照等条件下损伤后发生特异性的“自噬”现象。
这是由于损伤后的线粒体产生一种外膜蛋白,导致高尔基体片层结构包裹线粒体形成“自噬体”,与溶解体结合形成“自噬溶酶体”(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若线粒体均遭“损伤”酵母菌将无法产生ATPB.内容物降解后形成的产物,可以为细胞提供营养C.线粒体产生的“外膜蛋白”是一种特异性受体D.“自噬溶酶体”的形成依赖生物膜的流动性3.肉毒杆菌是一种生长在缺氧环境下的细菌,在罐头食品及密封腌渍食物中生存能力极强,其繁殖过程中会分泌一种蛋白质类的肉毒毒素,其危害是阻断乙酰胆碱的分泌。
致残率、病死率极高。
据此分析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肉毒杆菌是异养生物,生命活动所需能量大部分来自线粒体B.肉毒毒素进入人体内环境能刺激人体产生抗毒素并发生特异性反应,属于细胞免疫C.肉毒毒素阻止乙酰胆碱的释放,能达到麻痹肌肉的效果,可用于美容除皱D.肉毒杆菌细胞中没有染色体,其增殖方式为无丝分裂4.乳糖酶催化乳糖水解。
有两项与此相关的实验,其实验条件均设置为最适条件,实验结果如下:A.实验一如果继续增加酶浓度,相对反应速率不再加大B.实验二增加酶浓度时,相对反应速率将增加C.两个实验中都可以通过斐林试剂检验反应速率D.两个实验中若提高反应温度条件5℃,相对反应速率都将增大5. G418是一种抗生素,可通过影响核糖体的功能而阻断蛋白质合成,而neo基因的表达产物可使G418失效。